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月考化学试题附答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059693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88.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月考化学试题附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三月考化学试题附答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三月考化学试题附答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三月考化学试题附答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三月考化学试题附答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月考化学试题附答案Word格式.docx

《高三月考化学试题附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月考化学试题附答案Word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月考化学试题附答案Word格式.docx

A.青石棉是一种硅酸盐原料

B.青石棉中含有一定量的石英晶体

C.青石棉的化学组成可表示为:

Na2O·

3FeO·

Fe2O3·

8SiO2·

H2O

D.1mol青石棉能使1molHNO3被还原

4.磁流体电子材料的新秀,它既具有固体的磁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

制备时将FeSO4和Fe2(SO4)3的溶液等物质的量混合,滴入稍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随后加入油酸钠溶液,即可生成黑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5.5~36nm之间的磁流体。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磁流体不能保存在铁、铜容器中

B.该磁流体属于溶液

C.一束光通过该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D.该分散系中滴加盐酸会有油酸析出

5.以油类为溶剂的防锈漆称为油基防锈漆,由于环保方面的原因,目前要推广使用水基防锈漆,但水基漆较易溶解O2,在干燥之前易导致金属表面产生锈斑,为此要在水基漆中加入缓蚀剂,以下可作为缓蚀剂添加的是()

A.KMnO4B.H2C2O4C.Na2SO3D.HNO3

6.下列有关说法:

①“低碳经济”理念是指不再使用含碳物质或者减少含碳物质的使用,从而改变世界环境;

②汽油、柴油和植物油都是碳氢化合物;

③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④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旧化学键断裂、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

⑤氢硫酸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⑥12g金刚石和石墨的混合物中所含碳原子数小于NA(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⑦等物质的量的l3C17O和15N:

两种气体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原子数和质量。

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④⑤B.③④⑥C.④⑤⑦D.①④⑦

7.物质分类的依据通常有组成和性质,下列物质分类中,只考虑组成的是()

A.Na2SO4是钠盐、硫酸盐、正盐

B.HNO3是一元酸、强酸、挥发性酸

C.Mg(OH)2是二元碱、难溶性碱、中强碱

D.Al2O3是两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最高价氧化物

8.在一定条件下,

发生如下反应:

下列关于R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R位于VA族B.R的氢化物的水溶液是强酸

C.R03-中的R只能被还原D.R2在常温常压下一定是气体

9.中科大陈乾旺教授等人发现了人工合成金刚石的新方法,其化学原理为:

①Na+

Na2CO3(未配平)。

该法比l955年人工首次制得金刚石的方法容易得多,其化学原理是:

以下有关表述中正确的是()

A.反应①和②都存在旧化学键的新裂与新化学键的形成

B.新法利用的是化学变化,旧法利用的是物理变化

C.反应①和②中,金刚石都是还原产物,Na2CO3是氧化产物

D.在反应①中每生成12g金刚石需要消耗23g金属钠

10.一定体积的KmnO4溶液恰好能氧化一定质量的KHC2O4·

H2C2O4·

2H2O。

若用0.1000mol·

L-1的NaOH溶液中和相同质量的KHC2O4·

2H2O,所需NaOH溶液的体积恰好为KMnO溶液的3倍,则KMnO4。

溶液的浓度(mol·

L-1)为()

提示:

①H2C2O4是二元弱酸

②10[KHC2O4·

H2C2O4]+8KMnO4+17H2SO4=====8MnSO4+9K2SO4+40CO2↑+32H2O

A.0.008889B.0.08000C.0.1200D.0.2400

11.向含有0.2molNaOH和0.1molBa(OH)2的溶液中持续稳定地通入CO2气体,当通入气体为8.96L(0℃,1.01×

105Pa)时立即停止,则这一过程中,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与通入CO2气体的体积关系图像正确的是(气体的溶解和离子的水解忽略不计)

12.下列可用浓H2SO4干燥的气体有()

①H2②SO2③SO3④H2S

⑤Cl2⑥NH3⑦HCl⑧CO2

⑨HBr⑩CO

A.①②③⑤⑦⑨⑩B.①②⑤⑦⑧⑩

C.①②③⑤⑦⑧⑨D.全部

13.足量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2、N2O4、NO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1.68L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

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10mol·

L-1NaOH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是()

A.60mLB.45mLC.30mLD.15mL

14.向含有amolAlCl3的溶液中加入含bmolKOH的溶液,生成的沉淀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

①amol②bmol③

mol④

mol

⑤0⑥(4a-b)mol

A.①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C.①④⑤⑥D.①④⑤

15.常温下,下列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在pH=1的溶液中:

Na+、Fe2+、Cl—、

B.在pH=7的溶液中:

Fe3+、Mg2+、Cl—、

C.由水电离出的c(H+)=10—14mol/L溶液中:

Na+、K+、

D.在无色透明溶液中:

、Na+、

16.在生活、生产及化学研究中,人们经常需要根据不同原子、分子或离子的某些特征反应对物质进行检验,以确定物质的组成。

下列有关物质检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MnO2、CuO、Fe三种物质的粉末都是黑色的,用稀盐酸不能将它们区别开

B.(NH4)2SO4、K2SO4、NH4C1三种物质不能用一种试剂通过化学反应区别开

C.可以用焰色反应来证明某溶液是否为钠盐

D.用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可以检验氯化氢气体中是否含有氯气

17.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将氯化铝溶液加热蒸发、烘干、灼烧可得氧化铝固体

B.测量溶液的导电性可区分出试剂盐酸和醋酸,导电能力强的是盐酸

C.做完银镜反应后的试管可用热浓硝酸清洗,回收后的硝酸银溶液可再利用

D.除去硫酸铝溶液中混有的硫酸镁,可加入足量烧碱,过滤,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硫酸酸化

18.2009年9月以来受HlNl型病毒侵袭,甲流在我国局部地区爆发。

专家提示,使用含氯的消毒剂“84消毒液”(含NaClO的水溶液)每天勤洗手并对环境进行杀菌消毒,可有效预防流感。

某同学购买了一瓶“84消毒液”,包装说明如下:

品名:

“威露士”牌“84消毒液”

主要成分:

25%NaClOl000mL,密度1.19g/cm3

使用方法:

稀释100倍(体积比)后使用

密封保存,易吸收空气中的CO2变质

请根据以上信息和相关知识判断,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威露士”牌“84消毒液"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4.0mol·

L—1

B.一瓶“威露士”牌“84消毒液"

能吸收44.8L空气中的CO2(标准状况)而变质

C.取l00mL“威露士”牌“84消毒液’’稀释后用于消毒,稀释后的溶液中c(Na+)约为0.04mol·

L-1(假设稀释后溶液密度为l.0g/cm3)

D.参阅“威露士”牌“84消毒液”的配方,欲用NaClO固体自己配制480mL含25%NaClO的消毒液,需要称量的NaClO固体质量为143g

第II卷(非选择题,共46分)

二、非选择题(共46分)

19.(13分)某研究小组探究MgCl2和AlCl3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及沉淀溶解的情况,实验过程中可能用到的仪器与药品如下:

过滤装置,试管,烧杯,滴管,0.5mol/LMgCl2、AlCl3各100mL,酚酞溶液,石蕊溶液,0.1mol/LNaOH溶液,6mol/LNaOH溶液,0.1mol/L盐酸

探究一:

实验开始时产生沉淀的成份

【假设一】实验开始时产生的沉淀是Mg(OH)2

【假设二】

【假设三】实验开始时产生的沉淀是Al(OH)3和Mg(OH)2

基于假设二成立,请利用下表完成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

预期实验现象

预期实验结论

探究二:

何时产生氢氧化镁沉淀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另取0.5mol/LMgCl2、AlCl3溶液各30mL于不同烧杯中

②向0.5mol/L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刚好反应完全

产生沉淀,沉淀增多,沉淀溶解,沉淀消失

产生氢氧化铝沉淀,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后氢氧化铝又溶解。

③将MgCl2溶液全部倒入到②反应后的溶液中。

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上述实验步骤③的结论

20.(10分)几种中学化学常见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相互转化的关系图如下:

可供参考的信息有:

①甲、乙、丙、丁为单质,其余为化合物

②A由X和Y两种元素组成,其原子个数比为l︰2,元素质量之比为7︰8。

③B气体是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质,H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液体,E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

试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每反应lmol的A转移的电子数为mol;

(2)F与丁单质也可以化合生成G,试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少量F的饱和溶液分别滴加到下列物质中,得到三种分散系①、②、③。

试将①、②、③填人下列方框中:

nm)

(4)化合物M与H组成元素相同,可以将G氧化为F,且不引进新的离子。

试写出M在酸性环境下将G氧化为F的离子方程式:

21.(12分)J、L、M、R、T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J、R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表;

J元素最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与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M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1)M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

元素T在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族。

(2)J和氢组成的化合物分子有6个原子,其结构简式为______。

(3)M和T形成的化合物在潮湿的空气中冒白色烟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L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甲的水溶液显碱性。

