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升及更换支座专项施工方案全套资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00699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3.8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顶升及更换支座专项施工方案全套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顶升及更换支座专项施工方案全套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顶升及更换支座专项施工方案全套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顶升及更换支座专项施工方案全套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顶升及更换支座专项施工方案全套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顶升及更换支座专项施工方案全套资料.docx

《顶升及更换支座专项施工方案全套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顶升及更换支座专项施工方案全套资料.docx(6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顶升及更换支座专项施工方案全套资料.docx

顶升及更换支座专项施工方案全套资料

栖霞大桥消险改造工程

 

引桥梁体整幅顶升及支座更换

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南京润华市政建设

栖霞大桥消险改造工程项目经理部

2021年05月编制

 

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原则

第一节依据编制

1、《公路桥梁橡胶支座更换技术规程》(DB32/T2173-2021)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21)

3、《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H11—2004)

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60—2003)

5、《公路桥梁加固施工技术规范》(JTG/J23-2021)

6、《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7、《公路桥梁盆式橡胶支座》(JT/T391-2021)

8、设计图纸;

9、现场情况。

第二节编制原则

采用新工艺、新方法,确保工程安全,减少工程实施对交通和环境的影响。

在编制过程中,通过方案比选,推出能比较实际解决当前桥梁顶升的总体方案,并侧重工程的可实施性。

1、遵照国家现行的技术规范和标准;

2、充分发挥我公司专业优势,做到依靠科技,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做到方案最优化,确保顶升过程中结构的稳定和安全;

3、合理优化施工方案,尽量缩短工期;

4、坚持科学态度,积极创新;

 

第二章工程概况

第一节工程概况

栖霞大桥位于纬一路栖霞大道上,为跨越铁路的高架桥,起点位于迈化路东侧,跨过铁合金厂、二七油库、地方铁路三条铁路专用线、燕尧路、新十里长沟,与柳塘立交相接,全桥长843.54m.全桥由西引桥、主桥、东引桥三部分组成.桥梁全宽西引桥为26m,主桥为34m,东引桥由于位于柳塘立交的变速车道上,全宽由26m过渡到46.4m。

西引桥共计12跨,跨径组合为(24.54+10×25+25。

49)m,采用装配式预应力先张法空心板梁简支结构;东引桥共计11跨,跨径组合为(25。

134+4×24。

644+30+4×25+24。

54)m,采用装配式预应力先张法空心板梁及预应力简支T形梁结构。

引桥下部结构基础采用φ1。

0m钻孔灌注桩,柱式墩,1~11#、16#、17#墩为双柱墩,18~25#为三柱式墩,盖梁为预应力砼倒T梁。

第二节施工及作业要求

引桥球冠支座由于变形较大,根据设计要求:

引桥橡胶支座按原设计型号进行全部更换,其中D250×56mm球冠支座2548块,250×360×60mm板式支座48块。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引桥支座更换在不中断正常交通情况下,采用整幅单墩同步顶升的施工工艺来实施.顶升及更换支座的施工期间,需对过往车辆进行限载,大于30t的车辆禁止通行,且全桥过往车辆限速60Km/h,

第三节施工总平面及立面图

 

第三章施工计划

第一节工期计划

1、总体工期计划为:

60天。

2、具体工期安排:

序号

项目名称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1

施工准备

2

平台搭设

3

顶升更换

4

平台拆除

4

现场清理

第二节施工队伍安排及劳动力计划

序号

施工队名称

人数

任务划分情况

1

技术员

2

负责施工组织、指挥、协调等全面工作的管理

2

顶升组

20

更换桥梁支座

3

杂工

4

辅助工作

4

支架搭设

6

顶升作业平台搭、拆

合计

32

第三节机械设备计划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台)

备注

1

PLC控制同步顶推系统

24点

1

2

泵站

24点

1

3

千斤顶

50T

220

部分备用

4

位移监控设备

20

部分备用

5

发电机

2

6

临时支撑钢板垫片

T

1

7

运输车辆

2

第四章顶升更换支座施工方法

第一节施工总流程

具体施工总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第二节施工总体设计

一、顶升方式的选择

采用整幅单墩同步顶升.

