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农学成就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068050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45.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农学成就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农学成就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农学成就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农学成就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农学成就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农学成就Word文档格式.docx

《高中历史农学成就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农学成就Word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农学成就Word文档格式.docx

A.介绍西方农学知识B.突破传统科技藩篱

C.渗透近代科学思想D.汇总历代农学成就

7、(4分)英国学者李约瑟毕生致力于中国古代科技研究,他一定会重点关注

《梦溪笔谈》B.《资治通鉴》

C.《马可·

波罗行纪》D.《几何原本》

8、(4分)北魏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是现存最完整的一部古代农书。

它介绍了黄河流域地区谷物、蔬菜、果树、林木等的栽培方法,也介绍了家畜、家禽、鱼类的饲养方法,保存了许多当时农牧业生产的经验。

通过这部著作,我们可以了解到北魏时期人们的生产生活状况。

以下不太可能出现在《齐民要术》里的是

A.北魏洛阳商业活动的兴盛B.北方民族融合的成果

C.北方社会生产发展的水平D.北方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

9、(4分)明代,李时珍的本草之学,重视实地考察和试验观察。

徐霞客的地理之学,全由亲身旅行各处,实际观察之后的记录。

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徐光启的《农政全书》,都有工艺器械的制作过程,并有实绘的图样,还介绍了一些外来技术。

这表明,他们都

A.具有理性主义学风B.强调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C.力图总结传统科技D.受到西方自然科学的影响

10、(4分)《齐民要术》共九十二篇中,饮食烹饪有25篇之多,其中包括造曲、酿酒、制盐、做酱、造醋、做豆豉、做齑、做鱼、做脯腊、做乳酪、做菜肴和点心。

列举的食品、菜点品种约达三百多种。

据此可知

A.介绍了当时食品加工与储藏等方法B.是实用价值很高的综合性著作

C.是北方民族大融合在文化上的反映D.汇集了当时最高超的烹饪技术

11、(4分)中国明清时期出现了三大科技著作《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和《天工开物》。

这些著作

A.是中国古代科技集大成作品B.开始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技术

C.引领后来中国科技发展方向D.推动了当时社会经济的转型

12、(4分)有学者认为《夏小正》记载每月的物候、气象、星象和有关重大政事,是夏代的天文历法记录。

又有学者认为,《夏小正》是成书于战国的农业著作,篇中涉及蚕桑、畜牧、渔猎、采集活动。

对《夏小正》的认识说明

A.学者争论过大的史料没有价值B.研究角度影响历史认识差异

C.无考古资料佐证的认识不可信D.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认识模糊

13、(4分)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古代农业著作,从此书中可能读到的信息是

A.按地力、节气播种的方法B.粟、水稻和玉米等作物的栽培方法

C.曲辕犁等农具的应用技术D.翻车、筒车等灌溉工具的使用方法

14、(4分)元朝王祯为官“惠民有为”,其所著《农书》中绘制有100多种农具,《农器图谱》占全书的4/5。

结合所学判断,该书

A.关注民生,注重生产工具的推广B.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C.首先提出了“重农抑商”的思想D.标志着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到顶峰

15、(4分)《古今图书集成》载:

“凡水碓,山国之人,居河滨者之所为也,攻稻之法,省人力十倍。

”“水碓”主要应用于

A.农田灌溉B.水运交通C.水稻种植D.谷物加工

16、(4分)17世纪,徐光启、李之藻等人与来华传教士合作,翻译或编译欧洲科学文化著作,向中国人普及欧洲的科学理念、科学文化。

晚明时期的“西学东渐”

A.推动中国人普遍接受先进科学B.改变了中国人的思维方法

C.利于中国科学文化与世界接轨D.开启了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17、(4分)晚明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列举了玉米在中国不同地域的名称,“或称玉麦,或称玉蜀秫,盖亦从他方得种”;

李时珍《本草纲目》等还详细记述了玉米的功用。

这说明当时中国:

