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业工程习题1文档格式.docx
《基础工业工程习题1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工业工程习题1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行
研究者:
时间:
审核者:
日期:
内容
符号
次数
加工
○
29
检验
□
2
检验与加工
4
合计
25
3.电力公司客户问讯管理事务流程如下:
(1)问讯处的工作处接到问讯电话后,判断的要求供电还是帐单查询。
(2)如果是要求供电,则倾听并理解客户的要求,调取工程技术信息,判断所询问的问题能否解决。
如果能解决,就启动回馈管理系统,完成报告,并将报告送给客户服务部。
如果不能解决,则需要进一步判断事情是否非常紧急,如果非常紧急,则将电话给工程部主管,否则,就生成工程报告表发送给工程部门。
(3)如果询问电话是要求进行帐单查询,则倾听并理解客户的要求,调取帐户帐单,判断所询问的事情能否解决,如果能解决,就马上采取解决办法进行解决,然后启动回馈管理系统,完成报告,并将报告送给客户服务部。
如果不能解决,则判断是否需要出具报告,则将
电话转给客户服务部;
如果需要出具报告,则启动回馈管理系统,完成报告,并将报告送给客户服务部。
根据以上信息,按照事物流程图的绘制规则,绘出该电力公司客户问讯处管理事物流程图。
第五章作业分析
(一)选择题
1.以操作者为对象开展程序分析适宜采用()。
A.人-机操作分析B.人型流程图分析
C.物型流程图分析D.双手操作分析
解D
2.常用的操作分析技术主要包括()。
A.双手操作分析B.目视动作分析C.人-机操作分析
D.工组联合操作分析E.流程程序分析
解ACD
(二)应用题
1.打光发动机螺栓。
原方法是:
操作者从工作台上的贮藏箱中拿起一个螺栓,用手握住螺栓的一端靠近布轮(布轮旋转着),用手旋转去掉毛刺,然后再换螺栓的另一头去掉毛刺。
打光的螺栓被扔到放在桌上右边贮藏盒内,试绘制人机作业图并进行改进。
1.打光螺栓的人机作业图(原方法)
2.分析和改进
从上图中可以看到:
(1)布轮的右边完全没有被利用;
(2)布轮的左边利用率仅为26%
采用提问技术:
问:
为什么布轮右边完全没有被利用?
答:
因为操作者一次只能用手握一只螺栓打光毛刺,只需用一边。
为什么布轮的左边有那么多的空闲时间?
由记录图上可以看到,空闲的原因是因为工人要用手去握紧螺栓,然后把一端对着布轮,及调换螺栓的另一端,并把另一端对着布轮,以及处理打光的螺栓,此三次动作时,机器空闲着。
有无更好的方法?
如果不用人握着,而靠一种夹具来自动进料,既解决布轮两边的利用率,又可以减少机器等待人握紧螺栓,并调换一端的时间。
3.建立新方法:
改善方法是安装一个简单的夹具,它由平行放置于工作台上的两个金属管组成,如下图5-3所示,可以看出:
柱螺栓被装在两个管中,布轮快速地旋转,打光螺栓,改进后的人机作业图如下图:
4.实施:
通过实施新方法,取得显著效益
改进前每小时只生产:
改进后每小时生产:
工作效率提高:
经改进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让工人工作起来更轻松愉快。
由此例可以知道通过改善工具,减少了等待和空闲时间,缩短了周期,从而提高了工效,这是提高工效的方法之一。
打光螺栓的人机作业图(改善方法)
2.通过现场观察和记录得到甲看管机器A和机器B的作业情况,在一个作业周期内和两台机器的配合情况如表5-1及图5-1所示。
表5-l
甲
机器A
机器B
时间/min
%
机器自动
O
2.O
25
2.3
28.8
更换工件
8.O
100
3.O
37.5
5.0
62.5
空闲、等待
0.7
8.7
合计
要求:
试对表5-1、图5-1进行考查与分析,拟订改进方案(制定措施),增强人一机配合,提高作业效率。
解通过分析发现,甲在整个作业周期内始终很忙碌,没有休息时间,而机器A和B都有空闲,而且机器A的空闲、等待时间更长,影响了设备的充分利用。
在分析机器A、B手动时间(更换工件)差异后,改进了卡具,使机器B的手动时间缩短。
根据这个改进方案制成的人一机作业分析图如图5-2所示。
表5-2列出了改进后的数据。
图5-2改进后的人一机分析图
表5-2
时间/min
%
0
2.0
33.3
38.3
6.0
3.0
50
1.O
1.O
16.6
O.7
11.7
6.O
2.组装螺栓和螺帽的双手作业分析
(1)记录:
把螺栓和螺帽组成一套,再把组装件放到组件箱内,见下图.
