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149051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用m表示)

质量的单位有那些,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怎样?

  学生:

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符号kg。

比它大的单位有吨(t)。

比千克小的单位有克(g)、毫克(mg)、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1g=10-3kg1mg=10-3g=10-6kg1t=103kg。

2、单位:

下面请大家阅读教材中的小资料和科学世界两部分内容,进一步了解质量的应用和常见物体的质量大小,从而充分理解质量单位千克的大小。

(自学)

请同学们在各自的演算板上写出下面两题的演算过程和结果。

(屏幕显示题目)

(在班上任意抽取4名学生的演算板集体评讲,主要从演算过程、结果表达方式和结果正误三个方面评讲。

请同学们议一议:

当物体的位置、形状、状态发生改变时,它的质量是否变化?

(展开讨论)

好,就讨论到这,谁能举例说明这物体的位置发生改变时,质量如何变化?

我们在超市里买的商品从商店回到家里,虽然位置变了,但它们所含物质的多少没变,所以物体的质量不随位置的变化而改变。

这位同学说的很好,当物体的位置变化时,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没变,所以质量不变。

宇航员从月球上带回地球的岩石,虽然位置变了,但所含物质的多少没有变,所以质量不变。

谁还能继续举例说明?

用锯把一段长木锯成两根短木,这两根短木的质量就小于长木的质量,所以物体的形状变了,质量要改变。

就这个问题,谁还发表意见。

虽然两根短木的质量就小于长木的质量,但是不能说明物体的形状变了,质量也改变了,如果把那些碎沫加上,质量的多少还是没有变。

这为同学说得非常好,比如我们把一块铁砸成铁板,虽然形状变了,但它含铁的多少没有变,质量就不变。

(此时,教师还可以问一下学生,铁的体积是否变化。

物体的质量随状态变化吗?

不变化。

一铁块熔化成铁水,所含物质的多少没变,所以质量不变。

说得好,水结冰,冰化成水,状态变了,质量不变。

同学们的讨论分析非常好,质量不随物体位置、形状、状态的变化而变化,它实际上反映出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板书:

3.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不随物体位置、形状、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在大屏幕一显示题目)哪位同学来做下面小题?

  ①一张25g的纸捏成团质量为____。

  ②0.5Kg冰化成水质量为___。

  ③65Kg的宇航员飞到外太空质量为___。

  ④一位同学为了了验证物质的质量跟物质的状态是否有关,做了如下实验:

从冰箱中取出一块冰放入敞口玻璃杯中,用天平称出总质量为125g,侍冰融化成水后,称出水和玻璃杯的总质量为127g,该同学认为,物质的质量跟状态有关。

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做此实验时要注意些什么?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利用什么仪器测量物体的质量?

日常生活中称物体的质量的仪器有杆秤、案秤、电子秤、台秤、弹簧秤、天平等。

(在大屏幕上显示测质量的工具)

教师:

从同学们的回答来看,同学们还是很关心生活的,热爱生活的,知道这么多测量仪器,刚才大家所举的例子,有的同学对弹簧秤这个仪器有异议,看来,同学们的知识面较宽。

的确,弹簧秤不是测质量的仪器,在以后的学习中学习到。

杆秤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已经应用了许多年了,希望同学们今后能发明出更便于使用、更精确的测量质量的仪器。

虽然测量质量的仪器较多,但我们学校实验室中使用天平测质量,常见的天平有托盘天平和学生天平,我们初中阶段需要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二、托盘天平)

(在大屏幕上显示托盘天平的结构图)下面给同学们介绍托盘天平的构造。

  托盘天平的主要结构有:

横梁、标尺、游码、平衡螺母、指针、分度盘。

底座、两个托盘,另外每架天平都配有一套标准的砝码。

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下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托盘天平是比较精密的测量仪器,所以为了保持天平的精确度,我们在使用天平之前要牢记几条要求。

(一)天平使用注意事项:

  1.每个天平都有自己的"

称量"

,也就是它所能称的最大质量,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称量。

  2.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

  3.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盘中。

(大声阅读)

同学们已经知道使用天平的几点要求,下面请各组开展讨,如果不按这些要求做,会出现什么问题?