A.与美洲的经济交往频繁B.玉米种植已经比较广泛

C.政府大力引进外来品种D.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18、(4分)屠呦呦及其研究团队受中医典籍的启发,在青蒿中提取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05的无色结晶体,即青蒿素。

经多次临床实验,青蒿素对于抗击疟疾具有良好效果。

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

屠呦呦及其团队对我国传统中医的重大突破是

A.团队攻关,持续研究B.坚持不懈,不断深入

C.中医为本,走向世界D.立足科学,反复实验

19、(4分)下图是根据《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整理的中国古代农学家历史分布示意图图中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A.农业经济得到急剧发展B.社会发展促进农学兴盛

C.民众的影响力不断扩大D.抑商政策加强日趋明显

20、(4分)某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就我国古代科技成就进行讨论,其结论明显错误的是

A.《九章算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

B.《齐民要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农书

C.活字印刷术——我国古代印刷业的一大革新

D.《伤寒杂病论》——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21、(4分)农史学家称赞它使中国农学第一次形成精耕细作的完整的结构体系。

食品史学家认为它在农产品加工、酿造、烹调、果蔬贮藏等方面也给出了很好的技巧。

达尔文研究进化论时,在《物种起源》中认为它是“中国古代百科全书”。

它是

A.《汜胜之书》B.《齐民要术》C.《农书》D.《农政全书》

22、(4分)《农政全书》与《天工开物》的相似处有

A.介绍农业生产技术,经验B.介绍了欧洲的技术方法

C.被译为日、俄、英等文字D.是我国古代优秀的农学著作

23、(4分)1894年出版的《盛世危言》对近代社会发展趋势做出这样的判断:

“盖世界由弋猎变为耕牧,耕牧变而为格致,此固世运之迁移,而天地自然之。

”其中“格致”是指

科技B.民主C.理学D.教育

24、(4分)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依据黄河流域的气候、物候建立起来的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

战国末期《吕氏春秋》一书记载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两汉时期二十四节气完全确立并写入历法且沿用至今。

这反映出中国古代

A.天文历法科学严密B.北方经济的持续领先

C.农耕文明的积淀传承D.农学研究因循守旧

25、(4分)王祯在《农书》附撰的文章中介绍道:

“用轻木造为大轮……。

用大木砧凿窍,上作横架,中贯轮轴,下有钻臼,立转圆盘,以圆竹笆铺之,上置活字版面,各依号数,上下相次铺摆。

”该文介绍的是.

A.

B.

C.

D.

26、(4分)古代有位科学家,其著作具有总结性,并注意参照西方自然科学知识,重视调查,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

这位科学家是

贾思勰B.李时珍C.宋应星D.徐光启

27、(4分)有学者发现:

历代制作指南车的仅有20人,秦青铜宝剑的防金属腐蚀技术在后世失传,王祯《农书》记载的早期蒸汽机原理断裂,明朝热兵器技术的大量推广在清代终止。

依据材料推断,传统手工业技术没有实现近代化转型的重要原因最有可能是

A.重农抑商使手工技术停滞B.传统行业技术被严格保密

C.与周边缺乏经济文化交流D.周期性动乱造成技术失传

28、(4分)唐代《水部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中央制定的水利法,其中规定:

“著灌溉大渠,有水下地高者,不得当渠造堰,听于上流势高之处,为斗门引取。

”“凡浇田,皆仰预知顷亩,依次取用,水遍即令闭塞,务使均善,不得偏并。

”这实质上表明唐代

A.重视上下游水资源的使用B.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C.为经济发展提供法律保障D.形成了体系完善的水利网

29、(4分)某古代科技书籍记载:

“别有一种玉米,或称玉麦,或称玉蜀秫,盖亦从他方得种。

”这本书是

A.《齐民要术》B.《日知录》C.《农书》D.《农政全书》

30、(4分)与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相比,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最能体现首开风气的一点是

