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教案.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104894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7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教案.doc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教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教案.doc

《新课标》高三地理(人教版)第一轮复习单元讲座

第十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自然地理要素间物质与能量交换的关系及途径

2.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生产功能、平衡功能产生的原因和过程

3.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统一性

4.理解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改变

5.理解各类地理环境地域分异的含义、成因和分布

本讲重点:

1.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2.各类地理环境地域分异的含义、成因和分布

本讲难点:

地理环境地域分异的含义、成因和分布

考点点拨:

第一课时

一、地理环境整体性

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地貌(岩石)、大气、水、土壤、生物。

水文

土壤

生物(植被)

气候

地貌

2.关系:

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3.能量交换与物质运动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是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壳物质循环等形式来进行的,现将它们的概念、环节、意义等一并总结如下:

水循环

生物循环

地壳物质循环

概念

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

从岩浆到各类岩石,再到新岩浆的过程

环节

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吸收作用、光合作用、分解作用

冷却凝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变质、重熔再生

物质循环简图

能量

太阳能(蒸发、水汽输送)、重力能(降水、径流)

地球内部热能、太阳能、重力能

意义

①使水体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②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③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④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①促进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的迁移运动、能量的流动和转化;②联系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

①形成了丰富的矿产:

资源;②改变了地表形态,塑造了各种自然景观;③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

4.生物与其生存环境构成了一个特殊的外部圈层――生物圈(有机圈层)。

生物圈占有水圈的全部、大气圈的底部及岩石圈的上部。

生物的出现,通过光合作用与生物循环,改造了三大圈层。

生物(植被)的分布,受气候(光、热、水)条件影响很大。

[经典例题1]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10-1

(1)从物质交换的一般情况看,图中各代号表示的物质分别是: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2)⑥和⑦的交换是通过作用进行的。

【解析】这是一道考查地理环境各要素如大气、水、岩石、地貌、植物、微生物以及土壤间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关系的题目,突出揭示了有机物质的合成与分解的生物循环过程。

解题必须紧紧把握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的条件、原料、能源以及产物和作用,理解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作用、生物呼吸作用、微生物分解作用等生理过程中与岩石圈(包括土壤)、大气圈、水圈所发生的物质交换关系。

【答案】

(1)①N、P、K等营养元素和水②植物残体和排泄物③动物残体④游离氧⑤水分⑥氧气(02)⑦二氧化碳(CO2)⑧二氧化碳(C02)⑨氧气(02)⑩二氧化碳(CO2)、重碳酸盐、腐殖质等

(2)光合

5.地理要素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功能

生产功能

平衡功能

概念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性质

生产功能是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

自然地理环境拥有各个地理要素本身不具备的功能

形成过程

光合作用通过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将生物、大气、水、土壤、岩石等统一在一起,在一定的条件下,生产出有机物

二氧化碳的平衡:

在海洋生物作用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海水中溶解的钙,加速形成碳酸钙沉淀

氧气的平衡:

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生物呼吸作用和燃烧消耗氧气

举例

生态系统的生物生长发育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平衡、大气中氧气的平衡、一定范围内各物种数量基本恒定

图10-2

[经典例题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是一幅

(2)请完成该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3)每合成1克C6H12O6要消耗2821焦能量,所消耗的能量来源是

(4)该作用造成以下哪些结果?

()

A.将分散的无机物合成有机质

B.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储存在有机体内

C.改变了物质存在的位置

D.联系了有机界与地理环境

(5)微生物对有机质具有,导致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称为循环。

【解析】本题考查了对绿色植物及其作用的理解程度,因此充分理解光合作用的内涵、作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答案】

(1)光合

(2)6CO2+6H2OC6H12O6+6O2(3)太阳辐射(4)ABC

D(5)分解生物物质

6.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整体性表现1

自然地理环境

含义

自然地理环境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

每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

意义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变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

举例

气候的变化、地貌的变化、岩石的形成和风化、土壤的形成和退化、水土流失等都是自然地理环境的统一变化过程

(2)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经典例题3]下列关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理环境要素由大气、水、地形、植物和土壤等组成

B.地理环境各要素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总体特征相统一

C.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会导致其他要素的改变

D.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形成了地域差异

【解析】所谓整体性,就是指地理环境各要素(大气、水、岩石、生物、地貌和土壤)的内在联系。

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陆地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

