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疑三探教案模板语文共5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997509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70 大小:68.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疑三探教案模板语文共5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三疑三探教案模板语文共5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三疑三探教案模板语文共5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三疑三探教案模板语文共5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三疑三探教案模板语文共5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疑三探教案模板语文共5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三疑三探教案模板语文共5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疑三探教案模板语文共5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7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疑三探教案模板语文共5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通过读课文,你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用你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

4、指名分节读课文,注意读出诗的节奏。

5、默读课文,想一想:

(1)课文哪些诗节描写了秋天的美丽景象与丰收的喜悦?

其它的诗节呢?

(1)课文每一小节分别写了秋天的什么景象?

是怎样具体描述的?

(2)试着说说的主要内容。

熟读课文,初步感悟。

(10分钟)

1、熟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读出感情。

2、把你喜欢的词语抄写下来。

第二课时

一、设疑自探(10分钟)

(一)温故导入,明确问题

1、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回顾上节课所提出的主要问题:

秋天微笑着向我们走来,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为什么说秋天向我们微笑?

(二)提示引路,自主探究

1、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并把自己的体会批注在旁边空白处。

2、教师巡视,点拨。

二、解疑合探(20分钟)

(一)汇报第一个问题:

师:

微笑着向我们走来的秋天,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谁来谈一谈。

(相机板书:

桂子飘香果实成熟动物欢歌黄叶飘落„„)

1、体会秋风轻柔、桂子飘香的美景。

(1)指名朗读第1节。

(2)说说从“抓、轻轻地、涂掉”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轻轻地”写出了秋风轻柔的特点;

“涂掉”指去除了夏日的暑气。

)(3)指导朗读:

你认为这节内容该怎么读?

为什么?

2、感受秋天的丰收景象。

(1)指名朗读

2、3小节;

从“穿红袄、披紫袍、举红缨、红着脸儿”这些词,你体会到了什么?

(作者用拟人的手法,通过颜色的变化来表现它们的成熟,充满了童趣。

(2)读了这两句诗,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一幅怎样的画面?

指导朗读,注意读出丰收的喜悦。

3、感受动物的欢乐。

(1)指名朗读第四小节。

(2)从“快乐的音符”、“衔入”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指导朗读。

4、感受黄叶飘落的情景。

5、6小节;

读了这几句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黄叶飘飘洒洒,它好像还在说些什么?

(2)从“悄悄地珍藏”这个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品味“珍藏”一词,感受孩子们对黄叶的喜爱蕴涵着对秋天的喜爱、对大自然的喜爱。

末句“秋天永远会向我们微笑”点题,诗意地表达了孩子们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3)指导感情朗读。

小结:

通过朗读课文,我们感受到了秋天的美丽。

课文题目说秋天微笑着向我们走来,为什么这样说呢?

(二)汇报第二个问题:

1、小组交流:

你认为“微笑”是什么意思?

你是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的?

2、除了诗中介绍的礼物外,你还知道哪些礼物也是秋天送来的?

(鼓励学生尽量多说)

3、品读诗句,感悟秋天的美。

过渡:

秋天是这样美,使人这么快乐,让我们再一次在优美的音乐中,去体会美丽迷人的秋天吧!

4、引导学生在优美的轻音乐中,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5、背诵课文。

(如果时间有限,课上只让学生背诵自己最喜欢的诗句或段落。

(三)读写结合,提升认识

1、请同学们试着吟一首诗,或者写几句话,来表达自己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2、引导学生在练习本上写话,然后交流。

三、质疑再探(4分钟)

1、想一想,课前提出的两个问题弄明白了吗?

2、快速阅读课文,看还有没有其它的疑问?

