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奥数课本下册12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141873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66 大小:792.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奥数课本下册12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初一奥数课本下册12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初一奥数课本下册12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初一奥数课本下册12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初一奥数课本下册12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一奥数课本下册12Word下载.docx

《初一奥数课本下册12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奥数课本下册12Word下载.docx(6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一奥数课本下册12Word下载.docx

∠1,∠2(如图1-22所示).

因为AA1∥BA2,所以B1E∥BA2.从而∠1=∠A1,∠2=∠A2(内错角相等),

所以∠B1=∠1+∠2=∠A1+∠A2,即∠A1-∠B1+∠A2=0.

说明

(1)从证题的过程可以发现,问题的实质在于AA1∥BA2,它与连接A1,A2两点之间的折线段的数目无关,如图1-23所示.连接A1,A2之间的折线段增加到4条:

A1B1,B1A2,A2B2,B2A3,

仍然有∠A1+∠A2+∠A3=∠B1+∠B2.(即那些向右凸出的角的和=向左凸的角的和)即

∠A1-∠B1+∠A2-∠B2+∠A3=0.

进一步可以推广为∠A1-∠B1+∠A2-∠B2+…-∠Bn-1+∠An=0.

这时,连结A1,An之间的折线段共有n段A1B1,B1A2,…,Bn-1An(当然,仍要保持AA1∥BAn).

推广是一种发展自己思考能力的方法,有些简单的问题,如果抓住了问题的本质,那么,在本质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将问题推广到复杂的情况.

(2)这个问题也可以将条件与结论对换一下,变成一个新问题.

问题1如图1-24所示.∠A1+∠A2=∠B1,问AA1与BA2是否平行?

问题2如图1-25所示.若∠A1+∠A2+…+∠An=∠B1+∠B2+…+∠Bn-1,问AA1与BAn是否平行?

这两个问题请同学加以思考.

例3如图1-26所示.AE∥BD,∠1=3∠2,∠2=25°

求∠C.

分析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可以将角“转移”到新的位置,如∠1=∠DFC或∠AFB.

若能将∠1,∠2,∠C“集中”到一个顶点处,这是最理想不过的了,过F点作BC的平行线恰能实现这个目标.

解过F点作FG∥CB,交AB于G,则∠C=∠AFG(同位角相等),∠2=∠BFG(内错角相等).

因为AE∥BD,所以∠1=∠BFA(内错角相等),

所以∠C=∠AFG=∠BFA-∠BFG==∠1-∠2=3∠2-∠2=2∠2=50°

说明

(1)运用平行线的性质,将角集中到适当位置,是添加辅助线(平行线)的常用技巧.

(2)在学过“三角形内角和”知识后,可有以下较为简便的解法:

∠1=∠DFC=∠C+∠2,即∠C=∠1-∠2=2∠2=50°

例4求证:

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

分析平角为180°

.若能运用平行线的性质,将三角形三个内角集中到同一顶点,并得到一个平角,问题即可解决,下面方法是最简单的一种.

证如图1-27所示,在△ABC中,过A点作l∥BC,则∠B=∠1,∠C=∠2(内错角相等).

显然∠1+∠BAC+∠2=平角,所以∠A+∠B+∠C=180°

说明事实上,我们可以运用平行线的性质,通过添加与三角形三条边平行的直线,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转移”到任意一点得到平角的结论.如将平角的顶点设在某一边内,或干脆不在三角形的边上的其他任何一点处,不过,解法将较为麻烦.同学们不妨试一试这种较为麻烦的证法.

例5求证:

四边形内角和等于360°

分析应用例3类似的方法,添加适当的平行线,将这四个角“聚合”在一起使它们之和恰为一个周角.在添加平行线中,尽可能利用原来的内角及边,应能减少推理过程.

证如图1-28所示,四边形ABCD中,过顶点B引BE∥AD,BF∥CD,并延长AB、CB到H、G.

则有∠A=∠2(同位角相等),∠D=∠1(内错角相等),∠1=∠3(同位角相等).∠C=∠4(同位角相等),

又∠ABC(即B)=∠GBH(对顶角相等).

由于∠2+∠3+∠4+∠GBH=360°

所以∠A+∠B+∠C+∠D=360°

说明

(1)同例3,周角的顶点可以取在平面内的任意位置,证明的本质不变.

