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危害及预防.ppt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09959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1.1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危害及预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职业危害及预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职业危害及预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职业危害及预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职业危害及预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职业危害及预防.ppt

《职业危害及预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危害及预防.ppt(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职业危害及预防.ppt

职业危害及其预防职业危害及其预防从职业病危害说起:

从职业病危害说起:

全球工伤事故和职业全球工伤事故和职业病每年掠走病每年掠走200200万人万人生命。

生命。

造成的经济损失约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全球国民生产总占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

值的。

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工伤事故和职业病不容忽视,国际劳不容忽视,国际劳工组织呼吁关注!

工组织呼吁关注!

我国职业病危害:

我国职业病危害:

根据全国根据全国30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20132013年年共共报告报告职业病职业病2639326393例。

其中尘肺病例。

其中尘肺病2315223152例,急性职业中毒例,急性职业中毒637637例,慢性职例,慢性职业中毒业中毒904904例,其他职业病例,其他职业病17001700例。

例。

从行业分布看,煤炭、有色金属、机械和建筑行业的职业病病例数较多,从行业分布看,煤炭、有色金属、机械和建筑行业的职业病病例数较多,分别为分别为1507815078例、例、23992399例、例、983983例和例和948948例,共占报告总数的例,共占报告总数的73.53%73.53%。

自上世纪自上世纪5050年代以来,截止年代以来,截止20102010年,全国年,全国累计累计报告职业病报告职业病749970749970例,其例,其中累计报告尘肺病中累计报告尘肺病676541676541例,死亡例,死亡149110149110例,现患例,现患527431527431例;累计报告例;累计报告职业中毒职业中毒4707947079,其中急性职业中毒,其中急性职业中毒2401124011,慢性职业中毒,慢性职业中毒2306823068例。

例。

危险化学品生产行业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有腐蚀等特性,职业病危险化学品生产行业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有腐蚀等特性,职业病的防治任务也非常艰巨。

的防治任务也非常艰巨。

第一节、职业危害防治概述第一节、职业危害防治概述第一节、职业危害防治概述第一节、职业危害防治概述一、职业病危害因素一、职业病危害因素

(1)概念)概念1.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危害因素:

在生产、工作过程中,作业环境存在的各种有害在生产、工作过程中,作业环境存在的各种有害的的化学、物理、生物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危害劳动者健康危害劳动者健康,能够导致能够导致职业病职业病的有害因素。

的有害因素。

2.危险和有害因素危险和有害因素:

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

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

的因素。

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通常统称为危害因素。

职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通常统称为危害因素。

职业危害的预防首先要识别职业危害因素并对其危害进行评价,然后制定和业危害的预防首先要识别职业危害因素并对其危害进行评价,然后制定和实施针对性预防和控制措施,以避免和减少职业疾病的发生。

实施针对性预防和控制措施,以避免和减少职业疾病的发生。

劳动过程中可能发生劳动过程中可能发生劳动过程中可能发生劳动过程中可能发生生产环境中生产环境中职职职职业业业业病病病病危危危危害害害害因因因因素素素素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

(2)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来源)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来源按性质分类:

按性质分类:

1.人的因素:

人的因素:

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

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

2.物的因素:

物的因素:

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生物性危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

险有害因素。

3.环境的因素:

环境的因素:

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室外作业场所环境不良;地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室外作业场所环境不良;地下下(含水下(含水下)作业环境不良;其他作业环境不良。

)作业环境不良;其他作业环境不良。

4.管理因素:

管理因素:

职业健康管理不完善;职业安全卫生投入不足;职业安职业健康管理不完善;职业安全卫生投入不足;职业安全卫生组织机构不健全;职业卫生责任制未落实;职业卫生制度不完善。

全卫生组织机构不健全;职业卫生责任制未落实;职业卫生制度不完善。

(3)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类)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类按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分类,分为按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分类,分为10类:

类:

1.粉尘类粉尘类:

如煤尘、矽尘、电焊烟尘等。

如煤尘、矽尘、电焊烟尘等。

2.放射性物质:

放射性物质:

如如X射线、射线、射线等。

射线等。

3.化学物质类化学物质类:

如如苯、甲苯、苯、甲苯、二甲苯二甲苯、酚、酚、硫化氢硫化氢等等4.物理因素物理因素:

如如高温、振动、高温、振动、噪声噪声、辐射等、辐射等5.生物因生物因类:

类:

如炭疽杆菌、布鲁氏杆菌、森林脑炎等。

如炭疽杆菌、布鲁氏杆菌、森林脑炎等。

6.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

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

如焦油、沥青等如焦油、沥青等7.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

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

如盐酸、硫酸、硝酸等如盐酸、硫酸、硝酸等8.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

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

如噪声、铬化合物等如噪声、铬化合物等9.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如石棉、砷、联苯胺等如石棉、砷、联苯胺等10.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

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

二、职业病概念及分类二、职业病概念及分类

(1)概念)概念1.职业病危害事故职业病危害事故:

在职业活动中因职业病危害造成的急性、慢性职在职业活动中因职业病危害造成的急性、慢性职业病及死亡的事件。

业病及死亡的事件。

2.职业性多发病职业性多发病:

凡是职业性有害因素直接或间接地构成该病原因之:

凡是职业性有害因素直接或间接地构成该病原因之一的非特异性常见疾病均称为职业性多发病,也称为工作相关多发病,如一的非特异性常见疾病均称为职业性多发病,也称为工作相关多发病,如矿工消化不良、建筑工人腰背痛和各种综合征等。

矿工消化不良、建筑工人腰背痛和各种综合征等。

3.职业病职业病:

企业、事业和个体经济组织(统称:

企业、事业和个体经济组织(统称用人单位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粉尘、放射性物质放射性物质和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起的疾病。