引导学生自主解疑。

问题预设:

有哪些赞美秋天景色的诗句和词语?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

四、运用拓展(6分钟)

1、盘点收获。

2、自主测试

(1)自编题:

你想给自己设计一份什么作业来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引导学生自编题。

(自编题建议:

希望同学们可以从语言积累、写法运用、字词巩固等方面设计自测题)

(2)组织学生自我解答或相互解答。

教师查看学情,收集典型测试题。

(3)在班级交流典型测试题,引导学生评价。

3、老师补充习题:

教师结合年段教学目标及课文的教学目标,补充习题。

摘抄描写秋景的文章读一读、背一背。

课堂:

《秋天向我们微笑》这首诗歌通过对果实的成熟、动物的活动,黄叶的飘落和孩子们拾起黄叶悄悄珍藏的描写,向我们展示了秋天的成熟、迷人和欢快,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板书设计:

秋天向我们微笑桂子飘香

秋天(带来了)果实成熟秋色迷人动物欢歌惹人喜爱黄叶飘落教后反思:

5、火烧云

累计课时数(18—19)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描写的是乡村傍晚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其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表现了自然景象的瑰丽和变幻无穷。

作者观察认真、仔细,叙述中语言优美朴实,自然流畅,把火烧云的动态之美表现的淋漓尽致。

此外,课文想象丰富、有趣,引起了读者的无限遐想。

1、学习生字词,积累好词佳句。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

3、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课文是怎样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课时安排:

两课时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6分钟)

1、同学们,大自然是美丽而神奇的,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美丽的自然现象呢?

(生自由说一说)并及时表扬孩子们能在平时养成细心观察的好习惯。

2、(出示火烧云图片)同学们,我们看到的这些绚丽多彩、千姿百态的画面,就是美丽、神奇的火烧云。

(板书

5、火烧云)

3、《火烧云》是已故的优秀女作家萧红的作品。

谁来简单介绍一下萧红?

(萧红是三十年代的青年女作家,曾受到过鲁迅先生的关怀和帮助。

二、初读感知(25分钟)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或者工具书解决。

2、教师巡视,及时发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障碍,并在黑板上板书。

恍惚揉模糊红彤彤

(1)读准字音

乘凉红彤彤跪着脖子模糊小庙揉眼睛

(2)认清字形

提醒学生注意一些生字的字形。

如:

“跪”、“揉”用加一加的方法记字形;

“糊”与“湖”,“脖”与“勃”引导学生在字形、字义上进行区别;

“彤”字的左边是“丹”而不是“舟”。

出示:

“紫檀色”注意“檀”的右下字形(3)理解词语

说说通过读课文,自己新认识了哪些词语,弄明白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4、指名分节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及时纠错。

5、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火烧云的?

(上来——变化——下去)课文从哪两个方面来写火烧云的变化?

(颜色形状)

三、熟读课文,深入感悟。

(9分钟)

1、熟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段落多读几遍,读出感情。

2、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段落。

一、设疑自探(10分钟)

(一)温故导入,梳理问题:

1、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火烧云》这篇课文,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火烧云的变化的?

2、大家觉得学习这篇课文应该解决哪些问题?

1、火烧云的颜色有什么变化?

2、火烧云的形状有什么变化?

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确定以上两个问题为本节课的探究重点。

(二)“提示”引路,自读探究

1、出示自探提示:

请同学们带着“火烧云的颜色有什么变化?

火烧云的形状有什么变化?

”这两个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书边思考,在文中画出相关的语句;

批注阅读感悟。

2、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巡视,注意关注学困生有效自学。

二、解疑合探(20分钟)

(一)感受霞光的美

1、出示课件:

画面展示霞光照耀下的地面美景。

同学们,看到这里,霞光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多指名说。

2、霞光照耀下的地面景色那么美,如果你也被这一片霞光所包围着,你的心情会怎样?

(赞美、惊奇„„)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感受霞光的美。

指名读、评读、品读。

3、思考:

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火烧云,而是先写霞光,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二)感受火烧云颜色的变化

过渡:

火烧云上来了,在霞光的照耀下,大地呈现出绚丽的景象,连天上的云也变得更加迷人。

(齐读第二自然段。

)我们来探讨一下火烧云在怎样变化?

1、火烧云颜色变化有什么特点?

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

(师相机板书:

快、多)

2、课件出示: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生自由读句子。

3、“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三种颜色,能不能分别用“像_____一样的_____颜色。

”这句话描述一下。

4、天空中还有哪些颜色?

