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 中国城市规划界经典案例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162353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13.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河子 中国城市规划界经典案例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石河子 中国城市规划界经典案例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石河子 中国城市规划界经典案例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石河子 中国城市规划界经典案例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石河子 中国城市规划界经典案例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石河子 中国城市规划界经典案例Word格式.docx

《石河子 中国城市规划界经典案例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河子 中国城市规划界经典案例Word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石河子 中国城市规划界经典案例Word格式.docx

这些规划参数,在其后的40年中从未更改。

  同时,50~80米的道路红线规划也被坚持下来,东公园、西公园也分别实现。

前述专家向记者回忆,当时对这样的规划标准能否建成,也存在反对意见,“但兵团领导拍板,‘现在建不了的,可以慢慢建,现在实现不了的将来会实现’。

”他告诉记者。

  军队执行力

  除了赵琛,石河子的城市规划能够走到今天,还有一个人不得不提,他便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政委张仲瀚。

在上海城市规划院,流传着这样一则传说:

为请赵琛,张仲瀚曾“三顾茅庐”。

  在前述上海城市规划院的退休专家的记忆中,张仲瀚并未来到上海,不过,他依稀记得,最初赵琛并不愿意主持石河子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

主要原因,便是担心部队首长的工作作风,会对规划的实施造成干扰。

  王银良听他的“老领导”提过此事。

“据说当时张仲瀚向赵琛拍了胸脯,说军人说一不二,只要赵琛做出的规划得到上级政府的批准,他保证这份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将得到严格的贯彻和实施。

张仲瀚是用军队的执行纪律最终打动赵琛的。

”王银良说。

  张仲瀚说话算话。

仇保兴曾多次到新疆石河子考察,“规划的落实实际上就是纪律,这是石河子的规划能走到今天的不可复制的原因。

”他说。

  在中国城市建设的历史上,由军人执行城市规划十分罕见,只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独特体制,造就了这样一个案例。

王银良告诉记者,石河子建设局先前的主要组成人员,便是军队转业干部,甚至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还由军人直接负责规划落实工作。

  据称,赵琛在2000年前后曾经来过石河子,看到自己当年的规划几乎100%变成了现实,甚是高兴。

他对随行人员说:

“当时的城市布局我做的是棋盘式的,由中心向外围,由街道和公路放射性连接,这种规划落实起来很复杂,我曾经想过,改一条两条街道不算什么,但现在,一条街道的位置都没有动。

艰难的纪律

  到了20世纪90年代,石河子一样面对着发展与城市规模的问题。

  “那时我们的城市总体规划也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但好在还是兵团体制,控制的非常严格,没有因为政委换了,规划就作废。

”王银良回忆,为了保住赵琛制定的城市总体规划,“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坚持专家评审制度的方式,以确保城市总体发展规划不因个别领导人的意志转移而改变。

  记者了解到,即便到这时,石河子因为远在边陲,地方财政实力仍不强大,因此很多规划中的道路,都没有开工建设。

这一时期非常危险,因为土地空闲,很可能造成违反规划的占地建筑成为既成事实,造成整体规划被突破。

  “当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想了很多办法。

”王银良告诉记者,其中最为有效的便是“种树”。

“先栽树,后修路,以树控制道路,落实规划”的思路,有效的控制了待征建设用地,确保了城市总体规划不被突破。

  另外,在赵琛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中,设计了大量的绿化隔离带,花园城市是基本的思路之一。

到上世纪90年代时,地方财政已经具备实现这些规划的条件,于是,石河子政府便采用了所有的建设项目实施绿化配套审批制度,无绿化方案不审批,绿化建设不配套不验收工程,最终确保了赵琛编制的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中的绿化要求。

  “应该说,做到这一切非常的不容易,因为40年间,行政领导的更迭,都可能影响规划的落实”,仇保兴向记者表示,“但关键在于有制度的保证,个人的意志不能改变规划的法律严肃性。

”他强调。

  显然,石河子能够成为中国城市规划样本的核心动因,来自于军队式的严格执行力。

戈壁荒原上的国家园林城市——石河子

发布日期:

2009-09-14已经阅读[64]次来源:

--厅办公室

 

石河子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的基本做法

石河子从1950年开始开发建设,1976年建巾,至今已有56年的发展历史。

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尤其是近十年城市绿化以创建“园林城市”为契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城市园林绿化的质与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已基本形成了人与环境、城市与白然的良性循环。

1999年石河子市获得自治区首届“园林城巾”;

2000年获得联合国“迪拜国际人居环境改善良好范例奖”;

2001年获得首批“中国人居环境奖”:

2002年成为祖国西部地区第一个国家“园林城市”。

这里已成为军垦文化旅游胜地和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塞外江南。

是兵团的缩影和窗口,是天山北坡经济带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

石河子市不但是闻名的绿城、诗城,而且是新疆唯一的“红色旅游区”。

与共和国同龄的石河子,与时代同步,倍受三代党利国家领导人的关怀,周恩来、朱德、陈毅、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亲临视察。

石河子开发区是兵团唯一的国家级开发区,作为新疆重点发展天山北坡经济带的中心和兵团开发建设的重点,已成为石河子市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批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先后在石河子落户。

石河子大学是一所现代化的综合大学,生源来自全国各地,在校生两万余名,她已成为石河子科技文化的摇篮。

目前,建成区绿地率35.3%,城市绿化覆盖率4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7平方米。

城巾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改善,给石河子带来了无限商机,迄今,康师傅、娃哈哈等一批国内外优秀企业落户这里。

石河子市园林绿化能够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的体会:

 这座城市的设计师兵团政委张仲翰是个儒将,河北的一家大地主的公子,抗战参加革命,终身未婚,被军垦人亲切地称为兵团之父,这位富有诗人气质的将军,专门研究过城市建设。

从整体的规划,到每个细节,反复推敲,一个工厂一个学校地计算,画过无数的草图,每个建筑周围留下空地,以备将来建设,将军在五十年代就预测了城市50年100年后的建设。

本文来自:

石河子都市信息论坛(),详细出处参考:

一、建设可持续人居环境,是历届领导的共识

石河子市历届政府、领导能从新疆的恶劣自然环境现实、从人的居住条件需求、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等综合要素出发,做客观的、实事求是的、科学的分析和评价,充分认识城巾绿化建设的重要性,并从战略的高度提升城市绿化工作的地位,这就为政府、领导正确的决策奠定了牢固的思想基础。

“没有了绿,石河子将没有一切”以成为市委、市人民政府和全市人民的共识。

二、有一个长远的、科学的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有了规划,城市建设才刁;

会盲目。

我市建城之初就邀请了上海规划专家赵琛为石河子制作城市总体规划,也包括了绿地系统规划。

那时的城市总体规划把道路断面控制的就比较宽,一般都在50--80米之间,为城市交通和绿化-留下了合理的发展空间,避免了后期拓宽拆迁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

1999年6月《石河子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完成,经专家评审,市人民政府审批正式纳入《石河子市城市总体规划》,同时编制完成了《石河子市城市艺术规划》和《石河子市绿化“十五”规划》。

为了给市民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我市城市总体规划中确立的两条大型防护林,城市东、西两侧又分别建立的127mx5000m和157mx7000m的防护林,把人们居住、活动的城市中心区与东、西工业区严格的隔离开来,大大降低了工业对市民造成的噪音、空气的污染,绿化建设“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得到充分体现。

三、领导重视,组织有力

半个世纪以来,市委、市政府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路子,从起初建设一个田园风光式的城巾设想,到现在提出的建成一个“天蓝、地绿、水清、音静、景美”和“绿化、美化、亮化、净化”相结合的生态园林城市,不断加快城市绿化建设和强化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虚心学习和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坚持现代化工、业进程与居住环境改善同步发展;

坚持城市建设统一‘规划、绿化优先发展的原则,全市上下认识一致,同心协力:

在开发建设初期,由于资金短缺,第——代拓荒者创造性地提出了“先栽树后修路,以树定路以树定规划”的建设思路。

随着城市面积的扩大和外延,与建设项目和道路配套的绿化建设随之完成,己基本实现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为落实各个时期的绿化任务和创建活动目标,市委、市政府成立以市长为组长、分管副市长为常务副组长、市人大、政协和城建、园林等相关委、办、局主要领导参加的工作领导小组,市区各街道办事处成立相应的领导组织机构。

工作中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并列入领导工作的重要议事、办事日程和考核目标。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制定了绿化项目领导责任制度,实施市、城建、园林各主要领导绿化工程分片包干抓好落实,形成了“主要领导重点抓,分管领导亲自抓,部门领导具体抓,社会各界共同抓”的良好格局。

四、加大投入,真抓实干

为了加快城市绿化建设,石河子每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到20世纪日0年代,石河子城市绿化已初具规模,城市绿地系统基本形成。

为了进一步充实、完善、优化城市生态环境,90年代以后,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精品园林”的思路,向“东有大连、南有珠海、西有石河子”的目标迈进,从此,市政府每年投入上千万元,从1998年的游憩广场改扩建和中心绿地建设;

1999年的“六线八片”园林绿化精品建设;

2000年的152团学校迁移建绿地游园;