职业疾病职业疾病是指由于职业病危害因素直接或间接导致的人体伤害疾病的是指由于职业病危害因素直接或间接导致的人体伤害疾病的统称。

它是暴露在危险因素的工作环境下导致的人体功能和器质损害而引统称。

它是暴露在危险因素的工作环境下导致的人体功能和器质损害而引起的急性和慢性疾病。

起的急性和慢性疾病。

(2)职业病分类)职业病分类国卫疾控发国卫疾控发201348号对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进行了调整号对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进行了调整,共共分为分为10大类大类132种种,具体分类名单如下:

,具体分类名单如下:

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一)尘肺病

(一)尘肺病(13种种);

(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6种种)如矽肺、煤工尘肺、水泥尘肺、电焊尘肺等如矽肺、煤工尘肺、水泥尘肺、电焊尘肺等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皮肤病(9种种);如化学性皮肤灼伤、黑变病等;如化学性皮肤灼伤、黑变病等职业性眼病职业性眼病(3种种);如电光眼、白内障、化学性眼部灼伤等;如电光眼、白内障、化学性眼部灼伤等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4种种);如噪声耳聋、铬鼻病等;如噪声耳聋、铬鼻病等;职业性化学中毒职业性化学中毒(60种种);如苯、硫化氢、氰化物中毒等如苯、硫化氢、氰化物中毒等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7种种);如中暑、噪声耳聋等;如中暑、噪声耳聋等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种种);如急性放射病、慢性放射病等;如急性放射病、慢性放射病等职业性传染病(职业性传染病(5种种);如炭疽、森林脑炎等;如炭疽、森林脑炎等职业性肿瘤职业性肿瘤(11种种);如苯所致白血病、石棉所致肺癌等;如苯所致白血病、石棉所致肺癌等其他职业病其他职业病(3种种)。

1.1.肌肉和骨骼疾患肌肉和骨骼疾患腰背痛、颈肩痛、职业性痉挛腰背痛、颈肩痛、职业性痉挛2.2.呼吸系统疾患呼吸系统疾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咽喉疾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咽喉疾患3.3.心血管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冠心病高血压、冠心病常见的工作有关疾病常见的工作有关疾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我国的职业病防治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我国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建立的方针,建立用人单位负责用人单位负责、行政机关行政机关监管监管、行业自律行业自律、职工参与职工参与和和社会监督社会监督的机制,实行的机制,实行分类管理、综分类管理、综合治理合治理。

三、职业病防治三、职业病防治

(1)职业卫生工作三级预防原则)职业卫生工作三级预防原则

(2)职业卫生工作三级预防原则)职业卫生工作三级预防原则预防级别预防级别防治内容防治内容防治对象防治对象主要责任方主要责任方一级一级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危害因素所有接触员工所有接触员工企业企业二级二级发现、诊断职业病发现、诊断职业病病人病人疑似、早期职业疑似、早期职业病病人病病人企业、医疗机构企业、医疗机构三级三级治疗、康复治疗、康复职业病病人职业病病人医疗机构医疗机构11、前前期期预预防防:

即即从从根根本本上上使使劳劳动动者者不不接接触触职职业业病病危危害害因因素素,如如改改变变工工艺艺,改改进进生生产产过过程程、职职业业病病危危害害预预评评价价、职职业业病病危危害害控控制制效效果果评价、建设项目卫生审查等。

(评价、建设项目卫生审查等。

(一级预防一级预防)22、劳劳动动过过程程中中的的防防护护与与管管理理:

在在一一级级预预防防达达不不到到要要求求的的情情况况下下所所做做工工作作,即即定定期期监监测测,定定期期体体检检(包包括括上上岗岗前前检检查查、在在岗岗期期间间检检查查、离离岗岗后后检检查查)和和采采用用劳劳动动保保护护用用品品。

目目的的是是早早期期发发现现职职业业危危害害因因素素、早期发现职业禁忌症、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早期发现职业禁忌症、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二级预防二级预防)33、后后期期防防治治:

对对已已得得病病者者,作作出出正正确确诊诊断断,及及时时处处理理,包包括括及及时脱离接触进行康复治疗等。

(时脱离接触进行康复治疗等。

(三级预防三级预防)(3)职业病防治的原则要求)职业病防治的原则要求第二节、工作毒物及其危害第二节、工作毒物及其危害第二节、工作毒物及其危害第二节、工作毒物及其危害一、概述一、概述

(一)毒物概念

(一)毒物概念1.有害物质有害物质:

是指化学的、物理的、生物的等能危害职工健康的所有是指化学的、物理的、生物的等能危害职工健康的所有物质的总称。

物质的总称。

2.有毒物质有毒物质:

是指作用于生物体,能使肌体发生暂时或永久性病变,:

是指作用于生物体,能使肌体发生暂时或永久性病变,导致疾病甚至死亡的物质。

导致疾病甚至死亡的物质。

3.生产性毒物生产性毒物:

是指在生产中使用和产生的,并在作业时以:

是指在生产中使用和产生的,并在作业时以较小的量较小的量经经呼吸道呼吸道、皮肤皮肤、口口进入人体,与人体发生化学反应,而对健康产生危害进入人体,与人体发生化学反应,而对健康产生危害的物质。

的物质。

4.毒物源毒物源:

是指工作场所中所有散发有毒、有害物质的源头。

是指工作场所中所有散发有毒、有害物质的源头。

5.有毒作业有毒作业:

职工在存有生产性毒物的工作地点从事生产和劳动的作:

职工在存有生产性毒物的工作地点从事生产和劳动的作业称为有毒作业。

业称为有毒作业。

(二)工业毒物来源

(二)工业毒物来源工业毒物的来源主要有:

工业毒物的来源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