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汝城经济开发区扩区和调整区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150219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187.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汝城经济开发区扩区和调整区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湖南汝城经济开发区扩区和调整区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湖南汝城经济开发区扩区和调整区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湖南汝城经济开发区扩区和调整区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湖南汝城经济开发区扩区和调整区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汝城经济开发区扩区和调整区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湖南汝城经济开发区扩区和调整区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汝城经济开发区扩区和调整区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汝城经济开发区扩区和调整区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XXX平方公里)区域进行可行性分析。

1.2编制单位与过程

编制单位:

湖南省国富凯咨询有限公司

本报告编制前,项目组与湖南汝城经济开发区管委会领导、部门负责人进行了充分沟通,并在管委会的积极支持、配合下,对开发区进行实地调查。

同时,项目组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较全面地掌握了项目信息,在此基础上组织项目团队进行论证、分析评价,前后用时近三个月,于2010年10月完成本报告的编制工作。

1.3编制依据、原则及研究范围

1.3.1编制依据

(1)各级政府有关政策法律文件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国家计委2002年颁发);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国家发改委、建设部2006年联合颁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5年10月28日建设部第76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自2006年4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及相关规范

国家及省、市国土管理、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相关法规与管理条例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9号)

《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产业园区发展的意见》(湘发[2009]4号)

国家现行有关行业规范、规程、标准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落实<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若干意见>

有关政策措施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二○○六年五月十九日);

《中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2008年修订);

《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年1月17日在湖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2)汝城及汝城经济开发区文件

《湖南汝城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成果》(2009年9月);

《汝城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成果更新技术报告》(2010年7月);

《汝城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纲要》(2010年5月);

《汝城经济开发区环境评估报告》(2007年8月)

其他相关资料。

1.3.2建设原则

本项目建设的原则是:

总体规划原则;

资源整合原则;

环境保护原则;

规范管理原则;

持续发展原则。

通过坚持和遵循上述原则,确保项目建设的正确发展方向,与国家政策法令、省委省政府关于全省经济发展的要求保持一致性,同时充分结合项目建设地区实际情况,发挥自身优势,为使汝城经济开发区进入全省开发区前10强。

1.3.3研究范围

本项目围绕湖南汝城经济开发区“扩区调规”,进行以下范围内容研究:

项目建设的目的和必要性;

项目建设的影响因素及保障措施;

项目建设可行性结论。

1.4主要技术指标

汝城经济开发区发展主要经济指标见表1—2。

表1—2主要经济指标

序号

目标

指标

单位

近期目标(至2015)

远期目标

(至2020)

1

主要经济

1.1

累计开发土地面积

公顷

1300

1509.59

1.2

工业用地投资强度

万元/公顷

1200

1500

1.3

年实现工业总产值

亿元

200

300

1.4

财税收入

11

16.5

1.5

进出口总额

亿美元

2

科技进步与资源节约

2.1

省级以上工程研究中心或技术中心

2.2

高新技术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

%

2.3

年专利申请量

2.4

高新技术占园区总产值的比例

50

75

2.5

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年均下降

3

2.6

万元工业增加值水耗年均下降

生态环境

3.1

建设项目环评执行率

100

3.2

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硫排放量年均下降

3.3

单位生产总值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年均下降

3.4

污染事故发生率

3.5

工业废气处理率

3.6

工业废水处理达标率

3.7

生活废水集中处理率

80

95

3.8

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

>85

>95

3.9

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

3.10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80

4

社会责任

4.1

社保覆盖率

4.2

亿元GDP安全事故死亡率

4.3

累计新增就业岗位

万人

1.5结论与建议

1.5.1结论

汝城经济开发区的发展条件优势突出,发展前景广阔;

汝城经济开发区的建设符合当前的经济发展要求和国家、省市的政策规定;

汝城经济开发区定位清晰,发展思路清晰可行,产业布局科学合理,保障体系系统全面,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汝城经济开发区已经具备扩区调规申报资质与条件,并更有向国家级开发区发展的巨大的成长潜力。

