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之会计基础第七讲_精品文档.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0669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之会计基础第七讲_精品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之会计基础第七讲_精品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之会计基础第七讲_精品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之会计基础第七讲_精品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之会计基础第七讲_精品文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之会计基础第七讲_精品文档.doc

《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之会计基础第七讲_精品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之会计基础第七讲_精品文档.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之会计基础第七讲_精品文档.doc

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

本章考点精讲及例题解析

三、利润表的要素

(五)费用(★★)

1.费用的定义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相关链接1】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注意判断题的考核)

【相关链接2】企业处置固定资产的净损失和处置无形资产的净损失不属于费用,而属于损失。

2.费用的分类

费用按照与收入的配比关系不同,可分为营业成本和期间费用。

具体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以及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

分类

内容

营业成本

商品产品成本和已对外提供劳务的成本;

期间费用

(重点)

(1)管理费用包括企业在筹建期间内发生的开办费、董事会和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发生的或者应当由企业统一负担的公司经费、董事会费、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业务招待费、房产税、车船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技术转让费、研究费用等;

(2)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筹资费用,包括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益和相关的手续费等;

(3)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商品维修费、展览费和广告费以及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的职工薪酬、业务费、折旧费等经营费用。

【相关链接1】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属于期间费用。

【相关链接2】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不属于期间费用属于企业的成本。

【例题1·单项选择题】下列项目中,不属于期间费用的是()。

A.销售费用B.财务费用C.制造费用D.管理费用

【答案】C

【例题2·多项选择题】企业的期间费用有(  )。

A.制造费用B.管理费用C.销售费用D.财务费用

【答案】BCD

(六)利润(★)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通常情况下,如果企业实现了利润,表明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将增加;反之,如果企业发生了亏损(即利润为负数)表明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将减少。

利润的来源构成:

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

利润表(简表)

编制单位:

甲公司2011年单位:

项目

本期金额

一、营业收入

  

减:

营业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

  

加: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以“-”号填列)

投资收益

  

其中:

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

  

二、营业利润(亏损以“-”号填列)

  

加:

营业外收入

  

减:

营业外支出

  

其中: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

  

三、利润总额(亏损总额以“-”号填列)

  

减:

所得税费用

  

四、净利润(亏损以“-”号填列)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加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投资收益(-损失)

其中:

营业收入是企业主营业务和其他业务所确认的收入总额;

营业成本是企业主营业务和其他业务所发生的与收入直接配比的成本总额;

营业税金及附加是企业经营活动发生的应由营业收入负担的消费税、营业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等相关税费(注意多项选择题的考核);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后

其中:

营业外收入是企业发生的应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政府补助利得、盘盈利得、捐赠利得等(注意多项选择题的考核);

营业外支出是企业发生的应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损失,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债务重组损失、非常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盘亏损失等(注意多项选择题的考核)。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例题3·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项中,影响营业利润的有()。

A.管理费用B.财务费用C.营业成本D.营业外支出

【答案】ABC

四、会计科目的定义和分类

(一)会计科目的定义

会计科目是为了满足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的要求,根据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和外部信息需要,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分类的项目,是对资金运动第三层次的划分。

(二)设置会计科目的意义(★★★)

1.会计科目是复式记账的基础;

2.会计科目是编制记账凭证的基础;

3.会计科目为成本计算与财产清查提供了前提条件;

4.会计科目为编制会计报表提供了方便。

(三)会计科目的分类(★★★)

1.按其归属的会计要素不同分类

企业的经济活动是通过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诸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体现出来的,各个会计要素既有其特定的经济内容,又相互联系。

例如,企业在一定期间所取得的收入和发生的费用,最后都体现在当期损益的计算中,利润(或亏损)就是收入与费用配比的结果,净利润最终要归投资者所有。

再如,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发生的耗费,应计入产品或劳务的成本。

因此,会计科目按其所归属的会计要素不同,可以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五大类。

分类

具体科目

资产类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原材料”、“应收账款”、“库存商品”等;反映非流动资产的科目有“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应收款”、“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等。

资产类会计科目中,有一些是用来反映资产价值损耗或损失的科目,如“累计折旧”、“累计摊销”、“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等。

【提示】原材料、在途物资用于实际成本法下;原材料、材料采购用于计划成本法下。

负债类

“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等;反映长期负债的科目有“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所有者权益

