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蒸发器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000834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9.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设计蒸发器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课程设计蒸发器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课程设计蒸发器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课程设计蒸发器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课程设计蒸发器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程设计蒸发器Word下载.docx

《课程设计蒸发器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设计蒸发器Word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程设计蒸发器Word下载.docx

假设各效传热面积相等,并忽略热损失。

(3)设备型式:

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

(4)厂址:

四川绵阳。

(5)工作日:

每年300天,每天24小时连续运行。

二、基本要求

(1)设计方案的简介:

对确定的工艺流程及蒸发器型式进行简要论述。

(2)蒸发器的工艺计算:

确定蒸发器的传热面积。

(3)蒸发器的主要结构尺寸设计。

(4)绘制工艺流程图及蒸发器设计条件图。

(5)设计结果汇总。

(6)对设计过程的评述和有关问题的讨论。

(7)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三、参考资料

[1]中国石化集团上海工程有限公司等.化工工艺设计手册(第四版上、下册).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2]尾范英郎(日)著.徐忠权译.热交换设计手册.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1981.

[3]时钧,汪家鼎.化学工程手册.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1996.

[4]卢焕章.石油化工基础数据手册.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1982.

[5]陈敏恒,丛德兹.化工原理(上、下册)(第二版).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

[6]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原理教研室.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大连: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

[7]柴诚敬,刘国维,李阿娜.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天津: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目录 

II 

目 

录 

设计方案简介 

.......................................... 

1.1 

设计方案论证 

............................................. 

1.2 

蒸发器简介 

............................................... 

1

设计任务 

.............................................. 

2.1 

估算各效蒸发量和完成液浓度 

............................... 

3

2.2 

估算各效溶液的沸点和有效总温度差 

......................... 

2.3 

加热蒸汽消耗量和各效蒸发水量的初步计算 

................... 

2.4 

蒸发器传热面积的估算 

..................................... 

7

2.5 

有效温差的再分配 

2.6 

重复上述计算步骤 

......................................... 

8

2.7 

计算结果列表 

............................................ 

11 

蒸发器的主要结构尺寸的计算 

........................... 

12

3.1 

加热管的选择和管数的初步估算 

............................ 

3.2 

循环管的选择 

12 

3.3 

加热室直径及加热管数目的确定 

3.4 

分离室直径和高度的确定 

.................................. 

3.5 

接管尺寸的确定 

13 

蒸发装置的辅助设备的选用计算 

15

4.1 

气液分离器 

15 

4.2 

蒸汽冷凝器的选型设计 

.................................... 

评述 

................................................. 

19 

5.1 

可靠性分析 

5.2 

个人感想 

................................................ 

参考文献 

20

第一章绪论

多效蒸发的目的是:

通过蒸发过程中的二次蒸汽再利用,以节约蒸汽的消耗,从而提高蒸发装置的经济性。

目前根据加热蒸汽和料液流向的不同,多效蒸发的操作流程可以分为平流、逆流、并流和错流等流程。

本设计根据任务和操作条件的实际需要,采用了并流式的工艺流程。

下面就此流程作一简要介绍。

并流流程也称顺流加料流程(如图1),料液与蒸汽在效间同向流动。

因各效间有较大的压力差,液料自动从前效流到后效,不需输料泵;

前效的温度高于后效,料液从前效进入后效呈过热状态,过料时有闪蒸出现。

此流程有下面几点优点:

①各效间压力差大,可省去输料泵;

②有自蒸发产生,在各效间不必设预热管;

③由于辅助设备少,装置紧凑,管路短,因而温度损失小;

④装置操作简便,工艺条件稳定,设备维修工作减少。

同样也存在着缺点:

由于后效温度低、浓度大,因而料液的黏度增加很大,降低了传热系数。

因此,本流程只适应于黏度不大的料液。

随着工业蒸发技术的发展,蒸发设备的结构与型式亦不断改进与创新,其种类繁多,结构各异。

根据溶液在蒸发中流动情况大致可分为循环型和单程型两类。

循环型蒸发器可分为循环式、悬筐式、外热式、列文式及强制循环式等;

单程蒸发器包括升膜式、降膜式、升-降膜式及刮板式等。

还可以按膜式和非膜式给蒸发器分类。

工业上使用的蒸发设备约六十余种,其中最主要的型式仅十余种。

本设计采用了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下面就其结构及特点作简要介绍。

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如图2)又称标准蒸发器。

其加热室由一垂直的加热管束(沸腾管束)构成,管束中央有一根直径较大的管子叫做中央循环管,其截面积一般为加热管束截面积的40%~100%。

加热管长一般为1~2m,直径25~75mm,长径比为20~40。

其结构紧凑、制造方便、操作可靠,是大型工业生产中使用广泛且历史长久的一种蒸发器。

至今在化工、轻工等行业中广泛被采用。

但由于结构上的限制,其循环速度较低(一般在0.5m/s以下);

