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学总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
《行政管理学总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管理学总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A)
A、直线式组织结构B、职能式组织结构C、事业部制组织结构D、矩阵型组织结构
17、关于制定政策的政策即(D)
A、基本政策B、具体政策C、元政策D、行政性政策
18、美国的总统制是的典型。
A、首长制B、委员会制C、混合制D、独裁型
19、行政领导者用权艺术的核心是(A)
A、授权艺术B、集权艺术C、分权艺术D、借权艺术
20、界定政府职能应把握的首要原则是(A)
A、公共性原则B、服务性原则C、有限性原则D、全面性原则
21、最基本的决策分类是(B)
A、定性决策和定量决策B、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C、经验决策和科学决策D、个人决策和群体决策
22、行政执行的前提和依据是(C)
A、行政领导B、行政组织C、行政决策D、行政监督
23、政府按照一定方式,将一部分财政资金无偿用地、单方面转移给居民和其他受益者的支出是(B)
A、购买性支出B、转移性支出C、补偿性支出D、积累性支出
24、世界上第一个现代文官制度在哪国正式确立?
(A)
A、英国B、美国C、法国D、中国
25、我国实行预算(B)
A、三级B、四级C、五级D、六级
26、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的主要任职方式是(A)
A、考任制B、委任制C、选任制D、聘任制
27、上级行政机关的审批手续便是一种(A)
A、事先监督B、事中监督C、事后监督D、社会监督
28、西方国家享有“第四权力”的美称的是(D)
A、议会B、政府机关C、最高法院D、新闻传媒
29、弹劾制度于14世纪起源于(A)
A、英国B、美国C、法国D、德国
30、力度最大、机构变化和人员调整最大的一次改革是(C)
A、1982年的改革B、1988年改革C、1998年的改革D、1993年改革
31、行政学界一般认为,是现代意义上的行政学产生的标志。
(D)
A、泰勒的的《科学管理原理》B、马克斯·
韦伯的《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
C、沃尔多的《行政国家》D、威尔逊的《行政学之研究》
32、行政组织最典型的形态就是(A)
A、金字塔形结构B、扁平型结构C、综合型结构D、矩阵结构
33、行政组织中规模最大、分支机构和人员最多的子系统是(B)
A、领导决策机构B、执行机构C、监督机构D、参谋辅助机构
34、香港廉政专员公署属于(A)
A、行政监察B、政法机关监督C、立法监督D、司法监督
35、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地观察法、民意调查法等属于行政绩效评估中的(A)
A、社会调查方法B、政策分析法C、心理测评方法D、统计分析方法
36、审计机构属于(C)
37、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C)
A、威尔逊B、韦伯C、泰勒D、沃尔多
38、认为一切社会组织通过运用组织、领导、计划、人事等手段,处理行政事务以完成任务的活动都是行政。
这是从什么角度对行政定位?
(C)
A、从“政治行政二分法”的角度B、从“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角度
C、从管理的角度D、从经济学角度
39、政府部门委托私人公司代理清运城市垃圾的行为属于(A)
A、签约外包B、市场运作C、政府贩售特定服务D、经营特许权
40、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主要涉及的是(C)
A、政府的政治职能B、政府的经济职能C、政府的社会职能D、政府的文化职能
41、间接由公众表达自己意愿和政策看法的社会监督方式是(C)
A、批评、建议、评论B、参政议政C、公意表达D、申诉、控告或检举
42、是主要的考核方面(D)
A、德B、能C、勤D、绩
43、行政执行的主体是(A)
A、行政组织B、社会团体C、民众D、人大代表
44、混合扫描决策模型由谁提出?
