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例平顶山新城区环境规划报告书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156821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范例平顶山新城区环境规划报告书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范例平顶山新城区环境规划报告书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范例平顶山新城区环境规划报告书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范例平顶山新城区环境规划报告书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范例平顶山新城区环境规划报告书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范例平顶山新城区环境规划报告书Word格式.docx

《范例平顶山新城区环境规划报告书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范例平顶山新城区环境规划报告书Word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范例平顶山新城区环境规划报告书Word格式.docx

(2)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针对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环境特征、功能定位,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合理确定产业结构和发展规模。

(3)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并举。

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统一规划、同步实施,努力实现城乡环境保护一体化。

(4)突出重点,统筹兼顾。

以环境综合整治和环境建设为重点,既要满足当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为后代预留可持续发展空间。

(5)坚持将传统风貌与现代化建设相结合,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名胜古迹保护相结合,科学地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

(6)坚持环境保护规划服从区域、流域的环境保护规划。

注意环境规划与其他专业规划的相互衔接、补充和完善,充分发挥其在环境管理方面的综合协调作用。

(7)坚持前瞻性与可操作性的有机统一。

既要立足当前实际,使规划具有可操作性,又要充分考虑发展的需要,使规划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1.4规划范围与规划时限

1.4.1规划范围

平顶山新城区的规划范围是北至漯宝铁路,东至姚孟电厂,西至毛营军铁专用线,南至白龟山水库。

规划共分三个阶段:

起步区10平方公里,近期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远期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

1.4.2规划时限

近期:

2012—2017年

远期:

2018—2038年

1.5技术路线

确定任务

↓↓

资料搜集现状分析预测

确定规划目标

编制规划大纲

制定规划方案

可达性分析→制定实施计划←费用预算

编制报告规划书

编制规划附图编制规划文本

↓↓

修改完善

图1环境规划技术路线图

1.6规划重点

规划的重点主要是新城区不同类型的功能区,如工业区、商贸区、文教区、居民生活区、混合区等以及每个功能区的水环境、大气环境、噪声环境、固体废物与生态环境等方面。

2基本概况

2.1自然地理状况

平顶山新城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北依香山,湛河、漯宝铁路、漯平洛高速公路在北面穿过,白龟山水库西干渠纵贯南北。

整体形态呈带状,交通流量主要是东西方向。

向西通过2条公路和郑石(郑州至石人山)高速公路与鲁山县和宝丰县相接,北部的漯平洛高速公路出入口在新区起步区东部2公里处,通过此入口向东南20公里处即可接许平南高速公路。

2.2经济、社会状况

平顶山工业基础雄厚,经济发展较快。

其中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是国有特大型能源化工集团,拥有平煤股份和神马股份两家上市公司;

成立于1970年的平高集团,通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高压、超高压及特高压开关重大装备研发制造基地。

2.3生态环境现状

平顶山市自然环境优越。

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适宜多种农作物和动植物的生长。

由于煤炭等重工业的发展,平顶山的环境受到严重的影响,大气污染严重,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自然资源大量浪费,生物多样性比例减少。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3现状调查与评价

3.1调查范围

调查的范围主要是工业区,居民生活区,风景名胜区等区域。

3.2调查内容

调查的主要内容是各个调查区域的大气环境,水环境,固体废物,噪声环境状况。

主要包括:

环境特征调查、生态调查、污染源调查、环境质量的调查、环保治理措施效果的调查以及环境管理现状的调查等方面。

通过对以上调查状况的了解,制定出相应的规划方案与相关措施。

3.3调查方法

主要的调查方法有搜集资料法,现场调查法,遥感法三种方法。

其各自特点如下:

收集资料法:

应用范围广、收效大,比较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

但此方法只能获得第二手的资料,而且往往不全面,不能完全符合要求,需要其它方法补充。

现场调查法:

针对使用者的需要,可以直接获得第一手的数据和资料,以弥补收集资料法的不足。

但这种方法工作量大,需占用较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有时还可能受季节和仪器设备的限制。

遥感法:

可以从整体上了解一个区域的环境特点,可以弄清人类无法到达地区的地表环境情况。

但此法不十分准确,不宜用于微观环境状况的调查,一般只用于辅助性调查。

3.4评价指标和方法

3.4.1大气环境质量评价

平顶山工业基础雄厚,煤炭资源丰富。

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是SO2,NOX,PM2.5,PM10,TSP等颗粒物。

各类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如下:

表1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污染物

SO2

NOX

颗粒物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

1200

1700

80

大气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主要有五种:

综合指数法,主分量分析法,层次决策法,模糊集理论以及灰色系统分析。

3.4.2水环境质量评价指标

水体的主要污染物是重金属离子,有机物,悬浮物,无机酸碱盐等。

排放标准如下表所示:

表2水体主要污染物排放标准

序号

标准值(mg/L)

1

铬(六价)

0.01

2

0.001

3

4

挥发酚

0.002

5

硫化物

0.05

水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主要有污染指数评价法,模糊评价法,灰色评价法,物元分析法,层次分析法五个方面。

3.4.3噪声环境评价指标

噪声环境评价指标主要有等效连续A声级,声压,响度等。

环境噪声的执行标准如下表所示:

表3环境噪声允许执行标准

人的活动

最高值

理想值

体力劳动

90

70

脑力活动

60

40

睡眠

50

30

噪声环境评价方法有以下几种:

收集资料法、现场调查测量法或者二者相结合。

噪声测量仪器:

声级计、声频频谱仪、实时分析仪等。

4预测与目标确定

4.1社会经济与环境发展趋势预测方法

发展趋势预测的主要方法有以下两种方法:

定基动态比较

即用某一时期的数值作为固定的基期指标数值,将其他的各期数值与其对比来分析。

其计算公式为:

定基动态比率=分析期数值÷

固定基期数值。

例如:

以2000年为固定基期,分析2001年、2002年平顶山新城区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增长比率,假设2001年新城区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为10万元,2001年的人均年收入为12万元,2002年的人均年收入为15万元。

则:

2001年的定基动态比率=12÷

10=120%  

2002年的定基动态比率=15÷

10=150%

环比动态比率

它是以每一分析期的前期数值为基期数值而计算出来的动态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环比动态比率=分析期数值÷

前期数值。

仍以上例资料举例,则:

 2001年的环比动态比率=12÷

10=120% 

 2002年的环比动态比率=15÷

12=125%

4.2社会经济与环境指标及基准数据

社会经济与环境指标及基准数据如下表所示:

表4社会经济与环境指标

指标类型

指标名称

指标值

社会经济发展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年)

8000

公共设施完善程度

完善

城镇建成区自来水普及率(%)

98

生活饮用水合格率(%)

城镇区域环境

工业污染源排放达标率(%)

100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主要道路绿化普及率(%)

95

清洁能源普及率(%)

乡镇生态环境

秸秆综合利用率(%)

水土流失治理程度

农产品农药残留合格率(%)

85

4.3环境保护目标和指标

环境保护目标:

通过规划,使新城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得到基本控制,区域环境明显改善,实现生态良性循环。

主要河流与水库的水质达到相应的国家标准,流经城镇的河段污染得到控制,饮用水源水质得到保证,城市污水得到有效处理。

城市大气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汽车尾气型污染得到有效管制。

城区噪声达标面积进一步扩大。

环境保护指标:

主要包括总量控制指标,环境质量指标,污染控制指标,环保管理能力指标等四个方面。

5环境功能区划分

5.1原则

环境功能区划分是依据区域的社会环境、社会功能、自然环境条件及环境自净能力等因素。

在环境管理中,不同的环境功能区执行不同等级的环境质量标准。

主要原则有五个方面:

协调性和相容性,突出城镇功能和性质,现状与远景相结合,完整性和管理方便性,以区域环境特征、影响及对策相似性为基础。

5.2方法

主要方法有以下三种:

分析区域或城市发展规划,确定环境功能区划分的范围并准备工作底图。

根据调查和监测数据。

以及环境功能区划分原则等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各个区域的功能类别。

根据环境质量管理和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兼顾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将已建成区与规划中的开发区等所划区域最终边界的区域功能类型进行反复审核,最后确定该区域的环境功能区划分的方案。

5.3类型

根据平顶山新城区的实际情况,将其划分为四个主要类型的功能区。

分别是:

教育科研文化区,行政办公、商业金融区,工业区,生态景观区。

教育科研文化区:

位于新城区北部和起步区东部的锅底山一带。

主要有平顶山市工业学校、平顶山工学院、平顶山卫校、平顶山金世纪高级中学等教育基地。

行政办公、商业金融区:

位于主干道纬一路以北,作为新城区的标志性建筑——市政大厦现已投入使用。

工业园区:

位于新城区西北部,以一类工业和仓储用地为主,主要发展无污染的高新科技产业,附带周边的商业金融设施及住宅产业,成为新城区发展的产业动力区。

生态景观区:

新城区主要生态景观有香山寺、平西湖、森林公园、中心公园等自然景观。

6规划方案

6.1措施及相关规划方案

6.1.1大气环境规划防治措施与规划方案

新城区由于工业较为发达,大气污染物排放量较为严重。

鉴于这些情况,提出以下几种防治措施:

(1)推行使用清洁燃料如天然气、煤气、液化气、沼气、太阳能,提高用气普及率。

并实行集中供热,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2)改善新城区交通状态,综合治理机动车尾气,减少尾气的排放。

加强新城区的交通网络化建设与管理,尽可能的减少郭静车辆的通行量;

改善路面条件和清洁卫生,配置洒水车,减少道路扬尘。

同时加强对车辆抗的监测和围棋净化监管工作。

(3)控制区域周围建筑工地的施工进度与道路扬尘。

严格贯彻平顶山市渣土管理方案,加强施工管理。

做到文明施工和装卸,防治施工材料如水泥,石灰的能够的飞逸,土方时外运的泄漏等情况。

(4)控制区域内餐饮部门的油烟废气排放造成的大气污染。

现有和新建的餐饮服务业单位,炉灶锅台必须安装抽油烟装置,产出的油烟必须达到《餐饮业油烟排放标准》。

(5)设立监测站,主要检测大气中各种污染物的浓度,及时了解其变化情况。

6.1.2水环境规划防治措施与规划方案

新城区水资源较丰富,白龟山水库为全市提供生活用水,但是由于人为的各种破坏活动,导致水体受到污染;

同时湛河业由于大量工业废水的排放使得水体变黑发臭,因此提出以下防治措施:

(1)污水集中处理。

新城区有几个规模较大的污水处理厂,如新城区污水处理厂,七矿污水处理厂。

政府可事实与企业共建方式,扩大该地区的污水处理厂规模,将附近未进入市政排污管网的生活污水纳入其污水厂集中处理。

(2)工业、医院废水分类处理,达标排放。

工业废水一般含有重金属,对人体健康有着极大地危害;

医院的废水含有各种有机物,也会对人体产生各种影响。

因此,需要把二者分类处理,并且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

(3)清理河道,规划好排放口。

清理沿河两岸的杂草、垃圾;

加固河堤,采用土堤加草皮的方式为宜,使土壤微生物与水体有效接触,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同时根据污水管网和雨水管网,建立一定数目的雨水排放口。

(4)制订政策措施,加强水环境管理。

加强企业用水管理,建立用水考核制度,推行清洁生产,最大限度的减少工业废水的排放量。

同时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沿河居民的环保意识。

6.1.3噪声环境规划防治措施与规划方案

噪声环境规划防治措施主要有三个方面:

(1)在道路和受声点设置声屏障。

声屏障的形状和材料种类多种多样,可以用土、砖、混凝土、金属、木材等来构筑,修建声屏障出考虑降噪的作用外,还要注意其经济实用,并能与环境做到很好的协调以起到较好的视觉效果。

(2)控制建筑施工作业,尽量减少建筑噪声。

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标准,施工时间避开人们的正常休息时间。

同时施工场地应布局合理,尽量远离居民区和敏感点,将不利影响降至最低程度。

(3)加强对娱乐场所和商业部门的噪声管理。

娱乐场所应尽量设置在远离居民区和敏感区域的地方。

商业部门不得在室外安装高音喇叭和音响设备,控制播放时间,商业街内行人和机动车道分离。

6.1.4固体废物规划防治措施与规划方案

固体废物规划防治措施有以下四个方面:

(1)对城市垃圾实施分类和收集。

对于一些较为危险的垃圾要专门分类,普通垃圾要根据其性质进行适当的分类。

(2)根据居民的居住密集程度,设置一定量的垃圾桶和垃圾中转站。

(3)对部分垃圾要回收利用,变废为宝。

如将垃圾放入沼气池发酵,使用清洁资源。

(4)推广使用大型生活垃圾焚烧炉。

可在医院、学校、大型住宅等区域等建设焚烧炉。

6.1.5生态环境规划防治措施与规划方案

新城区自然生态环境一般,生物多样性较少,动植物资源缺乏。

生态环境规划防治措施主要有两个方面:

(1)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方案,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强自然资源生态群落建设,注重向生物多样性,景观复杂化方向发展。

并对生态格局影响大的地方进行重点建设生态修复。

(2)划定林木禁伐区、矿产资源禁采区、禁牧区等。

规划过程中要最大限度的保护和利用城市的绿地系统,严格执行规划区环境功能区划。

6.2可达性分析

6.2.1大气环境规划可达性分析

新城区内经济较为发达,境内有建设路、纬一路、纬七路等主干道。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也逐渐的增加,各单位和民房业逐渐增加,近期的规划目标实现尚有一些困难,但只要按照规划开发建设,环境空气质量会有所提高,近期的规划目标可以实现。

