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辨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185847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险源辨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危险源辨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危险源辨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危险源辨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危险源辨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危险源辨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危险源辨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源辨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危险源辨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能量源或危险物的产生、贮存

能量载体或危险物

物体打击

产生物体落下、抛出、破裂、飞散的设备、场所、操作

落下、抛出、破裂飞散的物体

车辆伤害

车辆,使车辆移动的牵引设备、坡道

运动的车辆

机械伤害

机械的驱动装置

机械的运动部分、人体

起重伤害

起重、提升机械

被吊起的重物

触电

电源装置

带电体、高跨步电压区域

灼烫

热源设备、加热设备、炉、灶、发热体

高温物体、高温物质

火灾

可燃物

火焰、烟气

高处坠落

高度差大的场所、人员藉以升降的设备、装置

人体

坍塌

土石方工程的边坡、料堆、料仓、建筑物、构筑物

边坡土(岩)体、物料、建筑物、构筑物、载荷

冒顶片帮

矿山采掘空间的围岩体

顶板、两帮围岩

放炮、火药爆炸

炸药

瓦斯爆炸

可燃性气体、可燃性粉尘

锅炉爆炸

锅炉

蒸汽

压力容器爆炸

压力容器

内容物

淹溺

江、河、湖、海、池塘、洪水、贮水容器

中毒窒息

产生、储存、聚积有毒有害物质的装置、容器、场所

有毒有害物质

①产生、供给能量的装置、设备

产生、供给人们生产、生活活动能量的装置、设备是典型的能量源。

例如变电所、供热锅炉等,它们运转时供给或产生很高的能量。

②使人体或物体具有较高势能的装置、设备、场所

使人体或物体具有较高势能的装置、设备、场所相当于能量源。

例如起重、提升机械、高度差较大的场所等,使人体或物体具有较高的势能。

③能量载体

拥有能量的人或物。

例如运动中的车辆、机械的运动部件、带电的导体等,本身具有较大能量。

④一旦失控可能产生巨大能量的装置、设备、场所

一些正常情况下按人们的意图进行能量的转换和做功,在意外情况下可能产生巨大能量的装置、设备、场所。

例如强烈放热反应的化工装置,充满爆炸性气体的空间等。

⑤一旦失控可能发生能量蓄积或突然释放的装置、设备、场所

正常情况下多余的能量被泄放而处于安全状态,一旦失控时发生能量的大量蓄积,其结果可能导致大量能量的意外释放的装置、设备、场所。

例如各种压力容器、受压设备,容易发生静电蓄积的装置、场所等。

⑥危险物质

除了干扰人体与外界能量交换的有害物质外,也包括具有化学能的危险物质。

具有化学能的危险物质分为可燃烧爆炸危险物质和有毒、有害危险物质两类。

前者指能够引起火灾、爆炸的物质,按其物理化学性质分为可燃气体、可燃液体、易燃固体、可燃粉尘、易爆化合物、自燃性物质、忌水性物质和混合危险物质八类;

后者指直接加害于人体,造成人员中毒、致病、致畸、致癌等的化学物质。

⑦生产、加工、储存危险物质的装置、设备、场所

这些装置、设备、场所在意外情况下可能引起其中的危险物质起火、爆炸或泄漏。

例如炸药的生产、加工、储存设施,化工、石油化工生产装置等。

⑧人体一旦与之接触将导致人体能量意外释放的物体

物体的棱角、工件的毛刺、锋利的刃等,一旦运动的人体与之接触,人体的动能意外释放而遭受伤害。

(2)第一类危险源危害后果的影响因素

第一类危险源的危险性主要表现为导致事故而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方面。

第一类危险源危险性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以下几方面情况:

①能量或危险物质的量

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后果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发生事故时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的多少。

一般地,第一类危险源拥有的能量或危险物质越多,则发生事故时可能意外释放的量也多。

当然,有时也会有例外的情况,有些第一类危险源拥有的能量或危险物质只能部分地意外释放。

②能量或危险物质意外释放的强度

能量或危险物质意外释放的强度是指事故发生时单位时间内释放的量。

在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总量相同的情况下,释放强度越大,能量或危险物质对人员或物体的作用越强烈,造成的后果越严重。

③能量的种类和危险物质的危险性质

不同种类的能量造成人员伤害、财物破坏的机理不同,其后果也很不相同。

危险物质的危险性主要取决于自身的物理、化学性质。

燃烧爆炸性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决定其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难易程度及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

工业毒物的危险性主要取决于其自身的毒性大小。

④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的影响范围

事故发生时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的影响范围越大,可能遭受其作用的人或物越多,事故造成的损失越大。

