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国学经典促习惯养成Word下载.docx
《诵国学经典促习惯养成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诵国学经典促习惯养成Word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戒之哉,宜勉力。
口而诵,心而惟。
朝于斯,夕于斯。
蚕吐丝,蜂酿蜜。
人不学,不如物。
幼而学,壮而行。
上致君,下泽民。
”精选于《弟子规》中的“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
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
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
”等。
生活文明方面的:
精选于《三字经》中的“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精选于《弟子规》中的“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责,须顺承。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
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把这些经典的国学引进校园,从传统文化教育的入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把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礼仪习惯等的良好习惯养成,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容。
从开展“读经典、诵经典、谈经典”开始,到“写经典、唱经典、画经典”,培养学生遵守校规、孝敬父母、关爱他人的思想意识,并且逐步养成理解宽容、谦让诚信的待人态度和热情大方、礼貌待人的文明举止行为,全面提高我校学生的良好习惯养成。
二、落实诵读时间
首先,学校规定每个班都要充分利用早读20分钟、午间20分钟和大课间活动等时间来熟读精选的容,要求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在背诵的基础上于大课间活动时间每天由一个班上台展示诵读成果。
其次是重讲解。
《三字经》、《弟子规》短小的篇幅,却蕴含着许多深刻的典故和道理,只是纯粹的背诵而没有教师的讲解,是起不到教育作用的。
因此,学校要求班主任利用晨会、班会等时间,以通俗易懂的话语向学生讲典故、作解释,让学生既诵读词句也明了蕴含在其中的道理,让这些经典养成教育容熟知于心,并用它们来指导、引领自己的一言一行,让学生通过诵读国学经典达到充分发挥自我教育的功效。
三、诵读与各领域教育整合
1、与少先队活动整合。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小,持久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意志也较薄弱,如果只是停留在诵读上,很难维持对国学的兴趣,国学的育人功效就较难发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局面也会很快消失。
为此,学校少先队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国学融于活动之中,化枯燥为快乐,诵读的育人功效又提升了一个层次。
(1)、背一背。
各班利用晨会、大课间活动和课前三分钟开展“背一背”活动,背诵精选的国学养成教育容,让学生在反复背诵中潜移默化地感受要养成哪些良好的习惯。
(2)、讲一讲。
学校少先队开展全校性的讲故事比赛,把《孔融让梨》、《黄香温席》、《凿壁借光》、《头悬梁椎刺骨》、《孟母断机》、《孟母三迁》等经典小故事讲给大家听。
在活动的准备过程、演讲过程和倾听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受到故事中的主人公的熏。
这样国学经典的引领作用很自然的发挥了出来。
(3)、唱一唱。
把学生喜欢的儿童歌曲的歌词改为国学容,让学生传唱,利用音乐课、下午活动课或课前三分钟进行合唱,久而久之学生在课间也会自已哼唱这些朗朗上口的歌曲。
学校在学期结束时举行全校性的合唱比赛,并且通过庆元旦或庆“六一”的汇演让学生大胆地将《黄香温席》、《凿壁借光》、《孔融让梨》、《头悬梁椎刺骨》等经典故事改编成课本剧,搬上舞台表演。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又使学生在唱和表演的过程中进一步接受了国学教育,真正达到润物无声的目的。
2、与各学科教育整合。
与品德、语文、音乐、美术、书法等学科的有机整合。
如弟子规中的“信”与我校的德育主题诚信教育相整合,通过各种主题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感悟“凡出言,信为先”的道理,并联系到语文课文和《品德与社会》中的有关容。
同时与音乐、美术、书法等学科的整合,让学生在音乐课中唱经典诗文,在美术课中欣赏经典名画,在书法课中临摹经典字帖。
学校在本学期还专门在各年段开设了每周两个课时的书法课,安排了素质高的书法教师上书法课,让学生有一定的时间进行硬笔和软笔书法的学习,并且在每周一各班要把上周练习的优秀书法作品展示在本班门口的写字展示板上。
这些经典国学教育,让学生的心灵得到日积月累的洗涤,让他们从中感悟什么是修养、什么是涵养、什么是教养,在感悟中使学生的涵不断深厚、不断成熟,良好习惯的养成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3、与家庭教育整合。
