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教育心理学基础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143071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1.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教育心理学基础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教育心理学基础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教育心理学基础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教育心理学基础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教育心理学基础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教育心理学基础文档格式.docx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教育心理学基础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教育心理学基础文档格式.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教育心理学基础文档格式.docx

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2)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的理解、思考、探究和发现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

此外,教师还要进行教学管理,调节教学的进程,以确保教学的有效性。

(3)评价、反思过程

评价和反思过程包括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和反思。

(四)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心理学的分支学科;

教育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

理论研究与应用实践相结合的学科。

二、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重要事件

(1)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奇第一次提出“教育教学的心理学化”思想。

(2)1868年,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人是教育的对象》一书,对当时心理学的发展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总结,由此,他被称为“俄国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3)1877年,俄国教育家兼心理学家卡普捷列夫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教育心理学著作。

(4)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E.L.Thornidike)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一书,并于1913—1914年将其扩展为三大卷《教育心理大纲》(第一部分《人类的本性》,第二部分《学习心理》,第三部分《个别差异及其原因》),他的研究成果和理论建树成为教育心理学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因此,他被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2、发展时期(20年代—50年代末)

3、成熟时期(60年代—70年代)

4、完善时期(80年代以后)

1994年布鲁纳总结教育心理学十几年来的成果,认为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主动性研究,研究如何使学生主动参与教与学的过程,并对自身的心理活动作更多的控制

(2)反思性研究,研究如何促使学生从内部理解所学内容的意义,并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

(3)合作性研究,研究如何使学生共享教与学过程中所涉及的人类资源,如何在一定背景下将学生组织起来一起学习

(4)社会文化研究,研究社会文化背景是如何影响学习过程与结果的。

此外,80年代后期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注:

1908年,由房东岳译,日本小原又一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是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有关教育心理学的著作;

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系统性原则

3、教育性原则

4、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

2、实验法(自然实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法)

3、问卷调查及相关法(问卷法和访谈法)

此外,还有个案法、教育经验总结法、现场参与研究法等。

(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步骤

1、科研的选题

2、形成研究问题

3、确定变量及其测量技术

4、提出假设和选择研究方法

四、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一)理论作用

丰富和发展了教育学、心理学的有关内容,对学习过程的研究将为人工智能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

(二)实践作用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等作用。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和分析教育问题

2、帮助教师实施科学的教学

3、帮助教师有效地引导和教导学生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第二节心理发展与教育

一、心理发展概述

(一)心理发展的含义

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二)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或:

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1、连续性与阶段性

心理发展既体现出量的积累,又表现出质的飞跃。

2、方向性与不可逆性

如个体动作的发展,遵循自上而下(从头到脚)、由躯体中心向外围、从大肌肉动作到精细动作的发展规律,即遵循动作发展的头尾律、近远律和大小律。

3、不平衡性

从总体发展来看,幼儿期出现第一个加速发展期,然后是儿童期的平稳发展,到了青春发育期又出现第二个加速期,然后再是平稳地发展,到了老年期开始出现下降。

4、个别差异性

5、发展关键期

心理学家所讲的关键期是指,人或者动物的某些行为与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时间,如在此时给以适当的良性刺激,会促使其行为与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反之,则会阻碍发展甚至导致其行为与能力的丧失。

(“关键期”是由奥地利生态学家劳伦兹提出的。

一般认为有四个领域的研究可以证实关键期的存在:

鸟类的印刻、恒河猴的社会性发展、人类语言的习得以及哺乳动物的双眼视觉。

如,1-3岁是口语学习的关键期;

4-5岁是书面语言学习的关键期;

0-4岁是形象视觉发展的关键期;

5岁左右是掌握数概念的关键期;

10岁以前是外语学习的关键年龄;

5岁以前是音乐学习的关键年龄。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明关键期对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也说明人的早期经验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人格的发展的终身影响。

(三)心理发展的主要观点

1.成熟势力说

成熟势力说简称成熟论,其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

成熟论认为,心理发展是由机体成熟预先决定与表现的。

成熟是推动心理发展的主要动力,没有足够的成熟,就没有真正的发展与变化。

(格赛尔双生子爬楼梯研究;

格赛尔行为发展量表适合4-6周岁儿童。

2.行为主义观

行为主义发展观主张心理发展只是量的不断增加过程,是由环境和教育塑造起来的。

(华生的婴儿害怕实验;

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还有斯金纳、班杜拉等。

3.精神分析论

弗洛伊德看来,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心理的基本动力,心理发展就是“性”的发展,即心理性欲的发展。

