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类课文的教学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
《故事类课文的教学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故事类课文的教学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故事类课文的不同点
故事类的课文由于题材与体裁不一样,也存在很大的差别:
1.概念不同。
?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
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常采用对自然物作拟人化描写的手法,情节曲折神奇、生动浅显,以适应儿童心理爱好和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寓言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
用简单的事实表现较深刻的道理的带有劝喻、讽刺意义的小故事。
它大多以简短的结构、鲜明的形象、夸张和想象的艺术手法,阐明某种道理或讽刺某种社会现象。
神话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它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是幻想出来的具有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述的集体口头创作。
马克思说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它反映出的是远古人们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原始性的理解。
2.产生的时间、起源不同。
童话最初也是群众集体创作,在民间流传。
而成为文学的童话,中国始于辛亥革命时期。
其时有孙毓修等编纂的童话集多种。
当时对于童话的概念还是模糊的,认为它无非“儿童的话”。
真正赋予童话新的内容,培植、鼓励童话创作使它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的是现代作家郑振铎。
西方童话比中国略早。
十九世纪中期丹麦作家安徒生创作了大量的童话,颇受读者的青睐。
寓言的产生比神话略晚。
它是在历史不断向前发展,人类对社会的认识已逐渐深化时产生的。
它是人类自觉的以自己的认识对社会种种形态进行艺术加工。
最初它来自于群众的集体创作,后经过文人收集,提炼形成优美的文学作品。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寓言发展最为兴盛,诸子百家着作中都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
外国着名寓言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和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等。
神话是“历史上的人类童年时代的产物”。
它的创作与远古时代人民争取生存、向自然力抗争的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
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很低,人们不能科学的解释世界、自然现象和原始社会文化生活的起源和变化,他们认为这些变化莫测的现象都有一个神在指挥、控制着。
于是在他们心目中,一切自然力都被他们的想象形象化、人格化了。
随后又在生产劳动中依照自己心中的英雄人物形象,创造出许多神的故事,在口头流传,这就是最早的神话。
它是远古人民对自然界的不自觉的艺术加工,反映人们对自然界的虚幻而有趣的认识。
在中国古书中,如《山海经》、《淮南子》保存了不少神话故事,外国神话较有名的如《荷马史诗》等。
3.特点不同。
童话常常赋予无生命的东西以生命,大多涉及超自然因素的神怪鬼灵。
童话中的形象时从生活中来的,但是,并不是生活中实际存在的,甚至也不是生活中可能存在的,它具有一定的象征性和极大的夸张性。
寓言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
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
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
寓言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往往用虚构的手法将动物或其他自然物拟人化。
神话中充满神奇的幻想,它把远古人民的认识和世界万物的生长变化都蒙上了一层奇异的色彩,是通过超自然的形象和幻想的形式来表现的故事和传说,它们表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然力的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
神话中的人物形象,大多具有超人的力量,是根据原始人的自身形象、生产状况和对自然力的理解与提高自身能力的要求而想象出来的。
一般说,神话的创作基础是现实的,神话的创作方法是浪漫的。
三、故事类文本的教学策略:
(一)童话的教学策略?
