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肺部其他疾病.ppt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09751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13.7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节-肺部其他疾病.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第七节-肺部其他疾病.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第七节-肺部其他疾病.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第七节-肺部其他疾病.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第七节-肺部其他疾病.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七节-肺部其他疾病.ppt

《第七节-肺部其他疾病.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节-肺部其他疾病.ppt(8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七节-肺部其他疾病.ppt

漯河医专二附院影像科漯河医专二附院影像科孙英杰孙英杰呼吸系统呼吸系统-肺部其他疾病肺部其他疾病11、结核球?

、结核球?

2、错构瘤?

、错构瘤?

3、肺癌?

、肺癌?

可能诊断?

你的依据是?

21、肺脓肿?

、肺脓肿?

2、肺结核?

、肺结核?

3、肺癌?

、肺癌?

你的诊断?

依据是?

3课程课程-学习要点学习要点本节应了解、熟悉和掌握的知识点:

掌握掌握肺曲霉菌病的肺曲霉菌病的肺曲霉菌病的肺曲霉菌病的表现表现表现表现类型及影像学表现类型及影像学表现熟悉结节病、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影像特点熟悉结节病、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影像特点了解矽肺的影响特点了解矽肺的影响特点4肺曲霉菌病曲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在空气中广泛分布,每一个曲菌以数千个孢子飘散在空气中,造成空气中曲菌大量污染,较易吸入呼吸道。

大量吸入可引起急性气管一支气管炎或肺炎。

曲菌属于条件致病菌,常见有烟曲菌、黄曲菌、土曲菌等。

其中寄生于人呼吸道的多为烟曲菌,并产生毒素。

5肺曲霉菌病临床表现临床上主要有三种类型:

侵袭性曲霉病:

侵袭性曲霉病:

是最常见的类型,也是最严重的类型。

主要症状为干咳、胸痛,或有咯血,病变严重时可有喘气、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部分患者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症状。

曲霉球:

常常继继发发于于支气管囊肿、支气管扩张、肺脓肿和肺结核空洞。

主要表现为反复咯血,甚至大咯血,或伴有刺激性干咳。

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

多是由烟曲菌引起的气道高反应性疾病。

6肺部肺部侵袭性曲霉病侵袭性曲霉病X线线表现表现:

中、上肺野多;肺野外带多于内带;单发/多发斑片状高密度影,边界不清;可有肺实变;可有坏死空洞形成。

CT表现表现:

IPA早早期期特特征征为“日日晕晕征征”菌丝浸浸润润血血管管可形成栓栓塞塞和和出出血血带带,表现为结节周围的毛玻璃影,称为“日晕征”;结节结节是最常见是最常见的CT表现;胸胸膜膜为为基基底底的的片片状状浸浸润润(提示肺梗死);主要CT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结结节节、段或亚段实实变变、弥弥漫漫磨磨玻玻璃璃影影和小空洞小空洞影。

7X线线表现表现:

中、上肺野多;肺野外带多于内带;多发斑片状高密度影,边界不清;肺实变;空洞。

8X线线表现表现:

中、上肺野多;肺野外带多于内带;单发/多发斑片状高密度影,边界不清;可有肺实变;可有坏死空洞形成。

910双肺多发片状、结节状、双肺多发片状、结节状、双肺多发片状、结节状、双肺多发片状、结节状、及日晕征(磨玻璃密度影)及日晕征(磨玻璃密度影)及日晕征(磨玻璃密度影)及日晕征(磨玻璃密度影)11双肺多发片状双肺多发片状双肺多发片状双肺多发片状结节状结节状结节状结节状日晕征日晕征日晕征日晕征12双肺多发片状、结节状、双肺多发片状、结节状、双肺多发片状、结节状、双肺多发片状、结节状、及日晕征(磨玻璃密度影)及日晕征(磨玻璃密度影)及日晕征(磨玻璃密度影)及日晕征(磨玻璃密度影)131415此型是指曲霉菌菌丝寄生在肺原有空洞或空腔内,形成处于游离状态的曲霉菌球。

常继发于支气管囊肿、支气管扩张、肺脓肿和肺结核空洞。

肺部肺部曲霉菌球曲霉菌球影像表现:

曲霉菌球表现为空洞/空腔内的可移动团块;上缘弧形,并与周围形成空气新新月征月征,邻近胸膜可以增厚16肺部肺部曲霉菌球曲霉菌球17仰卧位仰卧位-俯卧位菌球可移动俯卧位菌球可移动“新新月征月征”181920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是宿主机体对存在于支气管腔内的曲霉菌抗原的过敏反应,以烟曲霉菌尤为多见,常在慢性哮喘及慢性哮喘及囊性纤维化囊性纤维化的基础上发生,临床比较少见。

