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简答题题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184978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22.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题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题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题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题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题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题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题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简答题题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题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2、储蓄需求的变动使IS曲线的移动。

储蓄增加,IS曲线就要向左移动;

反之,就要向右移动。

3、政府支出的变动使IS曲线的移动。

增加政府购买性支出,会使IS曲线向右平行移动;

反之,则使IS曲线向左平行移动。

4、税收的变动使IS曲线的移动。

增加税收,会使IS曲线向左移动;

反之,则会使IS曲线向右移动。

各个组合的分析

第一种:

经济萧条不太严重,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紧缩性货币政策控制通货膨胀。

第二种:

严重通货膨胀,紧缩财政降低总需求。

紧缩性货币,以防止利率过高。

第三种:

不严重的通货膨胀,紧缩性财政压缩总需求,扩张性货币降低利率,以免财政过度而衰退。

第四种:

经济严重萧条,膨胀性财政增加总需求,扩张性货币降低利率。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主要有:

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1.从三部门经济的角度看,影响IS曲线移动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它们如何影响IS曲线?

2.什么是公开市场业务?

经济萧条时期,中央银行如何进行公开市场操作?

3.什么是加速原理?

如何用乘数-加速数模型解释经济周期产生的原因?

 六、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答:

(1)自发支出变动,即自发消费和自发投资的变动。

自发支出增加,

导致IS曲线在纵轴上的截距变大,从而IS曲线右移。

其经济学含义是:

即使利率r不变,国民收入y也会增加。

(2分)

  

(2)政府支出变动。

政府支出增加时,IS曲线在纵轴上的截距变大,从而IS曲线右移,移动的幅度为△y=kg·

△g。

这体现了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影响。

  (3)税收变动。

税收增加时,IS曲线在纵轴上的截距变小,从而IS曲线左移,移动的幅度为△y=kt·

△t.这体现了紧缩性财政政策的影响。

  答出因素名称以及IS曲线的移动情况即可。

  2.答: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买进或者卖出政府债券,以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

  在经济萧条时期,中央银行买进政府债券。

  这一方面意味着货币投放,从而增加货币供给,实现刺激总需求的目的。

另一方面,导致债券需求增加、债券价格上升、利率下降,同样达到刺激总需求的目的。

  3.答:

加速原理考察产量变动率与投资变动率的关系,认为产量变动导致投资的加速变动,投资变动率大于产量变动率。

  由于乘数和加速数相互作用,使消费和投资的变动影响国民收入的变动(乘数的作用),而国民收入的变动反过来又会影响到消费和投资的变动(加速数的作用)。

(3分)

  这种相互作用使国民收入自发增长而形成繁荣,或自发减少而形成萧条,从而形成经济周期。

(1分)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计18分)

  1、什么是“挤出效应”?

影响“挤出效应”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有哪些?

  3、公开市场业务是怎样对货币供给量产生影响的?

  1、挤出效应∶扩张性财政政策导致利率上升,从而挤出私人投资,进而对国民收入的增加产生一定程度的抵消作用,这种现象成为挤出效应。

  影响挤出效应的主要因素:

支出乘数的大小、投资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货币需求对产出水平的敏感程度以及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等。

  2、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表现为:

其一,通货膨胀不利于靠固定的货币收入维持生活的人。

对于固定收入阶层来说,其收入是固定的货币数额,落后于上升的物价水平。

其实际收入因通货膨胀而减少,他们持有的每一单位收入的购买力将随价格水平的上升而下降。

相反,那些靠变动收入维持生活的人则会从通货膨胀中得益。

例如,那些从利润中得到收入的企业主也能从通货膨胀中获利,如果其产品价格比资源价格上升的快得话,则企业的收入将比它的产品的成本增加得快。

其二,通货膨胀可以在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发生收入再分配的作用。

一般地,通货膨胀靠牺牲债权人的利益而使债务人获利。

3、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公开买卖债券等业务活动。

  央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上开展证券交易活动,可以调控基础货币,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

央行买入债券,可以增加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

央行卖出债券,可以减少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

四、简答题

  1、LM曲线的位置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

  答:

LM曲线的位置取决于货币投机需求、交易性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量的变化。

如果这些因素发生变化,那么,LM曲线的位置就会移动。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投机性货币需求的变动会引起LM曲线向相反方向移动,即投机性货币需求增加,投机性货币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会引起LM曲线向左移动;

反之,投机性货币需求减少,货币投机需求向左移动,会引起LM曲线向右移动。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交易性货币需求的变动会引起LM曲线同方向移动,即交易性货币需求增加,交易性货币需求曲线向左移动,会引起LM曲线向左移动;

反之,交易性货币需求减少,货币交易性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会引起LM曲线向右移动。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货币供给量的变动会引起LM曲线同方向移动,即货币供给量增加,货币供给曲线向右移动,会引起LM曲线向右移动;

反之,货币供给量减少,货币供给曲线向左移动,会引起LM曲线向左移动。

  2、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IS——LM模型、AS——AD模型有何内在联系?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IS——LM模型、AS——AD模型有何内在联系?

答: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假设价格不变,利率不变,用乘数理论阐述总产出决定和政策效应,实际上是总需求分析。

IS——LM模型坚持价格不变的假设,重点引入货币因素从而利率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该模型在利率不变情况下分析国民收入的决定,对财政政策效应的分析既保留了乘数效应,又加入了挤出效应,也分析了货币政策效应。

但是,该模型仍然属于总需求分析。

AS——AD模型放弃了价格不变的假设,加入了劳动市场,分析价格水平变动对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影响;

该模型在价格可变的情况下分析了总产出和价格水平的决定;

不仅分析了需求管理政策的产出效应,而且分析了它的价格效应;

不仅分析了总需求,而且分析了总供给。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

1理解GDP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2GDP是万能的,谈谈你的理解。

3GDP的变化取决于价格的变化,对不对?

1、简述四种消费理论2、投资的决定因素有哪些?

3、什么是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原因是什么?

4、用公式推导出四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5、什么是在投资乘数,投资乘数发挥作用的条件是什么?

2、1、货币需求动机是什么?

2、推导IS曲线、LM曲线表达式3、什么是凯恩斯陷阱?

4、画图说明LM曲线的三个区域

二简答

  1、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有哪些?

2、内在稳定器通过哪些制度来体现其功能?

3、影响挤出效应的因素有哪些?

4、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

如何运用?

3、5、供给管理政策的内容有哪些?

4、  1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

2工资刚性的原因?

3价格刚性的原因?

4画图说明总供给曲线的三个区域?

 二简答

  1经济增长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经济增长的源泉是什么?

3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什么?

4经济周期的内生成因是什么?

5经济周期的外生成因是什么?

6经济周期的阶段有哪些?

7什么是乘数-加速数模型?

二简答

5、  1失业的原因是什么?

2失业的影响有哪些?

3如何治理失业?

4通货膨胀的原因有哪些?

5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6长期和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

 二、简答题(7′×

5=35′)

  1、简述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器作用。

  当经济进入衰退时,决策者不必采取任何有意的行动就可以刺激总需求的财政政策变动被称为自动稳定器(3′)。

当经济进入衰退时,政府所征的税收自动减少,因为税收随经济活动减弱而减少,且有些税收下降幅度超过经济下降幅度(2′)。

这种自动的减税刺激了总需求,从而降低了经济活动的波动幅度(2′)。

  2、简述GDP的组成部分(产品支出法)。

  1)消费。

家庭用于购买产品与劳务的支出。

(1′)

  2)投资。

用于购买资本设备、存货和建筑物的支出。

(2′)

  3)政府购买。

各级政府用于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

  4)净出口:

外国人对本国生产的物品的支出减本国对外国物品的支出。

  3、简述为什么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1)价水平与消费——财富效应。

物价水平下降使消费者感到更富裕,这又鼓励他们更多地支出。

消费支出增加意味着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更大了。

  2)价水平与投资——利率效应较低的物价水平降低了利率,鼓励了更多地支出用在投资物品上。

这种投资支出的增加意味着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更大了。

  3)价水平与净出口——汇率效应当物价水平下降引起本国利率下降时,本国投资者寻求国外投资,增加了本币在外汇市场上的供给,从而降低了本币的实际汇率。

实际汇率贬值,而且这种贬值刺激了本国的净出口(以本币度量的国外商品更昂贵了,进口减少,出口增加)。

净出口开支的增加意味着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更大了。

(3′)