除了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我校还要求家长与孩子一起诵读。
要求学生每天回家给家长背一句自已喜欢的《三字经》或《弟子规》中的容,并对家长讲一讲背诵的这个句子的含义,家长给予评价。
在家长学校的论坛中,有家长就谈到,读了“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让他更深刻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在学期结束时,我校评选了38位“国学经典诵读优秀家长”,家校教育形成了坚实的合力。
【活动评价】:
国学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事实证明,开展诵读国学经典文化可以有效发挥育人作用。
我校通过开展这一活动,学生在“诵经典明道理”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了道德教育,提升了人格品质,我们成功地帮助了学生学会和谐友善地与人相处,学会正确处理和应对各种矛盾,促进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我们所收获的,不仅仅是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也不仅仅是学生人格修养和行为习惯的变化,而是做人的根基得以夯实。
我们善成小学创办于2002年,是一所港商捐资的学校,现有24个班级,60名教师,898名学生。
学校是一所年轻的学校,大多学生来自城乡边缘地区,外省学生在开发区打工的也大多安排在我们学校。
生源来自周边撤并村小,学生中缺乏礼貌、行为不规的现象较多,如:
不讲卫生,乱丢果皮纸屑,见到纸屑视而不见;
同学间不讲礼貌,常说脏话等。
而经调查,大约10%左右的学生受到的家庭教育是正确,10%左右的学生的家庭教育存在很大问题,有70%-80%的家庭中父母虽然知道教育子女的重要,也倾尽全力教育子女,但或失之片面,或爱之过分,或希望过高而过于严厉苛求等等。
再说学校教育由于受“应试教育”指挥棒的影响,教育观念上偏颇,学校把重点和主要精力放在抓学生的智育上,忽视和放松了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文明礼貌教育。
同时,也由于我们的教育中往往讲大道理多,实践体验少,因此,收效甚微。
居于上述现象,我校把德育工作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容。
这几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两件事:
一、了解“经典诵读”基本教育理念,构建感受经典的校园文化环境。
二、领悟经典,结合礼仪道德教育,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
由于我们扎扎实实地去做,有了一定的成效。
学校多年被命名为市文明单位,去年学校被局评为首批青少年行为规示学校;
第二届模学校等荣誉称号。
一、感受经典,创设良好学习氛围
文化经典诵读活动,正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针对当前教育模式偏重于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缺乏人文的熏与人格的培养,我们学校推出了“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的经典诵读工程,充分开发和利用学生身边的《中华经典诵读》一书,旨在及早让儿童接受传统优良文化熏习的教育,在他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接触最具智慧和价值的经典,在他幼小的心灵中不断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1、宣传得力,计划落实。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定计划和措施,部署工作。
我们认真利用班级黑板报、校园橱窗,精心设计校园宣传标语,让学生天天必见,人人必见,教育潜移默化也尽在其中。
比如:
“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经读千遍,其义自见。
”此外,各班根据学生的特点,积极创建健康文明的教室环境。
如星星榜、聪明屋、经典伴我成长、智慧果等用这无声的语言教育学生,激励学生,为他们的品德发展提供活而持久的养份。
2、教师、学生、家长协同学习经典,感受经典。
“教不严师之惰”,教师首先学,利用星期三的校本培训时间一起学习,领悟其精神之所在。
利用每周一节早读课或者是一节活动课,通过声像等丰富的手段向学生介绍,学生听一听,看一看,读一读,说一说、学一学,能多视觉多角度的感受经典,丰富培养学生对中华经典的兴趣,让学生了解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可逐渐培养其仁义敦厚和高尚的人格、开启其创新思维,从而奠定他一生中具有高远的智慧和优秀的人格与秉性的基础。
还让学生带动家长一起学习,每天读经典一刻钟,“养不教父之过”,父母以身作则,子女自然效仿。
通过家长学校,大力宣传经典诵读理念,对家长进行观念开启,营造良好社会舆论,让家长做好家校之间的配合,通过家庭中家长的身体力行,把经典道理落实到日常生活的行动中。
二、与经典同行,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