病理学特点主要包括中心性支气管扩张及非干酪性肉芽肿形成。

中心性支气管扩张的特点是受累的段、亚段支气管扩张而远支气管正常,扩张的支气管管腔内可见软组织密度粘液栓,粘液栓的主要成分为粘液及曲霉菌丝。

如果病情反复恶化可致气道结构永久性破坏,最终导致肺间质纤维化21病理学特点病理学特点主要包括中心性支气管扩张中心性支气管扩张及非干酪性肉芽肿形成干酪性肉芽肿形成。

中心性支气管扩张的特点是受累的段、亚段支气管扩张而远支气管正常,扩张的支气管管腔内可见软组织密度粘液栓,粘液栓的主要成分为粘液及曲霉菌丝。

如果病情反复恶化可致气道结构永久性破坏,最终导致肺间质纤维化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22影像学表现影像学表现:

1、中心性支气管扩张中心性支气管扩张中心性支气管扩张中心性支气管扩张。

支气管扩张表现为囊状、柱状及混合型中心性扩张,而远端支气管无明显受累2、主要发生于上叶肺组织主要发生于上叶肺组织(可能与该处血供较差、曲霉菌更容易定植有关)。

3、支气管扩张常伴有管腔内粘液栓管腔内粘液栓形成,粘液栓多呈指套样、牙膏样指套样、牙膏样指套样、牙膏样指套样、牙膏样改变,而且部分粘液栓密度较高。

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23图1HRCT示右上肺右上肺-中心性囊状支气管扩张图2HRCT示右肺中叶右肺中叶-支气管扩张;左上肺左上肺囊状支气管扩张,右下肺柱状支气管扩张图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24图3HRCT示扩张支气管管腔内-粘液栓呈指套征指套征图4HRCT示扩张支气管管腔内-粘液栓中见密度增高影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25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26指套征指套征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27CONTENTS28结节病结节病结节病是一种多系统受累侵犯多个系统多系统受累侵犯多个系统(肺、肝、心、淋巴结、肾、脾、骨髓、神经系统)的非干酪性非干酪性的肉芽肿型疾病,病因不明,多属于良性病变,90%有胸部受累,可有自愈倾向,部分因发展为肺间质性纤维化而导致死亡。

发病年龄多为30-40岁,女性略多于男性。

临床症状比较轻微(咳嗽、胸痛等),或无症状,常于体检时发现29累及多个器官的肉芽肿。

淋淋巴巴结结受受累累后后肿肿大大,相相互间一般不融合互间一般不融合。

肺内病变主要沿支气管血管周围结结缔缔组组织织、小小叶叶间间隔隔发展蔓延,因此肺肺内内肉肉芽芽肿病变肿病变主要主要分布在间质分布在间质。

结节病结节病病理特点病理特点影像学上胸内结节病分期影像学上胸内结节病分期影像学上胸内结节病分期影像学上胸内结节病分期:

0期期,无异常X线所见。

I期期,肺门淋巴结肿大,而肺部无异常。

IIA期期,肺部弥漫病变,同时有肺门淋巴结肿大。

IIB期期,肺部弥漫性病变,不伴有肺门淋巴结肿大。

III期期,肺部分或弥漫纤维化。

30结节病-影像表现肺内肺内肺内肺内影像表现:

影像表现:

肺肺间间质质改改变变:

多分布在肺门周围或中上肺,小叶间隔不均匀增厚;渗渗出出性性改改变变:

累及肺泡导致,呈磨玻璃密度影,部分于其内可见“支支气管充气征气管充气征”。

肺肺内内结结节节:

大小不一,多在2一10mm,边缘较锐利,可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

肺内病变迁延不愈者或病程较长者最终导致纤维化,表现为胸膜下线、网格样或蜂窝样改变。

肺外影像表现:

肺外影像表现:

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一般为早早期期表表现现,典型表现为双肺门对对称称淋巴结肿大,合并纵隔淋巴结肿大;结节病的肿大淋巴结可发生钙化。

增增强强后后肿大淋巴结呈中等以上明显强化,强化的淋巴结密度均匀一致,边界清楚,未见融合。

31结节病-影像表现32结节病-影像表现33第一张胸片表现为双中上肺散在的小结节影,伴肺门及气管旁淋巴结肿大;两年后复查肺门淋巴结变小甚至消失,肺内形成纤维化伴大量散在分布的细小结节;34结节病-影像表现35结节病-影像表现36LOREMIPSUMDOLOR双肺支气管血管束增粗,伴多发小结节双肺支气管血管束增粗,伴多发小结节,气管壁显示不光整气管壁显示不光整37LOREMIPSUMDOLOR图图3双肺门增大及右肺结节,右肺结节边界清晰,密度均匀。

