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八上111《全等三角形》word教案.docx
《人教版数学八上111《全等三角形》word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数学八上111《全等三角形》word教案.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数学八上111《全等三角形》word教案
人教版数学八上11.1《全等三角形》word教案
新源县教育系统暑期学习八年级数学备课组
《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教材简析与课时划分
初稿执笔人:
新源六中张秋菊常彬峰定稿执笔人:
课题
课型
教材内容
知识要点
相关习题
相关复习题
1
全等三角形
新授课
P1-5
①全等的定义
②全等三角形的定义、表示及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的概念。
③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④全等变换:
平移、旋转、翻折。
习题11.1
1、2
复习题11
1、2
2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运用
练习课
P1-5
1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线段的长
2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角的度数
3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判断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4利用线段或角的和、差证明线段或角相等
习题11.1
3、4
3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1)
新授课
P6-8
1尺规作图:
已知三边画三角形
2利用“边边边”判定三角形全等
3掌握综合法证明的格式
4寻找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时注意用好隐含条件公共边、中点定义、角平分线定义及利用线段的和、差证明线段相等
习题11.2
1、2、9
4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2)
新授课
P8-10
1尺规作图:
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2介绍已知两边和夹角画三角形的方法
3利用“边角边”判定三角形全等
4寻找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时注意用好隐含条件对顶角、角平分线定义、垂直定义及利用角的和、差证明角相等
5画图实验:
满足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习题11.2
3、4、10
复习题11
3
5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练习课
P6-10
1灵活利用“边边边”“边角边”判定三角形全等
2参照P17习题11.213题渗透两次全等的证明思路
习题11.2
13
6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3)
新授课
P11-13
1介绍已知两角和夹边画三角形的方法
2掌握“角边角”“角角边”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3理清边角的对应关系,根据已知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证明
习题11.2
11、12
复习题11
4
7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练习课
P6-13
1灵活利用“边边边”“边角边”“角边角”“角角边”判定三角形全等
2根据已知条件选择最优、最简便的方法证明三角形全等
3小结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强调判定三角形全等三个条件中至少需知一边相等,三角对应相等不能判定两三角形全等。
习题11.2
5、6
8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4)
新授课
P13-14
1利用“边边边”“边角边”“角边角”“角角边”均可以判定两直角三角形全等
2介绍已知斜边和一条直角边画三角形的方法
3掌握利用“斜边和直角边”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习题11.2
7、8
9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练习课
P6-14
1小结判定一般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2小结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3根据已知条件选择最优、最简便的方法证明三角形全等
4强化三角形全等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10
角平分线的性质
新授课
P19-21
1尺规作图:
作一个角的角平分线
2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几何语言的正确表述
3运用角平分线的性质求线段的长度或证明线段相等
4明确几何命题的证明步骤
习题11.3
1、2、4
11
角平分线的判定
新授课
P21-22
1掌握角平分线的判定及几何语言的正确表述
2运用角平分线的判定求角度数或证明射线是角的平分线
习题11.2
3
复习题11
5
12
角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
练习课
P19-22
1熟练运用角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解决问题
2三角形两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到三角形三边距离相等
3如图:
到三角形三边距离相等的点有4个,在三角形内部有1个,外部有3个.
