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咬出的语文差错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159436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7.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咬文嚼字咬出的语文差错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咬文嚼字咬出的语文差错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咬文嚼字咬出的语文差错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咬文嚼字咬出的语文差错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咬文嚼字咬出的语文差错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咬文嚼字咬出的语文差错Word下载.docx

《咬文嚼字咬出的语文差错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咬文嚼字咬出的语文差错Word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咬文嚼字咬出的语文差错Word下载.docx

“招聘启示”“征稿启示”。

“启示”应为“启事”。

“启事”义为公开说明某事,是一种公告性的文体;

“启示”义为启发提示,和文体无关。

7、商品名称中常见的错误是:

哈蜜瓜。

“哈蜜瓜是甜瓜的一个变种。

”“哈蜜”应为“哈密”。

哈密瓜因新疆地名哈密而得名。

8、标点符号常见的错误是:

信封上误用括号。

“王伟(先生)收”“王伟先生(收)”。

括号是用来标明注释性文字的,信封上的称谓和“收”字并非注释。

9、容易张冠李戴的引文是:

“食色,性也。

”如:

“孔子说‘食色,性也’,至今仍被奉为至理。

”“它使我们想到了孟子的名言:

‘食色,性也。

’”“食色,性也”一语出自《孟子·

告子上》,它既不是孔子说的,也不是孟子说的,而是另一位思想家告子说的。

10、文史知识常见的错误是:

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

“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是野蛮人的行径。

”圆明园是于1860年被英法联军抢掠并烧毁的。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肆意践踏中国主权,其时圆明园已是废园。

2007十大语文差错分别是:

1、经常用错的称谓词:

家父。

如在问候别人时说:

“家父最近身体好吗?

”在汉语词汇系统中,“家父”属于谦辞,只能用来称呼自己的父亲;

称呼别人的父亲应为“令尊”。

2、经常用错的佛教词语:

无间道。

“陷入了留学无间道”,“面对股市,学会避开无间道”。

自从电影《无间道》问世以后,“无间道”便成了一个流行词语,人们常用它来表示失败、痛苦或灾难。

其实,影片名为“无间道”,说的是“无间地狱”;

佛教中的“无间道”则是信徒修炼的一个阶段,两者具有不同的含义。

3、报纸上常见的搭配错误:

戴上紧箍咒。

在《西游记》中,只要唐僧一念紧箍咒,孙悟空头上的金箍便要收紧。

金箍是可以戴的,而紧箍咒是咒语,只能念不能戴。

4、地名中容易混淆的字:

州/洲。

“月儿弯弯照九洲,几家欢乐几家愁。

”“九洲”的正确写法应为“九州”。

“九州”为中国的代称。

5、新闻中容易用错的词语:

娈童。

“杰克逊娈童案落下帷幕”等。

在这类新闻中,“娈”一律被理解成了动词,指“性侵犯、猥亵”等;

其实它是形容词,义为“美好的样子”,“娈童”则是一个有特定含义的词语,专指被当作女性玩弄的美少年。

6、书面文字中经常混淆的词语:

权力/权利。

“业主的合法权力应该得到保障”,“政府干涉经济生活的权利应该受到限制”。

在这两个例子中,“权力”与“权利”用反了。

“权力”是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或是职责范围里的支配力量;

“权利”则和义务相对应,它是以依法获取或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为特征的。

7、成语运用中常见的词形错误:

唇枪舌战。

“法庭上一番唇枪舌战,谁也没说服谁。

”“唇枪舌剑”,形容争辩激烈、言辞锋利;

也有“舌战”一词,“舌战”是指口头交锋,“唇枪舌战”显然是两者杂糅的产物。

8、商品名称中的常见用字错误:

碳烧(烤)。

“碳烧咖啡”、“碳烤月饼”等。

“碳烧(烤)”均应为“炭烧(烤)”。

“炭”指木炭,用木炭烧烤食物,是一种传统的食物加工方法,它可以使食物带有独特的芳香;

而“碳”是一种化学元素,无法直接用作燃料。

9、计量单位中常见用字错误:

“52液晶电视”。

1977年国家发出《关于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的通知》,淘汰了部分计量单位的旧译名用字,“”字是其中之一,此处“”应改用“英寸”。

10、引用古诗名句的常见错误:

“海上升明月”。

人们引用“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时,往往把“生明月”误为“升明月”。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一个“生”字气象万千,出神入化,是诗中的传神之笔;

误为“升”,则成了直白的写实,既不忠实于原著,又削弱了诗的意境。

2008年十大语文差错: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乐”的读音:

正解:

读作lè

,误解:

读作yuè

辨析: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演员们击缶吟诵孔子的名句。

演员们没有读错,倒是有解说员误读。

2、三聚氰胺中“氰胺”的读音

ng’à

n误解:

qīng’ān

有关奶粉安全的报道,使三聚氰胺成为焦点。

多年来人们习惯将“氰化钾”“氰化钠”的“氰”误读成qīng。

3、“震撼”与“震憾”

2008年高考,不少考生描写地震场面、抒发震惊的情感时,想写“震撼”却误作“震憾”,这成了高考作文中的高频别字。

4、“名人故里”与“名人故裏”

名人故居的说明牌常将“故里”误写成“故裏”。

有人以为,“里”的繁体字是“裏”。

其实“里”字本有其字,和“裏外”的裏不相干;

“裏”的本义是指(服装的)衬里。

5、“阻击”和“狙击”

有些报道混淆了狙击和阻击的意思。

“狙击百年一遇的金融风暴”“长三角狙击赤潮”,上述两处“狙击”应为“阻击”。

“狙击”是进攻性的偷袭,呈主动状态;

“阻击”是防御性的还击,有被动意味。

6、“营利机构”与“盈利机构”

营利是指主观上以谋取利润为目的,盈利是指客观上获得利润。

两者的出发点不同。

7、“其间”与“期间”

经常能看到“期间,我参加了一次考试”一类的句子。

这里的“期间”应为“其间”。

“期间”前面必须有修饰语,指明具体的某段时间,不能单独放在句首做状语。

8、“只能望其项背”和“难以望其项背”

某些知名作家也会用“只能望其项背”来表达及不上的意思。

“望其项背”的意思是能看见别人颈项和背脊,距离不大;

要强调距离悬殊,应采用否定式,说成“不能望其项背”“难以望其项背”。

9、“准备金率”和“准备金利率”

金融机构为了保证客户提现和资金清算,必须将吸收到的存款的一部分,作为“存款准备金”缴存到中央银行。

前者是指提取准备金的比率,后者是指央行对准备金支付的利率。

10、“索隐”和“索引”

《红楼梦》研究中经常提到索隐派。

索隐派却一再被误为“索引派”。

“索隐”是指钩沉索隐,探究故事背后的事实,和供检索用的“索引”是两回事。

2009年十大常犯语文差错分别是:

1.经常混淆的概念是:

“祖国”和“新中国”。

2009年是新中国建立60周年,在相关纪念活动和媒体报道中,“祖国60岁生日”频频出现,正确的说法应是“新中国60岁生日”。

“新中国”特指中华人民共和国。

2.日历上的常见用字错误是:

“己醜年”的“醜”。

2009年是农历己丑年,有人以为“丑”的繁体字是“醜”,就在日历中将“己丑年”误为“己醜年”。

3.容易用错的成语是:

首当其冲。

所谓“首当其冲”,义为首先受到冲击,遭遇灾难与不幸,不能理解为“冲锋在前”。

4.经常误用的量词是:

位。

“位”不是一个普通的量词,它含有敬重意味。

但有些媒体却用其表达“一位罪犯”或“一位贪官”。

“位”也不应用于自称。

5.影视剧中经常写错的人名是:

貂蝉,常被写成“貂婵”。

汉代,人们认为“貂”与“蝉”都是美好的事物,因此用来作美女的名字。

6.引文容易张冠李戴的是: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这句话普遍被误认为是唐代名臣魏征的名言。

其实,这是唐太宗在魏征去世的时候说的。

7.地方宣传中经常误用的词语是:

故里。

现在一些地方为了提高知名度,常号称是某名人的“故里”,理由是该名人曾在当地生活居住,为争夺名人“故里”称号甚至相互对簿公堂。

其实,“故里”指的是故乡、家乡。

住过的地方应称“故地”,住过的居室应称“故居”,都与“故里”无关。

8.菜单上经常出现的错误的菜名是:

宫爆鸡丁。

其实,正确的写法应是“宫保鸡丁”,它的得名和清代丁宝桢有关。

此人曾官封太子少保,被尊称为“丁宫保”。

9.网络中最容易混淆的字依旧是:

“帖”和“贴”。

帖,音tiě,是写有文字的纸片,名词。

贴,音tiē,是把薄片粘到别的物体上,动词。

10.时政文章中容易出错的词语是:

兴亡周期律。

这个词经常被误写为“兴亡周期率”。

“周期律”是一种规律,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某些特点反复出现。

2010国人十大常犯语文差错公布:

1.最容易写错成语:

美轮美奂。

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美轮美奂”也成为新闻媒体使用频率最高的形容词,但其中的“轮”往往被写成了“仑”或“伦”。

美轮美奂指建筑物高大美观,“轮”的意义是“高大”。

2.最常写错的地名是:

黄浦江。

“黄浦”和“黄埔”音同形近,人们往往把黄浦江错写成“黄埔江”。

3.经常被混淆的词是:

截止/截至。

“截止”的意思是活动已经停止,一般用于某一时间之后;

用于某一时间之前的应当是“截至”,如“截至昨日,已有上千人报名”。

4.体育报道中经常用错的词是:

囊括。

“囊括”的意思是无一遗漏,只要不是将所有的金牌都收入囊中,就不能用“囊括”。

5.新闻报道中容易用错的词是:

侧目。

“他的研究成果解决了十多亿人的吃饭问题,令世界为之侧目。

”这里的“侧目”应改为“瞩目”。

“侧目”是指斜目而视,形容愤恨或者畏惧的样子。

6.繁体字容易误认的是:

晝。

“晝”是“昼”的繁体字,常被误认作“書”(书)或“畫”(画)。

7.书名或栏目名称最常见的差错是:

“精粹”误为“精萃”。

“精”指经拣选的好米,“粹”指纯净而无杂质的米,两者并列,引申指提炼出的好东西。

而“萃”常用义为集聚,是动词,如“荟萃”“集萃”等,没有精华的意思。

8.最容易误读的古诗名句是: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人们普遍认为它描写的是冬天的景色,梨花开放透露出春天的消息。

其实,这两句诗出自唐朝边塞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它们是千古咏雪名句,写的是“胡天八月即飞雪”,并非实写梨花,也不是形容冬景。

9.用汉字数字表示年份时常见的差错是:

以阿拉伯数字“0”代替汉字数字“〇”。

这一差错在2010年出现频率较高。

10.在否定句式中经常误用的词语是:

无时无刻。

常常被当成“每时每刻”使用。

语言文字专家指出,“无时无刻”必须与“不”搭配才能表达肯定的意思。

而“每时每刻”常与“都”搭配。

2010年29日发布“咬嚼”总结报告:

毕淑敏、陈忠实、池莉、苏童、铁凝、王安忆等12位当代名作家纷纷上榜。

其中最多的是《手机》的作者刘震云,有四五百封。

刘震云误把“打摆子”当成伤寒,其实“打摆子”是指由疟原虫引起的传染性寄生虫病,也就是疟疾。

而毕飞宇在《美好如常》里,误把第一个徒弟称为“关门弟子”,在《受伤的猫头鹰》中,错把猫头鹰称为双栖动物,这都是作者常识性错误。

还有池莉在《水与火的缠绵》中,把“深孚众望”错写为“深负众望”,陈忠实的散文中一直把“树干”错写成“树杆”,这都是作者文字理解上的错误。

刘震云在回信中说道:

“我对汉语,还有许多盲点和误点。

我对生活常识,也有许多盲点和误点。

谢谢每一个帮我咬文嚼字的朋友。

”苏童和王安忆都给编辑部发了邮件,肯定了读者的意见,王安忆为了重版时改正错误,还特意向编辑部索要了“咬嚼”报告。

2011年年度“十大语文差错”:

1、社会影响重大的语文差错是:

“捍”误为“撼”。

2011年5月,故宫送给北京市公安局的一面锦旗上,把赞美词“捍祖国强盛”错成了“撼祖国强盛”,舆论哗然。

“捍”是保卫、防御的意思;

“撼”是动、摇动的意思。

虽然读音相同,但两个字并不通用。

故宫“撼”事,令人遗憾。

2、简繁体转换中容易混淆的繁体字是:

復/複。

2011年出品的电影《辛亥革命》中,多次出现“光複”字样,其实都应作“光復”。

“復”,表示转回来、还原、恢复等义,“光复”的“复”指恢复,故对应的繁体字应为“復”;

