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单元综合质量检测粤教版必修4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044144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6.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单元综合质量检测粤教版必修4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单元综合质量检测粤教版必修4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单元综合质量检测粤教版必修4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单元综合质量检测粤教版必修4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单元综合质量检测粤教版必修4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单元综合质量检测粤教版必修4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单元综合质量检测粤教版必修4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单元综合质量检测粤教版必修4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单元综合质量检测粤教版必修4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内在价值和工具价值的联系还表现为:

同一个事物,处于不同的关系中,可表现为不同类型的价值。

比如,通常来说,战胜敌人并不是人的幸福的必要成分,而仅仅是赢得和平的手段,并不具有内在价值。

但是,在具体部署战役、设想战略战术的时候,战胜敌人则成了目的,其价值超越了任何服务于他的手段。

(摘编自张天飞、童世骏《哲学概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与动物活动不同,人类活动通常是自觉的、有目的的,人们有能力思考并判断一件东西是否具有内在价值或工具价值。

B.对于重视自然物种的工具价值的人来说,天花病毒样本虽然可能对人类有用,但有着潜在的巨大风险,理应予以销毁。

C.同样主张保护濒危物种,重视自然物种的内在价值的人要比重视其工具价值的人,对物种的灭绝感到更加痛苦或焦虑。

D.肉体快乐对于只看重其工具价值的人来说,只是幸福的一个条件、一种手段,必须放弃才能得到他们所理解的那种幸福。

解析:

D项,根据第二段的表述“有时恰恰只有放弃肉体快乐……”,“必须放弃”的表述过于绝对。

A项前半句转述自第一段第一句话“人类活动与动物活动之间最重要的区别是前者通常是自觉的、有目的的”,后半句转述自第二段的“是内在价值,还是工具价值?

不同的思考可导致不同的结论”,转述正确。

B项涉及原文第二段“有些人看重的是自然物种的工具价值……但万一实验室发生破坏性事故……人类几百年来的努力就会毁于一旦”,概括正确。

C项涉及第二段“重视自然物种内在价值的人,对于一个物种的灭绝往往会感到更加痛苦或焦虑”,转述正确。

答案:

D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有人不择手段来实现自己的目标,还有人为了某种手段而放弃了目的,这两种人都错在把手段置于目的之上。

B.即使进行战争是为了消灭战争,也不能以这个正义目的为借口而滥用不正当手段,如杀死丧失战斗力的敌人。

C.空想社会主义没有充分地认识和论证实现目标的主客观两方面的历史条件和手段,其目的是抽象的、空洞的。

D.战胜敌人作为赢得和平的手段时有工具价值,而作为具体部署战役、设想战略战术的目的时,则有内在价值。

A项,根据原文的表述“更不能舍本逐末,为了手段而放弃目的”可知,“为了某种手段而放弃了目的”的人舍本逐末、颠倒目的与手段的关系。

而“不择手段来实现自己的目标”的人,显然还是认同“目的高于手段”。

B项涉及原文“即使在进行正义战争的时候,我们也不能虐待俘虏,不能从肉体上消灭已经丧失战斗力的敌人”,转述正确。

C项是对原文“离开了手段的目的是抽象的、空洞的,因而是不真实的。

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受到科学社会主义的批判,就在于实现目标的主客观两方面的历史条件和手段都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和论证”的论述,正确。

D项源于文章第四段“内在价值与工具价值的联系”一部分内容。

转述内容正确。

A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一件东西如果有内在价值,就值得重视与追求;

但如果人们只看重它的工具价值,必要时它就有可能被舍弃或替换。

B.重视天花病毒内在价值的人,认为人类不能故意销毁它,在他们眼里,天花病毒具有与人类同等重要的内在价值。

C.当自身的肉体衰老、得病时,那些把肉体快乐当作内在价值来追求的人,很有可能比只看重其工具价值的人更加难过。

D.要实现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和平相处这一目的,既不能排除必要的战争手段,又不能把战争凌驾于和平之上。

B项涉及第二段相关文字。

“天花病毒具有与人类同等重要的内在价值”不能从原文中推断出来这个结论。

A项涉及原文第一段“当我们说一件东西有内在价值时,就是说它本身就是人类活动的目的,值得重视和追求”,“人们只看重它的工具价值,必要时它就有可能被舍弃或替换”涉及下一段,“舍弃”与下文的“天花病毒样本”有关,“替换”与下文的“肉体快乐的作用通常是可以被别的东西取代的”有关。

