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064771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2.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教育技术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现代教育技术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现代教育技术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现代教育技术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现代教育技术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教育技术Word下载.docx

《现代教育技术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教育技术Word下载.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代教育技术Word下载.docx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将改变教学结构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是数字化学习

(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式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

(1)充实、拓展课程的学习内容,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施

(1)注重整合的课程特点

(2)注重整合的过程

(3)注重综合学习

(4)注重体验学习

(5)提倡协作学习

第四章

承载信息的物体称为媒体,它是连接传者与受者双方的中介物,是用以完成传递信息的工具。

教育传播媒体:

是传递教育教学信息的物体,是连接教育者与学习者双方的中介物,是用来传递和取得教育教学信息的工具。

放、录像的连接方法与接口操作方法与按钮使用

电视是运用电子技术传送活动图像与声音信息的通信方式,电视系统通常由发送、传输、接收三部分组成。

电视发送端由电视摄像机把图像编程电信号即“视频信号”。

拍摄电视时,摄像管在0.04s时间内对整个画面扫描一遍,每秒钟发送25帧画面,其电信号的频率范围大约在0~6MHz。

通过天线发射前,需进行高频调制。

视频信号的高频调制采用调幅的方法,调制在本频道规定的载频上,伴音信号则采用调频的方法,调制在比本频道视频信号载频高6.5MHz的频率上,与高频图像信号一起形成电视“射频信号”后发射。

我国广播电视制式规定,每个频道的频带宽度为8MHz,无线电视使用的频率范围在48.5~958MHz之间,划分为三个波段、68个频道:

48.5~90MHz为低频段,含1~5频道;

167~223MHz为高频段,含6~12频道;

470~958MHz为特高频段,含13~68频道。

根据视频信号的高频调制方式不同,目前世界上有NTSC、PAL、SECAM三种彩色电视制式同时使用:

美国、日本、加拿大等过采用NTSC制;

俄罗斯、法国和东欧一些国家采用SECAM;

我国和德国、英国及非洲一些国家采用PAL制,使用时需加注意。

第五章

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点体现在它的集成性、交互性和多样性。

主要模式:

1、基本模式

(1)操练与练习

(2)个别指导

(3)教学测验

(4)教学模拟

(5)问题解决

(6)教学游戏

×

2、其他模式

(1)微型世界

(2)案例学习

(3)智能授导

(4)基于资源的学习

(5)探究性学习

(6)认知工具

(7)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

(8)计算机支持讲授

(9)虚拟教室

多媒体课件的开发一般说来,多媒体课件开发分一下几个阶段:

环境分析、教学设计、脚本设计、软件编写、评价与修改,这是最为基本的。

教学设计是课件开发过程中最能体现教师教学经验和教师个性的部分,也是教学思想最直接和具体的表现。

该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详细分析教学内容、划分教学单元、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等。

教学内容分析指的是根据前述确定的教学目标,具体划分出教学内容的范围,揭示教学内容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

脚本设计脚本是在教学设计基础上所作出的计算机与学生交互过程方案设计的详细报告,是下一阶段进行软件编写的直接蓝本,是课件设计与实现的重要依据。

因此,脚本设计阶段也是课件开发过程中由面向教学策略的设计到面向计算机软件实现的过度阶段。

从脚本所描述的内容来看,多媒体课件的脚本课分为文字脚本和制作脚本两种。

前者是由教师按照教学要求对课件所要表达的内容进行的文字描述;

后者则犹如影视制作中的分镜头脚本,是在文字脚本基础上改写而成的能体现软件结构和教学功能,并作为软件编制的直接依据的一种具体描述。

制作脚本是在文字脚本的基础上,依据教育科学理论和教学设计思想,进行课件交互式界面以及媒体表现方式的设计,将文字脚本进一步改编成适合于计算机实现的形式。

第六章

网络教育资源,网上信息检索,交流下载方式

网络信息的基本特点:

(1)无限性

(2)丰富与新颖性(3)广泛与无序性(4)廉价性

Internet在教育中的应用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1)网上信息检索

(2)网上信息交流

(3)网上文件下载

网络教育资源的分类1、我国的教育类网站

(1)普通高校开设的学历教育类网站

(2)独立远程教育院校开设的学历教育类网站

(3)普通中小学开设的同步式教育网站

(4)由ICP开设的培训类网站

(5)其他远程教育网站

2、美国教育资源信息中心

(1)ERIC数据库检索

(2)ERIC资源、、、、、、、、、P127

网络信息检索:

信息检索工具——所谓网络检索工具,是指在Internet上提供信息检索服务的一类网站或服务器,其检索的对象是存在于Internet信息空间中各种类型的网络信息。

1、目录检索工具:

是由信息管理专业人员在广泛搜集网络资源,并进行加工整理的基础上,按照某种主题分类体系编制的一种可供检索的等级结构式目录。

在每个目录类下提供相应的网络资源站点地址,使用户能通过该目录体系的引导,查找到有关的信息。

2、搜索引擎:

搜索引擎使用自动索引软件来发现、收集并标引网页、建立数据库。

(1)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搜索引擎的工作过程主要包括:

信息采集、存诸、加工、处理输出等几个部分。

(2)搜索引擎的检索功能——①一般检索功能②特殊检索功能(自然语言检索、多语种检索、区分大小写的检索)③搜索引擎举例

3、网上交流与文件下载:

网上交流:

(1)电子邮件

(2)网上论坛:

BBS(3)网络电话

(4)视频会议系统【实时性、交互性、多媒体性、共享性】

文件下载:

所谓FTP,是文件传输协议的缩写,它是目前用在Internet上的TCP/IP协议组的一部分,是一种主要的文件传输手段。

通过FTP,可以在Internet上任意两台计算机之间互传文件,而不管这两台计算机的硬件及操作系统平台是否相同。

4、WebQuest产生与组成

在WebQuest中,呈现给学生的是一个特定的假想情景或者一项任务,通常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者一个需要完成的项目,课程计划中位学生提供了一些Internet资源,并要求他们通过对信息的分析和综合来得出解决方案。

WebQuest通常由6个模块组成,它们分别为:

简介;

任务;

资源;

过程;

评价;

结论。

第八章

校园网络也称为校园网,它是一个发展的概念,通常是指利用网络设备、通信媒质和相关技术,以及各类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构成的,为学校的教学和管理服务的一个集成应用系统。

1、网络的组成:

校园网络系统主要包括网络传输媒质、交换设备(交换机、路由器、集成器等)、服务器、工作站和网络软件等部分组成。

(1)服务器是网络上一种为客户端计算机提供各种服务的高性能计算机。

服务器根据其在网络中所执行的任务不同科分为:

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视频服务器、FTP服务器、Mail服务器、打印服务器、网关服务器、域名服务器等等。

(2)工作站——在校园网中,工作站是一台客户机,即网络服务的一个用户。

但有时也将工作站当作一台特殊应用的服务器使用,如打印机或备份磁带机的专用工作站。

工作站一般通过网卡连接网络,并需安装相关的程序与协议才可以访问网络资源。

(3)网络互联设备:

交换机、路由器、网关、防火墙。

(4)常用的网络传输媒质:

双绞线、光纤

(5)网络软件——网络软件包括系统和应用管理软件。

系统软件由系统、数据库系统和各类工具软件构成,它是保证校园网硬件正常工作的支撑服务系统。

应用管理软件则需按校园网所要实现的功能来进行配置或专门设计开发,例如学生成绩管理软件、图书管理软件等。

2、多媒体教室:

多媒体教室也称多媒体演示室,是根据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将多媒体计算机、投影、录音、录像等现代教学媒体结合在一起而建立起来的综合教学系统。

它能使教师方便、灵活地应用多种媒体实施多媒体组合教学,可使教学过程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理解和记忆规律,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

P180

系统构成:

1、系统构成——一个由多媒体计算机与各种视频设备组成的、由中央控制系统集成控制的多媒体系统结构框图。

P182

2、中央控制系统:

整个多媒体教室中的全部媒体设备都由中央控制系统集中管理控制。

该系统采用单片机多机通信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将被控设备的各种操作功能按照用户实际操作要求进行组合处理,然后将其具体对每一媒体或设备的操作过程集成一体。

3、多媒体计算机:

多媒体计算机室多媒体教室的核心设备,在系统中即是计算机教学媒体,又是网络连接设备,可能还是中央控制系统的操作平台,由于其多数时间处于多任务工作状态,所以尽量选配运行速度快、内存大、配有声卡、网卡、光驱纠错能力强,且工作稳定可靠的多媒体计算机。

4、教室环境:

多媒体教室的环境建设要同时考虑整体环境、照明环境和声色环境等多个方面。

网络机房

1、基本构成与布局:

计算机网络——网络机房通常由计算机网络和网络教学系统两部分构成,前者是一个小型局域网络,该网络可以通过代理服务器与校园网或Internet连接。

系统硬件的基本配置包括:

学生机、教师机、集线器或交换机、服务器等设备,并通过双绞线连接。

机房中的服务器可用高性能的PC机承担,也可用普通的PC服务器承担。

学生用计算机除常规PC的配置外还需各配网卡、耳机和话筒。

由于教师机经常处于多任务工作状态,所以教师机在CPU、内存等方面的配置应高些。

有条件的机房还可以加配功放、投影仪等多媒体演示设备。

2、网络教学系统:

(1)多媒体控制部分①基于软件方式的多媒体控制。

②基于硬件方式的多媒体控制。

(2)教学管理部分:

包含教学功能、示范功能、交互控制功能、监视功能、学生控制功能、分组讨论功能、电子举手功能、快速抢答功能、学籍管理功能、联机考试功能、freechat功能、专业化网络联机考试功能、媒体控制功能、数码录音功能、自动辅导功能。

3、微格教学系统:

(1)主控室:

主控室可以控制任一微格教室中的摄像云台和镜头,可以监视和任一微格教室的图像和声音。

并可随时受控暂停在某一个微格教室与之进行电视讲话,也可以对微格教室播放教学录像与电视节目。

可以把某个微格教室的情况转播给其他的微格教室,进行示范。

控制室的主要设备包括计算机、主控机、摄像头、录像机、VCD、监视器、监控台等。

(2)微格教室:

微格教室中的设备主要包括分控机、摄像头及其他及教学设备。

微格教学的实施

(1)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2)学习目的明确,重点突出

(3)信息反馈直观、形象、及时

(4)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步骤:

(1)学习相关知识

(2)确定训练目标

(3)观摩示范

(4)分析与讨论

(5)编写教案

(6)角色扮演与微格实践

(7)评价反馈

(8)修改教案

第九章、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定义:

以获得优化的教学过程为目的,以系统理论、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

教学设计的特征:

(1)以系统思想和方法为指导,探索解决教学问题的有效方案,目的是实现效果好、效率高和富有吸引力的教学,最终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和个性的发展。

(2)以关于学和教的科学理论为基础。

(3)重视学习背景和学习者的分析。

(4)教学设计既遵循科学性又体现艺术性

教学设计的产生:

教学设计起源于美国

(1)构想阶段最早提出教学设计构想的先驱是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和美国心理学、、

(2)理论形成阶段

(3)学科建立阶段

(4)深入发展阶段

教学设计的过程模式——教学设计过程模式的核心要素包括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

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教学设计的前期分析;

教学目标的阐明;

教学策略的制定;

教学设计方案的编写;

教学设计的评价与修改。

前期分析:

包括学习需要分析、学习任务分析、学习者分析、学习背景分析。

教学目标的阐明:

1、教学目标阐明的理论依据——所谓教学目标就是指通过教学后,学习者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发生的预期的变化。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就是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的关于目标改革的理论。

布卢姆的目标分类理论由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等组成。

认知领域的目标分成六类:

知道、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这些目标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更加具体的亚目标群,它们是设计行为目标和测量的基础。