在童话体文章的教学中就不能以简单的课文分析、乏味单调的认知活动作为课堂的主要形式,因为这样容易忽视学生内在的对文学形象感知、体悟与理解的心理过程,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对文章本身的理解,而且使其不能获得真正的文学美的熏陶。
提出童话课文教学的主要策略。
1.引发想象童话常常采取夸张、拟人、象征等手法编织奇异的情节,营造浓厚的幻想氛围。
所以,童话的文本分析在兼顾语文基本的字、词、句、篇的同时,应该着重于童话的幻想性在人物、情节、环境等叙事文学要素上的反映和体现,关注童话如何通过幻想手段实现对现实生活的表现、审视和评价。
如读《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小女孩四次擦燃火柴的情节(面前出现了温暖的火炉、香喷喷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慈爱的奶奶),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在了解内容、学习语言的同时,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教师还可以抓住适合展开想象的句、段,引导学生将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的画面,如教学《七颗钻石》,可让学生通过读课文,在头脑中想象钻石变化的样子,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教师还可以根据情节的发展,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展开想象,如可设问:
“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为什么要写这些变化”学生的合理想象,既能丰富对童话内容的理解,又能加深对童话思想意义的认识。
2.理解寓意理解寓意是童话课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寓意理解的主要教学思路是:
(1)从分析故事情节中揭示寓意。
如《小蝌蚪找妈妈》《丑小鸭》《七颗钻石》《去年的树》《渔夫的故事》等课文。
(2)从分析人物语言中揭示寓意。
如《小壁虎借尾巴》《自己去吧》《酸的和甜的》《陶罐和铁罐》等课文。
(3)从分析关键性的词语中揭示寓意。
如《酸的和甜的》《我是什么》《小鹿的玫瑰花》《巨人的花园》等课文。
3.学习语言童话的语言浅显、生动,保持了口语的特点。
这对于发展小学生的语言有着积极的作用。
(1)听说。
听故事是每个小学生都喜爱的一项活动。
学生在听故事时,个个聚精会神。
在开始教学时,可以让孩子质疑激趣,让他们在听的过程中激活思维,产生兴趣。
如教学《春雨的色彩》《美丽的小路》《地球爷爷的手》《风娃娃》《巨人的花园》等课文时,都可以先让学生根据课题产生质疑,然后再听教师惟妙惟肖的讲述。
通过这一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以最积极的态度去迎接这个童话。
“说”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
说比听更能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它让学生动口、动脑,调动多种感官。
低年级的童话故事语言浅显易懂,在教学中完全可以让学生以读、说为主,通过读、说促进感悟。
(2)朗读。
朗读是学习、吸收语言的有效办法。
童话的朗读有两种基本方式。
一是教师的读。
教师以生动活泼、饱含情感、富有儿童色彩的语言为学生读童话,充分展现文学的语言美以及蕴涵在语言之中的情感美。
这样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能以真情牵引情感,以情感激发想象。
二是学生的读。
教师还要善于指导学生读,读那些语言优美、情感丰富的段落,读出狐狸的狡猾、大灰狼的凶狠、小白兔的活泼、老牛的善良等。
读的过程应是语言、情感与思想和谐交融的过程。
通过这样足够量的言语实践,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品味并实践文学语言的情感美与形式美,使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朗读童话,要用接近口语的语气,速度放慢一点,要读得亲切,表达出应有的情感。
有些童话,还可以分角色朗读,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朗读中,受到教育,学习语言,提高朗读能力。
(3)复述。
由于童话是故事类文体,又保持了口语的特点,这对于发展学生的口头复述能力有积极的作用。
如《小壁虎借尾巴》,小壁虎与小鱼、黄牛、燕子的对话,非常符合低年级小学生的口语特点。
童话是富有幻想的故事,因此可启发学生想象,进行创造性复述。
又如《去年的树》一文中的四次对话,有情节、有想象,课堂教学时可以安排“复述”的环节。
一般认为,童话是训练学生复述能力的好文体。
(4)习作。
童话的幻想趣味及情节的离奇曲折会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故事情节的设计,通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冲动,寻找特别的习作角度,变换写作的形式,激活学生的写作兴趣。
童话教学中“写”的三种主要方式如下:
一是“仿写”。
在一、二年级的时候,学生就接触到不少课本里的童话故事,这为写的训练提供了模仿的机会。
如可以以《小壁虎借尾巴》来仿写《小兔子借耳朵》。
同时,也可以借学生喜欢的童话故事书、卡通片来仿写。
情节可以有所改动,但要把事情的四大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交代清楚。
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基础中上的同学就能利用掌握的知识开始自编一些童话了。
二是“改写”。
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复述学习的童话,然后鼓励学生对童话进行改写。
指导学生在复述童话的过程中加入自己的想象去改写童话。
小学生正处于想象力发展的“敏感期”,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实际,让学生尽情展开想象,大胆想象,培养儿童的想象力。
例如,鼓励学生给童话改写结尾,更改人物的角色,从另一个角度来重新写童话等。
通过这样的改写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是“续写”。
一位教师在教学《丑小鸭》一文时,充分利用文本,设计了两个想象习作练习,要求学生通过对故事的解读,进行角色的换位,用朴实的语言写出他们内心的感悟。
一是在丑小鸭被迫离家出走时,给家人写一封告别信。
二是在丑小鸭变成天鹅之后,写一封报喜信。
然后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想象续编童话故事。
续编童话故事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不失为童话教学的好方法。
4.个性感受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童话内容和寓意,使他们能通过语言、透过形象认识到童话所传达出的文学意蕴。
与此同时,逐步养成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地认识生活的习惯。
在引导思考的过程中,教师要力求“导而弗牵”,不可轻易框住学生的思维,强求统一答案。
首先,文学意蕴本身就具有丰富性的特点。
面对同一篇作品,不同的心理基础与生活经验会导致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解读,获得的体验和感悟也就不同。
因此,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就不应仅停留在教材本身所传达出的文字信息上,而更要关注学生可能获得的那些触及其精神生活的更为本质的东西,这才是更有价值的东西。
其次,教学的终极目的也不是答案,而是发展。
正如皮亚杰所说:
“智能训练的目的是形成智能,而不是储存记忆;
是培养出智能的探索者,而不仅仅是博学之才。
”因此,要鼓励学生发表具有“个性”的独立见解。
5.多样训练小学童话教学,除了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外,还可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
(1)辨。
童话最基本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幻想、虚构,教学时要处理好幻想与真实、虚构与现实的关系。
要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恰当引导分清幻想、虚构部分和真实、现实部分。
如《小壁虎借尾巴》写小壁虎想借尾巴是虚构的,写动物的对话是虚构的,写妈妈告诉小壁虎的话也是虚构的。
但写小壁虎能到处爬是真实的,小壁虎的尾巴有再生功能是真实的,还有小鱼、黄牛、燕子等尾巴的作用也是真实的。
这样,不但引导学生领悟了童话的特点,而且可以培养其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
(2)比。
把原作与课文进行比较。
原作在成为教材文本的修改过程中可能会丢失一些具有幻想艺术特殊趣味的细节,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童话作品的文学性和艺术价值。
在教学准备环节或教学结束后安排课文与原作的比较阅读,对学生理解作品有积极作用。
(3)演。
带有幻想性的童话对学生有天然的吸引力,各个年级的学生对根据课本内容开展戏剧表演有强烈的兴趣,在复述甚至自编台词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完成对童话角色的分析和体验,进而深入理解童话作品的内容与表现艺术。
童话因其故事的生动有趣、语言的丰富多彩而深深吸引着学生,童话又往往以拟人的手法来叙述故事,使得学生对其中的故事倍加喜爱。
前面的读,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而只有演,才能使故事情节、故事语言、故事寓意得以内化。
在童话教学中,可以适时抓住学生的热情,让他们试着把童话演出来。
澳门的一位教师就是引导学生在课本剧的表演中学完《去年的树》的。
(二)寓言的教学策略:
1.充分感悟寓体,让认知得到升华
寓言是通过角色出人意外的语言、行为、思想方法,构成一个完整的耐人寻味的小故事,要儿童能概括出寓意,就必须充分地感受寓体形象,再现寓体生动的情境,让学生仿佛看到寓言中的角色。
