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3给水泵组技术协议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160411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39.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203给水泵组技术协议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0203给水泵组技术协议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0203给水泵组技术协议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0203给水泵组技术协议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0203给水泵组技术协议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203给水泵组技术协议文档格式.docx

《0203给水泵组技术协议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203给水泵组技术协议文档格式.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203给水泵组技术协议文档格式.docx

1.2.5泵组的监测、控制系统及附属设备

1.2.6卖方的工作范围包括以上设备的设计、制造、检验、试验、包装、运输和安装指导。

3设备用途:

汽动给水泵与其前置泵组成锅炉给水泵组,它向锅炉连续供水并向锅炉过热器、再热器及汽轮机高压旁路提供减温水。

前置泵用于提高主给水泵入口的给水压头,满足其必需的净正吸入水头。

电动给水泵组在机组启动或主给水泵组事故状态下,向锅炉连续供水并向锅炉过热器、再热器及汽轮机高压旁路供减温水。

1.4总的要求

1.4.1本技术协议书提出了对采购给水泵组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4.2卖方应有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提供高质量的设备和功能完善的配套设施,以实现整个电厂的安全、可靠和经济运行。

1.4.3卖方所采用的产品设计,必须是技术和工艺先进,并经过两年以上运行实践证明是成熟可靠的产品,对于未经过实践的设计不予采纳。

1.4.4卖方对给水泵组的成套设备(含辅助系统与设备)负有全部技术责任,包括分包(或采购)的设备和零部件。

分包设备和零部件,卖方要推荐2至3家产品供业主确认,业主可单独采购,但技术上由卖方负责归口协调。

1.4.5本技术协议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所有的技术要求和适用的标准作出详细规定,也未充分引述相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

卖方应保证提供一套满足本技术协议书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1.4.6在合同签定后,买方有权因规范、标准、规程发生变化而提出一些补充要求,在设备投料生产前,卖方应设计上给以修改。

2、设计与环境条件

2.1工程概况

(略)

本期工程安装1台1025t/h燃煤锅炉和300MW亚临界抽汽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并留有扩建可能。

2.2厂址与气象条件

2.2.1厂址

广东省茂名市油城三路。

2.2.2气象条件

年平均气温23.3℃

年平均气压100.9kPa

年平均相对湿度80%

2.2.3厂房内设计环境温度:

25℃

2.2.4地震

本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

2.3汽轮发电机组及运行条件

2.3.1机组负荷性质

机组主要承担基本负荷,并具有一定的调峰能力。

2.3.2锅炉

2.3.2.1锅炉型式:

亚临界压力、一次中间再热、单炉膛、自然循环、平衡通风、固态排渣、汽包型燃煤锅炉。

2.3.2.2锅炉生产厂家:

东方锅炉厂

2.3.2.3锅炉主要技术规范:

名称

单位

BMCR

TRL

锅炉型号

DG1025/18.2-Ⅱ4型

过热蒸汽流量

t/h

1025

947.4

过热器出口蒸汽压力

MPa.g

17.5

17.35

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

oC

540

再热蒸汽流量

844.1

779.4

再热器进口蒸汽压力

3.9

3.6

再热器出口蒸汽压力

3.7

3.45

再热器进口蒸汽温度

327

318

再热器出口蒸汽温度

省煤器进口给水温度

275+5-0

274

空预器进/出口一次风温度

20/353

20/356

空预器进/出口二次风温度

20/359

空预器出口烟气修正后温度

136

137

汽包压力

18.83

18.54

锅炉热效率(按低位发热量)

%

92.0

2.3.3汽轮机

2.3.3.1汽轮机形式:

亚临界蒸汽参数、一次再热、单轴双缸双排汽抽汽凝汽式

2.3.3.2汽轮机生产厂家:

东方汽轮机厂

2.3.3.3汽轮机主要技术规范

数据

额定功率

MW

300

最大功率

333

额定进汽量

899.6

最大进汽量

高压主汽阀前压力

MPa.a

16.7

高压主汽阀前温度

537

中压主汽阀前压力

3.181

中压主汽门前温度

一级抽汽压力

5.93

一级抽汽量

50

三级抽汽压力

1.569

三级抽汽量

60

额定排气压力

kPa.a

8

最终给水温度

273.6

额定转速

r/min

3000

旋转方向

从汽轮机向发电机方向看为顺时针方向

设计冷却水温

29

设计最高冷却水温

35.4

2.3.4机组设30%BMCR高、低压简化旁路,主要用于机组的启动和停机。

2.3.5机组启动方式为中压缸启动或高中压缸联合启动。

2.3.6机组运行方式按复合滑压运行或定压运行两种方式考虑。

2.3.7汽轮发电机组布置方式:

汽机间内纵向布置

除氧器的运行条件

除氧器运行方式:

定-滑压运行

除氧器安装标高:

22m

除氧器水箱有效容积160m3;

额定工况除氧器压力0.88MPa

除氧器最低压力:

0.265MPa.a

除氧器最高工作压力:

0.889MPa

2.3.9驱动给水泵汽轮机技术规范

2.3.9.1驱动汽轮机制造厂家为东方汽轮机厂。

2.3.9.2给水泵驱动汽轮机正常工作汽源采用四段抽汽,备用和启动用汽源采用新蒸汽(或二段抽汽)。

2.3.9.3驱动汽轮机基本技术规范如下:

型式:

G3.6-0.78-1单缸、单流程、冲动凝汽式下排汽

最大连续功率:

3.616MW

汽轮机连续运行自动调速范围:

3000~6000r/min

额定转速:

5045r/min

汽轮机旋向(面对汽轮机机头为顺时针方向旋转);

镜向对称布置。

2.3.9.4与给水泵连接方式:

鼓形齿式挠性联轴器。

2.4给水泵设计条件

2.4.1给水泵型式:

卧式多级高压给水离心泵

2.4.2给水泵的配置

每台机组配50%容量电动给水泵组1台,用于机组启动及备用。

设置50%容量汽动给水泵组2台,用于机组正常运行。

2.4.3运行方式

电动给水泵组由电动机拖动,给水泵经液力偶合器调节转速。

汽动给水泵组由工业变速汽轮机拖动,并设置小流量阀回水入除氧器,用于机组启动初期小流量调节及冷却水泵,电动给水泵出口压力由液力偶合器变速调节。

机组正常运行时电动给水泵处于备用状态,当运行汽动泵事故跳闸时,备用泵自动投人运行。

汽动给水泵应能就地手动操作。

2.4.4输送介质性质

输送介质:

给水

PH值:

8.8~9.3

硬度:

0

含氧量:

<

7ppm;

铁:

20ug/L

铜:

5ug/L

油:

0.3mg/L

联氨:

10~50ug/L

2.4.5给水泵要求参数

给水温度:

180℃

给水泵出口流量:

647m3/h

中间抽头流量:

45m3/h

中间抽头压力:

6.5MPa.g

给水泵扬程:

2131m

以上流量、扬程值称为额定给水泵的额定工况流量、扬程。

2.4.6机组不同工况给水泵流量、扬程

项目

额定工况

T-MCR

VWO

工业抽汽工况

泵入口温度

169.1

169.8

172.7

165.4

给水密度

Kg/m3

898.3

897

894.7

901.8

给水泵流量

m3/h

521

564

560

给水泵扬程

m

2041

2077

2096

2.4.7工业冷却水条件

设计工业水温:

29℃

最高工业水温:

35.4℃

工业水压力:

0.3~0.5MPa

2.4.8设备的安装地点及标高

电动给水泵组安装于除氧煤仓间0.00m,汽动给水泵前置泵安装于除氧煤仓间0.00m,汽动给水泵安装于运转层,运转层标高12.6m。

3、技术要求

3.1给水泵性能要求

3.1.1卖方所提供的给水泵必须是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成熟可靠的产品。

具有较高的运行灵活性,能满足机组各种运行工况的需要,能适应机组变工况的要求。

3.1.2给水泵组应能在最大工况点长期连续运行,同时又能满足锅炉各种运行工况下锅炉给水的需要量。

3.1.3给水泵的流量、扬程特性曲线(Q—H曲线)应变化平缓,从额定流量到零流量的扬程应是平缓上升的,其扬程升高值应不超过额定流量时扬程的20%。

否则,卖方应征得买方与设计院的书面同意。

3.1.4泵的最小流量应不超过额定流量的25%。

3.1.5给水泵的流量、扬程、效率在额定工况点应符合GB3216的规定。

流量、扬程、效率不允许有负偏差;

汽蚀余量不允许有正偏差。

3.1.6给水泵的最高效率点应尽量靠近90%额定工况流量的工作点,给水泵效率不得低于82%。

3.1.7各给水泵组并联运行时,泵组的特性曲线在一定调速范围内应相互协调,各泵的负荷分配偏差应限制在5%以内。

3.1.8如果一台汽动给水泵组发生故障,电动给水泵组应能在20秒内投运,并达到所需压力,与另一台汽动给水泵组并联运行。

3.1.9前置泵和主给水泵应有良好的抗热冲击能力,能承受给水的快速升高和降低。

3.1.10前置泵性能应与给水泵相匹配,在任何允许运行工况、变工况及甩负荷的情况下均应保证主给水泵不会发生汽蚀。

3.1.11前置泵主要部件应采用抗汽蚀材料制造,使泵具有良好的抗汽蚀性能,在给水泵的额定工况条件下汽蚀余量<

4m。

3.1.12泵组的设计应能经受热冲击,当主机甩负荷后,允许给水温度下降速率为2.8℃/s。

3.1.13水泵转子的第一临界转速不应低于工作转速的125%。

3.1.14泵的转子及其主要的旋转部件都应进行静平衡和动平衡试验。

静平衡精度不低于GB9239中的G6.3级,动平衡精度不低于GB9239中的G2.5级。

轴承处的振动值应符合JB/T8097的规定。

投标书中注明振动值。

3.1.15给水泵中间抽头应保证在任何工况条件下,流量不小于45t/h,扬程满足再热器喷水减温的要求。

3.1.16给水泵正式投产后第一年其可用率不低于90%,第二年以后可用率不低于95%。

3.1.17寿命要求

3.1.17.1在不超出允许运行工况条件下,给水泵的使用寿命不小于30年。

给水泵及其附件的使用寿命,必须考虑到在设备使用期间经受各种工况条件的综合影响。

3.1.17.2给水泵在正常运行情况下,应可连续运行25000小时以上,其中机械密封可连续运行8000小时以上。

3.1.17.3给水泵大修周期不少于5年。

3.1.18给水泵的噪声在距泵体外壁1米、距地面高(泵高十1)/2米处不大于85dB(A)。

3.2给水泵的结构要求

3.2.1给水泵型式采用卧式多级离心泵。

3.2.2汽动给水泵组采用镜向对称布置。

3.2.3泵的结构应能方便运行巡视,检修维护。

泵的结构设计应能不拆卸进、出水管道便可拆卸叶轮、轴、轴承等。

3.2.4叶轮与泵壳应采用适当的结构和材质,从而保证动静部分即使发生磨损,也可保护转动部件。

在磨损发生后,通过调整动静部分间隙,亦可使泵组保证高效运行。

3.2.5给水泵应能承受瞬时热冲击的影响,首级叶轮必须采用抗汽蚀性能材料制造。

3.2.6泵的水力平衡装置应为平衡鼓或平衡盘结构,通过平衡装置平衡大部分轴向推力,其余轴向力通过推力轴承平衡,整套平衡装置应能防止主泵在任何工况下转子轴向窜动。

3.2.7前置泵入口应设有粗滤网,给水泵入口设有精滤网;

