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洱县农业产业化规划布局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166220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3.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洱县农业产业化规划布局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宁洱县农业产业化规划布局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宁洱县农业产业化规划布局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宁洱县农业产业化规划布局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宁洱县农业产业化规划布局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宁洱县农业产业化规划布局Word文件下载.docx

《宁洱县农业产业化规划布局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洱县农业产业化规划布局Word文件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宁洱县农业产业化规划布局Word文件下载.docx

0.31

0.07

27.85

宁洱镇

72.55

8.54

2.52

6.02

1.85

0.0018

2.75

2.33

48.97

32.13

0.13

0.06

12.17

磨黑镇

54.38

3.85

1.09

2.76

4.53

1.11

49.41

0.01

8.05

德化乡

29.13

2.98

0.82

2.15

2.38

0.005

2.97

1.05

1.01

23.63

21.51

1.38

0.09

同心乡

26.45

3.22

0.97

2.25

2.18

0.18

23.05

勐先乡

53.56

5.78

2.59

3.19

2.73

3.50

0.36

36.81

2.94

7.47

普义乡

45.11

2.13

0.87

1.26

1.98

4.60

1.29

38.38

28.74

黎明乡

70.09

1.02

1.72

2.74

1.19

57.86

57.10

0.25

德安乡

26.60

2.19

0.79

1.40

1.13

0.28

24.07

梅子乡

30.88

1.52

0.61

2.01

6.32

22.25

0.08

0.10

注:

数据来源于2010年县农经站农村收益分配统计表。

二、森林资源

全县有林地面积426.16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77.42%,活立木总蓄积量为2075.8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4.04%。

林业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三、渔业资源

2010年,全县水产养殖主要以池、坝、塘养殖为主,养殖面积达2.1万亩,实现渔业产值3532万元。

随着崖羊山、石门坎、糯扎渡等电站的相继建成,我县的水域面积将不断扩大,将为渔业发展带来广阔前景,网箱养殖将是今后我县渔业发展的重点和亮点。

目前已发展网箱养殖104口。

四、农田水利

全县现有水库18座,其中:

中型水库1座,小

(一)型水库3座,小

(二)型水库14座,总库容2380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2.85万亩;

坝塘63个,库容142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0.79万亩;

沟渠2565条,有效灌溉面积10.13万亩;

水利化程度48.8%,全县有效灌溉面积14.73万亩。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节农业发展的现实基础

一、农业实力不断增强,为“十二五”农业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

“十一五”时期,全县农业总产值年均递增16.4%,到2010年全县农业总产值9.4亿元,比2005年增长84%,年均增长13%。

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实际递增13.3%,到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362元,比2005年增加2559元,是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时期。

二、农业结构不断优化,为“十二五”农业发展提供扎实的产业基础。

2010年,全县茶叶种植面积达11.5万亩,产值1.35亿元,完成生态茶园标准化建设3.4万亩,组建了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24个;

林业完成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配套改革稳步推进,累计改造中低产林4.2万亩、人工造林21.4万亩,实现林业工业产值2.95亿元;

畜牧业实现产值2.4亿元;

烤烟种植面积达2.58万亩,实现产值6100万元;

咖啡种植面积达6.58万亩,实现产值1亿元;

核桃种植面积达3.5万亩,黄心山药3000亩,槟榔芋870亩,小雀辣1000亩,其它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9900亩。

(见表二)。

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表二

乡村人口、从业人员和主要产业种植情况表

户、人、亩、

项目

乡村户数

乡村人口数

乡村从业人员数

其中:

劳动年龄内

(一)按性别分

主要产业种植

1、男

2、女

农业从

业人员

粮食作物

茶叶

咖啡

烤烟

橡胶

蚕桑

单位

12351

46172

27588

26123

13868

13720

17829

113100

25621

2010

1425

29

4825

19295

12392

10553

6735

5657

10189

66525

10967

7545

2100

2775

80

2650

10583

5011

4445

2809

2202

3970

34245

7132

150

4425

711

3202

12496

7580

6619

4297

3283

6825

52290

7062

2595

8685

 