(课件展示火烧云颜色变化的录像。

)生试着说说这些说也说不出、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提示:

用“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种带比喻的形式来说。

(如:

苹果绿、桃红、玫瑰紫、石榴红、杏黄、秋叶黄、黄瓜绿、草莓红、橘黄、橄榄绿、柠檬黄„„)

5、天空中这么多的颜色交织在一起,那是多美的呀!

能不能用恰当的词语概括出火烧云颜色变化多呢?

(五颜六色、五彩缤纷、绚丽多彩、色彩斑斓、五光十色„„)

6、读读这段话,比一比谁能读出对火烧云的赞美之情?

指名读、评读、再读。

(三)感受火烧云形状的变化

火烧云的色彩如此缤纷,那它的形状变化又怎样呢?

1、火烧云形状变化有什么特点?

2、集体交流。

(教师相机板书:

快多)

3、作者在描写形状变化时,描绘得真是精彩。

马的样子是怎样的?

它是怎样变化的?

它又是怎样消失的?

(课件出示)

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

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

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可不见了。

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

教师引读。

4、你觉得这里什么地方写得好?

多指名汇报。

5、指导朗读:

谁能把这种有趣的情景用朗读表达出来?

6、自由读读“大狗”、“大狮子”的部分,你觉得哪里描写得也很有趣?

7、把自己觉得有趣的情景有感情地读给同桌听听。

8、你觉得天空中还会出现怎样的情景?

千变万化的火烧云还会像什么呢?

你想展开想象尝试描绘这美丽的景象吗?

请你学着作者的写法,按照“出现”-------“变化”------“消失”的顺序说一说。

(出示课件)

9、火烧云形状变化这么多,请你用学过的词语概括出火烧云形状变化多。

(变化多端、变化莫测、千变万化、绚丽多姿、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10、火烧云的形状如此有趣,谁想用朗读带着同学们再去享受享受?

指名读。

过渡:

火烧云下去时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此时孩子们的心情

怎样呢?

(留恋惋惜)指导读第七自然段。

指名读,评价,再读。

(四)、积累运用,升华认识

1、这么美的景象,一转眼就消失了,怎能不使人留恋呢?

不过,细心的作者已经用优美的语言把火烧云最为绚丽的一刻描绘了下来。

让我们再一次用心去领略火烧云的美吧。

欣赏火烧云图片、

2、火烧云真是太美了,读了课文让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么美的景观你们愿意背诵下来吗?

选择一段你喜欢的景色背诵下来吧!

三、质疑再探(5分钟)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静下心来想一想探究的两个问题自己弄明白了吗?

还有没有其它的疑问?

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自主解决疑问。

预设:

1、我想知道作者怎样把火烧云写得这样美?

2、萧红还写有哪些精彩的文章?

推荐书目:

萧红的《呼兰河传》

四、运用拓展(5分钟)

1、同学们,通过品读课文,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可引导:

从写法上谈;

从文本内容上谈;

2、自编题:

3、组织学生自我解答或相互解答。

4、在班级交流典型测试题,引导学生评价;

教师结合年段教学目标及课文的教学目标,适当补充检测题。

观察朝霞、晚霞或雾,仿照课文写一段短文。

教师总结:

火烧云那美丽的景色,作者那优美的文字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只要你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更多的大自然的绮丽景象,就会发觉我们的世界是这样的美丽,我们的生活是这样的幸福和多彩!

愿你们用明亮的眼睛、美好的心灵不断地发现美、享受美、创造美。

颜色(多)色彩斑斓5火烧云令人叹为观止形状(多)瞬息万变

第2篇:

三疑三探教案

我和乌丽娜

1、掌握本课生字,能正确书写并运用。

2、联系语境理解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

3、从“我”和乌丽娜数小桥这件事中,想象“水”和“桥”给丽江带来的美,体会乌丽娜对丽江古城的热爱以及“我”和乌丽娜纯真的友情。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都说是水给丽江带来了美丽„„”这一段。

从具体的词句中体会丽江的美,体会乌丽娜对丽江古城的热爱。

教学难点:

透过文字想象“水”和“桥”给丽江带来的美。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1、同学们,几年的学校生活,留给我们无数美好的回忆。

在学习生活中我们有许许多多的同学,还有同桌,在这些同学中,你和谁的友情最深,能简要地谈谈吗?