5、简述几种效率工资理论。

可贷资金

  1)工人的健康。

工资高的工人因为营养更丰富,所以更健康、更有生产性。

企业愿意支付高工资以提高工人的健康状况从而提高工人的生产力。

  2)工人流动率。

新员工的生产率较低,且企业需要花费成本进行培训。

企业愿意支付高工资来降低期工人的流动性。

  3)工人素质。

高工资能吸引素质高的工人来申请工作。

相反,降低工资时有能力的申请者就不会提出申请。

  4)工人的努力程度。

高工资使工人更渴望保住工作,从而激励他们更努力工作而不是偷懒。

 2、试述政府决策者可以努力提高社会平均生活水平(经济增长)的几种方式及其缺陷。

  1)把更多的现期资源用于资本生产,缺点是减少了用于生产现期消费的资源;

  2)鼓励来自国外的投资,缺点是会使部分投资收益流向国外;

  3)增加教育、提高人力资本,缺点是教育有机会成本即放弃学生的现期生产;

  4)保护产权并促进政治稳定,没有明显缺点;

  5)鼓励自由贸易的外向型政策,缺点是可能是一国更多地依赖于贸易伙伴;

  6)降低人口增长率,缺点是可能降低了技术进步率;

  7)鼓励研发,缺点是减少了现期消费。

1、自然失业率中的“自然”是什么意思?

为何各国的自然失业率不同?

“自然”是指它是不受货币政策影响的经济在长期中趋向的失业率。

它可能因为工会的力量、最低工资法、集体议价法、失业保险以及其他一些劳动力市场条件的因素的不同而不同。

2、简述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器作用。

当经济进入衰退时,决策者不必采取任何有意的行动就可以刺激总需求的财政政策变动被称为自动稳定器。

当经济进入衰退时,政府所征的税收自动减少,因为税收随经济活动减弱而减少,且有些税收下降幅度超过经济下降幅度。

这种自动的减税刺激了总需求,从而降低了经济活动的波动幅度。

3、简述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基本逻辑。

购买力平价认为任何一单位通货应该能在所有国家买到等量物品。

购买力平价理论根据了一个被称为单一价格规律的原理得出的。

根据单一价格规律,在所有地方同一种物品都应该按同样的价格出售。

如果单一价格规律不正确,就可进行套利,并最终导致两个市场上不同的价格必然趋同。

所以,一种通货必然在所有国家都有相同的购买力,而且汇率要调整,直到具有相同的购买力。

4、简要分析中央银行的三个基本工具如何影响货币供给量。

1)公开市场业务。

中央银行向公众购买债券,公众持有货币增多,增加了货币供给。

2)法定准备金。

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减少了可贷出的货币,从而减少了货币供给。

3)贴现率。

提高贴现率可减少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获得的贷款,减少货币供给。

5、简述经济波动的三个关键事实。

经济波动是无规律且无法预测的;

大多数宏观经济变量同时波动;

随着产量减少,失业增加。

6、简述解释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黏性工资理论。

工资在短期内是“黏性”的。

由于工人与企业间签订了固定名义工资合同,名义工资在短期内不变。

名义工资是基于预期的物价确定的,当实际物价不同于预期水平时,名义工资短期内不变。

如果实际物价超过预期,则企业单位产品销售收入增加而劳动成本不变,所以企业会增加工人数量,提高产出水平;

反之则反是。

7、简述GDP的组成部分(产品支出法)。

1)消费。

2)投资。

3)政府购买。

4)净出口:

8、简述真实利率与名义利率的含义及其关系。

名义利率是度量货币量变动的利率。

真实利率是根据通货膨胀校正的度量购买力变动的利率。

两者相差通货膨胀率。

9、简述生产率的决定因素。

生产要素的数量与质量以及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

生产要素有物质资本、人力资本、自然资源以及知识技术。

10、比较股票与债券的区别。

1)股票所有者是企业的部分所有者,而债券的所有者是企业的债权人;

2)股票持有者获得的是企业的利润,债券持有人获得的是债券利息;

前者风险高,收益通常也高;