(2)总结例3、例4,并将结论的叙述形式变化,可将结论加以推广:

三角形内角和=180°

=(3-2)×

180°

四边形内角和=360°

=2×

=(4-2)×

人们不禁会猜想:

五边形内角和=(5-2)×

=540°

………………………………

n边形内角和=(n-2)×

这个猜想是正确的,它们的证明在学过三角形内角和之后,证明将非常简单.

(3)在解题过程中,将一些表面并不相同的问题,从形式上加以适当变形,找到它们本质上的共同之处,将问题加以推广或一般化,这是发展人的思维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

例6如图1-29所示.直线l的同侧有三点A,B,C,且AB∥l,BC∥l.

求证:

A,B,C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

分析A,B,C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可以理解为∠ABC为平角,即只要证明射线BA与BC所夹的角为180°

可,考虑到以直线l上任意一点为顶点,该点分直线所成的两条射线为边所成的角均为平角,结合所给平行条件,过B作与l相交的直线,就可将l上的平角转换到顶点B处.

证过B作直线BD,交l于D.因为AB∥l,CB∥l,所以

∠1=∠ABD,∠2=∠CBD(内错角相等).

又1+2=180°

所以∠ABD+∠CBD=180°

即∠ABC=180°

=平角.

A,B,C三点共线.

思考若将问题加以推广:

在l的同侧有n个点A1,A2,…,An-1,An,且有AiAi+1l(i=1,2,…,n-1).是否还有同样的结论?

例7如图1-30所示.∠1=∠2,∠D=90°

EF⊥CD.求证:

∠3=∠B.

分析如果∠3=∠B,则应需EF∥BC.又知∠1=∠2,则有BC∥AD.从而,应有EF∥AD.这一点从条件EF⊥CD及D=90°

不难获得.

证因为∠1=∠2,所以AD∥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因为∠D=90°

EF⊥CD,所以AD∥EF(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所以BC∥EF(平行公理),所以∠3=∠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练习十二

1.如图1-31所示.已知AB∥CD,∠B=100°

EF平分∠BEC,EG⊥EF.求∠BEG和∠DEG.

2.如图1-32所示.CD是∠ACB的平分线,∠ACB=40°

∠B=70°

DE∥BC.求∠EDC和∠BDC的度数.

3.如图1-33所示.AB∥CD,∠BAE=30°

,∠DCE=60°

EF、EG三等分∠AEC.问:

EF与EG中有没有与AB平行的直线,为什么?

4.证明:

五边形内角和等于540°

5.如图1-34所示.已知CD平分∠ACB,且DE∥AC,CD∥EF.求证:

EF平分∠DEB.

第十三讲从三角形内角和谈起

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也称一个平角)是三角形的一个基本性质.从它出发可引出下面两个事实:

(1)三角形的外角等于此三角形中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

如图1-35所示.延长三角形的三条边,由三角形一条边及另一条边的延长线所成的角称为该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如图1-35中的∠1,∠2,∠3,∠4,∠5,∠6.

由于∠1+∠ABC=180°

(平角),又∠BAC+∠BCA+∠ABC=180°

所以∠1=∠BAC+∠BCA.

同法可证∠3=∠BAC+∠ABC,∠5=∠ABC+∠ACB.

(2)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

如图1-36所示.以n边形A1A2…An的某一个顶点(如A1)为共同顶点,将这个n边形“分割成”n-2个三角形△A1A2A3,△A1A3A4,…,△A1An-1An.由于每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所以,这n-2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即n边形的内角和)为(n-2)×

(详证见后面例6).

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这个事实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1如图1-37所示.平面上六个点A,B,C,D,E,F构成一个封闭折线图形.求:

∠A+∠B+∠C+∠D+∠E+∠F==360°

分析所求的六个角分布在三个三角形中,但需减去顶点位于P,Q,R处的三个内角,由图形结构不难看出,这三个内角可以集中到△PQR中.

解在△PAB,△RCD,△QEF中,

∠A+∠B+∠APB=180°

∠C+∠D+∠CRD=180°

∠E+∠F+∠EQF=180°

又在△PQR中,∠QPR+∠PRQ+∠PQR=180°

又∠APB=∠QPR,∠CRD=∠PRQ,∠EQF=∠PQR(对顶角相等).