作业:
组装螺栓和螺帽
方法:
开始:
双手空的
结束:
装好一套放入组件箱
操作者:
***
组装螺栓和螺帽的现行方法
(2)分析改善:
由于螺栓和螺帽都是在作业人员的正侧面,当用左手拿螺栓时,作业人员的身体朝向左边,重心偏左,左手再进行作业;
接着拿螺帽时,身体朝向右边,重心向右,右手再进行作业,这样进行作业使得左手和右手分别产生了等待和持住现象,双手不能同时工作失去平衡,使作业者易产生疲劳。
为了改善上述情况,根据动作经济原则,将螺栓盒与螺帽盒再往前移,把三个盒子位置放在作业者同一视线上,操作者可在正常视角之内观察到,使左右手能同时拿取螺栓和螺帽,减少了等待、持住现象,效率显著提高。
像这样设法使双手能同时作业,减少等待、持住现象,这便是一种改善措施,但双手同时动作是需要符合一定条件的,这在作业测定内容中我们将会加以详细说明。
改善后螺栓和螺帽组装作业如下图:
组装螺栓和螺帽的改进方法
改进
***
此例中,我们通过改善产品箱的位置来达到改善的目的,从一般意义来讲,作业人员有一个最佳“作业域”(这里是指产品箱的位置以及进行组装作业的范围),这个最佳“作用域”是指用最佳经济动作进行作业时的作业领域。
在考虑最佳作业域时,“动作经济原则”是一个强有力的武器,有关动作经济原则将在后面加以详细说明。
第六章动作分析
(一)问答题
1什么是动作分析?
动作分析的目的与用途用是什么?
解:
动作分析的定义:
按操作者实施的动作顺序观察动作,用特定的记号记录以手、眼为中心的人体各部位的动作内容,并将记录图表化,以此为基础,判断动作的好坏,找出改善点的一套分析方法。
其目的是把握动作的现状,找出问题点并加以改善。
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操作者身体各部位的动作顺序和方法;
(2)了解以两手为中心的人体各部位是否能尽可能同时动作,是否相互联系;
(3)明确各种动作的目的,动作过程中的必要动作和不必要动作;
(4)了解在必要的作业动作中两手的平衡。
动作分析的用途
(1)为减轻作业疲劳、提高工作效率而找出动作存在的问题;
(2)探讨最适当的动作顺序、方法以及人体各部位动作的同时实施;
(3)探讨最适合于动作的工、夹具和作业范围内工件、材料、工夹具的位置布置;
(4)比较顺序、方法改善前后的情况,预测和确认改善的效果;
(5)用记号和图表一目了然地说明动作的顺序和方法;
(6)改善动作的顺序和方法,制定最适当的标准作业方法;
(7)提高能细微分析动作和判断动作好坏的动作意识。
(二)应用题
1.钻孔作业
要素作业:
⑴左手放置钻孔完毕的工件,右手取将要钻孔的工件;
⑵通过对光用左手对工件定位;
⑶右手搬下钻床的操纵杆,钻孔;
⑷重复⑵、⑶步,钻完全部4个孔。
钻孔作业动素分析表
左手
动素
右手
分析要点
移动工件到B处
1
离开钻床操纵杆(放开)
一般不表示眼的动作。
但本例定位精度为0.3mm,要对光确认,故表示了眼的动作
伸手到A处
放开工件
3
握取工件
手回到原处
移动工件到钻床上
5
放开
对准钻孔位置(定位)
6
伸手到钻床操纵杆处
7
握取操纵杆
8
等待
拿住工件
9
操纵钻床、钻孔(使用)
移动工件
10
2.请观察日常的生活与生产活动,举例找出一些违反动作经济原则的事例,并指出应如何改善。
改善前站立作业,从货架上取工件进行机械加工。
随着货架上工件数量的减少,取工件的高度也随之降低,操作者逐渐需要弯腰才能完成取工件作业。
改善方案利用一种特殊的弹簧机构,随着工件的减少,重量的减轻,自动升高底板的位置,以补偿因工件减少造成取件高度的降低,使其保持固定的高度位置。
通过这一改善,操作者可以坐着作业,工件的平均移动距离由100cm(躯体移动50cm)减少为25cm,且人体不动。
第七章秒表时间分析
(一)选择题
1.生产工人在工作班内为完成生产任务,直接和间接的全部工时消耗属于()。
A.作业时间B.宽放时间C.定额时间D.非定额时间
解C
2.以工序作业时间为对象,对构成工序的作业要素进行周期重复观察,并测定工时消耗’的方法是()。
A.测时B.作业测定C.工作抽样D.工作评比
解A
3.宽放种类有哪几种?