右肺近胸膜下可见磨玻璃样影。

图图6双肺小叶支气管血管束增粗,小叶间隔增厚,周围可见磨玻璃样变38LOREMIPSUMDOLOR图图2双肺磨玻璃改变,小叶间隔增厚,并可见肺内结节图图3胸膜下小叶间隔增厚明显,可见胸膜下线,纤维化改变39LOREMIPSUMDOLOR肺内外周血管旁多发结节影,边缘光滑;肺门部支气管血管束部分呈结节状增粗改变。

肺内磨玻璃样改变;肺内磨玻璃样改变;蜂窝样改变蜂窝样改变4041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是一种病因不明,进行性呼吸困难伴刺激性干咳是其主要的临床特征。

发病年龄多为40-50岁,男性稍多于女性。

绝大多数病程为慢性,起病骤急者罕见。

42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本病的病因至今不明,近年来认为是一种免疫性疾病,可能与遗传有关。

炎症侵犯肺泡壁肺泡壁和临近的和临近的肺泡肺泡腔腔,造成,造成肺泡间隔增厚和肺纤维化肺泡间隔增厚和肺纤维化。

肺泡上皮细胞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其至小气道和小血管也可受累。

病理病理特点:

特点:

早期早期以肺泡炎症开始;然后然后上皮基底膜遭破,肺泡腔内纤维化;最终最终肺泡结构破坏,形成纤维化和蜂窝肺纤维化和蜂窝肺。

43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影像表现影像表现1、斑片状病变斑片状病变:

为肺泡炎症渗出,可呈磨玻璃样或呈实变病变。

2、点、条状病变、点、条状病变:

为小叶间质增厚间质增厚、小叶间隔增厚间隔增厚及胸胸膜下弧线膜下弧线。

3、网格状病变、网格状病变:

为次级小叶间隔增厚小叶间隔增厚,由于间质炎症、水肿和细胞浸润致其结构紊乱。

4、蜂窝肺、蜂窝肺:

为肺结构严重破坏后含气囊腔含气囊腔。

5、支气管扩张、支气管扩张:

为纤维化致纤维化致较大支气管的扩张、扭曲。

44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45轻轻中中重重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46患者男,78岁肺窗(图图3)双肺胸膜下少许小叶间隔增厚;冠状重建(图图4)双肺外周胸膜下线状及网状影,双下肺分布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47患者男,74岁肺窗(图图1)示双下肺胸膜下网格影及蜂窝影(箭头所示)冠状位重组像(图图2)示网格影及蜂窝影,双下肺分布。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48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49磨玻璃样改变、网格样改变磨玻璃样改变、网格样改变以及蜂窝样改变以及蜂窝样改变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50网格样改变网格样改变蜂窝样改变蜂窝样改变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5152肺棘球蚴病肺棘球蚴病棘球蚴病俗称包虫病包虫病,是因棘球绦虫棘球绦虫的幼虫寄生于人体组织而引起的人兽共患性寄生虫病,分布于全世界广大的畜牧地区畜牧地区(西北边远牧区,尤其是(西北边远牧区,尤其是新疆地区发病率居全国首新疆地区发病率居全国首位)位)。

53包虫病是由细棘球蚴绦虫细棘球蚴绦虫以囊肿形式囊肿形式寄生于体内,可以位于全身不同的组织及器官,最常见的寄最常见的寄生器官为肝脏,肺是仅次生器官为肝脏,肺是仅次于肝脏最常见的发病器官,肺发病率在10%-40%之间。

在肺部,此病可单发也可多发,亦可同时累及两叶,发病率发病率右肺高于左肺、下叶高于上叶右肺高于左肺、下叶高于上叶。

54肺包虫囊肿有3层结构,内层为内囊内囊,中间层为无细胞结构存在的很薄的膜性结构,外层为与宿主器官紧密相贴的外囊外囊。

内囊液体内可见多发子囊(内含头节、毛钩)。

551、X线:

通常病变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缘光滑整齐且阴影密度增高,大小不定,大者表现呈分叶状。

其当受到感染后感染后,囊壁的边缘变的异常模糊且粗糙,和肺脓肿相似。

CT可显示子囊、头节、分隔等。

2、“新月征新月征”:

外囊破裂后与支气管相通,气体进入内外囊壁之间,呈弧形透亮区。

3、“双弓征双弓征”:

内、外囊均破裂,气体进入内、外囊间,液气平面上方有一“新月征”,形成两层弧形带,形如双弓。

4、“水上浮莲征水上浮莲征”:

因患者剧烈咳嗽时,包虫囊肿内、外囊破裂囊肿内、外囊破裂,咳出部分囊液,并有气体进入,内囊萎陷,漂浮在液面上。

肺棘球蚴病肺棘球蚴病影像表现影像表现56肺棘球蚴病肺棘球蚴病影像表现影像表现57肺棘球蚴病肺棘球蚴病正常正常/异常异常影像表现影像表现水落石出水落石出水落石出水落石出水上浮莲水上浮莲水上浮莲水上浮莲双弓征双弓征双弓征双弓征新月征新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