“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等;“盈余公积”、“本年利润”、“利润分配”等。

成本类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等

损益类

“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等

“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所得税费用”、“营业外支出”等。

【过关必知点】考生必须清楚某类科目包括的具体内容。

(注意多项选择题的考核)

【例题1·单项选择题】“利润分配”账户按会计要素分类,属于()类账户。

A.所有者权益B.财务成果C.负债类D.资产

【答案】A

【解析】利润分配账户属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例题2·单项选择题】下列会计科目中,属于损益类科目的是()。

A.主营业务收入B.生产成本C.应收账款D.本年利润

【答案】A

【解析】主营业务收入属于损益类科目。

【例题3·判断题】应收账款账户和预收账款账户均属于资产类账户。

()

【答案】×

【解析】预收账款账户属于负债类账户。

2.按照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的分类

分类标准

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

总分类科目:

也称总账科目或一级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提供总括信息的会计科目。

如“原材料”、“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实收资本”等科目

明细分类科目,简称明细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作进一步分类,提供更详细、更具体会计信息的科目。

“原材料”科目可按原材料的品种、规格(关键点)等设置明细科目,分别反映各品种、规格的原材料;

“应收账款”科目可按债务人(关键点)设置明细科目,分别反映应收账款的具体对象及其分布情况;

“应付账款”科目可按债权人(关键点)设置明细科目,分别反映应付账款的具体对象及其分布情况;

“实收资本”科目可按投资者(关键点)设置明细科目,以分别反映各投资者投入的资本金;等等。

【提示】企业应根据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和单位交易或事项的具体内容设置明细账户。

【解释】总分类科目对所属的明细分类科目起着统驭和控制作用,明细分类科目是对其总分类科目的详细和具体说明。

总分类科目与所属明细分类科目之间的关系

总分类科目(一级科目)

明细分类科目

二级明细科目

三级明细科目

生产成本

基本生产成本

甲产品

乙产品

辅助生产成本

丙产品

机修劳务

【过关必知点】考生必须清楚总分类科目与明细科目的分类依据;必须清楚总分类科目与明细分类科目之间的关系;二级科目是介于总分类科目与三级明细科目之间的科目。

【例题1·判断题】总分类科目对所属的明细分类科目起着统驭和控制作用,明细分类

科目是对其总分类科目的详细和具体说明。

()

【答案】√

【解析】总分类科目对所属的明细分类科目起着统驭和控制作用,明细分类科目是对其总分类科目的详细和具体说明。

【例题2·判断题】二级科目是介于总账科目和明细科目之间的科目,通常可以对明细科目较多的总账科目开设二级科目。

()

【答案】√

【解析】二级科目是介于总分类科目与三级明细科目之间的科目。

五、会计科目的设置(★)

1.会计科目作为反映会计要素的构成及其变化情况,为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经营管理者等提供会计信息的重要手段,在其设置过程中应努力做到科学、合理、适用。

会计科目的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设置原则

合法性原则

(1)在我国,总分类科目原则上由财政部统一制定,主要是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2)对于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科目,企业可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特点,在不影响会计核算要求以及对外提供统一财务会计报表的前提下,自行增设、减少或合并某些会计科目(注意判断题的考核)

相关性原则

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为提供有关各方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服务,满足对外报告与对内管理的要求

实用性原则

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符合单位自身特点,满足单位实际需要

【过关提示】考生必须清楚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同时针对合法性原则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特点,在不影响会计核算要求以及对外提供统一财务会计报表的前提下,自行增设、减少或合并某些会计科目。

(注意多项选择题和判断题的考核)

2.常用的会计科目

资产类: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股利、应收股利、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材料采购、在途物资等。

负债类:

短期借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等等。

所有者权益类:

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本年利润、利润分配。

成本类: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

损益类:

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

【例题·判断题】对于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科目,企业不能自行增设、减少或合并某些会计科目。

()

【答案】×

【解析】对于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科目,企业可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特点,在不影响会计核算要求以及对外提供统一财务会计报表的前提下,自行增设、减少或合并某些会计科目。

【解释】《会计》常用会计科目表:

顺序号

会计科目名称

顺序号

会计科目名称

一、资产类

041

应付账款

001

库存现金

042

预收账款

002

银行存款

043

应付职工薪酬

003

其他货币资金

044

应交税费

004

交易性金融资产

045

应付利息

005

应收票据

046

应付股利

006

应收账款

047

其他应付款

007

预付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