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力肌张力.ppt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11761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5.9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肌力肌张力.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肌力肌张力.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肌力肌张力.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肌力肌张力.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肌力肌张力.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肌力肌张力.ppt

《肌力肌张力.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肌力肌张力.ppt(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肌力肌张力.ppt

1肌力与肌张力的评估及康复肌力与肌张力的评估及康复康复护理组康复护理组2肌力肌力11早期康复早期康复33肌张力肌张力22内内容容3肌力肌力指肌肉(或肌群)在肌肉骨骼系统负荷的情况下,肌肉为维持姿势、启动或控制运动而产生一定张力的能力。

指一块肌肉或一组肌群产生张力的能力下降或丧失。

肌力肌力肌无力肌无力基基本本概概念念4肌肉分类与收缩类型肌肉分类与收缩类型肌肉分类肌肉分类1.1.心肌、平滑肌、骨骼肌心肌、平滑肌、骨骼肌根据肌肉结根据肌肉结构不同进行的分类构不同进行的分类。

骨骼肌广泛存在于人体躯干和四肢,收骨骼肌广泛存在于人体躯干和四肢,收缩迅速有力,但易疲劳。

缩迅速有力,但易疲劳。

5肌肉分类与收缩类型肌肉分类与收缩类型肌肉分类肌肉分类2.2.随意肌和不随意肌随意肌和不随意肌根据肌肉是否受根据肌肉是否受意志控制进行的分类意志控制进行的分类。

骨骼肌受躯体神经支配,直接收人的意骨骼肌受躯体神经支配,直接收人的意志控制,故称为随意肌。

志控制,故称为随意肌。

6肌肉收缩类型等长收缩肌张力明显增加,但肌长度基本无变化,不产生关节运动等张收缩肌张力基本不变,但肌长度缩短,引起关节运动向心性收缩向心性收缩离心性收缩离心性收缩789临床医学肌力分级临床医学肌力分级0级级肌肉完全麻痹,触诊肌肉完全无收缩力肌肉完全麻痹,触诊肌肉完全无收缩力【完完全瘫痪,不能作任何自由运动全瘫痪,不能作任何自由运动】1级级级级肌肉有主动收缩力,但不能带动关节活动肌肉有主动收缩力,但不能带动关节活动【可见肌肉轻微收缩可见肌肉轻微收缩】2级级级级可以带动关节水平活动,但不能对抗地心引可以带动关节水平活动,但不能对抗地心引力力【肢体能在床上平行移动肢体能在床上平行移动】3级级级级能对抗地心引力做主动关节活动,但不能能对抗地心引力做主动关节活动,但不能对抗阻力肢体可以克服地心吸收力,能抬离床面对抗阻力肢体可以克服地心吸收力,能抬离床面.4级级级能对抗较大的阻力,但比正常者弱级能对抗较大的阻力,但比正常者弱【肢体能肢体能做对抗外界阻力的运动做对抗外界阻力的运动】5级级级级正常肌力正常肌力【肌力正常,运动自如肌力正常,运动自如】10改良改良RankinScale(mRS)量表)量表分级描述分级描述0完全无症状完全无症状1尽管有症状,但无明显功能障碍,能完成所有日常职尽管有症状,但无明显功能障碍,能完成所有日常职责和活动责和活动2轻度残疾,不能完成病前所有活动,但不需帮助能照轻度残疾,不能完成病前所有活动,但不需帮助能照顾自己的事务顾自己的事务3中度残疾,需求一些帮助,但行走不需帮助中度残疾,需求一些帮助,但行走不需帮助4重度残疾,不能独立行走,无他人帮助不能满足自身重度残疾,不能独立行走,无他人帮助不能满足自身需求需求5严重残疾,卧床、失禁,要求持续护理和关注严重残疾,卧床、失禁,要求持续护理和关注11肌张力的评估肌张力的评估正常人即使在安静休息、某种姿势及运动的情况下,肌肉仍保持着不同程度的紧张状态,称为肌张力肌张力是维持人体各种姿势以及各种活动的基础。

