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唯一的听众》 第2课时.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00270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14.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开课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唯一的听众》 第2课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公开课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唯一的听众》 第2课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公开课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唯一的听众》 第2课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公开课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唯一的听众》 第2课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公开课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唯一的听众》 第2课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开课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唯一的听众》 第2课时.docx

《公开课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唯一的听众》 第2课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开课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唯一的听众》 第2课时.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开课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唯一的听众》 第2课时.docx

公开课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唯一的听众》第2课时

11 唯一的听众

第课时

 1.继续学习通过抓住人物语言、神情、动作、心理等方面来表现人物的特点。

 2.通过朗读、理解、体悟相结合的方法,感受老教授的良苦用心和高尚的人格魅力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3.明确“我”在学拉琴的过程中心理和行动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重点】

 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难点】

 感受人与人之间真情的美好,让学生懂得被爱和爱人。

一、以点带面,品味全文。

 1.复习:

我们怎样学习写人的文章?

(抓住对人物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的描写来理解、体会。

 2.浏览全文,找出描写老人神态的关键词。

(平静)

 3.学生默读课文,思考:

课文中描写老人神态平静的句子总共出现了几次?

在文中标示出来。

 4.学生回答,小结。

PPT出示:

 A.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

 B.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

 C.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设计意图] 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运用已有的学习方法,学习和感悟新内容,温故而知新,学会理性学习,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讨论交流,指导理解。

 1.教师指导:

第一次“平静地望着我”。

PPT出示:

  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

 

(1)思考:

老妇人在什么情况下“平静地望着我”?

对“我”产生了什么影响?

 

(2)指导:

读课文,画出描写“我”的心理活动的语句。

 小结:

沮丧——充满了神圣感——沮丧——羞愧、兴奋。

 (3)读悟结合:

是谁给了“我”动力,让“我”的心理产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画出描写老教授语言的词句,读一读。

 A.“是我打扰了你吗,小伙子?

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儿。

 B.“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

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C.“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

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

 

(1)学生谈谈读过这三句话之后的体会。

 

(2)老师小结。

(从老人的几句话中,可以体会到老人的良苦用心,她在消除“我”的心理障碍,她在爱护“我”,鼓励“我”。

 (3)练习读好这三句话,再次感受老教授的良苦用心。

 (4)继续回到第一次“平静地望着我”,老人为什么能平静地看着“我”,她真的没有感受吗?

(老人在默默地看着“我”,实际上是在默默地鼓励“我”,给“我”信心和继续练琴的勇气。

 2.小组学习:

第二次“平静地望着我”。

PPT出示:

 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

 

(1)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

从老人平静的眼神中,你品味到了什么?

 

(2)找出描写老妇人语言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

 在老人耐心热情的帮助下,“我”的技艺在不断提高。

再读课文,说说老妇人的称赞和鼓励使“我”发生了什么变化。

(信心倍增,行动、心理均发生了变化。

 (3)小组讨论、交流。

 (4)老师检查、指导。

 3.自读自悟:

第三次“平静地望着我”。

PPT出示:

  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1)学生自读自悟。

 ①提示一:

这次老人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平静地望着我”的?

找到有关句子读一读。

 ②提示二:

“手指悄悄打着节奏”说明了什么?

(说明“我”琴艺有长进。

 ③提示三:

为什么说老人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请同学们思考一下:

这里虽然在写老教授,但从侧面我们感受到了什么呢?

(感受到了“我”的琴艺有了一定的长进。

 (3)小结:

如果说老教授善解人意的语言是有声的鼓励,那么她平静的神态,特别是每天早晨做“我”唯一的听众的举动,就是无声的激励。

 (4)引读:

 “只看见老人微笑着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着节奏。

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那双眼睛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里,那双眼睛使“我”战胜自卑,重树信心。

 4.学生自读课文第9、10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我”一直珍藏着一个怎样的秘密?

 

(2)专修音乐的妹妹对“我”的琴艺“大吃一惊”说明了什么?

 (3)妹妹“惊叫”的原因是什么?

 (4)当“我”听到老人不是聋子,而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时,感受到了什么?

心中会涌起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呢?

(感受到了教授的良苦用心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对老教授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5)有感情地读一读。

请读出你的惊讶、敬佩和感激。

 (6)评价。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思考、质疑,师生共同探究,围绕老教授的言行展开学习,帮助学生理解人物美好的心灵,理解老教授的话的真正含义,感受老教授爱护年轻人、培养年轻人的美好品质,领会文章的中心,最后理解课题的含义。

这个环节的设计,将阅读、感悟、审美、抒情融为一体,使阅读教学更加扎实、有效。

三、读写结合,拓展延伸。

 1.PPT出示句子,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PPT出示:

  A.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

 B.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

 C.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2.平静的神态背后,老妇人在想什么呢?

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发挥想象,描写一段老人当时的心理活动,可选一两处写一写。

PPT出示:

  A.当“我”沮丧地想离开小树林时,她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B.当“我”每天去小树林拉琴时,她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C.当“我”渐渐奏出真正的音乐时,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3.交流所写的内容,简单评议。

 [设计意图] 读写结合,为学生创造语文实践的机会,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既升华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把握,同时又运用文本中的语言,学生积累和发展了自己的语言,通过实践训练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四、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1.品读结尾。

PPT出示:

  那时,我总是不由得想起那位“耳聋”的老人,那清晨里我唯一的听众……

 

(1)思考:

“我”为什么总想起那位老人?

总想起唯一的听众?