3)在企业出现财务困难时,先支付给债券持有者,余下部分在补偿股票持有者。

11、画图并简要说明减少对利息收入征税(储蓄激励)如何影响可贷资金市场变动。

12、简单描述风险厌恶者可以降低风险的三种方法及机制。

1)购买保险。

让保险公司承担全部或部分风险。

2)资产组合多元化。

通过多元化消除特有风险。

3)接受低收益率选择安全资产。

通常收益越高风险也越大,反之则反是。

13、简述有效市场假说。

1)上式公司处于许多理性的货币管理者的严密监视下。

这些人每天根据所得信息进行基本分析。

2)供求均衡决定市场价格。

根据市场上许多理性人的判断,所有股票被公允估价。

3)股票的价格也能充分反映该资产的所有可获得的信息,即“信息有效”,当信息变动时,股票的价格就一定会随之变动。

14、简述几种效率工资理论。

1)工人的健康。

2)工人流动率。

新员工的生产率较低,且企业需要花费成本进行培顺。

3)工人素质。

4)工人的努力程度。

一、简答题

1、比较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名义国民生产总值。

2、比较国民生产总值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3、为什么住房建筑支出作为投资支出的一部分?

4、假定A为B提供服务应得报酬400美元,B为A提供服务应得报酬300美元,AB商定相互抵消300美元,结果A只收B100美元。

应如何计入GNP?

三、1、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名义国民生产总值的区别在于计算时所用的价格不同。

前者用不变价格,后者用当年价格。

两者之间的差别反映了通货膨胀程度。

2、国民生产总值用人口总数除所得出的数值就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前者可以反映一国的综合国力,后者可以反映一国的富裕程度。

3、由于能长期居住,提供服务,它比一般耐用消费品的使用寿命更长,因此把住房的增加看作是投资的一部分。

当然,房屋被消费的部分可算作消费,假定它是出租的话所得的房租可以计入GNP。

5、计入GNP的是400+300美元。

因为GNP计算的是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至于相互抵消多少与GNP计量无关。

1、凯恩斯投资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所得税降低对产出和利率有何影响?

三、1、凯恩斯认为:

(1)企业投资水平决定于资本的边际效率与市场利息率的对比。

在资本边际效率一定时,投资随着利率的下降而增加,随着利率的上升而减少;

(2)随着投资的增加,资本的边际效率呈递减规律;

(3)由于货币的流动偏好的作用,利率的下降是有限度的;

(4)由于资本的边际效率的递减和利率的下降受阻,导致投资需求不足。

2、所得税降低使乘数增加,从而使IS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均衡产出增加,均衡利息率提高。

四、1、

(1)IS曲线是描述物品市场均衡,即I=S时,国民收入与利息率存在着反方向变动关系的曲线,LM曲线是描述货币市场达到均衡,即L=M时,国民收入与利息率存在着同方向变动关系的曲线。

(2)两个市场同时均衡,即I=S,L=M时,两条曲线的交点决定了国民收入和利息率。

(3)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比如政府支出增加,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在LM曲线不变条件下,国民收入增加,利息率上升;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使货币供给量增加,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在IS曲线不变条件下,国民收入增加,利息率下降。

2、在两部门经济中,储蓄增加将会导致国民收入减少,储蓄减少能使国民收入增加,这是凯恩斯主义的观点。

由此得出一个自相矛盾的推论:

节制消费增加储蓄会增加个人财富,对个人是件好事,但由于会减少国民收入,引起经济萧条,对整个社会来说却是坏事;

增加消费或减少储蓄会减少个人财富,对个人来说是件坏事,但由于会增加国民收入,使经济繁荣,对整个社会却是好事。

这就是所谓的“节俭的悖论”。

1、政府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利率的影响有何不同?

2、在萧条经济中,价格水平下降。

根据向下倾斜的总需求曲线,将刺激总需求增加。

这样,萧条将会自动走向繁荣。

这种说法对不对?

试分析。

3、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原因是什么?

4、总需求曲线与单个商品的需求有何不同?