①+②+③-④得∠A+∠B+∠C+∠D+∠E+∠F==360°

说明依据图形的特点,利用几何图形的性质将分散的角集中到某些三角形之中,是利用三角形内角和性质的前提.

例2求如图1-38所示图形中∠A+∠B+∠C+∠D+∠E的大小.

分析如果我们注意力放在三角形内角和上,那么∠ABE=∠ABO+∠OBE,∠AEB=∠AED+∠OEB.而∠ABE,∠AEB属于△ABE,∠OBE,∠OEB属于△OBE,再注意到△OBE及△ODC中,因∠BOE=∠COD(对顶角),因而,∠D+∠C=∠OBE+∠OEB.从而,可求出题中五角和.

解法1连接BE.在△COD中,∠C+∠D+∠COD=180°

在△ABE中,∠A+∠ABE+∠AEB=180°

①+②得(∠A+∠C+∠D)+∠COD+∠ABE+∠AEB=360°

又∠ABE=∠ABO(即为∠B)+∠OBE,∠AEB=∠AEO(即为∠E)+∠OEB.

故③式可化为(∠A+∠B+∠C+∠D+∠E)+(∠COD+∠OBE+∠OEB)=360°

由于∠COD=∠BOE(对顶角相等),

在△BOE中∠COD+∠OBE+∠OEB=∠BOE+∠OBE+∠OEB=180°

由④得∠A+∠B+∠C+∠D+∠E=180°

解法2如果我们注意到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结合图形(图1-39)会发现

在△OCD中有∠1=∠C+∠D,△APE中∠2=∠A+∠E,在△BOP中∠1+∠2+∠B=180°

从而有∠A+∠B+∠C+∠D+∠E=180°

说明本例解法2比解法1简洁,因为我们应用了关于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例3如图1-40所示.在△ABC中,∠B的平分线与∠C的外角平分线交于D,且∠D=30°

求∠A的度数.

分析D位于△BCD中,A位于△ABC中,它们位于两个不同的三角形之中,欲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决问题,就必须寻求两个三角形中内角之间的关系,角平分线的条件为我们提供了信息,事实上

以及∠DCB=∠ACB+∠ACD(它是∠C外角的一半).

解由已知,∠D=30°

在△BCD中,∠CBD+∠BCD=180°

-30°

=150°

因为BD是∠ABC的平分线,所以

又因为CD是∠ACE的平分线,所以

从而

由①,②,③得

又因∠ABC+∠ACB+∠A=180°

所以∠A=60°

说明解决本题的关键在于两条角平分线架起了△ABC与△BCD之间的桥梁,完成了从已知向未知的过渡.细心审题,发现已知与所求之间的联系,常是解题的重要前提.

例4如图1-41所示.∠A=10°

∠ABC=90°

∠ACB=∠DCE,∠ADC=∠EDF,∠CED=∠FEG.求∠F的度数.

分析如果我们能注意到所给的一系列等角条件正反映了内角与外角的关系,问题就不难解决.例如在∠ACB=∠DCE中,∠ACB是△ABC的一个内角,∠DCE是△ACD的外角.∠ADC=∠EDF及∠CED=∠FEG两个等式两边的角也是类似情况,这就为我们利用外角定理解题创造了机会.

解在△ABC中,∠A=10°

所以∠ACB=80°

因为∠DCE=∠ACB=80°

在△ACD中,∠DCE是它的一个外角,所以∠DCE=∠A+∠ADC,即80°

=10°

+∠ADC,

所以∠ADC=70°

∠EDF=∠ADC=70°

在△ADE中,∠EDF是它的一个外角,所以∠EDF=∠A+∠AED,即70°

+∠AED,

所以∠AED=60°

∠FEG=∠AED=60°

在△AEF中,∠FEG是它的一个外角,所以∠FEG=∠A+∠F,

所以∠F=∠FEG-∠A=60°

-10°

=50°

例5如图1-42所示.△ABC的边BA延长线与外角∠ACE的平分线交于D.求证:

∠BAC>∠B.

分析三角形的外角定理的意义中已暗含着“三角形的外角大于三角形中与此外角不相邻的内角”的意义.证明有关三角形角的不等问题可从此下手.