例如,有毒有害气体泄漏时可能影响到下风侧的很大范围。

2.第二类危险源分析

在生产、生活中,为了利用能量,让能量按照人们的意图在生产过程中流动、转换和做功,就必须采取屏蔽措施约束、限制能量,即必须控制危险源。

约束、限制能量的屏蔽应该能够可靠地控制能量,防止能量意外地释放。

然而,实际生产过程中绝对可靠的屏蔽措施并不存在。

在许多因素的复杂作用下,约束、限制能量的屏蔽措施可能失效,甚至可能被破坏而发生事故。

导致约束、限制能量屏蔽措施失效或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称作第二类危险源,它包括人、物、环境三个方面的问题。

在安全工作中涉及人的因素问题时,采用的术语有“不安全行为(UnsafeAct)”和“人失误(HumanError)”。

不安全行为一般指明显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行为,这种行为往往直接导致事故发生。

例如,不断开电源就带电修理电气线路而发生触电等。

人失误是指人的行为的结果偏离了预定的标准。

例如,合错了开关使检修中的线路带电,误开阀门使有害气体泄放等。

人的不安全行为、人失误可能直接破坏对第一类危险源的控制,造成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

也可能造成物的不安全因素问题,物的不安全因素问题进而导致事故。

例如,超载起吊重物造成钢丝绳断裂,发生重物坠落事故。

物的不安全因素问题可以概括为物的不安全状态(UnsafeCondition)和物的故障(或失效)(FailureorFault)。

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指机械设备、物质等明显的不符合安全要求的状态。

例如没有防护装置的传动齿轮、裸露的带电体等。

在我国的安全管理实践中,往往把物的不安全状态称作“隐患”。

物的故障(或失效)是指机械设备、零部件等由于性能低下而不能实现预定功能的现象。

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物的故障(或失效)可能直接使约束、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措施失效而发生事故。

例如,电线绝缘损坏发生漏电;

管路破裂使其中的有毒有害介质泄漏等。

有时一种物的故障可能导致另一种物的故障,最终造成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

例如,压力容器的泄压装置故障,使容器内部介质压力上升,最终导致容器破裂。

物的不安全因素问题有时会诱发人的因素问题;

人的因素问题有时会造成物的因素问题,实际情况比较复杂。

环境因素主要指系统运行的环境,包括温度、湿度、照明、粉尘、通风换气、噪声和振动等物理环境,以及企业和社会的软环境。

不良的物理环境会引起物的不安全因素问题或人的因素问题。

例如,潮湿的环境会加速金属腐蚀而降低结构或容器的强度;

工作场所强烈的噪声影响人的情绪,分散人的注意力而发生人失误。

企业的管理制度、人际关系或社会环境影响人的心理,可能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或人失误。

第二类危险源往往是一些围绕第一类危险源随机发生的现象,它们出现的情况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第二类危险源出现得越频繁,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越大。

3.危险源与事故发生的关联性

一起事故的发生是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一类危险源的存在是事故发生的前提,没有第一类危险源就谈不上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也就无所谓事故;

另一方面,如果没有第二类危险源破坏对第一类危险源的控制,也不会发生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

第二类危险源的出现是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

在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两类危险源相互依存、相辅相成。

第一类危险源在发生事故时释放出的能量是导致人员伤害或财物损坏的能量主体,决定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

第二类危险源出现的难易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两类危险源共同决定危险源的危险性。

第二类危险源的控制应该在第一类危险源控制的基础上进行,与第一类危险源的控制相比,第二类危险源是一些围绕第一类危险源随机发生的现象,对它们的控制更困难。

二、危险源辨识

辨识施工危险源和实施防治工作,建立施工中存在危险源的预警机制,是制定施工应急救援预案、完善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前提。

现结合我标段实际情况,探讨施工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防治工作。

施工安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

危险源既存在于施工活动场所,也存在于可能影响到施工场所的周围区域,其形成原因来源于施工前期的勘察设计及施工过程的活动、物质条件(人、物、环、管)。

危险源辨识就是要采用科学规范的方法(基本分析法、工作安全分析法、安全检查表法)对其进行识别,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定性评价方法)对识别出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

只有充分辨识危险源的存在,确定危险源的风险等级,找出其存在的原因,制定分级控制方案,才能有效监控事故(危害)的发生。

建筑施工“五大伤害”(高处坠落、触电事故、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坍塌事故)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即“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是构成施工的主要危险源,是导致施工现场及周围相邻人员伤亡、财产损坏、环境破坏等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辨识与风险评价的程序

危险源辨识,应坚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主次分明、不留死角”的原则,对施工场所以及生活区域进行辨识。