1.5.2建议

加强指导,进一步提升园区现有企业创新、发展能力,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鼓励企业继续完善和提高技术改造水平,更好地推进企业向低耗、环保发展,打造绿色、资源节约、高效经开区区;

积极争取优惠扶持,引导有潜力的企业快速发展,打造一批省内乃至全国级的龙头企业;

建立综合、配套的创新机制和管理模式;

依靠科技进步,吸引科技人才;

不断提高经开区的综合服务功能和综合服务水平,扩大经开区的规模与实力。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政策环境

2.1.1国家政策环境

(1)国家发展县域经济的政策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既面临难得机遇,也存在严峻挑战。

为此,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2006~2010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形成东中西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并且强调要扶持县域经济发展,注重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壮大县域经济。

同时,在推进中西部大开发也提出了政策要求:

“支持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加强清洁能源、优势矿产资源开发及加工,支持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及其他有优势的产业”。

而建设经开区积极响应了国家所提出的战略举措,符合国家的宏观政策所引导的方向。

同时,国务院办公厅在国办函(2006)38号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若干意见有关政策措施的通知》中明确指示:

“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根据当地资源优势,培育和发展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形成产业集群,扩大社会就业,增加财政收入。

加大对县城、中心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发挥其集聚和辐射作用。

”。

文件内容中还强调:

“要支持发展势头好、产业特色明显、带动力较强的国家级开发区和省级开发区加快发展,鼓励工业项目向开发区集中,促进优势产业集聚、土地集约使用、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努力提高园区土地利用效率。

2.1.2湖南省政策环境

(1)关于经开区区发展的政策

湖南省在对产业园区发展的问题上,已经确立了其发展目标:

“到2015年,全省各类产业园区发展到100个以上,力争建成工业总产值过1000亿元的产业园区8—10个;

产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3600亿元左右,实现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2500亿元以上…产业园区须报省政府有关部门审批的事项,除法律法规明确规定需逐级上报的,可直接向省政府有关部门申报,同时抄报所在市州、县市区相关部门。

”【1】这就无疑给汝城经济开发区扩区调规及其园区后续发展提供了机会和空间。

同时,在完善财政金融支持体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环境保护、强化人才保障措施等具体措施上,提供了有利于经开区区发展的条件。

(2)省领导强调快速发展县域经济

2007年9月,湖南省委书记周强在常德考察当地工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情况指出:

发展县域经济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农村建设,注重发挥优势,发展特色经济,不断提升实力,促进群众致富。

在调研中,周强反复强调要依靠科技推动新型工业化,注重发挥优势提升县域经济实力。

他说,要发展一批规模大、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实行扶大关小,推动园区建设,带动产业集群发展。

要充分发挥科技和资源优势,建立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更紧密的合作关系,把科技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依靠科技不断推进节能减排,不断推进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

要注重发挥优势,培育特色产业,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提升县域经济发展实力。

省委、省政府将继续坚持对具有发展潜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行业和企业予以重点扶持。

湖南省省委副书记梅克保在“十七大”期间的重要讲话中指出:

湖南是一个具有完备工业体系的中部省份,同时又是一个资源大省、人才大省、教育大省。

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既要坚持统筹协调,又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有所为有所不为,努力形成自己的特色。

湖南的差距在工业,希望在工业,潜力也在工业。

作为后发赶超地区,我省推进新型工业化首先要充分发挥农业的优势,抓好农产品的精深加工。

湖南素有“天下粮仓”的美誉,水稻和苎麻产量双双居全国第一,生猪出栏数居全国第二,烤烟产量居全国第四,许多农产品产量均居全国前列。

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不是抛下农业的传统优势“另起炉灶”,就工业发展工业,而是要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的附加值,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城镇化。

农业产业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新型工业化的过程,我们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尤其是骨干龙头企业。

湖南省“十一五”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坚持以工业化为核心,着力提升产业发展层次;

强化产业支撑,构筑集群化的产业布局;