二、顶升支撑点布置

1、支撑结构

顶升时保证梁体混凝土不受破坏,增大千斤顶对梁底和桥(墩)台混凝土的接触面积,使混凝土局部受压强度小于混凝土强度值,强度值安全系数超过1.5。

在梁底与千斤顶接触面垫Ф200*10m钢板,增大千斤顶对梁底混凝土的顶压面积,使梁底混凝土局部受压强度小于混凝土强度设计值(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取值,本桥梁板混凝土标号按C40计算,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26。

8N/mm2)。

2)千斤顶布置按单墩上部结构计算以综合工况最不利的东侧引桥最宽处第26跨空心板梁,桥宽46.4m,跨径24.96m,横桥向布置44片板梁为例。

①板梁自重:

V中=13。

5m3×42片=567m3

V边=15。

1m3×2片=30.2m3

G1=(567+30.2)×2.6T/m3=1553T(已包含钢筋自重)

②桥面系自重:

G2=46.4m×24.96m×0。

2×2.6T/m3=602T(已包含钢筋自重)

③防撞护栏自重:

G3=0。

35m3/m×24。

96m×3道×2。

6T/m3=68T(已包含钢筋自重)

最宽处第26跨单墩顶升总重:

G=(G1+G2+G3)×0.5=1111。

5T

单墩布置(44×2+2=90)个50吨千斤顶,其安全系数=(90×50)÷1111.5≈4,故在上部交通满足行驶速度不超过50Km/h及限载小于30t的条件下,能够满足顶升安全要求.

3)混凝土局部受压验算

施工中在千斤顶与板梁之间垫Ф200mm,厚度为10mm钢板,受压面积为31400mm2

根据荷载分布分析:

按90个顶升点计算,梁体局部承受荷载最大值约为1111。

5T÷90

=12。

35T(123.5KN)

局部受压强度:

123。

5×103N÷31400mm2=3。

93N/mm2,且3。

93N/mm2<=26。

8N/mm2。

完全满足抗压要求。

②桥墩(台)盖梁等结构受压状况同板梁。

4)千斤顶设备

本桥顶升千斤顶选用型号为50型千斤顶,高度为48mm,活塞最大行程15mm,置于支座附近。

 

5)千斤顶布置

通过最宽处第26跨单墩顶升验算,顶升安全储备系数不低于1.5倍(验算系数为4。

0倍),满足顶升要求,故T梁及板梁千斤顶布置如下图所示。

 

第三节施工准备

1、施工前期准备

1)熟悉图纸、施工方案、施工操作规程和施工现场。

2)做好详细的人员及设备组织,根据工程内容,做好下料单。

3)组织所有施工机械及机具设备进场,购置所需材料.

4)施工前召开技术交底会议并做好会议记录,参加人员为参与顶升的所有人。

做好技术交底。

5)做好相关交通告示及组织工作

6)搭设脚手架作业平台(具体详见第六章内容)。

2、顶升准备

顶升前在桥面上布置若干标高和中线观测点,精确测量各点的标高值及桥梁偏移情况,并好记录,确定各点的精确顶升高度。

并作好如下准备工作映

1)顶升系统可靠性检验;

原件的可靠性检验:

在正式实施顶升前,将以70%—90%的顶升力在现场饱压5小时,再次确认密封的可靠性。

液压油的清洁度:

液压油的清洁度是系统可靠的保证,本系统的设计和装配工艺,除严格按照污染控制的设计准则和工艺要求进行外,连接软管在工厂进行严格冲洗,封口后移至现场,现场安装完毕后进行10次空载运行,以排除现场装配过程中可能意外混入的污垢。

2)成立顶升指挥系统;

现场指挥组设总指挥1名,全面负责现场指挥作业,指挥组下设4个职能小组:

分别是检测组、控制组、液压组和作业组,负责相关的工作各职能小组设组长一名,与总指挥、副总指挥共同组成现场指挥组。

 