A.私事宽放B。
疲劳宽放C。
延迟宽放D。
政策宽放
解ABCD
1.通过测时已掌握某工序的实测作业时间为2.4min,工作评比系数为120%。
另外从标准资料中获得,该工序的作业宽放率为15%,个人需要与休息宽放率为5%,工序的准备与结束时间为50min。
该工序的加工批量为50件。
试计算该工序单件时间及一批零件的时间定额。
(1)工序单件时间T=2.4min×
1.2(1+O.15+O.05)min=3.46min
(2)一批零件的时间定额T=3.46min×
50+50min=223min
2.设在秒表时间研究中,先对某操作单元观测10次,得其延续时间分别为7,5,6,8,7,6,7,6,6,7,现要求误差界限控制在5%以内,取置信度为95%,求应观测多少次?
解:
据10次观测的结果,可求得
,∑
=429,n=5,代入式(7-5)得
即应观测的次数为25次。
3.某一操作单元,观测21次,其中漏记一次,其余20次观测数据如下:
20、20、21、20、22、20、19、24、20、22、19、19、21、20、28、21、20、20、22、20,试剔除异常值。
管制上限
管制下限
数值28大于25.7,在管制上限之外,为异常值,应予以剔除。
4.某一单元观测时间为1.2min,评定系数为110%,宽放率为10%,试计算标准时间?
正常时间=观测时间×
评定系数=1.2×
1.1=1.32(min)
标准时间=正常时间(1+宽放率)=1.32×
(1+0.1)=1.45(min)
第八章工作抽样
(一)应用题
1.经过100次观测,求得某设备的开动率(或作业率、工作率)为75%,若取绝对精度为±
3%,求观测次数?
按公式得
n=4P(1-P)/E2=4×
0.75(1-0.75)/(0.03)2=833(次)
已经观测了100次,尚需追加(833-100)次=733次
2.观测某加工车间10人的作业状态,试观测一天,观测20次,则一天得到了10×
20=200个观测数据,对观测数据进行统计后有150次作业,50次空闲,当可靠度(置信度)规定为95%,相对精度为±
5%时,求得观测次数。
由题意,操作者的作业率为P=
×
100%=75%,再由公式得
第九章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
(一)选择题
1.模特法(MOD)将人体基本动作划分为两类,它们是()。
A.手指动作B.手腕动作C.小臂动作D.移动动作E.终结动作
解DE
1.用MTM(MTM-1)法分析削铅笔作业。
左手动作说明
左手动作分析
时间值(TMU)
右手动作分析
右手动作说明
伸手向卷笔刀
R6B
8.6
R5B
伸手向铅笔
握取
移向铅笔
G1A
2.0
M4B
10.3
11.2
M6C
P1SD
向卷笔刀
进入卷笔刀
1.7
mMfA
再插进些
5.6
G2
34.0
T120S
卷铅笔
6.0
RL1
放下铅笔
20.4
T120
抽回手
G13
7.5
D2E
移走铅笔(拆卸)
卷笔刀放在一边
M6B
8.9
铅笔放在一边
第一十章标准资料法
(一)填空题
1.标准资料法的基本用途是()。
用来制定和修改工序或作业标准时间的。
(三)问答题
1.什么是标准资料,什么是标准资料法?
