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作业指导书Word下载.docx
《轨道作业指导书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轨道作业指导书Word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50kg/m钢轨地段厚210mm,混凝土标号都为C40。
整体道床下为2个垫层,其中沥青贯入碎石层厚100mm,宽度为2.8m;
水泥稳定碎石层厚150mm,宽度为2。
8m.支承块露出整体道床顶面约120mm。
洗车线不设二次浇筑层,标准同其它线整体道床.整体道床达到一定强度时,再二次浇筑混凝土硬化层。
2过渡段轨道
有砟无砟过渡段长10m,过渡段10m长、250mm厚混凝土搭板,混凝土标号为C30。
道床厚度350mm。
枕木采用新II型混凝土枕1667根/km布置,扣件采用弹条I型扣件.钢轨采用60kg/m及50kg/m、25m标准轨。
3有砟线路及道岔
(1)运用所内走行线至入段端12号道岔处采用60kg/m钢轨,Ⅲ型砼枕线路1667根/km布置,扣件采用弹条II型扣件;
运用所内其他线路采用50kg/m钢轨,洗车库、轮镟库及临修库线路采用新Ⅱ型混凝土枕1520根/km布置,其他采用新Ⅱ型混凝土枕1440根/km布置,扣件采用弾条I型扣件.
(2)动车所60线路与50线路连接处采用60-50kg12。
5m长异型钢轨连接,轨枕采用新II型混凝土枕1667根/m布置,扣件采用弾条I型扣件.
(3)钢轨接头螺栓应采用8.8级及以上高强度接头螺栓,螺母应采用10级高强度螺母,垫圈应采用单层弹簧垫圈。
接头处轨枕扣件采用相应型号接头扣件。
(4)动车运用所入段端咽喉区采用50Kg/m12号混凝土枕道岔,其他采用50Kg/m9号混凝土枕道岔,其中动车运用所出入段端咽喉区走行线上道岔采用60Kg/m轨12号混凝土枕道岔。
(5)动车运用所站线均采用一级碎石道碴,道床边坡为1:
1.5,道床顶宽采用2。
9m,道床厚度为0。
25m,曲线外侧不加宽。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1有砟线路铺设流程
线路施工工艺流程图
4.2有砟道岔铺设流程
4.3整体道床铺设流程
整体道床采用支承架法施工,即采用支承架或支承柱将钢轨架设到设计高程,固定好扣件和支承块再浇筑整体道床。
具体流程如下:
整体道床施工工艺流程图
5施工要求
5.1有砟轨道铺设
(1)铺碴
道砟的种类、规格应符合设计规定,道砟材料应符合现行的道砟标准。
铺轨前将碎石道床采用货车结合自卸汽车按设计数量运至铺轨现场,人工配合机械进行摊铺并碾压,铺碴压实后的碴面标高不高于枕底标高(预留5cm大机捣固量),顶面宽度允许偏差为+50/0mm。
多余道碴暂存放在路肩上及两线间,供补碴养路时用。
铺轨后,及时补足面碴并进行大型机械化养路.
(2)轨枕螺旋道钉硫磺锚固
轨枕螺旋道钉硫磺锚固前对锚固材料进行试验,包括水泥、硫磺、砂子.检测合格后,需进行锚固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批量锚固。
锚固前,轨枕预留孔内杂物和螺旋道钉上粘附物清除干净。
螺旋道钉应干燥.锚固时螺旋道钉用锚固架定位。
硫磺水泥注入孔内时的温度不得小于130℃,防止离析,一孔一次灌完。
灌浆深度比螺旋道钉插入孔内的长度大20mm。
锚固浆顶面应与承轨槽面平,溢出的残渣凝固后铲除整平。
道钉与承轨槽面垂直,歪斜不得大于2度。
锚固完成后,按规范要求对锚固质量进行抽检,锚固抗拔力不得小于60KN,并报监理工程师确认.
