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讲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大陆的扩展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164943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22.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5讲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大陆的扩展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5讲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大陆的扩展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5讲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大陆的扩展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5讲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大陆的扩展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5讲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大陆的扩展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5讲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大陆的扩展Word下载.docx

《第5讲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大陆的扩展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讲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大陆的扩展Word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5讲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大陆的扩展Word下载.docx

(2)过程:

俾斯麦领导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统一大业。

(3)结果:

1871年初,德意志帝国建立。

2.颁布宪法

(1)君主立宪政体:

皇帝

掌握国家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

宰相

主持内阁工作,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

议会

是立法机构,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

(2)联邦制度:

①帝国政府掌握军事、外交等大权,各邦保留一些自治权。

②普鲁士在帝国中占有统治地位。

3.深远影响

(1)积极性:

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2)局限性:

专制传统造成了德国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保守和不彻底。

[拓展提升]

《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特点

(1)德意志帝国实行联邦制,中央权力极大,各邦有一些民政自治权。

(2)实行君主立宪制,但是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与军国主义传统,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资产阶级代议制。

(3)皇帝拥有官吏任免权、立法权、军权、外交权及对议会的控制权。

(4)宰相对皇帝负责,而不是对议会负责;

议会没有实权,唯一对政府起压力作用的就是批准预算。

[知识体系构建]

法国共和政体确立艰难和最终确立的原因

1.确立艰难的原因

(1)外部环境:

几乎所有欧洲国家武装干涉法国革命。

(2)专制传统:

法国是千年封建王国,又是传统的天主教国家,专制主义的观念根深蒂固。

(3)阶级关系:

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国内阶级关系错综复杂。

资产阶级分为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工商业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等派别,各派在利益上不完全相同,因而会在共和派和保皇派之间摇摆不定,导致力量分散。

(4)经济水平:

大革命时法国处于工场手工业时期,资产阶级的力量不够强大。

2.最终确立的原因

(1)人民为维护共和政体经历了长期的斗争,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2)统治阶级害怕人民革命,尤其是巴黎公社后,认识到帝制已无立足之地。

(3)法国共和派力量不断壮大。

(4)工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壮大了资产阶级的队伍。

(5)欧洲大陆封建势力衰落,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加快。

[例1] (2012·

福建高考)法国大革命初期一首流行歌谣唱道:

“把高个儿截短,把矮个儿拉长……”这种呼声化为图景就成了右图所示漫画,它表达的政治理念是(  )

A.平等        B.自由

C.人权D.博爱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

“把高个儿截短”“把矮个儿拉长”实际上强调取消高个儿、矮个儿之间的差别,使二者平等,故答案为A。

[答案] A

[例2] (2010·

广东高考)1873年,法国某报纸刊登的一封读者来信写道:

“我们是工业家和土地所有者,需要秩序,并不喜欢共和政体。

但是,如果‘联合派’(属于君主派)获得胜利,那些现在还留在我们方面的大部分人将投入极端共和派的怀抱去了。

”这段话反映出当时在法国(  )

A.政治局面错综复杂

B.无产阶级建立了共和政体

C.“联合派”能带来社会安定

D.共和派已获得政治上的绝对优势

[解析] 本题考查19世纪后期的法国政局,意在考查考生提取材料信息及调用知识的能力。

材料体现了19世纪后期法国共和派和君主派对法国政体的纷争,说明了当时法国的政治局面错综复杂。

B、C、D三项均不能从材料中反映出来。

[命题解读]

已考角度

1.考查法国大革命,如例1

2.考查法国共和制的确立,如例2

预测角度

法国共和制是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代表,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主要的考查角度有:

(1)法国共和制的确立过程异常曲折复杂,高考命题重视对其特点及其成因的考查,认识建立民主制度的艰巨性

(2)结合法国1875年宪法的内容,考查总统的权力以及与议会的关系,理解其运作模式

(3)与美国的共和政体相比较,明确两者在政体的运行模式上的不同,理解两者的差异

1.(2012·

山西大学附中月考)“法国大革命掀翻暴君御座,一个令他们翘首盼望的民主共和国已经来临。

但刀光剑影、鲜血喷洒、社会动荡、草菅人命的现状使他们深感惊悚。

”上述材料反映了法国共和制长期不能确立的原因是(  )

