电缆阻抗及特性阻抗一样疑问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220565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缆阻抗及特性阻抗一样疑问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电缆阻抗及特性阻抗一样疑问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电缆阻抗及特性阻抗一样疑问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电缆阻抗及特性阻抗一样疑问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电缆阻抗及特性阻抗一样疑问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缆阻抗及特性阻抗一样疑问Word下载.docx

《电缆阻抗及特性阻抗一样疑问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缆阻抗及特性阻抗一样疑问Word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缆阻抗及特性阻抗一样疑问Word下载.docx

如果电缆承载的是射频信号,并非正弦波,Z0还是等于电缆上的电压和导线中的电流比。

所以特性阻抗由下面的公式定义:

  Z0=E/I

  电压和电流是有电缆中的感抗和容抗共同决定的。

所以特性阻抗公式可以被写成后面这个形式:

  

  其中

  R=该导体材质(在直流情况下)一个单位长度的电阻率,欧姆

  G=单位长度的旁路电导系数(绝缘层的导电系数),欧姆

  j=只是个符号,指明本项有一个+90'

的相位角(虚数)

  π=

  L=单位长度电缆的电感量

  c=单位长度电缆的电容量

  注:

线圈的感抗等于XL=2πfL,电容的容抗等于XC=1/2πfL。

从公式看出,特性阻抗正比于电缆的感抗和容抗的平方根。

  对于电缆一般所使用的绝缘材料来说,和2πfc相比,G微不足道可以忽略。

在低频情况,和R相比2πfL微不足道可以忽略,所以在低频时,可以使用下面的等式:

原文这里是Zo=sqrt(R/(j*2*pi*f*L))

  应该是有个笔误。

阻抗不应该是反比于感抗.实际上低频时应该是电阻和容抗占主导地位。

  如果电容不跟随频率变化,则Z0和频率的平方根成反比关系,在接近直流的状态下有一个-45'

的相位角,当频率增加相位角逐渐减少到0'

当频率上升时,聚氯乙烯和橡胶材料会稍微降低电容,但聚乙烯,聚丙烯,特氟纶(聚四氟乙烯)的变化不大。

  当频率提高到一定程度(f足够大),公式中包含f的两项变的很大,这时候R和G可能可以被忽略。

等式成为

  简化成

  高频下的电缆性质

  在高频下您不能把电缆视作一条简单的电缆。

在此时它是波导。

特性阻抗是为电磁波而设立的电阻系数。

故此阻抗负责描述高频下电缆的状态。

高频通常用100kHz以上的频率传输(当然能否高频传输取决于电缆)。

  如果您在电缆一端输入合适频率的正弦交流信号,信号以电波的形式传播过电缆。

  如果电缆的长度和该交流信号频率的波长相比是个很大的数字的话(注:

即电缆长度是波长的很多倍),在传送过程中可以测量AC的电压和电流比,这个比值叫做这条电缆的特性阻抗。

  实际上电缆的特性阻抗由电缆的几何形状和绝缘部分决定的。

电缆的长度不影响电缆的特性阻抗。

就是说使用多数绝缘材料电容不会起变化。

而电感量L的定义公式为

  L=μ(N^2/I)S

  μ=介质磁导率

  N=线圈匝数

  I=线圈长度

  S=线圈横截面积

  可以看出,电感量只和材质及几何形状有关,和频率无关。

所以在f足够高的情况下,特性阻抗和频率没有关系了。

频率再高,特性阻抗都等于电感量除以电容量的平方根。

(实际上特性阻抗等于感抗容抗乘积的平方根,由于在乘积中约除了有关频率部分,所以有些资料中说特性阻抗和频率无关,实际上应该是在足够高频的情况下,特性阻抗和频率无关)

  同轴电缆的模型是怎么样的?

