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高考考前模拟历史试题二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101450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44.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高考考前模拟历史试题二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湖北省高考考前模拟历史试题二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湖北省高考考前模拟历史试题二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湖北省高考考前模拟历史试题二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湖北省高考考前模拟历史试题二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省高考考前模拟历史试题二Word下载.docx

《湖北省高考考前模拟历史试题二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高考考前模拟历史试题二Word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北省高考考前模拟历史试题二Word下载.docx

A.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B.它的失败具有历史必然性

C.它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D.它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

5.查士丁尼法典规定:

离婚由一方提出,但不是由于对方的过失而是另有正当原因,……对当事人双方都不加制裁;

……一方主张离婚却无任何正当理由,以致无过失的一方遭受损失,虽准许其离婚,但对主张离婚的一方给予制裁。

这体现了罗马法

A.反对婚姻自由B.引导公正理性

C.维持公序良俗D.保护弱势群体

6.“砍伐林木,清除地上的杂草,焚烧作为肥料,然后就挖坑下种”。

这种耕作方式应该是

A.“以牛田”B.“刀耕火种”

C.灌溉农业D.精工细作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信息“砍伐林木,清除地上的杂草”、“焚烧作为肥料,然后就挖坑下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揭示的就是“刀耕火种”耕作方式,B项正确;

题干信息没有提及“牛”,排除A;

题干信息提及的不是灌溉,排除C;

题干信息无从体现“精耕细作”,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

本题考查了古代中国的耕作方式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砍伐林木,清除地上的杂草,焚烧作为肥料,然后就挖坑下种”的理解和掌握。

7.20世纪30年代美苏两国在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以下相关表述,比较合理的是

A.苏联的工业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曾一度超过美国

B.二者都采用了政府和市场的力量促进经济发展

C.苏联确立了计划经济体制,美国开创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D.苏联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而美国人民因经济危机导致生活水平极大下降

8.近代所开80多个商埠,先后形成了上海和长江口地区、广州和广东地区、武汉和两湖地区等6个近代文明较发达区域。

这些区域显示出

A.长江流域经济最发达B.中国已沦为半殖民地

C.各地经济不平衡加剧D.商埠的文明辐射效应

【答案】D

【解析】题干所列举的上海和长江口地区、广州和广东地区、武汉和两湖地区等区域都是以前面的商埠城市为中心的,所以体现了D;

题干没有比较各个文明发达区域的信息,故不能得出A;

题干信息并不是在强调半殖民地的属性,而是在说近代商埠所带来的影响,故排除B;

C不是题目的主旨,故排除。

9.明朝洪武年间,政府允许商人用粮食换取盐引(一种取盐的凭证),商人可凭借盐引到指定的盐场去支取食盐,再到指定的地区去销售,获取利润。

这一举措目的是

A.扶植盐商发展B.活跃商品流通

C.发展区域贸易D.加强商业管控

【解析】由题干看,明朝的盐商是需要先用粮食换取盐引,然后才可以根据政府的规定取盐和销售,这一切都在政府的管控之下,故选D;

ABC均不能准确表达对题意的理解,故排除。

10.下图为明代与清代两个时期对异域人物的不同描绘,这反映了

A.清代宫廷绘画流行写实画风B.西方人从野蛮时代走向文明社会

C.天朝上国的观念已经被打破D.中外交流拓展了国人的世界视野

11.1897年,梁启超在《万木草堂小学学记》中指出:

“顾亭林曰,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后世此义不明,即好学之士亦每以独善其身为主义,而世变益莫之振救,不知栋折榱崩,其谁能免?

即不念大局,独不思自保耶?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梁启超将“亡国”与“亡天下”区别

B.梁启超借顾炎武公民责任观宣扬主张

C.维新派与顾炎武均一致反对君主专制

D.梁启超主张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要求

12.东汉时期,注释律令章句的叔孙宜、郑玄等人都是当时著名的经学大儒;

元明清三代,统治者一般认为只要通经就能明法。

这表明古代中国

A.在法学上没有建树B.以儒家经典取代法律

C.当时缺乏法律人才D.法律具有儒学化特征

13.有学者认为,达·

芬奇通常被归为文艺复兴时代的人物,但他的想法却不完全与一般认为的文艺复兴特色吻合。

这位学者接着引用达·

芬奇的话:

“那些研究古籍而不研究大自然的人,只是大自然的继子,而不是亲生子,所有好的作者都应以大自然为母亲。

”这位学者意在说明达·

芬奇

A.善用比拟和譬喻,论述的方法独树一帜B.主张研究古籍才为首要,探索自然为次

C.强调从大自然学习,不以师法古人为先D.认为人是万物之灵,表现出独特宇宙观

【解析】根据“那些研究古籍而不研究大自然的人,……所有好的作者都应以大自然为母亲”可知,达·

芬奇强调从大自然学习,不以师法古人为先,C正确;

A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B与材料信息相反,排除;

材料信息没有涉及“人是万物之灵”,排除D。

14.南宋时期文人士大夫的“庙堂”情怀更为突出,他们的忠君爱国意识及社会责任意识在文学创作中表现为一种强烈的“义理”倾向。

这一文学特色

A.反映宋代加强君主专制集权统治B.推动了理学官方哲学地位的确立

C.表明文学创作深受传统思想影响D.反映内忧外患的政治局势的缓和

【解析】根据“南宋时期”“他们的忠君爱国意识及社会责任意识在文学创作中表现为一种强烈的‘义理’倾向”,宋后,称讲求儒家经义,探究名理的学问为“义理之学”,材料反映宋朝文学注重儒家的忠君爱国意识及社会责任意识,故C正确;

A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统治者确立理学的官方哲学地位,和文学创作无关,排除B;

南宋偏安江南,受到金、蒙古等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D错误。

15.马克思指出:

【解析】将题干中的“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这一观点与巴黎公社革命进行比较分析,就可以得出在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时期,巴黎公社想要推翻它,是不可能成功的,故选B;

ACD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16.查士丁尼法典规定:

【解析】题干提到了关于离婚的判决存在“对当事人双方都不加制裁”、“虽准许其离婚,但对主张离婚的一方给予制裁”两种,区别的主要依据是是否存在正当理由或者过失,这体现了罗马法能够区别对待离婚问题,尽力维护公正和理性对待离婚问题,但是与公序良俗不一致,故选B而排除C;

题干没有提到不准结婚或者离婚,故A不符合题意,排除A;

题干体现的是保护无过错方,而不是弱势群体,故排除D。

17.1942年3月,美国出版了《1937年至1938年冬日军在华暴行》,以南京大屠杀为例,向美国民众宣传日军的凶狠和残暴,激励中美人民的抗战决心和斗志。

但是在冷战开始后,南京大屠杀成了美国人的“盲点”,几乎被忘记了。

这一变化表明

A.美国学术研究停滞不前B.国家利益影响舆论宣传

C.美国采取孤立中国政策D.美国企图掩盖历史真相

18.伯利克里强调雅典民主制度遵从法律,然而在苏格拉底的审判中,无论是控诉罪名的模棱两可,还是陈述证据的模糊不清,乃至于判决量刑的摇摆不定,都与之不符。

这表明

A.雅典民主和法制均维护奴隶制B.直接民主容易导致司法审判的主观性

C.苏格拉底破坏了雅典民主原则D.雅典司法审判并非完全遵从客观理性

19.自武王以后,周共灭九十九国,降服六百五十二国。

上述国数未必可信,但灭多数小国,建立较大的侯国,使遵守周朝制度、向周王朝贡,则是事实。

这表明西周初年

A.出现新旧并存的政治制度B.推行分封制是巩固统治的需要

C.沿袭商朝分封诸侯的传统D.实行的政治制度强调血缘关系

【解析】根据材料“灭多数小国,建立较大的侯国,使遵守周朝制度、向周王朝贡,则是事实”可知,材料强调周朝自武王之后分封诸侯,以巩固西周统治,故推行分封制是巩固统治的需要,B项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新旧制度之间的关系,无法推断出现新旧并存的政治制度,故A项错误。

材料没有涉及商朝的政治制度,无法推断出西周沿袭商朝分封诸侯的传统,C项错误。

材料中没有涉及血缘关系,而是强调西周推行分封制是巩固统治的需要,故D项错误。

20.二十世纪30年代郁慕侠《上海鳞爪》记述:

“现下上海所谓一般新时代的女子,她必穿了短旗袍,着了高跟皮鞋和肉色丝袜,烫了水波式的头发,画了笔直细长的眉毛……可惜头发不金黄,鼻子不高大,眼睛不深陷,和真正道地的外国摩登女子相形之下,还差一些,也是她们的遗憾。