A.提出了有价值的农学理论B.我国古代的农业百科全书

C.被译为多种外文影响深远D.介绍并传播西方农学知识

31、(4分)堪称中国最早的图文并茂的并记载农具改革史料的农书是

A.《齐民要术》B.《农桑辑要》C.《农书》D.《农政全书》

32、(4分)元朝至元年间,有官府编辑和刊刻的《农桑辑要》一书,另外还有王祯编著的《农书》和鲁明善编著的《农桑衣食撮要》等农业科学著作。

这实质上反映了

A.垄断农业生产技术的企图B.统治者把民生问题放在首位

C.政府对农业生产的重视D.游牧经济遭到严重歧视和打击

33、(4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典籍论述了古代人们的环保思想。

例如:

《礼记•月令》“盂春牺牲毋用牝(母兽);

禁止伐木;

毋覆巢;

毋杀孩虫、胎、夭、飞鸟。

”和西汉《四时月令韶条》“禁止伐木”“毋杀口虫”、“毋鹿”“毋卵”“毋焚山林”。

上述材料侧面反映出

A.政府重视农业发展B.政府以立法加强环保

C.环保措施因地制宜D.措施受儒家思想影响

34、(4分)下列科学家与科技成就搭配不正确的是

A.甘德、石申——《甘石星经》B.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C.贾思勰——《齐民要术》D.徐光启——《农书》

35、(4分)古代中国有着发达的农业,历代都重视对农业生产经验的总结,出现了许多农学著作。

下列不属于农学著作的是

A.《汜胜之书》B.《农政全书》C.《齐民要术》D.《石氏星表》

36、(4分)据记载,王祯的《农书》(1313年)徐光启的《农政全书》(1628年)鄂尔泰等编的《授时通考》(1742年)等三部农书,后两部书中所开列的农具清单,几乎是前一本书的重复。

这段材料反映的最主要问题是

A.从宋朝到清朝农具的品种没有增加B.从明朝到清朝农书编写水平停滞不前

C.从元朝到清朝农具的性能没有变化D.从元到清农业生产技术几乎停滞不前

37、(4分)《齐民要术·

序》记载:

贾思勰“采据经传,爱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而写成此书。

书的内容则“起自耕农,终于酸醢(指酿造、腌制),资生之业,麻不毕书”。

这表明《齐民要术》

A.体系完备B.贬斥末业C.语言诙谐D.取材广泛

38、(4分)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是

A.《齐民要术》B.《九章算术》C.《氾胜之书》D.《四民月令》

39、(4分)中国古代农学成就辉煌,其中汲取了西方农业科技思想和方法的科技著作是

《天工开物》B.《农书》C.《农政全书》D.《齐民要术》

40、(4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顺天时,量地力,用力少,而成功多;

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这一农学思想最有可能出自

A.《齐民要术》B.《农书》C.《农政全书》D.《氾胜之书》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计5小题,共计50分)

41、(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徐光启“平生所学,博究天人而皆主于实用”。

正当徐光启、李之藻等晚明实学派高扬“古圣贤”实学旗帜之时,他们十分惊喜地发现,耶稣会士传入的西洋学术也是一种“实学”,是他们可资援用的学术生力军。

于是,西方科技精神成为他们批判空疏理学的又一柄利器。

徐光启曾在《刻同文算指序》中比较西洋科技与宋明理学,以为前者“时时及于理数,其言道言理,既皆返本跖实”,而后者不过是一些“虚玄幻妄之说”。

在《刻几何原本序》《泰西水法序》中,徐光启又一再称赞传教士带来的西方科学“一一皆精实典要,洞无可疑”。

“凡世间世外,万事万物之理,叩之无不河悬响答,丝分理解”。

——摘编自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鸦片战争爆发后,徐继畬赴任福建汀漳龙道台。

在繁忙的政务之余,他开始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访问西人,耳闻笔录,搜集资料,“披阅旧籍,推敲考订”,创作《瀛环志略》。