第四节顶升流程

顶升时,当梁体因局部应力的突然增大,造成应力集中现象。

当应力释放时,则会在梁体薄弱环节造成对梁体的破坏,结合这一特点,应对总的顶升量分割成几级小的顶升高度来完成。

1、顶升前准备工作

(1)顶升前系统不同人员排异检查

①顶升系统安装完成后应保证两人以上的排异检查,且应保证两人的排异检查的时间、工况等的隔离性,以保证顶升过程中的同步顶升系统能真实反映顶升过程中的的情况。

②排异检查的专业技术人员检查完毕后应各自出据检查报告给总指挥.

(2)人员工作细致分工

①顶升前应对参加同步顶升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明确的分工,并进行书面分工岗位的书面技术交底。

②书面交底内容应包括组织机构、分工岗位、岗位职责、紧急频道处理信号、信息渠道常用术语、及施工禁止项等.

③严禁未经岗位培训或刚培训不久的人员上岗操作,本次同步顶升工作均为多年岗位人员.

(3)信息反馈及传递渠道检查

①本次同步顶升的信息的传递工具为手持对讲机。

②顶升前应统一为施工当地未禁止的频道作为信息传递渠道。

应检查每部对讲机的有效沟通性及清晰性。

③顶升前应再次明确频道的禁止语、紧急语、急令等关键语言。

(4)进场工人安全教育及安全防护措施

①顶升前应保证对每个参加顶升人员的现场安全教育,强调安全的必要性、严格性、全员性、责任性。

②应根据公司规定签定安全责任制,落实到个人头上,不能流于形式。

③顶升期间严禁饮酒,酗酒,统一作息时间,以保证人员队伍精神的稳定性。

(5)其他准备工作

①顶升前应对梁体进行详细的检查,作好记录。

②顶升过程中应对顶升量和梁体纵横向高差进行监测。

2、千斤顶分组及安装空间

由于桥面宽度较大,为了保证顶升的同步性,以中央隔离墩为界宽度方向分为四个同步控制点,单墩布置两台泵站.

在千斤顶放置前,清理接触面或加垫薄钢板使其平整;连接管线、安装传感器等位移控制系统、安装防侧倾装置等系统.

当梁底高度空间不足以安装千斤顶时,对盖梁顶面保护层混凝土进行局部凿除,开凿面用环氧树脂砂浆找平。

为了保护梁体混凝土不发生掉角等局部破坏,在千斤顶与梁体之间安放一块200×200×10mm的钢板。

3、顶升设备安装调试

调试的主要内容包括:

液压系统检查;控制系统检查;监测系统检查;初值的设定与读取.

A.液压系统检查

v千斤顶安装牢固正确;

v油泵与千斤顶之间的油管连接必须正确、可靠;

v油箱液面,应达到规定高度;

v备用2桶液压油,加油必须经过滤油网;

v液压系统运行是否正常,油路有无堵塞或泄漏;

B。

控制系统检查

v系统安装就位并已调试完毕;

v各路电源,其接线、容量和安全性都符合规定;

v控制装置接线、安装必须正确无误;

v应保证数据通讯线路正确无误;

v各监控点信号正确传输

v各种阀门的工作状况是否正常,是否需要更换.

C.监测系统检查

v位移监测设备安装牢固、正确,没有遗漏;

v信号传输无误。

D.初值的设定与读取

v系统初始加载由液压工程师报告到总指挥最终由系统操作员录入。

v读取控制系统初值并归零。

4、试顶升

在各项安装完成后,由专业人员对安装好的系统进行线路复查并进行试顶。

试顶时,在专业人员统一指挥下将所有千斤顶慢慢加压至5Mpa,试顶升顶升高度1mm。

千斤顶受力时停止,观察千斤顶活塞活动情况及管线运行情况.如一切正常,将千斤顶卸载回初始状态,准备正式顶升.新采购或久置的油压千斤顶,因油缸内存有较多空气,开始使用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