习题11.2
5、6
复习题11
6
13
全等三角形复习
(1)
复习课
P1-27
1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性质、判定及角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的综合运用
2典型例题讲解
复习题11
7、8、9
14
全等三角形复习
(2)
复习课
P1-27
1根据复习题11的第10题探究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中线、高线、对应角的角平分线之间的关系
2根据复习题11的第11题探究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或一角上的角平分线所分两个三角形的面积之间的关系
3根据复习题11的第12题复习几何命题的证明步骤
复习题11
10、11、12
15
全等三角形章节检测
章节检测
P1-27
16
全等三角形章节试卷讲评
试卷讲评
P1-27
新源县教育系统暑期学习八年级数学备课组
《第十二章轴对称》教材简析与课时划分
初稿执笔人:
新源六中张秋菊常彬峰定稿执笔人:
课题
课型
教材内容
知识要点
相关习题
相关复习题
1
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成轴对称
新授课
P28-31
1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的概念
2两个图形成轴对称及对称点的概念
3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联系和区别
习题12.1
1、2、7、8
复习题12
1、8
2
轴对称的性质
新授课
P31-32
1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定义
2轴对称的性质a.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b.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对应线段对应角相等
c.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的交点在对称轴上
习题12.1
3、4、10
3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新授课
P32-33
1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2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证明线段相等
习题12.1
5
复习题12
5
4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判定
新授课
P33-34
1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
2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证明线段相等或垂直
习题12.1
12
复习题12
11
5
利用轴对称的性质作图
新授课
P34-35
1尺规作图: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做法
2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作图
4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与角平分线的性质综合作图
习题12.1
6、9、11
复习题12
2
6
作轴对称图形
新授课
P39-41
1利用轴对称性质作一个点、一条线段、一个三角形关于某条直线的对称点、线段、三角形
2作一个图形经轴对称变换后的图形
3利用轴对称变换设计一些简单的图案
习题12.2
1、5、10
复习题12
9
7
生活中的距离最短问题
新授课
P42
极值问题的解决、说理及证明
习题12.2
9
8
用坐标表示轴对称
新授课
P43-45
1关于坐标轴对称点的特征(X轴、Y轴)
2关于原点对称点的特征
3利用点的变化规律作关于X轴、Y轴对称的图形
习题12.22、3、4、6、7、8
复习题12
3、10
9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新授课
P49-51
1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及腰、底边、顶角、底角的概念
2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3等腰三角形“等边对等角”的性质证明
4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证明
习题12.3
4、6、8
1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练习课
P49-51
1分类讨论在求等腰三角形边、角中的运用
2运用等腰三角形“等边对等角”的性质求角相等
3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的运用
4探究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平分线、两腰上的高、两腰上的中线的关系
习题12.3
1、3、7、12
复习题12
4
11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新授课
P51-52
1等腰三角形判定方法一:
等腰三角形的定义
方法二:
“等角对等边”
2判定方法的综合运用,证明两条线段相等
3等腰三角形、平行线、角平分线三者知二得一的变式训练
习题12.3
2、5、
复习题12
6
12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练习课
P52-53
1尺规作图:
已知底边和底边上的高作等腰三角形
2等腰三角形性质与判定的综合运用
习题12.3
9、10、13
13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新授课
P53-54
1等边三角形的定义
2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3综合运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证三角形全等
习题12.3
11
14
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新授课
P54
1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2根据已知条件选择最优、最简便的方法证明三角形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复习题12
12
15
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新授课
P55-56
1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证明
2运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计算或证明
3介绍该性质的逆命题
习题12.3
14
复习题12
7
16
轴对称复习
(1)
复习课
P27-66
1相关概念:
轴对称图形、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2相关性质:
两图形成轴对称的性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关于坐标轴对称点的特征(X轴、Y轴、原点)、等腰三角形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3相关判定: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复习题12
13、14
17
轴对称复习
(2)
复习课
P27-66
1经典题型的讲解与训练
2根据P61活动3证明有等腰三角形中其他相等的线段
18
轴对称章节检测
章节检测
P27-66
19
轴对称章节试卷讲评
试卷讲评
P27-66
新源县教育系统暑期学习八年级数学备课组
《第十三章实数》教材简析与课时划分
初稿执笔人:
新源六中张秋菊常彬峰定稿执笔人:
课题
课型
教材内容
知识要点
相关习题
相关复习题
1
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及性质
新授课
P68-69
1算术平方根的概念、表示
2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双重非负性)
3了解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
4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正确求出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
习题13.1
1、2
2
估算(a≥0)的大小
新授课
P69-72
1估算(a≥0)的大小
方法一:
用夹值法确定(a≥0)的大小,体验无限不循环的含义,会用有理数估计无理数的大小
方法二:
用计算器确定(a≥0)的大小
2探究被开方的扩大(或缩小)与它的算术平方根扩大(或缩小)的规律
习题13.1
6、
3
平方根的概念及性质
新授课
P72-75
1平方根的概念、表示
2平方根的性质
3了解开平方运算
4根据平方根的概念正确求出非负数的平方根
5理清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联系和区别
习题13.1
3
复习题13
1、13
4
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
练习课
P72-75
1平方根的概念及性质相关练习
2算数平方根、绝对值、相反数等概念的综合练习
3用计算器求一个数的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
4用算术平方根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习题13.1
4、5、7、9、10
12
5
选讲
新授课
1用平方根的概念求等式中未知数的值
2根据P7611题探究二次根式的性质
3补充二次根式的化简为勾股定理的学习打基础
习题13.1
8、
6
立方根的概念及性质
新授课
P77-78
1立方根的概念、表示
2立方根的性质
3了解开立方运算
4根据立方根的概念正确求立方根
5理清平方根与立方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