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一三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997572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3.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一三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一三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一三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一三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一三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一三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docx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一三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一三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一三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docx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一三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一三单元检测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9分)

1.欣赏下面的书法作品完成①﹣②题。

(5分)

①下列对这幅书法作品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2分)  

A.上述作品点画丰厚饱满,结构阔大端正。

B.整体上显得大气磅礴、雄壮刚强、庄严肃穆。

C上述作品刚健而娟秀,朴素而精巧,真率而蕴藉,飘逸而端庄。

D“自”外紧内松,里面宽松并向外面“撑”。

②用正楷和行楷将作品内容抄写在方格中。

要求:

正确,流利,美观。

(3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C )(2分)  

A.荇藻(zǎo)簇新(cù)倒坍(dān)主观臆测(yì)

B.蜗行(wō)蓬蒿(gāo)羸弱(lãi)一泻千里(xiâ)

C.虔信(qián)纤绳(qiàn)休憩(qì)万籁俱寂(lài)

D.黝黑(yǒu)瞰望(kàn)荫庇(pī)引颈受戮(lù)

解析:

A选项里“倒坍”的“坍”应该读“tān”;B选项里“蓬蒿”的“蒿”应该读“hāo”;D选项里“荫庇”的“庇”应该读“bì”。

故选C。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C )(2分) 

A.怅惘嘶哑踝骨星零万户B.沐浴瞻望窥测周道如低

C.虬须蹂躏慰藉心魂惊骇D.粗犷沙厉停滞郁郁葱葱

解析:

A选项“星零万户”的“零”正确写法是“临”;B选项“周道如低”的“低”正确写法是“砥”;D选项“沙砺”的“砺”正确写法是“砾”。

故选B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B)(2分)

(1)只要我们还拥有生命,就得对生命负责,让生命出光彩。

(2)传统书信了太多的文化内涵,一封信,就是一份沉甸甸的敬意。

(3)我们经历了灾难的创痛,更在灾难中铸就了不屈的精神,了无尽的力量。

A.散发

承载凝结B.焕发承载

凝聚

C.焕发承担凝

结D.散发承担凝聚

解析:

依次填词语,先要分析词本身的意思,根据语境判断选用,要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句子中成分搭配的关系、修饰语与中心语的关系。

本题关键是要辨析近义词,可以根据词中重点字来区别意义,如“散发”是指一般意义的“弥漫发生”,而“焕发”是批变化以后出现新的面貌,有“光彩”之意,据此即可排除AD两项;“承载”是指承受重大的事情,而“承担”是指承受一般的事情,据此可判断答案为B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D )(2分) 

A.俄罗斯举行规模空前的阅兵式,目的在于向人们发出珍爱和平,反对战争对人类虐杀。

B.在第八个国家防灾减灾日到来之际,各地举行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以增强人们抗灾、防灾、减灾的意识。

C.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中学生必须发扬奋发图强、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

D.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市很多学校正在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的活动。

解析:

A项,成分残缺,“发出”缺少宾语,应在句末添加“的呼吁”。

B项,语序不当,应是“防灾、减灾、抗灾”。

C项,搭配不当,不能说“发扬”“学习方法”,可将“和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去掉,也可在“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前加上“使用”一词。

6.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2分) 

A.范进没有参加乡试,乡试在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由秀才参加,考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员,

B.《谈生命》以“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为喻,揭示生命由生长到壮大,再到衰弱的过程和一般规律,表现了生命的历程。

C.艾青的诗歌《我爱这土地》的感情基调是忧郁、悲愤。

D.余光中的诗歌《乡愁》抓住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个意象表达内心情感,这四个意象分别对应人生的四个阶段:

小时候—长大后—后来—未来。

解析:

A项中范进参加了乡试。

7.名著阅读,完成

(1)﹣

(2)题。

(3分) 

“小小的夜莺!

”厨房的小女佣人高声地喊,“我们仁慈的皇上希望你到他面前去唱唱歌呢。

“我非常高兴!

