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概论历年试题大题汇总文档格式.docx
《文化概论历年试题大题汇总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概论历年试题大题汇总文档格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是针对汉字繁难问题,成功开展了简化字运动,并不断针对应用中的新问题进行及时的规范工作。
上述两大措施,保证了语言文字在大陆地区的健康发展。
40.简述科举取士制度对我国语言文字的负面影响。
中国的科举取士制度,带来语言教育中重文言轻口语的做法和作文中言文脱节的严重后果。
言文脱节不利于文化的普及,却有利于文化的统治和专制。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试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
魏晋南北朝时期曾出现过民族大融合。
(1)南朝:
中原人群的南迁及对南方的开发过程也正是南朝民族融合的过程。
(2)北方:
十六国时代许多政权的建立者,都对中原文化有较深的熏染。
(3)北魏与其说是汉化,还不如说是“南朝化”。
(4)不能将北朝的民族融合简单地视为汉化,融合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也是“胡化”。
(5)隋唐立国思想的许多方面,须从其制定者的北方文化背景去考虑,才能得到准确的理解。
42.试述我国历代农书提出的主要农业经营思想与生产知识。
(1)统筹水土利用规划。
提出整地、浇水、种植、施肥、收获和准备再耕一盘棋的思想,指出关键在于控制人对自然资源的使用限度,任何农业经营都不得违反自然规律。
(2)调整好农业生产关系.要整体地看待农作物的栽培,要协调好劳力、农具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注意选择雇工、勤俭持家等。
(3)“荒政”思想。
认为全社会都要有居安思危的自觉意识,在中央国策中应包括“备荒”、“救荒”的内容。
(4)人力胜天说。
即强调人的知识能力和奋斗精神,认为人的合理作为可以弥补自然资源的不足,取得人力胜天的成绩。
三、名词解释
31.国别文化:
国别文化是以国家为划分文化的社会依据,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即在统一的国家内民族共同体的文化。
国别文化以某一国家特有的历史与国情为基础。
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它属于国别文化。
32.清谈:
这是魏晋玄学之风的一个重要现象。
清谈是士流交际中的风雅。
清谈时谈士手持廛尾(由廛鹿尾做成的拂尘一类的东西挥动时可以生风),一主一客,主者称述自己的意见为“通”,客方起而论难为“难”。
清谈在辩理时很讲究言语简洁,切中要害。
一“通”一“难”下来,有时分出胜负,有时各自言之成理,持之有故,有时则需要第三方出来作一总结。
33.家庭:
指共同居住,经济协助。
有血缘关系的社会集团。
家义务兵是由出生和婚姻形成的亲属关系。
里面包括血缘关系和姻缘关系。
血缘关系是由出生形成的纵向谱系性纽带。
34.天神祭祀:
包括天帝祭祀、日月星辰祭祀、气象神祭祀三种。
《中国救荒史》邓云特内容包括:
历代灾荒史寅之分析、灾荒之实况、灾情总述、远古传说及殷商时代……
四、简答题
36.简述西北地区先秦两汉时期的主要水利工程及其作用。
在西北地区,在南方经济出现之前的先秦两汉时期,曾兴修过郑国渠、白渠、六辅渠、龙首渠等水利工程,将泾、洛、渭之水引入广阔的农田。
而在宁夏地区所形成的引黄灌区,直把“斥卤不毛”之地,改变成“塞北江南”。
在太行山以东的晋、冀、鲁、豫地区,众多的水利灌溉工程,使这一广大地区成为当时的经济中心地带。
西北的水利系统,还起着保护环境的作用,众多的水渠,将泾、渭等黄河及其支流的水引进农田时,也起着降低黄河泥沙含量的作用。
那时的关中地区,良田千里,是全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
37.什么是针灸学说?