据此,弗洛伊德将儿童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口唇期(0-1岁)、肛门期(1-3岁)、性器期(3-6岁)、潜伏期(6-11岁)、两性期(11、12岁开始)。

4.相互作用论

而在皮亚杰看来,个体的发展来自于主体对客体的动作,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5.生态发展观

强调关注环境中活生生的个体心理成长,关注人——环境的拟合度。

(其代表人物是布朗芬布伦纳)

6.毕生发展观

新近出现的毕生发展观则强调,生命历程中任何时候的发展都是获得与丧失、成长与衰退的整合,发展将延续人的一生。

▲毕生发展观

毕生发展观的基本思想:

生命历程中任何时候的发展都是获得与丧失、成长与衰退的整合,发展延续人的一生。

(1)个体发展是整个生命发展的过程;

(2)个体的发展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3)个体的发展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主要有年龄阶段、历史阶段和非规范事件的影响。

(4)发展是带有补偿的选择性最优化的结果。

毕生发展观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借助于这种观点,我们可以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人的发展过程。

同时,毕生发展观也为中老年人调整心态和终身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持。

▲定向反射习惯化与去习惯化

当一个新异刺激出现时,一个个体,包括新生儿都会产生定向反射。

同样的刺激物如反复呈现,最后会使原先出现的定向反射完全消失,这种现象称之为“定向反射习惯化”。

在个体已对某种刺激物形成习惯之后,又出现一个新的刺激物,这时个体又产生了反射行为,表明他能将新刺激物与旧刺激物加以区别。

这种恢复了对新事件的兴趣的现象称为“定向反射去习惯化”。

▲儿童语言的发展

从儿童表现出的语句结构完整性和复杂性看,句子或语法结构的发展体现出从单词句到双词句、再到简单句、复合句的趋势。

(即儿童语法获得遵循的规律)

所有生理发育正常的儿童,都能在出生四五年内未经任何正式训练而获得听、说母语的能力,强化、模仿和先天机制理论分别从不同的侧面给予了解释。

▲早期依恋与心理发展

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母亲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

依恋的程度与性质如何,直接影响到儿童对周围世界的信任感、他们的情绪情感、社会性行为和性格特征。

(四)个体心理发展的阶段划分

1、划分依据:

个体在一段时期内所具有的共同的、典型的心理特点和主导活动。

2、个体心理发展阶段:

个体心理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

即:

乳儿期(0~1岁);

婴儿期(1~3岁),相当于先学前期;

幼儿期(3~6、7岁),相当于学龄前期;

童年期(6、7岁~11、12岁),相当于学龄初期;

少儿期(11、12岁~14、15岁),相当于学龄中期;

青年期(14、15岁~25岁),相当于学龄晚期;

成年期(25岁~65岁);

老年期(65岁以后)。

(“青春期风暴”即青春期是一个比其他时期容易产生各种各样问题的时期。

其典型表现为:

与父母冲突;

情绪激荡;

危险行为。

(五)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后面章节再讲)

1、学习准备

(1)定义:

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2)学习准备与学习的关系:

学习准备不仅影响新学习的成功,而且也影响学习的效率。

同时,学习也会促进学生的心理的发展,新的发展又为进一步的新学习做好准备。

2、关键期

关键期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2)对教学的要求:

抓住关键期的有利时机,及时进行适当的教育,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

1、生物遗传因素

2、社会环境因素

3、学校教育的影响

(遗传与环境是决定个体心理发展的两大要素。

遗传决定了心理发展的可能性,环境与教育则限制了心理发展的现实性。

二、认知发展与教育

(一)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皮亚杰认为,人的发展受四个因素的共同影响,这四个因素是:

成熟、自然经验、社会经验和平衡化,其中平衡化是决定性因素。

他还认为,思维的本质是适应,思维起源于动作。

A.认知发展的机制

皮亚杰认为,人的认识是机体的一种功能。

人的认识功能的实现,是通过外部刺激和主体已有认知结构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

在这一过程中,有三种机能,即同化、顺化(也叫顺应)和平衡化。

图式(schemas)——“一个有组织的、可以重复的行为或思维模式”。

它具有内在组织化的倾向。

在生理水平上,图式“绝大部分的程序是遗传获得的”;

在认识水平上,图式可以代表一个分类系统,这一系统使他能够对客体信息进行整理、归类、创造、改造。

平衡(equilibration)——外部的适应性倾向。

在认知图式和来自外部环境中的信息之间寻找一种心理平衡。

同化(Assimilation)——“同化就是把外界元素整合到一个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的结构中”,即把新的信息组合到已有的图式中去。