 

(2)小结:

表达了“我”对老教授的无限敬佩、敬仰之情。

是她的循循善诱、积极鼓励、真诚无私的帮助,给了“我”信心,给了“我”力量,让“我”通过刻苦练习,最终获得了成功。

 2.总结。

 

(1)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礼物,是世界上最具感染力的催化剂,它能使人振奋,它能激人奋进,从而获得事业的成功,从课文中我们感受到了真情的美好,懂得了爱与被爱都很重要。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鼓励、帮助、关爱别人。

 

(2)延展:

同学们,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一些像老妇人一样,一直默默地鼓励和支持着你的人呢?

 [设计意图] 语文学习是“文”与“道”的统一,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实现内化、重塑和超越,进一步巩固、培养学生学会感恩、学会自强的美好情感。

 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表达了“我”对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

可以说,没有老教授的爱护和鼓励,就没有“我”的成功。

从这篇课文中我们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真情的美好,也懂得了被爱和爱人,希望在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感受真情的美好,也让别人感受我们的真情。

作业1

教材第50页第1,3题。

作业2

一、根据拼音填写恰当的汉字,组成词语。

yōu    久    静 

   愁    秀 

yí    式    妈 

   忘    动 

jìng 平    干    

环    眼    

二、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情不自禁 颤动

似乎  不可计数

尽管  折磨

三、在下面句子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  )这里没有父亲与妹妹的评论,(  )我仍然感到懊恼,(  )我觉得自己似乎又把锯子带到了树林里。

四、课外阅读。

战胜命运的孩子

  有两个孩子,一个喜欢弹琴,想当音乐家;一个爱好绘画,想当美术家。

不幸得很!

想当音乐家的孩子,突然耳朵聋了;想当美术家的孩子,忽然眼睛瞎了。

  孩子们都非常伤心,痛哭流涕,埋(   )怨命运的不公平。

  恰巧,有位老人从他们身边经过,听见了他们的埋怨。

老人走上前去,先对耳聋的孩子比画着说:

“你的耳朵虽然坏了,但眼睛还是明亮的,为什么不学绘画呢?

”接着,他又对眼睛瞎了的孩子说:

“尽管你的眼睛看不见了,但是耳朵还是灵敏的,为什么不改学弹琴呢?

  孩子们听了,心里一亮。

他们擦干了眼泪,开始了新的追求。

  说也奇怪,改学绘画的孩子,渐渐感到耳聋后反而更好,因为,他可以避(   )免一切干扰,使自己的精力高度集中。

改学弹琴的孩子,慢慢地也觉得失明反倒有利,因为他能够免除许多无谓的烦恼,使心思无比集中。

  果然,耳聋的孩子后来成了美术家,名扬四海,成绩卓越;眼睛瞎了的孩子也成了一个很有成就的音乐家,名满天下,技艺超群。

  美术家和音乐家又遇到了那位老人,他俩十分激动,因为是他给了他们生命的希望,让他们成为最好的自己。

  老人笑着说:

“不用谢。

事实证明,只要努力,当命运堵塞(   )了一条道路的时候,它常常还会留下另一条道路的。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写在括号里。

2.为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心里一亮(  )

A.光线强 B.声音大 C.心胸开朗

(2)无谓的烦恼(  )

A.不用说 B.没有意义;毫无价值

3.老人的哪些话使两个孩子开始了新的追求?

用“  ”画出来。

 

4.读了这篇短文,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参考答案】

一、悠 幽 忧 优 仪 姨 遗 移 静 净 境 镜

二、jīn chàn sì shǔ jǐn mó

三、虽然 但 因为

四、1.mán bì sè 2.

(1)C 

(2)B 3.第三自然段中:

先对耳聋的孩子比画着说:

“……为什么不改学弹琴呢?

” 4.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对生活失去信心,只要努力,就能把握自己的命运。

--无私助人用心良苦

 1.整节课教学思路清晰,能紧扣本单元及本课课后练习中的重点内容展开教学,课堂学习目标更明确、更有针对性。

如在课堂上多次抓住难理解的句子让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找出描写老人语言、神态的句子,学习描写人物的写作方法,体会字里行间所表达的情感等。

 2.注重情感内化。

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内化情感。

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我自始至终用充满激情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情感。

通过同桌互读、师生互读、评价读、比赛读等形式,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深化对文本的理解,促使他们将感知转化为深刻的感悟。

从整节课的教学过程来看,学生读书的时间比较充分,达到了预期的读书效果。

 3.重视语言文字的训练。

在教学中适时渗透了多种语言训练内容,如引号的用法,想象说话等,使课堂教学更加扎实有效。

 课堂开放性不够,教师牵引得比较紧。

主要体现在整个过程都是老师逐层抛出问题,一步一步领着学生分析理解课文,每个环节都完全在老师的牵引下完成,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得不够好。

对于学生能理解的内容如“我”和老人怎样相识的就不用讲解,要敢于跳出来,站在更高的角度建构,这样既节省时间,又使课堂更高效。

 针对这样的问题,如果再上这节课,我将进行以下修改:

以一个大问题总领全文:

这是一位怎样的老妇人?

让学生找出有关的语句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汇报时让学生尽情地表达,我再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出示有关句子和段落重点点拨,进行朗读指导,体会老教授的关爱和鼓励是“我”刻苦练琴的巨大精神力量。

最后总结写作方法——语言、神态和心理描写。

这样的设计更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的帮扶作用也得到体现,学生情感更加容易激发,对于问题的理解会更加深刻。

 1.有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