概述正确。

C项“把肉体快乐当作内在价值来追求的人,很有可能比只看重其工具价值的人更加难过”属于内容的推断,后半句的推断源于“重视自然物种内在价值的人,对于一个物种的灭绝往往会感到更加痛苦或焦虑”,也可从“肉体快乐作为幸福的内在部分,其作用是无法被别的东西取代的”的论述中推出。

D项涉及原文“……并不是任何手段都可以用来实现一个目的,……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和平相处是人类进步的根本目的”,转述正确。

B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北风吹雁

刘美兰

下午5时10分,朱晓玉准时地出现在W城火车站第三站台的月台上。

朱晓玉抬起头来望望天,天空黑沉沉的,北风呼啸着一阵阵从站台掠过,无形雁阵撞击着她的黑色羽绒服,她不由得将头埋进灰黄黑小格围巾里,提着小马扎推着旅行箱往标有6号的候车点走去。

此刻,6号候车点的人已排起了长队。

一会儿,K568次列车就要进站了,每到周末返回J城的人多,朱晓玉只买到站票,所以她提着小马扎呢,一个半小时后就到J城了。

这样的双城生活让朱晓玉渐渐变得能干起来。

因为丈夫陆迅下派在J城当公安局局长,J城现在已成为她全部生活的中心内容。

周末去J城,她不去都不行,有父母催着呢。

做陆迅爱吃的可口饭菜,收拾陆迅的脏衣服和家务,她忙得不亦乐乎。

到了周一,又得起大早赶回W城上班。

W城还有她已年迈的父母,小病小灾的不断。

女儿倒是没让她操什么心,静悄悄地自己考上了研究生。

一年年地过去了,她憔悴下来,她累了。

那天,她几次想对陆迅说:

“咱不当局长了,回W城吧。

”她还没开口,陆迅却拍着她手说:

“媳妇儿,你知道吗?

我现在感觉最幸福的事,就是周末晚上推开家门时,你正系着围裙在厨房里做饭。

J城有着600万人口,当一名公安局局长该是何等风光。

可是,在媳妇儿面前却只有这点小小的要求。

朱晓玉眼圈一红,扭过头去,低下了头,两颗泪珠一前一后地砸在一株四叶草上,四叶草颤抖了一下又挺直了身子。

公安工作危险性强,朱晓玉从来不问陆迅工作,陆迅怕她担惊受怕也不会去说工作,两个人平静而默契地过着惊心动魄的生活。

K568次列车到了,她麻利地提起旅行箱。

今天运气不错,靠近车门过道处正好可以放下一个马扎。

火车开动了,“况且且且”地扑向迷离的暗夜里,关于陆迅的回忆又潮水般地浮现在她的眼前,她的嘴角浮现出几丝笑意。

因为五道拐巷或者说是爱情,他们走到了一起。

那时候陆迅是片儿警,朱晓玉还在音乐学院读书。

一天,朱晓玉下课早,背着书包回家。

可刚拐进五道拐巷,几个小混混就围上来了,这个伸手抓她的长辫子,那个扯她的书包带,朱晓玉吓坏了。

喊吧,可这地处偏僻,周围一个人都没有,幸亏碰上了陆迅。

那天,陆迅为王家奶奶送户口簿,看到了,还没放好自行车就冲上前去,三个招式就把他们制伏了。

后来的后来,漂亮的朱晓玉嫁给了陆迅。

“旅客同志们,请注意,J城火车站就要到了……”

沉浸在回忆中的朱晓玉抬起头,目光停留在旅行箱上。

箱子里有父母给女婿带的中药、好烟以及W城特色菜。

陆迅为了案子长期加班加点,开始出现失眠状况后嗜好抽烟了。

一个女婿半个儿,陆迅在他们眼里早就是亲儿子了。

有一次,母亲说:

“晓玉啊,我发现你怎么越来越像陆迅呢?

”像吗?

怎么可能像陆迅?

她望着镜子仔细端详,呵,眼神,对,是眼神。

她的眼神越来越坚定了,越来越勇敢了。

记得有一回,有个黑社会成员给陆迅寄了颗子弹,是她打开的快递,她打开后笑着对陆迅说:

“有人用花生米恐吓你呢!