针灸学说就是针刺与灸法的合称,它的出现是对经脉学说直接应用的结果,只要确定了某种病症属于某一经脉,即可施治。
要点是辩证解决人体健康中的“阻滞”与“疏通”的矛盾。
38.简述科举制对中国文化的负面影响。
(1)科举考试耗费了士人几乎全部的精力,读书做官成为知识阶层的最终目标造成传统文化畸形发展。
科举考试给人们上升的可能,于是读书做官的是一般读书人的理想,人生的得意失意维与科举。
考试的内容又是以经学、史学、文学为主,使人们思维空间单一,民族文化缺乏健康发展。
(2)科举制是对极端专制王权的维护。
高度集权的政治需要庞大的官僚队伍,而经过科举考试选拔的官僚是当时社会文化的最高阶层,他们效忠皇帝,依附皇权,强化了君主的权力。
在强制推行儒家思想下,士子们不能有自己思想的发挥,行文格式在明清时期也被限制为八股文。
这些都是极端专制政治的需要。
39.简述尊崇自然审美观念的哲学基础。
1、受“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影响,尊崇自然成了中国古代艺术一个重要的审美观念。
2、道家把物我一体作为审美的最高境界,道家对自然的尊崇和热爱一直诱导着后世艺术家对自然的密切关注。
40.新中国建立后,采取了哪些切实可行的保证民族语文工作顺利进行的措施。
汉语汉字虽然规定为中华民族的通用语言和文字,但是并没有凌驾其他语言文字的特权。
我国宪法规定:
各民族都有发展和使用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
民族语言问题是民族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多民族国家里,语言平等是民族平等的一个重要标志。
我国制定过一系列法规政策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
比如:
为少数民族创制、改革文字;
扩大民族机关使用民族语言文字的自治权;
实行双语教学;
建立民族语言的电台电视台、翻译机构等。
五、论述题
41.简述社区文化活动的历史价值?
P150
(1)社区文化活动可以跨越多民族的界限,成为一个地方社会的共同活动。
(2)社区文化活动可以保持各地方,各民族的文化特质。
(3)社区文化活动可以保持地方文化遗产。
社区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世俗利益,把含有信仰意义的物质、精神文化产品保留下来。
42.试述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伦理特征。
封国制、宗法制、“家天下”、“亲亲尊尊”等。
解析:
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特点是以家族伦理道德为基本内容,伦理道德借助于“法”这一形式来体现并加以强制实施。
中国古代法律思想的核心则是“德”。
“以德配天”、“明德慎行”、“亲亲尊尊”、“为国以礼”、“隆礼重法”、“为政以德,一准乎礼”等诸如此类以德为主的思想贯穿于古代司法过程之始终。
中国古代的法律可以说完全依附于“礼”,因而始终不能获得自己的独立生命(相对于近代意义上的法律来讲),其实质应可认为“法”是载体,“德”是内容。
四、名词解释
1.“天下”观念:
天下一家的大一统意识,是威力持久的中国理念。
它的—个重要作用就是追求天下统一。
2.五服:
中国传统的孝服分为五等,俗称“五服”。
五服是五种粗糙程度不同的麻布礼服,分斩缞、齐缞、大功、小功、缌麻等。
3.“周岁”礼:
略。
4.避讳:
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语言禁忌,指对君主和尊长的名字不能用汉字直接写出其形,不能在口中宜呼其音。
避讳之风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直到民国以前才被废除,前后长达两千年。
5.“综合创新”论是20世纪张岱年先生在中国文化论争中提出的极富价值的学说。
这种文化主张,是在研究和分析了中国近现代文化论争中各种学说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特别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注意吸收了“会通以求超胜”论、“民族大众文化”论中的合理因素。
该观点认为,“在现在中国,全盘接受西洋文化与谋旧文化之复活,同样都是死路一条。
”
五、简答题
1、请说出“清初三先生”的姓名及其主要的著作。
清初三先生指:
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
王夫之的主要著作为:
《船山遗书》
顾炎武的主要著作为:
《天下郡国利病书》、《日知落》
黄宗羲的主要著作为:
《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原君》
2、简答古代印刷术的发明过程及其影响。
(P135)
过程:
晋人借鉴古代玉玺和石刻经验发明了墨拓技术;
隋朝出现真正的印刷术——雕版印刷;
唐懿宗咸通九年印刷的《金刚经》表明刊印技术已经达到纯熟;
宋代后还出现铜版印刷术和彩色套印技术,活字印刷发明;
元代继泥活字后出现铜、木等材料的活字,世界上最早的金属活字出现;
明代出现铅活字。
影响:
有利于节约用于印刷的人力、物力、财力;
方便编排和修改;
大大提高印刷效率;
有利于版本的统一;
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与留存,有利于知识与技术的推广;
极大的推进了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
