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新干届高三第四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061036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新干届高三第四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西新干届高三第四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江西新干届高三第四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江西新干届高三第四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江西新干届高三第四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新干届高三第四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下载.docx

《江西新干届高三第四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新干届高三第四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西新干届高三第四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下载.docx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在外交上却不能接受这条成语的,因为国家是不能任其破碎的。

在外交上也不可能指望百分百的成功,如果你要达到百分百的成功,而对方也这样要求,那就不可能有成功的外交,因为这样就无法达成协议……自五四以来,‘人民外交’的口号已成为非常时髦的口号,群众组织起来大游行或组成代表团对中国的外交施加压力,常常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对此理解较为准确的是

A.两国相互妥协才能够取得成功的外交B.只有“人民外交”才能真正维护国家的权益

C.民众的爱国热情往往带有非理性成分D.顾维钧为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寻找借口

5.17世纪和20世纪两位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和爱因斯坦,他们在科学史上有着相似的贡献,这就是

A.以科学精神批判天主教神学

B.用实验的方法验证科学理论

C.将“变化”观念引入科学领域

D.用数学方程式描述物质运动

6.某年,清政府明令各省督抚放宽民间设置工厂的限制。

促成这一政策出台的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7.1955年中国代表团参加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

亚非会议推动中国同亚非更多的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促进中国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往来。

这表明新中国

A.同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建立了外交关系

B.基本上突破了“一边倒”的外交格局

C.第一次以世界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

D.已经和美国改善关系

8.《中国经营报》发表题为“本周聚焦二‘嫦娥’奔月”的文章指出,“嫦娥二号”10月1日完美升空,对中国的航天事业发展意义重大。

中国进入航天时代的标志是

A.“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B.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

C.“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D.“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成功

9.20世纪30年代西方某报刊发表的评论:

“五年计划在四年内获得了真正卓越的成就,苏联像战时那样紧张地、创造性地建设新生活的基础,国家面貌焕然一新。

”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主要有()

①国家确定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决策 ②实施农村生产关系变革,调动农民积极性 ③以工代赈,促进再就业以缓和社会矛盾 ④农业为工业化积累大量资金

A.①④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0.1917年3月彼得格勒爆发了革命,临时政府成立,它宣布实行大赦,允许言论、出版、集会自由等,并准备实行宪政改革,将战争进行下去。

这些措施()

A.没有解决最核心的问题B.使美国最终参加了一战

C.满足了人民的迫切愿望D.推动了护法运动的开展

11.建国以来,我国人民对时间掌握发生着变化,有这样的说法:

(20世纪)50年代看天上(太阳),70年代看墙上(挂钟),80年代看手上(手表),90年代看腰上(BB机)。

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我国人民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 

 

B.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变化

C.我国的轻工业发展很快 

D.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12.李大钊认为”在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的中国,农民占人口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在总人口中他们占据厂重要地位,农业依然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因此,当我们估计革命力量时,我们必须强调农民是重要的一部分”。

这一看法对中同民主革命的直接影响是()

A、削弱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

B、提高厂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C、导致了共产党内右倾错误的发生

D、促进了正确革命道路的选择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52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共12分)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

就欧洲所有一切势力:

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党人和德国警察,都为神圣地驱除这个幽灵而联合起来了”这是《共产党宣言》开篇的一段话。

一百多年过去了,这个幽灵在不断地奏出一曲曲凯歌的同时,也面临着历史的严峻考验。

尽管社会主义运动面临着重重困难,但是它仍然在探索中继续发展。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请回答:

⑴《共产党宣言》的作者是谁?

材料中的“幽灵”是指什么?

将其由理想变为现实的重大事件是什么?

(8分)

⑵与十月革命的道路相比,中国革命开创了什么道路?

(2分)

⑶中国和俄国的革命走了不同的道路,但是都取得了成功。

说明了什么?

14.(25分)社会生活的变迁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

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

……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

缎工立花桥,纱工立广化寺桥,以车纺丝者曰车匠,立濂溪坊。

……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摘自《苏州府志》卷三

材料二今物质修明,尤尚机器,辫发长垂,行动摇舞,误缠机器,可以立死。

……辫发与机器,不相容者也。

且兵争之世,执戈跨马,辫尤不便,其势不能不去之。

……且垂辫既易污衣,而蓄发尤增多垢,衣污则观瞻不美,沐难则卫生非宜,梳刮则费时甚多。

——摘自康有为《请断发易服改元折》(1898)

材料三1978年,中国人民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

从此,国门向世界敞开,五色斑斓的外国服饰涌入中国市场。

思想上的拨乱反正,经济上的恢复发展导致服装行业的极大繁荣。

中国城镇民众的穿着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思想解放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前提下,人们追求新异的审美心理日趋成熟。

风格多样、色彩斑斓、求新求变,成为新时期服装流行的特点。

——摘编自孙燕京《50年中国服装“流行”变迁》等

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可以探知明代万历年间苏州城的哪些经济发展情况?