”母亲说:

“嫁谁随谁,人总是在成长的。

晓玉早已不是过去那个柔弱无骨的晓玉了。

车慢慢停住了,车上的旅客秩序井然地往外走着。

朱晓玉围上围巾,用一条尼龙绳将马扎捆在旅行箱的把手上。

她知道,陆迅不会来接她,但没关系,她习惯了一个人行走在寒冷的J城街道上。

北风吹雁雪纷纷,她大步地行走着,渴望着寒风送来一个充满美好意境的玲珑剔透的冰雪世界。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开篇写朱晓玉“准时”地出现在W城火车站第三站台的月台上,“准时”在这里主要是表明朱晓玉在丈夫影响下做事严谨、守时的特点。

B.小说擅长细节描写,如对小马扎、人物衣着、旅行箱里的中药和好烟等的描写,表现了朱晓玉对丈夫的爱,也从侧面塑造了陆迅的形象,可谓一举两得。

C.小说中有朱晓玉流泪的情节,写她一年年地奔忙,感觉很累,所以在丈夫面前,也不免流露出小女人情态,流下了委屈的泪,人物形象很真实。

D.这篇小说语言既简洁朴实,也不缺乏诗意,色调丰富、意蕴隽永,有着英雄救美的美丽故事,也有着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平静而默契的生活。

A项“在这里主要是表明朱晓玉在丈夫影响下做事严谨、守时的特点”错,这里主要是说明朱晓玉经常在这一时间去J城,对火车时刻表非常熟悉。

B项“人物衣着”错,对人物衣着的描写,不能表现出朱晓玉对丈夫的爱。

C项“流下了委屈的泪”错,是说她被丈夫感动了。

5.小说叙述朱晓玉去J城探望丈夫的行程,其间穿插了不少回忆的内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补充交代了女主人公恋爱、家庭生活的状况,表现了她对丈夫工作的理解、支持以及她勇敢、镇定、能干等特点,表现了人物性格的变化历程,丰富了人物形象。

②现实与回忆交替呈现,充实了小说内容,使小说情节更加完整。

③突出了文章的主题,表现了公安干警及其家属在社会建设中的默默付出与奉献。

④形成小说时空交错的艺术特点,避免了平铺直叙,使小说情节发展自然,结构摇曳多姿。

6.小说以女主人公在“北风吹雁雪纷纷”中大步行走的情景结尾,可谓独具匠心,请简要赏析。

(6分)

①在人物形象上,小说对女主人公在“北风吹雁雪纷纷”中大步行走的情景描写,烘托女主人公不畏艰险、不惧风雪的形象特征,以及她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②在结构上,北风吹雁的景象描写,紧扣标题,和开头呼应,使小说结构严谨。

③在艺术效果上,小说结尾描写北风吹雁的景象,含蓄蕴藉,有着浓郁的审美色彩,产生了独特的艺术效果。

④表达作者对人物的赞美,对人物未来美好生活的祝愿。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国药大师——金世元

“博学”是所有和金世元接触过的人对他最深的印象,只要是涉及中药方面的问题,无论是基础理论,还是实践经验,他都能一一解答,因此许多人都尊称他为“国药泰斗”。

金世元,1926年12月出生于北京市一个普通农民家庭,7岁时,父亲送他去了一家私塾读了七年的国学经典。

1940年2月,14岁的金世元到北京药庄当学徒。

做学徒的当年,金世元便开始学“炒药”。

一口大铁锅放到灶上,底下柴火一烧,烟熏得眼睛不停地流泪,手上烫起泡是常有的事。

“炒药”中最苦最累的莫过于炒姜炭了。

炒姜炭既要忍受火烤,还要忍受呛嗓子的强烈刺激。

干姜块刚加热的时候会冒很多黄烟,并带着一股强烈的姜辣的刺激味道,让人涕泪俱下,就连流的汗都是黄色的;

等到姜炒成黑炭冒黑烟时,脸上、身上流的汗水全都是黑的。

学徒三年,每天至少要工作12个小时,晚上还要看药书,背《汤头歌》《四百味》。

三年学徒,金世元脏活累活抢着干,且虚心求教、认真观察、处处留意,不仅了解了诸如饮片炮制、成药制作等中药制药的全过程,而且掌握了一些中药制药的特殊技巧和方法。

当然他也记住了老师傅常对他说的一句话“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

还是做学徒的当年,他被选送到北京市中药讲习所系统学习中医药学知识。

白天在药庄干活,晚上徒步往返20多里到讲习所,师从中医名宿汪逢春、赵树屏等。

两年时间他风雨无阻,准时到讲习所专心听老师讲课,认真做笔记,并刻苦攻读中医典籍,这为他从事中药事业、钻研中药学术奠定了理论基础。

1957年金世元以优异成绩通过中医师资格考试,获得了中医师营业执照。

他不顾个人利益得失,放弃开业行医,继续从事自己的中药事业。

1961年金世元调入北京卫生学校,创建中药专业。

他亲自选编教材,主讲中药课程,注重实践教学。

“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扣上了“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下放到农村劳动改造,他白天干农活,晚上写书,用五年的时间完成了29万字的《中成药的合理使用》一书,为指导临床中医正确辨证用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金世元,1990年被遴选为全国唯一的中药学指导老师,2012年与王水炎院士合作担任“医药圆融”导师,2013年被遴选为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