”由此可以看出近代上海

A.女性生活受外来因素影响较大B.开始出现西化现象和崇洋心理

C.西方的生活方式都到普遍认同D.社会生活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

21.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议指出,民主革命胜利以后,党的基本任务之一是“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新中国的工业化建设始于

A.土地改革的推进B.三大改造的完成

C.“一五”计划的执行D.中共“八大”的召开

【解析】土地改革的推进是要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排除A;

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排除B;

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基础,故选C;

中共八大是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排除D。

22.仔细研读下表,表中反映的经济现象直接造成

1843年与1858年中国进口印花布与棉纱的税率

类别

单位

1843年税率

1858年税率

印花布

14.25%

4.98%

棉纱

6.94%

4.86%

A.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B.传统耕织结构开始解体

C.中国经济命脉为列强所控制D.中国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

【解析】该农户主要经营农业和家庭手工业,耕织结合,属于典型的小农经济,B正确;

把养的蚕卖出一部分,反映了明朝商品经济比较发达,但没有体现出资本主义萌芽的信息,排除A;

该农户养蚕缫丝,织绢120匹,单凭收入数据不能反映这一地区丝织业发达,D项正确;

重农抑商政策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

23.明清时期各地商人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商帮,主要有徽商、晋商、闽商、广商、宁波商、洞庭商等。

他们在各地建公所、会馆。

当时流传谚语“广商富甲天下,钻天洞庭遍地徽”。

这反映出商帮

A.形成地域生产的分工B.具有巨大的贸易优势

C.推动国内统一市场形成D.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

【解析】根据题干“他们在各地建公所、会馆”、“广商富甲天下,钻天洞庭遍地徽”等信息可以看出反映了商帮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故D正确;

地域生产的分工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

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商帮的贸易优势,故B项错误;

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国内统一市场形成,故C项错误,

24.学者许倬云认为,孔子在《论语·

卫灵公》中有歌颂“三代”的观念。

其怀古之情,美化了西周开国时文、武、周公呈现的普世意识及道德观念,遂将三代认作一贯的统绪,代表美好的过去。

对此合理的理解是孔子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中

C.是为了说明西周代商的合法性D.影射了春秋时时势不宁的现实

【解析】孔子歌颂“三代”的观念,提倡西周初期的普世意识及道德观念,这从侧面反映了孔子对社会动荡现实的不满,渴望美好的过去,故D项正确;

孔子的主张和文化交流无关,故A项错误;

材料没有说明孔子思想的渊源,故B项错误;

材料和西周代商无关,故C项错误。

25.下表为有关甲骨文与金文的比较。

据此可知

项目 

 

甲骨文 

金文

时间

盘庚迁股至纣辛亡国

殷商晚年至战国之末

识别字数

一千多

一两千

用途

占卜

颂扬功烈庆赏,多有子孙永垂后世之意

内容

农业、畜牧、货币、交通、家族宗法、战争、国家起源、阶级关系、土地制度等

祀典、赐命、征伐、契约、铭刻,结尾常见“其子子孙孙永宝用”等语

篇幅 

每篇一、二字到一百多字

数十字到几百字

A.甲骨文取代金文成为官方文字B.文字作为载体具有历史意识

C.文字的发展体现出学术下移D.中华文字不断发展完善

二、非选择题:

(共3小题,共50分。

)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文学作品往往含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卖炭翁

作者:

白居易(唐)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震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复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

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望海潮

柳永(宋)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为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矶,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音yǎn)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嘻嘻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提取表3中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可以从唯物史观角度,也可以从其它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对两个时期城市经济或文学发展状况加以说明。

【答案】示例1:

论题:

唐宋文学与城市经济。

说明:

《卖炭翁》中“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的描述反映出唐代对市场交换行为存在严格的时空限制;

《望海潮》中“市列珠玑,户盈罗绮”“菱歌泛夜……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的描述则反映出宋代市场分散于宅屋之间,经营时空不再有限制。

这说明宋代政府放松对城市的市场交换行为的直接管理,宋代城市经济更加繁荣,唐诗宋词的内容反映了这一时代特色,说明一定时期的文学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以上说明包括史料实证、史料解释、历史解释、唯物史观)(12分)

