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期货市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Word文档格式.docx
《中国期货市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期货市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Word文档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股指期货的推出,作为资本市场的一大里程碑,意味着A股市场从此有了稳定器,即将告别单边市从而踏人“做空时代”。
总体看,中国期货市场呈现如下特征:
第一,交易规模迅速扩大。
中国商品期货的交易额呈逐年递增趋势,2007年市场成交金额达4l万亿元,是1993年的73倍,是中国GDP的2倍;
2008年,中国期货市场共成交合约14亿手,成交金额72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2009年前10个月,中国期货市场成交量亿手,成交总金额为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
第二,上市品种不断增加。
2004年以来,中国期货市场共上市12个新的期货品种,使中国商品期货合约总数达到21个,基本上建立起一个覆盖面较全的商品期货品种体系。
股指期货的推出填补了中国长期以来没有金融期货产品的空白,对发展和健全中国期货市场具有划时代意义。
第三,参与期货交易的人数明显增加。
截至2009年10月底,中国期货市场开户数量达万户,保证金接近1000亿元。
第四,交易制度和技术不断创新,风险控制能力得到提高。
2007年出台的《期货交易管理条例》及配套办法,对交易所的期货交易规则及实施细则等作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和修订完善,建立了“五位一体”的监管协调体系和辖区监管责任制,推动了期货市场和期货行业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使市场运行和发展的法制化得到深化,监管工作更加系统和有效。
第五,期货市场的影响力不断增强。
2008年年底,在按照期货和期权交易量排名的全球52家交易所中,中国三大商品期货交易所均进入前20强。
截至2009年7月底,中国期货市场共有21个品种上市交易,商品期货成交量已占全球三分之一,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商品期货市场和第一大农产品期货市场。
中国期货市场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不断增强,一些商品期货品种已成为世界上主要的定价中心之一或区域性定价中心,世界商品定价方面逐渐有了“中国的声音”。
二、中国期货市场存在的问题
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期货市场发展迅速,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期货市场缺乏相应的现货市场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期货市场的定价效率;
相对于国外发达的期货市场,中国的期货品种相对较少;
中国在国际大宗商品的定价方面没有取得应有的定价权;
投资者结构不合理,机构投资者比例过低;
相关制度还不完善。
(一)缺乏现货市场的支持
期货市场是现货市场的延伸,现货市场是期货市场的基础。
因此,现货市场发展是否完善将影响到期货市场定价的效率。
目前,国内期货市场普遍缺乏现货市场的支持。
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
1 农产品现货市场不完善。
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工业逐步发展,居民生活水平逐步升高;
而农村的发展相对比较缓慢。
我国农业的生产模式以家庭为单位,无法产生规模经济的效应,因此,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与城市存在一定差距。
城市与农村的商贸交易基本上停留在农用生产资料供销的层面。
正因为如此,我国农产品市场才出现“丰年粮贱”的怪现象。
另外,由于农民的自我组织意识仍旧相当薄弱,而且受到知识水平的限制,更无法利用期货市场进行规避风险、套期保值。
美国农民套期保值比例较高,农户通过合作社的形式与期货公司合作在期货市场上规避价格波动风险。
但我国目前还没有农民合作社等组织能为农民提供期货市场的服务,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农产品现货市场。
2 现货市场的地方保护现象严重,存在条块分割现象。
受到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主要现货生产资料和要素市场开放的步伐缓慢,现货生产资料与地方利益关系密切。
为确保本地区的利益,各地往往给外地生产资料的流通设置重重障碍,实行地方保护。
因此,各地重复建设问题严重,生产效率低下。
政府应出面协调各方利益,避免重复生产。
3 较大规模的批发市场缺位。
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现货生产资料采用统购统销的流通模式。
改革开放后,原先集中式的流通体系瓦解,但新的组织化程度较高的流通体系尚未建立。
生产资料市场上缺乏联系生产者与消费者或厂商的大型流通组织,因而增加了流通费用。
流通体系的不健全势必阻碍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间的价格传导机制。
由于缺乏统一的大型批发市场,期货市场价格信息不能被集中反映到现货市场,现货生产商无法根据最新信息调整策略。
同时,现货市场的分散也使现货市场的信息如最新价格变动、市场供求变动等信息较为分散,传导到期货市场的效率大大降低,从而影响了期货市场的有效性。
(二)期货品种单一,不能满足市场参与者的需要
目前,我国期货市场仍以农产品、工业品为主,金融期货产品比较匮乏。
这种期货品种结构远远滞后于国际期货市场发展的步伐。
在期货品种上,我国目前商品期货品种为21种,远少于国际期货品种(约270种)。
这直接导致很多有套期保值需求的企业因国内缺乏相应的期货品种而无法套保,加上国家对参与境外套期保值有严格的审批制度,进一步限制了企业避险工具的使用。
我国期货市场品种单一,主要是由于期货新品种上市机制存在缺陷。
目前,我国期货品种的审批制度属于两级审批制:
交易所提出上市新品种的要求,首先要向中国证监会申请,中国证监会再报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再征求各部委以及现货管理部门的意见。