”夜莺说,于是它唱出动听的歌来。

“这声音像玻璃钟响!

”侍臣说。

“你们看,它的小歌喉唱得多么好!

说来也稀奇,我们过去从未没有听到过它。

这鸟儿到宫里去一定会逗得大家喜欢!

“还要我再在皇上面前唱一次吗?

”夜莺问,因为它以为皇帝在场。

“我的绝顶好的个夜莺啊!

”侍臣说,“我感到非常荣幸,命令你到宫里去参加一个晚会。

你得用你美妙的歌喉去娱乐圣朝的皇上。

“我的歌只有在绿色的树林里才唱得最好!

”夜莺说。

不过,当它听说皇帝希望见它的时候,它还是去了。

(1)此段文字是《安徒生童话》中的《夜莺》一文的情节。

也是《安徒生童话》中全部以中国为背景的童话。

(1分)

(2)这篇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分)

第一做事不要光想自己,也要考虑别人;第二看美要看心里,不能只看外表;第三要有一颗爱心,宽容的心;第四自由最可贵。

8.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D)(2分) 

生命永远都是那么光鲜,它不会因岁月的流逝而变质,____,____,____,____。

①样才能感受到生命的无限魅力

②所以,我们不能任梦想流失

③也不会因人的成败得失而停滞

④而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身能力

A.②④③①

B.③②④①

C.③④①②

D.②①③④

解析:

③句与前句中“因岁月的流逝而变质”相承,②句承前句中“流逝”一词做结论,④句是引申,说如何做到不“任梦想流失”,①再次作结。

故选:

B.点评:

本题不难,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比较的明显。

解答此类句子排序题,有几个要点:

首先了解几个句子共同的话题,看看有几层意思,注意句子之间的“关系”:

总分,承接,并列,转折等,再看各句中有无提示顺序的词语,比如关联词,最后找出第一句,依次往下排,注意句子中相关联的词语。

9.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2分)

要记住:

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

,;,!

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

示例:

不是每一颗火苗都能燎原,不燃烧的便成了灰烬;不是每一片尘埃都能成塔,不沉积的便成了云烟,不是每一块美玉都能成器,不雕琢的便成了顽石.

10.补写下列诗词中的空缺部分。

(6分) 

①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杨炯《从军行》)

②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李白《月下独酌》)

③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杜甫《羌村三首(之三)》)

④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⑤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

⑥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二、阅读(41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1-12题。

(5分)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3分)   

A.《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一首山水诗,描述了一幅江乡雪景图。

B.第一二句用“千山”、“万径”这两个词,再加上一个“绝”和一个“灭”字,这就把最常见的、最一般化的静态,一下子给变成极端的喧闹、绝对的空旷,形成一种不平常的景象。

C.第三四句原来是属于静态的描写,由于摆在这种绝对幽静、绝对沉寂的背景之下,倒反而显得玲珑剔透,有了生气,在画面上浮动起来、活跃起来了。

D.诗题是“江雪”。

但是作者入笔并不点题,他先写千山万径之静谧凄寂。

栖鸟不飞,行人绝迹。

然后笔锋一转,推出正在孤舟之中垂纶而钓的蓑翁形象。

一直到结尾才著“寒江雪”三字,正面破题。

解析:

B选项第一二句用“千山”、“万径”这两个词,再加上一个“绝”和一个“灭”字,这就把最常见的、最一般化的动态,一下子给变成极端的寂静、绝对的沉默,形成一种不平常的景象。

12.这首《江雪》诗人只用了二十个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分)

描绘了一幅怎幽静寒冷的画面:

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

(12分) 

元和十年,例移①为柳州刺史。

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②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

“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

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

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

”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

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③钱,过期则没④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

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

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

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

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选自《旧唐书》柳宗元传》,有删改)

【注释】①例移:

古代官员按惯例调任。

②播州:

今责州遵义,当时为偏远荒凉的地方。

③质:

抵押。

④没:

没收。

⑤营护:

料理,护送。

13.请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

(限断两处)(2分) 

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

1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D)(3分)   

A.制书下得鱼腹中书(《陈涉世家》)

B.禹锡终易连州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唐雎不辱使命》)

C.乃出私钱赎之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D.时人义之时人莫之许也(《隆中对》)

解析:

A选项里加点的词语的意思分别是“诏书”“字条”;B选项里加点的词语的意思分别是“改变”“交换”;C选项里加点的词语的意思分别是“自己”“爱”。

故选D

1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4分) 

(1)吾与刘禹锡执友,何忍捡起若是?