A.共和国期间,政局难以稳定

B.共和制造成了自由和民主的沦丧

C.君主制更能维护政局的稳定

D.法国的共和制缺乏经济基础

解析:

选A 法国共和国时期,政治斗争你死我活,政局难以稳定。

A项符合题意。

2.(2012·

潮州期末)《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

“总统有权召开两院的特别会议。

在会议的闭会期间,如果两院有绝对多数要求开会,总统也必须召集两院。

”这说明(  )

A.总统控制议会

B.总统对议会负责

C.总统的权力受议会限制

D.行政权与立法权相互制约

选D 根据宪法的内容分析,总统可以召集议会开会,议会可以要求总统召集议会,说明两者之间是相互制约的关系。

故选D项。

3.某老师在课件里展示的下列宪法条文最有可能出自(  )

立法权由众议院与参议院两院行使。

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参议院赞同下有权解散众议院。

A.《权利法案》B.美国1787年宪法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D.德意志帝国宪法

选C 根据“共和国总统”“参议院同意下有权解散众议院”等信息可判断选C项。

德意志君主立宪制和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1.相同点

都是资本主义代议制民主政体,都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都以法律形式确立政体。

2.不同点

项目

德意志君主立宪制

法国共和制

国家元首

总统

产生方式

世袭

由议会两院

联席会议选出

国家元首任期

终身制

任期制

国家元首权力

掌握国家的实权

掌握国家实权(行政权)

政府首脑

首相

与议会关系

首相不对议会负责

对议会负责

国家权力的中心

[例3] (2012·

上海高考)右侧是一幅题为“俾斯麦牌香肠”的漫画,它讽喻了俾斯麦的(  )

A.武力统一政策

B.全球扩张政策

C.社会保障政策

D.欧洲均势政策

[解析] 结合漫画的文字信息“血”和俾斯麦的政治经历可知漫画讽喻俾斯麦的“铁血政策”,即武力统一政策。

[例4] (2012·

江苏高考)恩格斯指出“(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一个唯一的稳固的轴心——一个帝国首相(宰相)。

联邦会议……处于这样一种地位,这种地位使其他责任行政权成为不可能,可能的只有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因而使帝国责任大臣无法生存。

”材料中“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表现为(  )

A.宪法赋予首相国家最高权力

B.帝国首相拥有内阁的控制权

C.帝国首相只对联邦会议负责

D.内阁大臣均由帝国首相任命

[解析] 本题考查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内容。

首相没有最高权力,要对皇帝负责,排除A、C两项;

帝国官员由皇帝任命,排除D项;

首相只有行政权,表现在对内阁的控制上,正确答案为B项。

[答案] B

1.考查德国的统一,如例3

2.考查德国君主立宪制特点,如例4

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是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中的一个“特例”,高考通常的考查角度有:

(1)运用新材料,考查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以图文史料的形式考查德意志君主立宪制建立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

(3)从文明史观的多元性上审视德意志君主立宪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差异

4.基辛格在《大外交》中写道:

“19世纪末期,它的议会建立在欧洲第一个男性普遍参政的基础上,国会还是无法控制政府,政府由国王指派,只有国王能解散。

首相和国王的关系,比国王和议会的关系更亲密……”其中的“它”指(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D.俄国

选C 从材料看出,存在着国王而且能够解散政府的是德意志帝国的特点。

5.(2012·

浙江金丽衢12校调研)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通过后,恩格斯指出:

“在资产阶级借以组织其统治的国家机构中,也有许多东西是工人阶级可能利用来对这些机构本身作斗争的……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工人政党的合法活动更甚于害怕它的不合法活动,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

”材料表明恩格斯(  )