(引领学生以难忘的友情为主题,进行口语交际)

2、齐读课题,引导学生对课题质疑(“我”和乌丽娜怎么样?

课文讲了“我”和乌丽娜的什么事?

从这件事中能体会到什么?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

2、本课的生字、新词不少,相信同学们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会本课的生字、词,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自学生字、词)

3、检查学生初读课文的情况和学习生字的情况。

(1)初读课文,注意长句子的自然停顿,如:

有时候快乐地欣赏着绒丝线似的青苔随着水波柔柔地摇摆。

(2)学习生字,从音、形、义三方面指导。

①音:

注意区分平翘舌音,如“酥”“诧”“捶”“宅”。

注意多音字“娜”。

②形:

注意区分“宅——诧”的字形。

③义:

学生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师生共同解决。

如果与课文理解紧密相关就留到后面随文学习。

4、引导学生概括主要内容。

初步解决下面的问题:

古城丽江给“我”和乌丽娜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一、回顾课文。

课文讲了“我”和乌丽娜的什么事?

(逛古城、数小桥、到纳西人家、吃丽江粑粑)

二、品读课文,解疑感悟。

(一)课文重点写什么?

(“我”和乌丽娜数小桥。

(二)从课文对“我”和乌丽娜数小桥这件事的叙述描写中,你体会到什么?

1、体会丽江的美。

勾画出描写丽江的句子,在朗读中感悟,在感悟中朗读。

老师点拨:

(1)整体描写。

①扣住“依山而建”“高高低低”“错落有致”体会古城富有情趣的布局美。

②扣住“一千多年的历史”和“四方街的建筑特点”体会丽江城的古味。

(2)局部描写。

“水”和“桥”给丽江带来的美。

①“水”:

水的特点是什么?

清亮:

扣住“倒映着白墙灰瓦,还有那在水„„特别好看”理解。

活跃:

扣住“流下来”“冒出来”“哗哗哗”“汩汩汩”“穿行”等词语理解。

②“桥”:

桥的特点是什么?

(林林总总)“林林总总”什么意思?

(形容繁多)

桥林林总总体现在哪些方面?

数量多:

354座。

样式多:

石板桥、木板桥;

石拱桥、木拱桥;

单孔桥、双孔桥、多孔桥。

材料多:

石头、木头。

雕刻丰富:

有东巴象形文的吉祥语,有东巴神舞,还有各种鸟兽花木。

(3)总结过渡。

这“水”和“桥”给丽江带来了什么?

又给“我”和乌丽娜带来了什么?

2、从具体词句中朗读体会“水”和“桥”给“我”和乌丽娜带来的快乐。

如“我们流连在水边,有时候快乐地欣赏着绒丝线似的青苔随着水波柔柔地摇摆„„”

3、小结:

丽江的“水”和“桥”给“我”和乌丽娜带来了无限的快乐,从这快乐中也让我们体会到乌丽娜对美丽的丽江古城深深的热爱,这种热爱在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能看出,找出具体词句朗读体会。

4、学到这里,你觉得乌丽娜是个怎样的孩子?

三、拓展训练,感悟表达。

1、乌丽娜这样活泼开朗的小姑娘谁都喜欢,“我”更是与她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课文最后一部分表现了什么感情?

(我对乌丽娜的思念之情。

2、在分别一年后的今天,当“我”看到《丽江古城》的邮票,决定给乌丽娜写封信,把邮票寄给她时,想一想,在信中“我”会对乌丽娜说些什么?

交流发言。

四、积累背诵。

1、课文在叙事中写景,在内容上是怎样安排的?