我和禹锡是好朋友,我哪能忍心看他母子这样呢?

(“执”1分,若是1分,句意1分)

(2)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

长江至岭南之间,凡是想考进士的人,不远千里都来跟随柳宗元,拜他为师。

(“为”1分,“师法”1分,句意1分)

16.结合选文内容,谈谈本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柳宗元的优秀品质?

(3分) 

答:

本文短短两百字,却清楚的写出了柳宗元为友、为官、为师三方面的优秀品质,给以深刻的教益。

【参考译文】元和十年(815),(柳宗元)按旧例被移作柳州(今属广西)刺史。

那时朗州司马刘禹锡被移作播州刺史,诏书下达时,柳宗元同自己亲近的人说:

“刘禹锡有老母,年龄已大,如今他要到蛮方远郡去做刺史,在西南绝域的地方,来回有上万里的路程,哪能让他和老母一起去。

如果(母亲不去,)母子各在一方,这便成永别。

我和禹锡是好朋友,我哪能忍心看他母子这样呢?

”于是立刻起草奏章,请求把柳州授给刘禹锡,自己却到播州上任。

恰巧裴度也奏请照顾刘禹锡母子,所以刘禹锡最终改授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

柳州风俗,用男或女作为抵押去借钱;如果过期没还钱,人质便被钱主所没收。

柳宗元到了柳州,便改革掉这种风俗。

对那些已经被钱主没收的男女,柳宗元自己出私钱将他们赎回,归还给他们的父母。

长江至岭南之间,凡是想考进士的人,不远千里都来跟随柳宗元,拜他为师;凡是经柳宗元指点过的人,一定会成为名士。

元和十四年(819)十月五日去世,终年四十七岁。

观察使裴行立帮柳宗元办理丧事,并护送他的妻子和儿女返回京师,当时的人都赞扬他很有义气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

(9分)

有一种精神叫专一

周云龙

①“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

”《韩非子》中的这一名句,现代科学给出了解释,即大脑两半球的连接机制无法同时向左右手分别传达“画圆”和“画方”的命令。

无数事实也表明,用心专一,事业方可成功;反之,则一事无成。

②屠呦呦就是用心专一的典型。

55年里,除了参加为期两年半的“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她几乎无长时间离开过东直门附近的那座小楼;为了不影响研究,她把孩子交给母亲抚养,即便得了中毒性肝炎也还在充满乙醚气味的环境下工作;从2000多种中草药制剂中,历经380多次鼠疟筛选,经历了190次失败,最终提取了关乎上百万生命的青蒿素。

科学界巨星“三钱”之一的钱伟长,不管做什么研究,都非常专一。

他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研究。

终在应用数学、弹性力学、中文信息学等领域获得重要成就,被人称为“万能科学家”。

屠呦呦、钱伟长的事业轨迹似乎在提醒人们:

获得成功的途径,唯有专一。

③反之,不务正业,不仅不会成功,反而贻害无穷。

明熹宗朱由校不专一治国,痴迷木匠,虽技艺堪比巧匠,却误国害民。

现实中亦有不少这样的人。

有一位著名的骨科专家,担任医院院长之后,便心有旁骛,不专一于“正业”,热衷搞

房地产开发,虽然医院规模不断扩大、地盘不断拓展,但诊断、医疗的服务质量却不断下降,最终导致医疗事故频发,病人及家属怨声载道。

许多教训表明,在其位不专一其政,却将精力用于怎么升官、怎么发财、怎么享乐,终必误人误己。

④荀子云: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

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许多禀赋很好的人,不屑为“蚓”,向往威武之“蟹”,在最青春的年华,将大量的时间、心力耗费在名、权、利的追逐上。