A、林德布罗姆B、西蒙C、埃奇奥尼D、韦伯
45、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部下力量的能力是指(B)
46、界定政府职能应把握的首要原则是(A)
A、公共性原则B、服务性原则C、有限性原则D、全面性原则
47、提倡“经济人”政府的是(A)
A、布坎南B、庇古C、凯恩斯D、亚当·
斯密
48、政府职能转变的核心内容是(A)
A、政企分开B、预测性、咨询性管理职能不断强化
C、公共事务的管理职能日益扩大D、保持保卫与治安职能,不断发展民主职能
49、行政控制过程最为关键的环节是(D)
A、确定控制标准B、衡量成效C、财务控制D、纠正偏差
50、被认为是在行政决策中运用得最为普遍的一种方法是(B)
A、理性综合决策B、渐进式决策C、混合扫描决策D、精英决策
51、根据测评对象划分可以分为:
(B)
A、绩效的内部测评和外部测评B、个人绩效测评和组织绩效测评
C、年度绩效测评和项目绩效测评D、有形绩效测评和无形绩效测评
52、1993年下列哪位总统上任后美国政府开始“重塑政府运动”?
(c)
A、尼克松B、里根C、克林顿D、小布什
53、依法行政的思想源流是(A)
A、自然法理论和契约论B、马列主义C、权力分立和制衡学说D、市场经济原理
二、多项选择(下列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5题,每题2分,共10分)
1、行政领导群体理想的年龄结构,应该体现(ABC)
A、梯队原则B、弹性原则C、动态原则D、老人为主原则
2、国内学者在主流上将政府治理工具分为(ABC)
A、市场化工具B、工商管理技术C、社会化手段D、社会管制
3、西方财政理论认为,政府支出在市场经济中有可能会产生:
(ABCD)
A、挤出效应B、收入效应C、替代效应D、分配效应
4、
5、行政发展的内部动力有(ABC)
A、新的技术方法的推动B、政府内部改革人士的推动
C、政府雇员的利益需求D、文化因素
6、三E”目标的新公共管理中的三E是指(A、B、C)
A、经济B、效率C、效益D、效果
7、行政决策的主要形式包括(ABCD)
A、行政法规B、行政措施,决定和命令C、部门规章D、地方性规章
8、资本主义经济特性与依法行政的内在联系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ABC)
A、财产私有制B、市场竞争C、管理理性化D、三权分立与制衡
9、权利监督包括(CD)
A、立法监督B、司法监督C、社会监督D、舆论监督
10、属直接税的有:
(AB)
A、所得税B、财产税C、商品税D、流转税
11、公务员的录用必须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其中“才”是指本领,即:
(BCD)
A、政治思想表现B、文化水平C、业务知识D、工作能力
12、行政领导群体理想的年龄结构,应该体现(ABC)
A、梯队原则B、弹性原则C、动态原则D、老人为主原则
13、公共政策的功能主要体现在(ABCD)
A、引导功能B、管制功能C、分配功能D、调控功能
14、公共组织文化包括三个层次(ABC)
A、精神文化B、制度文化C、器物文化D、物质文化
15、政治性因素对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AB)
A、政局是否稳定B、政体结构的行政效率C、掌握政权的政党D、国民的素质
16、通常情况下,有两个指标可以衡量公共财政活动的规模,是下列哪两个?
A、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B、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
C、国民收入占GDP的比重D、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
17、领导者的观念技能主要包括(BCD)
A、评价激励技能B、预测技能C、概括技能D、判断技能
18、非营利组织具有(ABCD)
A、自治性B、志愿性C、公益性D、互益性
19、国内学者在主流上将政府治理工具分为(ABC)
A、市场化工具B、工商管理技术C、社会化手段D、社会管制
20、属于行政问责的范围的有(ABCD)
A、管理不善B、用人失误C、决策失误D、重大责任事故
21、按照公共组织的纵向层级的多少,主要可分为(ABC)
A、金字塔型结构B、扁平型结构C、综合型结构D、职能式组织结构
22、行政领导者的能力构成主要包括(ABCD)
A、正确处理问题能力B、科学决策能力C、组织协调能力D、应变能力
23、行政合法性包括(ABC)
A、行政主体合法B、行政行为合法
C、行政程序合法D、必须平等地、无偏私地行使行政权
24、立法监督的形式一般包括(ABCD)
A、质询、审批B、任命和提出不信任案
C、国政调查、弹劾和罢免D、行使司法职能
25、政府职能涉及的主要关系有(ABC)
A、国家与社会的关系B、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C、公平与效率的关系D、企业与民众的关系
26、人事行政的原则包括(ABC)
A、公平竞争原则B、依法管理原则C、功绩制原则D、党管干部原则
27、绩效管理的特点有(ABCD)
A、以绩效为中心B、重视战略管理C、重视社会评价D、重视分权管理
28、当代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主要特征是(ABCD)
A、公共行政的民主化B、公共部门的民营化和公共管理的企业化
C、公共运营的信息化D、公共服务的市场化
29、美国学者罗森布罗姆分别从哪三种角度来认识公共行政?