(3)铺枕
根据已测设的线路中桩,用麻线或细铁丝挂好轨枕边线,抬摆轨枕.枕木应方正,间距及偏斜允许偏差为±
20mm。
(4)铺轨
轨枕散布完成后,铲平承轨槽内余渣,按设计轨枕用量,在每节钢轨上划出枕木中心位置,在承轨槽上摆放胶垫,用撬棍将钢轨拨入枕木承轨槽内,依次方正枕木,轨枕方正后,将预先备好的弹条扣件按轨距挡板座→轨距挡板→弹条→平垫圈→螺母的顺序安放好,各部分都要与之相邻扣件靠贴,尤其是轨距挡板要与轨底边密贴。
先用管拧子将螺母初拧紧,再用大把将螺母拧紧到规定力矩,判断方法为弹条中部前端下颌应靠贴轨距挡板。
为保险起见,弹条扣件拧到位后,将螺母再拧四份之一圈。
钢轨联结完成后,将直线拨直,曲线拨圆顺,钢轨水平标高采用顺高就底的方法,重点顺平坑洼不平地段,使轨道不忽起忽落。
跨轨连接时,接头处的轨面高差和轨距线错牙:
不得大于1mm;
轨头相错量直线地段不得大于40mm,曲线地段不得大于40mm加缩短轨缩短量的一半。
(5)普通线路铺轨预留轨缝控制
计算预留轨缝
根据设计轨道标准和当地历史最高及最低轨温,按规定采用α=0。
0118(Tmax—t)L—C公式计算预留轨缝。
实际预留轨缝时,根据铺轨时轨排对中心偏移程度和平顺状态,略予加大,加大值不超过2mm.
预留轨缝的控制
铺轨现场设值班工程师,铺轨作业时,每2小时实测一次轨温,据此计算调整预留轨缝,按规定尺寸采用轨隙片预留轨缝,使新铺轨排的预留轨缝正确,符合理论要求。
轨排联结后,新铺轨排立即对中拨正,偏离中线不超过2cm,以减少轨道拨正后影响预留轨缝的精确度,并在铺轨过后,立即补足接头螺栓和轨枕扣件,拆除轨隙片,并在铺轨过后3天内,每天按规定的力矩复紧一次接头螺栓。
保证钢轨的接头阻力,使预留轨缝得到控制。
(6)初步整修线路
粗拨道:
螺栓上齐后将直线拨直,曲线拨圆顺;
细拨道:
按线路中桩拨正轨道,达到目视直线顺直,曲线圆顺。
起道:
采用顺高就低的方法,使轨道不忽起忽落,将轨底和吊板地段串实.
(7)道床捣固
将钢轨外侧40cm,内侧45cm范围内的道碴捣实,但轨枕中部60cm范围内严禁捣实。
(8)线路维修
线路铺好后,对线路进行养护,包括线路、道砟边坡外观整修,扣配件更换、涂油,补齐轨枕、更换失效轨枕,线路水平及方向整正。
(9)质量检查
严格按设计及规范要求对已铺线路进行全面检查。
5.2有砟道岔铺设
(1)按道岔桩位铺设底砟并压实,预铺20cm左右厚面砟并分层碾压密实,表面平整.
(2)汽车运岔枕至现场,吊车配合卸枕,按设计位置、标准间距排放整齐。
(3)汽车运送道岔钢轨至现场,利用吊车卸下,人工配合放至岔枕的承轨槽内。
(4)按设计图核对曲基本轨弯折支距,合格后方可连接钢轨。
(5)连接钢轨配件及轨枕扣件,先尖轨后辙叉,先直股后曲股,严格控制尖轨尖端轨距和直线尖轨轨头刨切起点两基本轨距离,并保证尖轨扳动力调至6000N以下。
(6)拨道整修、质量检查:
道岔铺设完毕进行拨道、串砟、找平等重点整道工作。
检查各部轨距和支距,顶铁与基本轨间隙大于1mm时,加调整片,尖轨与基本轨密贴,第二拉杆处动程为80mm,不密贴时,其间隙不得大于4mm.各部分螺栓拧紧,弹簧垫圈没有错口,呈压平状态,或拧紧螺栓扭矩力100~120N。
m.
(7)道岔铺设注意事项
岔枕按直股钢轨上所做出的岔枕间距标记摆放。
尖轨、基本轨组件,辙叉件所装的垫板因装卸搬移而引起窜离岔枕间距标记时,应先将垫板归位到标记位置处。
尖轨、基本轨组件、辙叉组件为装配状态。
已在厂内组装调试好;
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将组件拆卸成零件。
如现场铺设时出现岔枕孔与垫板孔不能对正时,应调整岔枕位置,切忌拆卸板件。
组件是按每组进行了厂内试铺,铺设时应按对应编号进行铺设,不允许互相窜铺。
道岔的端头,两尖轨的端头必须方正,以利于转化设备,内、外锁闭装置的灵活运动.
