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语文散文之部第五单元六国论教师用书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学年高中语文散文之部第五单元六国论教师用书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语文散文之部第五单元六国论教师用书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作品:
《嘉祐集》。
(三)评价:
北宋散文家。
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
寻背景
作者历宋真宗、仁宗、英宗三世。
其时,西、北方边患严重,宋军和辽军、西夏军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
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
1004年,大辽举兵攻宋,当时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并在澶州打了一仗,宋军大胜。
形势如此有利,北宋统治者却一味求和,订下“澶渊之盟”,规定宋每年向辽进贡银10万两,绢20万匹。
自此,抗敌卫国士气锐减,委曲求全之风日上。
后辽又连连加码,宋均慨然答应。
1044年,西夏元昊上书停战求和,宋却反而给西夏银、绢、茶。
一代又一代的“为国者”皆为敌人积威所劫,以物供敌,以钱富敌。
眼见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且有过之而无不及,后果将不堪设想,苏洵为此心忧,忧而思救,于是写下了这篇醒世文章,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
链常识
(一)文学常识
论是一种论文文体,按《韵术》:
“论者,议也。
”《昭明文选》所载:
论有两体,一曰史论,乃忠臣于传末作议论,以断其人之善恶。
如《史记》后的“太史公曰”。
二曰政论,则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正其谬误,如《六国论》。
(二)文化常识
1.诸侯。
诸侯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
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汉朝分王、侯二等。
周制,诸侯名义上需服从王室的政令,向王室朝贡、述职、服役,以及出兵勤王等。
汉时诸侯国由皇帝派相或长吏治理,王、侯仅食赋税。
2.城。
城在古代是指城邑四周的墙垣,一般分为两种,里面的叫城,外面的叫郭。
城字单用时,多包含城与郭,城、郭对举时只指城。
[整体宏观把握]
一、行文脉络
二、主旨领悟
本文着重论述了六国破灭的原因,借古讽今,批评北宋王朝对辽、西夏的军事侵略采取以贿赂求和、苟且偷安的退让政策,劝谏北宋王朝以六国为鉴,不“为积威之所劫”,而要奋起御侮以维护其统治。
三、写作技巧
1.借古讽今,切中时弊
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结合的角度,依据史实,针砭时弊,切中要害,发人深省。
2.论点鲜明,论证严密
文章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逻辑严密,脉络清晰,结构严整。
3.语言生动,气势充沛
本文语言有强烈的感染力,不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
再加上对偶、对比、比喻、引用、设问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章章法严谨,富于变化,具有充沛的气势和雄辩的力量。
[语段细解赏析]
诵读第1段,回答以下问题:
[突破词句]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非:
不是
(2)或曰:
不赂者以赂者丧
或:
不定代词,相当于“有人” 以:
因为
(3)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盖:
承接上文,表示原因,有“因为”的意思
完: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完整地存在
(4)故曰:
弊在赂秦也故:
所以,因此,连词
2.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 )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六国被灭亡,不是因为兵器不锋利,作战不得法。
(意念上的被动句)
(2)贿赂秦国,自己的实力就削弱了,这是走向灭亡的道路啊。
(判断句)
[文理赏析]
3.对本段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段的中心论点也是本文的中心论点,就是文章开头第一句话: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
B.本段作者提出中心论点之后,接着提出了两个分论点:
第一个分论点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第二个分论点是“不赂者以赂者丧”。
C.作者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中心论点,不仅紧扣题目、明确了论题,而且便于后文驰骋文墨、自由论证,在结构上具有提挈下文、统摄全篇的主导作用。
D.两个分论点实际上是从反(第一个分论点)正(第二个分论点)两方面进一步揭示中心论点的,使中心论点完备周密,在逻辑上站稳了脚。
解析:
选D D项应为“正(第一个分论点)反(第二个分论点)两方面”。
诵读第2段,回答以下问题:
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小、大:
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2)其实百倍
其实:
古今异义词,此处指那实际情况
(3)思厥先祖父,暴霜露
厥:
这里相当于“其”。
他的,他们的
祖父:
古今异义词,此处指祖辈、父辈
暴:
冒着
(4)暴秦之欲无厌厌:
通假字,通“餍”,满足
(5)至于颠覆
至于:
古今异义词,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情况,引出下文的结果。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以至”“以至于”
(6)此言得之得:
适宜,得当
(7)秦以攻取之外以:
用
(8)以有尺寸之地以:
才
(9)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以:
5.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