3914

14751

10347

9201

5585

4762

9211

46650

17687

1320

1530

4942

21161

12052

9064

6968

5084

10318

60105

32388

780

5145

1257

2455

10752

5624

3208

2416

5251

38175

7988

36675

1725

5535

295

2375

10855

5323

4956

2877

2446

4786

40515

9008

11640

19095

49

1793

8495

4967

4551

2717

2250

4325

34725

3950

2205

1230

75

98

宁洱县合计

38507

154560

90884

80337

49064

41820

72704

486330

121803

64920

26265

27480

2519

数据来源于县统计局2010年农业年报表。

三、农业加工企业不断壮大,为“十二五”农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基础。

“十一五”以来,我县通过“技改贴息、基地补助、促销补贴”等方式,有力地促进了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

以普洱茶集团有限公司、茶王茶有限公司、普洱永吉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普洱茶厂等为代表的一批现代特色农业龙头企业迅速崛起。

截至目前,全县有重点龙头企业3家,全县已获得并使用茶叶绿色食品标志农产品8个,使用有机食品标志2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达2万亩,绿色农产品认证企业3家,有机食品认证1家。

四、农业生产条件和技术环境进一步改善,为“十二五”农业发展提供了物质和技术基础。

“十一五”以来,全县累计投入水利建设资金18262万元,比“十五”期间累计完成水利投资翻了3.9倍。

其中投入农田水利资金15595万元,完成渠道防渗68公里,建成“五小”水利工程1635件,新增蓄水能力22.5万立方米,新增灌溉面积1.3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3.4万亩,有效灌溉率达到48.8%。

第二章发展背景

“十二五”时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同样面临着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

1、国际、国内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为“十二五”农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根据专家预测,未来5年,世界经济将保持3%左右的增长,其中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将超过5%。

全国经济将保持8%左右的增长,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以上,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新的迅速发展起飞期。

国际、国内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将会给我县外向度相对较高的农业发展带来日益宽松的环境。

首先是农业产业地位确立,农业将日益受到非农业资本的关注,工商资本对农业的投入将会持续增加;

其次是区域经济的合作加强,将为我县引进农业技术、农业新品种、先进的农业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提供更多的机会;

再次是农产品市场需求的持续增加,给农业发展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

但同时,国际国内之间、区域之间农产品市场竞争将会更加激烈。

2、较好的政策环境,为“十二五”农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国发展中的最根本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工作的重中之重,相继出台了扶持粮食生产、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农村税费改革,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政策,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保持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好势头。

由于我国“三农”问题的特殊性和长期性,“十一五”时期一系列支撑“三农”的政策将会持续贯彻执行,力度将会继续加大。

这必将会给“十二五”时期我县农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3、城市化、工业化加速推进,为“十二五”农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城市化的加速推进,一方面拓展了农产品市场空间,另一方面将吸纳更多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既有利于农村经济收入的增加,更有利于农业资源的相对集中经营,为农业产业化、基地化、组织化发展创造条件,为进一步培育专业化、规模化和竞争力较强的农业经济主体创造条件。

工业化的加速推进,必将带动工农联动发展。

从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看,随着消费领域的工业品供大于求的矛盾日益加剧,工业向农业、农村领域拓展市场的力度将会加大,特别是对农业消费的开拓力度将会更大,这将推进农业机械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更新,推进农业技术革新,促进农业发展。

同时,城市化、工业化与农业发展在资源争夺上将会更加激烈。

4、以改善生活质量为特征的消费升级的发展,为“十二五”农业发展拓展新的空间。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城市化快速推进,一方面带动了居民收入的稳定增长,为消费升级创造了条件。