他广泛接触英、美等国的传教士、领事馆人员和商人,如饥似渴地探求域外知识,思考西方国家走向强盛的原因和性质。

在描绘南洋群岛的现状时,他亲自拜访去过当地的福州老舵手。

有一次,英国驻福州领事阿利国的夫人,应徐继畬请求帮他绘制了一幅世界地图,以不同颜色标注各个地区。

徐继畬收到此图,立即发现无阿富汗国,去信问询原因,大家知道原委后,无不敬佩至极。

光绪二年(1876年),郭嵩焘出使西洋,目睹了西方世界的实际情况,印证了《瀛环志略》对外部世界的真实描述。

——摘编自《徐继畬:

“东方伽利略”的遭遇》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徐光启和徐继畬向西方学习的社会背景。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徐光启和徐继畬在对待西学态度上的异同之处。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徐光启和徐继畬主张向西方学习的共同历史意义。

42、(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摘编自朱迎平《中国古代经济文献的构成和特点》

材料中的表格为中国古代经济文献简表。

从表中提取一个或多个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要求:

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43、(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利玛窦十九岁加入耶稣会,曾接受赴东方传教的培训,对中国儒学有所了解,他把传教与儒学相结合,谓之合儒,补儒,趋儒,一言蔽之,尽量中国化。

他一度剃去头发,穿上僧服,换上僧装。

他不惜修改教规,默认中国人对先祖的崇拜,以圣经附会四书五经,颇受士大夫信仰。

阅读材料提炼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

(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44、(10分)材料一《农政全书》共60卷,70余万字,分成12目:

农本(经史典故、诸家杂论、国朝重农考);

田制(井田考和《王祯农书》中各种田制图);

农事(营治、开垦、授时、占候,以屯垦为中心);

水利(水利工程、农田水利、《泰西水法》);

农器;

树艺(名物、蔬菜、果树);

蚕桑;

蚕桑广(木棉、苎麻);

种植(经济作物);

牧养;

制造(食品、房屋);

荒政(备荒、附《救荒本草》和《野菜谱》)。

——麦群忠《中国古代科技要籍简介》

材料二《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全书共五部分:

首先是“定义”,这一部分给出了物质的量、时间、空间、向心力等的定义。

第二部分是“公理或运动的定律”,包括著名的运动三定律。

接下来的内容分为三卷。

前两卷的标题一样,都是“论物体的运动”。

第一卷研究在无阻力的自由空间中物体的运动,许多命题涉及已知力解定受力物体的运动状态(轨道、速度、运动时间等),以及由物体的运动状态确定所受的力。

第二卷研究在阻力给定的情况下物体的运动、流体力学以及波动理论。

压卷之作的第三卷标题是“论宇宙的系统”。

材料三在以前时代的大发明中,我们看见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那就是说除了偶然发现所带来的发明之外,需要常在发明之先。

但在19世纪,我们就看见了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科学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

——丹皮尔《科学史及其哲学和宗教的关系》

(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部著作问世的历史背景。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两部著作在内容上的不同并说明其共同的历史价值。

(3)针对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明的电灯,根据所学知识对材料三中所说的“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科学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这一观点加以说明。

45、(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历史中,儒学一直在发展与创新。

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

他在《原道》中说:

“吾所谓道也,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

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

轲之死,不得其传焉。

”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

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

——摘编自卞孝萱等《韩愈评传》

材料二宋应星(1587~约1666年)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

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

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

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

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

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

——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

材料三牛顿(1643~1722年)自幼喜欢钻研科学。

1687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

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

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

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他们的首领,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和大师”。

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并与人合作发表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

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的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等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并概括宋代理学在哪些方面对儒学有所发展。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

1、(4分)

【答案】C

【解析】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朝代更替平繁,导致社会经济发展的滞后,材料对于农具和农艺的介绍稀少,这说明这一现象,故C正确;