儿童时期是人生的一段重要时期,通过传统传统文化经典的学习和熏,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潜移默化地滋养学生道德心灵,能开启智慧,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
《三字经》说:
“性相近,习相远。
”如果我们能利用这一段黄金时期,藉由先哲的风,薰习我们的子弟,引用圣贤的智慧,教导禀性淳良的儿童,那么,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日积月累,必将奠定他一生为人处世、幸福成功的基础。
为了更好推广经典诵读工程,通过创建特色学校真正成了师生的自觉行动。
经典导读的中心教师主要由年级组长组成,中心教师的任务就是对各册《中华经典诵读》作一些集体引导,并对其相应的容作适当的扩充。
具体分工是
(1)语文教师:
经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只要学生能熟练背诵,里面的意思自会理解,对于一些典故,教师适当作一些指导。
(2)音乐教师:
利用音乐课对学生进行经典诵唱。
(3)体育教师:
发挥孩子的创造力,利用体育课游戏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边诵唱边活动的指导。
(4)美术教师:
抓住契机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文化的艺术熏,把中国最有名的书画作品引入我们的校园,让孩子一饱眼福。
在全体老师的配合下,举办“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交友”文艺汇演,汇演前要选拔诵、唱、演、画经典人才,对于诵、唱、演、画经典较好的学生,学校给予一次性评价。
次后,学校掀起诵读中华经典的高潮,形成校园人人读经典,时时读经典的氛围。
我们还举办首届校园读书节活动,主题为“读经典一部,胜读杂书万本”要求学生读《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大学》、《中庸》、《易经》、《老子》、《诗经》为主,唐诗三百首为辅,背诵吟唱相互调剂,以考级的形式来衡量学生诵读程度。
还把学生创作欲望与诵读传统文化相结合,在读读背背中,放手让学生创造性的自编。
这次活动中,学校收到数十篇学生自编的童谣、三字经。
在诵读过程中也潜移默化地加强学生行为的规教育。
我校少先队还开展了雏鹰假日小队活动,把不同年级、不同班级以及不同性别的同学按照居住地分成若干个假日小队,利用大礼拜的时间聚在一起,诵读儿童中国文化经典,互相谈自己的诵读体会、感受,还与居委会联系,开展敬老助残、社区服务、义务劳动、卫生宣传等活动,锻炼了尊老爱小、礼貌谦让、关心他人、服务社会等综合能力。
三、以经典促品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中华文化经典中最灿烂的光芒是字里行间所蕴藏的深刻哲理。
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不苛求学生懂得其中的道理,在长期的诵读、积累、运用的过程中,学生会从经典德善美的信息中得到了德性和智慧的滋养和启迪,从而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拥有良好的品德。
孔融让梨的故事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而“三人行必有我师”、“来而不往非礼也”的古训也时常萦绕耳畔。
1、提高学生道德认识,促进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我们教育学生通过诵读中国古代文化经典,能使学生懂得一般待人接物的知识,自觉遵守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养成礼貌待人的良好习惯,心地向善,修养提高。
从而培养学生既具有较高水平的文化素质和多种能力,又具有较高水准的道德修养和人格意识。
所以“诵读”活动结合道德礼仪教育,深化教育思想,通过一个良好的教育渠道,制订出最佳教育措施,贯彻实施,落实到底,达到完美的教育效果。
比如我们利用雏鹰争章角设计成各种星星榜,对班行为表现达标和值勤检查,以互相学习、互相监督、定期竞赛、定期评选的方法,通过组织一系列的活动来实施教育,完成礼仪教育和“诵读”活动的结合。
又如:
四(3)班的陆静荣同学自从参加诵读活动以后,表现在行为规上有很大的进步。
我校每周都要进行行为规百分竞赛的活动,该班以往只偶尔获得过满分,现在通过同学们的努力,每周都能获得满分,今年还被评为校级三好班集体。
这正是由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进步时,受到了家长、老师的表扬和肯定,并同头脑中的观念建立起联系,逐渐形成了较稳固的道德认识的结果。
2、转变道德动机,促进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在诵读活动刚开始时,二
(2)黄浩同学学习成绩不太好,总也听不到老师的表扬。
在一次诵读检查中老师表扬了他,他可高兴了,为了能让老师再次表扬他,他就加倍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诵读,并且还不断地在同学和老师面前展示自己诵读的情况,使得他的诵读动机由为了表扬而转变成自觉地诵读,有一次,家中来了一位客人,当听说他会诵读古文经典时称赞了他,父亲也改变了对他的态度,从而使他更加喜欢诵读了,读得多了,改变自己行为的地方相对也多起来了,获得的称赞也多了,就象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越变越好,从班的一名落后生转变成了一名好学生。