事业偏轨,难有大成,殊为憾事。

寄心于旁骛,或有短暂的满足,却终会步入歧途。

⑤在浮华喧嚣的环境下,专一往往体现为一种定力、自制力、免疫力,乃至挫折承受力。

有专一精神打底,在人生和事业的路途上,至少能拥有内心真正的平静,享受实现人生价值的快乐,即便仍然可能面临失败。

(选自《人民日报》2015年11月20日04版有删改)

1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2分)

答:

用心专一,事业方可成功;反之,则一事无成。

评分标准:

2分。

回答“获得成功的途径,唯有专一”给1分。

18.选文的第②、第③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

(3分)

答:

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正反论证)的方法。

通过列举具体典型的事例从

正反两个方面有力地论证了“用心专一,事业方可成功;反之,则一事无成”这一中心论点。

评分标准:

4分。

论证方法2分,作用2分。

意思相近即可,有欠缺酌情扣分。

19.下列四句名言中,能够证明本文中心论点的一项是(C)(2分)

A.你热爱生命吗?

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富兰克林

B.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

——丁玲

C.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梁启超

D.人要成长,必有原因,背后的努力与积累一定数倍于普通人。

所以,关键还在于自己。

——杨绛

20.最后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回答。

(2分)

答:

阐述“专一”的内涵,进一步明确并深化中心论点,得出结论。

评分标准:

3分。

意思相近即可,有欠缺酌情扣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6题。

(15分) 

请允许我满含泪水地回来

①同学们都参加工作时,她将自己锁在家里,没日没夜地啃那厚厚的司法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年没成功,她有些沮丧;第二年又失败了,她感到了气馁,她一再安慰自己:

坚持,明年一定能行。

第三年、第四年,连续的打击让她不禁心灰意冷。

看着父母日益苍老的背影,看着他们每天都盼着她成功,她让他们等了四年,四年来,父母都笑着对她说,孩子,没关系,下次再来。

为了父母,她鼓起勇气再试一年,然而,失败缠上了她。

②得知成绩的那一刻,她想到了死。

3月4日下午2点36分,她在"法制在线"的社区论坛上发了名为《爸爸妈妈请你们原谅》的帖子:

连续五年参加司法考试未通过,我付出太多,太累了……辜负了父母的期望。

很多人意识到这是一个"绝笔帖",他们纷纷在后面跟帖,劝她不要做傻事,要坚强,要多为父母考虑,要知道年轻就是本钱,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些网友专门跟帖描述自己类似的经历,告诉她生活的阴云其实很容易过去,他们曾经遭受过更大更猛烈的挫折,可他们现在都过得很好。

③网友的留言她都看到了,她还看到了论坛版主多次发来试图跟她联系的消息。

她脑中想的却是,如果活下去,势必拖累父母更久,他们早就到了该享福的年纪啊。

她于是又一次发帖:

谢谢你们,我已经决定了。

之后,她捏紧了口袋中的安眠药。

她想找个结束烦恼的地方,但她起不了身——善良的网友们不断地发消息、跟帖,他们对她的鼓励、关爱和理解,仿佛磁铁一样牢牢吸住她那颗绝望的心。

④她不知道,虚拟世界外,一场拯救行动也在悄悄地进行着。

管理员发现她的Ip地址在温州,便立即打电话给温州110;同时向温州市长热线发出求助信息,希望他们联系电信部门,尽快查到她的上网地址,第一时间通知她的家人。

⑤警察寻找她的同时,越来越多的网友加入拯救她生命的行动。

他们尽力寻找现实中认识她的人,甚至一些温州网友表示愿意聘请她到自己的公司上班。

晚上七点多,警察终于找到她上网的地方时,她却于几分钟前离开了,因为上网的那个公共场所要关门,她不得不换了地方。

短短时间内,论坛翻页已达十多页,跟帖上百条,阅读人数两千多人。

看着不停闪烁的消息提示,看着仍然不断增加的帖子,她禁不住泪流满面,为她愚蠢的想法,更为无数善良的人们。

⑥3月5日零点11分,她又一次发帖:

请允许我满含泪水地回来……已经把准备好的安眠药扔到河里了……发完帖子,她想,活着,真好,她再也不会试图去做傻事了。

她要下线时,无意间看见刚刚还成片亮着的会员头像,一下子暗了大半。

她的眼泪又一次夺眶而出。

她知道,那些网友,为了劝说自己,可是彻夜守在电脑前啊!

⑦此后,她变了个人似的,不再每天锁在家里啃那枯燥的法律条文。

她找出压在箱底的同学录,掸去上面的灰尘,一个个号码拨过去,问他们的近况,然后大声说,她很快也要工作了。

她以前不习惯跟陌生人接触,觉得他们不可靠不能信任,现在,她对每一个迎面而来的人保持微笑。

她仍常去"法制在线",一天不去,网友发来的消息会塞满她的信箱——更重要的是,她发现让父母欣慰的地方有很多,比如给父母捶捶背,比如抢在母亲前头去洗碗,比如到旧书市场淘来父亲爱看的战争书籍……

⑧偶尔,她还会想起那天的经历,想起那些善良的人们为她所做的一切。

21.本文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请简要概括本文故事内容。

(2分)

答:

女主人公因考试失利而在论坛里发出“绝笔帖”,众多善良网友和热心人实施了一场生命拯救行动,使女主人公重新乐观面对生活。

22.文中画横线处写了女主人公的两次流泪,请具体分析“流泪”的具体含义。

(2分)

(1)第一次流泪:

为她愚蠢的轻生想法感动羞愧,更为无数善良的人们而深深感动。

(2)第二次流泪:

为彻夜拯救自己的善良网友的感激

23.文章女主人公心理、思想感情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依照提示逐项填写(3分)

(1)考试失利时:

沮丧、气馁、心灰意冷、绝望

(2)网友不断跟帖时:

犹豫、感动、放弃轻生念头

(3)放弃轻生后:

乐观、自信、热爱生活

24.品析下面画线句子和加点字,说说这样写的好处(2分)

她找出压在箱底的同学录,掸去上面的灰尘,一个个号码拨过去,问他们的近况,然后大声说,她很快也要工作了。

答:

动作描写生动形象的刻画了她已经从悲观绝望之中走出来,能乐观、自信地面对朋友和工作。

25.你觉得文中的女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

请结合文章做具体分析(3分)

答:

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围绕“鼓励、关爱和理解”方面来谈,语言简明、得体、连贯即可。

26.面对女主人公的“绝笔帖”,假如你就是众多善良网友中的一员,你会有如下跟帖:

(3分)

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围绕“鼓励、关爱和理解”方面来谈,语言简明、得体、连贯即可。

三、写作(50分)

27.阅读下面文字作文。

阿静回复了我——“老师,每人都有自己的难言之隐,每个都不一样,您不是我,所以无法感同身受,我的心酸与无奈,这是我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下去,谢谢您一直以来对我的关心!

“孩子,现在不读书,以后一定后悔!

”我劝她返校。

“嗯!