2、背诵“都说是水给丽江带来了美丽„„特别好看”。

逛古城

10我和乌丽娜数小桥热爱丽江古城

到纳西人家友谊纯真诚挚

吃丽江粑粑

第3篇:

九古诗四首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诗歌内容,领略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

2.了解诗人的身世、创作背景等,准确把握诗中的真正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诵四首古诗并加以背诵。

学习重点:

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的爱国深情。

能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教具准备:

录音机(配乐朗诵)教学流程:

学习内容:

学习前两首古诗,体会是人的思想感情。

一.新课切入

本单元我们已经从不同方面体会了爱国情,既有游子思乡,又有热爱自己祖国语言,还有不辱使命的晏子,更有热切报效祖国的钱学森。

而今天我们要学习四首古诗,来感受我们国家古代诗人是怎样作诗来表达自己的爱国情的。

二.学习1.杜甫:

唐代大诗人。

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后世称之为杜工部。

“诗圣”。

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巩县(今属河南)。

杜甫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篇现存有1400多首。

它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20多年的社会全貌,内容深刻。

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

2.《春望》的写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冬,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六月攻破潼关,玄宗奔蜀,长安沦陷。

七月,肃宗在灵武(今属宁夏)即位。

八月,杜甫从鄜州(今陕西富县)家中投奔肃宗,途中被叛军捉住,带到长安。

《春望》这首诗写于肃宗至德二年(757)三月,抒发诗人触景伤怀、忧国忧民的痛苦心情。

3.音读

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读出感情。

朗读时需要注意:

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有对比,有起伏、有变化,使整个朗读犹如一曲优美的乐章。

4.义读对照注释,理解重点字词.5.情读:

能够描绘诗意。

《春望》“烽火连三月”,烽火连天,杀伐不断,诗人远离家眷,由于战事紧张,音信隔绝,更觉“家书抵万金”,在那种兵荒马乱的岁月,一封普通的家书是多么难得、多么珍贵!

4、美读:

体会诗境,领会诗人的感情。

(1).本诗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

诗的首联写望中所见。

长安城被叛军攻破后,遭到了惊人的破坏。

叛军焚烧宫室,杀戮无辜,人民朝不保夕,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国破山河在”,山河依旧,世事全非,失陷后的长

安“城春草木深”。

春天本是明媚的,然而战乱中的长安城却是草木丛生,一片凄风苦雨。

诗意形象生动,情感极其沉痛。

诗的颔联是分写,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写春天。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睹物伤情,见到开放的鲜花,也禁不住悲怆溅泪;

听到鸟儿的啼叫,也禁不住魂悸心惊。

颈联表达了战乱中人思念离散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讯的迫切心情,诗的尾联总写忧国思家的感情,刻画了一个典型的艺术形象。

诗人满头白发如雪,因焦虑忧愁而频频搔首。

这一细节描写,含蓄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6.赏析名句

(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此联历来有两种解释,讨论:

①诗人因感时恨别,见花而流泪,闻鸟儿惊心;

②以花鸟拟人,花感时而落泪,鸟恨别而惊心.你赞成哪种解释,为什么?

花鸟本是娱人之物,但由于感慨时政,国都残破,与亲人离别之恨,反而使诗人对花流泪,闻鸟而惊心,表达了作者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2)“家书抵万金”一句表达了战乱中人思念离散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讯的迫切心情,引起读者的共鸣,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本诗的情感是通过什么来抒发的?

v明确:

全诗触景伤怀,将忧国思亲的情怀蕴含在形象的描写之中,情景交融,感人肺腑。

通过眺望沦陷长安的破败景象,抒发了诗人触景伤怀、忧国思家的感情。

请你模仿刚才学习《春望》的方法,自学《泊秦淮》。

《泊秦淮》写作背景

六朝故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城中的秦淮河一带,是著名的游览胜地。

晚唐诗人杜牧夜泊秦淮,听到酒店歌女在唱陈后主时流行的歌曲,不禁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下此诗,以抒发心中对世风和时局的忧愤。

1、音读:

读准字音,节奏。

2、义读:

掌握重点字词的解释。

笼:

笼罩。

犹:

还在。

后庭花:

即《玉树后庭花》,以花为曲名,南朝陈后主在位时,生活奢侈,制作《玉树后庭花》之类描写宫女美色的歌曲,寻欢作乐。

不久,陈朝灭亡。

《玉树后庭花》被称为“亡国之音”。

杜牧的时代,唐王朝日益衰落,朝廷上充斥着腐败和糜烂,杜牧的《泊秦淮》就是在用“隔江犹唱《后庭花》”警示唐王朝。

3、情读:

(1)最后两句作者是斥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哲学历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