给水泵出口设逆止阀及最小流量接口;

泵体设放水、排气接管及配带阀门。

3.2.8给水泵出口接管采用焊接连接,其它所用接口均采用法兰连接并提供反法兰,法兰标准采用国标。

3.2.9相同型号的给水泵相同零部件应可互换。

3.2.10泵转子应为刚性转子。

泵轴在易磨损处应有可调换的轴套。

3.2.11径向轴承采用四油楔、对开式轴承,压力油润滑,其结构应方便检修更换。

推力轴承采用金斯布里(kingsbury)型,其结构保证给水泵在起、停及任何工况条件下轴向对中。

3.2.12给水泵的给水进出口应能承受较大的管道作用力和力矩,前置泵进出口各方向允许受力和力矩不小于5000N和5800Nm;

主给水泵进出口各方向允许受力和力矩不小于13000N和10000Nm。

卖方提供进出水口的允许受力和力矩值,如电厂布置受到限制而不能满足要求时,卖方应与设计院根据具体情况共同协商解决。

3.2.13给水泵及前置泵采用机械密封,机械密封型式应能保证给水泵安全连续运行。

为保证密封水的清洁,设密封水过滤器,并设置有密封水冷却器。

机械密封应采用快装型密封,同类型泵的密封应可以互换。

3.2.14给水泵组的工业冷却水系统应可满足闭式循环要求,冷却水回水管上设置流动指示器。

电动给水泵组统一规划布置冷却水管道。

3.2.15给水泵应满足驱动汽轮机连续盘车的要求,泵组盘车时,应不发生抱轴现象。

3.2.16给水泵设置暖泵系统,并应满足以下要求:

(1)暖泵系统应保证给水泵不产生热分层而造成筒体变形。

(2)暖泵系统应保证当三泵中只要有一台泵在运行就能向处于备用状态的一台或二台汽动给水泵提供足够的暖泵水。

(3)卖方应提供暖泵系统所有阀门的温度和压力及设定的阀门流量系数以确定阀门通径,选定的阀门通径必须满足暖泵水的流量﹑温度﹑压力的要求,确保暖泵系统能安全运行。

(4)卖方应提供汽动泵﹑电动泵暖泵系统图和所需水量

3.2.17卖方提供电动给水泵组泵和驱动设备的连接联轴器和连接附件。

电动机与液耦连接的联轴器为齿型结构,电动机与前置泵采用绝缘联轴器。

汽动给水泵小汽轮机和给水泵的连接联轴器由汽轮机供货方提供,双方应积极联系配合。

3.2.18卖方提供汽动给水泵前置泵和驱动电机的连接联轴器和连接附件。

3.2.19联轴器及其它外露旋转部件应装设可拆卸的刚性钢护罩。

联轴器护罩应是多孔金属网窗式,以便观察联轴器运转情况。

3.2.20汽动给水泵和拖动给水泵的汽轮机共用油系统,统一由汽轮机提供润滑油源,给水泵随泵提供轴承的进、回油管及相应母管(以联轴器为界)。

给水泵卖方应积极和汽轮机厂家联系协调,使油系统的设计完善无缺。

电动给水泵、前置泵、电动机和液力偶合器共用油系统,由液力偶合器提供油源,卖方同时供应液耦工作冷油器一台,冷却面积为120m2;

润滑油冷油器一台,冷却面积为60m2,并提供油管道的设计。

3.2.21油系统的管道全部采用不锈钢材料,连接应尽量减少法兰连接,连接法兰应采用对焊法兰,法兰公称压力不得低于PN2.5。

油系统阀门应使用铸钢门,不得使用铸铁门。

3.2.22泵的结构设计应考虑防止密封冷却水混入油系统的措施。

3.2.23水泵的结构强度应考虑地震力的影响。

3.2.24为方便检修起吊,各需要起吊的零部件应设置起吊挂耳。

3.3液力偶合器

3.3.1电动给水泵采用液力偶合器实现给水泵的无级调速。

3.3.2液力偶合器采用进口VOITHR17K.2E产品。

3.3.3液力偶合器采用整体集装式箱体结构,液力偶合器应将偶合器的主体部分和一对增速齿轮,工作油、润滑油油管路合装在一个箱体中,箱体的下部作为油箱,使得箱体和油箱组成一个紧凑的整体。