危险源辨识程序,首先应建立一个由专业技术人员、安全管理人员、有经验的工人或聘请安全评估专家组成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小组,对施工区域、生活区域中每个步骤存在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整个作业活动辨识环境和管理两方面的缺陷进行危险源辨识。

其次是对辨识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将危险源划分等级。

风险等级为5级,表示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风险等级为4级,表示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

风险等级为3级,表示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风险等级为2级,表示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风险等级为1级,表示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施工过程危险源的辨识依据与重点

施工的专业特性造成危险源的客观存在。

特别是施工区在人口居住密集村庄、国(省)交通道路区域施工,一旦发生坍(倒)塌、火灾、爆炸等事故,往往不仅涉及到施工场所,还会影响到周围已有建筑、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设施(如供水、电力、燃气、通讯、交通等)的使用安全和居民人身安全等广大公众利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1992)以及《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的规定,施工危险源的辨识,是加强施工安全生产管理,预防重大事故发生的基础性的工作。

1、危险源的分类

施工建设危险源可分为两类,一是在安全管理体系方面,二是在施工场所、生活区域、办公区、材料保管区和仓库等场所。

2、安全管理问题的辨识

主要指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各级人员安全生产的岗位职责、特殊工种和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以及各项施工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可分为以下6类:

(1)、安全教育培训不足,特种作业人员未经过专业培训合格持证上岗,因缺乏安全操作技能,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

(2)、未制定详尽、操作性强的安全管理制度,未健立健全各级人员安全责任制度。

(3)、安全检查制度未严格执行,对安全检查中发现需整改的问题没有及时跟踪复检。

(4)、对施工人员管理薄弱,酒后作业、疲劳作业所形成的危险源。

(5)、安全投入不足,保障安全生产的资金不到位。

(6)、未制定并实施劳防用品的计划、采购、验收、保管、发放、使用、检查制度,各项管理未形成闭环。

3、施工分部、分项工程危险源类别

局限于存在施工过程现场的活动,与施工分部、分项(工序)工程,施工装置(设施、机械)及物质等有关,主要分为以下9类。

(1)、消防设施、器材欠缺或失效。

(2)、火工材料登记账目不清;

剩余火工材料在现场临时存放,未及时退库;

保管员未培训持证上岗,失效火工材料未按规定销毁,未设警卫人员24小时值班;

未实行双人收发;

装卸作业时抛甩挤压、碰撞。

(3)、分项工程中脚手架(包括落地架、悬挑架、爬架等)、模板和支撑、起重塔吊、物料提升机、预应力张拉及放张,人工挖基坑(槽)施工,局部结构工程或临时建筑(工棚、围墙等)失稳,造成坍塌、倒塌。

(4)、高度大于2m的作业面,因安全防护设施不符合或无防护设施、人员未佩戴防护绳(带)等造成人员踏空、滑倒、失稳等。

(5)、施工装置在焊接、金属切割、冲击钻孔等施工中,以及各种施工电气设备的安全保护(如漏电、绝缘、接地保护、一机一闸)不符合安全标准,造成人员触电、局部火灾等。

(6)、工程材料、构件及设备的堆放与搬(吊)运时发生高处坠落、堆放散落、撞击人员等。

(7)、工程拆除,因误操作、防护不足,发生人员伤亡、建筑及设施损坏。

(8)、狭小空间施工因通风排气不畅造成人员窒息或气体中毒。

(9)、施工用易燃易爆化学物品临时存放或使用不符合安全标准,防护不到位,造成火灾爆炸或人员中毒意外。

4、施工场所及涉及周围地段危险源

(1)、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没有制定完善的安全技术措施;

未按批准的施工方案组织施工;

回填料开挖料场未设警示牌和监护人员;

车辆装料过满,运输车速过快;

作业面未设警示标识牌和监护人员;

未与业主、当地政府、相邻单位建立应急救援联防机制等。

(2)、施工区域公用道路未设立公告牌、警示牌;

路面维护不及时,维修路面不符合合同要求的安全通行基本要求;

公路周围施工对通行构成威胁时,未设监护人员或设岗断路;

未与业主、当地交通、路政部门沟通协调通路安全事项;

未与业主、当地政府、相关方建立公共安全联防及应急救援机制。

(3)、混合作业区域各单位职责不清,管理混乱,未签订施工安全互助协议。

(4)、危险品运输时不同材料混装(如雷管和炸药、氧气和乙炔等);

用装载机运送火工材料、氧气和乙炔瓶;

车辆装载超重或过满,捆绑不牢,运输车况不良,车速过快,未按规定路线运输,未设押运员等。

(5)、施工临时用电,安装完毕未组织验收或验收不合格。

施工重大危险源的分布

对施工中进行固有危险源分析,施工危险源可归纳为:

高处作业、地基条件、环境因素、设备条件与成品材料、其他物质等6方面。

施工的重大危险源有以下5个方面。

1、储存、生产和供给量的设施、设备及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储运,主要分布于工程项目的施工场所,包括:

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运输;

重件、超大件运输。

2、使人体或物体具有较高势能的装置、设备和场所,分布于工程项目,包括:

大型起重设备运行,吊钩、吊罐、吊物。

3、一旦失控、失事可能产生巨大能量和重大危险的设备、设施和场所,分布于工程项目,包括:

深、窄基坑开挖,深度:

宽度≥1m、作业人员10人以上;

大型起重设备缆机、门机的倾翻;

高位料仓,h≥5m;

高压电器、线路安装、维护、运行6kV以上;

防洪度汛围堰及临时挡水设施h≥10m。

4、群众性重大聚会、危险场所、重要设备及突发事件,分布于居住区及临时生活营地,包括:

重大聚会、人员集中区域(场所、设施)的活动;

居民居住区、办公区、娱乐场所、重要设施、重要场所的消防安全;

突发的集体性中毒事件、流行性传染疾病事件;

突发的自然灾害;

缆机、门机的安装和拆除;

其他重要设备、设施;

施工中重要的输气输电、输水及通讯线路和设施破坏及其影响;

其他相关重要设备、设施。

5、自然灾害及危害,包括:

自然保护区的火灾、雷区的雷电伤害、地震多发区的地震等。

三、重大危险源识别

我标段确定下列项目为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

(一)、危险性较大的专项工程

1、起重机械、吊装工程、物料提升设备。

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工程

3、危险性较大的专项工程:

预应力结构张拉工程;

物料提升等特种设备的安装;

龙门吊的结构安装;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对施工安全有影响的工程。

(二)、对施工安全影响较大的环境和因素

1、安全网的悬挂;

安全帽、安全带的使用;

物料提升设备及进料口等部位的防护。

2、施工设备、机具的检查、维护、运行以及防护。

3、在堆放与搬(吊)运等过程中可能发生高处坠落、堆放散落等情况的工程材料、构(配)件等。

4、施工现场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的搬运、储存和使用。

5、施工现场临时设施的搭设、使用、拆除。

6、施工现场及毗邻周边存在的高压线、沟崖、高墙、边坡、建(构)筑物、地下管网等。

7、施工中违章指挥、违章作业以及违反劳动纪律等行为。

8、施工现场及周边的通道和人员密集场所。

9、经论证确认或设计单位交底中明确的其他专业性强、工艺复杂、危险性大、交叉作业等有可能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施工部位或作业活动;

大风、高温、寒冷、汛期等其他潜在的有可能导致施工现场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因素(包括外部环境等诱因)。

四、重大危险源的控制与管理

对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应当编制详细的名录,经企业审查和工程监理单位确认后,与工程项目开工安全生产条件审查资料一并报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机构。

施工方案因施工图设计变更或施工条件影响发生变动的,将施工方案变动后增加的重大危险源及时补充和完善,并经企业审查和工程监理单位确认后报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机构。

对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在施工现场显要位置予以公示,公示内容应当包括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名录、可能导致发生的事故类别。

在每一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处醒目位置悬挂警示标志。

建立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台帐,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的控制与管理制度。

对危险性较大的专项工程应当编制专项工程施工方案。

吊装工程等危险性较大的专项工程的施工方案应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审查,并根据专家论证审查意见进行完善,经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签字,通过相关部门的开工安全生产条件审查后,方可组织实施。

对施工安全影响较大的环境和因素逐一制定安全防护方案和保证措施,加强动态检查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排除隐患。

定期组织对其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进行安全检查、评估,加强对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及时发现安全生产隐患,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督促及时整改到位,并对整改结果进行查验。

在工程项目的管理机构应当组织项目管理人员每星期开展一次对其责任管理范围内的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安全状况的检查,作出书面检查记录,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督促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整改。

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专项安全管理人员应当按照整改意见及时组织整改到位。

工程项目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应当根据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名录,坚持每天对其责任范围内的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安全状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建立个人检查、评估台帐,并将隐患整改、排除情况作出书面记录。

统一编制工程项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按照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者配备应急救援人员,配备救援器材、设备,定期组织演练。

在施工人员进入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前,当对其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安全生产教育的内容应当包括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以及安全防护方案和保证措施,应急救援预案等内容。

在作业人员进行作业活动前对其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技术交底应当明确工程作业特点和重大危险源,针对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的具体预防措施,相应的安全标准,以及应急救援预案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安全技术交底应当形成书面交底签字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环境科学食品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