(开展讨论)

请各组汇报讨论结果。

如果被测物体的质量超过了天平的称量,测不出结果,还可能把天平损坏。

用手接触砝码,把砝码弄湿、弄脏,在盘中放潮湿的物品和化学药品,容易使砝码生锈和腐蚀天平、砝码,会造成测量结果不准确。

大家分析的很好。

下面各小组准备好天平和砝码、被称物体。

下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老师的操作,仔细琢磨老师讲解,然后进行规范操作。

(准备实验仪器)

(二)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1.把天平水平放置。

  2.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

首先把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其次,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直到指针指在分盘的中线处。

(学生调节天平)

(教师巡视指导,并在屏幕上提出下列思考题:

  ①将游码放到标尺上的0刻线上时,是游码左边还是右边与0刻度线对齐?

  ②横梁平衡的标志是什么?

  ③若横梁左边高右边低,应将右边的平衡螺母向哪边调?

刚才发现有的小组的天平的横梁左端高,有的右端高,哪组能发表一下意见,

  你们是如何调节的,使天平平衡的?

左端高时,平衡螺母向左移动;

右端高时,平衡螺母向右移动。

大家从实践中,获得的经验非常好,至于为什么,学完了杠杆的知识后,大家就明白了。

现在有的组的天平的横梁还在动,有的已经静止,如果都等到静止后再判断横梁是否平衡,太浪费时间,我们还可以依据什么来判断呢?

指针以分度中央为准,左右偏转的幅度相等。

同学们都非常努力的将天平调节平衡了,天平一旦调节平衡,就不能移动位置,否则,需要重新调节。

因为桌面的不同位置的水平程度不同。

下面我们来测量一个物体的质量。

3.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

可以适当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衡梁恢复平衡

  现在请同学们思考:

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还是先加质量小的砝码?

先加大的,便于测量。

好,请同学们估计一下你测的物体的质量大约多大,然后操作。

(实验操作)

(巡视指导)

刚才发现,有的组没有合适的小砝码,不能使天平重新平衡,这时我们可以怎么办呢?

哪个发表意见。

可以适当地移动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天平横梁平衡。

使用游码能分辨出更小的质量,游码相当于一个"

秤砣"

,它在标尺上每移动一个格,就等于在右盘中增加一个更小的砝码。

在加减砝码的过程中,要注意两个问题:

  ①先估后取,先大后小,中间大周围小,砝码不行用游码。

  ②加减砝码时千万不能动平衡螺母,也不能移动天平。

  现在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

(屏幕是显示)

  1.在你的天平标尺上,一个小格相当于多大质量的砝码。

  2.读数时,是以游码左边还是右边所对应的刻度线为准呢?

  3.读数时,是先读大砝码还是小砝码?

  4.物体的质量如何计算呢?

(讨论学习)

标尺上每个小格代表0.1g或0.2g或0.5g。

读数时,以游码左边对的刻度线为准。

先读大的砝码后读小的砝码。

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之和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4、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之和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大家做得非常好,请同学们整理器材。

注意:

怎样将砝码放回砝码盒中。

用镊子夹取。

(学生整理器材)

下面请同学们把天平的使用流程读一读。

  三、小结(2分钟)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在各个方面都一定有很多收获:

  师生:

(相互交流)

  我们学习了质量的概念,单位及其换算关系,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我们的自学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物理就在我们身边,要能够理论联系实际。

  希望你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一是能掌握所学知识、二是能学以致用。

  四、动动脑(10分钟)

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测量物体质量的基本方法,请大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屏幕显示出题目)

  1、在调节横梁平衡的过程中,无法调节横梁平衡,原因可能是什么?

①横梁下的护垫没有取下(托盘天平)

  横梁没有撑起(学生天平)

  ②游码没有放在0刻度线上。

  ③左右盘互换了

  ④天平已损坏

2、能将量筒放在天平上称水一质量吗?

一般不允许。

因为量筒细而长,在托盘中放不稳,容易掉下来。

3、若要称取127.6克食盐,应如何操作?

①调节横梁平衡

  ②在右盘放一小张纸后再放上如下砝码:

  100g+20g+10g+5g+游码2.6g──(5g)

  或100g+20g+10g+游码7.6g──10g)

  ③在左盘垫上一张同一规格的小纸后,用勺子往左盘中加减食盐,直到栋梁平衡。

4、天平横梁调平衡后,若将物体放在了右盘,在左盘放砝码。

应如何读数?

物体质量=右盘砝码的总质量-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五)课后作业(1分钟)

  1.如何称粉末状的物体和液体的质量?

2.如何称质量较小的物体的质量?

如大头针等。

由于时间关系,3、如何用天平测出一卷细铜线的长度?