标准资料就是将事先通过作业测定(时间研究、工作抽样、PTS等)所获得的大量数据(测定值或经验值)分析整理,编制而成的某种结构的作业要素(基本操作单元)正常时间值的数据库。
利用标准资料来综合制定各种作业的标准时间的方法就叫标准资料法。
2.标准资料的表现形式?
标准资料的常见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
(1)解析式(经验公式)。
(2)图线(包括直线、曲线)。
(3)表格式或其它形式。
3.标准资料的编制步骤?
主要步骤如下:
(1)选择确定建立标准资料的对象和范围。
(2)进行作业分析。
(3)选择作业测定方法。
(4)分析影响因素。
(5)收集数据。
(6)原始资料的分析和整理。
第十一章学习曲线
1.试简述学习曲线的含义。
学习曲线也称为熟练曲线,是指在大批量生产过程中,用来表示单台(件)产品工时消耗和连续累计产量之间关系的一种变化曲线。
2.学习曲线的影响因素。
对学习曲线的影响因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操作者动作的熟练程度。
(2)改善操作者的工装设备及工位器。
(3)产品设计变更有助于降低工时。
(4)高质量的原材料和充足的供应可减少学习中断现象。
(5)专业化分工,使每个操作者做简单重复工作。
(6)管理科学化。
1.已知某机械厂生产某种机器,第10台的成本为3000元,生产第30台的成本为2000元,求该产品的学习率。
由已知条件可得:
故该产品的学习率为78%。
2.某机床厂现已生产机床150台,每台平均工时100h,已知学习率为80%,现再准备生产300台,求需要多少工时才能完成?
由工式
先求出第1台机床所需工时,已知学习率为80%,则学习系数为0.322,那么
生产450台机床所需总工时为
还需追加生产300台机床的工时为
第十二章现场管理方法
1.管理活动中常用的工具有()。
管理循环圈(图)―PDCA,排列图,因果图,散布图,直方图,控制图,检查表,分层法。
2.现场信息管理的步骤是()。
全面采集现场信息。
加工现场信息。
传递现场信息。
储存现场信息。
查询、检索现场信息。
输出现场信息。
(二)问答题
1.目视管理、“5S”管理、定置管理各自的含义是什么?
目视管理是一种以公开化和视觉显示为特征的管理方式,它是利用形象直观、色彩适宜的各种视觉感知信息(如仪器图示、图表看板、颜色、区域规划、信号灯、标识等)将管理者的要求和意图让大家都看得见,以达到员工的自主管理、自我控制及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一种管理方式。
“5S”管理是通过开展以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为内容的活动,对生产现场中的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管理。
定置管理是一种科学的现场管理方法和技术,它是“5S”活动中整理、整顿针对实际状态的深入与细化,是一个动态的整理、整顿体系,是在物流系统各工序实现人与物的最佳结合。
它主要研究生产要素中人、物、场所三者之间的关系,使之达到最佳结合状态的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
2.现场信息管理的步骤?
(1)全面采集现场信息。
(2)加工现场信息。
(3)传递现场信息。
(4)储存现场信息。
(5)查询、检索现场信息。
(6)输出现场信息。
3.“5S”管理的内容是什么?
整理:
区分必需品和非必需品。
整顿:
把必要的物品分门别类定位放置,摆放整齐,使用时随时能找到,减少寻找时间。
清扫:
清除工作现场的灰尘、油污和垃圾,使机器设备以及工装夹具保持清洁,保证生产或工作现场干净整洁、无灰尘、无垃圾。
清洁是整理、整顿、清扫这“3S”的坚持与深入,并制度化、规范化。
素养是指培养现场作业人员遵守现场规章制度的习惯和作风。
第十三章工作分析与设计
(一)问答题
1.什么是工作分析?
工作分析与设计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种重要工具,是确定组织中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和任职者资格的系统过程。
2.工作分析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访谈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职能工作分析法,实分析法,关键事件法,资料分析法。
第十四章工业工程的发展
1.当代工业工程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1。
认知工作设计。
2.现代制造环境下的效率工程。
3.工作研究方法的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