后来传播到东亚、西亚、欧洲等地,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和传播做出了伟大贡献;
欧洲人采用活字印刷术,大大推进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使欧洲更快的迈入近代社会的门槛。
六、论述题
1、简述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及其特征。
思维模式:
(1)整体思维:
所谓整体思维,是指把天地、人、社会看做密切贯通的整体,认为天地人我,人身人心都处在一个整体系统中,各系统要素之间存在着互相依存的联系。
(2)直观思维:
所谓直观思维,是指在已往经验知识积累的基础上突发地把握事物本质,以及基于这种能力而产生的思维方式。
(3)类比思维:
类比思维是从“天、地、人”系统整体思维衍生出来的,是指由两个对象内部属性关系的某些方面相似,而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可能相似的推理方法。
(4)辩证思维:
所谓辩证思维,就是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方法来认识、分析各种自然现象及其变化。
特征:
1、崇尚保守的古典主义;
2、喜好以具体形式表达复杂多样性;
3、形式具有其合性;
4、具有现实主义倾向;
5、尊重身份秩序;
6、具有折衷融合倾向。
2、简述科举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制约和局限。
科举制作为建立文官体制的前提,在中国古代曾经是一个公平合理。
积极有效的选官制度,它在维系民族传统文化、保证中国统一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历史作用。
但科举制的负面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其他文化的综合作用,愈益突出。
科举制对中国文化的负面影响主要有两点:
第一,科举考试耗费了士人几乎全部的精力,读书做官成为知识阶层的最终目标,造成传统文化畸形发展。
第二,科举制是对极端专制王权的维护,在专制王权的高压下,科举制蜕变为扼杀人才的工具。
26.广义文化:
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广义文化是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
广义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的全过程,是一个传承发展的综合概念;
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
27.新石器时代:
距今约1万年左右,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特征:
原始农业的出现、陶器的制造、磨光石器的广泛使用以及村落出现、氏族制度的形成等。
28.摊丁入亩:
一条鞭法在清朝进而变为“摊丁入亩”-“丁”指丁银,即人头税,摊丁入亩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银额为准,将丁银摊到人家所占的地亩中去征收赋税,实际是取消了人头税。
因为康熙五十年以后出生的人口不纳税,一定程度上也刺激了人口的增长。
赋税制改革对经济的发展是有好处的,明清特别是清朝中期以后的社会发展,是受惠于康熙雍正年间的改制的。
但不论是一条鞭法还是摊丁入亩,都不过是两税法的延续,其立意不过是在国家税源日趋枯竭的情况下增加朝廷收入,其政治观念的内涵仍未摆脱重农主义范畴。
29.宗法制:
是中国古代维护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由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成,到周代渐趋完备。
宗法制在春秋时期瓦解之后,其影响长期存留在中国传统社会之中。
30.语言崇拜:
原始人类富赋予语言一种神秘的力量,认为它可以改变自然、社会和人的命运,对它奉若神明,这就是语言崇拜。
四、判断题
×
√×
√√
36.简述中国地理的整体性特征。
(1)众多的河流犹如血脉一样,将大陆广大地区联系在—起。
黄河、长江贯穿于中国大阶梯之中,沟通着中国大陆的东西,而汉水、淮河更是把这两条大河联系在一起。
(2)地理通道给人以交通的便利。
与一条东西交通线相交的三条南北交通线共同构成了便利的交通条件。
这些都形成中国大陆内在的统一性。
37.简述清朝时期文学巨大成就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清朝时期的文学艺术有巨大的成就,小说有曹雪芹的《红楼梦》、吴敬梓的《儒林外史》、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等;
戏剧有洪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等都是艺术上的不朽之作。
38.简述我国传统的市商贸易活动的四种模式。
1市,古人把贸易的场所称为市。
2墟,南方把定期贸易的场所叫作墟。
3集,北方的贸易场所叫集,开集有固定的日期。
4会,在寺庙节日期间举行的,规模比较大的贸易活动称为庙市,后发展成庙会。
39.科举制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有哪些?