可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通过画面展示来创设寓言情境,在儿童进入情景之后,可通过扮演角色来强化情境。
还可以通过抓关键词句感悟形象。
如《揠苗助长》可以抓“巴望”,形象体会农夫内心的焦急;
抓“一棵一棵”,具体体会农夫的“认真”。
通过抓关键词句,引导学生反复比较、深入揣摩,农夫荒唐可笑的内心和行为得以充分展现,为理解寓意奠定了基础。
如教学《狐狸和乌鸦》这则寓言,通过扮演角色,引导学生体验乌鸦眼睁睁地看到狐狸把自已嘴里的肉衔到洞里去了的极其懊恼的情绪,得出不该听狐狸奉承自己的花言巧语的判断,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乌鸦错在哪儿,狐狸狡猾在哪儿,从而揭示出“不能听别人的讨好奉承的话”的教训,这样揭示寓意,学生的抽象思维活动伴随形象、伴随情感进行,得出的概念也才是有血有肉的,寓意才能真正为学生所理解、所接受。
2.抓住关键词句,给概括寓意一个台阶
多数的寓言故事,总是由一种思想或行为造成了某种不良后果。
从故事的发展中,我们得出了教训,受到了教育,说明了道理。
因而,抓住故事中的变化,抓住变化过程中的关键词句,也可以给学生启示,从而引导学生从感性的事件上升到理性的推而广之,完成思维的提升,实现寓意的理解。
《守株待兔》一课,故事非常短小,但是要让学生理解到“种田人是存在侥幸心理,把偶然当成了必然。
”这样的深刻道理还是比较难的。
一位教师在教学时这样设计,取得了异想不到的效果。
在引导学生了解了故事,进行了讲故事的练习之后,老师巧妙地抓住了“一天,每天,整天,一天一天”联系故事来思考。
学生很快地理解到了——这个种田人是把“一天”的事情当成了“每天”都可能发生的事,所以,结果一无所获。
寓意就在理解几个词语之间的联系的过程中,迎刃而解了。
3.展开想象的翅膀,从现象走近本质。
在寓言故事中,作者常会有意或无意地留下一些空白,这就为给读者提供了很好的想象空间。
如《猴子煮瓜》这则寓言最后以猴子的一句话结尾:
“为什么听别人的意见,有时对,有时就不对呢……”这里就是一个空白处,老师在教学时可以这样引导学生想象:
谁能解答小猴子的疑问呢又如《渔夫和小鱼》这则寓言我们可以这样引导学生:
渔夫把小鱼带回了家,可小鱼还是不想死,带着最后一线求生的希望再次请求渔夫,他会怎样请求呢结果又会怎样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合理地利用这些空白,设计一定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想象,通过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等活动,使学生对寓意能有个性化的理解。
另外,寓言故事一般都写得比较简短,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对这些简单的故事进行扩写,也能起到启迪思维、加深寓意理解的作用。
4.多元化理解寓意,让思维走向开放
我们在教寓言时,总是沿着既定的思维方向,想以最快的速度来达到明白寓意的目的,学生思维稍一偏离,马上制止,这样做的结果,往往会扼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我们知道,学生的思维只有在个性的充分发挥,多角度的对比中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如果课堂上教师只是一味地让学生在自己安排好的直线思维中前行,显然是不利于学生思维,特别是发散性思维、逆向思维等能力的培养。
其实“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我们应该站在引导学生思维发展的高度,多元解读文本,《扁鹊治病》这篇寓言,从蔡桓公的身上,我们分析出:
刚愎自用、太过固执就没有好的结果;
还可以读出应该防微杜渐,把“毛病”扼杀在萌芽状态,否则,它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严重。
《纪昌学射》这则寓言故事也同样有不同的解读,我们可以从“飞卫”的角度来理解,即严师出高徒;
可以从“纪昌”的角度来理解,即学习一项本领,基本功是非常重要的。
还可以这样理解,只有把一个个的小目标、阶段目标看大,做好,才可以更好的接近大目标,实现大目标。
当然学生理解到这一层次是不容易的。
教师就应首先在备课的过程中就要有多元解读教材的功夫和能力,这样教学的过程中才可以因势利导,顺学而为,在学生思维发展的最近发展区助学生“一臂之力”。
(三)神化的教学策略:
1.抓朗读,促想象,感受神话的神奇。
对于神奇的一切,儿童都有好奇心。
神话的神奇正迎合了儿童的这种心理。
在执教过程中,应顺应童心,和儿童一起经历神奇,获取一种神奇的神话体验,表露自己对万事万物的好奇,和儿童年一起分享神话的“桃花源”。
神话是属于梦想的,如《盘古开天地》,关于创造天地的想象。
天地未分开以前,宇宙是混沌一片的,这混沌的一片,并没有天,也没有地,而盘古,用自己的生命和意志,劈开了这混沌的宇宙,形成了天地,他做了前人没有做也不敢做的伟大的事业。
如果说这样的事业,不属于创造,那么天地之间,还有什么是称得上创造的呢梦想给了儿童诗意,也给了他们自由,儿童是以神话为主体材料进入他们自由的想象王国了。
因而,
孩子们有如此精彩的想象,是因为神话为孩子们提供了灿烂的梦想天地。
从学生的精彩发言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学生已经初步感受到了神话故事的神奇魅力,盘古的创造精神,对神话这一特殊文学样式的浓厚兴趣。