(ACD)
A、管理的B、经济的C、政治的D、法律的
30、政府治理的社会化手段包括:
(CD)
A、管制与放松管制B、特许经营C、社区治理D、公众参与及听证会
三、判断题:
(对的就打√,错的就打×
,共10小题,每题1分,10分)
1、经济发展就是GDP增长。
(×
)
2、公共组织的目标是维护与实现公共利益。
(√)
3、在一定的被管理工作量或地域条件下,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正比例关系。
(×
)
4、行政执行活动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只能按照同一指令进行,如果政令不统一或相互矛盾,下级就难行动,从而严重影响指挥效果。
(√)
5、政策问题历来是各国政府和政治组织关注的首要问题。
6、在公共收入的收取中执行自愿原则。
7、行政问责制就仅是过错追究。
8、深化政府改革的战略性突破,必须依赖于政治体制上端改革的推进。
9、在推动行政发展的诸多动力之中,政治动力最为根本。
10、公务员的权利和义务都是以其公务员的身份作为前提的。
(√)
11、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不利于市场向诚信、合作、公赢的方向发展,促进市场的完善。
12、公共部门可以采取企业管理架构作为其主要的运作模式。
13、公共选择理论将政府组织及其官员假定为自利的“经济人”(√)
14、在执行过程中,执行者可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15、我国宪法规定由司法机关监督宪法的实施。
16、每个行政人员都有双重的身份即公民身份和行政职务身份。
17、行政问责不仅要对发生的重大责任事故问责,而且要对做出的错误决策问责;
不仅要对滥用职权的行政行为问责,而且要对故意推诿扯皮等行政不作为问责。
18、行政机构与企业组织之间所考核的绩效内容没什么差异。
19、有了权力监督和政治监督。
权利监督就不重要了。
20、行政绩效等同于行政效率。
21、作为衡量公共财政活动的规模的指标,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比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更能说明实际情况。
22、判断一个政府机构是否撤销、合并、调整,主要看其是否承担行政管理职能,只有分清职能和明确职能,才有可能对政府机构进行科学的调整和改革。
23、在实际过程中,采用哪种类型决策更好,取决于问题类型、信息掌握程度、决策成员的个人技能及知识差别等。
24、在通常情况下,衡量一个行政领导者是否称职,主要看他是否具有履行其职责的基本能力。
25、在实际过程中,采用哪种类型决策更好,取决于问题类型、信息掌握程度、决策成员的个人技能及知识差别等。
26、随着行政权的膨胀,法的范围变扩展到包括议会所立的法与行政机关所立的法。
27、行政机构与企业组织之间所考核的绩效内容没什么差异。
28、社会组织具有一种放大人力的作用,即对汇集起来的个体力量放大。
29、凡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能够自主解决的,市场竞争机制能够调节的,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通过自律能够解决的事项,除法律另有规定的外,行政机关不要通过行政管理去解决。
30、我国宪法规定由司法机关监督宪法的实施。
31、无论何种形式,都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这是公共组织与企业组织的实质性区别原则。
32、责、权、利三者必须形成一致的关系,有权无责、有责无权、有责无利等都不利于行政任务的完成和组织目标的实现。
33、当前,各种问题层出不穷且日益复杂,只有保持公共组织的开放性,才能提高其适应性。
34、在私人领域产权应可以明确界定,政府应当奉行当事人自治原则,不应妄加干涉。
四、简答题(共4题,每题9分,共36分)
1、如何理解公共行政?