1、科举制培育与维系了传统文化。
科举制对传统文化的作用,在于其通过价值导向来影响精神文化的方向,通过建立文官制度来保证士大夫的身份地位,从而使儒家伦理文化有了稳定的传入。
科举考试的价值导向与精神意旨对社会文化形态发生着直接影响:
1、科举制将儒家思想全面推进到社会各层面,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
2、科举制强化了读书尚文的文化传统,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造就了大批优秀的文化人才。
2、科举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制约与局限。
1、科举考试耗费了士人几乎全部的精力,读书做官成为知识阶层的最终目标,造成传统文化畸形发展。
2、科举制是对极端专制王权的维护。
40.简述20世纪中国文化三大主要思潮。
20世纪中国文化三大主要思潮是自由主义的“全盘西化论”,保守主义的“儒家复兴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综合创新论”。
“全盘西化论”的核心内容是“现代化=西方化”,认为中国文化传统一无是处,中国文化的唯一出路就是全盘西化。
“儒学复兴论”的核心内容是“中国文化复兴=儒学现代化”。
“综合创新论”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提出的,其核心内容是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综合创新”。
41.试论西周分封制实施的特点及其文化意义。
西周建立后,把大批同姓贵族和异性亲信赐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家,由此所形成的社会制度,即分封制。
特点:
1、分封制的实施主要在周初,以后陆续也有,直至晚期的宣王朝。
2、作为一种制度,它承认了包括商人在内的异姓人生存的权利。
3、分封实际上形成了周王与诸侯共治天下的局面。
4、分封制是一个激发历史创造力的制度。
它超出制度本身的意义,是上古文化局面的开辟,到春秋战国时期,个性鲜明的地域文化激荡出了灿烂的“百家”文化。
42.论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特征。
1、有鲜明的时代性。
2、有浓郁的民族性。
3、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性。
4、有吸纳百川的开放性。
5、有深广的群众性。
6、有勇于改革的创造性。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文化思潮
32.墨家学派
33.毕昇
34.《法经》
35.知行合一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简述中国稻作农业未在岭南形成的原因。
37.简述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大势。
38.简述印刷术发明及传播的历史。
39.简述中国画的主要特点。
40.简述中国人的修辞观。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论科举制对中国古代文化教育发展的正、负面影响。
42.试述儒家的义利观。
31.文化思潮
31.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在—定的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形成一种潮流,称作文化思潮。
32.该学派产生于春秋时期,创始人是墨翟。
墨家思想的核心是“兼爱”。
到了战国时期,该学派在逻辑和科技方面有不少的发明创造。
33.毕异,宋仁宗时期(11世纪中叶)人,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人,他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既节省工料,又提高了效率,加速了我国印刷业发展。
34.战国时期,魏国的李悝在各国成文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总结,制作了《法经》六篇。
《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初具体系的封建法典。
35.中国古代哲学的“知行”问题不仅是认识论的问题,更是一个伦理道德的问题。
古代哲学家主张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36.
(1)岭南籼稻自然生长,四季不缺;
(2)岭南原始居民没有改良籼稻品种之必要;
(3)与上述两点相反的长江中下游在提高产量的要求下,籼稻才得以改良,从而形成了中国稻作农业。
37.
(1)诸侯国之间的混战和兼并。
目的在于争夺周王室失落的王权,从而引发了各国的变法大思考,构成“百家争鸣”的最重要部分。
(2)民力大发展。
各国为强权竞争,有意刺激本国经济。
民力发育激发出的思想意识,也是“百家争鸣”极其宝贵的部分。
38.早在唐代初年,我国已出现了雕版印刷技术;
宋仁宗时期(公元11世纪中叶),毕异发明了活字印刷技术;
公元8世纪时雕版印刷术传人日本;
14—15世纪,雕版印刷与活字印刷术并行欧洲。
39.
(1)追求神似,注重意境;
(2)以墨线为造型的主要手段;
(3)与诗、书、印密切配合。
40.