3、再现学生记忆,促进了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在诵读经典时,有时会遇到不容易诵读的文章,学生就不乐于再读下去,于是让学生改读《大学》第一节,“物有本来,事有终始”这句话,提醒学生做事情要有始有终,不能半途而废。
通过记忆中的再现,使学生们回忆起了头脑中的联系,他们就会继续坚持诵读。
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诵读环境,表扬诵读优秀进步生,树立好榜样,形成一个良好的诵读氛围,多表扬,多鼓励,小处着手,广泛培养,随着时间流逝,学生的道德行为就会养成。
经过近2年来的努力,我校在社会上有了一定的反响,受到市关工委极大关注,所以,我们坚信:
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要把德育工作放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就从规行为习惯做起,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让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成为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诵读经典诗文促进德育发展
——记大甸子镇中心小学经典诵读特色活动
录入员:
春江 | 发布时间:
2012-12-28 | 点击次数:
1036 | 字号:
[
大
中
小]
中华古诗文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诵读古诗文对提升人的境界,丰富人的涵、开阔人的胸襟、净化人的灵魂,启迪人的智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开展经典诗文诵读影响深远,这项活动对于进一步加强学生爱国主义和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改进学生语文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
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推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最好的资源。
大甸子镇中心小学于2009年3月开始开展“古诗吟、诵、歌、舞”活动。
几年来在教育局的正确引领下,通过学校领导与老师的共同努力,学校的特色教学得到上级领导的高度赞赏,同时在社会上也获得广泛好评。
现就学校“古诗文经典诵读”特色作如下总结:
一
、活动做法
(一)组织学生学习
为了让学生能在浓郁的校园文化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感受经典诗文的魅力,受到潜移默化的熏和感染,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诗的热情,我们采取了
“看”、“读”、“写”、“讲”、“赛”五条途径,提高古诗文学习效果。
看。
为了营造书香校园环境,我们充分利用校园每一寸空间、每一个角落,营造书香校园,精心打造教室文化、走廊文化、围墙文化、操场文化,让学生走进校园,走进教室就像走进了古诗文的海洋,让学生们在充满诗意的书香校园里,使心灵得以美化,情操得以冶。
读。
每天早上课前15分钟全校师生诵读古诗文,每节课前3分钟全校学生诵唱古诗文。
此外学校还专设周五下午第二节为全校学生读书课(单周诵读、双周写字),各班按照不同学段的容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
师生集体共读经典,共赏美文,共写佳句,进行经典吟诵、演讲,分组背、个别背、接龙背、默背、书写比赛等学习游戏活动,为经典诵读拓展了更宽阔的空间。
写。
让学生做诗文卡、办手抄报、写心得体会。
讲,学生在背诵古诗文的基础上,讲解诗文的大意和所描绘的形象,讲诵读诗文的感受、心得和体会,讲诗文的意境和韵律。
(二)“四个结合”彰显特色
1、与学校养成教育活动相结合。
开展“以经典为伴,以读书为乐”活动,利用语文课前2分钟时间,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学生自由诵、背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坚持天天吟诵。
语文老师每天要与学生共同进行诵读活动。
每节课的课前准备2分钟,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生全员参与。
每班可选一名普通话及朗诵较好的学生做带读小老师。
每周末,语文教师将本周所吟诵的古诗文进行简单的讲解赏析,或进行诵读指导。
每周的兴趣小组活动学校开设以年级为单位的经典诵读活动小组,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2、与班队活动相结合,每班每月可抽出一至两节班队课作为经典诵读活动课,将本月所吟诵的古诗文进行全面复习,或在班级举行吟诵表演。
举行古诗文默写或经典文化手抄报、书画展览等活动。
3、坚持与传统美德教育相结合,一些“独生子女”和“留守儿童”由于“溺爱”和“隔代教育”的不足,造成孩子过分强调以自我为中心,“娇”、“骄”气重,不懂得谦让,不宽容他人,形成了一些不良行为习惯。