  同轴电缆可以表示为分布的串联电感和分布的并联电容,一种不对称的过滤装置排列起来,特定的电缆有唯一的值。

如果给定某个频率,而且这个频率合适,这套过滤装置可以最大化地传递信号;

如果频率再提高的话,这套装置会削弱信号。

这段信息很有意思,考虑一下,特性阻抗没有变化,而信号却减弱了!

为什么会这样?

唯一的合理解释,就是在电缆的接收端电压和电流都减弱了,而且是按照相同的比例减弱的。

下面画出一张传输线分布参数的草图,这个理论是无线电工业的工程工具之一,在这个理论中线长可以变动,可以使用复数源,和复数的终端阻抗。

实际上阻抗这个词代表有实部和虚部

  如何用同轴电缆本身的性质计算特性阻抗?

  电缆的长度和它的特性阻抗无关。

特性阻抗是由导体的大小和间隔,还有就是导体之间的绝缘体的种类决定的。

通常的同轴电缆在常规的频率下使用,特性阻抗由内导体和外(屏蔽)导体的尺寸决定的,当然内导体和外导体之间的绝缘体也起着决定作用。

  下列方程可以用来计算同轴电缆的特性阻抗:

(摘自ReferenceDataforRadioEngineersbookpublishedbyHowardW.Sams&

Co.1975,page24-21)

  其中:

  lg=以10为底的对数

  d=中心导体的直径

  D=电缆屏蔽层的内径

  e=介电常数(空气为1)

  简单地说,同轴电缆的特性阻抗就是一个商的平方根(这个商是单位长度的电感除以单位长度的电容)同轴电缆的特性阻抗典型值在20-150欧姆之间。

电缆的长度无论如何都无法影响特性阻抗。

  如果同轴电缆使用的传输频率过高,则波会以我们不期望的方式传播,(就是说会产生非预期的电场和磁场图)电缆这时不能正常工作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如何计算平衡传输线(对称传输线)的特性阻抗?

  特性阻抗是由导体的大小和导体间的间隔,以及导体之间使用的绝缘体决定的。

平衡传输线或双绞线的阻抗Z0,由线距和线径比决定,前面提到的绝缘体种类一样起决定作用。

现实中的Z0在高频下相当接近纯电阻,但并不完全相等。

  下列公式可以用来计算接近地面的平衡传输线的特性阻抗(摘自ReferenceDataforRadioEngineersbookpublishedbyHowardW.Sams&

Co.1975,page24-22)

  lg=以10为底的对数

  d=传输线线径

  D=线对之间的距离

  e=介电常数(空气为1)

  h=线对和地面之间的距离

  这个公式不只是适用于非屏蔽平衡传输线,当D比d大,而h比d更大的时候(带屏蔽的平行传输线也适用)。

如果双绞线离地面非常远(h接近无穷大)则地面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线缆的阻抗可以由一个简化的公式近似:

(原文作者本人推演上面的公式得出的)

将对数中真数部分少做改动对结果影响不大,因为结果是真数的指数,可以这个简化接受。

但原来的公式有个开方,这个相当于结果1/2!

  对双绞线来说,典型的特性阻抗在75欧姆到1000欧姆之间,可以满足各种应用的需要。

典型旧式电话线对,架在电线杆间的空中,其特性阻抗大约是600欧姆左右。

现在使用的电话和电讯电缆典型的特性阻抗为100或120欧姆。

  我可以使用哪种电路模型来描述长线的同轴电缆?

  如果您知道一定长度的电缆的电感量和电容量的话,可以使用下面的电路模型描述长线同轴电缆:

  这个模型对理解描述阻抗,电容,电感之间关系的阻抗等式非常有帮助:

  我能否使用万用表来测量电缆的阻抗?

  电缆的特性阻抗只描述了电缆在高频信号下的的工作性质。

万用表是用直流电流来测量电阻值的,所以不能用万用表或其他简单的测量设备来测量电缆的阻抗。

通常最好的方法是检查电缆的类型(一般印刷在电缆外面)查阅相关的信息手册,而不要试图实际测量.

  我如何测量电缆的阻抗呢?