证BAC是△ACD的一个外角,因为∠BAC=∠1+∠D,

所以2∠BAC=2∠1+2∠D=∠ACE+2∠D>∠ACE①(因为CD是∠ACE的平分线.)

又∠ACE是△ABC的一个外角,所以∠ACE=∠B+∠BAC.②

由①,②得2∠BAC>∠B+∠BAC,所以∠BAC>∠B.

由于多边形可以分割为若干个三角形,因而多边形的内角和可以转化为三角形内角和来计算.下面我们来求n(n≥3的自然数)边形的内角和.

例6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

分析我们不妨先从具体情况入手.

当n=4时,如图1-43所示.四边形ABCD用一条对角线可以分割成两个三角形,因此四边形ABCD的内角和=三角形ABC的内角和+三角形ACD的内角和=2×

=360°

当n=5时,如图1-44所示.五边形ABCDE用两条对角线可以分割为三个三角形.类似于n=4的情况,可证明:

五边形ABCDE的内角和=3×

由这两个具体实例,我们可以找到n边形的内角和的证明方法.

证在n边形A1A2A3…An中,以A1为一个端点,连接对角线A1A3,A1A4,…,A1An-1,共有(n-1)-3+1=n-3条对角线,将这个n边形分割成n-2个三角形.显然,这n-2个三角形的内角“合并”起来恰是这个n边形的n个内角,如图1-45所示.

所以n边形的内角和=(n-2)×

说明

(1)从具体的简单的问题入手常能找到解决复杂问题的思路.如本题从n=4,5入手,找到将多边形分割为三角形的方法(这是一个本质的方法),从而可以推广到n为任意自然数的范围中去.

(2)各条边都相等,各个内角都相等的多边形称为正多边形.由本例自然可以推出正n边形每一个内角的大小.

设正n边形的一个内角大小为a,则n边形的内角和=na=(n-2)×

所以

例如正五边形的内角的度数为

正十边形的内角度数为

练习十三

1.如图1-46所示.求∠A+∠B+∠C+∠D+∠E的大小.

2.如图1-47所示.求∠A+∠B+∠C+∠D+∠E的大小.

3.如图1-48所示.求∠A+∠B+∠C+∠D+∠E的大小.

4.如图1-49所示.求∠A+∠B+∠C+∠D+∠E的大小..

5.若多边形内角和分别为下列度数时,试分别求出多边形的边数:

(1)1260°

(2)2160°

6.证明:

n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第十四讲面积问题

我们已经学过的面积公式有:

(1)

(其中h表示a边上的高)

(2)S平行四边形=ah(其中h表示a边上的高)

(3)

(其中a,b表示梯形中两条平行边的长,h表示平行边之间的距离)

由于多边形可以分割为若干个三角形,多边形的面积等于各三角形面积和,因此,三角形的面积是面积问题的基础.

等积变形是面积问题中富于思考性的有趣问题,它是数学课外活动的重要内容,这一讲中我们将花较多的篇幅来研究多边形的等积变形.

等积变形是指保持面积不变的多边形的变形.

三角形的等积变形是多边形等积变形的基础,关于三角形的等积变形有以下几个主要事实:

(1)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

(2)两个三角形面积之比,等于它们的底高乘积之比.

(3)两个等底三角形面积之比,等于它们的高之比.

(4)两个等高三角形面积之比等于它们的底之比.

例1已知△ABC中三边长分别为a,b,c,对应边上的高分别为ha=4,hb=5,hc=3.求a∶b∶c.

解设△ABC的面积为S,则有

所以

说明同一个三角形依面积公式可以有三种不同的表示法,由此获得三边之比.

例2如图1-51,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64平方厘米(cm2),E,F分别为AB,AD的中点,求△CEF的面积.

分析由于△CEF的底与高难以从平行四边行的面积中求出,因此,应设法将四边形分割为三角形,利用面积比与底(高)比来解决.

解连接AC.E为AB中点,所以

(平方厘米)

同理可得S△CDF=16(平方厘米)

连接DE,DB,F为AD中点,所以

(平方厘米)

从而S△CEF=S□ABCD-S△AEF-S△BCE-S△CDF=64-16-16-8=24(平方厘米).

