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文档格式.docx
《第五章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婴儿对语言的识别非常敏感。
用习惯化与去习惯化的方法发现,婴儿可以辨别出语音之间的细小差别,如“ba”和“ga”、“ma”和“na”等等。
两个月的婴儿可以辨别同一个人带有不同情感的语调。
4个半月的时候,听到有人叫他们的名字时,婴儿就会准确地将头转向声音传来的方向。
6个月的时候,婴儿已经开始能对特定的声音产生特定的反应了——他们对声音赋予了意义(妈妈问“灯在哪里?
”6个月的宝宝会立即转头看灯)。
这为孩子语言的发展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婴儿对乐音的感受能力也发生得比较早。
2个月的宝宝已能安静地躺着听音乐,到6个月,婴儿已开始在听音乐时伴有强烈的身体运动。
1.5到2岁的婴儿会跟随音乐节拍“跳舞”。
(二)视觉
1.视感觉
婴儿出生前便有光感。
用强光照射孕妇的腹部,发现胎儿会闭上眼睛。
新生儿的视觉能力是各种感觉能力中是最低的。
他们只能看清距离自己20英尺远的物体(正好是母亲喂奶时母亲和孩子脸的距离)。
在出生后的最初两个月里,新生儿的视觉能力稳定地提高。
3个月大时,婴儿能像成人那样对物体双眼聚焦,6个月的时候,视敏度大约为成人的20/100。
2岁时婴儿的视敏度就基本接近成人水平了。
新生儿看到的世界是彩色的,只是他们在区分蓝色、绿色、黄色以及白色上存在困难。
婴儿对色彩的感觉能力发展得很快。
2个月的婴儿就能从整个光谱中对颜色进行辨别。
3、4个月就表现出对某种颜色的偏好。
2.视知觉
婴儿在视知觉方面经历了一系列发展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婴儿逐渐学会辨别形状和图案,并产生了对图案和形状的视觉偏爱;
婴儿已具有物体形状和大小知觉的恒常性;
6、7个月后,婴儿产生了深度知觉。
深度知觉是判定物体与物体之间以及物体与我们之间距离的一种能力。
吉布森等人精心设计了一种装置——视觉悬崖来研究婴儿的深度知觉。
用一张表面是钢化玻璃板的大桌子,中间放一个隔板,玻璃板被隔成两侧,在隔板的一侧玻璃板下面直接贴放一块格子布(看上去很浅,似“浅滩”),而在隔板的另一侧,格子布放在地上(看上去很深,似“悬崖”)。
实验中,被试(6.5—14个月的婴儿)被放在中央的隔板上,然后让他们的母亲分别从“悬崖”的两侧招唤婴儿,想办法引诱他们爬过两侧的玻璃板。
研究者发现,多数7个月的婴儿在面对“悬崖”时都会心跳加快、回避悬崖,而且这种倾向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说明他们已经有了深度知觉。
而2个月的宝宝在面对“悬崖”时,心跳会减慢,这说明他们对“悬崖”很感兴趣,但并没有害怕——他们已经注意到“悬崖”,但还没有深度知觉。
(三)知觉整合能力的发展
知觉整合能力是指能够根据一种感觉特征,确认另一感觉通道所熟悉的刺激物或形式的能力。
例如当你听到某个朋友说话的声音时,不用看,能够猜出他是谁。
知觉整合能力实质上就是将各种感觉整合在一起的能力。
1.视觉和触觉的整合
婴儿已能整合他们的视觉和触觉信息,研究者给婴儿戴上一种特殊的眼镜,婴儿透过这种眼镜会看到很多肥皂泡(其实是一种幻觉),而当他们伸手去抓的时候却抓不到任何东西。
结果,当婴儿抓不到他们看到的物体时,会很沮丧,甚至哭闹。
这说明,他们的视觉和触觉是相通的,视觉和触觉的不一致会让他们感觉到不舒服。
2.视觉与听觉的整合
3-4个月的婴儿已能将声音与各种景象联系起来,他们甚至能利用景象和声音的共同特征,如时间同步性,来推测景象和声音具有相同来源(如摇动的风铃)。
七个月的婴儿能整合视觉和听觉的情感表达信息,如将高兴或愤怒的声音与说话者的高兴或愤怒的表情对应起来。
总之,婴儿已经开始整合各种知觉信息,但只有当婴儿的某两种感觉(如视觉和听觉)都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这种知觉整合才会有更好的表现。
第二节学前儿童注意和记忆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一)注意广度的变化