始终把培育产业集群作为推进工业化的重要举措,促进产业集聚化、经开区区化和分工专业化”。

2.1.3汝城政策环境

汝城委、市政府为进一步加大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1)金融政策。

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对符合担保条件的经开区区内企业提出贷款担保。

对高科技产业和符合汝城产业政策且有市场潜力的产业给予重点支持。

(2)服务政策。

凡进入经开区区企业的立项、环保、工商登记注册和税务登记等相关手续,以及有关部门对经开区区内企业的所有收费,均由经开区区的管理机构代办,实行“一条龙”服务。

实行市直有关部门行政审批责任制,有关职能部门应积极给予指导和支持,并提供优质服务。

市建设改部门负责立项审批;

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用地审批;

市工商管理部门负责办理工商登记;

市税务部门负责办理税务登记;

市环保部门负责项目环境影响评估。

涉及上述审批一项的部门在资料齐全的前提下,须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市本级审核呈报手续。

对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减免的有关税费,由各审批主管部门直接办理。

电力、通迅、供水等有关单位要为经开区区建设提供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至厂区外。

经开区区企业法定代表人和从业人员在住宿、交通、通讯、就医、子女入托上学等方面享有经开区区所在地居民同等待遇。

(3)优化环境政策。

建立依法、规范的工作检查制度。

对鼓励投资企业的执法检查,必须与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办公室联系备案,并实行“首查警示免罚制”。

即首次检查发现一般违规问题,只帮助整改,不予罚款。

严禁各部门的乱罚款、乱收费、乱摊派“三乱”行为。

违者从严处理并追究有关部门主要领导责任。

创造项目优良施工环境,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实行项目所在地党政一把手责任制。

把项目建设施工环境、治安工作纳入年终综合治理考核内容。

各类企业协会、行政协会按照企业自愿的原则,组织企业协会或投资商参加,有关单位人得硬性要求企业或投资商入会,更不得强行要求其缴纳会费。

(4)中介人奖励政策。

对引进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以上新上工业、农业产业化生产生项目,从项目投产纳税之日起按照第一年度实际缴纳税额中市本级所得7%,由市财政一次性奖励给中介人(最高不超过30万元)。

(5)郴州市优化投资环境,支持企业的发展。

郴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向力力2010年8月先后来到深圳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格普瑞电池有限公司考察。

向力力指出,“郴州将为企业创造更加有利的投资环境,全力以赴支持投资郴州的企业发展。

”向力力还指出,“当前,郴州经济发展来势喜人,各项经济指标均排在全省前列。

为了提升城市形象,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品位。

要加大投资力度,郴州将创造更加有利的投资环境,全力以赴地支持投资郴州的企业发展。

2.1.4政策环境分析结论

发展县域经济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缩小城乡差别的有效手段,更是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我省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省,要实现“弯道超车”、构建两型社会,全面实现小康,必须实行通过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强经开区区建设,促进全省经济协调、全面发展。

这些,为汝城经济开发区建设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机会。

2.2经济环境

2.2.1全球经济转型和一体化

全球经济正在快速转型,世界产业结构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按照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结构的变化统计,总的趋势是:

农业比重下降,发达国家制造业的比重下降,发展中国家制造业的比重上升,服务业的比重上升。

世界经济面临着重新分工,发达国家必将向产业链的更高端发展,而处在产业链中端的制造业必将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乃至公认的“世界制造工厂”,随着全球制造业不断加快向中国转移,对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中部地区既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

从全球的经济发展趋势来看随着世界经济减速,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跨国公司利润大幅度滑坡,因而,不得不放弃大批传统产业和相当部分高新技术产业的制造环节,迫使跨国公司将大量生产基地开始转移至发展中国家,完成其全球性的开发过程。

我国由于拥有巨大的需求市场、丰富廉价劳动力资源和土地资源、上百万有才华工程师和良好基础设施,并且已经加入WTO,市场和投资领域进一步开放,法律和法规日益完善,越来越多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把中国作为其生产制造、原料采购、零部件采购、市场销售乃至新产品研发、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的重要基地。

至2006年中期,世界500强公司中已有近400家在我国投资2000多个项目;

据日本经济新闻社和日经研究所2001年7月下旬对1143家上市企业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日本制造业中有49.1%的企业准备把生产基地外迁,外迁企业中,有70%的企业正在或准备在我国投资设厂,而在北美和欧盟地区,日本企业准备大举撤离。