(6分)

(2)根据材料二,简要列出康有为主张“断发”的理由。

(6分,不得摘抄原文)结合所学知识,近代中国哪一政府正式颁令革除结辫陋习?

(4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1978年后中国民众着装的主要特点,(4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促成这一特点的社会因素。

(5分)

15.(15分)

【历史上的重大回眸】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王安石对变法前后社会景象的描述:

(一)河北民,生近二边长辛苦,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今年大旱千里赤,州县仍催给河役。

老小相携来就南,南人丰年自无食,悲愁白日天地昏,路旁过者无颜色。

(二)歌元丰,十日、五日一雨风。

麦行千里不见土,连山没云皆种黍,水秧绵绵复多馀,龙骨长乾挂梁梠。

鲥鱼出网蔽洲渚,获笋肥甘胜牛乳。

百钱可得酒斗许,虽非社日长闻鼓。

吴儿踏歌女起舞.但道快乐无所苦,老翁堑水西南流,杨柳中间代小舟,乘兴欹眠过白下,逢人欢笑得无愁。

——王安石《临川丈集》

材料二王安石以新法害天下,引用奸邪,更张法令,驯至靖康之难,人皆咎安石为祸首,而不知实根柢于神宗之有雄心也。

——赵翼《廿二史札记》

材料三(王安石)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民无贫富,两税之外,皆重出息十二,吏缘为奸,至倍息,公私皆病矣。

——苏辙《栾城三集》

请回答:

(l)据材料一,概括变法前后的社会变化,并对王安石的结论作扼要评价。

(2)材料二、三认为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2分)两者在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方面的共同缺陷是什么?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王安石变法对今天改革有何启示?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本题考查学生通过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分析材料可以看出战国时期封建生产关系确立,农民“早出暮入,强乎耕稼树艺,多聚菽粟,而不敢怠倦”,劳动生产积极性提高。

考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封建制下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2.【答案】B

阳明心学没有超越理学范畴,也不是对儒学的叛逆,而应该是对传统儒学

的继承与发展,故排除②④,选B。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儒学新发展•陆王心学

3.【答案】C

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材料是强调中国古代抑制私商而发展官商,这样的重农抑商必然强化了国家对社会经济的控制,“重农”也没提高农民阶级的社会地位,“抑商”也未抑制了古代工商业的发展。

重农抑商的确成为历代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但并未揭示材料的主旨,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C。

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重农抑商

4.【答案】C

材料内容反映的是顾维钧对于五四运动一些行为的否定观点,他认为“人民外交”常常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所以AB两项错误。

D项与顾维钧的政治活动不相符,所以答案选择C项。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义革命·

五四运动的影响

5.【答案】D

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牛顿和爱因斯坦都是物理学家,二者研究的领域都是物质运动,并且二者都是运用数学方程式来描述物质运动,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D而非其他的三个选项,例如,用实验的方法验证科学理论的是伽利略。

现代科学技术•相对论和牛顿力学理论论•牛顿和爱因斯坦的相似的贡献

6.【答案】C

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相关知识的把握。

根据题干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争以后,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清政府放宽对

民间办厂的限制,加上自然经济的进一步瓦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取得了初步发展。

因为《马关条约》是甲午战争以后所签订的条约,所以C符合题意。

A,B,D错误。

综上,本题选C.