2001年的音乐广场建设;

2002年的世纪公园一期工程启动和北环路街心花园建设;

2003年的世纪公园二期工程:

到2004、2005年的进一步完善世纪公园二期工程的同时,提出了石河子城市生态大环境建设任务和目标:

启动南山绿化工程和三年完成100万株绿化造林工程。

这些年来,石河子城市绿化是一年一批绿化工程,’—年一个台阶,一年一个变化。

与此同时,拓展城市园林绿化多元化投资的新路子,本着“谁绿化谁所有,谁投资谁受益,谁经营谁得利”的原则,鼓励和扶持全社会投入绿化建设,先后由企业自建的北湖公园和泉水花园等一批公共绿地正式投入使用,取得了明显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五、建章立制,强化管理

为确保绿化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多年来,我市非常重视法制建设,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治绿。

除严格贯彻国家和自治区出台的现行绿化法规以外,还结合本市实际作了一些细化规定。

先后制订实施了《石河子巾城市绿化管理实施办法》、《石河子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石河子市城市绿化建设指标》等规章。

对于侵占绿地、破坏树木花摹等违法行为,城建园林监察部门有了执法的可靠依据。

对于城区365株古树名木进行挂牌建档,其养护管理已落实到具体恤位和个人:

对基建工程项目绿化不合格的,工程质监部门不予竣工验收,杜绝了单位只抓基建才;

搞绿化的陋习。

为了规范、加强园林规划、施工的市场建设,市绿委下发了“石河子市关于规范园林绿化建设市场的通知”,规定建设单位的绿化工程设计和施工必须经过市绿委办的资质审查,并且纳入城建园林监察管理范围,使园林绿化建设市场朝着有序、健康的方向发展。

为了强化园林绿化管理的执法力度,组建了城建园林绿化监察中队,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

通过对全市绿地的普查,进行登记建档,严格按照“城市绿线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在加强执法管理的同时,切实加强行政管理,除按照区域范围实施划块管理外,对城区沿街树木、绿化带实施“门前三包”奖罚制度。

此外,巾委宣传部、建委、教育局、剐委等部,,』组织全市大中专小学生一万余名成立了共青团员和红领巾爱绿、扩绿大队,在全市建立了100余处爱绿、护绿监督岗,市委、市政府领导带头认养绿地,义务服务。

通过积极推行单位门前绿化责任制,认养公共绿地,提高了公民爱绿、护绿意识,并形成绿地建设经费投入多元化、绿地养护多样化、绿地管理长效化的机制。

园林植物栽植成活率和保存率达到98%以上,城市绿地管理水平和环境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六、依靠科学技术,提高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水平

为突出绿化建设的科学性、艺术性和城市特色,我市以科技为先导,及早成立了园林研究所,从事城巾园林绿化的科技推广和应用。

城市绿化物种更具多样性,绿地中乔、灌、花、草配置比例更趋合理。

通过认真探索,在新疆这样一个干旱荒漠包围下的绿洲内部进行绿化建设,乔灌木种植面积比例不能少于80%;

受水资源限制,需要大力推广应用节水灌溉技术。

同时,城市园林绿化要坚持高起点规划设计、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严格做到八个一,即一律委托有证单位设计:

一律组织专家进行评审:

一律实施绿化工程招投标制度:

一律委托有证监理单位监理;

一律中报工程质监;

一律落实有资质的单位施工:

一律进行考评验收、奖优罚劣制度;

一律实施规范化绿化目标管理,保证绿化建设水平,上档次、出精品。

七、精心组织庭院绿化,开展争先创优活动

庭院绿化是城市生命的细胞,是城巾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连续开展“花园式单位”(包括完成全民义务植树任务)活动,石河子庭院绿化建设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今年,全巾所有有庭院的单位与巾政府签订了“绿化责任书”。

多年来,市人民政府通过与恤位领导签定任期绿化目标责任书,对单位领导给子五千至一万元的政策奖励。

创建“花园式单位”,已成为师市创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各单位把庭院绿化当成一件大事宋抓,舍得投入,通过绿化办和街道办事处的监督、指导、检查,目前,石河子市有99个单位被评为“花园式单位”,占单位总数的57%。

八、弘扬一种精神——石河子精神

石河子精神概括起来就是:

艰苦创业,开拓奋进,剐结奉献,争创一流。

石河子市的城市建设是从零开始的,是由第一代复员转业军人节省下米的一个帽沿、两个衣兜、少吃一顿饭积攒下来的钱起家的。

石河子市城市绿化史就是一部全民义务植树史,党和政府一声号令,全市人民一齐行动,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不讲价钱,不计报酬。