远期,随着新城区功能区划的建设完成,区内基础设施、产业结构、人口、社区建设与调整的完善,以及环境空气治理技术的发展与进一步落实,规划目标的实现是可能的。

总之,随着经济的发展,本规划目标的实现会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只要新城区在未来的建设和规划整治中,严格执行环境空气功能区区划,严格环境空气管理与科学管制,积极应用现代化大气污染防治技术以及除尘技术,认真落实本规划提出的环境空气综合防治措施,本规划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6.2.2水环境规划可达性分析

目前,新城区境内的湛河水质已经受到严重污染,且对下游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

新城区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流量较小,对于市政污水的处理能力不大,所以湛河的污染问题近期还难以根治,规划目标近期难以实现。

另外,白龟山水库作为新城区的生活用水也受到一定的污染,但是在市政府以及相关环保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污染状况已经得到缓解,并且采取了相关的保护措施,使水质进一步提高。

远期,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力度加强,污水管网和雨水管网布设到位,工业废水处理达标排放,新城区污水处理厂的运行使附近的生产生活污水均纳入市政污水处理厂处理,届时湛河的水质将会达标排放,从而实现水环境的规划目标。

6.2.3噪声环境规划可达性分析

新城区内交通路网四通八达,车流量较大,特别是建设路、纬一路等主干道。

各单位和民房大都依路而建,聚集公路较近,噪声的影响不言而喻。

因此,近期的噪声环境规划目标难以实现。

远期,随着新城区的发展建设,产业结构与社区建设的完善,以及噪声防治技术的发展与防噪措施的进一步落实,规划目标的实现是可能的。

6.2.4固体废物规划可达性分析

新城区工业基础雄厚,经济建设较为完善,工业垃圾随之增加,且处理量较大,处理成本较高。

另外,由于城镇化的建设力度不断加强,人口也在逐渐增加,生活垃圾也随着大量增加。

因此,近期的固体废物规划目标难以实现。

远期,随着城市垃圾焚烧炉的建设与垃圾中转站的增加,对于城市固体废物的处理能力将逐渐增强。

同时,对于固体废物的分类与回收利用也在不断加强,所以远期的规划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6.2.5生态环境规划可达性分析

新城区矿产资源较为丰富,但是由于过度的开采,造成了资源的枯竭,同时也对环境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同时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外资的引进,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旅游观光设施增多,对环境的影响更是日益显著。

近期的生态环境规划目标较难实现。

远期,随着生态功能环境区划的建设与完善,沼泽、湿地保护措施的实施,以及旅游资源的环境管理的完善,生态问题将会得到基本解决。

远期的生态环境规划目标基本可以实现。

7经费预算

7.1大气环境规划经费预算

新城区大气环境规划项目有以下四项,投资预算为3亿元,时间跨度为20年。

分两期完成,具体如下表所示:

表5新城区大气污染重点控制项目表

主要内容

投资预算(万元)

资金筹措

完成时段

餐饮服务业油烟装置

1500

社会分担

近期

煤改气、电等替代工程

石油液化供应工程

20000

外资引进

远期

道路清洁设备设施

500

市政投资

7.2水环境规划经费预算

针对水环境规划的具体方案,投资预算为1.5亿元,时间跨度为15年,分两期完成。

具体规划项目如下所示:

表6新城区水污染控制项目表

水质监测设备

1000

河道的防护与治理

4000

污水处理厂的建设

10000

7.3固体废物规划经费预算

按照规划方案,预计建垃圾站10座,垃圾中转站2座。

投资预算为100万元,具体预算如下表所示:

表7固体废物投资预算表

项目

规模(t/d)

垃圾站

10

垃圾中转站

120

8规划建议

针对以上所述的环境规划作出如下几点建议:

(1)对本环境规划的实施应以环境保护几环境保护主要控制指标为准则,生态环境保护欲建设、污染控制规划措施为指导。

将其融汇到新城区建设的规划设计、开发建设和运营等各个环节中去,以确保其得到有效的执行。

(2)新城区在项目引进时,萤严格履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以做到防患于未然,确保区域环境的良性发展。

(3)积极筹措、合理安排新城区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资金,是实现新城区环境目标的基本前提;

建立一支高效运作的环境保护组织机构,强化环境管理是实现新城区环境目标的重要保证。

(4)在对新城区进行环境规划的同时,应综合考虑其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实际生态环境情况与社会自然状况等因素,以确保环境规划的有效实施与良性循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