注意广度是指将注意力保持在特定刺激或活动上的能力。
年幼儿童的注意广度很小,他们不能长时间地把注意力集中于某一项活动上。
即使是儿童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如看电视,2-3岁的儿童也会经常四处张望,到处走动,不能很好地把注意力集中到正在进行的活动中。
这是因为他们的注意容易受到干扰,而且很难抑制与任务无关的思维活动。
儿童的注意广度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但在整个幼儿期,由于儿童大脑中调节注意的区域——网状结构,尚未完全髓鞘化,因此,幼儿注意保持的能力不强。
(二)选择性注意
注意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选择性,它是指筛选种种刺激,从而把注意力集中在特定的刺激上的能力。
幼儿还不太会控制自己的注意,容易受无关刺激特征的吸引而导致分心。
这种能力在儿童期会有着稳定的增长。
注意的计划性也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注意的计划性是指儿童可以提前想出行动的顺序并根据预定目标集中注意的能力。
只要任务是熟悉的、不太复杂的,学龄前儿童就可以制定计划并按计划行事。
例如,4岁的儿童就会在玩耍的地方有计划地寻找某个丢失的东西,他们会将之定位于他们最后看到东西的地方和发现丢失的地方。
不过,如果任务复杂,幼儿就可能难以决定行动的顺序;
或者是即使有了计划,他们也经常执行不了重要的步骤。
总之,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大脑额叶的成熟和网状结构的髓鞘化,幼儿的目的性和计划性越来越强,他们注意的选择能力也会越来越好。
二、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一)记忆的早期发展
婴儿记忆的早期迹象表现于他们对刺激的习惯化和去习惯化中。
当婴儿已习得了某个刺激时,他们就不再注意这个刺激(习惯化);
而当新刺激出现时,婴儿会将新刺激与已习得的刺激进行比较,如果二者不相匹配,注意则会再度出现。
所以习惯化和去习惯化是婴儿的一种记忆现象。
婴儿的记忆能力还表现于条件反射的形成中。
新生儿有很多无条件反射,在这些反射基础上,新生儿产生了很多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这都说明孩子对强化物有了一定的记忆能力。
如见到妈妈或听到妈妈的声音,3个月的宝宝就开始做吸吮动作,这说明他记住了妈妈的样子和声音。
记忆的发展还表现在儿童的模仿行为中。
婴幼儿有与生俱来的模仿能力。
出生不到七天的新生儿就已经能够模仿成人的许多面部表情,如吐舌头、张嘴闭嘴。
但这种模仿更像是一种反射能力。
16个月的婴儿开始出现延迟模仿,他们喜欢模仿情感反应,如笑和欢呼,以及高强度的滑稽动作,如跳跃、摇头、用拳头砸桌子等,这些说明他们已能再现别人的表情了。
到29个月,婴儿则更喜欢模仿工具性行为,如做家务和照顾自己,他们的模仿更具有自我指导性。
这说明他们已经能再现整个情境,而且他们会将这些反应指向他人、动物或者玩偶。
(二)记忆的提取:
再认、回忆
再认、回忆是记忆提取的两种主要方式。
再认在婴儿期就己经出现了,回忆是在两岁左右逐渐出现的。
幼儿早期回忆要落后于再认,因为再认依靠感知的发展,而回忆则依靠表象的发展。
感知在婴儿出生后就已经开始发展了,而表象在1.5~2岁才开始形成。
另外,回忆比再认要求更多更主动的复述策略,还要求为了恢复正确的线索而必须在记忆仓库中进行更多的搜索。
(三)幼儿记忆策略的发展
记忆策略是指人们用来达到记忆目的的手段,包括存储信息时对信息的复述、组织、精细加工以及提取信息时的系统检索(再认、重组和回忆),幼儿的记忆策略以复述为主。
复述是指一遍又一遍地重复材料。
作为一个简单策略,学前儿童就已经出现了复述。
但这些策略对幼儿的记忆效率影响不大。
到6岁时,重复才开始会对记忆产生作用。
让6岁的孩子记住一个手机号码,他会不断的重复直到他认为他记住了为止。