①在微电子工业中,甲的水溶液可作刻蚀剂H2O2的清除剂,所发生反应的产物不

污染环境,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一定条件下,甲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分解反应(△H>

0)并达平衡后,

仅改变下表中反应条件x,该平衡体系中随x递增y递减的是_______(选填序号)。

选项

a

b

c

d

x

温度

加入H2的物质的量

加入甲的物质的量

y

甲的物质的量

平衡常数K

甲的转化率

生成物物质的量总和

(5)由J、R形成的液态化合物JR20.2mol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两种气态氧化物,298K时放出热量215kJ。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2.(11分)某探究小组同学用金属铝分别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的方法研究金属与不同酸反应的差异及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实验药品:

2.0moL/L盐酸、4.0mol/L盐酸、2.0mol/L硫酸、4.0mol/L硫酸,质量相同的铝片和铝粉(金属表面氧化膜都已除去);

每次实验各种酸的用量均为50.0mL,金属用量均为9.0g。

(Ⅰ)甲同学用铝片分别和稀盐酸、稀硫酸反应,实验及其现象如下:

反应进程(分钟)

1

2

5

15

20

4.0mol/L盐酸

少量气泡

较多气泡

大量气泡

反应剧烈

反应结束

2.0mol/L硫酸

无明显现象

极少量气泡

4.0mol/L硫酸

有比较连续的气泡

请回答:

(1)写出铝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反应1~15min内,铝与盐酸的反应速率逐渐加快,其原因是

(3)以上探究铝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速率有差异,你认为其原因有哪些可能?

请提出你的假设(说出2种可能):

(Ⅱ)

(1)乙同学设计了如下影响反应速率因素的实验(温度控制为25℃和35℃)。

请你根据实验目的帮助该同学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用量:

酸均为50.0mL、铝为9.0g过量):

实验目的

实验

编号

金属铝

形态

盐酸浓度

/mol·L-1

1.实验①和②探究盐酸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2.实验①和③探究温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3.实验①和④探究金属规格(铝片、铝粉)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25˚C

铝片

4.0

(2)右图为实验①的“V(H2)—t”曲线图,若上述反应浓度减少一倍,速率是原来的1/2;

温度每升高10℃,反速率是原来的2倍。

请在答题卡的座标中画出实验②和实验③的“V(H2)—t”曲线图。

参考答案

19.(13分)探究一:

假设二:

实验开始时产生的沉淀是Al(OH)3(1分)

①分别取30mL0.5mol/LMgCl2、AlCl3溶液于烧杯中,充分混合。

(1分)

②向混合溶液中滴入2滴酚酞试液,逐滴加入0.1mol/LNaOH溶液。

(2分)

当溶液中生成大量的白色絮状沉淀后溶液的颜色不变(1分)

产生的沉淀可能是氢氧化铝或氢氧化镁或二者混合物(1分)

③将上述混合液过滤,洗涤,再向滤渣中加入过量的6mol/LNaOH溶液(2分)

滤渣全部溶解。

产生的沉淀只有氢氧化铝

如下作答也给分:

②向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少量的0.1mol/LNaOH溶液。

溶液中生成白色絮状沉淀(1分)

③将上述混合液过滤,洗涤,再向滤渣中加入过量的6mol/L的NaOH溶液(2分)

2AlO2-+Mg2++4H2O=Mg(OH)2+2Al(OH)3(2分)

先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然后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最后是氢氧化铝沉淀溶解。

(3)M和T形成的化合物为

,与水反应

,其中氯化氢气体呈雾状

(4)①氨水与双氧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生成无污染的氮气;

②甲在固体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分解反应

表明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朝着正方向移动,甲物质的量减少;

加入

的物质的量即增加生成物的浓度,平衡朝逆方向移动,甲的转化率减小

(5)JR2为CS2,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依题意可以很快的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答案:

(1)

ⅦA

(2)

(3)

(4)①

②a和c;

a或c

(5)

22.(11分)(Ⅰ)

(1)(2分)2Al+6H+=2Al3++3H2↑

(2)(2分)反应放热使溶液温度升高(1分),从而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1分)

(3)(2分)Cl-能够促进金属铝与H+反应,或SO42-对H+与金属铝的反应起阻碍作用等。

(Ⅱ)

(1)(3分)

实验编号

金属铝规格

盐酸浓度/mol·L-1

赋分值

------------------

25℃

2.0

1分

35℃

4.0

铝粉

(2)(2分)评分标准:

起点、终点

和拐点大致正确每条曲线给1分。

注意:

铝片都是过量的,实验②的浓度2mol/L,

体积50mL产氢气是1.12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