外部为一个整体罩壳,应保证密封严密。

3.3.4卖方负责液力偶合器的技术成套,保证给水泵的最高转速和传输功率,保证泵组的使用性能。

3.3.5液力偶合器应采用结构紧凑、集成化程度高、可传输大功率、高转速、调节灵敏、操作简单、运行稳定、负荷追随性好的设备。

3.3.6液力偶合器额定转速滑差率应低于3%,最高机械效率大于95%。

不同滑差工作状态均应有高的传递效率,卖方提供输出转速-效率曲线。

3.3.7液力偶合器在30~100%转速范围内均应能灵敏调速和稳定运行。

3.3.8液力偶合器向驱动电动机、给水泵和前置泵提供润滑油,偶合器润滑油泵和冷油器应有足够的容量。

3.3.9液力偶合器应设置启动油泵,在泵组启动前向电动机提供润滑油。

3.3.10液力偶合器应有严密的密封,保证不产生漏油。

3.3.11偶合器能在勺管任何位置启动和停止,且勺管调节时不允许有卡涩现象、转速控制点漂移的情况。

3.3.12液力偶合器出厂前进行出厂试验,试验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各项:

空载损耗

油温

振动

噪声水平

3.4给水泵保温

卖方提供给水泵保温设计和外保护壳体。

3.5电气部分的要求

3.5.1电动机采用箱式结构,全封闭式水-空冷却方式。

电动机的设计与构造,应与给水泵的运行条件和维护要求相一致。

3.5.2主驱动电动机的额定电压为6000V,额定频率50Hz,电压变化范围为±

10%,频率变化范围为±

3%。

3.5.3电动机的额定容量应大于给水泵轴功率15%,且应考虑电动机应有1.10的运行系数。

当电源频率为额定值,电源电压与额定值的偏差不超过±

10%时,电动机应能输出额定功率,当3.5.4电源电压为额定值,电源频率与额定值的偏差不超过±

3%时,电动机应能输出额定功

率。

3.5.5电动机适合于全电压起动,电动机应保证在80%额定电压下正常启动,且能在70%额定电压下自启动。

电动机应能承受电源快速切换过程中失电而不受损坏,且电动机在切换前是满载运行。

3.5.6在额定的功率,电压频率时,功率因数的保证值在0.8以上;