概念作用基基本本概概念念121314肌张力异常与代表疾病种类病变部位代表疾病肌痉挛肌强直混合型肌张力减退锥体束损伤锥体外束损伤锥体束和锥体外束损伤反射弧组成部分小脑损伤部分基底核病变脑血管病帕金森病脑血管病、脑外伤多发神经炎脊髓小脑变性Huntington舞蹈症15肌张力的运动学分类静态肌张力:

指人体安静情况下肌肉保持的紧张度,是维持身体各种姿势以及正常活动的基础。

动态肌张力:

指人体运动时肌肉的紧张度,是保证肌肉运动速度、力量和协调的基础。

16痉挛的常见诱因关节快速活动各种疼痛各种情绪激动和紧张各种内脏器官疾病的发作尿潴留、泌尿系统感染便秘自主神经功能紊乱17被动:

体位体位:

进食坐睡18康复医学领域常见痉挛相关的疾病康复医学领域常见痉挛相关的疾病脑卒中脑外伤缺氧性脑病脊髓损伤脑瘫运动神经元病19早期康复观念早期康复观念废用综合征废用综合征肢体瘫痪的早期康复肢体瘫痪的早期康复20康复康复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组任务,其目的是最康复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组任务,其目的是最大程度改善功能结局与减少残疾。

大程度改善功能结局与减少残疾。

21康复模式变化传统模式传统模式急性期急性期(1-2周)周)恢复期恢复期(3周周-6个月)个月)维持期维持期(6个月以后)个月以后)现代模式现代模式22开始早期康复的条件病情稳定急性期的相关检查已完成无加重神经损伤的风险能够承受30分钟的训练患者适合开展康复23恶性循环安静卧床安静卧床能力低下能力低下障碍增加障碍增加功能衰退功能衰退24废用综合征卧卧床床休休息息后后的的生生理理适适应应反反应应体力下降体力下降肌肉萎缩、肌力下降肌肉萎缩、肌力下降骨质丢失骨质丢失心肺功能下降心肺功能下降精神情绪紊乱精神情绪紊乱25安静卧床安静卧床肌力与骨质的快速流失肌力与骨质的快速流失绝对安静卧床绝对安静卧床1周周,肌力下降肌力下降15-20,绝对安静卧床绝对安静卧床3周周,肌力下降肌力下降40-50从安静卧床起骨萎缩急剧从安静卧床起骨萎缩急剧开始,开始,1个月后偏瘫侧下肢个月后偏瘫侧下肢股骨颈处股骨颈处10骨量减少骨量减少肌力肌力流失流失骨质骨质流失流失1.5-5.5/日日抗重力抗重力肌肉萎缩肌肉萎缩1周增加周增加10钙钙6mg/日日急剧急剧骨萎缩骨萎缩尿钙尿钙200mg/日日26关节固定不活动挛缩关节挛缩关节挛缩疼痛和活动障碍疼痛和活动障碍需需1个月的治疗个月的治疗4天固定天固定活动范围减少活动范围减少24周周关节挛缩关节挛缩需需4-8个月的治疗个月的治疗6-8周周关节僵硬关节僵硬需需12个月的治疗个月的治疗27易挛缩的关节位置容易产生挛缩的关节位置容易产生挛缩的关节位置肩关节:

屈曲、内旋肩关节:

屈曲、内旋肘关节:

屈曲肘关节:

屈曲腕关节:

屈曲腕关节:

屈曲掌和指关节:

屈曲掌和指关节:

屈曲髋关节:

屈曲、外旋髋关节:

屈曲、外旋膝关节:

屈曲膝关节:

屈曲踝和足关节:

底屈内翻踝和足关节:

底屈内翻28关节活动关节活动肌力训练肌力训练动作学习动作学习四肢关节活动范围(四肢关节活动范围(ROM)训练每个关节训练每个关节10次,次,2-3/日日瘫痪侧肌力增强、非瘫痪侧瘫痪侧肌力增强、非瘫痪侧肌力维持、神经电刺激肌力维持、神经电刺激坐位保持、站立平衡、翻身坐位保持、站立平衡、翻身动作及日常生活动作训练动作及日常生活动作训练肢体功能康复内容肢体功能康复内容关节活动关节活动肌力训练肌力训练动作学习动作学习29被动运动被动运动床上转移动作床上转移动作坐位训练计划坐位训练计划-类型类型-频次频次-时间时间病人转移板病人转移板升降机升降机站立辅助器站立辅助器床旁踏车床旁踏车主动主动/辅助运动辅助运动床上坐位床上坐位床边坐位床边坐位坐位平衡和保持坐位平衡和保持康康复复程程序序30为什么要进行良肢位摆放为什么要进行良肢位摆放正确的床上体位对避免异常模式是相当重要正确的床上体位对避免异常模式是相当重要的,而实际上每种体位都是为以后独立运动做准的,而实际上每种体位都是为以后独立运动做准备,尽管这不能防止所有的痉挛发生,但在急性备,尽管这不能防止所有的痉挛发生,但在急性期,正确的体位摆放将大大减少痉挛的发展,同期,正确的体位摆放将大大减少痉挛的发展,同时也将会缩短整个康复过程。

时也将会缩短整个康复过程。

31为什么要进行良肢位摆放为什么要进行良肢位摆放脑卒中患者早期长时间的卧床和制动易引发脑卒中患者早期长时间的卧床和制动易引发褥疮、坠积性肺炎等严重并发症,故应尽早采用褥疮、坠积性肺炎等严重并发症,故应尽早采用正确的体位和体位转换。

患侧卧位可强化患侧伸正确的体位和体位转换。

患侧卧位可强化患侧伸肌的优势,健侧卧位可强化患侧屈肌优势,仰卧肌的优势,健侧卧位可强化患侧屈肌优势,仰卧位可强化伸肌优势,通过不断的体位转换可使肢位可强化伸肌优势,通过不断的体位转换可使肢体的伸屈肌张力达到平衡,预防痉挛。

体的伸屈肌张力达到平衡,预防痉挛。

32良肢位的设计仰卧位仰卧位方法方法患侧卧位患侧卧位方法方法(患侧在下,健侧在上患侧在下,健侧在上)健侧卧位健侧卧位方法方法(健侧在下,患侧在上健侧在下,患侧在上)33仰卧位方法头部放在枕头上,稍偏向健侧,面部朝向患侧,头部放在枕头上,稍偏向健侧,面部朝向患侧,枕头高度要适当,胸椎不得出现屈曲。