(1)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1)子孙对待这些土地却不很爱惜,都拿(它)来送给别人,好像丢弃小草一样。
(省略句)
(2)既然如此,那么诸侯国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是没有满足的,(诸侯)送给秦国土地越多,(秦国)侵略诸侯就越急迫。
所以,不用作战,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已经确定了。
6.对本段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段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作者主要用事例、对比和引用的论证方法,针对韩、魏、楚三国赂秦的弊端进行论证。
B.课文先摆出秦“战胜而得”与诸侯“战败而亡”的事实,从正反两方面对比论证,突出强调了“秦之所大欲”与“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
既照应了开头,又为下文的进一步论证做好了准备。
C.从“思厥先祖父”到“而秦兵又至矣”几句,虽是想象之辞,但形象地说明了诸侯之地得来不易,然而他们却“视之不甚惜”,为苟安一时,便轻易地拱手与人,这样,非但不能保全自己,反而加深了敌人的侵吞欲壑,遗患无穷。
因而得出结论为“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而后下一肯定结论:
终究发展到国家破灭是必然的。
D.最后又引用古人的话“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作对比论证,贴切恰当,既补充了上文的论证,又含有收束之意,而且使论证深入浅出,明白易晓,增强了说服力。
选D D项应为“最后又引用古人的话‘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作比喻论证”。
诵读第3段,回答以下问题: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义不赂秦 义:
名词用作动词,坚持正义
(2)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以:
用 速:
招致
(3)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再:
两次 却:
使动用法,使……退却
(4)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且:
况且 殆:
将要
智力:
古今异义词,此处指智谋和力量
(5)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
向使:
假使 不行:
古今异义词,不行刺
(6)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则:
那么 数:
天数、命运
(7)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当:
倘若,假若
8.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
(1)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2)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3)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1)因此燕国虽然是个小国,却最后灭亡,这是燕国善于用武力对付秦国的功效啊。
(2)赵国曾经与秦国打了五次仗,败了两次,却胜了三次。
(介词结构后置句)
(3)等到李牧因为受诬陷而被赵王杀害,赵国都城邯郸才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
(被动句)
9.下列各句属于论证不赂者“失强援”,而“不能独完”原因的一组是( )
①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②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③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 ④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D.②④
选A ②是肯定燕国用兵的功效,④是假设“不赂”的结果。
10.对本段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齐国,虽“未尝赂秦”,但它亲近秦国而不联合五国,所以“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由此照应文章开头句“不赂者以赂者丧”的观点。
B.作者对燕、赵两国,有赞扬,有批评。
赞扬“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批评燕用刺客计,批评赵错杀良将。
C.燕赵两国灭亡的真正原因是“处秦革灭殆尽之际”,智力孤危,所以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战败而亡”的。
作者层层推进地从燕、赵两国破灭的结果推论其破灭的原因,有力地证明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分论点。
D.从“向使三国”到“或未易量”几句,以假设的原因得出假设的结果,归纳了第二、三段对两个分论点的论证,照应了开头。
选A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照应文章开头句“盖失强援,不能独完”的观点。
诵读第4、5段,回答以下问题: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礼:
名词用作动词,礼遇,以礼相待
(2)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劫:
胁迫,挟持
(3)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日:
名词用作状语,天天
月:
名词用作状语,月月
以至于
(4)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凭借 从:
跟随 故事:
先例 是:
这
12.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
(1)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2)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1)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让自己被积久而成的威势胁迫啊!