轨距块的安装按《道岔铺设图》的规定进行铺设.
销钉的安装按《道岔铺设图》的规定进行铺设。
紧固Ⅱ型弹条的螺栓,其拧紧程度以弹条下颏挨到调整楔为准。
砼岔枕的φ30螺钉涂铁道螺栓专用防护脂安装。
顶铁顶不到位,或影响尖轨密贴,可增加或减少调整片进行调整.
限位器两侧间隙不均匀时,可窜动限位器进行调整.轨距块离缝大于2mm时,可用较厚的轨距块进行调整.滑床台板出现空吊板时,最大可能是道床不平,可通过起、落道进行调整。
绝缘件必须按规定要求安装,以免引起电务设备的故障。
护轨各间隔尺寸可通过加减调整片来达到要求,起、落道时,整体起落应整体同步进行。
局部起,落道时,起道机的布设不应少于两台。
当φ30螺钉未拧紧时,禁止在轨件上做为支起点、落道,以防损坏
(8)质量检查
对已铺道岔进行全面检查,补齐或更换不合格扣配件、补齐轨枕、更换失效轨枕、整正道岔方向和水平等。
5。
3整体道床轨道铺设
(1)施工准备
对施工设计文件和施工资料进行会审;
对路基面、中线桩等进行现场复测,检查验收;
根据核准的施工文件及资料,编制钢轨铺设计划表,提出人工铺轨料计划,并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下达人工铺轨作业指导书并进行技术交底.
落实人工铺轨施工所需的人员、工具、机械设备,并调迁到位.
做好配合铺轨施工的其他工作。
(2)地基处理
整体道床施工前,按设计有求对库前30m区域进行水泥搅拌桩地基处理,处理后要求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150Kpa,既有路基面基坑开挖后,对基底进行夯实处理,夯实达到相应路基压实标准。
然后上部铺设100mm厚沥青贯入碎石层和150mm厚水泥稳定碎石,沥青贯入碎石采用A—140号石油沥青,水泥稳定碎石压实度要求≥98%,水泥最小剂量4%,详见《津保曹庄施轨—09~10》。
(3)绑扎整体道床底板钢筋
整体道床钢筋采用HRB335钢筋,钢筋以绑扎或焊接方式形成钢筋骨架,钢筋净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0mm。
钢筋进场后需按规范要求进行复试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加工绑扎;
每块道床板长6。
64m,每块道床板之间用传力杆连接,道床板间设置20mm宽伸缩缝。
伸缩缝布置详见《津保曹庄施轨—09~10》,最外侧传力杆距离道床板边缘为150mm—250mm,传力杆应间隔反向设置,固定后的传力杆必须垂直于伸缩缝,保证传力杆在同一平面上.
(4)架设钢轨、固定扣件及支承块
道床板钢筋绑扎完成后,架设钢轨、固定扣件及支承块.钢轨两头采用支撑架架起达轨面设计标高,然后按设计间距在钢轨上固定扣件及支承块,支承块露出整体道床20mm。
支承块进场前应进行检查和验收,其允许偏差应符合《客货共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1-2008)5。
1规定。
钢轨支撑架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应架设牢固,并与钢轨垂直。
每节25钢轨应安放支承架10-12榀,等间距布置.