顺应(Accommodation)——是指“同化性的图式或结构受到它所同化的元素的影响而发生的改变”。

为了适应新的信息,改变已有的图式或创建新的图式。

B.认知发展的阶段

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不是一种数量上简单累积的过程,而是认知图式不断重建的过程。

他从逻辑学引进“运算”的概念作为划分智慧发展阶段的依据。

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此阶段的主要特征:

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在10个月时,儿童获得了客体永恒性概念,即当客体在他的视野中消失时,仍然认为该客体是客观存在的。

2、前运算阶段(2~7岁)

知觉集中倾向;

思维的不可逆性;

自我中心主义;

泛灵论。

(前运算阶段儿童思维的突出特点是“以自我为中心”。

(“思维具有不可逆性”:

如,问一名4岁的儿童:

“你有兄弟吗?

”他回答:

“有。

”“兄弟叫什么名字?

“吉姆。

”但反过来问:

“吉姆有兄弟吗?

“没有。

”)

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思维的具体性;

具有守恒性和可逆性;

去自我中心。

(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的认识。

4、形式运算阶段(12岁至成年)

此阶段(思维发展)的主要特征:

假设演绎推理;

命题推理;

组合推理。

C、影响发展的因素

关于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皮亚杰提出四个基本因素:

成熟、练习和经验、社会性经验、平衡化。

(二)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

1、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2、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三)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对教育的启示及其局限

启示:

(1)强调发展中主体的能动作用,加深了对学习的认识。

(2)课程教学应适合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

(3)从较全面和辨证的角度论述了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

局限:

发展阶段的划分受到质疑——水平滞差;

低估了儿童的能力;

偏重于科学思维模式;

对形式运算后的发展的论述不足;

对社会文化的影响重视不够。

(四)关于“最近发展区”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

一种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

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即儿童借助于成人的指导和帮助而有可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

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区域(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

指“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前者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定;

后者则是指在成人的指导下或是与更有能力的同伴合作时,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

维果斯基指出:

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头。

教学不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昨天,而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明天为方向;

使教学的内容落实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才能达到学生最理想的发展水平。

三、人格发展

(一)人格的发展

1.人格的定义

人格是个人在各种交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内在动力组织和相应行为模式的统一体。

2.人格的结构

(1)奥尔波特将人格特质区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并进一步将个人特质分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

(2)卡特尔将人格特质区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卡特尔一共找到了16种根源特质,并编制出“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简称16PF)

(3)埃克森强调人格的结构包括三个基本维度:

外向性、神经质和精神质。

有人将其称为“大三”人格模型。

(4)“大五”结构与五因素模型。

“大五”结构指外向性、随和性、尽责性、情绪稳定性、文化或智慧性;

“五因素模型”中五因素指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随和性和尽责性。

3.人格的形成

遗传、环境和个体自身的内在因素,它们交互作用影响人格的发展。

影响人格形成的环境因素主要有:

产前环境、出生过程、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阶层和社会文化。

(二)人格理论

1.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

性本能(力比多)是主要的人格动力,它往往与社会文化相冲突而导致焦虑。

防御机制是缓解焦虑的潜意识策略,诸如压抑、退行、合理化(文饰)、投射、反向作用、转移、升华等。

人的本能可分为性本能和自我本能。

后来,他又将本能分为生本能和死本能;

生本能包括性本能和自我本能。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构成,它们分别遵循快乐原则、现实原则和完美原则,三者之间的平衡有利于人格健康。

弗洛伊德根据性感区的变化将人格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口唇期(0-1岁)、肛门期(1-3岁)、性器期(3-6岁)、潜伏期(6岁-青春期)、两性期(青春期以后),他结合固着和退行两个概念来揭示神经病的心理机制。

2.罗杰斯的“以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

罗杰斯认为自我协调是心理健康的关键,他提出以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应具备三种态度(三原则)真诚一致、无条件积极关注和同理心。

(三)人格测验

人格测验有自陈式测验和投射式测验,著名的自陈式测验有16PF、EPQ、MMPI等,著名的投射式测验有罗夏墨迹测验等。

(四)人格的发展阶段

1.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重点)

埃里克森把人格发展看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并将其扩展到人的生命全程,认为人格的发展要经历顺序不变的八个阶段,每个阶段中个体均面临一种发展危机及发展任务:

(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婴儿期:

0~1.5岁)

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

(2)自主感对羞耻感(儿童早期:

1.5~3岁)