(2)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国,尽管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但还有可以不贿赂秦国而战胜它的势力。
(状语后置句)
13.下列各句直接体现作者“借古鉴今”意图的两项是( )
A.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B.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C.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D.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选BD A项是提出对抗秦国的方法;
C项,将六国的情况和秦国的情况对比,也暗含北宋与六国的对比。
这两项都是分析,不是直接体现。
14.对本部分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呜呼”和“悲夫”二语各领出一层意思。
“呜呼”承接上段末尾,提出六国合力抗秦的主张。
“悲夫”又回到历史中,感叹六国破灭的可悲结局,抨击六国的政策,提出“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才是赂秦之根源。
B.“呜呼”,哀其结果之惨;
“悲夫”,惜其有良策而不用。
连用两个叹词表达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起到连接作用,在历史与现实间快速自由转移,引导读者理清思路。
C.第4自然段是对历史事实分析后的议论,明确了六国赂秦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切合当时北宋王朝的实际情况,委婉地劝喻当权者面对北方的威胁,放弃屈辱的妥协政策,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D.第5自然段议论的基础建立在作者自己对历史事实的分析上,源于历史,但又高于历史,讽谏北宋王朝面对外来侵略不要重蹈历史覆辙。
选B B项应为“‘呜呼’,惜其有良策而不用;
‘悲夫’,哀其结果之惨”。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革灭殆尽(dà
i) 暴霜露(bà
o)
B.思厥先祖父(jué
)胜负之数(shù
)
C.弊在赂秦(lù
)为国者(wè
i)
D.不得下咽(yà
n)洎牧以谗诛(zì
选B A项“暴”应读“pù
”;
C项,“为”应读“wé
i”,D项,“洎”应读“zì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六国互丧 互:
交互
盖失强援盖:
B.思厥先祖父先:
对已去世尊长的敬称
暴秦之欲无厌厌:
讨厌
C.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判:
分出,分清
终继五国迁灭迁:
改变
D.后秦击赵者再再:
两次
苟以天下之大苟:
如果
选B B项中“厌”应为“满足”。
3.下列句子中“于”的用法与“其势弱于秦”中的“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齐人勿附于秦 B.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C.吾祖死于是D.师不必贤于弟子
选D A项中“于”为“和”的意思,B项中“至于”为一固定短语,C项中“于”是“在”的意思,D项中“于”与例句中“于”皆是“比”的意思。
4.从词类活用的角度,选出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A.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B.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C.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D.至丹以荆轲为计,始速祸焉
选B B项“日”“月”为名词作状语,A、C、D三项“完”“终”“速”为形容词作动词。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今义相同的一组是( )
①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②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③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④可谓智力孤危 ⑤然后得一夕安寝 ⑥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⑦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A.①②⑦B.③④⑤
C.①⑤⑦D.④⑥⑧
选C ②“祖父”古义为“祖辈父辈”;
③“至于”古义为“到了……地步”;
④“智力”古义为“智慧与力量”;
⑥“其实”古义为“那实际上”;
⑧“故事”古义为“旧事,先例”。
6.从文言句式看,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 )
例句: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A.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B.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C.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D.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
选A A项与例句都是被动句,B项是判断句,C项是介宾后置句,D项是介宾后置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洵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在于赂秦。
苏洵文章意在借议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是放弃斗争、屈从暴秦这一事实,以表达他关怀时务、弹劾当局的高尚情怀。
B.《六国论》是一篇议论历史的文章,表面上评的是六国,实际上讽刺的是北宋。
因为当时北宋王朝的统治者对契丹族建立的辽国和党项羌族建立的西夏屈辱求和,作者就借六国割地给秦国因而最后灭亡的史实,暗示北宋王朝不应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而应该对辽、夏的入侵采取斗争的方式。
C.文章首句便说“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否定了一般人的见解;
接着旗帜鲜明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弊在赂秦”——这是全文的总论点。
继而以“赂秦而力亏”和“不赂者以赂者丧”两个分论点,对总论点作了概要阐明。
这两个分论点,分别在第2、第3两段里给以具体论证。
D.第3段主要采用了铺叙的笔法,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语势略呈平稳。
到了第4段,文章连用两个感叹词,犹如异峰突起,谆谆之言,惋惜之情,发人深省。
最后在第五段中直接讽喻了时政,言简意赅,令人深味不已。
选D D项,文章第五段是婉转含蓄地讽喻了时政。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或曰: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有人说:
六国相继灭亡,全都是因为他们贿赂秦国吗?