情感领域的目标依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可分为五类:

接受(或注意)、反应、价值判断、组织化合个性化。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目标分类:

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给出了每一门课程的总体目标与学段目标。

(1)结果性目标:

知识领域分为三个层次——了解水平、理解水平、应用水平、模仿水平、独立操作水平、迁移水平

(2)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

是描述学生自己的心理感受、体验或明确安排学生表现的机会,所采用的行为动词往往是体验性的、过程性的,这种方式指向无需结果化的或难以结构化的课程目标,主要应用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

该领域的目标同样分为三个层次:

经历水平、反应水平、领悟水平。

2、教学目标的阐明:

根据梅格的研究,教学目标由三要素组成,即对象、行为、条件和标准。

A对象——学习者

B行为——完成教学后,学习者的终点行为

C条件——学习者终点行为表现的条件

D标准——终点行为的最低标准

(1)行为术语法:

就是用可以观察或测量的行为动词来描述教学目标的方法。

表9—1P208

(2)表现性目标表述法:

指不需要精确陈述学习者学习结束后的结果的方法,该方法主要针对属于内部心理过程或体验等目标。

它主要用于描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

(3)内部心理和外显行为相结合的方法:

总体目标、具体行为

教学策略的制定:

一般来说,适合我国学校教育的教学策略体系主要包括如下要素:

教学过程的确定、学习方式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确定教学媒体的选择。

(1)、教学过程的确定:

教学过程就是为实现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通过对话、沟通和合作,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进程。

(2)学习方式的设计:

探究学习(实施过程为:

1、教学准备2、正是进行教学3、教学后)

探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为:

1、呈现新内容2、分组学习3、测验4、表扬获胜的小组)

自主学习(1、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2、注重学习策略教学3、指导学生对学习进行自我监控4、教会学生利用社会性和物质性的资源)

(3)教学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分组教学、个别化教学

(4)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实践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随着教学理论和教学媒体的发展,新的教学方法不断出现。

10类教学方法:

1、呈现法2、演示法3、讨论法4训练和实践法5、个别指导6、合作学习法7游戏法8模拟法9发现法10、问题解决法。

(5)教学媒体:

教学媒体是记录和传递教学信息的介质,泛指“任何用来传播知识的通信手段”,即包括教材、教学资料等印刷材料,也包括模型、图形、幻灯片、电影、电视、电脑、网络等。

第十章

教学评价的功能:

1、诊断功能2、反馈功能3、激励功能4、教学功能

教学评价的类型:

1按评价功能分类(①诊断性评价②形成性评价③总结性评价)

2、按评价对象分类(①面向学习过程的评价②面向学习资源的评价)

教学评价的发展: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

1、评价内容,过多倚重学科知识尤其是课本上的知识,忽略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

2、评价标准,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的价值。

3、评价方法,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过多依赖量化的结果而很少采用体现新评价思想的、质性的评价者手段和方法。

4、评价主体,被评价者多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基本上没有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互动的评价模式。

5、评价重心,过于关注结果,忽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难以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教学评价技术:

教学评价就是评价者为了完成教学评价任务,收集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中的相关数据或证据,并对其进行处理和评判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

常用的教学评价技术有:

1、课堂观察

2、调查

3、测验

4、档案袋评价

评价的基本过程:

1、收集评价信息

2、信息处理

3、报告和决策

4、评价结果的描述

现代教育技术试题

一、选择题15

第一章、教育技术概述

1,教育技术发展的初级阶段是(B)

A19世纪末、20世纪初B1918—1942C二战时期D1945—1955

2,在我国教育技术的出现是一项内容的出现为标志(C)

A计算机辅助教学B网络技术应用C电化教育D虚拟技术

3,在没过教育技术作为一个新兴的实践和研究领域而出现是始于下列哪一项内容(D)

A计算机辅助教学B网络技术应用C程序教学法D视听运动

4,大约在何时我国已开始进行幻灯教学实践(C)