幼儿极少会像小学生或成人那样有意识、有计划复述材料,所以幼儿在短时记忆中保持的语言材料较少。
第三节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
皮亚杰的理论非常好地解释了儿童认知发展的过程。
在学前阶段,2岁前的思维特点与2-6岁完全不同。
2岁前被皮亚杰称为“感知运动阶段”,2-6岁则被称为“前运算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其自身的特点。
一、婴儿思维的发展
(一)感知运动图式
皮亚杰认为,婴儿的思维处于感知运动阶段。
他用感知运动图式这一术语来描述这一阶段的特点。
感知运动图式是指用来达到目标的活动的表征。
这是最先出现的智力结构,包括抓握、抛掷、吸吮、咬、敲击和踢等。
皮亚杰认为,儿童通过对物体的操作获得了关于物体的知识。
当儿童能利用已有图式来解释新的刺激时,他就会用同化的方式来作用于这个物体。
8、9个月的婴儿拿到什么东西都喜欢把它放在嘴里,这是因为他们把这些东西同化到了吸吮格式中。
所以,同化就是将当前刺激纳入一个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的结构中的过程。
当他发现原有的图式不能适应新的刺激时,就会改变自己原有的图式来应对新的刺激,这就是顺应。
(与第二章第三节的同化与顺应的含义是一致的),当孩子看到成人玩不倒翁,认识到可以用推的方式玩这个玩具时,下次再见到不倒翁,他就可能会试图去推它,而不是把它放在嘴里。
皮亚杰认为,同化和顺应包括在所有的认知功能之中。
当同化和顺应处于平衡状态时,认知就提高了一步。
(二)感知运动阶段的发展
皮亚杰认为婴儿期儿童的认知发展处于感知运动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婴儿通过外显的行为影响外界,以此来认识世界。
这一阶段是智力的萌芽期,也是以后发展的基础。
这个阶段可分为六个小阶段。
1.反射练习期(0—1个月)
在第一个月中,婴儿主要以先天的无条件反射来适应外界环境(例如,吸吮、哭叫、活动四肢、跟踪活动的物体和朝向声音等)。
这个时候,婴儿还不能协调不同的动作以完成一个单一的目标或任务。
要把个别的动作联结起来,复杂的动作要在3—5个月之后才能明显地表现出来,比如寻找声源,用眼睛追随运动的物体等。
2.初级循环反应阶段(1—4个月)
2个月后,婴儿开始不断地重复某些动作,形成一些简单的习惯,如3个月的婴儿可能学会用小嘴巴吐泡泡的动作。
尽管在这时婴儿具有获得新行为的能力,但这些新的行为是偶然产生的,并与他们自己的身体有关,动作还没有目的。
3.次级循环反应阶段(4—8个月)
4个月以后,婴儿开始意识到一些动作会带来特定结果,他们开始有意识地重复这些动作。
但与上一个阶段不同的是,婴儿的动作不仅仅只涉及自己的身体,还涉及对外界环境的影响(如大声叫笑以获得妈妈的回应)。
在这一时期,婴儿在他们偶然做一些有趣的或者使他高兴的事情之后,就可能不断地加以重复。
4.有目的的动作形成阶段(8—12个月)
8个月以后,婴儿出现了目标指向性行为,行动的目的性更加明显,他们开始使用已知的方法来应付新的环境。
但该阶段还没有新手段的发明与创造,儿童使用的方法和手段,仍然是从已知的同化图式中产生的,他们只是运用已有的手段去对付那些未曾见过的新情境而已。
在这一阶段,婴儿已经初步地理解了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但这种理解有时不合乎逻辑,他们常常进行错误的归因,比如他们可能认为爸爸出门的原因是他穿上了外套。
5.三级循环反应阶段(12—18个月)
1周岁后,婴儿开始用“尝试错误”的方法来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
他们会使用各种可能的方法和手段,而不只是重复以往的动作,来解决用已有方法无法解决的问题。
一个15个月的婴儿,想拿到小床护栏外的一个较为细长的玩具,但是,以往拿玩具的方法不能凑效:
玩具太长,栏杆太短。
于是他试图变化拿玩具的方法和角度,终于将玩具以合适的角度拿进了栏杆——为达到目的,他创造了一个新的感知运动图式。
6、心理表征阶段(18个月—2岁)
1岁半以后,儿童获得了符号—表征能力,他们能用符号或表象来再现不在眼前的物体和过去的事件。