可见,期货新品种上市需要经过复杂的审批程序,面临环节多、成本高、周期长、不确定性大等问题,导致一些上市条件业已成熟、市场需求迫切的品种因审批原因而迟迟不能上市。
这种严格的审批制度是出于转型时期加强风险监管的目的。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对期货新品种的需求与日俱增,严格的审批制与期货市场发展的内生性要求之间的矛盾不断凸显,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期货市场的发展。
(三)期货市场参与者结构不完善,市场主体缺乏
从行为目标上来划分,商品期货交易主体有两类:
保值者和投机者;
从交易者的规模角度看,可划分为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
从参与者所处产业链环节看,可划分为上游生产商、下游贸易商等。
在现实经济活动中,真正对商品期货交易感兴趣的保值者主要包括从事物质商品生产的生产商、加工商和从事物质商品流通的贸易商、储存商。
在传统观念里,人们对市场上的投机现象十分反感,将期货市场波动性归为投机者的行为所致。
其实,从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发生联系与相互作用的机制上看,正是由于在期货市场上存在投机商,才使套期保值者可以在期货市场上实现风险规避的目的。
因此,投机者是期货市场必不可少的参与力量。
在成熟的商品期货市场上,投资者主要是机构投资者,包括基金公司、投资银行等,散户投资者较少。
散户投资者主要通过购买基金、投资银行的产品间接进入期货市场。
一般认为,上游生产商和下游贸易商都有参与期货市场的动力,但在我国,上游生产商参与套期保值的动力相对较小,因为他们可通过加价等方式将价格波动风险转移给下游环节;
而下游贸易商参与市场交易的积极性更高。
这样,便弱化了市场参与主体的结构优势,增加了下游贸易商所面临的风险。
目前,中国的期货交易制度及期货市场的不完善对期货市场中的投机者、机构投资者以及上游生产者的参与构成了障碍,使市场参与者结构单一,市场主体缺乏。
(四)期货公司发展乏力
目前,国内期货公司数量为160余家,但大多数期货公司经营实力不强,注册资金过亿元的公司不多。
期货公司的营业网点少,全国最大的期货公司也不过只有十几家营业部,与银行、证券、保险公司等其他金融机构相比,期货公司实力相差很远。
长期以来,由于期货行业的业务模式单一,收入主要来源于手续费,其利润水平普遍不高。
目前,期货业营销活动存在的最严重问题是同质化、手续费恶性竞争等。
大多数期货公司都将研发作为营销重点,服务意识不强,创新意识不足,缺乏对客户交易行为的跟踪分析和个性化服务产品的推出。
三、促进期货市场发展的对策
(一)完善现货市场体系,发挥期货市场规避价格波动风险的功能
首先,要打破地区封锁,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现货市场。
关键是要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协调各地方间的利益,通过政策法规等方式完善农产品在全国范围内的流通,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
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企业市场主体的功能,建立大型流通、加工企业,通过市场机制促使流通机制突破区域封锁的限制。
其次,要放开现货市场。
目前,我国主要采用“价格托市”的方式维护农户的种植利益,但该政策在执行过程小.发生了一些扭曲,政府的补贴利益被贸易商等中间流通环节吞食,真正补贴给农户的微乎其微。
因此,我国要加紧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补贴方式,提高农户的种植意愿,保护农民的利益,使农产品现货市场进一步开放。
另外,国内金属市场开放的力度正在加大。
如,中国进一步放开了本国黄金市场,包括允许更多银行在国际上交易黄金,并宣布了鼓励黄金投资产品发展的各项措施。
目前,中国投资者正将较多的资金投入黄金.这一趋势已成为影响全球金价的重大因素。
最后,加快现货批发市场的整合步伐,建设现代大型批发市场。
以农产品为例,我国目前尚缺乏区域性的大型粮食流通市场。
大型批发市场的缺失,一方面使运输成本提高,影响了农产品全国范围内的流通,也阻碍了期货市场在全国范围内发挥风险规避的作用。
当前可考虑在全国范围内重要现货市场流通区域,如大连、上海、南宁、成都等地建立一批批发市场,为期货市场规范发展奠定基础。
(二)优化期货市场品种结构
应积极学习和引进国外期货市场的发展经验,在品种开发、合约设计、规则制定方面尽可能与国际接轨。
应尽快开发一些大品种期货上市交易,这有助于扭转期货市场游资过多、投机现象严重的局面。
我国期货市场投机较为严重的主要是一些小品种期货,而如大豆、铜等大品种期货市场,由于市场总体规模大,投机商不能操纵市场。
显然,期货品种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期货市场对游资的容纳程度,从而也决定了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功能有效发挥的可能性。
(三)优化市场参与主体结构,为市场参与者特别是机构投资者创造条件
首先,为机构投资者创造有利条件,鼓励机构投资者进入期货市场。
应在持仓比例、保证金设计方面减少对机构投资者的限制。
其次,减少对投机商的不必要管制。
目前,我国在保证金、持仓比例等方面对投机商管制过严,降低了投机商参与期货市场的积极性,削弱了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
因此,要逐步适当放宽限制。
再次,我国目前在企业参与套期保值方面有较大限制,如限制企业套保比例,使很多企业不能实现百分之百套保,降低了企业参与期货市场的积极性。
限制企业的套保比例并不是唯一的降低企业参与期货市场风险的办法,要采取更为灵活的办法,在鼓励企业参与期货市场的同时,避免企业面临更多的风险。
(四)多方位提高期货公司的综合实力
针对目前我国期货公司多而小的特殊情况,在分类监管的基础上,要重点引导和扶持一些风险管理能力强、综合实力雄厚的期货公司,使其做大做强。
第一,继续鼓励证券公司对期货公司的收购控股和期货公司间并购重组、增资扩股,提高期货公司的综合实力。
第二,在进一步完善监管体系的前提下,适当增加期货公司业务经营范围,提高期货公司盈利能力。
第三,期货公司应努力加强自身建设,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
一方面,继续加强研发投入和营销团队建设。
另一方面,增强服务和创新意识,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和创新能力。
同时,还应加快营业网点建设。
(责任编辑:
张佳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