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天气系统教学设计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99976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64.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天气系统教学设计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常见天气系统教学设计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常见天气系统教学设计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常见天气系统教学设计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常见天气系统教学设计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见天气系统教学设计方案.docx

《常见天气系统教学设计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天气系统教学设计方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常见天气系统教学设计方案.docx

常见天气系统教学设计方案

 

教案名称:

常见天气系统

设计人:

刘冠琪

学院:

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专业:

10级地理科学

学号:

101101022

常见天气系统

——选自高中必修一地理教材第二章第3节

●一课标解读

●二教材分析

●三教学目标

●四教学重难点

●五教学方法与学法指导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七板书设计

 

一课标解读

1.课标要求:

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2.课表解读:

根据课标要求,设计一课时的授课。

本课时主要学习锋面天气系统的特点。

3.我的看法:

课表旨在使学生能阅读和简要分析天气图,并解释天气变化现象。

另外还可以结合我国主要天气系统,使得具有实践性。

二教材分析

1.本节内容是本单元知识结构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冷锋、暖锋两类锋面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特征是本课教学重点,关键是理解冷暖气团势力的强弱和锋面的移动状况。

学生在分析了冷、暖锋的运动及其控制下的天气之后,便可以“水到渠成”地得出第三类锋面(准静止锋)的运动状况及其控制下的天气。

3.本课的学习还为后面的气象灾害的学习提供了理论基础。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一:

理解不同锋面系统得活动规律与天气特点。

二:

可以根据近期天气情况的变化对将来一段的天气形势做出预测。

三:

了解天气变化与不同天气系统之间的关系和天气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得影响2.过程与方法:

一:

会运用简易天气形势图分析各地天气系统及天气变化趋势。

二绘制冷暖锋示意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

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树立应用知识为生产服务的理念。

二:

树立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冷暖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特征。

教学难点:

冷锋、暖锋、准静止锋过境时的降雨特点。

五教学方法与学法指导

1.让学生识图、辨图,启发诱导,精讲多练。

2.运用对比,分析冷锋和暖锋以及高压系统和低压系统的异同。

3.以提问导读,以图像导思(图示法),以个案导学(练习法),列表比较分析(比较法),运用左、右手定则判断,使学生学会从静态途中予以动态分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课前要求同学们务必做到:

收看天气预报,了解近期气象状况;收集各种气象报告及台风相关消息;收集天气谚语;观察家中水池防水时汇水处漩涡流动方向。

六教学过程设计(45分钟教学)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程序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

 

实践应用

 

视频:

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

天气预报大家并不陌生,但你知道天气预报是由何而来的吗?

它是根据卫星云图上的天气系统的变化来预测出来的。

本节课我们就一同了解几种常见的天气系统。

1.单一冷、暖气团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2.冷、暖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对某一地区天气的影响。

3.谚语:

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

4.高、低压系统中水平气流运动状态。

5.台风的形成和“秋高气爽”天气的成因。

 

1、举锋面系统控制下的天气和气压系统控制下的天气

2、呼应课前,根据材料让学生制作一则简单的天气预报。

 

引出学生未知的知识

 

让学生思考尝试回答,然后归纳总结,教师做为一个参与者从中启发引导,逐步实现知识的呈现。

 

分组讨论天气预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常见天气系统

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形成知识与能力,对知识点强化记忆

 

引导学生结合实际判断天气系统对天气影响。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具体教学设计:

【学生课前准备】

收听、收看这一、两周的天气预报,了解近期的天气状况;收集与台风、寒潮相关的资料;收集几条天气谚语。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两天有代表性的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前半部分(除去城市天气预报部分)的录像片。

提出问题:

1.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会经历不同的天气变化,那么你可知道这些变化着的天气是如何形成的?

是谁导演了它的发生、发展和演化呢?

2.天气预报员又是根据什么来预测和预报未来天气的变化呢?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这些问题。

\

【师生互动学习新课】

(一)锋和天气图片展示、观察思考:

(多媒体展现)

(1)学生观察画面变化;

(2)气团是什么?

按性质如何划分?

(3)降水为何发生在冷暖气团的交汇处.而不单纯发生在冷气团或暖气团控制的一侧?

俗语说“山雨欲来风满楼”,风是大气的一种运动,你能否从大气的运动角度分析这一问题。

诱导分析:

(1)分析,讨论气团概念、气团交界面产生降水的原因。

(2)认识锋面及形成的天气。

动画演示、分析概括类型:

(1)动画展示课文P45图2.19冷锋及其天气、图2.20暖锋及其天气示意图,动态形象地展示冷、暖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出现的天气现象和天气变化,变宏观为微观的可视现象。

(2)点拨指导学生学习障碍,分析、概括师生共同得出锋面有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三种类型,锋面两侧气团的移动方向、代表的符号。

激发引导、对比分析:

(1)多媒体画面展示锋面动态移动图对比分析锋面两侧气团的移动方向、代表符号,锋面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气温、湿度、气压和天气变化。

(2)师生合作分别在黑板、笔记本上画出冷锋、暖锋示意图。

(3)学生合作学习,根据冷暖锋特点,找出同桌所画示意图有无问题并加以帮助改正。

(4)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本小组的疑难问题寻求其他小组帮助解决。

学生自主完成多媒体表格内容。

表格内容。

类型

形成

天气变化

过境前

过境时

过境后

冷锋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

天晴、气温较高、气压较低

起风、阴天、降水(发生于锋后)

天晴、气温较低、气压较高

暖锋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

天晴、气温较低、气压较高

起风、阴天、降水

(发生于锋前)

天晴,气温较高,气压较低

学以致用:

出示问题.讨论回答:

(1)解释“一场秋雨,一场寒”、“一场春雨,一场暖”(冷锋过境后、暖锋过境后)。

(2)P45活动。

师生合作,阅读分析,得出结论。

(3)影响我国天气的锋面主要是什么类型的锋?