示例2:

市民生活与文学发展。

唐诗《卖炭翁》在形式上整齐划一,讲究格律,题材偏重政治主题。

宋词《望海潮》的句式参差不一,句法灵活多样,以个人的感受描绘了杭州的繁荣。

宋代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数量的增加,词更容易抒发情感,适应了市井的生活需要,这说明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是一定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状况所决定的。

(以上说明包括史料解释、唯物史观)(12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分)

材料一黄宗羲认为政治之所以腐败,人民之所以受难,最大的祸根就是专制君主。

为此他提出限制君权的主张:

恢复宰相制度,使宰相有职有权,能与天子“同议可否”。

重视学校的作用,认为学校不但是培养人才的场所,而且应当成为“公其非是”的议政机关。

并且要求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要把学校发展成含有近代意义的议会机关,要求将决定是非的最高权力从天子手中转移到学校。

他还主张将郡县制和分封制结合起来,加强地方的独立性和自立性。

——摘编自武树臣《黄宗羲的法律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材料二根据黄宗羲的学说和后来传人的西学民主理念,谭嗣同提出当前的改革不是要“反满”“反清”只和今天的统治者过不去,而是要根本改变几千年以来的专制政治。

在黄宗羲、谭嗣同们看来,君民本是“平等”的,“君亦一民也”,民本君末,“非君择

民,而民择君”,民可“共举之”,当然也可“共废之”。

——摘编自秦晖《从黄宗羲到谭嗣同:

民本思想到民主思想的一脉相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黄宗羲的主要主张及对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影响。

(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黄宗羲与谭嗣同对孔孟儒学的传承之处,并说明对儒学改造的不同之处及其原因。

【答案】

(1)主张:

反对封建专制、主张限制君权;

重视民意;

中央和地方适度分权

影响:

黄宗羲反对封建专制、主张限制君权、重视民意,是维新派理论源泉之一,促进了十九世纪末维新派要求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

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的主张被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派所继承,成为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革命派主张民主共和,对辛亥革命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传承之处:

具有民本思想;

积极人世。

不同之处:

黄宗羲仍是传统民本思想;

谭嗣同则上升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原因:

黄宗羲:

明末清初资本主义萌芽微弱;

资产阶级尚未形成;

谭嗣同:

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深;

西方启蒙思想影响;

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

资产阶级有所发展。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8分)

材料一自道光年间,大开海禁,西人之工于牟利者,接踵而来,操贸易之权,逐锥刀之利,民间生计,皆为其所夺……自洋布洋纱入口,土布销场遂滞,纺绩稀少,机轴之声几欲断矣。

——郑观应《盛世危言》

材料二(20世纪初)所食者率皆本地所树之粟,所衣者率皆本地所出之棉,男耕女织,终岁勤劳,常见农民自顶至踵所用衣、袜、鞋、带皆由自力织成者。

——民国河北《元氏县志》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

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近代农村经济结构状况有何不同?

(6分)

(2)材料一和材料二对于探究中国近代农村经济结构的变迁,分别有何局限?

综合两则材料可以推知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何种特点?

(4分)

材料三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确立了改革开放、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来的方针,从而揭开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序幕。

(8分)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II)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四1978年冬,万里等人来到小岗村,逐户调查了小岗的情况后,说:

“像这个穷得不能再穷的地方,只要能让群众吃饱肚子,能增产,不管什么办法都可以搞。

万里这一番话,在小岗农民心中掀起了喜悦的火花,使他们看到了希望。

开始,这20户农家划为4个作业组,但搞不好,又划成8个组,还是搞不好。

以后,他们就背着公社、大队,偷偷摸摸地搞起了包干到户。

他们还秘密协定:

如果队长因为我们搞包干到户犯法坐班房,他家的农活我们全队包下来,小孩由全队养到18岁。

——江鲲池:

《潮头从这里卷起——我国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诞生记》

(3)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方针,为何当时小岗村的村民还担心队长因包干到户而坐班房。

你觉得材料三和材料四矛盾吗?

为什么?

【答案】

(1)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材料一:

自然经济(传统的小农经济)解体。

材料二:

河北元氏县仍以自然经济(传统的小农经济)为主。

(2)局限:

材料一有夸大之处;

材料二只反映局部。

特点:

地区发展不平衡。

(3)不矛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