说明

(1)E,F是所在边的中点启发我们添加辅助线BD,DE.

(2)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将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是由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及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从而这两个三角形的底、高相等获知的.

例3如图1-52所示,已知△ABC的面积为1,且

求△DEF的面积。

分析直接求△DEF面积有困难,观察图形,发现△DEF与△DCF有共同的顶点D,其底边在同一条直线上,因而,高相同.所以

于是,求△DEF的面积就转化为求△DCF的面积.用同样的办法可将△DCF的面积转化为△ADC的面积,进而转化为△ABC的面积.

解因为

所以EF=2CE,△DEF与△DCF有共同的项点D,且底边EF,CF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

,即EF∶CF=2∶3,

同理,△DCF与△DCA有共同的顶点C,且底边DF,DA在同一条直线上,由已知DF∶DA=2∶3,

例4面积方法证明:

三角形两边中点连线平行于第三边.

分析与解如图1-53所示.设E,F分别是AB,AC的中点,可求得△EBC与△FBC的面积相等(均为△ABC面积的一半).由于这两个三角形同底BC,因而这两个三角形的顶点E,F在一条与底边BC平行的直线上,所以EF∥BC.

说明

(1)从证题过程看出,条件“E,F是所在边的中点”可以推广为

等,事实上

从而S△CBE=S△BCF.

这两个三角形同底BC,因此,它们的顶点E,F的连线与底边平行.

(2)同样用面积的方法可以证明如下事实:

三角形ABC中,若EF∥BC且AE∶EB=m,则AF∶FC=m(请同学们自己证明).

例5如图1-54.在△ABC中,E是AB的中点,D是AC上的一点,且AD∶DC=2∶3,BD与CE交于F,S△ABC=40,求S四边形AEFD.

分析四边形AEFD可分割为△AED与△DEF.从E是AB中点及D分AC为2∶3的条件看,△AED的面积不难推知,关键是如何推求△DEF的面积.为此,需通过添加辅助线的办法,寻求△DEF的面积与已知面积的关系.

解取AD的中点G,并连接EG,在△ABD中,E是AB的中点,由例3知EG∥BD.又CD∶DG=3∶1,从而,在△CEG中,

CF∶FE=CD∶DG=3∶1(例3说明

(2)),

所以S△DFC∶S△DFE=3∶1.

设S△DEF=x,则S△DFC=3x,S△DEC=4x.由于AD∶DC=2∶3,

所以S△EAD∶S△ECD=2∶3,

于时

又因E是AB的中点,所以

所以x=3,即S△DEF=3,所以S△ADE=8,所以S四边形AEFD=S△ADE+S+=8+3=11.

说明在三角形中,利用平行线实行比的转移,再利用等积变形,得到相应的面积的比,从而将欲求的△DEF的面积与已知的△ABC的面积“挂上了钩”.这里取AD的中点G,得到BD的平行线EG是关键.

例6如图1-55所示.E,F分别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边AD,AB上的点,且BE=DF,BE与DF交于O.求证:

C点到BE的距离等于它到DF的距离.

分析过C作CG⊥BE于G,CH⊥FD于H,则CG,CH分别是C到BE,DF的距离,问题就是要证明CG=CH.结合已知,BE=DF,可以断言,△BCE的面积等于△CDF的面积.由于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都等于平行四边形ABCD面积的一半,因此它们等积,问题获解.

解连接CF,CE.因为

S△BCE=

所以S△BCE=S△CDF.

因为BE=DF,所以CG=CH(CG,CH分别表示BE,DF上的高),

即C点到BE和DF的距离相等.

说明

(1)△BCE与△CDF是两个形状及位置完全不同的三角形,它们面积相等正是通过等积变形——都等于同一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之半.

(2)通过等积变形可以证明线段的相等.

练习十四

1.如图1-56所示.在△ABC中,EF∥BC,且AE∶EB=m,求证:

AF∶FC=m.

2.如图1-57所示.在梯形ABCD中,AB∥CD.若△DCE的面积是△DCB面积的

,问△DCE的面积是△ABD面积的的几分之几?

3.如图1-58所示.已知P为△ABC内一点,AP,BP,CP分别与对边交于D,E,F,把△ABC分成六个小三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广告传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