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感。

(3)主动感对内疚感(学前期:

3~6岁)

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4)勤奋感对自卑感(学龄期:

6~12岁)

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青春期:

12~18岁)

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建立自我同一性,克服同一感混乱。

(自我同一性指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其活动经验而形成的有关自我的一致性形象。

(6)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早期:

18-25岁)

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7)繁殖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

25-50岁)

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生殖感,避免停滞感。

(8)自我整合对绝望感(成年晚期:

50岁以后直至死亡)

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综合的完善感,避免对自己的失望和厌恶感。

1、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在教育中的地位

(1)适当的(符合儿童特点、满足儿童需要)教育有利于儿童人格的健康发展

(2)帮助儿童建立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对儿童的行为多做积极评价)

(3)化解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危机。

(尊重其独立性的发展,关注同伴交往和影响,鼓励青少年自我教育等)

总之,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指明了每个发展阶段的任务,并给出了解决危机、完成任务的具体教育方法,有助于教师理解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所面临的冲突类型,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

2、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

(1)家庭教养模式

鲍姆宁根据控制、成熟的要求、父母与儿童的交往、父母的教养水平四个指标,将父母的教养行为分为专制型、放纵型和民主型三种模式。

民主型教养模式下的儿童最成熟,他们有能力,独立性强,自信、知足、爱探索,善于控制自己,喜欢交往、自我肯定。

(2)学校教育

主要是通过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作用影响来实现的。

(3)同辈群体

一方面,同辈群体是儿童学习社会行为的强化物;

另一方面,同辈群体又为儿童的社会化和人格发展提供社会模式或榜样。

(五)自我意识的发展

1、自我意识的含义

(1)定义:

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

(2)自我意识的成分:

一般认为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

一是自我认识,即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特点、人格特征、能力及自身社会价值的自我了解与自我评价。

二是自我体验,即个体对自己的情感体验,如自尊、自爱、自豪、自卑等。

三是自我调控,即属于对自己的意志控制,如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调节等。

2、自我意识的发展

(1)生理自我(在3岁左右基本成熟)

(2)社会自我(至少年期基本成熟)

(3)心理自我(心理自我是在青年初期开始形成和发展的。

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

3.个体意识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

同时,一切社会环境因素对人产生影响,都必须通过自我意识的中介,因而自我意识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

(1)自我意识的水平制约着个人对自己的人格形成和发展进行调节的能力

(2)自我评价的性质决定人格发展的方向

(3)自我调控能力制约着人格的发展

四、个体差异与因材施教

(一)认知差异

1、一般认知能力(即智力)的差异

(1)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2)表现早晚的差异

(3)结构上的差异

2、专门领域的知识差异

专门领域的知识对学习和教学的影响

3、认知风格(方式)的差异

(1)场独立与场依存

场独立型者对客观事物做判断时,倾向于利用自己内部参照,做独立性的判断,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

场依存型者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把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难以摆脱环境因素的影响。

(2)沉思型与冲动型

(3)辐合型与发散型

 

五种主要的认知风格

提出者

类型

特征

威特金

场依存型——场独立型

个体在认知过程中是依赖于环境信息还是自身内部信息

卡根

沉思型——冲动型

个体在信息加工时是迅速反应还是深思熟虑之后反应

豪迈斯与加德纳

齐平化型——尖锐化型

个体在“吸收”信息时是迅速同化并忽略细节差异还是强调细节与变化

帕斯克

整体型——序列型

个体在知觉功能上是全局整体的方式还是序列细节的方式

吉尔福特

聚合型——发散型

个体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是精细、集中、逻辑、归纳还是广阔、开放、联想

(二)认知差异的教育意义

认知方式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智力主要影响学习的数量、速度、巩固程度和学习的迁移。

认知差异的存在要求我们必须根据学生认知差异的特点与作用,不断改革教学,努力做到因材施教。

1、应该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

斯托达德提出双重进度的教学组织形式,将年级制与非年级制结合起来。

也有的心理学家提出同质分组、留级、跳级等教学组织形式。

2、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

布鲁姆提出掌握学习理论。

掌握学习,是指向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提供最佳的教学和给予足够的学习时间而使绝大多数学生达到掌握程度(通常要求成功地完成80~90%的教学评价项目)。

还有的心理学家提出了个别指示教学、个人化教学系统等教学方式。

3、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

美国的斯金纳等人提倡程序教学,依靠教学机器或程序化教科书呈现学习程序,使学生循序个别学习。

(三)人格差异

1、性格

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性格是人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是人格的核心。

性格的差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