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九果蝇的双因子实验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111395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九果蝇的双因子实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实验九果蝇的双因子实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实验九果蝇的双因子实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实验九果蝇的双因子实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实验九果蝇的双因子实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验九果蝇的双因子实验Word文件下载.docx

《实验九果蝇的双因子实验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九果蝇的双因子实验Word文件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验九果蝇的双因子实验Word文件下载.docx

P黄色圆粒×

绿色皱粒

F1黄色圆粒

F2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总数

实得种子粒数31510110832556

理论比例9:

3:

1

由以上结果可以看出以下特点:

(1)虽然F1全部为黄色子叶圆粒种子,但在F2出现4中种类型,其中两种类型与亲本相同,简称亲型:

两种类型为双亲性状重新组合类型,成为重组型。

并且4种类型的比例为9:

(2)若将上述结果分别按一对相对性状进行分析,则发现每对性状在F2的分离仍然符合3:

1比例

如:

黄色:

绿色=(315+101):

(108+32)=416:

140=3:

圆粒:

皱粒=(315+108):

(101+32)=423:

133=3:

这说明两对相对性状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它们是彼此独立地从亲代传递给子代的

(3)F2中出现了两种重组型,说明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在从F1向F2传递的过程中发生了重新组合。

实际上9:

1的分离比例就是(3:

1)2的展开。

按照概率定理,两个独立事件同时出现的概率分别出现的概率的乘积,因而黄色,圆粒同时出现的概率应为3/4×

3/4﹦9/16,黄色,圆粒同时出现的概率应为3/4×

1/4=1/16,以此类推。

将上述556粒F2种子按9:

1的理论推算,即分别乘以9/163/163/161/16,把理论值与实际值比较,从统计分析来看是完全符合的。

黄圆绿皱黄皱绿皱

实得粒数31510810132

按9:

1比例312.15104.25104.2534.75

例推理论值

差数+2.25+3.75—3.75—2.75

对于上述实验结果,孟德尔在分离定律的基础上,又提出了自由组合定律进行了解释,自由组合定律认为,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在配子形成过程中都要按照分离定律发生分离,两对基因之间则可以发生自由组合,基因的分离和组合是独立的,彼此互不干扰,其结果是产生了4类比例相等的配子

若以Y表示控制黄色子叶的显性基因,y表示控制绿色子叶的隐性基因,R表示控制圆粒种子的显性基因,r为控制皱粒种子的隐形基因,则上述结果可由下图示来表示,由于Y对y是显性,R对r是显性。

所以F1都表现为黄色子叶圆粒种子,因为Y与y和R与r的分离是独立的,各自都按3:

1的比例分离,且它们之间又可以自由组合,所以F2的分离比例为(3:

1)2,即9:

1,孟德尔在研究的不同相对形状中,任取两对相对性状进行杂交,都得到一致的结果

自由组合定律解揭示了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分离和组合的关系

图一豌豆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图解

PYYRR×

yyrr

||

配子YRyr

\/

F1YyRr

F2

配子

YR(♂)

Yr(♂)

yR(♂)

YR(♀)

YYRR(黄圆)

YYRr(黄圆)

YyRR(黄皱)

YyRr(黄圆)

YR(♀)

YYrr(黄皱)

Yyrr(黄圆)

Yr(♀)

YyRR(黄圆)

yyRR(绿圆)

yyRr(绿圆)

Yyrr(黄皱)

yyRr(绿皱)

Yyrr(绿皱)

黄色圆粒:

黄色皱粒:

绿色圆粒:

绿色皱粒=9/16:

3/16:

1/16=9:

两对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即:

位于非同源染色以上的两队基因,它们所决定的两对相对性状在杂种第第二代是自由组合的,因为根据孟德尔第二定律。

一对基因的分离与另一对(或另几对)基因的分离是独立的,所以一对基因所决定的性状在杂种第二代是3:

1之比,而两对不相互连锁的基因所决定的性状,在杂种第二代就是9:

1的比例

果蝇的灰体基因(E)与黑檀体基因(e)为一对相对性状,位于ⅢR70.7位置,而长翅(Vg)与残翅(vg)为另外一对相对性状位于ⅡR67.0位置。

这两对基因是没有连锁关系的,位于不同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三:

仪器,设备,试剂及材料

仪器设备:

双筒显微镜,大指管,麻醉瓶,白瓷板,解剖针,毛笔,海绵板,滤纸,培养皿,体视显微镜,玉米粉,琼脂,干酵母,丙酸等,葡萄糖,及由上述材料配制而成的培养基

试剂:

乙醚

材料:

黑腹果蝇(Drosophilamelanogaster)的突变品系,灰体残翅EEVGvgvg

黑檀体长翅:

eeVgVg

说明:

1:

性状特征:

黑檀体果蝇(e)的体色乌黑,与黑色(b)相似,但是它们是不同染色体上基因所决定的,与(e)相对应的野生型性状是灰体,(e)的座位是第3条染色体70.7。

残翅果蝇(vg)的双翅几乎没有,只有少量残痕,与(vg)相对应的是野生型长翅,(Vg)的座位是第二条染色体67.0

2:

交配方式:

由于(e)和(vg)是在不同对的染色体上,两对因子杂种在形成生殖细胞时会产生四种不同的类型,比例为1:

1:

1.如F1个体相互交配,则通过♀♂配子相互交配,在子二代可以得到16种组合,其中9种灰长,3种黑长,3种灰残,1种黑残,其表现型为9:

1.若用反交,其结果同前面正交相同,但因残翅果蝇不能飞,只能爬行,所以做雌体比较好,若作雄本,得到的子代将减少很多。

四:

步骤

配置培养基,以4——5个人为一组,根据本实验的需要配制培养基(群体规模越大越好配置培养基的方法如下(每300ml的配方)

A葡萄糖23.5g琼脂:

2.45g蒸馏水:

150ml

B玉米粉30.9375g水:

150ml加水搅拌均匀后加入酵母粉:

2.625g

将A和B混合后加热成糊状,加1.875ml丙酸,即可分装到培养瓶中

收集雌果蝇的处女蝇

3:

装备好培养基,把已麻醉的的残翅♀♂果蝇和黑檀体果蝇♀♂果蝇,按正反交方式放入不同的培养基内,进行杂交,贴好标签,标签形式如下

VgVg++×

++ee

♀♂

日期

姓名

++ee×

vgvg++

♀♂

日期

4:

6——7天后,见到有F1幼虫出现,可除去亲本(除干净)

5:

再过3——4天,检查F1成蝇的性状,应该是灰体长翅(正反交相同)。

若性状不符,表明实验有差错,不能再进行下去。

发生差错的原因可能是亲本雌果蝇不是处女蝇,F1幼虫出现后亲本未倒干净,杂交时雄果蝇选择有误:

以及亲本原种不纯等等

6:

按原来的正反交各选5——6对F1成蝇(♀♂),换新的培养基,继续饲养(此时不需要处女蝇)

7:

7天后,除去F1代亲本

8:

再过4天,F2代成蝇出现,麻醉以后(可深度麻醉),倒在白瓷板上,进行统计,每隔两天统计一次,连续统计8天(在F3代出现前统计完)

五:

过程记录及结果分析

表1果蝇双因子杂交实验过程记录

统计日期

温度(℃)

大气压(Kpa)

恒温箱温度(℃)

过程记录

10.23

18.6

82.5

24.1

收集处女蝇(灰体残翅和黑檀体长翅)

10.24

17.8

83.15

23.8

收集处女蝇

10.25

18.8

82.39

22.4

收集处女蝇并杂交亲本(正反交均为3×

3)

10.31

19.3

82.85

23.5

有少量幼虫出现,随即回收亲本果蝇

11.4

18.3

83.32

22.8

观察时有F1成蝇出现,并记录了F1出现的性状

11.6

82.15

23.2

观察并记录了F1代成蝇出现性状

11.7

16.8

83.12

22.3

观察并记录了F1代成蝇出现性状并杂交亲本(6×

6)