这一让孩子们自由飞翔的教学环节,相信会在孩子们的心里种下一颗热爱神话的种子。
让孩子通过仿写来激活想象,属于比较外显的想象训练。
事实上,在本课书的教学中,想象是贯穿在课堂始终的。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激发学生想象的另一个策略,就是有感情朗读。
大刀赵六先生在评说此课的时候,指出:
“张老师意识到了神话应该用想象的方法来教,教的目的也是为了培养想象,但在操作过程中又回到了阅读课上习惯了的语言文字的赏析上去了。
看来,这种意识的得来主要是靠张老师的直感,缺少学理上的自觉。
”
表面上看,上述诸多环节,确实在“赏析语言”。
但,细细追究,“赏析”的过程,始终伴随着想象的。
语文学习活动,没有纯粹的“想象”与“赏析”之分。
如教学中,教师让孩子们“将盘古抡起斧子”中“抡”改为“砍”这个细节,表面上看,是在品味“抡”这个词语;
事实上,学生脑海中,是存在着画面的。
如果学生脑子中没有出现“盘古抡斧”的图像,他们是不可能准确地说出“砍”字不合适,而应该用“抡”字的。
可见,有时候,“赏析”需要“想象”来激活,“想象”能促进对语言的“赏析”,“赏析”能进一步引发“想象”。
在本课教学中,“想象”与“赏析”,通过“朗读”这一手段,较好地融合在了一起。
如前所述,在《盘古开天地》的教学中,“感情朗读”与“想象画面”,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离开想象的朗读是不存在的。
朗读指导的过程,就是指导学生还原画面的过程。
很难想象,一个想象力贫乏的孩子,能很有感情地读出文本的韵味从本质上说,想象是“入”,朗读是“出”。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言:
“入乎其内,故有生气;
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批文入情,情动辞发”。
在此段教学中,我通过营造各种情境,想象激发、入境体验、情境演示等策略,让学生浸淫在神话的情感磁场中,感情朗读才能更加表情达意,形神兼备,神话的无穷魅力才能得以领略。
2.抓复述,促迁移,再现神话的神奇。
“成年人写的神话是幼稚的,只有经过儿童的再创作,这些神话才能成为真正的神话。
”(荣格语)儿童在课堂上的对话再现了神话真实的情境。
课堂上教师就应该抓住神话的特点,让课堂充满神奇的诱惑,让创造得到延展,让灵性在神话的世界,让神话与儿童天性之间形成一种浑然天成的“亲缘关系”,使他们好奇心与追求光明、追求不平凡事物的天性得以张扬。
因此,在神话的教学中,我们要千方百计地“诱惑”儿童,让他们参与神话故事的重构,让他们在一遍又一遍的朗读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来讲述神话故事。
3.抓语言,细品读,领略语言的精妙。
神话题材的课文因富于神奇的想象而充满着魅力。
而这魅力,一方面有赖于想象,另一方面,更有赖于语言的“诗性”。
但是在教学中,教师往往着力引导学生感悟故事本身的神奇,而忽视了语言表达的“诗意”。
因此,教学中要透过对语言的品析,引导学生关注神话人物是如何被刻画的。
老师的语言除了感情投入之外,更需要理性的介入。
《盘古开天地》一课,有这样一句话“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重而浊的东西,渐渐下降,变成了地。
”课文中“渐渐”、“缓缓”、“慢慢”、“逐渐”,都表示速度慢,时间长。
这些词语具有丰富的内涵——天地形成时间之漫长,盘古开天辟地之艰辛,都蕴含其中。
我在教学此课时,是这样处理的——
师:
这些意思相反的词语放在上下半句里,读起来特别的有味道。
来,我们有滋有味地再来读读这句话。
生(有滋有味地齐读)
其实,这句话中,还有一组意思相近的词语,大家发现了吗
生答略
缓缓和慢慢既然都是速度很慢的意思,那么能不能将句子这样改: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重而浊的东西,缓缓下降,变成了地。
你觉得这样改好吗
师:
是啊,重复了,读起来感觉就不好了。
其实啊,在这篇课文里,表示慢的词语还有,请大家到课文里找找。
学生找到“渐渐”“逐渐”
大家找得很好(教师把带有表示“慢慢”意思的全部语句子打在屏幕上),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读着这些句子,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
我感受到作者写文章很注意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同一个意思。
我还感觉到天地分开真的很不容易。
盘古很艰辛!
……
教学中,教师因为注意了挖掘独特的语言现象,领着孩子们反复朗读,让他们读得有滋有味;
在反复读的基础上,孩子们很自然地领略并发现了对偶句的魅力;
尔后的词语品析,孩子们通过对比朗读,感受和洞察了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
老师巧妙地将内容的理解、语言的揣摩、情感的体验,都融合在了一起,达到了“到课文中走个来回”的效果。
正如 潘新和 教授说的“语文教学是一种言语感觉和言语智慧的传递,是用教师的言语感悟和言语睿智,唤醒鸿蒙未启的学生的言语灵性和悟性。
一个缺乏言语感悟力和感染力的教师,是无法敲开学生的言语心智法门的。
总之,在故事性课文教学中要让学生领略故事简洁、朴实,体会表达深刻道理的语言魅力,提高他们的文字表述能力。
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