另一方面环境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等日益突出,推动了消费升级,催生了以“生态”为特征的城市绿色建设、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生态绿色食品等发展,对农产品需求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近年来,这种以“生态”为特征的消费在发达地区,特别是大中城市日益兴起,“十二五”时期这种消费趋势将保持发展。

这既是对传统农业的一种挑战,更是农业发展的机遇。

第三章总体思路和目标

一、总体思路

按照“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四大支柱、五项重点、五个新兴产业”的思路,以增强农业产业竞争力为核心,坚定不移地走“品牌立农、科技兴农、基地强农、龙头引跑,以基地建设为基础、以龙头企业带动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为突破、以品牌建设为牵引、以机制建设为保障”的战略,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扎实推进龙头企业、农产品基地、农业产业带建设。

彰显特色优势、生态优势、市场优势,做强做大特色产业,努力把我县建设成为全市精品农业活县、效益农业强县、生态农业名县。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市场为导向的原则。

农业产业发展要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立足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把握消费需求多样性和消费升级规律,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产品的升级换代,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寻找新的增长点。

农业资源的配置要积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不断地培育农业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促进农业资源和要素向优势产业和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主体集聚,提高资源和要素的利用效率。

2、坚持政府引导的原则。

鉴于农业是弱势产业和农业主体分散的特征,要坚持政府引导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

政府引导要立足预期性、指导性、宏观性,注重发挥政府信息的主导性和预期性。

强化政府在引导中的服务功能,起好桥梁作用,推动农业技术、农业中介组织的发展。

3、坚持发挥比较优势原则。

要综合考虑各地的经济基础、资源条件、市场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其优势和潜力,扬长避短,突出地方特色,优先发展具有一定基础和竞争力的产业和产品,使不同区域都能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做大做强优势产品和主导产业。

4、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发展优势农产品,应特别重视可持续发展问题,处理好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关系,以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农业发展,依靠农业科技进步,对生产技术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大力推行生态农业、节本农业和无公害生产模式,实现农业经济、社会、生态的共同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5、坚持产业联动的原则。

产业联动和产业细分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

农业发展要立足农业、跳出农业,以工业的理念来经营农业产品,以先进的工业技术促进农业生产经营技术的更新,以农产品加工工业来带动农业产业的发展,以现代贸易流通机制和理念来培育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

着眼于特色农产品产业链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和优势产业带的打造,促进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与营销一体化发展,把小产品做成大产业、强产业。

农业发展要与城市化发展相互动,在城市化发展中寻找解决制约农业发展问题的办法和农业发展的市场机会,大力拓展生态农业。

(三)发展目标

今后五到十五年,农业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

围绕“特色农业、效益农业、生态休闲农业”的要求,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培育一批高品质、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精品,建成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培植一批贸工农一体化的新型经济。

力争到2015年基本建立起以特色产品、农业精品为主体,现代生产经营方式为支撑,布局合理、规模效益明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具体目标:

1.实现农业经济持续发展。

加快现代绿色产业建设,全力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到2015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5亿元以上,年均增长5.8%,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到2015年达到5925元。

2.实现品牌农业持续发展。

争取在“十二五”期间创建农业品牌5个以上,到2015年实现品牌农产品销售额占全县农产品销售额的70%以上。

3.实现新型农业形态持续发展。

到2015年,生产、生态和生活相融合的农业、休闲农业、旅游观光农业成为重要主导产业。

4.实现农业技术的持续发展。

持续加强农业技术投入和创新,良种覆盖率保持98%以上,新技术不断引进推广应用。

5.实现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发展。

到2015年,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32亿元,年均递增10%以上,全县农产品加工率达到65%以上。

6.实现农业组织化持续发展。

农业中介组织不断扩大,各大主导产业基本实现产、供、销一体化,中介组织成为农业产业化技术进步和市场拓展的指导力量。

7.实现农业资源、生态环境持续发展,耕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农业生态环境不断得到优化,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完成农田林网建设。