儿童不必再通过一次次的尝试错误来解决问题,他们可以在头脑中用事物的表象进行“思考”。
他们可以想象出某个动作及其结果,而不用真正地去做这个动作。
此外,符号—表征能力的出现还使婴儿延迟模仿、象征游戏和语言的发展成为可能。
(三)婴儿期的认知成就
1.象征功能的产生
1岁半以后,符号—表征能力的发展使婴儿形成了以某物代替另一物体的能力。
他们开始玩假装游戏,用手指假装是牙刷做刷牙的动作,开始玩“过家家”游戏。
延迟模仿(即榜样不在场时仍能再现其行为的能力)也是表征能力发展的结果,最早出现于18—24个月。
以下是延迟模仿的一个经典案例,是皮亚杰记录下来的他女儿杰奎琳模仿其他小孩发脾气的情景:
按计划,在一个下午,杰奎琳去拜访一个小男孩。
这个小男孩整个下午心情都不好。
当他试图走出栏杆车时,尖叫着,跺着脚把栏杆推来推去。
杰奎琳惊讶地站着看这个小男孩。
第二天,她在自己的栏杆车里,同样地尖叫着、连续轻轻地跺着脚并试图移走栏杆。
只有当儿童能建构榜样行为的心理符号或表象,能把这些表征储存在记忆中、并能将它们提取出来的时候,才会出现延迟模仿。
2.客体概念
客体概念是指我们关于客体基本性质的内隐的常识信念,如客体永久性——当我们看不到某个物体时,我们知道这个物体仍然存在。
婴儿最初分不清自我与客体,客体对儿童来说只是忽隐忽现的不稳定的知觉图像,儿童不了解客体可以独立于自我而客观地存在。
他们认为自己看得见的东西才是存在的,看不见时也就不存在了。
当某个玩具在他眼前时,他知道它的存在,可是当这个物体不在他眼前时,他就觉得这个物体似乎神秘地失踪了。
18—24个月时,婴儿才逐渐理解,当物体不在自己的眼前或通过其他感官不能察觉时,它仍然是存在着的,这时,婴儿获得了客体永久性。
获得了客体永久性的婴儿,开始寻找玩具、找妈妈,因为他知道,即便看不到妈妈,妈妈也存在,只是他不知道她在哪里。
此外,婴儿的因果推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分类能力也开始发展。
虽然很多研究者认为皮亚杰低估了婴儿的认知能力,但他对婴儿的研究为我们理解婴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幼儿思维的发展
在感知运动格式的基础上,幼儿的思维进入了前运算阶段。
该阶段儿童已获得了心理表征,他们可以将不在眼前的事物表征为图片、声音、表象、单词或其他形式,进而能运用符号进行思维和推理。
但是他们的思维还缺乏逻辑性。
皮亚杰认为,该阶段儿童的思维有以下特点:
(一)自我中心性
这一时期思维的特点之一是自我中心,即儿童往往只注意自己的观点,不能接受他人的观点,也不能将自己的观点和他人的观点相区分和协调。
因此,儿童认为他人都是以与自己相同的方法去观察、思考和感觉的。
皮亚杰关于儿童的自我中心最有说服力的解释是他的三山问题。
在桌子上摆放一个三座山的模型,用颜色和峰顶来区分。
第一座山有个红色十字,第二座山有个小房子,第三座山有个雪顶,先让儿童从四个方向仔细观察,随后让儿童站在山的一侧,并交给他四张这座山的侧面风景照片。
接下来把一个布娃娃放在他的对面,让儿童从四张照片中取出一张布娃娃可能看到的风景照片。
结果发现,幼儿被试取出的照片,不是布娃娃可能看到的风景,是他自己看到的风景。
他们显然没有认识到,处于不同位置的人看到的风景是不同的。
(二)前概念性
该阶段儿童的语言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他们已经掌握了很多词汇。
但这个阶段,词汇所代表的概念不是抽象的、概括的,而是具体的、动作的。
所以他们不能理解同一类客体中的不同个体,如毛毛妈妈有个很漂亮的帽子,一天,茜茜妈妈也戴了一顶差不多的帽子,3岁的毛毛就对茜茜妈妈说:
“这是我妈妈的帽子。
”尽管妈妈耐心的解释,还让他看那顶帽子就在妈妈的衣柜里,可毛毛还是不能理解茜茜妈妈有一顶一样的帽子,他认为,一样的帽子就是同一个帽子。
同时,由于思维的前概念性,他们也不能理解不同个体变化中的同一性,如毛毛对月亮的变化也很迷惑,“今天一个胖月亮出来,过几天出来的就是一个瘦月亮。
”此外,思维的前概念性还使儿童掌握的概念往往与具体的动作或事件相联系,4岁的大宝经常想不通一个问题,几次问妈妈:
“妈妈,唐爷爷(一个姓唐的爷爷)能吃吗?