狭义的行政是指政府的内部管理,即政府自身运行中的管理;
广义的行政除了包括政府自身运行的管理之外,还包括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这种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表现为政府的外部职能。
综合起来我们认为公共行政即为政府依法对国家事务、自身事务和社会事务进行的管理活动。
就其含义我们依据台湾学者张润书、吴琼恩的论述可以描述为下列内容:
(1).与公众有关事务需要由政府或公共团体来处理
(2).涉及政府部门组织及其行政人员(3).包括各类政府政策的形成,执行与评估(4).以法制为基础的管理技术(5).运用管理方法完成政府机构任务及使命(6).以追求社会福祉公共利益为目的
2、如何理解政府职能?
在我国更习惯于将政府在行政管理范围内的管理职能统称为政府职能。
我们讨论的当然不是抽象的政府职能,而是具体的政府职能,即市场体制下的政府职能,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中国政府职能,因此我们所讨论的政府职能应当理解为狭义的政府,即与“公共行政职能”是相一致的。
就是说是指我国行政管理主体行使国家行政权力,依法对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进行管理所发挥的基本职责、功能和作用,其所确立的是政府“管什么”的问题。
3、行政合法原则包含哪些内容?
行政合法性原则是指行政主体的存在和行政行为的实施必须有法律依据并符合法定的程序。
其具体要求是:
任何行政职权都必须基于法律授予才能存在;
任何行政职权的行使都必须依据法律,遵守法律;
任何行政职权的委托及其运用都必须具有法律依据符合法律要旨;
任何违反上述三点规定的行政活动非经事后法律认可,行政合法性还包含以下含义:
(一)行政主体合法
(二)行政行为合法(三)行政程序合法
4、简述行政监督的内容。
行政监督内容与国家行政组织行政执行内容相对应,大致有下列三个方面:
1)、对行政立法的监督。
2)、对行政执法的监督,3)、对行政司法的监督。
5、简述非营利组织的功能。
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各种非营利组织已经承担了大量的社会职能,成为政府和市场以外整合社会的另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
非营利组织在社会中的具体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提高公共物品的供给效率,降低供给成本。
同时,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也有利于市场向诚信、合作、公赢的方向发展,促进市场的完善。
(二)弥补市场不足,促进市场完善。
6、政府职能牵涉到哪些关系?
在我们对政府职能进行具体细化的过程中,它就不可避免的涉及到几个根本关系,这主要是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一)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牵扯到政府的政治职能。
(二)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牵扯到政府的经济职能。
(三)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主要涉及政府的社会职能。
7、简述德治与法治的关系。
自从国家产生以后,法律和道德就成为两种形式各异的社会行为规范调节着人们的行为,调节者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鱼组织之间、人与国家之间的各种利益冲突。
两者并行不悖,各司其职,两种规范寻在的本身就说明道德与法律功能不同,不可替代,同时又不可分割。
1).法律与道德的不可替代。
法律与道德二者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首先,二者的形成条件不同。
其次,二者约束力不同。
再次,二者的内容不同。
2).法律与道德的相互依存。
法律与道德的不可替代性决定二者相生相伴,相互依存。
8、简述行政绩效与企业绩效的区分。
由于行政机构与企业组织之间有很大差异,其所考核的绩效内容也不一样。
第一,两者的价值取向不同。
行政绩效的价值取向是为行政服务为社会、民众带来的效益是;
而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
第二,两者的内涵不同。
行政绩效包括对行政管理的效率、能力、服务质量、公共认可和社会公众满意程度等方面的判断,包括了政府公共部门管理过程中投入、产出、中期成果和最终成果所反映的绩效。
而企业管理的企业绩效则是指企业的所有者、投资者对一定经营期间内企业的经营效益和经营者业绩,企业绩效是为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服务的。
9、行政改革的意义是什么?