文化经典诵读是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水平的教育形式和工作载体,开展经典诵读,就是要从小培养孩子做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的下一代。
4、注重校、校外相结合,激励学生利用节假日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从多读多背到多用,不增加负担,不断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开展“经典诵读朗诵会”、
“诵读小小擂台赛”、“读书大王”等评选活动。
(三)措施到位
为调动学生参与诵读和创作的积极性,学校将通过灵活多样的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经典阅读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平台,不断提高小学生课外经典阅读兴趣,使优秀诗文诵背和阅读课外书籍活动成为学生课外生活的一件乐事。
1、开展经典诵读考级活动,让经典积淀于学生心中。
“经典诵读考级”活动主要诵记容以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篇目、《三字经》、
《弟子规》、
《论语》、
《大学》、《中庸》以及神话故事、寓言故事等。
同时,精选中外美文,分低、中、高三个阶段,
每月初各年级组制定经典诵读计划,并按照计划进行每月的考核活动,月底撰写活动情况反馈。
学期末对经典掌握情况进行抽测。
2、开展“阅读经典、感受书香”校园读书活动,提升经典诵读活动效果。
(1)举办“诵读中华经典,传承地方文化”比赛。
经过选拔,六年一班诺和邓春雨、六年三班方正三名同学代表大甸子中心小学参加县里举办的古诗文大赛,获得全县第三名的好成绩。
(2)组织开展“中华颂经典诵读行动”,参加小学生作文大赛。
(3)举行“书香班级”评比。
3、每月各个班级评选“阅读之星”,在升旗仪式上由校领导亲自表彰,并广泛进行宣传。
4、各班组织学生结合经典诗文诵读开展撰写读书笔记、编写手抄报等活动,并定期进行交流评比。
5、将古诗文诵读活动融入大课间活动中。
6、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开展古诗文播报活动。
每天中午12:
15到12:
30,通过校园广播播放古诗文及相关容。
7、诵、读诗文,进行德育教育。
中华古典文化博大精深,经典诗文数不胜数。
通过每天的诵读、升旗仪式上的演讲、班会上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精神,提升少年儿童素养,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8、每学年开展一次大型综合经典文艺活动。
师生尽显其学,尽展其艺,将经典学习活动推向高潮。
二、活动收获
1、学生人人学会吟咏古诗,培养了学生学诗、学习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平均每生每学年会背30多首古诗,多者超过100多首。
2、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作文水平明显提高,丰富了词汇,拓展了思路,开阔了视野。
学生的写作水平进一步提高。
原来很多学生不愿写作文,通过诗文诵读活动,学生的写作思路更加开阔,想象力进一步增强,写作时下笔轻松,语言流畅,古诗文用得恰到好处,妙笔之处不胜枚举。
3、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了参与学习的兴趣与成功的喜悦,树立了学生学习信心,展示了学生风采。
三、今后工作思路
1、总体目标
通过学校和家庭组织小学生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学生在小学阶段,获得传统文化的基本熏和修养。
2、具体目标
(1)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2)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心地向善,修养提高。
(3)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4)培养小学生读书兴趣,增加各方面的素养。
(5)引导父母子女一起诵读,增进亲子感情,提升家庭文化品位。
校园朗朗的诵读声至今萦绕于耳,通过开展古诗文的诵读活动,不仅使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得以广泛传播,而且使学生在此活动中,提高了诵读的兴趣,同时,也让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提高。
学校将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继续深入地开展诵读活动,让“中华经典古诗文”校园不断传承。
大甸子镇中心小学 王伟
外来务工子女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浅谈
来源:
网-时报时间:
2013-10-1109:
20:
00作者:
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留驻我城工作。
学校外来务工子女的数量也因此急剧增长,他们所占学生比例超过90%,形成了我校生源构成的一大特色。
由于地域文化、社会背景、家庭氛围等诸多的不同,使得本地孩子与外地孩子,外地孩子与外地孩子在行为习惯、文化素养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