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的护理ppt.ppt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10628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26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肠梗阻的护理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肠梗阻的护理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肠梗阻的护理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肠梗阻的护理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肠梗阻的护理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肠梗阻的护理ppt.ppt

《肠梗阻的护理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肠梗阻的护理ppt.ppt(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肠梗阻的护理ppt.ppt

肠梗阻的护理李萃虹分类v按梗阻原因v按肠壁血供情况v按梗阻发生的部位v1机械性肠梗阻v2动力性肠梗阻v3血运性肠梗阻机械性肠梗阻在临床上最常见,90%以上的急性肠梗阻是由于机械因素造成肠腔狭窄或闭塞,致使肠内容物不能通过。

例如肠粘连、肠管炎症或肿瘤、肠外肿块压迫、绞窄性疝、肠套叠、肠扭转、蛔虫团堵塞肠腔等均属于此类。

动力性肠梗阻v主要由于肠壁肌肉活动紊乱,致使肠内容物不能运行,而不是肠腔内外机械性因素引起的梗阻,肠壁本身并无解剖上的病变,动力性肠梗阻又可分为:

v

(1)麻痹性肠梗阻:

v亦称无动力性肠麻痹。

因感染中毒、低血钾、脊髓炎、甲状腺功能减退、腹部手术等原因影响到肠道植物神经系统的平衡、或影响到肠道局部神经传导、或影响到肠道平滑肌的收缩使肠管扩张蠕动消失,不能将肠内容物推向前进而引起。

v

(2)痉挛性肠梗阻:

v比较少见,且为短暂性的,梗阻是由于肠肌痉挛性收缩以致肠腔缩小而引起,偶见于肠道炎症或神经功能紊乱血运性肠梗阻v较少见,由于肠系膜血管受压,栓塞或血栓形成,使肠管血运障碍,继而发生肠麻痹,使肠内容不能通过。

v1.单纯性肠梗阻v仅有肠腔阻塞而无肠壁血供障碍,称为单纯性肠梗阻。

多见于肠腔内堵塞或肠外肿块压迫所致的肠梗阻。

v2.绞窄性肠梗阻v在肠腔阻塞时,肠壁因血管被绞窄而引起缺血坏死,称为绞窄性肠梗阻。

多因扭转、肠套叠、嵌顿症、肠粘连所引起者。

v三)按梗阻发生的部位分为两类v1.小肠梗阻v又可分为高位小肠梗阻,主要指发生于十二指肠或空肠的梗阻,与低位小肠梗阻,主要是指远端回肠的梗阻。

v2.结肠梗阻v多发生于左侧结肠,尤以乙状结肠或乙状结肠与直肠交界处为多见。

v(四)按梗阻的程度可分为完全性梗阻与不完全性(或部份性)梗阻。

v(五)按起病的缓急可分为急性肠梗阻与慢性肠梗阻。

鉴别v一、鉴别单纯性肠梗阻和绞窄性肠梗阻v二、鉴别小肠梗阻和结肠梗阻高位小肠梗阻v三、鉴别完全性肠梗阻和不完全性肠梗阻v绞窄性肠梗阻可发生于单纯性机械性肠梗阻的基础上,单纯性肠梗阻因治疗不善而转变为绞窄性肠梗阻的占1543%.一般认为出现下列征象应疑有绞窄性肠梗阻:

v1.急骤发生的剧烈腹痛持续不减,或由阵发性绞痛转变为持续性腹痛,疼痛的部位较为固定。

若腹痛涉及背部提示肠系膜受到牵拉,更提示为绞窄性肠梗阻。

v2.腹部有压痛,反跳痛和腹肌强直,腹胀与肠鸣音亢进则不明显。

v3.呕吐物、胃肠减压引流物、腹腔穿刺液含血液,亦可有便血。

v4.全身情况急剧恶化,毒血症表现明显,可出现休克。

v5.X线平片检查可见梗阻部位以上肠段扩张并克满液体,状若肿瘤或呈“C”形面被称为“咖啡豆征”,在扩张的肠管间常可见有腹水。

vv呕吐频繁而腹胀较轻,低位小肠梗阻则反之。

结肠梗阻的临床表现与低位小肠梗阻相似。

小肠梗阻是充气之肠袢遍及全腹,液平较多,而结肠则不显示。

若为结肠梗阻则在腹部周围可见扩张的结肠和袋形,小肠内积气则不明显。

v完全性肠梗阻多为急性发作而且症状明显,不完全性肠梗阻则多为慢性梗阻、症状不明显,往往为间隙性发作。

X线平片检查完全性肠梗阻者肠袢充气扩张明显,不完全性肠梗阻则否。

体征v机械性肠梗阻常可见肠型和蠕动波。

肠扭转时腹胀多不对称。

麻痹性肠梗阻腹胀均匀;单纯性肠梗阻肠管膨胀,有轻度压痛。

绞窄性肠梗阻,可有固定压痛和肌紧张,少数病员可触及包块。

蛔虫性肠梗阻常在腹部中部触及条索状团块;当腹腔有渗液时,可出现移动性浊音;绞痛发作时,肠鸣音亢进。

有气过水声、金属音。

肠梗阻并发肠坏死、穿孔时出现腹膜刺激征。

麻痹性肠梗阻时,则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v肠梗阻的典型体征主要在腹部。

v1.腹部膨胀多见于低位小肠梗阻的后期。

闭袢性肠梗阻常有不对称的局部膨胀,而麻痹性肠梗阻则有明显的全腹膨胀。

在腹部触诊之前,最好先作腹部听诊数分钟。

v2.肠鸣音(或肠蠕动音)亢进或消失在机械性肠梗阻的早期,当绞痛发作时,在梗阻部位经常可听到肠鸣音亢进,如一阵密集气过水声。

肠腔明显扩张时,蠕动音可呈高调金属音性质。

在麻痹性肠梗阻或机械性肠梗阻并发腹膜炎时,肠蠕动音极度减少或完全消失。

v3.肠型和蠕动波在慢性肠梗阻和腹壁较薄的病例,肠型和蠕动波特别明显。

v4.腹部压痛常见于机械性肠梗阻,压痛伴肌紧张和反跳痛主要见于绞窄性肠梗阻,尤其是并发腹膜炎时。

v5.腹块在成团蛔虫、胆结石、肠套叠或结肠癌所致的肠梗阻,往往可触到相应的腹块;在闭袢性肠梗阻,有时可能触到有压痛的扩张肠段。

临床表现v症状症状肠梗阻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腹痛、呕吐、腹胀,无大便和无肛门排气。

(一)腹痛:

单纯性机械性肠梗阻一般为阵发性剧烈绞痛。

(二)呕吐:

呕吐在梗阻后很快即可发生,然后即进入一段静止期,再发呕吐时间视梗阻部位而定。

(三)腹胀:

腹胀一般在梗阻发生一段时间以后开始出现。

(四)排便排气停止:

在完全性梗阻发生后排便排气即停止。

(五)休克:

早期单纯性肠梗阻病员,全身情况无明显变化,后可出现脉搏细速、血压下降、面色苍白、眼球凹陷、皮肤弹性减退,四肢发凉等征象。

辅助检查v检查检查低位梗阻时直肠指检如触及肿块,可能为直肠肿瘤,极度发展的肠套叠的套头或肠腔外的肿瘤。

X线检查:

腹部X线平片检查对诊断有帮助,摄片时最好取直立位,如体弱不能直立可取左侧卧位。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均有增高,尿比重也增高,血pH值及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血钾降低。

腹部阵发性绞痛、呕吐、腹胀、停止排便、排气、肠型、肠鸣音亢进、气过水声是诊断肠梗阻的依据。

最后,X线检查可以证实临床诊断、治疗原则v

(一)基础治疗1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

不论采用手术和非手术治疗,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是极重要的措施。

2胃肠减压:

是治疗肠梗阻的重要方法之一。

3防治感染和毒血症:

应用抗生素对于防治细菌感染,从而减少毒素的产生都有一定作用。

此外,还可应用镇静剂、解痉剂等一般对症治疗,止痛剂的应用则遵循急腹症治疗的原则。

v

(二)解除梗阻可分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两大类。

1手术治疗:

各种类型的绞窄性肠梗阻、肿瘤及先天性肠道畸形引起的肠梗阻,以及非手术治疗无效的病人,适应手术治疗。

2非手术治疗:

是每一个肠梗阻病人必须首先采用的方法,此法也是手术前必不可少的治疗措施,除禁饮食、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外,还可采用中医中药辅助治疗。

在采用非手术疗法的过程中,需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以免丧失手术时机而影响预后。

护理措施v1.非手术疗法的护理v2.术后护理v3.健康教育1.非手术疗法的护理

(1)饮食

(2)胃肠减压(3)解痉、止痛(4)液体疗法的护理(5)防治感染和中毒(6)病情观察(7)呕吐护理:

(8)作好腹部手术前常规准备肠梗阻者应禁食,待梗阻缓解后12小时方可进少量流食,但忌甜食和牛奶,以免引起肠胀气,48小时后可试进半流食。

以减轻腹痛、腹胀。

保持减压通畅,做好减压期间相关护理。

单纯性肠梗阻可应用阿托品类解痉药缓解疼痛,禁用吗啡类止痛药,以免掩盖病情而延误诊断。

v保证输液通畅,记录24小时出、入液体量,观察水、电解质失衡纠正情况等。

v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以及时发现绞窄性肠梗阻的体征。

出现下列情况时应考虑到有绞窄性肠梗阻的可能,应及早采取手术治疗。

1)腹痛:

发作急剧,起始即为持续性腹痛,或在阵发性加重之间仍有持续性腹痛。

肠鸣音可不亢进。

2)呕吐:

早、剧烈而频繁。

3)腹胀:

不对称,腹部有局限性隆起或触及压痛性包块(胀大的肠袢v4)有明显的腹膜刺激症,体温上升,脉率增快,白细胞计数增高。

v5)呕吐物、胃肠减压抽出液、肛门排出物为血性,或腹腔穿刺抽出血性液体。

v6)腹部X线检查:

见到孤立、胀大的肠袢,且不受体位、时间的影响。

v7)经积极的非手术治疗无效而症状无明显改善者。

v遵医嘱应用抗生素,以减少毒素吸收,减轻中毒症状。

v防止发生窒息或吸入性肺炎2.术后护理v1)卧位:

回病房后根据麻醉给予适当的卧位,麻醉清醒后。

血压、脉搏平稳给予半卧位。

v2)饮食:

禁食、胃肠减压,待肛门排气,拔出胃管后当日每12小时饮2030ml水,第2日喝米汤,第3日流食,l厨后改半流食,2周后软饭。

忌生冷、油炸及刺激性食物。

v3)活动:

鼓励病人早期活动,以利于肠功能恢复,防止肠粘连。

v4)防治感染:

遵医嘱应用抗生素。

v5)病情观察:

观察生命体征、伤口敷料及引流情况,及时发现术后并发症。

3.健康教育v

(1)注意饮食卫生:

不食不洁净的食物,忌暴饮暴食,忌食生硬及刺激食物,多吃易消化的食物,进食后不做剧烈运动。

v

(2)保持大便通畅:

老年及肠功能不全者有便秘现象应及时给予缓泻剂,必要时灌肠,促进排便。

v(3)有腹痛等不适,及时前来医院就诊。

常见几种类型的肠梗阻常见几种类型的肠梗阻v1.粘连性肠梗阻是肠粘连或腹腔内粘连带所致的肠梗阻,较为常见。

以小肠梗阻为多见,少数为结肠梗阻。

粘连广泛所致的肠梗阻多为单纯性不完全梗阻,局限性粘连形成的压迫常可引起完全性和绞窄性肠梗阻。

梗阻主要是由于腹腔内手术、炎症、创伤、出血、异物所致。

多数病人有腹部手术、损伤及腹膜炎病史。

因此,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多采用非手术治疗,对于非手术治疗不见好转,或疑有绞窄者则应及时手术治疗。

v2.肠扭转是一段肠管以其系膜根基处为中心旋转而造成的闭袢型肠梗阻。

由于肠系膜血管受压,极易形成绞窄性肠梗阻。

根据其发生部位不同,临床症状也有所不一,常见的有:

小肠扭转:

以青壮年为多见,常发生于饱餐后剧烈运动时。

表现为突然发生的脐周剧烈绞痛,呈持续性伴阵发性加剧;乙状结肠扭转:

以老年人为多见,常伴有习惯性便秘。

症状表现为,突发的左下腹绞痛伴明显的腹胀,呕吐较轻。

肠扭转常可在短时间内发生肠绞窄、坏死,因此一经诊断应及时手术。

v3.肠套叠一段肠管套入其相连的肠管腔内称为肠套叠。

其发生与肠管的解剖特点、病理因素以及肠功能失调、蠕动异常有关。

以回结肠型(回肠套入结肠)最多见。

v肠套叠多见于婴幼儿,80是在2岁以内。

其三大典型症状为腹痛、血便和腹部肿块。

腹痛常突然发生,呈阵发性,患儿可表现为阵发性哭闹,伴有呕吐及果酱样血便。

触诊可于右上腹扪及腊肠形肿物。

右下腹扪诊有空虚感。

X射线空气或钡剂灌肠检查,可见空气和钡剂在结肠受阻,阻端钡影呈“杯口状”或“弹簧状”阴影。

v4.蛔虫性肠梗阻是蛔虫聚集成团阻塞肠腔引起的一种单纯性机械性肠梗阻。

以210岁儿童多见,驱虫不当常为本病的诱因。

堵塞的部位常见于徊肠,多为不完全性梗阻。

主要表现是脐周阵发性腹痛和呕吐,腹胀不明显,腹部可扪及变形、变位的条索状肿块,并可随肛管收缩而变硬,肠鸣音可亢进或正常。

少数病人可并发肠扭转或肠壁坏死,大量蛔虫进入腹腔可引起腹膜炎。

vv单纯性蛔虫堵塞多采用非手术治疗,如禁食、补液、针刺、按摩等,疗效较好。

同时可口服植物油l00ml,待症状缓解后,服驱虫剂。

或经胃管缓慢注入氧气驱虫,儿童用量为每周岁80l00ml,最大用量不超过l500ml,经非手术治疗无效,或并发肠扭转、腹膜炎者应行手术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