”
(三)泛灵论
该阶段思维的另一个特点是泛灵论。
3-4岁的幼儿认为,所有的物体都是有生命的、有意义的。
这使儿童的思维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小草被踩了会疼的,布娃娃有一天也会睁开眼睛叫妈妈了。
幼儿由己推人,由人推物,世间万物都具有了生命,有了感情。
4-5岁以后,幼儿开始认识到,移动着的物体才有生命。
6岁的幼儿认识到,有自发运动状态的物体才可能有生命。
幼儿不仅认为万物有灵,而且认为万物有情,即周围事物都是有感情的。
他们主观地把自己的想象附加于客观事物:
脚踩地板嘎吱嘎吱响,他会认为地板在发怒;
书被撕破了,他会觉得书很伤心。
很多研究者认为,皮亚杰过度评价了幼儿的泛灵论。
学前儿童倾向于对很多问题做出泛灵论的回答,但这并不意味着幼儿的思维也是泛灵论的:
大多数4岁儿童都能区分有生命的物体和没有生命的物体,他们知道,动、植物有生长特征,知道它们在受伤后能够愈合,而无生命物体(如桌子缺条腿)却不能。
幼儿之所以有泛灵论的倾向,更可能是因为他们的知识所限。
因为对某些东西不熟悉、不理解,他们就可能倾向于用他们熟悉的“理论”来解释。
所以,大多数3、4岁的儿童相信故事和动画片中的仙女、精灵和魔法师甚至是动物都会有一种超自然的能量。
但是他们却否认魔法可以改变他们的日常生活,例如,将一幅画变成真实的物体。
他们认为魔法可以解释他们解释不了的“不可思议”的事情。
随着对自然事件认识的提高和科学知识的增长,4-8岁儿童对魔法的信念开始减弱。
儿童能够推断出面具后面的人是谁,他们也认识到魔术是使用了某种奇特的手段而不是具备特殊的能量。
(四)直觉思维
前运算阶段的幼儿对事物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受知觉到的事物的显著特征所左右,他们不能对事物不同维度的信息进行整合,因而思维具有直觉性,缺乏逻辑性。
皮亚杰用著名的守恒任务来研究幼儿的直觉思维。
守恒是指尽管物体的外观发生改变,但它特定的自然特征仍保持不变的特征。
皮亚杰认为,幼儿无法掌握守恒的原因是他们缺乏可逆性。
可逆性,即在心理上逆转或否定某一行为的能力。
幼儿的思维缺乏可逆性,他们不能从心理上反向思考所见到的过程。
因此,他们不会想到把又宽又矮的杯子里的水用内化的动作在心理上倒回原来的杯子里。
可逆性对于数概念和运算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却是个非常困难的任务。
要支持儿童在这个领域的发展,就要多给他们实践和操作的机会,如允许他们用扳手指的方法数数,做算术等。
(五)分类能力
幼儿已经表现出分类的能力。
皮亚杰把儿童分类能力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儿童2-5.5岁期间。
此阶段,儿童可以按照物体间的关系把他们认为有关系的物体归为一类,例如把布娃娃和摇篮放在一起。
但对于比较简单的或熟悉的分类问题,如将两只不同的猫和一只狗进行分类,3岁幼儿也能正确分类。
第二个阶段在儿童5.5-7岁期间。
此阶段,儿童逐渐摆脱具体感知和生活经验的影响,开始考虑到事物的内在联系,可以根据相似性对事物进行分类,但是还不具备对事物进行等级分类的能力。
皮亚杰用一个著名的类包含任务研究儿童的等级分类能力:
给孩子呈现16朵花,其中有4朵蓝花和12朵黄花。
当研究者问学前儿童“黄花多还是花多”时,他们大都会说“黄花多”。
这表明,他们还没有认识到“黄花”是包含在“花”这一类里的。