据已测设的基桩,调整好钢轨的水平、规矩、高程和方向。
各种扣件应组装正确,螺栓用测力扳手拧紧,扭矩应一致。
可用道床同级的混凝土制成支墩代替部分支承架,支墩应牢固嵌入基底。
(5)支模浇筑整体道床混凝土
在钢筋施工完成后,进行模板施工。
模板采用组合模板拼制而成,成品经检验合格后使用,模板固定采用拉杆和支架联接固定,模板做到横平竖直,模板加工及安装在使用前做到如下几个方面:
钢模板使用前进行除锈、磨光处理。
②安装侧模板时,防止模板移位和凸出,并按照图纸要求预留沉降缝。
在模板外设立支撑固定,同时预埋PVC管,以保证拉杆能够取出。
③模板安装完毕后,对其平面位置、顶部标高、节点连接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检查。
④在模板安装的同时注意图纸预埋钢筋的安装,并用拉杆固定牢固,防止预埋钢筋在浇筑砼时发生偏移。
整体道床混凝土浇筑采用C40商混,利用混凝土自卸车加溜槽浇筑,浇筑自卸高度不得大于2m。
浇筑前检测混凝土坍落度,坍落度要求160+20mm,如发现离析现象,须经过拌和站的二次拌和后方能使用.浇筑过程中应按规定振捣密实,禁止振捣棒接触轨排。
并按规定预留混凝土抗压试块,浇筑完成后及时采用覆盖和洒水进行混凝土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
2MPa前不得在上行走,未达到5MPa前不得拆除模板及钢轨支承架。
整体道床板浇筑过程中应注意保持扣件的洁净,对钢轨、扣件及支承块表面加以覆盖.在浇筑过程中应随时检查轨面状态与支承块位置变化,发现超标情况及时校正。
(6)支模浇筑二次浇筑层混凝土
在整体道床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方可进行二次浇筑层施工,二次浇筑层混凝土标号为C40.二次浇筑层支模绑筋应严格按设计图纸尺寸施工,钢轨两侧混凝土采用角钢保护混凝土边缘.
(1)二次浇筑层顶面与钢轨轨面标高一致允许偏差+5mm。
浇筑前应对钢轨及扣件进行覆盖,保持洁净。
(2)钢轨两侧混凝土采用角钢保护混凝土边缘,角钢采用钩钉与主体混凝土连接。
(3)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采用覆盖和浇水进行混凝土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混凝土达到5MPa后方可拆除模板。
(7)线路清洁、维护
整体道床施工完成后对线路进行清洁和维护。
符合《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3—2003)的相关规定。
6.劳动组织
工地应配备专职负责人、领工员、技术人员、专兼职安全员,并配备专业劳务队伍。
人员配备表
负责人
1人
技术主管
专兼职安全员
工班长
2人
技术、质检、测量人员
5~6人
劳务人员
道岔作业
100人
线路作业
200人
整体道床作业
50人
7材料要求
按照《铁路物资管理办法》的规定,及时提报计划并接收由建设单位直接供应的物资和设备。
属建设单位统一组织招标采购的主要物资设备,根据设计文件按甲方规定的时限,分别填报规定的材料、设备清单报甲方,并与供应商签订供货合同;
其余工程材料按责任制自行采购,做好分供方的采购评审,保证物资按计划供应。
钢轨、轨枕以火车运送到当地,再以汽车运送到施工现场;
石砟等其他料采用汽车运送至施工现场.
8设备机具配置
主要施工机具
序号
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小型捣固机
台
20
配12个液压起道机,辅助整道
2
起道机
个
10
3
铝热焊设备
套
4
道岔整道机
08-475
5
铁路平板车
辆
6
电动振捣棒
7
水准仪
8
轨温表
块
9
抗拔仪
汽车吊
25t,吊卸轨料
11
自卸车
12
发电机
50kw
9质量控制及检验
9.1有砟线路控制
有砟轨道整道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符合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3—2003)规定: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测方法
轨距
+4、—2
万能道尺
轨向
直线(10m弦量)
尺量
曲线
水平
扭曲(基长6。
25m)
高低(10m弦量)
线间距
+20
轨面高程
+50、—30
水平仪测量
轨枕空吊板
8%
观察
道床厚度
+50
道床半宽
+50、—20
砟肩堆高
不得有负偏差
13
轨头相错量
直线地段
≦40
14
曲线地段
≦40加缩短轨缩短量的一半
15
轨枕间距
16
接头处高差和轨距线错牙
≦1
9。
2有砟道岔控制
有缝道岔铺设允许偏差应符合《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3-2003)9。
6条规定。
有缝道岔铺设允许偏差
检查项目
到发线
其他站线
道岔方向
导线支距(mm)
±
尖轨尖端(mm)
其他部位(mm)
-1
+3/-2
轨距加宽及递减
尖轨尖端至基本轨接头(‰)
按设计图
尖轨跟端(直向)向辙叉方向递减距离(m)
导曲线向前向后递减距离
直尖轨(m)
曲尖轨(m)
尖轨非工作边最小缘槽(mm)
-2