虽然现在的条件比过去好多了,但是,石河子精神永远是我巾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的动力源泉。

植树造林,绿化美化,保护生态环境尤如生命基因注入石河子人的血脉世代相传。

虽然通过了国家园林城市的验收,但与儿弟城市相比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

结合石河子市实际,随着建成区的才;

断扩大,要使全市总体绿化水平均衡达到这一目标,今后的绿化建设任务更加艰巨和繁重。

希望通过各位领导、专家的传经送宝,把“戈壁明珠”石河子建设的更加美丽。

在荒漠营造出园林城市石河子赢得“西北绿城”名

2009年09月08日07时05分 

南国早报网-南国早报 

点击复制地址

石河子市街道两边的路树结满累累硕果。

南国早报网-南国早报记者 

李沛 

骆南华 

文/图

  广西南宁市和新疆石河子市,都曾获得“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的荣誉。

在南宁这个亚热带温暖多雨的地方,也许插个树丫都能长出芽来。

但是缺水干旱、被戈壁沙漠包围的石河子,为何能摘取“园林城市”的荣誉?

在石河子市,记者发现这里的绿化事业,走过了一条“长征”之路,不少地方,的确值得南宁借鉴学习。

  一座绿城出荒漠

  “我到过许多地方,数这座城市最年轻,它是这样漂亮,令人一见倾心,不是瀚海蜃楼,不是蓬莱仙境,它的一草一木,都由血汗凝成。

”这是中国著名诗人艾青写的一首诗,叫《年轻的城》,诗里描述的,就是他生活了16年之久的石河子市。

  8月27日,记者从乌鲁木齐赶往石河子,一路上经过许多荒漠,但一进入石河子市区,眼前的情形却让记者惊叹不已:

这里满眼是绿,大片的树林环抱着高楼大厦。

每条城市道路两旁,至少有3层绿化带、多的达到5层。

一片片整齐的树荫,不但覆盖了人行道,也遮盖了大部分机动车道。

  石河子市到底有多绿,该市市委宣传部的一名干部讲了一件真实的趣事:

北京奥运会的火炬传递到石河子市时,中央电视台一名记者站在高高的拍摄车上拍摄,可他在大街上却看不到人们欢迎圣火的身影,就疑惑地问当地干部:

“这里的人都到哪里去了?

”这名干部告诉记者:

“都在树荫底下站着呢。

  原来,这里的每一条街道都被树木笼罩,记者在摄影车上只能看到树冠,却看不到树下的人。

  在石河子市,记者发现每一片草地上,都有不断旋转的滴灌系统往四周洒水。

街道之间,往往隔不了几个路口就有一片小树林,让人根本感觉不到此刻身处中国西北,恍如来到了江南。

  记者团中有来自西藏、宁夏、内蒙古的记者,他们说:

“这个城市太绿了,太让人意外了。

  先种树 

后建城

  石河子,在当地话中的原意为“一条布满石子的干河床”。

这条“干河床”当年是什么模样?

在石河子的军垦博物馆,完整地展示了这个城市的发展史:

1950年2月,根据中央的决定,王震将军率解放军挺进石河子,要在一片荒漠戈壁上“打造一个军垦典范城市”,由此拉开了石河子市长达58年的、坚持不懈的建设历程。

  8月27日下午,在石河子军垦博物馆,记者遇到当年的垦荒人、70多岁的罗惠敏老人。

她20来岁时,就从四川来到石河子参与建设,第一份工作就是在荒漠开辟玉米地,为军垦人提供粮食。

她告诉记者,当年石河子就是一片空地,军垦人吃住在荒漠。

当时住的房子,是在荒漠地下挖的“地窝子”。

  石河子市党委宣传部部长张秀勇,属于军垦第二代,祖籍江苏。

他说,至今,石河子市仍然采用独特的建制,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和石河子市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师长就是市长。

石河子市是由军人选址、军人设计、军人施工建造的城市,这在我国城市建设史上是罕见的。

  张秀勇说,从建城之日起,石河子的目标,就是要在戈壁中开辟一座绿城。

1958年,上海的规划专家赵琛受邀到石河子编制城市规划。

当时赵琛设立了棋盘式的城市总体规划图,把城市分成西工业区,中心商贸、文化、居住区,东工业区,3个区域之间用大型防护林相隔,中心区四周被茂密的防护林环抱。

  由于当时没有财力,为了尽快打造一个城市的轮廓,军垦人沿着规划中划定的绿化带,种植了大量的树木。

在缺乏树种的年代,许多人在回内地老家探亲时,都会带上家乡的树种,拿回石河子试种。

  这种“先栽树,后修路,再建设”的超前思路,在后来的城市建设中显示出来:

当政府有了财力,大规模建设城市时,石河子的防护林以及主要道路周边都已绿树成荫。

  绿化规划“不折腾”

  石河子的绿缘何如此浓郁?

