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笔记.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04253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33.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笔记.docx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笔记.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笔记.docx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笔记

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资料

1.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类人猿包括猩猩,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等.在哺乳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黑猩猩。

3.露西”时代的古人类会使用工具,但不会制造工具,能直立行走。

4.发现的距今175万年前的石器说明当时的古人类不但会使用工具,而且能制造简单工具。

5.人类的进化的四个阶段:

1,南方古猿(特征是直立行走,代表是”露西”)→2能人(特征是能制造简单工具,代表是距今175万年前的石器)→3直立人(开始使用火,大脑进一步发展,代表是北京人)→4智人(特征是产生语言,代表是山顶洞人)

6.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发展的基础,是人类与其它动物区分的标志。

在人类进化史中关键的一个阶段是直立人,原因是它最显著地变化之一是脑容量增加,而且劳动和集体生活能进一步促进大脑的发展.

7.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都是生殖细胞。

精子和卵细胞形成受精卵的场所是输卵管。

8.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睾丸:

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是主要的生殖器官

附睾:

贮存和输送精子

输精管:

输送精子

9.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卵巢:

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是主要的生殖器官

输卵管:

输送卵细胞,受精的场所

子宫:

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10.卵细胞呈球形,是人体内最大的细胞,细胞质中的卵黄为胚胎初期发育提供营养.

11.受精卵在移入子宫的过程中,不断分裂发育成胚泡。

移入子宫以后,植入子宫内膜,这个过程称为怀孕,从受精卵到植入子宫内膜这个过程所需要的营养由卵细胞提供.

12.胚胎在子宫里的发育所需要的营养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胎盘。

胎儿依靠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

13.怀孕8周形成胎儿(出现人形),怀孕38周(266天),胎儿基本发育成熟,从母体的阴道排出,这一过程称为分娩

14.结扎后,男女只是不能怀孕,其它功能都不变(第二性征不变,可以产生精子或卵细胞,有月经,遗精中没有精子)

15.切除子宫后,女性没有月经,也不能怀孕,但卵巢正常可以产生卵细胞.有生育能力,但没有妊娠能力.可通过试管婴儿获得后代.

16.青春期是人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1)身高突增,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功能也明显增强。

(2)性器官迅速发育,出现第二性征:

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

青春期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是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是性发育和性成熟。

17.月经:

女子进入青春期以后,每月一次的子宫出血现象。

形成过程:

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使子宫内膜增厚,血管增生,卵细胞发育成熟从卵巢排出,若未受精雌性激素分泌减少子宫内膜坏死、脱落。

脱落的子宫内膜碎片连同血液一起从阴道流出,形成月经。

18.人体需要的六类营养物质:

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其中的供能物质是:

糖类、脂肪、蛋白质。

19.蛋白质:

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促进人的生长发育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奶、蛋、鱼、肉等

20.糖类:

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成分;富含糖类的食物:

蔗糖、大米、小麦、馒头、马铃薯、红薯等

21.脂肪:

一般情况下,脂肪作为备用的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富含脂肪的食物:

花生、花生油、肥肉、黄豆等

22.维生素:

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提供能量,含量少,对人体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

维生素A:

促进人体正常的发育,增强抵抗能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

缺乏时,皮肤粗糙,夜盲症,可补充胡萝卜、玉米、猪肝.

维生素B1:

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常食用白面,精制面粉大米容易缺乏,易得神经炎,脚气病,富贵病,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可补充米糠、麦麸玉米等粗粮

维生素B2缺乏时嘴角发炎.

维生素C:

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骼、肌肉和血管的正常生理作用,增强抵抗力。

缺乏时,坏血病,抵抗力下降,可补充新鲜的蔬菜、水果、辣椒

维生素D:

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

缺乏时,佝偻病(如鸡胸、X形或O形腿等)、骨质疏松症,可补充肝脏、鱼肝油晒太阳

无机盐的种类

缺乏时的症状

食物来源

含钙无机盐

佝偻病、骨质疏松症

乳类、豆类、虾

含铁无机盐

缺铁性贫血

猪肝、黄豆红枣 黑木耳

含碘无机盐

地方性甲状腺肿

海带、紫菜、碘盐

水:

占体重的60%~70%,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

23.病人不能正常进食时,往往需要点滴葡萄糖液,这是因为葡萄糖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24.病人几天吃不下东西,身体明显消瘦了,这是因为储存在体内的脂肪等营养物质消耗多而补充少。

25.儿童、青少年以及伤病员为什么多吃一些奶、蛋、鱼、肉?

原来,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人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

26.消化道由上到下依次是:

(1)口腔——牙齿的咀嚼磨碎食物,舌的搅拌使食物和唾液混合

(2)咽和食道——食物的通道,没有消化作用。

(3)胃——通过蠕动,使食物和胃液混合,并初步消化

(4)小肠——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的起始部位为十二指肠)

(5)大肠——使食物残渣推向肛门(大肠的起始部位为盲肠)贮存粪便

(6)肛门

唾液淀粉酶

2、消化腺

(1)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淀粉麦芽糖)

(2)胃腺——分泌胃液,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3)肠腺——分泌肠液,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4)胰腺——分泌胰液,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5)肝脏——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能乳化脂肪。

是人体最大的内脏器官

注意:

唾液腺、胰腺、肝脏位于消化道外,胰腺和肝脏分泌的消化液注入到十二指肠后与食物接触。

胃腺和肠腺位于消化道内。

27.