欧美高科技跨国公司也纷纷在我国投资设厂,大量的制造业向我国转移,已经形成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等全球性的生产基地。

当沿海地区作为最早大量吸收外来投资和承接外来产业的支撑平台已越来越接近饱和的情况下,全球产业向我国转移的浪潮丝毫没有减弱的迹象,还将以更大力度、更大规模、更高层次地向中国腹地推进,中部尤其是具备比较优势的地区将成为新一轮产业集聚、产业接盘和支撑产业发展的首选平台。

2.2.2湖南面临的发展机遇

在融入全球经济分工的大背景下,世界产业结构的重新布局,极大地影响着我国现在的经济格局,必将导致我国经济进行新的布局与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实行改革开放的中国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9.4%,目前已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贸易国,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堪称奇迹。

但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能源、资源消耗的代价也是惊人的。

2004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球的4%,但消耗的一次性能源约占全球的12%,淡水占15%,氧化铝占25%,钢材占28%,水泥占50%。

当前,资源和环境瓶颈的硬约束已经上升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根据我国的资源禀赋条件,不能长期支撑这样高消耗的发展模式。

因此,“十一五”期间,明确把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作为未来全局的重大任务来抓。

首先,将经济增长方式由过去过度依赖资金、自然资源和环境投入等以量扩张的生产要素转向更多依靠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术进步,以提高经济要素的投入效率上来。

重点抓好三大事情:

一是必须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是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发展规模经济,实现规模效益。

主要通过市场的基础功能与作用和必要的宏观引导,进一步打破行业、地区、所有制界限,推动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充分发挥现有企业作用,避免低水平重复生产和建设。

其次,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中,强调从中部突破(中部崛起战略),承东启西,使东中西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分布。

实现中部崛起战略,一是要充分利用中部地区具有地理交通便利、传统工业产业基础好、劳动力和资源价格便宜、科研人才储备等优势,以新型工业化为突破口,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大力培育有竞争力的产业,打造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

二是要加强对长株潭城市群、武汉都市圈、中原城市群等中部地区的规划指导,推动中心城市带的经济建设,为中部的崛起起到重要的拉动作用。

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汝城经济开发区发展到目前,由于土地限制,明显地制约了其发展,进行扩区调规十分必要,如能扩区调规成功,意义重大。

2.3.1有利于推动城镇化建设

目前国家正在进一步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进程,但进行农村城镇化建设必须与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相结合。

没有工业支撑,小城镇建设就是一个空壳;

没有工业企业作为载体,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就是一个虚幻。

因此,做好湖南汝城经济开发区的扩区与调整区位工作,也是为了满足通过推进新型工业化,达到进一步推动城镇化建设的目的之需求。

2.3.2切合国家中西部开发战略

从我国中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来看,我国中央对中西部新10年的布局,将着力于发展的外部借力和内生驱动,将着眼于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内生增长能力有一个质的提升,其中最核心的是在继续强化中西部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上,做大做强中西部地区的特色优势产业。

这不仅要壮大基于当地资源的特色产业,还要重视培育非资源型的新产业。

同时,推进中西部地区的大发展,内部经济高地的培育与外部的支持带动同样重要。

在深入实施中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我国将进一步加大对中西部新的经济增长极的培育力度。

一方面是推进重点经济区率先发展。

坚持以点串线、以点带面,着力培育经济基础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重点经济区,形成中西部大开发战略新高地,辐射和带动周边地区发展。

另一方面则是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鼓励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共建产业园区。

支持产业园区适当扩区调位,符合条件的省级开发区可申请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

而湖南汝城经济开发区作为我国中西部省份——湖南省重要的产业园区之一,它的扩区与调整区位也是我国中西部大开发战略不断深入的现实需求。

2.3.3响应我省产业结构调整策略的要求

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形成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一个企业效益的支撑,没有一定的规模就不会有好的效益。

通过开发区的扩区建设,可以聚合更多具有产业优势和地域特征的同类企业,更好地集中给予扶持和指导,从而加快小企业做大、大企业做强,有利于所有企业做特做精,快速培植出企业长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