在景观上,它们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

陆地环境的整体性还表现出某一要素的变化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

在分析判断的过程中,从理解陆地环境的整体性概念入手。

分析地理要素的内在联系。

这一内在联系有两种主要表现:

一种是各圈层之间进行着元素迁移和物质循环。

另一种是各组成元素间所进行的能量交换。

它们之间,这一要素影响其他要素,这一部分的变化影响另外部分的变化。

【答案】B

第二课时

二、地理环境差异性

1.自然环境五要素(气候、地形、土壤、植被(生物)、水文)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一个整体――整体性(相对的)。

其中,气候为主导性因素,植被最具代表性(指示作用),土壤为中心环节;由于位置的不同,各地自然环境存在差异――地域分异(绝对的)。

2.地理环境差异性的空间尺度

规模(空间尺度)

分异规律

全球性地域分异

温度带分异、海陆分异

区域性地域分异

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即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3.地域分异

①结果:

陆地不同地区,由于纬度和海陆位置不同,热量、水分组合不同,植被和土壤类型发生变化,形成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陆地上不可能存在任何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

②分异规律

分异规律

形成基础

影响因素

分布规律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纬度地带性)

热量

太阳辐射

纬线延伸,纬度更替。

低、高纬度明显(东西延伸,南北更替)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经度地带性)

水分

海陆位置

经线延伸,经度更替,中纬度明显。

(南北延伸,东西更替)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

(垂直地带性)

水热状况

海拔高度

从山麓到山顶更替,高山、高原地区明显(水平延伸,垂直更替)

垂直自然带(高山植物区)的一般规律:

①相对高度愈大,纬度位置愈低的山地,自然带数量愈多。

②山麓的自然带与山地所在地的水平自然带(基带)一致,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更替与纬度地带性相似。

③同一自然带阳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比阴坡高

④积雪冰川带下限(即雪线)高度副热带地区最高,纬度高则雪线低;迎风坡低于背风坡;阴坡低于阳坡。

山地垂直地带分布与向阳坡的关系,雪线高度与迎风坡降水:

A、南半球中高纬地区B、北半球中高纬地区C、雪线与降水

迎风坡

迎风坡

N

S

基带

S

N

基带

非地带性: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

影响因素

地带性自然带的缺失

南半球无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

海陆分布

改变了地带性分布的自然带

南美巴塔哥尼亚荒漠

地形起伏

地带性自然带空间分布范围受到约束

美洲西部各自然带沿海岸狭长延伸

地形(科迪勒拉山系)

自然地理现象的斑状分布

荒漠中的绿洲(例:

我国新疆天山、昆仑山山麓地带分布的绿洲);四川盆地的紫色土

水分条件的变化(天山、昆仑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岩性差异

大陆东西两侧自然带分布纬度位置的差异

亚欧大陆亚寒带针叶林带,大陆西岸分布纬度高,大陆东岸分布纬度低

洋流

4.自然带的特点

(注意与气候类型分布的异同,以气候类型定自然带)

陆地自然带

气候类型

典型植被

典型动物

典型土壤

热带雨林带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

猩猩,河马

砖红壤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雨林

象,孔雀

砖红壤性

红壤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内陆)

热带草原

长颈鹿,羚羊

燥红土

热带荒漠带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荒漠

袋鼠,单峰驼

荒漠土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阿尔卑斯山羊

褐土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猕猴,灵猫

红壤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湿润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

松鼠,黑熊

棕壤

褐土

温带草原带

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草原

黄羊、旱獭

黑钙土

温带荒漠带

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荒漠

双峰驼,子午沙鼠

荒漠土

亚寒带针叶林带

冷湿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

驼鹿,紫貂

灰化土

苔原带

苔原气候(极地气候)

苔原

驯鹿,北极狐

冰沼土

冰原带

冰原气候(极地气候)

冰雪裸地

北极熊,海豹

未发育

(注意:

下横线者为在中国境内有分布的自然带)

[经典例题4]在理论上,垂直自然带与相应水平自然带有图10-3所示对应关系。

读图完成

(1)~

(2)题。

图10-3

北纬某山地部分垂直自然带与水平自然带对应关系示意图

(1)据图计算,水平方向的针叶林带分布的纬度范围约为()

A. B.

C. D.

(2)从赤道向较高纬度地区,针叶林带在山地分布的海拔高度()

A.逐渐升高 B.保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卡通动漫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