A.批判德意志帝国的君主专制本质

B.揭露德意志帝国的军事专制特点

C.指出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

D.认为《德意志帝国宪法》提供了合法斗争的平台

选D 本题考查对材料的分析能力。

A、B两项说法材料中未体现;

C项说法错误,德国确立的政体是君主立宪制。

材料表明恩格斯认为《德意志帝国宪法》为工人阶级提供了合法斗争的平台。

6.有人说,德意志帝国虽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国,但“君主”是实,“立宪”是虚。

下列引用的《德意志帝国宪法》条文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

B.“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C.“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D.“皇帝是国家元首”

选D 国家元首只是国家的象征,并不一定掌握国家权力。

(2012·

海南高考,节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国总统由全体德意志人民选举之,任期为七年,可连选连任。

德国总统掌握德国全部武装力量之最高统帅权。

如某一邦不履行其依照德国宪法或德国法律所规定之义务时,德国总统得使用武力强制之。

如德国境内之公共安宁和秩序受到严重扰乱或危害时,德国总统得采取必要之措施,需要时并得使用武力。

德国总理和各部部长为行使其职责,应取得德国国会之信任,当国会以明显之决议对其中之一员撤销其信任时,该员应即退职。

——摘编自德国“魏玛共和国宪法”(1919年)

材料二 联邦总统由联邦大会不经讨论而选举产生,任期5年,只能连任一次。

联邦政府由联邦总理和联邦各部部长组成。

联邦总理根据联邦总统提名,由联邦议院不经讨论而选举产生,获得联邦议院过半数票者当选为联邦总理。

外交事务、联邦财政等由联邦行政和下属行政机构予以管理。

联邦国防部长对武装部队拥有命令权和指挥权。

——摘编自《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1948年)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以来德国三部宪法中有关行政权规定的演变及其趋势。

[思维流程]

1.审设问,明确阅读重点

本题共有两问,一是比较近代以来德国的三部宪法对有关行政权规定的演变,二是通过演变概括出趋势。

2.定时空,锁定答题范围

由材料和设问可明确界定时空范围是1919年的魏玛共和国和1948年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3.建联系,找解题突破口

第一问:

难度较大,首先明确近代以来德国的三部宪法包括1871年颁布的《德意志帝国宪法》,可对照三部宪法的内容从最高行政权的演变、内阁演变、权力来源等方面分析。

第二问:

依照材料从行政权由总统到总理的变化以及民主化程度的提高进行理解。

4.读材料,获取有关信息

(1)略读材料,明确层次大意:

材料一主要说明了魏玛共和国时期总统的产生方式、任职期限和权力;

德国总理应当对议会负责。

材料二主要反映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由联邦大会选举产生,联邦总统由联邦议院选举产生。

(2)精读材料,细研关键语句:

①“德国总统由全体德意志人民选举之,任期为七年,可连选连任”

可知国家元首由人民选举产生,且有任期的限制;

②“德国总理和各部部长为行使其职责,应取得德国国会之信任”

体现出总理的职权受到议会的制约。

以上内容说明民主化的程度有所提高。

③“联邦总统由联邦大会不经讨论而选举产生,任期5年,只能连任一次”

说明总统的任职期限缩短;

④“外交事务、联邦财政等由联邦行政和下属行政机构予以管理。

联邦国防部长对武装部队拥有命令权和指挥权”

反映出总统的权力缩小。

5.扣教材,条理作答

 

 [满分之答] 演变:

最高行政权由皇帝转到民选总统,内阁由向皇帝负责转为对议会负责;

总统行政权由联邦大会授予,权力缩小,任期缩短;

内阁权力增大。

趋势:

行政权归属由国家元首向内阁转移,由集权到民主。

[状元纠错本]

1.法国共和制度最终确立的标志是(  )

A.第二帝国的覆灭       B.第三共和国的成立

C.国民会议的召开D.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答案:

D

2.在近代资本主义代议制确立的过程中,许多国家都设置了参议院这一机构。

按1875年宪法的规定,有关法国参议院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与众议院一起行使立法权B.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任期九年