第四章重点产业规划布局

一、种植业

1、粮食产业

(1)发展优势:

我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基地县,生产、加工、储藏、销售体系完善;

粮食主产区已经基本完成标准农田建设,沟、渠、路、林等农田基础设施完善,已经具备了较高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粮食生产技术推广体系比较健全,“良种良法”已经普遍推广应用。

(2)发展目标:

到2015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1万亩,产量力争保持在7万吨,人均占有粮食350公斤;

建设2个具有规模和效益的优势产业带;

建设一批规模较大的无公害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

培育一批在市内外知名的农产品品牌;

培育一批在市场上有较强竞争力的农产品种类。

种植业总产值达到4亿元以上,年均递增7.7%以上。

(3)发展布局:

优化作物布局,强化区域优势。

按照市场需求和资源优势,鼓励主导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

以中部和东南部为水稻重点生产区域。

重点生产基地包括宁洱镇谦岗、民安、民政、民主、金鸡、温泉、新塘、太达、新平;

同心乡的那柯里、同心、那勐勐、石膏井、锅底塘;

磨黑镇的庆明、曼见、星光、把边;

勐先乡的先胜、和平、谦乐、安宁、宣德等22个村。

2、蔬菜菌类产业。

宁洱县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年平均气温 18.6℃,年降雨量1527.6毫米,年日照时数2060.2小时,全年无霜期355天,具有光照充足、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气候条件。

适于种植各种蔬菜和菌类,而且地处滇西南交通咽喉地段,对于生产时鲜产品,具有运输方便、快捷的优势,适宜发展高产、优质蔬菜。

(2)发展目标:

稳步推进地方特色农产品种植及蔬菜种植,加大冬季农业开发,到2015年,冬季农业开发面积达12万亩,实现总产值1亿元以上。

(2)发展布局:

核心蔬菜生产基地,重点在宁洱镇新平村、金鸡村、头塘村、民政村、民安村、细石头村为主进行发展。

冬早蔬菜生产基地,重点在以磨黑镇把边村、庆明村、星光村,勐先乡和平村,同心乡同心村、那棵里村,宁洱镇西萨村为主进行发展。

菌类种植:

以宁洱镇为重点。

 

3、茶叶产业

宁洱是驰名中外的“普洱茶”的原产地和集散地,茶马古道的源头,昆曼国际大通道上的重镇。

名茶、名碑、名人是宁洱的三大文化品牌,勤劳智慧的宁洱先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铸就了普洱茶这一驰名中外的历史品牌,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普洱茶文化、普洱府文化和民族民间文化。

2010年全县拥有茶园面积11.5万亩,产量4387吨。

到2015年,全县茶园面积达13万亩,毛茶产量达8000吨,产值3.5亿元。

实现茶农人均拥有茶园4亩以上,人均收入7500元以上。

同时,培育具有一定规模茶叶龙头企业10家,建成骨干茶叶市场2个,创立全国知名的年产值在亿元以上的主导茶叶品牌1-2个。

以普洱茶(集团)公司和永年茶厂、茶王茶厂为龙头,充分利用我县丰富的茶叶资源优势,开发宁洱速溶茶、茶饮料、茶食品、保健品、茶果醋等多元化茶产品,改变我县茶叶产品单一现状,提高茶叶生产综合效益。

东南部以板山茶场、会连茶场、竹山茶场为生产示范基地。

西北部以大黑山茶场、谦岗白草地茶场、窝拖凉水箐茶场为示范基地。

以宁洱镇、勐先乡、同心乡为重点发展区域,改造提升低老茶园5万亩。

4、咖啡产业

我县处在北回归线附近,具有独特的地理、气候优势,小粒咖啡种植发展很快,到2010年末,种植面积已达6.58万亩,咖啡米产量达5100吨,实现产值1亿元。

咖啡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茶叶、咖啡、可可),长期风靡于欧、美、日本、大洋洲等市场,喝咖啡已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