作为一名教师,在教授学生专业技术之前,他首先要求学生树医德,守药德,并让学生将此作为从事中药工作的基础。

他还注重引导学生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认识中医药文化。

从教50余年,金世元桃李满天下,硕果结四方。

1985年至1990年间,金世元根据自己多年临床应用的有效处方成功研发出“射麻口服液”,不久又与北京同仁堂制药厂合作,将著名中成药“乌鸡白凤丸”以新工艺研制成口服液剂型,两种药均被卫生部审核批准投产供应市场。

1995年至1998年,金世元被聘为中药鉴定专家,参与全国中药材市场整顿工作。

他以精湛的鉴别技能和丰富的炮制经验对制售伪劣药材和违反炮制规程的行为予以当面揭穿,为净化、规范中药市场,保障百姓用药安全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为了保证药品质量,金世元几乎走遍了全国主要的中药材基地,在考察中还对各地中药材栽培进行技术指导。

为了提高药商的药材鉴别水平,最大限度地降低伪劣药材对人体的危害,金世元还为各地的药商们讲授药材的鉴别知识。

为了把自己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毫不保留地传给后人,金世元先后主编了专业著作30余部,先后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

到2017年,金世元已经从事中药工作77年了。

在这77年的风风雨雨中,金世元为中药事业的发展,付出了全部心血,也获得了党和国家给予的崇高荣誉: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药炮制技术”代表性传承人、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国家基本药物评审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回眸自己的一生,金世元感触良多:

中药是大自然的精华,人也必须依赖大自然才能生存;

人与中药有一种浑然天成的关系;

药如人生,中药不仅能治病,制药的过程同时也可以教人、育人。

(选自三户町的《国药大师——金世元》,有删改)

【相关链接】

我现在呢,主要就是带学生。

带学生,有四句话的嘱言:

“热爱中药事业,恪守职业道德,继承传统文化,发扬优秀精华。

我们中药行业是一个特殊行业,它特殊在什么地方?

我们面对的顾客是病人,病人吃药并不只是解决痛苦,更是抢救生命。

人命至重,贵于千金;

一方济之,德逾于此。

所以说做这项工作,必须得有德。

工作七十七年,我没有过念头要改行,选择了这项工作,我就志笃意坚。

(摘编自金世元在《开讲啦》第216期的励志演讲)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这句话的意思是制药过程没人看得见,但制药人动机的好坏和所做的一切上天是知晓的。

B.在北京药庄艰辛而充实的三年学徒生活,磨炼了金世元坚忍的意志,也为他的药学人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C.金世元有很强的科研能力,他不仅研发出“射麻口服液”,还用新工艺将中成药“乌鸡白凤丸”研制成口服液剂型。

D.为保障百姓用药安全和保证药品质量,金世元参与了全国中药材市场的整顿工作,还为各地的药商讲授药材的鉴别知识。

原文是金世元“与北京同仁堂制药厂合作,将著名中成药‘乌鸡白凤丸’以新工艺研制成口服液型剂”。

C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少年时代七年的私塾学习,为金世元打下了一定的国学基础,也为他今后攻读中医典籍、从事中药行业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B.金世元14岁便到药庄当学徒,一生没有接受正规、系统的中医药教育,他最终成为国药大师,主要得益于自己的执着和勤学不辍。

C.“文化大革命”期间,金世元在下放到农村进行劳动改造的情况下,仍能写出《中成药的合理使用》一书,说明他是一个不受环境影响的人。

D.因为金世元教授学生时能够要求他的学生热爱中药事业,树医德,守药德,所以他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中药人才。

E.纵观金世元的人生经历,他一直都在从事中药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即使身处逆境也毫不懈怠,一生都在做对人民有益的事情。

B项“一生没有接受正规、系统的中医药教育”错误;

C项“说明他是一个不受环境影响的人”说法绝对;

D项“他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中药人才”的原因很多,不只是选项中所说的原因。

AE

9.金世元认为“药如人生,中药不仅能治病,制药的过程同时也可以教人、育人”,请结合材料,谈谈中药事业与金世元人格精神之间的关系。

(4分)

(1)中药事业完善了金世元高尚的人格精神。

①三年学徒,金世元不仅掌握了中药制药的一些方法技巧,师傅还教他做事要有良心、有德。

②当学徒及在讲习所学习期间,白天超强度劳动,晚上准时听课攻读中医典籍,让他学会了坚忍顽强。

③取得中医营业执照却放弃开业行医,继续从事中药事业,在工作中他培养了淡泊名利、不计个人得失及坚守执着的品格。

(2)金世元的人格精神也成就了他的中药事业。

①凭着坚韧和顽强,“文化大革命”期间,金世元完成了《中成药的合理使用》一书,为指导临床正确辨证用药起到了积极作用。

②正因为不顾个人得失,金世元才放弃开业行医,继续从事中药事业;