石河子市绿委办副主任冉白瑜介绍说:

由于先种树再建设城市,城区许多树木的年龄比城市还大。

现在,“50年以上的树木,都属于古树,列入保护范围”。

  与许多内地城市弯弯曲曲的绿化带不同,石河子市的绿化带,就像棋盘上的线一样笔直,将城市建筑区划分成一个个四方形。

在许多城市的规划中,一条路经常动来动去的现象屡见不鲜,为了扩建道路或建楼,也常常将原有绿化带的树木砍掉。

可这种现象在石河子市难以看到。

  冉白瑜说,由于先种树后建设,石河子市在上世纪90年代前,也曾遇到这样的矛盾:

城市道路扩建,要不要砍掉或迁移老树?

该市的决定是:

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以树为主,宁可把道路缩小,真正做到“以树定路,以树立规划”。

几十年过去了,石河子的绿化规划至今没有变化,当年规划的主要道路和绿化带,基本没有挪动位置。

  冉白瑜讲述了一件石河子市规划的往事:

石河子建城时,规划专家赵琛担忧,军人出身的建设兵团的领导,会对城市规划指手画脚,轻易就改变规划。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一位领导,亲自找到赵琛承诺,专家制定出来的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将得到严格的贯彻和实施。

这一承诺,坚持了50余年。

  在几十年的建设过程中,石河子对城市规划仅作过几次修编,都没有对1958年版的规划进行方向性的调整。

即使是建设石河子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也放在原有市区之外。

  因为不乱改规划,石河子的绿化没有出现“乱折腾”的情况,按部就班地打造出了一座荒漠上的绿城。

  “精打细算”搞绿化

  每天上午,石河子市绿地的喷灌、滴灌系统全部打开,给草地浇水。

由于这里光照强,下雨少,蒸发量特别大,每天的绿化用水量激增。

为了能节省用水,又能更好绿化,石河子市也走过不少弯路。

  据冉白瑜介绍,早在2000年,石河子也学习一些城市的经验,在绿化方面更倾向于营造绿地,在城市里种了很多草。

结果,这些草地非常吃水,一度造成地下水被过度抽取。

2005年后,石河子对城市绿化进行了反思,开始用乔木等代替草地,逐渐缩小草地的比例。

大家认识到,在土地、水资源及资金十分紧缺的情况下,必须走节约型绿化之路。

  针对地下水资源短缺的现实,石河子市引进、培育了不少耐旱植物。

例如,石河子的市树白蜡、云杉和市花月季、月梅,就是属于耐旱植物。

今年石河子市新增的2000亩绿化面积中,有60%属于垂直立体绿化。

五叶地锦(爬山虎)由于耐旱节水、抗病虫害等优势,被市区内的数十家单位引种。

  此外,该市还在绿化灌溉方式上实施滴灌、喷灌技术。

园林工人根据不同的花草树木特性、对水的不同需求量,安排不同的浇水时间、水量及浇灌次数。

他们还随时调整喷灌、滴灌的出水量和喷射的范围、角度,确保花草树木喝够水又不浪费。

  沙尘暴望而却步

  为了保持绿化的成果,石河子要求在建成区每年要完成植树30万株、新增绿地600亩的建设工程,社区要完成每年补种上万株乔木等计划。

  近几年来,石河子市政府每年给单位庭院、居民小区补植树6万余株,通过植树实现城市绿化结构调整,基本实现了“一个庭院一个景点,一个小区一个公园”的目标。

  为了用最少的钱,建设更多的绿,石河子改进沿袭多年的大块植绿、大水浇绿、大队伍管绿的绿化方式,确立了7:

2:

1的乔木、灌木、花草绿化配置比例,逐年调整绿化结构。

  如今,石河子的绿化覆盖率已达到40%以上,远远超过国家规定的城市绿化覆盖率标准,人均绿地7.6平方米,形成了以30公里环城防护林为屏障、以路树绿化带为骨架、以庭院小区绿化为基础、以公园广场为中心的各处绿地交融渗透的城市绿化系统。

  绿化给石河子市带来了巨大的好处。

当地干部喜悦地介绍说,每年秋冬季节,新疆北部总会多次发生沙尘暴天气。

石河子位于准噶尔盆地的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南缘,每到这个季节都会刮大风,却不见沙尘暴的踪影,原因就是石河子市不但四周种植有大批防护林,周边的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