这些问题作为课后作业。

另外,请同学们完成课后"

动手动脑学物理"

中的问题和做好复习,

  【板书设计】

第二节:

密度

一、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②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找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关系。

②学习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比值不变性(物质的本质特征)来定义密度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密度反映的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性。

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2)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找出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关系;

(2)学习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性(物质的本质特征)来定义密度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

【教学过程】

内容教学

环节活动时间(大约)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复习体积、质量的单位换算及天平的使用方法问复习1分钟

①1cm3=dm3=m3

②5kg=g

③在使用天平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学习完成有关的练习,提问个别回答或全体回答。

本节课要利用天平来测量物体的质量,所以复习这部分的内容为新课的展开做好铺垫。

认识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

导入新课2分钟

1、演示:

有两个相同的矿泉水瓶,它们一个盛满水,一个盛满了酒精,猜一猜,它们哪一个质量大?

(可用调平的天平加以比较,得出正确的结论。

让学生猜想。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选一位学生上台演示。

从身边的事例出发,让学生觉得亲切自然。

在黑板上写出学生的猜想,把问题交还给学生解决,满足学生求知欲望,初步体验成功的喜悦。

2、探究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科学探究:

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探究实验

(一)

猜想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分析数据

归纳得到结论

交流评估

二、探究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让学生感受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的质量是不同的,学生探索质量和体积之间的关系,从现象中寻找规律,得出结论。

学生通过小组实验测量不同体积(圆柱体)铁块的质量,记录数据、绘制表格,分析质量与对应体积比值的特征。

设疑,激发学生进行探索的热情。

学生分工合作设计并进行探究实验。

学生讨论得出相应的结论。

学生通过讨论发挥其主体作用。

做好引导,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去探究、分析所遇到的问题,从现象中观察、掌握科学。

教师注意指导学生的小组实验,做好学生实验中的"

分享者"

,纠正学生操作的不足之处,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

经过讨论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增强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思维。

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之间会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设计实验,解决问题。

分组讨论所得出的结论。

得出统一的结论。

3、学习密度的定义:

引导归纳2分钟

3、引入密度的定义:

某种物质有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定值,这种比值不变性正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性。

分别计算每个铁块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分析其规律。

教师让学生写出的结论,做好"

裁判"

的角色。

4、认识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分析

比较3分钟

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即不同的物质的密度是不同的。

学生用铁块做实验,把得出的结论与铝块的结果进行分析对比。

展示部分学生的图表,引导学生分析、对比。

巡回指导学生实验,让学生相互交换实验结果,分析检验结论。

5、密度的定义、公式、单位及一些物质的密度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

公式:

ρ=m/v1g/cm3=1×

10kg/m3

了解一些不同物质的密度。

分析、领会各物理量的意义,对公式进一步熟悉、理解。

推导公式的等量关系。

引导学生学习课本上的三个密度表,记住水的密度,并且会查密度表。

板书密度的概念、公式以及密度的单位和不同单位之间的转化关系。

展示学生的推导过程。

4、密度知识的应用

理论联系实际

解决简单问题5分钟

5、密度知识的应用:

讲述课本例题。

要求学生解决部分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习题。

①学习课本例题。

②完成"

的练习。

③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叫同学到讲台上向全班同学讲评,把理论应用于实际,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成功的喜悦。

定性了解一些物质密度的大小。

如金的密度大于铜的密度;

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等等。

展示例题,注意讲述计算题中要注意的问题。

及时巩固所学习的知识。

做好"

欣赏者"

,与学生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

7、小结、布置作业

巩固新课5分钟

5、小结、布置作业:

学生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

 2.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3.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一是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

二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2.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

教学准备:

量筒、天平、常见物体(如大小不同的铁块、木块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及复习

  通过上一节课学习,我们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在实际应用中有重要的意义。

  1、问:

什么叫物质的密度?

怎样计算物质密度?

  2、出示一块长方体铁块,问:

要测这铁块的密度,需要测哪些量?

用什么器材测量?

记录哪些量?

怎样求出铁块的密度?

  3、再出示一块任意形状的石块和装在小碗的盐水问:

能否用测长方体铁块密度的方法测这块石块的密度和小碗里的盐水?

用刻度尺不行,那么用什么仪器来测定形状不规则的石块和盐水的体积?