11.8

81.19

继续观察了F1代果蝇并记录了所观察到的性状

11.15

16.2

83.84

22.9

去除F1亲本

11.20

17.2

23.0

观察时有F2代成蝇出现和大量的蛹

11.21

82.95

21.5

观察并统计F2代成蝇出现的性状

11.23

15.9

22.2

11.24

14.8

22.0

11.25

17.3

11.26

83.23

11.28

15.8

83.24

11.29

12.1

15.3

82.93

21.9

12.3

14.5

82.83

21.2

结果分析

将实验观察到的实验结果填写在以下表格中

表2F1代正交统计结果登记表

观察

正交:

灰体残翅(♀)×

黑檀体长翅(♂)

灰体长翅数

灰体残翅数

黑檀体长翅数

黑檀体残翅数

7

23

16

0

29

合计

75

表3F1代反交统计结果登记表

观察

反交:

黑檀体长翅(♀)×

灰体残翅(♂)

灰体长翅

灰体残翅

黑檀体长翅

黑檀体残翅

5

28

10

36

79

观察并统计F2代表型及各种表型的个体数,特别要注意新性状组合个体的出现,计算不同表型个体数的比例,确定这两对基因的遗传规律,将统计结果填入表4

表4对F2代正反交统计结果登记表

VgVg++(♀)×

++ee(♂)

++ee(♀)×

VgVg(♂)

黑体长翅

黑体残翅

12

9

4

18

17

51

19

2

15

6

3

21

13

8

11

20

26

12.5

204

73

64

219

77

68

3,、观察并统计F2代表型及各种表型的个体数,特别要注意新性状组合个体的出现,计算不同表型个体数的比例,确定这两对基因的遗传规律,将统计结果填入下列表5中:

表5对F2代正反交统计结果登记表

VgVg++(雌)×

++ee(雄)

++ee(雌)×

VgVg++(雄)

灰长

灰残

黑长

黑残

11.20

28

12

9

4

18

5

7

1

11.21

17

51

19

2

11.23

15

6

10

3

0

11.24

21

16

11.25

13

8

11.26

11.28

23

11

11.29

12.1

20

12.3

26

12.5

合计

204

73

64

219

77

68

4、根据以上统计的结果,对F2代的统计结果作x²

测验,填入下列表四中:

对F2正交结果作x²

测验(表6):

表6:

F2代正交结果做x²

测验

灰体长翅数

灰体残翅数

黑檀体长翅数

黑檀体残翅数

实际值(o)

359

理论值(c)

201.9375

67.3125

22.4375

偏差(o-c)

-2.0625

5.6875

-3.3125

-4.4375

(o-c)²

/c

0.021065

0.480559

0.163011

0.877611

f

3

1.542246

P

0.80﹤P﹤0.90

对F2代反交结果作x²

测验(7)

表7F2代反交结果做x²

379

213.1875

71.0625

23.6875

-5.8175

5.9375

3.0625

8.6875

0.158477

0.496122

0.131981

3.186181

f

3.972761

P

0.20﹤P﹤0.30

表8不同x²

值和不同自由度n时的P值

0.99

0.95

0.90

0.80

0.70

0.50

0.30

0.20

0.10

0.05

0.02

0.01

0.00016

0.04

0.016

0.064

0.148

0.455

1.074

1.642

2.706

3.841

5.412

6.635

0.0201

0.103

0.211

0.446

0.713

1.386

2.048

3.219

4.605

5.991

7.824

9.210

0.115

0.352

0.584

1.005

1.424

2.366

3.665

4.642

6.251

7.815

9.837

11.345

0.297

0.711

1.649

2.195

3.357

4.878

5.989

7.779

9.488

11.668

13.277

0.554

1.145

1,610

2.343

3.000

4.351

6.064

7.269

9.236

11.070

13.388

15.086

七、结果分析与结论:

1、对表2(F1代正交统计结果)进行如下分析:

由表可以看出,在正交组中,F1中全为灰体长翅,并未出现灰体残翅,黑檀体长翅,黑檀体残翅等3类性状,正好符合实验预期的结果。

由于温度,培养条件时有影响,只间接统计了4天,合计果蝇只有75只,群体数目不是很大。

或者统计过程的缺漏,只出现了灰体长翅果蝇,但是从理论上来讲,该实验正常,准确率较大。

2、对表3(F2代反交结果)进行分析如下:

由表二可以看出在反交结果中,F1中全为灰体长翅,也并未表现出灰体残翅,黑檀体长翅,黑檀体残翅等三类性状,也交符合实验的预期结果。

正反交在同时接种,相同温度下培养。

统计的结果,也是群体数量不够大,理论上来讲,反交结果也是正常的。

3、对表4(F2正反交结果)进行如下分析:

由表三可以看出,正反交结果均统计睡了11天,在11天时间里,由于时间关系,实验室开放时间不同,进行的只是间断的统计。

由表可以明显的看出,正交统计结果合并,灰长:

灰残:

黑长:

黑残≈9:

1,反交统计结果合并,灰长:

1,且在正反交过程中,出现各种性状的数目相差不大,表明该实验成功。

4、对表5(F2代反交结果x²

测验)进行结果分析:

根据x²

=∑(o-c)²

/c求得x²

=1.542446,当n=4时,书上查表可知,0.80<P<0.90,说明理论值与实际值之间出现的偏差属于偶然偏差,说明该实验结果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表明了F2代的正交结果是可信的,该实验成功。

5、对表6(F2代反交结果x²

/c,求得x²

=3.972761,当n=4时,书上查表可知,0.20<P<0.30,P>0.05说明理论值与实测值之间出现的偏差是属于偶然偏差,说明该实验的反交结果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说明反交实验是成功的,结果是可信的。

由此结果可知,正交所得的灰长,灰残,黑长,黑残与反交实验所出现的灰长,灰残,黑长,黑残的数目相差不大,进一步说明该实验的成功性。

6、对以上所有结果进行如下综合分析:

由F2的正交进行x²

测验结果可知0.08<P<0.09,灰体长翅:

灰体残翅:

黑檀体长翅:

黑檀体残翅≈9:

1,由F2反交结果进行x²

测验可知0.02<P<0.03,灰体长翅:

1,可得出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在胚子的形成过程中,都按照分离定律发生分离。

两对等位基因间发生自由组合,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是独立的,互不干扰的。

我们实验中的果蝇的灰体基因(E)与黑檀体基因(e)为一对等位基因,相对性状长翅(Vg)与残翅(vg)为另一对等位基因,两对基因没有连锁关系,是位于不同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实验结果可以知道,灰体基因和长翅基因是由显性基因控制,黑檀体基因和残翅基因是由隐性基因来控制。

在正反交统计结果中可以看到两者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这个差异不是很大,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很多(温度、大气压,人为因素等)。

例如:

在接种时挑选雌雄果蝇时没有挑选正确雌雄果蝇的比例,或者非正常死亡等。

结论:

根据以上的结果及分析,可得到如下结论:

1、 

果蝇的体色(灰体和黑檀体),翅形(长翅和残翅)都是位于不同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且灰体对黑檀体为显性,长翅对残翅为显性,显性性状受显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受隐性基因控制。

2、 

常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其正反交结果一致,不能决定其性别。

3、 

用果蝇的灰体、黑檀体,长翅、残翅两对相对性状进行杂交,F2代中灰长:

1,从而验证了自由组合定律。

4、 

该实验自由组合定律:

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在配子的形成过程中都要按照分离定律发生分离,两对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基因的分离过程和自由组合过程是独立的,互不干扰的。

5、 

揭示了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分离和自由组合的关系。

八、讨论:

1、简述该实验中F1不要处女蝇的原因和亲本要处女蝇的原因,以及处女蝇的选取。

答:

(1)F1中不要处女蝇的原因:

此次实验做的一般是黑腹果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机械仪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