(2)如果把秦国受六国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它凭借打胜仗而夺得的土地相比较,那前者实际上是后者的百倍;
六国诸侯因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跟它们打了败仗所丧失的土地相比较,那前者也是后者的百倍。
(3)(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封赏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诚心来礼遇天下的非凡人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吃饭都咽不下去的。
二、阅读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唐太宗论
苏 辙
唐太宗之贤,自西汉以来,一人而已。
任贤使能,将相莫非其人,恭俭节用,天下几至刑措。
自三代以下,未见其比也。
然传子至孙遭武氏之乱子孙为戮不绝如线后世推原其故而不得以吾观之惜乎其未闻大道也哉!
贞观之间,天下既平,征伐四夷,灭突厥,夷高昌,残吐谷浑,兵出四克,务胜而不知止。
最后亲征高丽,大臣力争不从,仅而克之,其贤于隋氏者,幸一胜耳。
而帝安为之,原其意,亦欲夸当世、高后世耳。
太子承乾既立十余年,复宠魏王泰,使兄弟相倾。
承乾既废,晋王,嫡子也,欲立泰,而使异日传位晋王,疑不能决,至引佩刀自刺,大臣救之而止。
父子之间,以爱故轻予夺至于如此。
帝尝得秘谶,言唐后必中微,有女武代王。
以问李淳风,欲求而杀之。
淳风曰:
“其兆既已成,在宫中矣。
天之所命,不可去也。
徒使疑似之戮,淫及无辜,且自今已往四十年,其人已老,老则仁。
虽受终易姓,必不能绝李氏,若杀之复生壮者,多杀而逞,则子孙无遗类矣。
”帝用其言而止。
然犹以疑似杀李君羡。
夫天命之不可易,惟修德或能已之,而帝欲以杀人弭之,难哉!
帝之老也,将择大臣以辅少主。
李绩起于布衣,忠力劲果,有节侠之气,尝事李密,友单雄信。
密败,不忍以其地求利。
密死,不废旧君之礼。
雄信将戮,以股肉啖之,使与俱死。
帝以是为可用,疾革,谓高宗:
“尔于绩无恩,今以事出之,我死,即授以仆射。
”高宗从之。
及废皇后,立武昭仪,召绩与长孙无忌、褚遂良计之,绩称疾不至。
帝曰:
“皇后无子,罪莫大于绝嗣,将废之。
”遂良等不可。
他日绩见,帝曰:
“将立昭仪,而顾命大臣皆以为不可,今止矣。
”曰:
“此陛下家事,不须问外人。
”由此废立之议遂定。
绩,匹夫之侠也,以死徇人不以为难,至于礼义之重,社稷所由安危,绩不知也。
而帝以为可以属幼孤,寄天下,过矣!
且使绩信贤,托国于父,竭忠力以报其子,可矣。
何至父逐之,子复之,而后可哉!
挟数以待臣下,于义既已薄矣。
凡此皆不知道之过也。
苟不知道,则凡所施于世,必有逆天理,失人心,而不自知者。
故楚昭王惟知大道,虽失国而必复。
太宗惟不知道,虽天下既安且治,而几至于绝灭。
(选自《栾城后集卷十》)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