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技术真题精编.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99876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78.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生产技术真题精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安全生产技术真题精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安全生产技术真题精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安全生产技术真题精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安全生产技术真题精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生产技术真题精编.docx

《安全生产技术真题精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技术真题精编.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全生产技术真题精编.docx

安全生产技术真题精编

安全生产技术真题2017年(精编)

注:

本试卷真题暂不完整,为保证真题的准确度和方便考生对相关考点的掌握,我们将精编版呈献给大家。

后续我们会及时将最新真题更新。

必作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超声波、超声波检测的描述中,错误的是______

A.超声波是一种超出人听觉范围的高频率机械振动波

B.超声波检测是利用其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速度、方向不变,遇到不同种介质时会发生反射、折射或绕射的原理

C.超声波检测对面积性缺陷的检出率较高,对体积性缺陷检出率较低

D.超声波检测适宜检验厚度较小的工件

答案:

D

[解答]超声波的原理、检测特点及其检测适用范围见表:

超声波的原理、检测特点及其检测适用范围

项目

内容

超声波的性质

一种超出人听觉范围的高频率机械振动波

超声波的原理

同一均匀介质中传播速度和方向均不变,但在遇到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反射、折射或绕射现象

超声波检测的特点

面积性缺陷检出率较高;体积性缺陷检出率较低;检验成本低,检测速度快:

检测仪器体积小、质量轻,现场使用方便等

超声波检测适用范围

适宜检验厚度较大的工件及各种试件

2.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应当对本单位使用的特种设备逐台建立符合技术要求的安全技术档案,该安全技术档案中不包括______

A.设备出厂技术文件

B.安装、修理记录和验收资料

C.使用、维护、保养、检查和试验记录

D.设备外观设计文件副本

答案:

D

[解答]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应当包含:

(1)安装、修理记录和验收资料;

(2)使用、维护、保养、检查和试验记录;(3)设备出厂技术文件;(4)设备问题分析及其评价记录;(5)设备及人身事故记录;(6)安全技术监督检验报告。

3.某建筑工地有一台在用的门式起重机,2017年6月,有关部门对该门式起重机进行检验,并且检验合格,下列关于该门式起重机下一个检验时间点,正确的是______

A.2018年5月7日

B.2019年5月9日

C.2020年4月30日

D.2021年5月7日

答案:

B

[解答]《起重机械定期检验规则》(TSGQ7015—2016)第四条规定,在用起重机械定期检验周期如下:

(1)塔式起重机、升降机、流动式起重机,每年1次;

(2)桥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门座式起重机、缆索式起重机、桅杆式起重机、机械式停车设备,每2年1次,其中涉及吊运熔融金属的起重机,每年1次。

第七条规定,实施首次检验的起重机械,其产权单位应当在使用前向产权所在地的检验机构申请首次检验。

实施定期检验的起重机械,其使用单位应当在起重机械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检验机构申请定期检验。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起重设备需要进行全面检查的条件是______

A.停用1年以上

B.发生重大设备事故

C.遇3级以上地震

D.露天作业的起重机械经受9级以上的风力

答案:

C

[解答]起重设备需要进行全面检查的条件包括:

(1)停用1年以上;

(2)遇4级以上地震;(3)发生重大设备事故;(4)露天作业,经受9级以上的风力。

5.下列选项中关于燃烧的描述,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大多数可燃物质的燃烧是物质受热分解出的气体或液体蒸汽在气相中的燃烧

B.在各相可燃物中,可燃液体最容易燃烧

C.硫、磷等简单物质的燃烧是受热后首先熔化,蒸发成蒸汽进行燃烧,没有分解过程

D.焦炭能分解为气态物质,在燃烧时呈炽热状态,没有火焰产生

答案:

B

[解答]除了结构简单的可燃气体(如氢气)外,大多数可燃物质的燃烧是在受热分解出的气体或液体蒸汽在气相中的燃烧,故可燃气体最容易燃烧。

6.根据可燃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燃烧可分为4种形式,该4种燃烧形式不包括______