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阶段特征

7.【答案】B

A项错误,美国等西方国家仍然拒绝承认新中国;

C项错误,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是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

D项错误,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改善中美关系,实现关系正常化;

“求同存异”的方针突破了意识形态的限制,因此选B.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建国初期的外交活动。

8.【答案】A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1970年中国“东方

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这是中国进入航天时代的标志,答案选A,BCD三项与上述史实不符。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9.【答案】A

【解析】略

10.【答案】A

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俄国人民因俄国参加一战激化了国内矛盾,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上台后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拖延不决,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

故选A项。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帝国大厦的坍塌

11.【答案】B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说明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中国人民获取时间信息的途径发生了多重变化,这是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结果,它能反映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变化,答案选B,ACD三项表述不符合题意,材料不能体现出三者内涵。

建国以来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

12.【答案】D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的描述中可知李大钊意识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有重要位置,所以要注重农民的作用,在估计革命力量时要考虑这一特殊的情况,制定正确的方针,所以答案选D。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正确选择

13.【答案】

⑴马克思(2分)和恩格斯(2分)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2分)。

十月革命(2分)取得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⑵井冈山道路或许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⑶无产阶级革命要想取得成功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2分)(其他言之成理也可)

(1)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

《共产党宣言》的作者是马克思和恩格斯;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幽灵”指的是共产主义;

1917年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终于从理论变为现实。

(2)俄国十月革命走的是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

中国革命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3)中俄两国革命道路的不同,根本原因在于两国国情差异。

俄国是相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力量强大,城市里革命力量强大。

中国是半殖民地反封建国家,农民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城市敌人力量强大。

从中得出的认识是:

革命道路要从本国实际出发,不能照搬他国经验。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实践

14.【答案】

(1)情况:

丝织业发达,居民多从事丝织业;

(2分)丝织业分工细致,出现专业性劳动力市场;

(2分)机户与机工之间存在“计日受值”的雇佣劳动关系,丝织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2分)其他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2)理由:

结辫不适宜机器生产;

(2分)不利于行军作战;

(2分)不卫生,又耗费时间。

政府:

中华民国政府(南京临时政府)。

(3)特点:

风格、色彩多样化,求新求变。

(2分)条件:

实行改革开放;

国民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民众思想解放,审美心理的变化等。

(4分,其他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一”回答。

由材料一中的“多以丝织为生。

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可以得出丝织业发达,居民多从事丝织业;

由“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

缎工立花桥,纱工立广化寺桥,以车纺丝者曰车匠,立濂溪坊”可知丝织业分工细致,出现专业性劳动力市场;

由“……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可以得出机户与机工之间存在“计日受值”的雇佣劳动关系,丝织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二”回答。

由材料二中的“辫发长垂,行动摇舞,误缠机器,可以立死”可以得出结辫不适宜机器生产;

由“兵争之世,执戈跨马,辫尤不便,其势不能不去之”可以得出不利于行军作战;

由“垂辫既易污衣,而蓄发尤增多垢,衣污则观瞻不美,沐难则卫生非宜,梳刮则费时甚多”可以得出不卫生,又耗费时间。

根据所学知识可以知道,是中华民国政府(南京临时政府)正式颁令革除结辫陋习。

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三”回答。

由材料三中的“五色斑斓的外国服饰涌入中国市场”、“人们追求新异的审美心理日趋成熟。

风格多样、色彩斑斓、求新求变,成为新时期服装流行的特点”等信息可以得出风格、色彩多样化,求新求变。

条件:

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可以从国家的政策、经济发展、国民思想与观念的变化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等角度思考作答。

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丝织业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机器生产与结辫陋习的废除、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服饰的变化及原因

15.【答案】

(1)变化:

赋役沉重、民生艰难到民殷家实。

(2分)评价:

反映了变法前后差异,但有夸大之词。

(2)原因:

用人不当,危害百姓;

破富民之利,税收加重。

(2分)缺陷:

两者对王安石变的认识都没有触及问题的实质。

(3)启示:

改革要循序渐进,用人得当;

既要关注民生,又要顾及社会群体利益。

(l)据材料一“王安石对变法前后社会景象的描述...今年大旱千里赤,州县仍催给河役...悲愁白日天地昏,路旁过者无颜色...鲥鱼出网蔽洲渚,获笋肥甘胜牛乳...乘兴欹眠过白下,逢人欢笑得无愁。

”即可概括变法前后的社会变化,结合所学可知其夸大了变法的影响。

根据材料二、三“王安石以新法害天下,引用奸邪,更张法令,驯至靖康之难,人皆咎安石为祸首,而不知实根柢于神宗之有雄心也...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公私皆病矣。

”即可概括出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结合所学,两者在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方面都缺乏对其本质的认识。

(3)结合材料“河北民,生近二边长辛苦,家家养子学耕织...悲愁白日天地昏,路旁过者无颜色...王安石以新法害天下,引用奸邪,更张法令...皆重出息十二,吏缘为奸,至倍息,公私皆病矣。

”和所学知识,即可从材料的反面说明王安石变法对今天改革的启示。

历史上重大改革•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的借鉴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