患侧臀部枕头高度要适当,胸椎不得出现屈曲。

患侧臀部下方垫一个枕头使患侧骨盆向前突,用以防止髋下方垫一个枕头使患侧骨盆向前突,用以防止髋关节屈曲、外旋。

患侧肩关节下方垫一个小枕头关节屈曲、外旋。

患侧肩关节下方垫一个小枕头使肩胛骨向前突。

上肢肘关节伸展,置于枕头上,使肩胛骨向前突。

上肢肘关节伸展,置于枕头上,腕关节背伸,手指伸展。

下肢大腿及小腿中部外腕关节背伸,手指伸展。

下肢大腿及小腿中部外侧各放一沙袋防止髋关节外展、外旋、腘窝处垫侧各放一沙袋防止髋关节外展、外旋、腘窝处垫一小枕头以防止膝关节过伸展。

一小枕头以防止膝关节过伸展。

34仰卧位方法仰卧位时全身肌肉放松,体力消耗最小。

仰卧位时全身肌肉放松,体力消耗最小。

上肢平于心脏。

上肢平于心脏。

下肢抬高,高于心脏水平下肢抬高,高于心脏水平。

足跟抬起来,不直接着床,以解除压力。

足跟抬起来,不直接着床,以解除压力。

由高到低(下肢、头部、上肢、臀部)。

由高到低(下肢、头部、上肢、臀部)。

35患侧在下方的侧卧位方法患侧肩胛带向前伸、肩关节屈曲、肘关节伸展、患侧肩胛带向前伸、肩关节屈曲、肘关节伸展、腕关节背伸、手指伸展。

患侧下肢伸展,膝关节腕关节背伸、手指伸展。

患侧下肢伸展,膝关节轻度屈曲。

健侧下肢髋、膝关节屈曲,在其下方轻度屈曲。

健侧下肢髋、膝关节屈曲,在其下方垫一个枕头防止压迫患侧下肢。

背部挤放一个枕垫一个枕头防止压迫患侧下肢。

背部挤放一个枕头,躯干可依靠其上,取放松体位。

头,躯干可依靠其上,取放松体位。

36患侧在下方的侧卧位方法患肩充分向前平伸患肩充分向前平伸(呈呈8090),若前伸不充分,患者常主诉肩痛或不适,若前伸不充分,患者常主诉肩痛或不适,因为肩受压。

因为肩受压。

患侧下肢髋部要伸展患侧下肢髋部要伸展,这样和前伸的肩部一起牵拉患侧躯干肌,而能预防痉这样和前伸的肩部一起牵拉患侧躯干肌,而能预防痉挛挛。

健侧上肢:

自然置于身上或枕头上如健侧上肢放在前面,它将带动整个躯干健侧上肢:

自然置于身上或枕头上如健侧上肢放在前面,它将带动整个躯干向前,这将引起患侧肩胛骨后缩。

向前,这将引起患侧肩胛骨后缩。

易受压位置:

髋骨、膝关节、内髁、外髁易受压位置:

髋骨、膝关节、内髁、外髁37患侧在上的侧卧位方法患侧上肢向前方伸出,肩关节屈曲约患侧上肢向前方伸出,肩关节屈曲约90,下面用枕头支持,健侧上肢可,下面用枕头支持,健侧上肢可以自由摆放。

患侧下肢髋、膝关节屈曲,置于枕头上。

健侧下肢髋关节伸展,以自由摆放。

患侧下肢髋、膝关节屈曲,置于枕头上。

健侧下肢髋关节伸展,膝关节轻度屈曲,背后挤放一个枕头,使躯干呈放松状态。

膝关节轻度屈曲,背后挤放一个枕头,使躯干呈放松状态。

38患侧在上的侧卧位方法避免腕及手悬空避免腕及手悬空,手悬空出现腕屈曲,不易抑制痉挛的产生。

手悬空出现腕屈曲,不易抑制痉挛的产生。

避免足悬空避免足悬空,足悬空出现足内翻,不利于以后的步行。

足悬空出现足内翻,不利于以后的步行。

39患侧卧位是所有体位中最重要的体位患侧卧位是所有体位中最重要的体位,因为:

,因为:

1、整个患侧被拉长而减轻了痉挛的产生。

、整个患侧被拉长而减轻了痉挛的产生。

2、患者的体重压在患侧的床面上,增加了对患侧感觉、患者的体重压在患侧的床面上,增加了对患侧感觉刺激输入。

刺激输入。

3、健手能自由活动,如拉起床单,摆放枕头或打电话、健手能自由活动,如拉起床单,摆放枕头或打电话等。

等。

40仰卧位尽可能的少用仰卧位尽可能的少用,因为:

,因为:

1、受紧张性迷路反射的影响,异常反射活动、受紧张性迷路反射的影响,异常反射活动最强。

(主要是下肢伸肌张力增加)最强。

(主要是下肢伸肌张力增加)2、这种体位还会使骶尾部、较长见的还有足、这种体位还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