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4《自然灾害》教案3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184065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43.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4《自然灾害》教案3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初中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4《自然灾害》教案3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初中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4《自然灾害》教案3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初中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4《自然灾害》教案3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初中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4《自然灾害》教案3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4《自然灾害》教案3Word格式.docx

《初中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4《自然灾害》教案3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4《自然灾害》教案3Word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4《自然灾害》教案3Word格式.docx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图片:

北京平谷产桃地遭受冰雹的袭击,遭受重大损失。

同学们如果感兴趣,可以上网查看相关视频。

展示一组自然灾害的图片

【提问】

根据刚才我们所看到的图片,说说你们看后的感受

【概括总结】

这些图片表现的都是自然灾害,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人员伤亡。

我们通过对自然灾害的了解,来增强防灾减灾意识,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更多帮助

观察图片、讨论、回答

引用身边近期发生的事例,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灾害发生在身边

环节一自然灾害的内涵

【看图】

思考自然灾害的概念,找出四幅图片的共性,分析自然灾害的成因和结果,最终总结出自然灾害的概念

【教师引导】

从图中可以直观地了解到自然灾害发生时的现象和造成的结果

例如:

旱灾图

降水较常年偏少──造成用水紧张──农田由于缺水而出现干涸

结果:

由于缺水导致减产或绝收

其他的几幅图可以依此分析

【教师总结】

自然灾害是自然环境出现异常的变化,并且造成了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

【巩固练习】──认识身边的自然灾害

1.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地震,造成196人死亡

2.2014年8月2日,江苏昆山汽车轮毂抛光车间发生爆炸,造成75人死亡

3.2010年8月7日,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中遇难1481人,失踪284人

4.太平洋海底发生地震

根据自然灾害的概念,判断上面的4个事件,哪些属于自然灾害,说明理由

【归纳总结】

1和3是属于自然灾害,它们是由于自然环境的异常变动而产生的,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2不是自然灾害,是人为原因造成的损失,不属于自然灾害

4要看它产生的后果来决定,如果地震引起了海啸,沿岸地区有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现象,则为自然灾害,如没有则不是

 

利用图片讨论自然灾害的概念

看书:

再次确认自然灾害的概念

思考问题并回答

通过看图和老师的引导,初步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

通过实例展示,进一步明确自然灾害的内涵,使概念清晰化

环节二 

自然灾害的分类

【提问】同学们经常从电视、网络中看到各种自然灾害的报道,你能说出哪些自然灾害?

气象灾害:

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

地质灾害:

地震、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

海洋灾害:

风暴潮、海啸、海冰、赤潮等

生物灾害:

虫害、草害、鼠害等,

天文灾害:

流星体或小行星撞击地球

阅读教材提供的各类自然灾害的图片

在自然灾害中,气象灾害是最频繁而且危害最严重的灾害。

地质灾害也会给我们的生活造成巨大的危害,尤其在山区。

让我们通过书上的图片和说明认识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

根据平时的积累回答问题

阅读教材上自然灾害的图片及说明

在学生说的时候,老师有意识地进行分类

各种自然灾害的概念只需要了解,不需要深讲,降低难度

【教师小结】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我国的自然灾害种类多、危害大,其中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对我国影响尤为严重。

下面我们将继续探讨自然灾害的特点和分布,为有效地进行自然灾害的预防打下基础

【导入】

观察一组自然灾害图片并分类

看图分类

巩固知识,为新知识的讲解打下基础

环节三 

自然灾害的特点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

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

2011年自然灾害经济损失

2012年自然灾害经济损失

危害大

中国旱灾频次分布

中国水灾频次分布图

发生频率高

【归纳总结】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频繁的国家,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每年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很大

我国自然灾害发生频次多和我国复杂的自然环境关系密切。

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

从图中读取有效信息,分析自然灾害的特点

根据学生讨论结果,让学生用地理语言描述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老师在PPT上展示

培养读图能力

强调规范的读图方法,有助于学生提高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运用地理语言描述地理问题能力的培养

教师的归纳总结是对上述讨论的梳理,有利于学生记忆

环节四 

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及成因

在本章的第一节到第三节我们讲述了我国的地形和地势、气候和河流,我们就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一起分析自然灾害的成因

教师先后展示中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我国冬季气温分布图和我国气候类型图 

1.气象灾害多分布在我国的哪些地区?

2.我国东部地区冬季气温分布有何特点?

3.我国东部有哪些气候类型?

4.这些气候类型的特征是什么?

5.我国的海陆位置是怎样?