封建社会一直注重重农抑商,故A错误;

此时经济重心还没有南移,先进耕作方式仍在北方,故B错误;

南北朝时期属于社会动荡不安,故D错误。

2、(4分)

【解析】明代徐光启编写的《农政全书》不但系统总结历代经验、吸取最新实践成果,而且充分汲取西方农业科技思想和方法,开展农业科技实验,体现了科学性、创新性和先进性,故C项正确;

A是中国古代农书的共同点,排除;

B不属于《农政全书》的特点,排除;

《天工开物》是17世纪中国的工艺百科全书,排除D。

3、(4分)

【答案】D

【解析】明朝末年徐光启编著的《农政全书》是一部实用性很强的农业百科全书,书中记载了我国古代有关农业的理论和科学方法,还介绍了欧洲的水利技术。

这是我国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

D项能作为题干观点的论据,故答案为D项。

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不利于中西方交流,雍正帝设立军机处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与中西方交流无关,其他三项不能作为题干观点的依据,排除A、B、C项。

4、(4分)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一批总结生产经验的农书”可知,这里是突出了总结性,所以是以前农业科技的成果总结,所以不能反映当时农业科技发展,故排除A;

题干只是体现了对农业的政策,没有体现抑商,故排除B;

由题干中的“除了官修的农书之外,私人撰写的各类农书达十七种之多”可知,官修和私人修书都存在,所以不能说私人修书蔚然成风,故排除C;

题干反映的是无论官修还是私人撰写农书都大量存在,所以说明官方和民间都比较重视农业生产,故选D。

5、(4分)

【解析】耒耜作为挖土工具在甲骨文中有记载体现出耒耜的使用年代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由此可以得出D选项这一结论;

A选项错误,北魏的农书《齐民要术》没有记录并不代表没有使用;

B选项错误,在甲骨文中有所提到说明已经出现并使用;

C选项无法从这一单纯的事件就得出这一结论。

6、(4分)

【解析】“试验”等属于近代科学思想,而热衷于新作物的试验与推广则说明《农政全书》渗透了近代科学思想,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选项A在材料中没有明确的表述,不符合题意,排除;

《农政全书》并未突破传统科技藩篱,也未汇总历代农学成就,所以选项B、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本题选C。

7、(4分)

【答案】A

【解析】

《梦溪笔谈》是中国古代的科技著作,所以一定会被英国学者李约瑟重点关注,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资治通鉴》、《马可·

波罗行纪》均不是科技著作,所以选项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几何原本》不是中国的科技著作,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本题选A。

8、(4分)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齐民要术》是一本农书,因此不可能记述洛阳商业活动,故A错误,但是符合题意;

《齐民要术》记载了北方农牧业生产的经验,因此这是北方民族融合的成果,故B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

这部书体现了北方社会生产发展的水平,故C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

是北方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的总结,故D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

9、(4分)

【解析】“实地考察和试验观察、实际观察之后的记录”等字眼意在强调这些科技成果均是理性思考的产物,即都具有理性主义学风,但材料不涉及唯物主义思想,这些科技成果也并非都力图总结传统科技,并非都受西方自然科学的影响,所以本题答案只有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10、(4分)

【解析】根据题中“饮食烹饪有二十五篇,包括造曲、酿酒、制盐、做酱、造醋、做豆豉、做齑、做鱼、做脯腊、做乳酪、做菜肴和点心”可以看出其介绍了当时的食品加工与贮藏等方法,故A项正确;

题目中信息只提到烹饪方面,不能体现其综合性,故B项错误;

题中没有少数民族的饮食烹饪,不能体现出民族大融合,故C项错误;

题干不能体现“最高超”的烹饪技术,故D项错误。

11、(4分)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本草纲目》是对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

《农政全书》对古今中外农业生产和农学研究的利弊得出做出了全面的评价和总结;

《天工开物》是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