A.聚合燃烧

B.扩散燃烧

C.蒸发燃烧

D.分解燃烧

答案:

A

[解答]燃烧根据聚集状态不同分为混合燃烧、扩散燃烧、蒸发燃烧及分解燃烧这4种燃烧形式。

7.按物质的燃烧特性将火灾分为6类,其中不属于B类火灾的是______

A.汽油火灾

B.沥青火灾

C.石蜡火灾

D.动植物油脂火灾

答案:

D

[解答]《火灾分类》(GB/T4968—2008)规定,下列命名是为了划分不同性质的火灾,并依此简化口头和书面表述。

A类火灾:

固体物质火灾。

这种物质通常具有有机物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灰烬。

B类火灾:

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

C类火灾:

气体火灾。

D类火灾:

金属火灾。

E类火灾:

带电火灾,即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

F类火灾:

烹饪器具内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

故选项D不属于B类火灾。

8.通过对大量火灾事故的研究分析得出,典型火灾事故的发展分为初起期、发展期、最盛期、减弱期和熄灭期。

下图中属于火灾熄灭期的是______

答案:

A

[解答]火灾发展过程如图所示:

火灾发展过程示意图

9.体力劳动强度按大小分为4级,其中Ⅱ级体力劳动强度是指体力劳动强度指数范围为______

A.≤15

B.≥25

C.15~20

D.20~25

答案:

C

[解答]《体力劳动强度分级》(GB3869—1997)规定,体力劳动强度分为4级,见表: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

体力劳动强度级别

体力劳动强度指数

≤15

15~20

20~25

>25

注: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GB3869—1997)1998年1月1日实施,代替GB/T3869—1983。

根据2017年第6号公告和强制性标准整合精简结论,自2017年3月23日起,该标准废止,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测量方法请参见《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10部分: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GBZ/T189.10—2007)(该标准自2007年11月1日开始实施)。

10.疲劳分为肌肉疲劳和心理疲劳两种,心理疲劳与中枢神经活动有关,是一种弥散的、不愿意再做任何活动的懒惰感觉,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心理疲劳的诱因的是______

A.劳动内容单调

B.劳动环境缺少安全感

C.劳动者本人的思维迟钝

D.劳动技能不熟练

答案:

C

[解答]心理疲劳主要是由劳动效果不佳、劳动内容单调、劳动环境缺少安全感、劳动技能不熟练、劳动者自身的精神状态不佳及人际社交紧张等引起的。

11.室颤电流为引起心室发生心室纤维性颤动的最小电流。

资料表明,室颤电流与电流持续时间关系密切,当电流持续时间超过心脏周期时,引起人心脏室颤的电流为______mA左右。

A.50

B.30

C.100

D.1000

答案:

A

[解答]室颤电流与电流持续时间的关系见表:

室颤电流与电流持续时间的关系

电流持续时间

室颤电流

超过心脏周期

50mA左右

短于心脏周期

数百mA

小于0.1s,且电击发生在心室易损期

500mA以上引起心脏颤动

12.跨步电压是当带电体接地,电流经接地线流入埋于土壤中的接地体,又通过接地体向周围大地流散时,在接地体周围土壤电阻上产生的电压梯度形成的。

对于集中式接地体而言,当距离接地体______m时,对地电压接近于零。

A.10

B.20

C.30

D.50

答案:

B

[解答]跨步电压示意图如图所示:

跨步电压示意图

对于集中式接地体而言,当距离接地体20m时,对地电压接近于零。

故选项B正确。

13.当可燃气体泄露混入空气中形成可燃性混合物时,遇到火源可能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此时可以向混合气体中充入惰性气体来降低氧气的含量,当氧气的含量不超过______时,即可防止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A.8%

B.12%

C.15%

D.20%

答案:

A

[解答]当可燃气体泄露混入空气中形成可燃性混合物时,遇到火源可能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此时可以向混合气体中充入氮、二氧化碳或惰性气体来降低氧气的含量。

当氧气的含量不超过8%时,即可防止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故选项A正确。

14.危险化学品运输单位在使用装油鹤管对汽车罐车充装油料的过程中,当油料的电导率低于50S/m时,初始流速不应大于______

A.0.5m/s

B.1m/s

C.1.5m/s

D.2m/s

答案:

B

[解答]《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2006)规定,对罐车等大型容器灌装烃类液体时,宜从底部进油。

若不得已采用顶部进油时,则其注油管宜伸入罐内离罐底不大于200mm,在注油管未浸入液面前,其流速应限制在1m/s以内。

危险化学品运输单位在使用装油鹤管对汽车罐车充装油料的过程中,当油料的电导率低于50s/m时,初始流速不应大于1m/s,故选项B正确。

15.下列关于机械设备故障诊断的基本步骤中正确的是______

A.信号检测→状态识别→特征提取→诊断决策

B.状态识别→信号检测→特征提取→诊断决策

C.信号检测→特征提取→状态识别→诊断决策

D.信号检测→特征提取→诊断决策→状态识别

答案:

C

[解答]机械设备故障诊断的基本步骤为:

信号检测→特征提取(信号处理)→状态识别→诊断决策。

故选项C正确。

16.砂轮机的砂轮是磨损比较厉害的构件,砂轮机的砂轮磨损到直径比法兰盘的直径大______mm的时候应更换新砂轮。

A.8

B.10

C.12

D.9

答案:

B

[解答]根据相关规定,砂轮法兰盘直径应大于等于被安装砂轮直径的1/3,并且在砂轮磨损到直径比法兰盘的直径还要大10mm的时候要更换新砂轮。

还应将大于卡盘直径2mm、厚度为1~2mm的软垫加装在法兰盘与砂轮之间。

17.安全通道又称为生命通道,所以厂区安全通道的设计必须符合安全要求,车间行驶电瓶车的安全通道要求大于______

A.1.5m

B.1.6m

C.1.7m

D.1.8m

答案:

D

[解答]车间安全通道的宽度要求见表:

车间安全通道宽度要求

车间安全通道

车间安全通道的宽度要求

通行汽车

>3m

通行电瓶车

>1.8m

通行手推车、三轮车

>1.5m

一般人行通道

>1m

18.下列哪种视觉现象会减弱被观察物体与背景的对比度,观察物体时产生模糊感觉______

A.明适应

B.暗适应

C.眩光

D.视错觉

答案:

C

[解答]常见的几种视觉现象及其影响见表:

常见的几种视觉现象及其影响

视觉现象

影响

暗适应及明适应

在明暗急剧变化的变化的环境中工作,因适应性限制,而出现视力短暂下降的情况;若频繁如此,会出现视觉疲劳,从而引发事故

眩光

破坏暗适应,产生视觉后像;降低视网膜上的照度;减弱被观察物体与背景的对比度:

观察物体时产生模糊感觉等

视错觉

会在横截面上产生扩大范围,从而使视觉印象与物体的实际尺寸、形状不符

19.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种类、持续时间、通过途径及人体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

当电流持续时间超过心脏周期时,室颤电流为______

A.50mA

B.500mA

C.50μA

D.5A

答案:

A

[解答]电流持续时间超过心脏周期时的室颤电流为50mA。

20.正常情况下,人体可以接触低电压(36V及以下)而不会发生生命危险是因为人体本身的阻抗,人体在干燥情况下的电阻为______

A.500~800Ω

B.800~2000Ω

C.1000~2000Ω

D.1000~3000Ω

答案:

D

[解答]人体阻抗的数值和变动范围见表:

人体阻抗的数值和变动范围

外部条件

人体电阻的变动范围

除去角质层,干燥的情况下

1000~3000Ω

潮湿的情况下

500~800Ω

21.电击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