出示量筒,指出液体的体积可以用量筒来测量。

  

(二)进行新课(新授与探究)

  实验探究

  指出:

量筒中液面呈凹形时,读数时要以凹形的底部为准,且视线要与液面相平,与刻度线垂直。

  1、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

  交流与提示:

先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以待测体积的物体放入量筒后能完全浸没,且量筒中的水上升的高度不超过量筒的最大刻度值为准),读出此时量筒中水的体积V1;

将不规则形状物体浸没在量筒中,读出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2。

V2与V1的差值就是被测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

  2、了解这种测量方法的原理:

利用等量占据空间替代的方法进行测量。

  3、实验:

尝试测量一个塑料块的体积。

  4、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一些形状不规则且无法浸入量筒之内的固体的体积。

可采用"

溢杯法"

测量其体积。

所谓"

即将物体浸入盛满水的容器内,同时将溢出的水接到量筒中,读取的数值便是该物体的体积。

但现有量筒一次不能盛取石块溢出的水量,可用较大容器盛接溢出的水,再分若干次用量筒测量所接到的水,多次读取数据,最后相加得到石块的体积。

  5、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密度小于水的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1)压入法:

用一根细而长的铁丝将蜡块压入水中。

蜡块投进量筒和压入水中后量筒中水面所对的刻度的差值就是烹块的体积。

  

(2)沉锤法:

用细线将一个钩码系在蜡块下面,用细线吊着蜡块和钩码放入量筒,钩码先浸没在水中,记下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1,然后钩码和蜡块一起浸入水中,记下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2,V2与V1的差值就是蜡块的体积。

  三、实验:

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塑料块和盐水的密度

  1、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2、各小组间交流所设计的实验方案。

根据交流结果对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适当调整。

  3、各小组汇报实验数据,然后进行讨论;

  交流结果,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

密度是属于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物质的质量、体积无关,它与物质种类有关,同一种物质密度相同。

  (三)课堂总结、点评

  点评:

本节在学习质量、密度概念及用天平测量质量的基础上,学习测量物质的密度。

学习利用公式间接测定某个物理量的方法。

课后作业

  教材P17动手动脑学物理的问题。

第四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

  1.理解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并能解释简单的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密度问题;

  2.利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

  3.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总结出:

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高,密度变小;

温度低,密度变大;

  2.学会利用密度这一重要属性鉴别物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充分把密度知识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

【教学重点】

 1.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2.密度与物质鉴别。

【教学难点】:

水的反常膨胀,4℃水的密度最大。

【教学方法】:

根据本节特点主要采取启发教学、小组讨论、观察实验等方法。

【课前准备】教师:

多媒体课件、气球、冰块、酒精灯。

  学生:

酒精灯、自制纸风车、火柴等。

  [导入新课]

  密度是物质的基本属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

密度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有重要的价值。

例如,利用密度知识可以鉴别戒指是不是纯金做的。

勘探队员在野外勘探时,通过对样品密度等信息的采集,可以确定矿藏的种类及其经济价值。

在农业生产中利用盐水可以选种等,我们知道这些都是利用了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这一特点。

下面我们来欣赏几组画面(多媒体播放):

图1:

戒指图2:

矿石图3:

盐水选种

  引导:

从录像中我们看到用密度的知识解决了选种的问题。

你还知道我们生活中运用密度可以做什么吗?

  学生思考回答。

  [推进新课]

  师:

从刚才同学们的讨论可知:

密度的知识与人们社会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那么是不是所有物体的密度都是一成不变的呢?

密度与温度有没有关系呢?

  1.密度与温度

  播放视频:

龙卷风

图4:

视频截图──龙卷风

  启发:

平时生活中的风、龙卷风的形成与我们所学的密度知识是否有关呢?

  学生议论纷纷。

  演示实验1:

在室温下,吹鼓两个气球。

分别把它们放在一大堆冰块和酒精灯火焰附近。

  观察并思考:

过一会儿,你发现了什么现象?

为什么?

  教师分析:

放在冰块上面的气球变小了,气球下降;

放在酒精灯火焰附近的气球变大了,气球上升。

实验说明:

气体受热体积膨胀。

由于密度,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膨胀后,密度变小。

  演示实验2:

按课本图11.5-1做一个纸风车。

如果把风车放在点燃的酒精灯附近,风车能转动起来。

你知道是什么推动了风车吗?

  学生分析。

  结论:

由于,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膨胀后,密度变小。

  [思考并讨论]

  1.生活中的风是如何形成的?

  总结:

生活中的风就是空气在受热时体积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

热空气上升后,温度低的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形成风。

  2.日常生活中气体、液体、固体的密度受温度影响一样吗?

 学生分析。

气体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固体、液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