在我国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中西文化的交融,国外来华人数增多,带动了咖啡的消费;

并且国内喝咖啡的消费层不断上升,随着省、市、区旅游业的蓬勃兴起,也为咖啡文化的消费层不断上升奠定了重要基础。

到2015年,全县咖啡种植面积达10万亩,实现咖啡米产量10000吨,产值达2亿元以上。

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争创宁洱咖啡豆原料品牌和精深加工品牌。

认真处理好集体、企业与咖农的利益关系,不断深化咖啡产权制度改革,明晰产权,强化管理,实现稳定发展。

以“两江”沿岸为主,加快优势产区建设,形成区域特色,重点区域为普义乡、黎明乡、磨黑乡、梅子乡,着力培植小粒咖啡。

5、烟草产业

抓住全省种植区域调整和打造云南黄金走廊生态特色烟叶品牌机遇,依托良好的自然优势,稳步发展烟草产业。

到2015年,面积达6万亩,产量15万担,产值达2亿元以上。

(3)产业布局:

重点在勐先乡、德化乡、德安乡、宁洱镇发展,稳步推进普义乡、黎明乡、梅子乡、同心乡发展。

6、蚕桑产业

我县的气候条件适宜蚕桑发展,有一定的生产经验,拥有一批专业技术人才。

到2015年,桑园种植面积达1万亩,养蚕种32000张,鲜茧产量达800吨,产值达1600万元。

勐先乡、德化乡、德安乡、梅子乡为重点乡;

普义乡、黎明乡为一般基地乡。

7、特色农产品

我县的黄心红薯、磨黑槟榔芋、黎明小雀辣较为有名,远销昆明、上海各地。

目前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达5275亩,产值达1320.3万元。

黄心红薯种植3475亩,产量2832吨,产值992.3万元;

磨黑槟榔芋种植800亩,产量600吨,产值168万元,黎明小雀辣种植1000亩,产量250吨,产值200万元。

到2015年,建设3个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培育壮大黄心红薯、槟榔芋、小雀辣三个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农产品,种植黄心红薯5000亩,产量4100吨,产值1170万元;

种植槟榔芋2000亩,产量1600吨,产值800万元;

种植小雀辣3000亩,产量75万公斤,产值600万元。

在宁洱镇民政村、民安村发展黄心红薯种植;

在磨黑镇曼见村、庆明村种植槟榔芋;

以黎明为主,“两江”沿岸适宜种植小雀辣的村大力发展规模种植,实现精深加工。

8、木本油料

宁洱有丰富的土地资源适宜发展木本油料,有种植核桃的传统,有培育茶籽的经验。

(2)发展目标。

到2015年,核桃种植面积达8万亩,产值达1亿元。

茶籽油加工2000吨,产值达3亿元。

(3)发展布局。

核桃基地重点布局在德安石中、兰庆,梅子乡永胜、建设、宽裕等村。

抓好板山、大黑山、会连、竹山、白草地、凉水箐等茶场茶籽生产。

9、生物药业

强化规划引导、抓好GMP药材基础建设,加大产业开发力度。

大力发展石斛、灯台叶、龙血树、茯苓等,形成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发展。

到2015年,药材种植面积5万亩,石斛5000亩,生物制药产值达1亿元。

产业布局:

宁洱镇、磨黑镇、同心乡。

二、养殖业

1、畜牧业

宁洱地处滇西南交通要道,是普洱市畜牧业比较发达的地区之一。

宁洱全年畜禽存栏76万头(只),出栏73万头(只),上市率逐年增加。

到2015年,全县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日趋完善,初步建立畜牧业现代化生产体系,有养殖小区15处,标准生猪养殖场3个。

畜牧业产值:

到“十二五”期末,全县畜牧业产值达到4亿元。

畜产品产量:

到“十二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