顶铁与尖轨或可动心轨轨腰的间隙(mm)
≤1
尖轨跟端非工作边与基本轨工作边开口距离(mm)
轨缘槽宽度(mm)
+3
接头
错牙、错台(mm)
≤2
头尾接头相错量(mm)
≤15
≤20
轨缝实测平均值与设计值差(mm)
岔枕间距、偏斜(mm)
尖轨尖端相错量(mm)
≤10
9.3整体道床轨道控制
道床板允许偏差符合《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3—2003)6。
4。
6条。
道床板顶面宽度
+10
道床板与承轨台顶面相对偏差
+5
道床板间伸缩缝宽度
中线
轨排组装架设允许偏差符合《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3-2003)6.7.3-1条: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
+5mm
+2mm/-1mm
2mm
扭曲
直线不得大于2mm/10m,曲线见下表
高低
直线不得大于2mm/10m
高程
轨底坡
1/35~1/45
曲线正矢允许偏差符合《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3-2003)6.7。
3-2条:
曲线半径(m)
缓和曲线正矢与计算正矢差(mm)
圆曲线正矢连续差(mm)
圆曲线正矢最大最小值差(mm)
≦650
>650
10安全及环保要求
10.1安全管理保证措施
(1)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以施工安全、人身安全、行车交通安全、财产安全为主,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做到岗位责任明确,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2)严格员工教育培训制度,参加施工的人员,必须接受安全技术教育,熟知和遵守本工种的各项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定期进行安全技术考核,合格者方能上岗操作。
(3)特殊岗位必须具有劳动安全管理部门频发的安全生产许可证.对于从事电气、起重等施工的特殊工种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并获得《安全操作合格证》后,方准持证上岗。
(4)施工现场必须具有相关的安全标示牌。
(5)每道重点工序开工前,制定详细的安全施工方案和作业指导书,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落实执行。
认真执行“一日三检制”,“交接班检查制”,发现问题立即采取措施解决,坚决把事故消灭在萌芽之前.对关键部位、岗位,时刻要设专人负责,制定防范措施。
10.2机械设备安全保证措施
(1)机械设备使用严格按照《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和《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执行。
(2)各种机械操作人员和驾驶员,必须持有操作合格证,不准操作人操作与操作证不相符的机械;
不准将机械设备给无操作证的人员操作,对机械操作人员要建立档案、专人管理。
(3)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本机说明书规定,严格做到:
工作前检查、工作中观察、工作后保养。
操作室严禁存放易燃易爆品,严禁酒后操作机械,严禁机械带病运转或超负荷运转.
(4)定期组织机电设备、车辆安全大检查。
对检查中查出的安全问题按照“三不放过”原则进行调查处理,制定防范措施,防止机械事故的发生.
10.3轨道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运输车辆严禁人、料混装;
运送混凝土作业时,车辆行驶速度不宜过快。
为保证运输车就位良好和安全进出,派专人指挥。
平交道口和狭窄的施工场地,设置“缓行"
标志,必要时安排人员指挥交通.
(2)铺枕、铺板作业施工场地内的轨枕应堆码整齐,上下同位,基底稳固,不超高。
吊枕时,吊机缓慢起动和制动,严禁陡然起动、陡然制动,防止碰伤轨枕。
施工人员站在起重臂作业范围以外,并不得在吊装作业过程中穿越作业半径。
(3)吊装作业各机械司机必须持证上岗,服从指挥。
混凝土枕吊装前仔细检查钢丝绳,并确认绑扎牢固后方可起吊,起吊时下层作业人员必须保持在安全距离以外。
(4)行车工作必须坚持集中领导,统一指挥,逐级负责的原则,必须严格执行调度命令,服从调度指挥。
禁止溜放,提活钩及手推调车.对位后,应加设防溜设施。
(5)夜间施工时,应加强照明设施.
(6)轨枕硫磺锚固过程中应建立消防保证措施,每处锚固点配备2套消防器材,并定期检查。
10.4环境保护措施
(1)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施工废水、生活污水按有关要求进行处理,不得直接排放。
清洗骨料的水和其他施工废水,采取过滤、沉淀或其他方法处理后方可排放,以此避免污染河道和周围环境。
施工机械的废油废水,采用隔油池等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