气象灾害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部地区,我国东部地区以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春旱、夏涝现象严重;

降水的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多;

冬季南北温差大,寒潮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恶劣天气;

我国东临太平洋,中低纬度东南沿海地区受台风影响常常造成水灾、风灾

【讨论】

我们用同样的方式,分析我国地质灾害频繁区的形成原因

1.分析这个问题时,除了本节教材中的地图以外,我们还需要查阅哪些地图?

2.据图进行分析、归纳

我们运用了“中国地形图”“板块构造图”“气候类型图”等地图。

我国山区面积占2/3,地势起伏大,地形类型复杂,地表崎岖。

东部沿海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西南部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强烈。

受季风气候控制,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极易引发地质灾害

学生回忆已有知识并思考

回答问题

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找到知识点间的联系,提高运用学过的知识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

本环节是教材的难点,老师要注意难度的把握,结合教学内容,可以调整“活动”中问题的顺序

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加以运用,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环节五 

次生灾害

【教师提问】

观察“中国自然灾害区划”图,为什么图中的图例分别代表着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自然灾害?

同一图例所代表的自然灾害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灾害的过程往往是很复杂的,有时候一种灾害可能由几种灾因引起,或者一种灾因会同时引起好几种不同的灾害。

等级高、强度大的自然灾害发生以后,常常诱发出一连串的其他灾害,这种现象叫灾害链。

灾害链中最早发生的并起主导作用的灾害称为原生灾害,而由原生灾害所诱导出来的灾害则称为次生灾害

例如,台风往往带来狂风暴雨,引发洪涝、泥石流、大风、风暴潮等灾害;

地震后带来的泥石流、滑坡、堰塞湖;

旱灾容易诱发火灾和虫灾。

次生灾害会加剧灾害的破坏程度和人员、物资的损失

人类要从科学的意义上认识这些灾害的发生和发展,尽可能地减小它们所造成的危害

学生看图,仔细观察图例,分析回答

根据实例回答问题

自然灾害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所带来的次生灾害往往被忽视。

强调灾害间的关联性,可以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灾害观

我国是一个灾害频发的国家,每处夏秋季节,有一种自然灾害频繁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它给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它是哪种自然灾害?

网络搜索最近一次的台风视频报道

2013年第23号强台风“菲特”的报道及“菲特”带来的危害

观看视频思考问题

进一步了解台风灾害

利用生活中的素材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环节六 

以台风为例,强化自然灾害的特点、分布以及次生灾害的危害

“菲特”给经过的地区带来了大风、暴雨,造成了风灾、洪涝灾害、风暴潮、城市内涝等

台风是一种危害很大的自然灾害,能给我们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从视频或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台风造成的危害

提高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通过直观的视频或图片感受台风的破坏力,为后面防灾减灾的讲解打下基础

环节七 

小组讨论

台风来袭会造成巨大损失,我国东南沿海很多地区每年都要遭受台风灾害。

减少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对受台风侵袭频繁地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问题,这也是我们本节课关注的重点问题。

防灾减灾实际上是两层含义,一是防灾,是预防灾害的发生,可以通过多种手段预知灾害并加以防范;

二是减灾,是在灾害发生后,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减少损失

我们现在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防灾减灾的措施,再以画海报的形式展示如何防灾和减灾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海报的形式呈现,再由各组派代表上来做展示、说明

通过参与讨论和动手制作,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防灾减灾知识的了解,锻炼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环节八总结提炼

防灾减灾的措施

监测:

高科技的手段─气象卫星

我国的“风云一号”“风云二号”“风云三号”卫星对灾害的监测起到重要的作用

预警:

发布台风预报、警报,不同等级的预警表明灾害的严重性不同

工程建设:

加固、维修、疏浚等工程措施

个人防护措施:

外出、在家的减灾自救措施

观看PPT思考

通过总结,将讨论的结果精炼,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些措施将在学生以后的生活、工作中得到运用

环节九 

防灾减灾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复杂,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我国自然灾害的种类多、发生频率高、损失严重。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不断加强应急体制、机制,采取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综合措施,减灾工作成绩显著。

2009年3月2日,中国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发布消息,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之所以选择5月12日,是为了纪念震惊全人类的“5·

12”汶川大地震,纪念在地震中失去生命的8万多同胞

PPT:

我国重大减灾项目举例和防灾工程分布

当灾害发生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认识自然灾害的形成规律,探求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提高人类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实现地球健康与世界安全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防灾、减灾、抗灾的共同目标

了解我国防灾减灾的成就

讨论并发表意见

通过了解我国防灾减灾的工作和成就,建立正确的灾害观

联系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灾害,选择正确的自我保护方法,提高生存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