“複”的本义是有里子的衣服,引申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重复,如“山重水複”“複印”。

3、纪念建党九十周年,媒体上经常出现的知识差错是:

把中国共产党党徽上的镰刀与锤头,误说成“镰刀与斧头”。

《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

“中国共产党党徽为镰刀和锤头组成的图案。

”镰刀代表农民阶级,锤头代表工人阶级。

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是共产党依靠的两大基本阶级。

锤头和镰刀交叉的图案,代表工农联盟。

4、在报道工程建设时常见的词语错误是:

“合龙”误为“合拢”。

2011年7月,杭州钱江三桥发生部分坍塌事故,有关报道中说,大桥在施工中曾存在“过分强行合拢”的问题。

其中的“合拢”应作“合龙”。

传说天上的龙有吐水的本领,故人们把大坝未合龙时的流水口比作龙口;

而把修筑堤坝或桥梁等从两端施工,最后在中间接合,叫作“合龙”。

“合拢”只是靠拢在一起,与“合龙”不是一回事。

5、普遍关注而又普遍读错的一个金属元素是:

“铊”。

“铊”是一个冷僻字,因为社会事件中出现了“铊”,从而进入了公众视野。

这是一个多音字。

读tuó

时,同秤砣的“砣”;

读tā时,则表示一种元素名称,不少人却把它误读成了tuó

铊的化合物有毒。

2011年6月,中国矿业大学发生学生“铊中毒”事件,某些电视主持人在播报有关新闻时,把“铊中毒”读成了“tuó

中毒”。

6、灾害事故报道中经常混淆的词语是:

泄露/泄漏。

媒体在报道日本核电站时,有的用“泄露”,有的用“泄漏”,前者是用错了的。

“泄露”的对象是机密的信息;

“泄漏”则既可以指具体的物质,也可以指抽象的情报、信息等,使用的范围较广。

凡是液体、气体等的漏出,应当说成“泄漏”。

7、媒体上容易误用的一个称谓是:

村长。

我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共三至七人组成。

其主要领导称“村民委员会主任”,简称“村主任”。

媒体在报道当下农村新闻时,经常把“村主任”误称为“村长”。

这是语言运用中的滞后现象。

8、在使用计量单位时常见的错误是:

把“摄氏度”分开来说成“摄氏”多少“度”,如“摄氏15度”“摄氏20度”。

准确的说法应是:

“15摄氏度”“20摄氏度”。

摄氏度是温标的一种,由瑞士天文学家摄尔修斯制定。

这是一个法定计量单位,不能随意拆开。

9、学生作文中容易出错的一句引语是:

“一年之计在于春”。

“一年之计”容易误为“一年之季”或“一年之际”。

这是一句古谚,大意是说,要在一年开始时多做工作,为实现全年的奋斗目标打好基础。

“计”,计划、规划,误为“季度”“季节”的“季”或“边际”“国际”的“际”,都是不对的。

10、街头商店用字中常见的差错是:

“家具”误为“家俱”。

“具”,义为器具、用具。

“家具”即床、柜、桌、凳等家庭用具,故用“具”。

“俱”,义为全、都、一起,如“面面俱到”“与生俱来”。

前者为名词,后者为副词,两者不容混淆。

(来源:

新民晚报)

《咬文嚼字》杂志2012年8月“围观名家博客”活动“盯”上了收藏专家马未都。

专家们评价马未都的文字有时太过粗心,甚至有专家打趣说:

“马未都,马未都,一双慧眼不含糊,可惜笔下有点粗。

马未都文字中的有些差错显然和水平无关。

比如《租房》中把“脱缰之马”误成“脱疆之马”,《空饷》中把“外快”误成“外块”,《李白与李煜》中把“吟诵”误成“吟涌”,《停电》中把“九霄云外”误成“九宵云外”,《慈善》中把“羸弱”误成“赢弱”等等。

还有些差错,看似和知识结构有关,其实说到底,仍是学习过程中的粗心造成的。

比如《母亲全家福》一文中多次提到他父亲的军人身份,如“父亲是军人,一副行武英气”等等。

其中的“行武”都是“行伍”之误。

再如《路东之》中回忆古陶文明博物馆的创办人路东之时说:

“一次深夜过半,我提醒他说‘天要下雨了’,委婉逐客,东之却以嫣然一笑对之,然后继续叨叨他心中的梦。

”“嫣然一笑”是个成语,形容女子笑得很美。

而路东之是男性而非女性,把“嫣然一笑”用在男人身上无疑不妥。

当然,也有些差错暴露出了马未都的“短板”。

比如《译菜名》中说:

“比如麻婆豆腐,就是一脸麻子(雀斑)的女人做的豆腐……”把“麻子”括注为“雀斑”无疑不对。

再比如《撼》中说:

“中国字如果以《康熙字典》为准,有五万余个,我们连十分之一都认识不了,我们学问再大,翻开字典就有不识之字。

”马未都认为《康熙字典》收有“五万余个”汉字,这也与事实不符。

(记者欧阳春艳)

《咬文嚼字》为中国作协主席铁凝“挑错”:

铁凝在小说《玫瑰门》中写道,苏眉惋惜老头开了个自选小铺却没有成为“自选商场的发明者”,“就像秦皇汉武只知修长城不知出击”。

这是犯了史实错误。

专家指出,《史记》《汉书》等均有记载,秦始皇和汉武帝面对匈奴的不断侵扰,都曾有过大规模出击。

同一篇小说中,铁凝还说“谁知人间的事历来都是祸不单行,福至心灵”。

其实,两个成语意思相差甚远,不能连用。

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铁凝散文·

疾步热岛》开头写道:

“去年六月,我有十天时间在台湾访问。

先是高雄,后是台北。

看宝岛由南向北,节目紧密,令我感到用‘走马观花’都不足以表现我们行色的匆忙,或者把此行称作‘跑马观花’更为合适。

语言文字专家指出,“走”的古今意义有别。

走,今天指步行,古义就是跑步。

因此,成语“走马观花”的意思其实就是“跑马观花”。

而铁凝在文中把“走马观花”理解成了“走路”,是犯了以今律古的错误。

此外,铁凝在散文《怀念孙犁先生》中写道:

“已故作家韩映山嘱我带封信给孙犁先生。

”语文专家指出,已故是已经去世,已经过世的作家是不可能嘱人带信的。

在这种情况下,不妨使用“当时还健在的作家韩映山”这一词组,如果硬要让“已故作家”嘱人带信,可就要闹笑话了。

“三甲”不是前三名:

在休育新闻报道中,我们经常看到把前三名称为“三甲的情况。

只可借“三甲”和“前三名”不是一个概念。

......

报刊上类似“中远跻身末代甲A三甲之列”的用法比比皆是,都

是把“三甲”当成“前三名”来理解的。

其实这是误解。

用“三甲”表示名次排列的用法源于封建科举制度。

我国科举考试制度创始于隋唐。

宋代大力提倡科举,放宽录取和任用范围,扩大录取名额,将进士分成三等,称为“三甲”。

《宋史·

选举志一》:

“(太平兴国)八年(983年),进士诸科,始试律义,……进

士始分三甲。

”明清两代沿袭,成为科举定制。

第一甲仅限三人,一甲的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赐进士及第”;

第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二甲的第一名叫传胪;

第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

可见,“三甲”是科举考中了进士的人,等别分类是指“三个等别”,而不是指“前三名”。

2012年,《咬文嚼字》“咬”上郭敬明。

截至目前,郭敬明博客中的错别字是最多的,堪称作家中的“错别字大王”。

在《咬文嚼字》公布的这份结果中,记者看到挑出来的郭敬明博客中的几处差错,如把“令你们自豪”误写成“另你们自豪”,把“自我了结了”误写成“自我了解了”,把“顶着大雨”误写成“定着大雨”,

把“拉锯战”误写成“拉锯站”,把“挥了几下”误写成“辉了几下”,把“虚伪”误写成“虚位”,把“下班”误写成“下半”等等。

《咬文嚼字》主编郝铭鉴在微博中谈及这一现象时,引用了当年语文老师批改作文的一句批语:

“遍地荆棘。

”其次,文中还提到郭敬明的博客集中体现了语言运用中的高频差错。

一些常见的易混字词,如“戴”与“带”、“副”与“幅”、“碳”与“炭”、“反映”与“反应”等等,郭敬明基本不能准确辨析。

另外,郭敬明的《两小时后的生日》一文中说的“蜉蝣撼树”也被挑出,唐代韩愈《调张籍》中有诗句说: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后世用“蚍蜉撼树”,嘲笑力量很小而想动摇强大的东西,讽其自不量力。

蜉蝣与蚍蜉都是虫子,但与“撼树”搭在一起说的,只能是“蚍蜉”而非“蜉蝣”。

报告还指出在《WaterBoy》一文中,看电影对着“荧幕”,此处应为“银幕”。

《咬文嚼字》编辑部指出,《咬文嚼字》很肯定方舟子的学风和文风。

但即使如方舟子这样严肃的作者,《咬文嚼字》的读者还是发现了问题。

比如“字词差错”:

“《我们为什么会咳嗽?

