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道北段线路的变迁与优化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158001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08.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牛道北段线路的变迁与优化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金牛道北段线路的变迁与优化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金牛道北段线路的变迁与优化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金牛道北段线路的变迁与优化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金牛道北段线路的变迁与优化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牛道北段线路的变迁与优化Word格式.docx

《金牛道北段线路的变迁与优化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牛道北段线路的变迁与优化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金牛道北段线路的变迁与优化Word格式.docx

《广元县志·

艺文志》所论李祖仁

《广元复行古道记》,曾提到在县北藁本山曾设置过以镇宁为名的驿站。

明代的川陕驿道较之元代有所变化,主要是在广元以下直南经阆中再西南折去成都,不经剑门之险。

黄汴《天下水陆路程》记其沿路驿站里程为:

“褒城县开山驿东50里至汉中府,南50里黄沙驿,40里沔县顺政驿,60里青阳驿,40里五

丁峡金牛驿,60里柏林驿,10里宁羌州,50里黄坝驿,并属沔县,60里过七盘关界,神宣驿,70里朝

天驿,60里沙河驿,70里龙潭驿,65里柏林驿,40里施店驿,50里槐树驿,75里保宁府阆中县锦屏驿。

……”

上述驿站,褒城、金牛、朝天地址仍旧,黄沙驿设于勉县黄沙镇,顺政驿设于勉县旧城武侯

镇。

青阳、柏林、黄坝、神宣、沙河、槐树和阆中等名均未改变,沿用至今。

宁羌州即今宁强县,龙潭驿设在今四川广元市。

由于从广元向南经阆中以去成都的驿道仅明代和清初短期使用,对金牛道北段路线变迁影响不大,可不具论。

而同时由广元经剑门去成都仍为大道之一,《天下水陆路程》曾详载其沿线要地和里程。

清代康熙年间,川陕大驿道就又转移到剑门一线上来。

《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1辑所收《驿站路程》载:

“褒城县开山驿50里至沔县黄沙驿,40里至沔县顺政驿,90里至沔县大安驿,90里至宁羌

州柏林驿,45里至宁羌州黄坝驿,60里至广元县神宣驿,50里至广元县望云驿,40里至广元县问津驿,40里至昭化县昭化驿,40里至昭化县大木树驿,40里至剑州剑门驿,60里至剑州驿”。

这里大安驿设于宁强县大安镇,昭化驿设于广元县昭化旧城,大木树地名仍在,剑门驿设

于剑门关,剑州驿设于剑阁县。

褒城广元间的驿道并无变化。

金牛驿一名虽已被大安驿代替,

但二者相距仅数里,而烈金坝、金牛峡、五丁关等地名仍旧,见诸《大清一统志》、《陕西通志》等书。

但是,这种把陕西宁强县烈金坝到四川广元朝天驿间的元明清驿道看作古代的金牛道,秦

汉、隋唐时代汉中成都间国家驿道的看法,可能并不正确。

原因如下:

第一,前述驿道上与金牛道有关的诸多地名,大多是元明清时代出现的,在此以前的史志

图籍中不见记录。

说明在元代以前,这条路本非大道,更非驿道。

它的开辟时间不会很久,不可

能是战国时期的大道。

例如这条驿道上的金牛峡、五丁关、五丁驿、五丁铺等,均始见于明代图籍。

现存古代图籍如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王存《元丰九域志》、欧阳忞《舆地广纪》和杜佑《通典·

州郡典》马端临《文献通考·

舆地考》等书均未著录。

第二,即令烈金坝附近确是秦王列置石牛及黄金的地方,然而从汉中去四川,烈金坝正处于两条道路的分岔口。

一条即是元明清时期的驿道,从烈金坝向南,溯金牛峡、过五丁关,经宁强去广元。

另一条是从烈金坝继续往西南,至阳平关折南,顺嘉陵江河谷经朝天驿去广元。

两条路在广元朝天镇相会。

所以,这后一条道路也有被称为金牛道的资格。

金牛道并不是前一条道路专有的名称。

更何况正是这后一条道路在元明清以前的隋唐五代和两宋时期独享金牛道之名而成为汉中成都间的主要驿道呢!