  使用一个关系式来确定Z0比使用设备测量要简单很多。

在给定的频率,可以这样来推算电缆的阻抗:

测量一段电缆在远端开路情况下的阻抗Zoc,再测量该段电缆在远端短路的情况下的阻抗Zsc,用下面的等式来确定ZO:

  Zoc=某一电缆在远端开路的情况下测量出的阻抗

  Zsc=该电缆在远端短路的情况下测量出的阻抗

  注意:

对Zoc和Zsc的测量包含了幅值和相位,所以Z0也会有幅值和相位。

  阻抗高频测量法是先确定电缆的传播速度和电容,或者使用反射计。

  什么情况下电缆的阻抗会影响到信号?

  为了使电缆的特性阻抗能够对传输的信号产生不同的影响,电缆的长度必须至少是实际载频波

  长的数分之一。

(注:

表达的意思应该是电缆长度和波长必须是可比的,使信号可以在传输线上传送出波形的一部分,如1/4或更多)

  大多数的金属丝可以用光速60~70%来传递交流电,换个说法就是每秒传递万公里。

一个频率为20000Hz的音频信号的波长为9750米(195/=9750m),所以电缆起码要有4~5公里长才开始影响音频信号。

所以音频连接电缆的特性阻抗和其他困扰我们的问题相比,算不上什么。

  标准的视频信号很少有超过10MHz的,其大概波长大概是20米。

这样高的频率足以使特性阻抗开始对信号产生影响。

高分辨率的电脑显示信号和高速的数据信号经常超过100MHz,所以即便是很短的电缆传输,也要考虑到正确的阻抗匹配问题。

  如何进行阻抗匹配?

  首先驱动电缆电源的输出阻抗,必须和电缆的特性阻抗相等,这样才能使所有输出的功率进入传输电缆,避免从电缆的输入端反射回入源。

其次,应该使电缆输出端负荷设备的输入阻抗和电缆的特性阻抗相同,这样所有功率进入了负载设备,而不会被负载反射回电缆。

  这个正常的驱动方法有很多的例外,但一般是用来做其他用途的。

可以选一个特性阻抗匹配使低频带宽的传输功率最大化,或者使阻抗失配改善更宽广频宽下的响应。

这是工程师的抉择,视其需求而决定。

  为什么需要阻抗匹配?

  如果您的源输出阻抗,电缆特性阻抗,和负载输入阻抗之间存在失配的话,将存在反射,并完全由电缆长度决定(反射的状态)。

此外如果电缆被非正常使用,如挤压,打结,或者连接器的安装不正确,会产生反射,造成功率损失。

更有甚者,如果是大功率向电缆输出(比如无线广播台),反射功率可能会损坏功率源设备。

所以您必须小心防范阻抗失配问题。

  并非所有的教科书中都说明了这个不寻常的情况:

当天线把功率送回(没有正确终止),功率可以从同轴电缆的内芯直接穿透到电缆的外芯屏蔽网,这时天线的功率是最低下的。

这意味着射频可以传送到同轴电缆的外部,关于同轴电缆最难理解的概念是当电缆被终结时,(对源来说,)感抗和容抗则不存在了。

这句话的意思不太明白。

是否在说加一个合适的终端电阻之后,由于源的平稳的输出电压和电流,电缆上电压电流不会产生变化,一个正确终止的电缆在源看来是无限长的。

  列出电缆阻抗的最大理由是其可靠的电学特征,或者说只是要表明其阻抗。

同轴电缆一般承载一些离散的低振幅高频率信号。

离散信号的信号衰减是非常严重的-即便是最理想的阻抗匹配也会有半数的信号损失,少许的失配更会造成更大的损失,在天线发送信号的过程中尤为严重。

需要仔细匹配传输部分,如同轴电缆,以使信号保真并减少噪音。

  所谓的电容在电缆性能或传输能力上有什么影响吗?