》一文中,方舟子把陶弘景说成是‘魏晋’人,其实他是‘南朝’人。

”而对于郭敬明的博客,他们说:

“从博文中,可以看出郭敬明思维活跃,但缺乏相关的知识,尽出一些不大不小的洋相。

围观的专家和读者表示,对郭敬明这样的作家,有关出版部门和媒体单位,既要爱惜他们的才气,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同时也要看到他们的缺陷和不足,帮助他们不断提高。

一味呵护、逢迎甚至溺爱,是不利于他们成长的。

”昨日,华西都市报记者联系到郭敬明所在的长江文艺出版社,其媒体联络人表示,郭敬明现在台湾,“出版社不回应此事。

2012年国人十大语文差错:

  1、容易被写错的汉字数字:

“二〇一二年”经常被误为“二零一二年”。

阿拉伯数字“0”有“零”和“〇”两种汉字书写形式,两者不能混用,涉及编号时应该写作“〇”,用作计量时该写成“零”。

  2、容易被写错的书名是莫言的《天堂蒜薹之歌》,常被误为《天堂蒜苔之歌》。

蒜薹是大蒜的薹,嫩的称蒜苗,是人们喜欢吃的蔬菜之一。

而“苔”则是苔藓植物。

有人误以为“苔”是“薹”的简化字,以致把“蒜薹”写作“蒜苔”。

  3、容易纠缠不清的法律词语是:

“酒驾”和“醉驾”。

人们常常把“酒驾”误为“醉驾”。

“酒驾”是酒后驾驶,指每100毫升的血液中酒精含量超过20毫克但不到80毫克;

“醉驾”是醉酒驾驶,指每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等于或大于80毫克。

两者的法律后果不一样。

  4、经常被写错的引语是“兄弟阋于墙”。

今年中日钓鱼岛之争发生后,网民纷纷引用古语“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来说明情势,但不少网文都写成了“兄弟隙于墙”。

这句古语出自《诗经》,一般用于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团结起来对付外来侵略”。

“阋”音xì

,义为争吵,不能写成“间隙”的“隙”。

  5、容易被滥用的网络词语是“某某哥”。

“哥”字是近年来的流行用语,原本含有亲热调侃的味道,眼下逐渐出现滥用的倾向。

例如,在报道捕捉悍匪周克华的新闻时,有媒体就将其称为“爆头哥”,化残忍为一笑,显得很不得体。

  6、新闻报道中容易读错的词是“发酵”。

“发酵”本指复杂的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比喻事物受外力影响发生某种变化,例如“钓鱼岛争端再次发酵”“韩日岛争连续发酵”。

  “酵”字历史上有两种读音“jià

o”和“xià

o”,现在根据《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统读为jià

o。

  7、法制新闻报道常被混淆的是“囹圄”和“囫囵”。

词形相近所致。

今年某影星在一份因儿子吸毒而代其道歉的网络声明中就表示儿子“目前身陷囫囵”。

“囹圄”意思是监狱,而“囫囵”意思是完整、整个儿的,常见成语是“囫囵吞枣”。

  8、“皇后”不能被写成“皇後”,这是古装影视剧中经常出现的错误。

“后”字原指君主,引申指“君主的妻子”,和“前後”的“後”是两码事。

  9、女性常用错的称谓是“贱内”。

2012年7月一位台湾知名女艺人自称“贱内”令人啼笑皆非。

“贱内”是一个谦辞,旧时用于男人对别人称呼自己的妻子,不宜用作现代女性的自称。

10、在报道黄岩岛事件时,媒体经常把“潟湖”误为“泻湖”。

这是一个习惯性错误。

因为“泻”的繁体字“瀉”与“潟”形近,导致误读误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专升本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