一、1、(1)政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一般会提高价格水平。

价格水平的提高使实际货币供给减少,由此导致利息率上升;

(2)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量,利息率会下降。

但由于价格水平会提高,而价格水平提高使实际货币供给减少。

因此,利息率的下降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2、不对。

根据总需求曲线,价格下降确实会使总需求增加,但只是有可能性。

是否下降还要取决于总供给。

在萧条经济中,总供给处于能够接受的最低价格水平,价格不可能继续下降。

因此,虽然由于可能性的价格下降,总需求会扩张,但是,该经济实际上不可能按照这种方式由萧条自动地走向繁荣。

3、(1)名义工资提高使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它表明在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情况下,名义工资提高造成利润下降,迫使企业降低产量。

(2)技术进步使总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

它表明技术进步降低了企业的成本,企业愿意增加产量。

4、(1)总需求是指支出,单个商品需求是指商品数量。

(2)总需求受价格总水平影响,单个商品的需求受相对价格的影响。

(3)二者都受到价格的影响,对前者的解释必须从利息率的变化入手,对后者的解释则是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1、凯恩斯是怎样解释失业存在的原因的?

2、失业的社会经济损失有哪些?

3、货币主义学派如何解释菲利普斯曲线的?

4、如果现在社会上失业率很高,人们估计政府要实现膨胀性经济政策,这属于适应性预期还是理性预期?

为什么?

5、什么是周期性失业?

凯恩斯是如何解释需求不足原因的?

一、1、凯恩斯认为:

决定一个经济社会总就业水平的是有效需求,即商品的总供给价格与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时的总需求。

但它们一致时并不保证实现充分就业。

均衡的国民收入也并不等于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

当实际的有效需求小于充分就业的总需求时将存在紧缩的缺口,从而出现失业;

反之会发生通货膨胀。

一般情况下,实际总需求是小于充分就业时的总需求,失业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

2、失业会给个人和社会带来损失,这就是个人和社会为失业而付出的代价。

对个人来说,如果是自愿失业,则会给他带来闲电暇的享受。

但如果是非自愿失业,则会使他的收入减少,从而生活水平下降。

对社会来说,失业增加了社会福利支出,造成财政困难。

同时,失业率过高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带来其他社会问题。

从整个经济看,失业最大的经济损失就是实际国民收入的减少。

3、(1)在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是存在的。

因此,扩张总需求的政策能够有效地降低失业率。

(2)在长期,由于通货膨胀预期的存在,工人要求增加工资,这样菲利普斯曲线上移。

一方面,失业率稳定在自然失业率水平;

另一方面,通货膨胀率越来越高。

即长期中,扩张总需求的政策无效。

4、属于理性预期。

这是根据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的关系作出的判断。

如果失业率较高,根据两者的关系,人们预计政府会提高通货膨胀率以联系人降低失业率。

于是人们抢先一步把预期的通货膨胀率考虑到工资合同中去,这样在政府推行扩张性政策时,由于工资与物价同步上涨,实际工资没有下降,所以厂商并不扩大产量和增雇工人,即使短期中,政府也不能用提高通货膨胀率的方法来降低失业率。

这里,人们对通货膨胀所作的判断不是依据过去通货膨胀的经历作出,因此不属于适应性预期。

5、周期性失业是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一般出现在萧条阶段。

凯恩斯将总需求分为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

消费需求取决于国民收入水平和边际消费倾向,投资需求取决于预期的利润率(即资本的边际效力)与利息率水平。

因为边际递减规律的作用,在经济萧条时期,两种需求都不足,从而总需求不足,导致失业。

1、消费不足论怎样解释经济周期?

2、熊彼特怎样解释经济周期?

3、投资过多论怎样解释经济周期?

4、纯货币理论怎样解释经济周期?

一、1、在经济高涨过程中,投资增加导致投资品生产增加,其中包括生产消费品的投资品生产增加。

在一定范围内,投资品生产增加可以孤立地进行。

这样随着的增加,消费品大量增加。

然而消费需求不足,于是导致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1、熊彼特用他的创新理论解释经济周期。

企业家的创新活动获得超额利润。

这引起其他企业的仿效,形成了创新浪潮,进而导致经济逐渐走向繁荣。

随着创新的普及,超额利润逐渐消失,投资下降,经济逐渐走向萧条。

新一轮创新出现,导致新一轮的经济波动。

2、该理论对经济由繁荣转向萧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材料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