  如果同轴电缆被终止了则电缆上的电容没有什么影响。

对源来说,电缆上完全没有电容和电感。

  这种传输线的特性被应用在PCB上隐藏高频线路的电容。

工程人员可以设计出具有恰当的电容和电感值的PCB线路,则对源来说除了一条具有恰当阻抗的传输线,什么都觉察不到。

  在数据传输中为什么特性阻抗如此重要?

  如果电缆被和本身特性阻抗等值的电阻终止的话,您不能从源端区分电缆是否是无穷长的-所有馈入电缆的信号都被电缆和负载吸收了。

  如果阻抗不匹配的话,电缆中的部分波会从电缆失配处反射,当这些反射波碰撞到信号发生器(源)的时候,它们再次反射并和正在发射的正常信号混合,很难区分出哪些是原始信号,哪些是再次反射波。

  同样地在将信号脉冲送出电缆时也是如此-当遇到和本电缆特性阻抗不匹配的阻抗时,部分能量被反射回源端。

如果信号脉冲到达了电缆的开路或短路端,所有的能量都被反射回去(除了衰减损失部分-这是另一个话题了)。

如果是其他不匹配的终止情况,则有部分能量会反射。

  反射能量会使信号失真,而且如果信号发生器的阻抗和电缆的阻抗不同的话,能量会被再次反射向电缆终端,形成多余的脉冲信号。

  我能否不加阻抗匹配地使用同轴电缆?

  如果电缆非常短,电缆的阻抗对信号的影响不大。

通常使用同轴电缆的最佳传送方法是做阻抗匹配。

虽然有些应用中线缆的两端并为做正常的阻抗匹配工作。

有些特殊的应用则应该在电缆的一端进行匹配,或者故意使两端失配。

这些只是些专用的场合,实际上已经仔细考虑过电缆的阻抗,使电缆及缆端终止在组合后形成的整个系统产生预期的传输效果。

在此类应用中电缆不再是一条被动的传输线,而成为电路中的信号调整元件。

  什么是传播速度比?

  传播速度百分比是以真空光速为基数的。

这个百分比指出电缆中的信号速度和真空光速之比率。

在合理的条件下,同轴电缆中的的传播速度由绝缘体决定。

  为什么频率增大时衰减曲线也趋向增大?

  这主要归结于内外导体间有限的电流穿透能力(趋肤效应)。

随着频率增大,电流透入导体的深度会随之减小,从而电流被封闭在金属表面更浅薄的区域。

因此电阻和衰减就更大。

同时在绝缘体的内部也会有部分的能量损失,也是造成衰减的原因。

  如何将将同轴电缆中的衰减降到最低?

  对一条外导体直径固定的导线来说,如果外导体和内导体的电阻率相同,并且假设绝缘体没有损失(至少要类似聚乙烯或聚四氟乙烯在高频下的表现),将下列表达式的值控制到最小,此时同轴电缆中的损失最小。

  (1/d+1)/ln(1/d)

  其中d是内导体的直径和外导体的直径之比(原文有笔误,根据下文可以断定是内外导体之比率。

本文中笔误不少)。

使用一个简式或算子可以快速地找到答案。

D/d=相当接近。

这个公式据说源自两个公式,一个是同轴电缆阻抗和D/d的关系比公式,另一个是有关损失的公式,可以在HowardSams出版的“ReferenceDataforEngineers”第七版中的页29-13找到。

  一个有趣的事情要注意,最小衰减并不直接决定导线的阻抗:

导线的阻抗是由绝缘体的介电常数决定的。

对一条用空气作绝缘层的导线来说,对应的阻抗(只D/d为时,最小衰减点)大概为欧姆,但如果使用固体聚乙烯作绝缘层的话,最小衰减点对应的阻抗大约是欧姆。

所以,不管我们将RG-58做什么用途,不管是做天线馈电用还是做连接测试设备用,都很接近上述给出的最小衰减的条件,而且绝缘体为聚乙烯。

  但是如果导线使用了传导速度因子为的发泡绝缘体,对应最小衰减的阻抗变成了61欧姆。

但无论如何,最小衰减是一个很重要指标,而且您的阻抗匹配如果没有偏离最佳阻抗50%以上,(失配造成的反射)不会造成太大的损失。

  注意,发泡绝缘体导线如果和固体绝缘体导线的阻抗并外径相同的话,发泡绝缘体导线的衰减更低。

这是因为,为了使两者的阻抗相同,发泡导线必须使用更粗的内导体,粗导体有更小的RF电阻,故此有更小的损耗。

  典型的电缆阻抗

  什么是典型的电缆阻抗?