C.与众议院联席会议选举总统D.众议院有权否决参议院的决议案

3.2011年3月25日,加拿大议会众议院投票表决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这意味着哈珀总理领导的保守党政府将成为加拿大历史上首个因“藐视议会”而下台的政府。

以下法律文献中不能为这一事件提供历史依据的是(  )

A.1689年《权利法案》B.1787年美国宪法

C.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D.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C

4.梁启超认为:

“专制者不独君主国,而民主国亦有非立宪者(有立宪之名,无立宪之实,则等于非立宪)。

”梁启超所说的“非立宪者”可以是近代的(  )

A.英国B.美国

C.德国D.法国

[易误点提醒]

1.法国共和政体正式确立的标志

法国共和政体正式确立的标志并非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建立,而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它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

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规定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而不是有权解散众议院;

有权解散众议院的是总统,但必须经参议院同意。

3.德意志帝国议会的权力

德国近代的帝国议会是由民选产生的,一般国家民选产生的议会权力较大,而德国的帝国议会权力则较小,其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

4.君主立宪制下英、德两国权力的不同

英、德两国的君主都是国家元首,但英王无实权,德国皇帝有实权;

英国内阁对议会负责,德国内阁对皇帝负责,皇帝是国家权力的中心。

(时间:

45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西城期末)近代法国在政治现代化历程中,其口号是(  )

A.统一、权力、自由     B.自由、平等、博爱

C.和平、土地、面包D.独立、自由、人权

选B 法国是启蒙运动的发源地,B项符合题意。

A项“统一”的口号适用于德国;

C项“和平、土地、面包”适合近代俄国;

D项“独立”的口号适合近代美国。

2.对下图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呈现出政体反复变化的特点

B.其焦点表现在君主制和共和制政体形式的斗争上

C.法兰西的共和之路艰难曲折,但民主共和的趋势不可阻挡

D.其确立的民主共和政体对美国的民族解放战争产生了重要影响

选D 1875年法国共和制政体确立,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于1783年,D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3.(2012·

安徽师大附中三模)“玛丽安”是法国的标志,但在历史上她的命运却不尽相同。

法国大革命时期,“战斗的玛丽安”形象影响法国各地;

第二帝国时期,对“玛丽安”形象的描绘被迫转入地下;

1880年,“玛丽安”的雕塑被置于巴黎市政厅前。

从上述材料我们可以判断玛丽安是(  )

A.法国女性的代表B.法国民族的象征

C.法国自由民主的象征D.法国贵族的代表

选C 法国大革命时期和1880年实行资产阶级专政,第二帝国时期是君主专制。

“玛丽安”在前两个时期受到推崇,而在第二帝国时期转入地下,由此可以判断玛丽安是自由民主的象征。

4.近代法国先后产生了12部宪法,1789~1875年的86年内,法国平均每7年更换一部宪法,这样频繁地更换宪法在各国中实属罕见,这种现象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

A.封建残余势力的复辟导致政治危机

B.启蒙思想的影响不断深入

C.外国侵略势力的干涉打断民主化进程

D.走向共和的历程非常艰难

选D 频繁地更换宪法是法国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较量的结果,说明走向共和的历程非常艰难。

5.(2013·

郑州质检)1875年法国宪法规定,共和国总统不仅“是国家元首并统率武装部队,行使行政权”,而且“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同享有创议法律之权”,同时又规定“共和国总统的每项命令须经由各部部长一人之副署”。

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共和派力量的强大B.君主派力量的强大

C.共和派与君主派的妥协D.启蒙思想的深入人心

选C 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是法国工业革命完成后进入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必然结果,而总统和参议院的权力很大则是保皇派和资产阶级共和派相互妥协的产物。

本题选C项。

6.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

“行政权力归于总统。

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

他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

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

经参议院赞同有权解散众议院。

”此规定没有体现(  )

