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工业知识点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
《高考一轮复习工业知识点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一轮复习工业知识点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经济因素」
1.市场:
人口稠密,市场广阔(对市场指向工业更明显)
2.交通:
临海或海港、临河湖或河流交汇处、临铁路或高速公路或航空港,路网密集,交通便利。
3.劳动力:
数量:
劳动力丰富;
素质:
劳动力素质高;
价格:
劳动力廉价
4.技术:
科教发达或临近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劳动力素质高
5.经济基础:
临近商品粮基地或农业产区,农业基础雄厚或农业发达
;
经济基础雄厚;
工业基础设施完善
6.国家政策:
国家政策的扶持、鼓励
7.历史经验:
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8.地价:
地广人稀,租金低
9.个人偏好:
如海外华人、华侨的投资
10.工业惯性:
考虑搬迁费用或政府的影响或出于对当地经济的考虑等
「环境因素」
1.风向:
严重污染大气的工厂,应该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地带或垂直郊外;
在季风区,布局在与主导风向垂直的郊外;
风向不定的地方,布置在当地最小风频的风向的上风地带
2.水源:
有废水排放的工厂应布局在远离水源地或河流下游区;
自来水厂布局在水源地上游或河流上游;
占地面积小无污染的工业,布局在城区;
用地规模较大、污染较轻的工业可布局在城市的边缘或近郊地区;
严重污染难以治理的大型企业,宜布局在远离市区的远郊或郊外
3.生态环境:
工业布局应远离生态环境脆弱地区
经济效益角度看:
五种指向型工业
工业类型
主导因素
工业特点
布局原则
部门举例
发展变化
原料指向型
原料
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原料运输成本较高
接近原料产地
甜菜制糖厂、甘蔗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等
原料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
市场指向性
市场
接近市场
啤酒厂、汽水厂、家具厂、印刷厂、石油加工厂、棉纺厂、汽车制造厂等
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正在加强
动力指向型
能源
需要消耗大量能源
接近能源供应地(电厂)
钢铁、冶金(如炼厂)、化学等重工业
动力影响已经减弱
劳动力指向性
劳动力成本
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
接近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等工业
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增强
技术指向性
知识和技术
技术要求高的工业
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区
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等工业
越来越取
决于人才
和交通
3、工业区位因素中某些特殊案例的分析
一般原则
特殊案例
普通家具厂因其产品不便长途运输,需接近市场
伊春家具生产的主导因素是原料;
跨国公司在珠江三角洲设立高档家具分厂则是利用土地和劳动力价格较低的优势,降低成本、占领市场
乳品生产基地属原料指向型
北京、大庆液态奶基地的落成则是为了接近市场
棉纺织工业属于原料指向型
上海地区的棉纺织工业则属市场导向型
电子装配、服装加工属廉价劳动力指向型
微电子(集成电路)、高级时装则属技术导向型
石化工业属原料指向型(如大庆、辽阳)
南京、北京的石化工业则属市场导向型
铜矿石品位低,运输最大,粗铜冶炼宜接近原料产地
精解铜需要靠近能源地
瓶装饮料厂一般要接近消费市场
但从长远来看影响其布局的主导因素是水源
4、从社会效益角度:
5、从环境效益角度看:
(1)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2)污染严重的工业的布局原则
6、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三、工业地域
1、工业联系
(1)产品联系(投入-产出联系)
(2)基础设施联系(空间联系)或共同利用廉价劳动力
(3)信息联系——利用计算机网络和通讯等
2、工业集聚的意义
有利意义:
①充分利用基础设施;
②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
③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
④扩大总体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
3、工业集聚的弊端
不利意义:
①工业集聚导致企业之间争地、争水、争公共设施,加剧资源、能源紧张状况;
②加剧地区环境污染。
4、工业分散
1、工业分散的两种情况:
(1)老工业区的分散:
原因:
用地、用水紧张;
环境质量变差;
交通拥挤;
住房困难;
就业难度大
(2)有生产联系的工业企业的分散现象
①体积小、质量轻、价格昂贵的零部件生产企业和组装厂之间的分散(如集成芯片、手机、电脑等)
②产品结构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的复杂产品生产(如汽车生产)
2、工业分散的目的:
最优区位包括广阔的市场、丰富的原料、廉价的劳力、廉价的土地、发达的科技等。