效率的保证值在88%以上。

3.5.7电动机防护等级为IP44,其绝缘等级为F级,并以B级温升考核。

3.5.8在额定电压时的堵转电流不超过额定电流的6倍。

3.5.9电动机在额定电压下的最大转矩与额定转矩之比不低于1.6倍。

3.5.10电动机应能承受从正常工作电源快速切换和慢速切换到另一个电源时施加在电动机上的扭矩和电压引起的应力。

3.5.11在额定电压下,电动机起动过程中最低转矩的保证值应不低于0.5倍堵转转矩的保证值。

3.5.12电动机应满足在冷态下连续启动不少于二次,热态下连续启动不少于一次的要求。

3.5.13电动机定子绕组接线为Y接线,功率小于2000kW时,引出三个线头。

功率大于等于2000kW时,引出六个线头,并且在中性点侧安装有电流互感器箱,电流互感器由买方自购。

3.5.14电动机应有二个接地端子,应在相反的两侧接地,一个接地装置设在电缆接线盒下面。

3.5.15电动机的出线端子盒应按功能分别独立装设,所有引线要求带有标记和识别符号。

出线盒的方位应按买方要求设置。

3.5.16电机两侧轴承应有测温元件,以便输入DCS系统进行检测,电动机的轴承应有加注润滑油的设备,并要求能在不拆卸电动机的情况下,把润滑油注入轴承箱。

3.5.17电动机采用全封闭水一空冷却方式,冷却器置于电机顶部。

由液力偶合器向电动机看,冷却水进、出口均在左侧。

冷却水为循环水,进水温度不高于38度,冷却器应有一定的裕度。

3.5.18电动机设置防结露加热器,电源使用交流380V。

3.5.19电动机应有吊环或其它起吊设施,方便检修起吊。

3.5.20电动机的冷却方式及要求。

3.5.21电动机的噪声和振动应符合国标。

3.5.22电动机为湘潭电机厂产品

3.6给水泵自动控制部分的要求

3.6.1卖方应提供泵组范围内全部启停与正常运行所需的安全保护和监视仪表、取样部件、导管、仪表阀门、检测元件、传感器及接线盒、予制电缆等,并提供相关图纸资料。

3.6.2随本体供货的仪表和控制设备,应选用通用产品,并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不得采用国家已公布的淘汰产品。

选用的仪表不应含有水银等有害物质。

3.6.3卖方应提供就地安装仪表和控制装置的详细清单和说明。

清单上应写明数量、制造商、型号和用途。

3.6.4温度检测元件的引线应与动力线分开,引至单独的接线盒。

各引线要排列整齐。

3.6.5对于用于保护连锁的一次测量元件,如果工艺条件允许,必须装设三支一次测量元件,如果给水泵本体的测温元件不具备装设多元件,则应装设双支测量元件。

3.6.6仪表和控制装置设备信号制式:

模拟量输入/输出信号:

4~20mA

热电阻分度号:

Pt100,三线制。

热电偶分度号:

E,K

开关量信号为无源干接点信号输入220VDC3A

输出48VDC3A

3.6.7锅炉汽动给水泵和锅炉启动/备用电动给水泵应采用完全的、速比至少为20:

1(即从5额定转速到额定转速)的转速传感器,转速传感器为非接触式,型号为HY-ZS3,由北京希普商贸有限公司生产。

带有就地显示表,远传输出信号应为标准的的4~20mADC模拟量信号。

3.6.8锅炉汽动给水泵和锅炉启动/备用电动给水泵的泵壳金属热电阻数量要充足,以便在启动时监视泵体金属温差。

卖方应规定出暖泵程序,暖泵的控制及仪表的安装要求。

3.6.9卖方应就锅炉给水泵与锅炉给水控制系统的接口与买方或买方选择的DCS承包商合作,以便更好地完成锅炉给水流量的控制。

由卖方提出给水泵所要求的控制方式、保护及连锁要求、仪表量程、调节比、启动操作方式和紧急操作方式等。

3.6.10电动给水泵组的液力偶合器应能够远方自动和手动控制,进口的电动执行机构采用VOITH产品。

3.6.11电动执行机构应能接受来自控制系统4~20mADC的控制信号,位置反馈传感器输出信号为4~20mADC两线制。

负载电阻大于750欧姆。

线性误差为0.5%。

3.6.12电动执行机构还应具有开/关方向的限位开关和力矩开关,其开关应为两对独立的两常开和两常闭接点,接点容量为220VAC,5A或220VDC,3A。

3.6.13在电动执行机构电源或信号故障时,电动给水泵应锁定在故障前的转速上。

3.6.14电动执行机构为可逆断续工作制,每小时接通次数应满足1200次。

3.6.15电动执行机构的主要技术指标应满足:

3.6.16基本误差:

≦±

1.5%

3.6.17回差:

≦1%

3.6.18死区:

0.5~3%

3.6.19阻尼特性:

≦3次半周期

3.6.20额定行程时间:

≦25S±

10%≦40S±

10%(对额定力矩6000Nm)

3.6.21启动特性:

电源电压降至负极限值时,执行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