A.行政分权的原则

B.民主共和政体的实行

C.参众两院的选举权对总统具有决定意义

D.内阁对总统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选A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宪法)规定法国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内阁由总统任命,但对议会负责,议会的更迭势必导致内阁的更替,A项正确;

B、C、D三项显然与1875年宪法不符,可以排除。

7.(2013·

武昌调研)“民主人士的民族之梦,被一个绝顶聪明、敢想敢干的大地主,在封建主义本能的驱使下,靠着不抱任何成见的智慧实现了。

这实在是一种反常现象。

”符合以上描述的相关史实是(  )

A.中国的洋务运动B.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建立

C.《权利法案》的颁布D.《日本帝国宪法》颁布

选B “民主人士的民族之梦”指结束德意志四分五裂的局面,实现统一。

“大地主”指普鲁士容克地主阶级。

德意志的统一是在普鲁士王国领导下通过王朝战争完成的。

8.(能力题)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

“联邦议会由联邦成员代表组成,其票权分配如下:

普鲁士连同汉诺威、库尔黑森、浩斯敦、拿骚及法兰克福的原有票权共有17票;

巴伐利亚6票;

萨克森4票……”这反映出(  )

A.联邦议会具有立法权

B.民主共和政体的特征

C.普鲁士具有特殊地位

D.德国实行间接民主和代议制

选D 从材料看出联邦议会中,各邦拥有不同的投票权,因此具有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点,答案为D。

A、C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B项表述错误。

9.(2012·

九江一模)德意志1871年宪法中明确规定,新统一的德意志帝国首脑称德意志皇帝(DeytscherKaiser)而非德国皇帝(KaiseryonDeutschland)。

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德意志宪法在行政结构中体现为联邦主义

B.德国的分裂割据局面从根本上得以解决

C.宪法条款前者涉及各邦的领土统治权,后者与德意志民族联系起来

D.宪法体现了普鲁士政治特色的印记

选A 德国1871年宪法的规定实际上强调德意志国家的统一,故选A。

10.“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这说明1871年德意志帝国确立的政治制度并不是一种完善的民主代议制,其突出表现在(  )

A.选举权方面B.行政权方面

C.司法权方面D.立法权方面

选D 资产阶级代议民主制的特点之一就是议会由选举产生,掌握立法权。

德意志帝国的议会中,联邦议会掌握实权但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可见德意志帝国的立法权实质上掌握在皇帝手里。

选择D项。

11.(2012·

无锡期中)“帝国元首是德意志皇帝。

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帝国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帝国军队由皇帝统率,军官由皇帝任命。

”上述材料反映出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  )

A.军国主义色彩B.专制主义色彩

C.民族主义色彩D.民主主义色彩

选B 材料反映德意志帝国皇帝权力大,控制内阁和主宰议会,因此体现了专制主义色彩,答案为B。

12.(能力题)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主席由普鲁士国王担任,称为德意志皇帝”。

而法国1875年宪法修正案则宣布:

“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

”这两个规定反映了(  )

A.法德意识形态的对立

B.两国宪法都彰显出共和主义思想

C.法德代议制形式有别

D.两国民主与专制力量对比的差异

选D “联邦主席由普鲁士国王担任,称为德意志皇帝”说明德意志帝国保留封建残余;

“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说明法国在维护和巩固民主共和政体,彰显民主特色。

故D项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2分,第14题18分,共40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

总统任期七年,连选连任。

……凡曾统治过法国的家族成员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共和国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

总统公布两院所通过之法律,监督并保证其施行。

……参议院得组成最高法院,以审判共和国总统和部长及审理危害国家安全案。

……

——摘编自《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材料二 直到19世纪30年代,德国才真正踏上工业革命的道路。

……普法战争后,国家实现了最后统一。

……到70年代末,德国工业革命终于宣告完成。

启蒙运动是欧洲文化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它在理论上为欧美和其他地方的革命和改革做了准备。

……普鲁士的统治集团在1848年革命的震撼下,感到有必要在政治上作一些调整,……国王在1848年和1850年前后颁布两部宪法,成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