唐宋时期人们对金牛道的认识以及当时作为国家驿道的金牛道的具体走向,都与元明清

时期有所区别。

这时金牛道上的金牛驿至朝天驿间,不取南折金牛峡、五丁关、七盘岭之线,而是由金牛驿继续向西南至当时的三泉县,即今阳平关以西十里的唐渡村附近,折南顺嘉陵江岸至朝天驿,再南过广元、益昌(今昭化老城),入剑门,去成都。

有关历史地理图籍也均以褒谷南口和剑门关附近的道路为金牛道、石牛道。

如“益昌,古剑阁道,秦使司与错伐蜀所由,谓之石牛道”。

“褒斜道,一名石牛道。

张良令汉王烧绝栈道,示无还心,即此道也”。

至于传说秦国列牛置金的具体地点,《舆地纪胜》卷191利州路大安军的景物门称其地名为石牛头,位于“金牛镇市之西百余步”。

宋代的金牛镇即唐代的金牛县,大致位于今宁强县大安镇附近。

明万历《宁羌州志》称金牛卧处在大安东北里许。

而当地人们则传说在大安镇、金牛驿以西数里的烈金坝。

南宋著名学者王应麟《通鉴地理通释》卷8《巴蜀》条论五丁凿石开道的巨大工程时,曾引唐代诗人陈子昂说法云:

昔蜀与中国不通,秦以金牛、美女啖蜀侯。

侯使五丁力士栈褒斜,凿通谷,迎秦之

饣鬼。

秦随以兵而地入中州。

陈子昂的原话是:

“蜀昔时不通中国,秦惠王欲帝天下而并诸侯,以为不平賨,不取蜀,则未可举。

乃用张仪计,饬美女,谲金牛,因间以啖蜀侯。

蜀侯果贪其利,使五丁力士凿山通谷,栈褒斜”,置道于秦。

自是险阻不关,山谷不闭。

张仪蹑踵乘便,纵兵大破之。

蜀侯诛,賨邑灭,至今蜀为中州。

王应麟认为陈子昂所说的五丁力士凿山开道工程包括了“栈褒斜”和“凿通谷”两件大事。

“栈褒斜”是说在褒斜道上修筑栈道,以改善汉中关中间的交通,不属于金牛道的范围,可不具论。

陈子昂所说“凿山通谷”,则可作两种解释。

一是说“凿山以通谷”,通字作动词用,谷为名词,指一般的山谷。

一是“凿山于通谷”,通字作名词用,通谷就成为一个具体地理实体的名称。

个人以为似以后一种解释为宜。

因为作为地理实体的名称,除了唐宋时期的金牛镇、金牛县在其以前就叫通谷镇,已是一个军镇名称外,通谷同时还是一个自然地理实体山谷、河谷、河流的名称:

通溪、通谷、通谷水。

《水经注·

漾水》篇载:

“汉水又东,迳武兴城南,又东南与北谷水合。

水出武兴东北,而西南迳武兴城北,谓之北谷水。

南转迳其城东,而南与一水合。

水出东溪,西流注北谷水。

又南流注汉水。

汉水又西南迳关城北,除水出西北除溪,东南流入于汉。

汉水又西南迳通谷,通谷水出东北通溪。

上承漾水,西南流为西汉水。

汉水又西南,寒溪水注之,水东出寒川,西流入汉。

武兴城即今陕西略阳县城,关城在今宁强县西北阳平关镇附近。

两地之间,嘉陵江的较大支流,

自北而南为八渡河、乐素河、黑水河,而三道河、韩家河则自东南而西北,紧傍阳平关镇西南汇入嘉陵江。

八渡河发源于略阳县东北,南流由城北绕城东,再绕至城南会嘉陵江,而其支流东渡河自东南而西北,于略阳城东南会入北渡河。

所以八渡河和东渡河当即《水经注》中的北谷水及其支流一水、东溪。

乐素河为嘉陵江西侧支流,汇合嘉陵江处在八渡河以南数十里,当即《水经注》所说的除水。

黑水河亦为嘉陵江东侧支流,汇入嘉陵江处较乐素河更南。

其上流三源均与汉江同源异派,只隔着仄仄一条高不过一千米的分水岭。

从分水岭到金牛峡口的烈金坝不过十里,到大安镇也不过二十里。

所以这里的黑水河当即《水经注》中所说的通谷、通谷水和通溪,而作为唐代金牛县治所的通谷镇的得名也当与这条通谷有关。

在《水经注》之后,此地的通谷还见于宋代史志,而黑水一名,也已于唐代就多次出现了。

如《方舆胜览》卷191大安军引《大安志》说:

“崇道观:

在军东三十里通谷之前,依山为层级。

至老君座之后,即所谓(老君)洞者,石穴耳”。

“老君祠:

杜光庭《集验记(应为《道教灵验记》)云:

三泉县黑水老君,天宝间明皇幸蜀,亲见老君降于崖石之上。

上下马礼谓讫,乃饬有司示所见之状,堑于见所”。

《崇道观》条所说的老君坐象后的石洞,也被称为老君洞。

陆游《老君洞》诗题下的自注就说:

“有石刻载唐明皇幸蜀,见老君于此”。

而且与黑水老君有关,直到明清时期,黑水河上游三源交会附近,还设有一个老君铺——地方政府的通讯机构。

而老君铺现仍被沿用为当地一个居民点的名称。

关于唐代通谷镇和金牛县的地望,学者多称在今宁强县东北26公里(古代或谓八十里、九十里)的大安镇附近,而忽略了《太平寰宇记》卷133山南西道兴元府褒城县的如下记载:

“废”金牛县,在州西一百八十里,本汉褒县地。

唐开元十八年,按察使韩朝宗自县西四十里故县移在白土店置,即今县是。

南临东汉水,西临陈平水。

其旧县即汉葭萌县地。

东晋孝武分葭萌置绵谷县,唐武德二年分绵谷县于通谷镇置金牛县。

县废后于故城置百牢关,唐人废入褒城焉”。

上述资料说明,唐代金牛县的治所先后曾经分处两地。

从始设到开元十八年治所是在通谷镇,开元十八年到宝历二年被撤,治所在白土店。

白土店位于汉江及其支流陈平水,今称大林河的交会处,即今大安镇,通谷镇在白土店,也就是大安镇西四十里,烈金坝西三十里,大致应在今黑河上流三源交会处附近。

这里现在有一个乡级居民点代家坝,附近还有一个以老君铺为名的村庄。

核以《元和郡县志》卷22山南西道兴元府金牛县“嶓塚山,在县东二十八里”,“汉水所出”。

“嘉陵江经县西,去县三十里”。

“故关城,俗名张鲁城,在县西三十八里”等记载,通谷镇和金牛县始设时的治所也应在这一带,而不应在四十里以东的白土店。

也许人们会提出疑问,此处为一狭仄山凹,居民不多,物产不丰,西距阳平关和三泉县城三

四十里,作为新设县级行政单位的治所恐非适中之地。

实际当时金牛县辖地,既远至今大安镇

以东,而三泉县的治所,亦远在今四川广元县境。

位于阳平关西十里的三泉县治,依《太平寰宇

记》卷133所载,系金牛县治东迁白土店之后的天宝元年,才从“今县南一百二十里”的故县移来。

所以在唐高祖武德二年以通谷镇为新设金牛县的治所时,并无与其西的三泉县治所逼近之嫌。

通谷镇设置始于何时,已难详考,但最晚在南北朝末年,通谷这个居民点已作为一个军事

要地而存在了。

《隋书》卷77《梁叡传》和卷55《张威传》均称,在北周最后一个皇帝静帝大象二年,杨坚以外祖父出任函相,总揽大权。

益州总管王谦以其不利于周朝,起兵反抗,命开府李三王等领兵守通谷,旋为杨坚所派行军元帅梁叡、张威等所战败。

其后杨坚代周,建立隋朝,通谷成为一个重要军镇。

唐高祖武德二年,新设金牛县,即以通谷镇为沿所,附近并设金牛驿,政治地位更有所提高。

至玄宗开元年间,金牛县治东移于四十里外的白土店,金牛驿自也相应东移。

元宝年间三泉县治由南面一百二十里外移至通谷镇四十里的新址,此地的政治军事地位就大大降低了。

但终唐宋时期,此地仍为全国主要驿道所经,就是在元明清三代全国主要驿道移至金牛峡、五丁关、龙洞背之线以后,此处仍为陕南重镇汉中与川陕水陆要冲阳平关间交通线的必经之地。

上述种种情况,说明陈子昂关于五丁力士开辟金牛道的看法并非一人独见,而是反映当时人们的共同认识,反映唐宋时期的人们普遍认为五丁力士所开的金牛道在通谷,而不是象明清时期人们认为的那样:

五丁力士开辟的金牛道是金牛峡、五丁关、龙洞背之线。

关于今陕西宁强大安镇与四川广元朝天镇之间的,以金牛道为名的唐宋国家驿道的走向,

前已言及,大致当西经烈金坝、分水岭至阳平关,折南顺嘉陵江河谷南达朝天镇这段驿道的长

度约为二百里。

按唐代三十里置一驿的制度当有八九驿之设。

可惜在现存历史地理图籍中,

既不见有关此段驿道、驿程的记载,沿途所设驿馆也仅见金牛驿、三泉驿、筹笔驿等三几处。

所幸由于唐宋时期皇帝、官员以及文学士来往川陕,多取此途。

所以沿途要地,如县治、驿馆、市镇、关隘以及有关名胜古迹、自然景观,频为旅行此途的文人学士反映于诗文中,给我们提供了唐宋金牛道碓取此线而不由金牛峡、五丁关、龙洞背之线的若干证据。

唐宋时期封建皇帝经金牛道入界只有两次。

一次是中期安史之乱,玄宗取故道、金牛道逃往成都。

一是末年黄巢起义,僖宗取傥骆道、金牛道逃往成都。

他们在金牛道的金牛驿和朝天镇间究取那条路线,经过那些地方,现存史籍均不见明确记载。

但是,从前引杜光庭《集灵记》的记载可知,关于唐玄宗入蜀的路线,唐末人已说是取道金牛县至三泉县一路。

而南宋时期曾经数度往返于西蜀汉中间的爱国诗人陆游,在所作《晓发金牛》诗的诗题自注中就曾说:

“自金牛以西,皆明皇幸蜀路”。

自金牛往西的道路,当然是指从大安镇经阳平关折南向朝天镇、广元之线。

如果取金牛峡、五丁关、龙洞背之线,那就要先折南而不是向西了。

此诗有“阿瞒狼狈地,千古有遗伤”之句,阿瞒就是唐玄宗,也称唐明皇李隆基的小名。

狼狈地则指其由此线逃向成都。

陆游的《老君洞》诗题自注,也曾说黑水上游有纪念唐明皇于此见老君的纪念石刻。

留有歌咏此线自然风光和名胜古迹诗篇的唐明宰相有玄宗时的苏颋和宪宗时的武元衡。

苏颋有《经三泉路作》和《夜发三泉即事》等诗,见《金唐诗》卷73。

诗中言及当地的“泥栈、云梯、飞梁、绝磴,以描写这段道路的艰险。

武元衡有《元和癸己,余领蜀之七年,奉诏徵还,二月二十八日清明,途径百牢关石门洞》和夕次嶓山下等诗见《全唐诗》卷316。

嶓为当指大安镇附近的嶓塚山,传为汉江的发源处。

百牢关的地望先后有所变化迁移,前引《太平寰宇记》言及天宝以后的百牢关在原金牛县旧址通谷镇,而到元和年间则已迁至嘉陵江边,穆宗长庆年间曾任宰相的诗人元稹的诗篇可为说明。

元稹曾于九年之内五次往来金牛道,每次经过百牢关,故其《百牢关》诗有“那堪九年内,五度百牢关”之句。

而从其《东川行》组诗《百牢关》和《夜深行》二首的如下诗句;

“嘉陵江上万重山,何事临江一开颜。

由笑只因任敬仲,等闭身度百牢关”。

“夜深犹自绕江行,震地江声似鼓声,渐见戍楼疑近驿,百牢官吏火前迎”。

都可作为当时的百牢关位于嘉陵江边的确证。

唐末文人孙樵的《出蜀赋》,也把百牢关、石门洞与嘉陵江联系在一起。

从朝在而百牢,道路自是沿嘉陵江河谷而上,而所说的石门当即武元衡诗中的石门洞,也称石洞、龙门、或龙门洞,位于唐宋三泉县南郊。

北宋苏元志《龙洞记》曾极言龙门三洞山水风景之胜,“奇冠天下”:

“自蜀至京,行四千余里,几半天下,山水之可喜者,莫如利三泉县;

自利至兴,行五百里,几半蜀道,岩洞之可喜者,莫如龙洞”。

还指龙门洞的具体位置是“自三泉西行大道不能二里,又自大道南行支径不能百步”。

《舆地纪胜》卷191曾记洞内有唐代沈云卿和宋代名人文彦博、宋祁、王素、韩绛等的题记诗文和苏元老之上述龙洞记碑。

《汉中地区名胜古迹》称,明赵涵《石墨镌华》曾著录此碑,《一九四三年宁强县经济调查团全县经济调查报告》载:

“龙门寺在龙洞沟口处,宋宣和四年眉山苏在廷氏撰书之碑记尚存”。

《汉中地区名胜古迹》说此碑刻解放后移至唐渡公社保存。

一九七九年春乃移至宁强县文化馆保存”。

南宋诗人陆游佑四川安抚使王炎军幕前后,也曾多次往来于巴蜀汉中间,并写有歌诵沿途风光的诗歌数十篇。

不仅断言此段驿道为金牛道,而且提到这段驿道上的重要地点如嶓塚、金牛、三泉、龙门、老君洞,九井滩、潭毒关、筹笔驿等。

上述情况,说明唐宋时期的金牛驿道确系由大安镇继续西行至阳平关附近,才折南顺嘉陵江河谷南下,并不象元明清时期的金牛驿道那样,取金牛峡、五丁关、龙洞背至朝天镇之线。

关于唐宋金牛道金牛驿至明天驿间的要地,如县城、市镇、关隘、驿馆、名胜古迹等,唐代诗人中反映的有金牛县、金牛驿、金牛镇、百牢关、三泉县、三泉驿、石门洞、五盘岭、筹笔朝天岭驿等,宋代诗文中又增加了大安军、老君洞、老君祠、九井山、九井滩、九井驿、潭毒关、朝天关等。

分别简述于后。

金牛县(开元十八年以后)、金牛驿、金牛镇。

前引《太平广记》所记开元十八年东移后的金牛县治,“南临东汉水,西临陈平水”。

西汉水即汉江。

其南源之一的金牛峡水,北流于烈金坝出峡折东北流,至大安镇附近与汉江北原之一的大林河,即陈平水相会。

相会处的大安镇当即东迁后的金牛县所在地,而金牛驿亦当说此地。

金牛县被废之后,此地改称金牛镇,而大安镇之名,当由南宋时期由三泉县升格的大安军曾一度迁治此地而得名。

现在大安镇与烈金坝间仍有一个以金牛驿为名的村庄,当是后来适应金牛驿道改线于金牛峡、五丁关之线的情况迁置于此地的。

通谷镇、金牛县(武德二年至开元十八年)百牢关、黑水老君洞、老君祠。

隋代和唐初的通谷镇当在今宁强县代家坝一带,前已谈及。

金牛设县,此地即为县治。

县治东移,此地改设百牢关,均见前引《太平寰宇记》。

附近的黑水老君洞、老君祠,亦见于前引《舆地纪胜》和陆游诗题。

唯关于百牢关的地望,历史图籍记载不一。

除前述在通谷镇、金牛县旧址一说外,还有说在西县,即今勉县老城武侯镇和三泉县,即今宁强县阳平关附近诸说。

而西县说中又有县西三十步、县西南、县西三十里、六十里诸说。

所以学者们推测唐宋时期百牢关设置地点可能有多次变更。

但从唐人诗中可以看出,唐后期百牢关确曾设于嘉陵江边,是没有疑问的。

除前引武元衡、元稹、孙樵诗文外,唐末于武陵《过百牢关贻舟中者》诗说:

“蜀国少平地,方思京洛间。

远为千里客,来度百牢关。

帆影清江水,铃声碧草山。

不因名与利,尔伐各应间”。

当时金牛驿道的汉中广元间,可以通航的河流只有汉江和嘉陵江两条,而汉江只是在接近汉中平原的西县附近才能通行小船。

于武陵过百牢关时所见的穿行于碧草山间与马帮驼铃相映成趣的清江帆影,自应出现于嘉陵江的峡谷中,而非汉江平原上。

这与百牢关在三泉附近说相合。

而南宋地志《舆地纪胜》卷191和《方舆胜览》卷68也分别有“百牢关,今(三泉)县西古关是也”,“百牢关在(三泉)县西,汉于此设关”的记载。

三泉县、三泉驿、大安军、阳平关、龙洞。

和金牛县相似,唐代三泉县的治所也有过迁移。

《太平寰宇记》卷133记其事云:

“三泉县,本汉葭萌地。

后魏正始中分置三泉县,以界内三泉山为名。

唐天宝元年自今县南一百二十里故县移理于嘉陵江东一里关城仓陌沙水西置,即今县理也”。

又说:

“三泉故城,唐武德四年置,以县北二十里山下有三泉水为名。

属利州,在州东北一百五十里”。

这里所说的县为利州绵谷县,即今广元市。

县北一百五十里的三泉县旧治究竟在什么地方,已不清楚。

而北迁后的三泉县治在今阳平关镇西十里唐渡乡擂鼓台,则已由在阳平关发现的宋代石刻三泉县地图得到确证。

由三泉县升格的大安军仍治此地,而以三泉为名的驿馆当亦设在三泉县城或其附近。

关于阳平关,则有今古之分,地望不同。

古阳平关又称阳安关,在今勉县武侯镇西侧,扼汉

中平原西口。

今阳平关在古阳平关以西二百里的嘉陵江右岸,相当于汉魏时期关城的位置,为

古阳平关的外卫。

二者对维护汉中平原的西方安全,都有重要作用。

阳平关何时由东西迁,不

见历史记载。

但最迟到南宋时期,已有今阳平关之称了。

郭允韬、李文子等编写的《蜀鉴》曾引古地志称,古阳平关“在今梁州褒城县西北”,在“今西县”。

又说“今大安军五里亦有阳平关,颇险要”。

“阳平关在三泉县西五里”。

唐宋褒城县治在明清褒城县治以北十里汉中府南郑县北郊的打钟坝村附近。

西县治今勉县西的武侯镇,大安军与三泉县同治于今宁强县阳平关镇西的唐渡乡擂鼓台。

《舆地纪胜》引古图经论大安军、三泉县形势之要说:

“东北通秦陇,西南控川蜀”;

“介居二大国之间,冠盖往来之冲”;

“栈道连空,极天下之险”,同时也是对阳平关形势险要的描述。

南宋时期,此地为蜀口三关之一,关系汉中和四川安危,先与金,后与蒙古和元朝发生过多次战争。

公元1236-1237年阳平关之战,宋大将曹友闻战殁,联平关失守。

蒙古军就于两月之内,沿嘉陵江南下,取利州,入剑门,攻下成都。

九井滩、九井山、九井驿。

九井滩是嘉陵江著名险滩之一,位于今四川广元市和陕西宁强县交界的大滩附近。

五代宋初著名文人王仁裕《王氏闻见记》曾把它和秦州成都道上的险隘七盘、九折、大小漫天并提。

北宋元祐五年利州转运使陈鹏《九井滩记》,历述其艰险和整治情况说:

“九井滩有大石三,其名鱼梁、龟堆、芒鞋。

觜危参差,相望于波间。

操舟之人,力不能胜舟而辄为石所触,故抵于败”。

后经筑堤绝江,改河道,三石暴露,以火煅、醯沃、金鎚之法,使“大石不复见,而九井遂平”。

但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治理难以彻底。

九井滩附近的山名九井山,为陆路险隘。

明代在九井滩附近设有九井水驿,不知是否为沿袭唐宋之旧。

五盘岭、七盘岭、七盘关。

唐代三泉利州间的五盘岭当在今阳平关和朝天镇间的嘉陵江岸边。

元明清驿道上的七盘岭、七盘关当为驿道改线后另起,亦为不争的事实。

明人曹学佺《蜀中广记》保卫府广元县下称七盘关位于九井滩上,不知何据。

潭毒山、潭毒关。

明《永乐大典》卷13084引《元一统志》称:

“谭毒关在绵谷县(即今广元市)百余里,足俞朝天,沂嘉陵江而至”。

《舆地纪胜》卷184《利州路·

景物》称:

“朝天岭,在州北五十里”。

“潭毒关,在州北九十里江西观山,有御前军屯驻”。

“下瞰大江,路皆滑石,登陟颇艰”。

南宋绍兴初年与金饶风关之战,吴玠兵败,兴元失守。

吴玠退保仙人关,刘子羽退至三泉,以潭毒山上宽平有水泉,可以防守,遂“屯兵于此,以保蜀口”。

说明关在嘉陵江西侧,扼陆路之险。

筹笔驿在今四川省广元市朝天镇以北嘉陵江航道的筹笔滩附近。

唐宋均于此置驿。

驿与滩皆因传说诸葛亮北伐,曾在此筹画军略而得名。

筹笔滩亦为嘉陵江险滩之一,明清时期的记载有的讹为锄背滩或愁背滩。

唐朝殷潜之、杜牧、李商隐、薛逢、罗隐和北宋文同、南宋陆游,都有关于筹笔驿的诗篇。

其中文同诗“君看筹笔驿江也,翠壁苍崖起画烟,正是峡中绝佳处,土人休再作畬田”。

殷潜之诗“山秀携英气,川流入妙诗”。

罗隐诗“惟余岩下多情水,犹解年年傍驿流”等句,都说明唐宋筹笔驿傍嘉陵江而设。

而孙樵《出蜀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