  同轴电缆使用的最典型阻抗值为50欧姆和75欧姆。

50欧姆同轴电缆大概是使用中最常见的,一般使用在无线电发射接收器,实验室设备,以太等环境下。

  另一种常用的电缆类型是75欧姆的同轴电缆,一般用在视频传输,有限电视网络,天线馈线,长途电讯应用等场合。

  电报和电话使用的裸露平行导线也是典型的阻抗为600欧姆。

一对线径标准22的双绞线,使用合适的绝缘体,因为机械加工的限制,平均阻抗大约在120欧姆左右,这是另一种具有自己特有特性阻抗的传输线。

  某些天线系统中使用300欧姆的双引线,以匹配折合半波阵子在自由空间阻抗。

(但当折合阵子处于八木天线中的时候,阻抗通常会下降很多,一般在100-200欧姆左右)

  (注:

加反射板也会改变阵子的阻抗值,一般会降低,而且反射板越近则阻抗降低越多。

  为什么是50欧姆的同轴电缆?

  在美国,用作射频功率传输的标准同轴电缆的阻抗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是50欧姆。

为什么选用这个数值,在伯德电子公司出示的一篇论文中有解释。

  不的的参数都对应一个最佳的阻抗值。

内外导体直径比为时导线有最大功率传输能力,对应阻抗为30欧姆(注:

*138=30欧姆,要使用空气为绝缘介质,因为这个时候介电常数最小,如果使用介电常数为的固体聚乙烯,则阻抗只有不到20欧姆)。

最合适电压渗透的直径比为,对应阻抗大约是60欧姆。

(顺带一提,这个是很多欧洲国家使用的标准阻抗)

  当发生击穿时,对功率传输能力的考量是忽略了渗透电流的,而在阻抗很低,30欧姆时,渗透电流会很高。

衰减只源自导体的损失,此时的衰减大约比最小衰减阻抗(直径比77欧姆的时候上升了50%,而在这个比率下(D/d=,最大功率的上限为30欧姆电缆最大功率的一半。

  以前,很少使用微波功率,电缆也无法应付大容量传输。

因此减少衰减是最重要的因素,导致了选择77(75欧姆)为标准。

同时也确立了硬件的规格。

当低耗的绝缘材料在实际中应用到柔性电缆上,电缆的尺寸规格必须保持不变,才能和现存的设备接口吻合。

  聚乙烯的介电常数为,以空气(介电常数为1)为绝缘层的导线的阻抗为77欧姆,如果以聚乙烯来填充绝缘空间的话,阻抗将减少为51欧姆。

虽然精确的标准是50欧姆,51欧姆的电缆在今天仍然在使用。

  在77欧姆点的衰减最小,60欧姆点的击穿电压为最大,而30欧姆点的功率输送量是最大的。

洋人的思维也如此混乱,这些性能指标明明不是由阻抗决定的。

前面说过,这些由D/d比决定的。

闲扯这些只让人产生误解)

  另外一个可以导致50欧姆同轴电缆的事情,如果您使用一个合适直径的中心导体,并将绝缘体注入中心倒替周围,再在外围装上屏蔽层,选好所有的尺寸以便别人使用并顾及到外观的美观,结果其阻抗都落在50欧姆左右。

如果想提高阻抗,中心导体的直径和导线的总径相比的话太细了;

如果想降低阻抗,则内外导体之间的绝缘体厚度要做的很薄。

几乎任何同轴电缆由于机械美观度的原因,都会接近50欧姆,这使50欧姆成为标准化的一种自然趋向。

  电缆的电容和特性阻抗

  取一条短粗的同轴电缆,不连接任何东西,中心导体和屏蔽层就形成了一个电容器。

如果一直为电容充电直至压差为100V,然后将屏蔽层和中心导体短路,电流有多大?