”阿静回复,“但是老师您知道吗,我不可以自私的为了让自己读书而要了我爸爸的命。

因此,我对今天的选择不后悔”阿静的话语里表达对父亲的心疼与可伶。

请以“我不后悔”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1)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本写作。

(2)不少于600字,字要写的规范工整。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4)不得抄袭。

【写作导航】

这道命题的关键点乍看上去有两个,一是“我”,一是“不后悔”,但仔细阅读文题后,不难发现,文题中还有一个隐藏的关键词,那便是不让我后悔的“某件事”、“某种经历”或者是“某份情谊”、“某种回忆”、“某个选择”……回想我们的生活及成长经历,其实可写的内容很多,比如尝试的失败,比如做好事不被认可,比如结识的好友却面临分别等。

但无论写什么,我们都要注意既要展现“那件事,那份情,那种经历”的细节,又要交代不为其后悔的原因,也就是通过分析反思事件,借不后悔表达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感悟和体验,展现心志、信念和追求。

在选取写作素材时,我们既可以选取自身生活素材,写出真情实感与个性,也可以选取热点焦点素材。

如联系“文化自信”,写自己不后悔学国粹京剧,不后悔学书法等等,都能让作品带有浓厚的文化气息,赢得高分。

亦可以挖掘历史,选取历史人文素材:

文题中的“我”,并非一定是写作者本人,理解为第一人称即可。

由此,我们可以穿越历史,化身为关羽,写义释曹操不后悔,化身为王昭君,写出塞和亲不后悔等,这样构思写出的文章视角独特,也容易赢得青睐。

【范文引领】

我不后悔

记得在十四岁生日的那天,我握着红笔站在日历前,心灵在为着礼物雀跃的下一秒,却突然沉重下来了——自己享受了十四年爸妈的关怀,难道在生日这天也要继续花费他们的辛苦钱吗?

两个小时后——

路边的烧烤摊里,满脸汗水的我左手端着摇摇欲坠的烧烤盘,右手艰难地用啤酒瓶稳住盘子,在一张一张小桌之间来回穿梭。

头上的汗水顺着脖颈沾湿了颈上围裙的系带,食客的喧闹声疯狂地冲击着我的耳膜。

在这喧嚣中,我的心绪也同这天气一般燥热。

十四岁生日我想倒过来送给父母一件礼物,用实际行动证明儿子懂事了、长大了。

但我的零花钱早已花得一干二净,未满十八岁也没有办法去找工作。

不得已我找到了正在做烧烤的邻居,他犹豫再三答应我晚上来帮他三个小时的忙试试,每小时十五元。

本来觉得自己年纪轻轻,只是跑跑腿而已应该不算困难。

可连续两小时的奔忙已使我疲惫不堪,面上的疲惫直通心灵的挣扎:

别的朋友从来没有想过要送父母什么礼物,自己这样累真的值得吗?

想到这些,我放下手中的盘子,向正在烧烤摊忙碌的邻居走去。

随着他在我的视线里越来越清晰,一副高大的父亲的形象瞬间定格在我眼前——那不是朱自清父亲爬月台的背影,也不是《台阶》中老父亲蹲坐门槛的形象,而是一个在烟熏火燎中依然微笑着的、忙碌着的形象。

他左手拿着一把肉串,一字摆开,在炭火上翻转着,火红的炭火,在闷热的夏天格外刺眼,翻转了四五次以后,一股股肉香便扑面而来,他随手拿起调料,细心地播撒着,脸上的汗水早已成了河……

看着他认真忙碌的样子,我忽然想起了我的父亲,父亲每次下班后那疲倦的面容浮现在眼前。

是的,哪一分钱里没有血汗?

哪一份礼物没凝聚着心血?

十四年来,父母供我衣食,助我读书……这些都是父母用血汗凝聚成的爱啊。

我静静地站在邻居面前,足足有五秒钟,我嘴唇嗫嚅着,怎么也张不开。

最后的一小时像是梦游一般度过了。

我手里紧紧攥着忙碌了一晚赚来的四十五元钱,拖着疲惫的身躯跑向花店。

当我捧着一束康乃馨站在焦急的父母眼前的时候,原本酸痛的肌肉顿时一轻,像是突然得到了解脱,脑中的意识只有母亲面上滚烫的泪水和父亲无言的拥抱。

十四岁的生日没有蛋糕,甚至连饭菜都没吃几口我就倒在了柔软的沙发上,有的只是满身的劳累,可我不后悔。

【名师评点】本文的突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