各形成什么特殊天气?

(冷锋、冬季的寒潮、北方夏季的暴雨、北方春季的沙尘暴)

【学生总结感受收获】

1、明确了常见天气系统锋面系统、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形成及对天气的影响。

2、知识的前后联系如水平运动的物体偏向规律因此今后的学习要注意复习巩固。

3、遇到特征相似的事物会用比较法帮助学习了。

4、地理与现实生产、生活太密切了,地理确实有用。

【留下问题,学生思考】

经过学习冷锋和暖锋,那么对于准静止锋的学习,应该让学生自己主动学习,从而检验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老师提出问题:

清明时节雨纷纷的原因。

探讨梅雨发生的季节与地区

准静止锋的特点

 

七、板书设计

《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北京市平谷区府前街6号张晓立

课标要求:

 

1.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与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2.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内容由三部分组成:

锋与天气,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案例——台风、寒潮及其危害。

 

锋与天气,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这两部分的内容都是先介绍一些基本概念,如气团(冷气团、暖气团)、锋(锋面、锋线)、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等等,然后再说明受这些天气系统的影响,会带来怎样的天气或天气会有怎样的变化过程。

最后都安排有一活动,这些活动既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又突出了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在学习本节时已是10月中旬,此时本地可能会出现冷锋天气或高压控制下的晴朗天气,学习时可以根据当时的天气状况适当调整学习的顺序。

 

本教学设计,将锋与天气和寒潮设计为第一课时。

利用分组讨论做图法、案例探究法组织学生学习锋面这一类常见天气系统。

 

教学目标:

 

1.运用图片或简易图,说出锋的形成过程以及类型;

 

2.学生阅读和简单分析天气图,解释锋面造成的天气变化过程;

 

3.结合案例,说出灾害性天气──寒潮的形成,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

 

锋面系统的形成及其造成的天气变化过程。

 

教学难点:

 

锋面系统造成的天气变化过程的描述。

 

教学方法:

 

分组讨论做图法,案例探究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准备

打开教室多媒体设备。

分发学案。

 

 

学习内容导入

激发学习兴趣

 

 

播放视频“天气预报”。

提示学生。

1.注意观察天气的图变化。

2.注意主持人的语言。

观看视频。

 

以“某日天气预报”这一视频引入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兴趣和探究欲望,

 

引入新课:

不同地区不同时间不同的天气状况是受不同的天气系统影响的。

板书:

天气系统──锋面

记笔记。

初步接触“天气系统”这一概念。

确定学习目标。

 

 

 

 

 

 

 

锋的定义

 

 

 

 

 

 

 

 

 

锋面的分类

 

锋面系统是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我国的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大都与锋面有联系,请大家阅读教材P41和学案资料图一,思考问题:

1.什么是气团?

2.什么是锋面?

锋线?

锋?

阅读材料。

思考问题。

小组讨论。

代表发言。

[预期效果]学生讨论可能比较激烈,因为问题比较简单,教师不做过多讲解。

学生利用学案,通过小组讨论,理解什么是锋。

为后面锋的分类和锋面天气打基础。

 

引导学生阅读学案图片

 

 

要求学生在学案指定位置画出冷锋和暖锋形成的侧视图。

阅读材料。

画图。

[预期效果]

学生完成的图形可能有很多问题和不足,暂时不立即解决。

锋面的分类以及辨别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所以通过画图的方式解决这一难点。

 

指导学生对比冷锋和暖锋的图形,在冷气团移动方向、锋面坡度、降水位置和图例几个方面进行对比。

板书

将结论写在学案上。

小组同学讨论研究,填写学案。

[预期效果]

在“降水位置”一项适当提示。

经过教师点拨,发现冷暖锋在图形上的主要区别,达到准确分辨两者的目的。

要求学生修改所画图形。

根据上个环节所得,修改所画图形。

加强如何从图形分辨冷暖锋的能力。

锋面天气

演示冷锋过境前、过境时和过境后的天气过程,引导学生观看课件投影。

板书提示。

要求填写学案。

观看投影演示。

小组讨论。

填写学案。

[预期效果]在教师的提示下和学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完成对冷锋天气的描述,但在过境时天气的描述上还需要教师规范与点拨。

对锋面天气过程的描述是本节课的又一个重点和难点。

尤其在天气描述的项目和地理语言的规范性上需要教师指点。

所以先在教师演示指导下完成。

 

根据上个环节所学,要求学生在学案上填写暖锋天气过程。

小组讨论,填写学案。

[预期效果]有上个环节的铺垫,学生能够按照过境前、过境时和过境后描述暖锋天气,知道过境前和过境后要描述出气温、气压和天气状况。

但暖锋过境时天气的描述,需要教师点拨。

经过上个环节,学生基本可以独立完成暖锋天气的描述,所以在学案设计上,暖锋天气这一环节如“气温___,气压____”等提示性词语省略。

加强学生描述锋面天气过程的能力。

 

指导学生阅读学案:

准静止锋

案例:

寒潮

阅读学案。

研究讨论。

准静止锋不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