充分利用不同地区区位优势,即在世界各地寻找最优区位,充分发挥不同地方的区位优势,目的是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3、条件:
现代交通运输的进步、超高压输电和信息化技术的迅速发展
5、工业地域:
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
(1)按形成:
①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
(有生产工序上的联系的工厂自发的在地理上相互接近,以降低生产成本。
)
②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
(先建基础设施,再吸引投资者建厂。
如:
我国许多地方的新兴技术开发区)
(2)按性质:
发育程度高的工业地域和发育程度低的工业地域
6、传统工业区和新兴工业区
(1)主要区别
传统工业区
新工业区
代表性地区
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中国辽中南工业区等
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地区、德国南部地区、美国硅谷等
特点
以大型企业为核心,工业分布高度集中
以中小企业为主,工业呈分散分布
代表性部门
煤炭、钢铁、纺织、机械、化工等
传统轻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2)鲁尔区
(3)中国辽中南工业区与鲁尔区区位条件异同
借鉴鲁尔区综合整治的措施分析东北老工业基地
鲁尔区
东北老工业基地
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改造煤炭、钢铁工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
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改造钢铁、煤炭、石化、汽车、造船、机械等传统工业部门,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
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
压缩耗能多、耗水多的工业;
大力发展大庆石化工业,保证轻、重工业平衡发展
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进一步发挥铁路运输优势,大力发展综合运输体系;
保障便利的交通
发展科技,繁荣经济
发展科技教育事业,推动知识经济的发展
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工业区经济综合整治措施(实现可持续发展措施如鲁尔区):
1.调整工业布局,改造传统产业;
2.发展新兴工业及第三产业,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
3.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各类资源;
4.消除污染,整治美化环境;
5.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络;
6.发展科技,提高生产水平,繁荣经济。
☆日本工业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及濑户内海沿岸,原因:
①本土矿产资源匮乏,工业原料需大量进口;
②国内市场狭小,工业产品要大量出口;
③沿海为平原,利于建厂;
④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利于原料与产品的进出口。
(4)世界主要国家的工业布局变化
(5)新兴工业区:
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
①区位优势:
大批廉价劳动力;
20世纪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涨价;
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
意大利经济高度开放;
政府的大力支持;
小城镇用地用水方便;
交通运输方便
②主要特点:
以中小企业为主;
以轻工业为主;
集中了大量同类或相关企业;
生产高度专业化;
生产过程分散。
③发展模式的特点:
以中小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为独特的发展模式。
(6)意大利新兴工业与温州乡镇企业的异同
意大利新兴工业区
温州
相同点
有大批廉价劳动力,企业规模小,以轻工业为主,企业生产高度专业化,资本集中程度低
不
同点
模式
以中小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为独特的发展模式,通过生产—销售—服务网络,不同企业密切联系协作,共同形成巨型企业集团
一村一品,一乡一品的区域经济格局,同种产品之间的生产联系不密切,形成多家企业竞争的局面,规模效应大减
发展条件
银行信贷体系发达;
社会服务机构完善;
交通运输便利;
用水、用地方便
商品手工业发展历史悠久;
山区为主、平原少,人多地少,用地紧张
(7)美国硅谷
区位条件:
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气候宜人,温暖湿润;
交通便利;
有高等院校;
军事订货;
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
“硅谷”企业的扩散
(8)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和美国“硅谷”比较
对比项目
美国“硅谷”
意大利新工业区
共同点
①形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②交通便利;
③没有传统工业区位优势;
④中小型企业为主
不同点
生产结构
高技术产品
轻工业产品
生产特点
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研究开发费用高