管内溶液组成始终接近完成液的组成,因而溶液的沸点高、有效温差小;

设备的清洗和检修不够方便。

其适用于结垢不严重、有少量结晶析出和腐蚀性较小的溶液。

并流加料三效蒸发的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第二章设计任务

估算各效蒸发量和完成液浓度

总蒸发量:

W=11000*(1-0.047/0.237)=8819

设三效蒸发:

W1:

W2:

W3=1:

1.1:

1.2

W=W1+W2+W3=3.3W

W1=8819/3.3=2672.4kg/h

W2=1.1*2672.4=2039.7kg/h

W3=1.2*2672.4=3206.9kg/h

得到各效料液浓度:

X1=FX0/(F-W1)=11000*0.047/(11000-2672.4)=0.0621

X2=FX0/(F-W1-W2)=11000*0.047/(11000-2672.4-2939.7)=0.0960

X3=0.237

估算各效溶液的沸点和有效总温度差

P1=500KPaPk=20KPa

各效之间的平均压差:

∑△P=P1-Pk=500-20=480KPa

ΔPi=ΣΔP/3=160KPa

故P1=500-ΔPI=500-160=340KPa

P2=P1-ΔPi=340-160=180KPa

P3=20KPa

对第一效:

查的常压下浓度为6.21%的NaOH沸点为101.6℃

Δ'=101.6-100=1.6℃

查的二次蒸汽为640KPa时的饱和温度为T1'=137.7℃r'=2155.2KJ/Kg

Δ'=0.0162*(137.7+273)2/2155.2*1.6=2.0℃

液层的平均压力Pavi=340+1014*9.81*1.5/(2*103)=347.5KPa

此压力下的水的沸点138.5℃

Δ''=138.5-137.7=0.8℃

取Δ'''=1℃

则第一效溶液的温度t1=T1'+Δ'+Δ''+Δ'''=137.7+1.6+0.8+1=141.1℃

对第二效:

查的9.6%的NaOH溶液沸点为102.8℃

Δ'常=102.8-100=2.8℃

二次蒸汽在180KPa时饱和温度为T2'=116.6℃r2'=2214KJ/Kg

Δ'=0.0162*(116.6+273)2/2114*2.8=3.1℃

液层的平均压力Pav2=180+1060*9.81*1.5/(2*103)=187.7KPa

此时水的沸点为118℃

Δ''=118-116.6=1.4℃

第二效溶液温度t2=T2'+Δ'+Δ''+Δ'''=116.6+3.1+1.4+1=122.1℃

对第三效:

查的23.7%的NaOH溶液沸点为110℃

Δ'常=110-100=10℃

二次蒸汽在20KPa时饱和温度为T3'=60.1℃r2'=2355KJ/Kg

Δ'=0.0162*(60.1+273)2/2355*2.8=7.6℃

液层的平均压力Pav3=20+1239*9.81*1.5/(2*103)=29.1KPa

此时水的沸点为68.2℃

Δ''=68.2-60.1=8.1℃

第二效溶液温度t3=T3'+Δ'+Δ''+Δ'''=60.1+7.6+8.1+1=76.8℃

查的500KPa下饱和蒸汽温度为151.7℃汽化潜热为3113KJ/Kg

有效温度差∑Δt=(Ts-tk')-∑Δ

∑Δt=151.7-60.1-26=65.6℃

2.3求加热蒸汽量及各效蒸发量

第一效为沸点加料有:

T0=t1=141.1℃

热利用系数η=0.98-0.7*(0.0621-0.0477)=0.978

则W1=η1D1r1/r'1=0.978*2113/2155.2*D1=0.959D1

η2=0.98-0.7*(0.096-0.0621)=0.956

W2=η2[W1r2/r'2+(FCpo-W1Cpo)(t1-t2)/r'2]=0.896W1+340.2

η3=0.98-0.7*(0.237-0.096)=0.881

W3=η2[W1r2/r'2+(FCpo-W1Cpo-W2Cpo)(t2-t3)/r'3]=0.694W1+677.5

W1+W2+W3=8819KJ/Kg

解得:

W1=3012KJ/Kg

W2=3039KJ/Kg

W3=2767.8KJ/Kg

D1=3140.8KJ/Kg

2.4蒸发传热面积估算

Si=Qi/KiΔti

Q1=D1*r1=3140.8*2113*103/3600=1.843*106w

Δt1=T1-t1=151.7-141.1=10.6℃

S1=1.843*106/(1500*10.6)=151.9m2

Q2=W1r2'=3012*2214*1000/3600=1.852*106

Δt2=T2-t2=137.7-122.1=15.6℃

S2=1.852*106/(1000*15.6)=118.7m2

Q3=W2r3'=3039*2355*1000/3600=1.988*106

Δt3=T3-t3=116.6-76.8=15.6℃

S3=1.988*106/(600*39.8)=83.2m2

误差:

1-Smin/Smax=1-83.2/151.9=0.45误差过大

有效温差的再分配

S=(S1Δt1+S2Δt2+S3Δt3)/∑Δt=(151.9*10.6+118.7*15.6+83.2*39.6)/65.6=103.3m2

重新分配有效温差Δt1'=S1/S*Δt1=151.9/103.3*10.6=15.6℃

Δt2'=S2/S*Δt2=118.7/103.3*15.6=17.9℃

Δt3'=S3/S*Δt3=83.2/103.3*39.8=32.1℃

2.6重复上述计算

计算个料液浓度,由所求的的各效蒸发量可得各效料液浓度:

X1=FX0/(F-W1)=11000*0.047/(11000-3012)=0.065

X2=FX0/(F-W1-W2)=11000*0.047/(11000-3012-3039)=0.104

计算各料液的温度,因末效完成液浓度和二次蒸汽压力均不变,个温度损失视为恒定值,故末效温度任为76.8℃

t3=76.8℃

T3=T2'=t3+Δt3'=76.8+7.6+8.1+1=93.5℃

由第二效蒸汽温度T2'以及第二效料液浓度X2查杜林线图得到第二效料液沸点为102.1℃。

而由液柱静压力及流动阻力引起的误差视为不变,则可得到第二效温度为:

t2=tA2+Δ2"+Δ2'''=102.1+0.8+1=103.0℃

同理T2=T1'=t2+t2'=103.5+17.9=121.4℃

由T2以及第一效料液浓度查杜林线图得到第一效料液沸点为128.6℃

则第一效的料液温度为t1=tA1+Δ1"+Δ1'''=128.6+2.0+1=131.6℃

重新分配各效温度情况列于下表:

效次

加热蒸汽/℃

151

121.4

93.5

有效温差/℃

15.6

17.9

32.1

料液温度/℃

131.6

103.0

76.8

各效热量恒算:

第一效η=0.98-0.7*(0.065-0.047)=0.967

则W1=η1D1r1/r'1=0.967*2113/2245.6*D1=0.950D1

η2=0.98-0.7*(0.104-0.065)=0.953

W2=η2[W1r2/r'2+(FCpo-W1Cpo)(t1-t2)/r'2]=0.81W1+488.6

η3=0.98-0.7*(0.237-0.104)=0.887

W3=η2[W1r2/r'2+(FCpo-W1Cpo-W2Cpo)(t2-t3)/r'3]=0.635W1+827.8

W1=2980.3KJ/Kg

W2=3029.7KJ/Kg

W3=2809.0KJ/Kg

D1=3137.2KJ/Kg

与第一次计算结果比较:

|1-2980.3/3012|=0.011

|1-3029.7/3039|=0.003

|1-2809/2767.8|=0.014

相对误差都在0.05一下,故各效蒸发量计算合理。

蒸发传热面积的计算:

Q1=D1*r1=3127.2*2113*103/3600=1.841*106w

Δt1=15.6℃

S1=1.841*106/(1500*15.6)=98.7m2

Q2=W1r1'=2980.3*2245.6*1000/3600=1.859*106

Δt2'=17.9℃

S2=1.859*106/(1000*17.9)=103.8m2

Q3=W2r2'=3029.7*2270.2*1000/3600=1.911*106

Δt3=32.1℃

S3=1.911*106/(600*32.1)=99.2m2

1-Smin/Smax=1-98.7/151.9=0.04误差<

0.05,故迭代计算结果合理。

取平均传热面积S=100.5m2

2.7计算结果列表

冷凝器

加热蒸汽温度Ti/℃

60.1

操作压力pi'KPa

340

180

溶液温度ti/℃

完成液浓度Xi/%

6.5

10.4

23.7

蒸发量Wi/kg*h-1

2980.3

3029.7

2809.0

蒸汽消耗量D/kg*h-1

3137.2

传热面积Si/m2

100.5

蒸发器的主要结构尺寸的计算

加热管的选择和管数的初步估算

所需管子数n=S/πd0(L-0.1)

其中 

S—蒸发器的传热面积,m2,由前面的工艺计算决定 

d0—加热管外径,m 

L—加热管长度,m,取 

L=2m, 

管径d0=57mm

n=100.5/(3.14*0.057*1.9)=295.5≈296根

正三角形排列如图所示:

循环管的选择

由经验公式循环管内径:

Di=√(0.4-0.1)ndi

因为S较大,取:

Di=√(0.4n)di

所以Di=0.548m

选取φ630×

20mm

按正三角形排列,管束中心在线管数

nz=1.1*√296=19根

加热室内径Di=t(nc-1)+2b'

其中t为管心距,取0.07m, 

b=1d0

Di=0.07*(19-1)+2*1*0.057=1.374m

3.4分离室直径和高度的确定

分离室的体积V=W/3600Ρu

其中W为某效蒸发器的二次蒸气流量,ρ为某效蒸发器的二次蒸气的密度,U为蒸气体积强度, 

一般允许值为1.1—1.5m3/(m3·

s) 

取W=W3=2809kg/h,ρ=0.2668kg/m3 

U=1.1m3/(m3·

s)。

所以V=2.959m3

分离室高度和直径的关系为:

V=πd2H/4d=di=1.374

求得H=1.997m

接管尺寸的确定

3.5.1 

热蒸汽进口,二次蒸气出口,其中Vs 

为流体的体积流量

流体进出口的内径d=√(4Vs/πu)

因为第一效流量最大,所以取其为计算量

Vs=2809/3600/0.124=6.293m3/s

取流速为25m/sd=√(6.293*4/25π)=0.5663m

取管为φ570×

则实际流速为u=4*6.293/3.14*0.52=32.06m/s

3.5.2 

溶液进出口,因为第一效的流量最大,所以取其为计算量

Vs=11000/3600/1170=0.00261m3/s

因为其流动为强制流动,u 

=0.8--15 

m/s,所以取u 

m/s 

则有

d=√(4*2.61*10-3/3.14*3)=0.0332取管φ38×

2.5

则实际流速为u=4*0.0332/3.14/0.032=43.40m/s

3.5.3 

冷凝水出口

其中Vs 

Vs=Ws/p=2809/3600/998=7.818*104m3/s

按自然流动的液体计算,u=0.08—0.15 

m/s,取u=0.12m/s,则计算出

d=√(4*7.818*10-4/3.14/0.1)=0.099m

取管φ108×

10实际流体流速为

u=4*7.818*10-4/3.14/0.12=0.099m/s

蒸发装置的辅助设备的选用计算

4.1.1 

本设计采用的是惯性式除沫器,其主要作用是为了防止损失有用的产品或防止污染冷凝液体。

其性能参数如表 

表 

0-1 

惯性式除沫器性能参数如表

捕捉雾滴的直径 

压力降

分离效率

气速范围

>

50μm

196~588KPa

85~90 

常压12~25m/s减压>

25m/s 

4.1.2 

分离器的选型 

由D0≈D1 

D1:

D2:

D3:

=1:

1.5:

2.0 

H=D-3 

H=(0.4~0.5)D1 

D0-二次蒸汽的管径,m 

D1-除沫器内管的直径,m 

D2-除沫器外管的直径,m 

D3-除沫器外壳的直径,m 

H-除沫器的总高度,m 

h-除沫器的内管顶部与器顶的距离,m,m 

所以 

D1= 

D0=0.57 

D2=0.855m 

D3=1.14m 

H=D3=1.14m 

h=0.5D1=0.285m

4.2.1 

本设计采用的是多层孔板式蒸汽冷凝器,其性能参数如表

水气接触

压强

塔径范围

结构与要求

水量

面积大

1067~2000Pa

大小均可

较简单

较大

4.2.2 

蒸汽冷凝器的选型 

1.冷却水量的确定 

查多孔板冷凝器的性能曲线得18kPa的进口蒸汽压力,冷却水进口温度

20℃,1m3冷却水可冷却蒸汽量为X=53Kg,得VL=2809/53=53m3/h 

2、冷凝器直径

取二次蒸汽的流速u=15m/s

D=√(4W/πρu)=√(4*2809/3600/3.14/15/0.124)=0.731

3、淋水板设计

因为D>

500mm,取淋水板8块

淋水板间距以经验公式Ln+1=0.7Ln 

计算,取L末=0.15m 

即L7=0.15m.依次计算出:

L6=L7/0.7=0.21

L5=L6/0.7=0.30

L4=L5/0.7=0.43

L3=L4/0.7=0.61

L2=L3/0.7=0.87

L1=L2/0.7=1.24

L0=L1/0.7=1.77

弓型淋水板的宽度 

B‘=0.8D=0.8×

649=519.2mm 

B=0.5D+50=0.5×

649+50=374.5mm 

其中B‘为最上面的一块板,B为其它板 

淋水板堰高h,取h=50mm

淋水板孔径 

冷却水循环使用,取8mm

淋水板孔数 

淋水孔流速u0=√ηφ(2g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