直到第三阶段(7岁以后)儿童才能在进行等级分类的同时也了解各级分类之间的包含关系。
第四节学前儿童智力的发展
介绍几种智力测验,以及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
一、智力测验
科学的智力测验出现在1905年,是由法国心理学家比纳和西蒙制定的《比纳-西蒙量表》,随后出现了很多用于智力发展评定的智力测验,以下我们简单介绍几种适合婴、幼儿的智力测验。
(一)婴儿智力测验
要精确地测量婴儿的智力是一项特别有挑战性的工作。
婴儿还没有掌握语言,无法回答问题或遵循指令。
为了进行测量,研究者要给他们提供特定的刺激,以诱发他们的反应,并观察他们的行为。
但是,婴儿的行为范围非常有限,而且,主试也无法控制他们的行为动机。
因此,对婴儿的智力测验还需依赖于父母提供的信息以弥补测验结果的不准确性。
迄今为止,较有影响的婴儿智力量表有两个:
一个是格塞尔发展顺序量表;
另一个是贝利婴儿发展量表。
1.格塞尔发展顺序量表
格塞尔和他的同事们于1947年发表了格塞尔发展顺序量表,这个量表用来测量4周至6岁的婴幼儿发展情况。
该量表主要测量婴幼儿以下四方面的行为发展水平:
动作:
既包括身体的姿态、头的平衡、坐、立、爬、走、跑、跳等粗大动作的能力,也包括使用手指这种精细动作的能力,这些运动能力构成了对婴、幼儿成熟程度估计的起始点。
顺应:
指幼儿对外界事物进行分析和综合以顺应新情境的能力,包括对物体和环境的精细感觉,解决问题时各种感知觉器官的协调能力等,如能够把圆形和方形的积木分别放到圆洞和方洞里。
言语:
通过观察婴幼儿对别人讲话的反应,以及他们自己的语言行为,获得他们理解和表达语言的能力。
个人及与人们的交往:
考察小儿生活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
例如,他们能否自己吃饭,什么时候会笑,看见谁会笑等。
与一般心理测验相比,这种测验的标准化程度不高,但如能由受过专门训练的人员使用,其信度仍然是很高的。
这个量表可以帮助家长、老师和小儿科医生深入地了解婴幼儿行为的发展,以作为检验婴幼儿行为异常或神经系统发展障碍的指标之一。
2.贝利婴儿发展量表
该量表是贝利及其同事编制的,适用于2—30个月的婴儿,该量表主要包括三部分:
动作量表:
用以测量婴儿的一些动作技能,如抓木块、扔球、拿杯子喝水等。
心理量表:
用于测量婴儿的适应性行为,包括诸如对视觉和听觉刺激的注意,物品归类、寻找被藏起来的玩具、照令行事及模仿等行为。
婴儿行为记录:
评定婴儿的恐惧感、指向性、社会行为、注意广度等反应的等级,偏重于评鉴人格发展的问题。
根据前两项分数,婴儿会得到一个发展商数(DQ),而不是智商分数IQ。
DQ反映的是与同龄婴儿相比,该婴儿的发展状况。
第三个项目可以帮助父母了解孩子的人格与社会性发展状况。
该量表已制定了常模,使用起来比较方便,有助于鉴别婴儿的情绪、感觉和神经系统是否有缺陷。
(二)幼儿的智力测验
幼儿的智力测验量表主要有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和斯坦福-比纳量表。
1.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
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修订版(WPPSI-R)适合于3-8岁的儿童,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