他淡泊名利,从教50余年,桃李满天下。

③有良心,守道德,对病人负责,执着坚守,让他在打击制售伪劣药材前勇敢揭穿不法行为,让他从事中药工作77年,成就斐然,成为德艺双馨的“国药泰斗”。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唐恪,字钦叟,杭州钱塘人。

以荫登第,调郴尉。

县民有被害而尸不获,吏执其邻人,抑使自诬,令以为信。

恪争之,令曰:

“否将为君累。

”恪曰:

“吾为尉而盗不能捕,更俾亡辜死乎?

”躬出访求,夕,若有告者,旦而得尸,遂获盗。

知榆次,县豪子雄于乡,不输公赋,前后莫敢诘。

恪以理善晓之,悟而自悔,折节为长者。

大观中,召为屯田员外郎,持节招纳夷人。

夷始恫疑,衷甲以逆,恪尽去兵卫从数十卒,单行。

夷望见欢呼,投兵听命。

徙沧州。

河决,水犯城下,恪乘城救理。

都水孟昌龄移檄索船与兵,恪报水势方恶,船当以备缓急;

沧为极边,兵非有旨不敢遣。

昌龄怒,劾之,恪不为动,益治水。

水去,城得全,诏书嘉奖。

乃上疏请暂免诸县租,等第振贷,以宽被水之民,民大悦。

靖康初,金兵入汴,李邦彦荐之,拜同知枢密院事,至则为中书侍郎。

八月,进拜少宰兼中书侍郎,帝注礼之甚渥。

然恪为相无济时大略金骑再来邀割三镇恪集廷臣议以为当与者十九恪从之。

使者既行,于是诸道勤王兵大集,辄谕止令勿前,皆反旆而去。

洎金兵薄城下,始悔之,密言于帝曰:

“唐自天宝而后屡失而复兴者,以天子在外可以号召四方也。

今宜举景德故事,留太子居守而西幸洛,连据秦、雍,领天下亲征,以图兴复。

”帝将从其议,而开封尹何栗入见,谓周之失计,未有如东迁之甚者。

帝幡然而改,以足顿地曰:

“今当以死守社稷。

”擢栗门下侍郎,恪计不用。

从帝巡城,为都人遮击,策马得脱,遂卧家求去。

御史胡舜陟继劾其罪,谓:

“恪之智虑不能经画边事,但长于交结内侍,今国势日蹙,诚不可以备位。

”乃以栗代为相。

(选自《宋史·

列传第一百一十一》,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然恪为相/无济时大略/金骑再来/邀割三镇/恪集廷臣议/以为当与者十九/恪从之

B.然恪为相/无济时大略/金骑再来邀/割三镇/恪集廷臣/议以为当与者十九/恪从之

C.然恪为相/无济时大略/金骑再来/邀割三镇/恪集廷臣/议以为当与者十九/恪从之

D.然恪为相/无济时大略/金骑再来/邀割三镇/恪集廷臣议/以为当与者/十九恪从之

“邀割”是“要求割让”的意思,不要断开;

“议”作“集廷臣”的谓语,不要断开;

“十九”修饰前面的“以为当与者”,不要断开。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登第”,第,指科举考试录取列榜的甲乙次第。

“登第”就是科举考试考中,但文中的“唐恪”是凭借“荫护”考中。

B.“折节”,指降低自己身份或改变平时的志趣行为。

文中指“改变当初行径”。

C.“夷人”,指少数民族的一种,引申为对中国境内华夏族之外的各族人的通称,有“东夷、西戎、南蛮、北狄”之说。

D.“社稷”,谷神和土神的总称,分言之社为谷神,稷为土神。

土神和谷神是在以农为本的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原始崇拜物。

D项,“社”为土神,“稷”为谷神。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唐恪执政有方。

为官期间,豪绅子弟称霸乡里,后因其言省悟自悔,夷人亦因其行扔下兵器服从命令。

B.唐恪忠于职守。

在沧州做官时,遇黄河决堤,拒绝了都水孟昌龄索要船只与士兵的要求,一心治理水患,保全了沧州城,受到皇上嘉奖。

C.唐恪得到重用。

“大观”“靖康”两朝分别任“屯田员外郎”“中书侍郎”“少宰”等职,两朝皇帝对其礼遇有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