唾液淀粉酶肠液、胰液

淀粉―――――→麦芽糖―――――→葡萄糖

    口腔       小肠

糖类:

淀粉消化始于口腔,最终被消化成葡萄糖,可消化部位是口腔和小肠.

胃液、 肠液、胰液

蛋白质――→多肽―――――→氨基酸

    胃     小肠

蛋白质:

消化始于胃,最终被消化成氨基酸

胆汁    肠液、胰液

脂肪―→脂肪微粒―――――甘油+脂肪酸

  小肠     小肠

脂肪:

消化始于小肠,最终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

 

28.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特点:

(1)最长(适于消化和吸收);

(2)内表面具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吸收的面积);(3)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毛细血管的壁都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适于吸收);(4)有胰液、肠液、胆汁.消化液的含量最多(适于消化)。

29.消化道中能吸收营养的部位是胃、小肠、大肠。

胃吸收少量的水、酒精.小肠是主要的吸收场所,能吸收所有的,可吸收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大肠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

30.营养物质被吸收后,经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循环系统,由血液运输的全身各处。

31.上图箭头表示血液流经   时,血液中的氧气减少了,养料增加了.这是因为  把营养物质吸收进了血液中

32.右图曲线图表示:

1、淀粉消化过程的是X曲线,蛋白质消化过程的是Z曲线,Y曲线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

2、淀粉在口腔、脂肪在小肠、蛋白质在胃开始被消化.

3、D(小肠)中含有胆汁,胰液,肠液等消化液。

33.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每天吃奶类及豆制品;经常吃适量的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

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当分别占30%、40%、30%。

34.产自良好生态环境的,无污染、安全、优质的食品统称为绿色食品,标志有右图的A级和AA级

35.

(1)应当关注食品包装上有关营养成分,是否有添加剂,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和厂家地址等内容,根据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推算有没有过期。

(2)购买蔬菜时,要看蔬菜的颜色是否新鲜,用手摸一摸是否硬挺,购买鱼肉时,看颜色是否有光泽,闻闻气味,买肉时还要看是否盖有检疫部门的印章。

(3)食用蔬菜水果之前,应该浸泡、冲洗,或削皮;发芽的马铃薯和色彩鲜艳的毒蘑菇等有毒食品不要食用;保持厨房和炊具的干净

36.填写下列实验结果

试管号

试管内容物

条件

检测

结果

1

2mL浆糊十2mL纯唾液

37℃10min

3滴碘液

2

2mL浆糊十2mL清水

37℃10min

3滴碘液

3

2mL浆糊十2mL稀释10倍唾液

37℃10min

3滴碘液

4

2mL浆糊十2mL纯唾液

95℃10min

3滴碘液

5

2mL浆糊十2mL纯唾液+2滴浓HCl

37℃10min

3滴碘液

(1)通过1和2号试管比较,说明唾液淀粉酶能消化淀粉,

(2)通过1和3号试管比较,说明纯唾液消化能力比稀释后的消化能力强

(3)通过1和4号试管比较,说明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有影响.在37℃消化能力最强.

(4)通过1和5号试管比较,说明酶活性受pH影响

(5)通过以上比较,说明1号试管是对照组,2345号试管是实验组.

37.有些药物经常被封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服用,目的是为了避免对胃的剌激

38.花生,民间又称“长生果”,其营养价值很高。

花生红衣能促进血小板新生,对多种出血性疾病都有良好的止血功效。

但是患了胆囊炎的人不适于多吃花生,因为花生含有丰富的脂肪(可榨花生油).该病人难消化脂肪.

39.医生从某病人的消化道内取出一些内容物,经化验有:

维生素、水、氨基酸、葡萄糖、无机盐、脂肪酸、纤维素。

请分析这些物质最可能是从小肠取出的,因为只有在小肠这里才能把所有的食物全部消化完全.

40.呼吸道:

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是呼吸系统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能使进入肺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C形软骨保证气体通畅

41.喉中有声带,咽是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共有结构.

42.北欧人的鼻子要大些,鼻腔就相应长一些,可预热寒冷空气。

43.鼻腔内鼻毛的作用是过滤空气

44.在对溺水者进行人工呼吸以前,要先清除他口、鼻内的污物,是为了使鼻、咽、喉部通畅,利于空气进出肺部。

45.痰在气管和支气管形成:

气管和支气管内表面有纤毛,能不停的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

46.人在吞咽食物中,食物不会进入气管,是因为会厌软骨盖住了喉.如果在吃饭时大笑,会厌软骨不能盖住,人很容易被呛到.

47.肺由大量肺泡组成,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位于胸腔内,左肺两叶,右肺三叶,呼吸的频率是一分钟16次。

48.肺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

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由支气管不断分支形成的大量肺泡组成。

49.肺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

①多:

肺泡数目很多,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大大增加了与气体接触的表面积。

②薄: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1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有利于气体通过。

50.当肋间肌和膈肌同时收缩,使胸骨上升,前后左右径增大,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也增大,于是胸廓扩大,造成胸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气体进入肺,人就能吸气.

51.当肋间肌和膈肌同时舒张,使胸骨下降,前后左右径减小,膈顶部上升,使胸廓的上下径也减小,于是胸廓缩小,造成胸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气体从肺排出去,人就能呼气.

52.由于胸廓扩张和缩小,造成吸气和呼气.

53.一般可以用胸围差来衡量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