生产过程分散或家庭承包,资本集中程度低
分布特点
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周围环境优美的地方
分散在小城镇甚至农村
劳动力技术条件
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
廉价劳动力
政府因素
军事订货
政府的大力支持
☆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对比:
辽中南工业区
京津唐工业区
沪宁杭工业区
珠江三角洲工业区
工业中心
沈阳、鞍山、本溪、大连等
北京、天津、唐山
上海、南京、杭州、
广州、深圳、澳门、香港
工业部门
钢铁、煤炭、机械、化学和纺织、造船、
钢铁、机械、石化、化学、电子、纺织、
轻型及精密机械、轻纺、电子、化工
出口为主的加工工业和制造业,例如:
服装等
特点
我国老工业基地之一,是我国著名重工业基地
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区位优势
①地处平原,农业基础较好②水资源丰富,丰富森林及煤铁资源③交通便利,有铁路、公路、航空、水运和管道运输组成的运输网络④工业发展历史悠久,劳动力充足,较多专业人才⑤广阔的消费市场
①地理位置优越②丰富的煤、铁、石油、海盐资源③陆、海交通便利④有统一电网⑤紧靠山西能源基地,并有输油管道联接东北、华北的油田⑥人口密集;
高等院校集中,人口素质高⑦市场大;
投资环境好等。
①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农业基础好②水陆空交通便利③人口密集,市场庞大,④资金、技术力量雄厚
①毗邻港澳,临近东南亚,多侨乡,可利用外资②政策支持③大力开发红水河流域丰富水能资源,建设大亚湾核电站,以补能源不足④农产品丰富,劳动力资源丰富,
问题
能源、水源不足;
环境污染严重;
高科技产业发展不足;
工业产品类型单一,技术落后
工业产品类型单一,技术落后
能源矿产缺乏
能源矿产资源不足
☆产业转移——以珠三角为例
1.珠三角两次大规模产业转移
(1)第一次产业转移:
发生于20世纪70-80年代;
香港和台湾等地传统制造业大量向珠江三角洲地区转移。
(2)第二次产业转移:
发生于20世纪90年代;
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粤东、粤北地区。
2.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对发展中国家影响(移入区):
①有利影响:
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促进经济发展;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
②不利影响:
带来环境污染;
加速资源消耗;
加大住房、交通、治安等社会问题
(2)对发达国家影响(移出区):
减少资源消耗,环境得到改善;
有利于城市化问题缓解;
就业机会减少,失业人口增加;
引起资金技术外流
☆分析珠三角这种"
前店后厂"
分布格局的形成原因。
珠三角经济较落后,劳动力、土地成本较低,再加上有利的政策优势,吸引了香港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北移,成为香港的加工基地,生产出来的产品也主要通过香港贸易渠道输出。
这样的格局有利于双方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发展
1.山西省能源基地的建设与综合利用
(1)山西能源基地的建没措施:
一是扩大煤炭的开采量;
二是提高煤炭的外运能力,形成了以铁路为主、公路为辅的交通网络;
三是加强煤炭的加工转化,提高山西省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
(2)山西省产业结构优化措施:
①结合区域内煤炭、铁矿、铝土矿等资源优势,围绕能源开发,构建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三条产业链。
煤、电优先发展,煤化、无机化并举,以煤化工业为主,对原有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②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实现产业的升级;
③提高资源利用率,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
(3)山西省能源基地的优势在于:
①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②市场广阔;
③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
2.矿产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答题模板。
主要从矿产资源储量大小、开采成本、开采难度、资金、技术、市场、交通等方面来分析评价。
有利方面的答题模板:
①煤炭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②埋藏浅,开采条件好③品位高,开采成本低④资金充足,技术先进⑤国外市场广阔⑥交通便利。
不利方面的答题模板:
①埋藏深,开采难度大②矿石品位低,开采成本高③位于山区,交通不便,距离市场远④资金不足⑤开采技术落后⑥气候恶劣,开采条件差。
3.矿产资源开采带来的环境问题的答题模板
资源枯竭:
矿产资源开采易导致水资源枯竭、矿产资源枯竭。
环境污染:
矿产资源开采易导致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
生态破坏:
矿产资源开采破坏植被,易导致土地荒漠化(干旱、半干旱地区);
水土流失(湿润、半湿润地区);
矿井采空区岩石断裂易出现地面塌陷;
矿井水大量外排,导致地下水位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