(1)特别重视言辞的内容,提出言辞应该诚信;
(2)特别注重语言的传达效果;
(3)特别重视说话的场合、对象、时机和分寸;
(4)一向存在着追求质朴与华美这一矛盾。
41.41.论科举制对中国古代文化教育发展的正、负面影响。
(1)正面影响:
第一,科举制将儒家思想全面推进到社会各层面,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
第二,科举制强化了读书尚文的文化传统,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造就了大批优秀的文化人才。
(2)负面影响:
第一,科举考试耗费了士人几乎全部的精力,读书做官成为知识阶层的最终目标,造成传统文化畸形发展;
第二,科举制是对极端专制王权的维护。
42.义利关系问题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
儒家学者对“义”进行评价时,往往把“利”作为它的对立面,在义利之辨中反映出重义轻利的思想观念;
“利”就是物质利益,“义”是行为原则,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必须以义为前提。
孔、孟、荀、董等都主此,体现了儒家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道德观念。
当然,儒家在强调义的重要性时,过分地抑制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这种倾向曾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不良影响。
26.文化现象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
27.《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3000多年的历史。
全书l30篇,即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史记不仅是我国古代纪传体书的开创者和典范,同时也是一部伟大的传纪文学巨著。
书中成功地刻画了许多历史人物的形象,语言丰富而生动,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28.行业组织又称行会,是手工业者的自发组织。
行会的职能是互助共济,保护行业利益。
行会的管理方式主要有:
(1)祖师崇拜。
(2)师徒传承。
(3)行业禁忌。
29.道教秦汉以后出现的道教,是将古代的鬼神崇拜,秦汉时期的神仙信仰、黄老道术以及经学、墨学的某些观点融合以后而成的。
道教的信仰特征是,由信仰“道”演化为尊奉“三清尊神”。
道教奉老子为教祖.尊称“太上老君”;
以《老子五千文》(当时对《道德经》的称呼)、《正一经》和《太平洞极经》为主要经典。
30.避讳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语言禁忌,指对君主和尊长的名字不能用汉字直接写出其形,不能在口中直呼其音。
四、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判断下列命题正误,正确的在其题干后的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并改正。
31.没有交流就没有文化的发展。
(√)
32.我国南北各地在立春前后,要举行开耕仪式,俗称“打春牛”。
(×
)应将“立春”改为“春分”
33.皇帝对相权的限制一般采取两种手段:
一是架空,二是监察。
)应将“监察”改为“分权”
34.《诗》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现存305篇,共分赋、比、兴三部分。
)应将“赋、比、兴”改为“风、雅、颂”
35.秦代的“书同文”是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央政府领导的正字运动。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36.简述宋元时期大运河沿河中小城市的兴起。
北宋的运河以开封为中心,仍然以汴河(通济渠的改称)为重要的经济补给线。
另外还疏凿了广济河、金水河及惠民河,与汴水共称“通漕四渠”。
随着沟通南北东西的大运河体系的开通,一系列大小城市沿河兴起,如宋代首都开封(古称东京汴梁)、扬州等.扬州城称得上当时最富裕的城市之一。
元朝又有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北起通州,南达杭州。
这时的大运河基本是南北方向。
沿着运河有通州、河西务、临清、济宁、淮安、高邮等一系列新的城市的繁荣。
37.简述上古文化区域及其形成的原因。
根据《史记》记载,当时司马迁将“天下”分为四大区,具体有:
(1)“山西”(即关中)地区。
关中地区,沃野千里,这里的人民好稼穑,植五谷,有“先王”之遗风。
自从秦朝将都城定在此地,汉初又将大量东方民众迁移至此,好“玩巧末业”的风气也随之形成。
西部虽然戎狄间杂,但畜牧业很发达,又有巴蜀作后方,所以关中人口不过全国十分之三,土地不过当时天下的三分之一.但量其财富,却占全国十分之六。
(2)山东(大致包括先秦时期秦国以东的六国)地区。
齐鲁多鱼盐、桑麻之利,邹鲁、泗上地区有周公遗风,好儒习礼。
(3)龙门一碣石(从山陕交界南端到河北东北部一线)以北农牧交错地带。
(4)江南地区。
古代文化区域形成的原因包括:
(1)自然环境。
它决定着一个地区的人们的生存质量和状态。
(2)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
(3)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并与其他区域的人群形成竞争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