(一)行政改革是政府体系自我完善的主要方式。
(三)行政改革是实现政府体系新旧模式转换的根本途径。
(二)行政改革是政府体系克服流弊的主要方法。
10、如何看待GDP崇拜?
“GDP崇拜”指的是片面追求GDP绝对值的增长,忽略了其他因素,比如经济结构的平衡,环境成本,社会福利等等。
过分崇拜GDP只会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注水GDP不仅损害地方党委政府的公信力,还会直接导致对当地经济走势的盲目乐观,从而影响到决策层的政策制定和把握。
这种“唯GDP论”、“GDP崇拜”现象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只看到了行政效率和效果,盲目地去提高政府服务的运行效率和结果收益,却忽视了资源利用的合理性以及它对民众、对社会造成的各种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11、简述行政领导群体的素质结构
政领导的群体结构是指由行政机关的领导成员所组成的群体,是为了达到特定目标、具有多种功能的整体。
它是行政领导活动的主体,是行政管理活动的组织者、指挥者、协调者。
其合理形式是指,在行政领导的群体结构中,各种不同素质、经验、年龄和各种不同专业、知识的人才按比例的有机结合。
它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年龄性别结构
(二)专业知识结构(三)个性心理结构。
12、简述行政改革的内部动力。
P181
五、论述题(共1题,共14分)
1、结合实际论述公共组织的基本原则
答:
相对于以工商企业为主的私人部门而言,公共组织有其自己的基本原则,他的基本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服务性原则。
公共组织的产生和存在始终是把如何按照社会公众的旨意来行事,如何为社会公众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提供便利条件等作为自己的根本职责,体现出服务社会、造福大众的价值追求。
服务性原则是公共组织的基本原则。
二、社会性原则。
公共组织产生于社会并且有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
政府组织产生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并以社会发展需要为基础形成了公共行政职能。
三、公共性原则。
公共组织产生于社会公共需要,它们“为公众所共用”的性质决定了其基本功能是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解决社会公共问题,它的组织宗旨是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服务。
四、民众参与性原则。
人民大众的广泛参与原则,是公共组织区别于企业组织和其他的有一个基本组织原则。
五、非营利性原则。
但无论何种形式,都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这是公共组织与企业组织的实质性区别原则。
六、法制性原则。
公共组织尽管代表着社会公众的共同利益,但它的产生及生活方式不能凌驾于国家法律之上。
(每个2分)还必须结合我国实际来论述,酌情加分。
2、结合实际论述行政改革的阻力。
行政改革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利益的分配和再分配的过程,因而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阻力的影响,这一阻力可分为行政系统的外部制约和内部制约。
第一,行政改革的外部制约。
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主要表现在:
首先是市场经济发展不完善性的制约。
其次是改革配套程度的制约。
第二,行政改革的内部制约。
政府及其公务员是这一制约和阻力的主要来源。
具体而言:
首先是来自既存制度方面的阻力。
其次是来自政府雇员(公务员)的阻力。
总之,只有当改革的动力超过其阻力时,发展才有可能产生。
(每个6分)还必须结合我国实际来论述,酌情加分。
(2分)
3、结合实际论述行政组织设计的原则。
行政组织设计是较为复杂的问题,一般来说需要遵循下列原则:
第一,精简原则:
根据任务和需要设置机构;
简化行政管理层次,理顺各种关系,缩减行政机关;
统筹兼顾,综合配套等。
第二,完整统一原则:
首先机构设置与功能配置要完整;
其次行政权力应完整,各层级和各部门应拥有完整的行政权力。
第三,效能原则:
本质是行政组织以尽可能少的投入来获得尽可能大的效益。
因此要求:
机构精简;
行政编制法制化;
建立科学的人事选拔和考核制度;
加强社会化服务,减少行政开支;
加强财务管理和监督。
第四,责权利相统一原则:
应做到:
依法明确划分行政组织和行政人员的责权利;
权责相称;
责利相等。
第五,依法设置原则:
具体而言应做到:
行政机构设置的法制化;
行政组织编制的法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