A19世纪末B1922C20世纪20年代D1936年

5,哪位学者最早提出使用程序教学机解决教学问题(B)

A戴尔B斯金纳C克劳德D加涅

6,下列说法哪一个是不正确的(C)

A计算机用于教学和训练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

B20世纪60年代早期CAI系统主要用于模仿传统的课堂教学,代替教师的部分重复性劳动

C当前,CAI系统在学校的广泛应用说明个别化教学已成为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

D早期的CAI系统的产生曾受到斯金纳程序教学的强烈影响

7,教育技术领域的最后定义是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在哪一年作出的(D)

A1972B1973C1977D1994

8,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在1994年关于教育技术定义结构的内容是(B)

A理论与实践;

关于设计、开发、利用;

关于管理和评价;

关于过程与资源

B理论与实践;

关于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

关于过程与资源;

为了促进学习

C理论与实践;

D关于设计、开发、利用;

9,下列哪一项内容不属于学习资源(C)

A信息和人员B课程和课件C设计和制作D技术和环境

第二章、学与教的理论

1,教育技术学的基本理论是(A)

A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B媒体开发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

C媒体开发理论和教学管理理论D传播理论和系统科学理论

2,桑代克试误理论的基本观点是(A)

A学习是刺激—反应的联结B学习是认知—发现

C学习是信息加工的过程D学习是学习者主支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

3,谁提出了程序教学法(B)、

A桑代克B斯金纳C维特罗克D布鲁纳

4,下列不属于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的是(D)

A积极反应原则B及时强化原则C小步子原则D促进迁移原则

5,在开发计算机教学辅助课件时采用的主要理论是(B)

A试误法B程序教学法C认知—发现理论D建构主义

6,加涅的信息加工模式中不包括(B)

A感受器B感受控制器C短时记忆D长时记忆

7,下列不属于支架式教学的环节是(B)

A搭脚手架B告知目标C独立探索D协作学习

8,构建主义认为在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D)

A知识的传播B学生的保姆C学生的家长D学生的帮助者

9,下列是建构主义理论的观点是(C)

A学习是塑造行为的过程

B学习是个人根据已有的“认知结构”主动控求知识的过程

C学习是个体根据自己已有的认知主动建构来的过程

D学习是个体不断尝试错误的过程

第三章、视听与传播理论

1,第一个传播过程模式是(A)

A香农—韦弗模式B施拉姆循环模式C香农—施拉姆模式D贝罗模式

2,在香农—韦弗模式中,噪声产生与哪一部分(B)

A编码B信道C解码D接受者

3,贝罗模式是香农—韦弗模式在哪一方面的一个发展(C)

A教与学B媒体理论C社会学D传播学

4,谁提出了“经验之塔”(C)

A香农B麦克卢汉C戴尔D施拉姆

5,在经验之塔中,最高层是(A)

A言语符号B视觉符号C观摩示范D设计的经验

7,戴尔“经验之塔”强调的是(D)

A做的经验B观察的经验C抽象的经验D给学习者的刺激

8,传播过程是一种信息传送和什么的过程(B)

A反馈B交换C编码D解码

9,编码的过程是(B)

A信息转换为符号B信息转换为信号C符号转换为信号D信号转换为符号

10、戴尔“经验之塔”的第一层是(A)

A直接有目的的经验B设计的经验C演戏的经验D观摩示范

第四章视听媒体辅助教学

1、媒体根据什么标准可分为电声类媒体、光学投影类媒体、电视类媒体、计算机类媒体(A)

A物理性能B传播范围C呈现的状态D使用方法

2、最便于重现的媒体是(A)

A教科书B幻灯投影C无线广播D电影电视录像

3、接触面最广的媒体是(A)

A教科书B幻灯投影C录音和计算机D电视和无线广播

4、由于媒体的什么特性,一些专家提出了“地球村”的概念(B)

A固定性B扩散性C重复性D能动性

5、教学媒体能够把丰富的教学经验逐渐积累并传递下去,是因为教学媒体的(A)

6、投影媒体利用的是什么原理(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