  电流不象普通电容那样无穷大(由寄生电阻和电抗决定了的),而是由导线的特性阻抗决定的的。

如果是50欧姆电缆充电到100V,电流会是2安培(100/50)。

电流形成一个方波,时宽(持续时间,脉冲宽度,选哪个称呼都一样)由电缆长度决定(大约英尺,因导线的速度因子不同而变化)。

  这个例子可以用来产生电流脉冲到半导体激光器,如果想要比此类电缆产生的波长更长的脉冲,可以使用集总阻抗之类的东西。

  应用同轴电缆

  如果在需要75欧姆的视频应用中使用了50欧姆的电缆会怎样?

  如果50欧姆的电缆连接了75欧姆的负载(接收器),会有相当一部分的信号反射向发射设备。

因为发射设备也是75欧姆的,这个反射信号会有部分再反射向接受设备。

因为信号比正常信号有所延迟,在显示时表现为鬼影一样的图象,大量此类的鬼影象回声一样反复。

同时,反射在某些频率引起部分信号损失。

  我如何转换电缆的阻抗值?

  阻抗本身是不能转换的,除非您更换整一条具有其他阻抗的电缆,如果您必须要使用现存的电缆,那有一个方法可行:

进行阻抗转换。

由于有种转换器可以使用,两端都安装该转换器的的电缆好象具有了不同阻抗。

  有些地方是可以用电阻转接器来转换电缆阻抗的,转接器比转换器简单,但使用中一般有很显著的信号损失。

(75欧姆转换到50欧姆典型的损失有6dB左右)

  电路板上印刷电路的阻抗

  电路板上的线路能够发送高速信号,前提条件是要仔细地调整线路的阻抗,使其和源驱动元件(芯片)的阻抗及目的地元件阻抗想匹配。

如果可以控制好板面上线路的线厚,线宽,线高,微带线可以表现为某个阻值的特性阻抗。

  特性阻抗公式

  Er=介电常数(典型的玻璃纤维板为

  h=绝缘体的高度(电路线和玻璃纤维板底面之间的距离)

  t=铜质线路的厚度

  w=铜质线路的宽度

  介电常数Er对于常规"

英寸=的玻璃纤维来说是。

使线路的厚度保持为"

,宽度保持"

,则其微带线的阻抗控制为50欧姆。

  当为电路板安排线路的时候,差动线路对应该保持相同的长度,同时这些线路应该尽可能地短。

  不同阻抗之间的阻抗匹配

  如果两条具有不同阻抗的电缆连接在一起,或者电缆连接到具有不同阻抗的信号源时,则需要做阻抗匹配工作以避免连接处发生信号反射。

  使用转换器进行阻抗匹配

  异阻抗匹配的最正统方法是使用具有正确阻抗转换率的匹配转换器。

转换器的阻抗转换率有下面的公式计算:

  Za=输入阻抗

  Na=输入线圈的匝数

  Zb=输出阻抗

  Nb=输出线圈的匝数

  等式可以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从这个等式可以看出,匝数比和两级线圈间的电压转换比相等。

这意味可以使用电压比套入公式,而不必知道确切的匝数比。

这种异阻抗匹配实际上是使用变压器进行的,由于翻译的通顺使用了转换器一词,实际上transformer的中文意思之一就是变压器)

以上只是从理想状态中分析ZC。

而实际生产操纵中,单线导体和外径的均匀性对ZC的波动也是很重要,因此要想生产出合格的数据缆,必需需要一台串联生产线;

第二、三道工序绞对和成缆的节距及节距的稳固性,对Z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城乡园林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