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数学 第1章 解三角形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章末整合章末检测同步精品学案 新人教A版必修5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992792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数学 第1章 解三角形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章末整合章末检测同步精品学案 新人教A版必修5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中数学 第1章 解三角形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章末整合章末检测同步精品学案 新人教A版必修5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中数学 第1章 解三角形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章末整合章末检测同步精品学案 新人教A版必修5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中数学 第1章 解三角形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章末整合章末检测同步精品学案 新人教A版必修5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中数学 第1章 解三角形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章末整合章末检测同步精品学案 新人教A版必修5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数学 第1章 解三角形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章末整合章末检测同步精品学案 新人教A版必修5Word文档格式.docx

《学年高中数学 第1章 解三角形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章末整合章末检测同步精品学案 新人教A版必修5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数学 第1章 解三角形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章末整合章末检测同步精品学案 新人教A版必修5Word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中数学 第1章 解三角形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章末整合章末检测同步精品学案 新人教A版必修5Word文档格式.docx

时,c2=a2+b2-2abcosC=a2+b2+ab=61,

∴c=.∴c的长度为或.

二、正、余弦定理在三角形中的应用

例2

 在△ABC中,a、b、c分别是∠A、∠B、∠C的对边长.已知b2=ac且a2-c2=ac-bc.

(1)求∠A的大;

(2)求的值.

点拨 

(1)利用cosA=求解;

(2)利用正弦定理对代数式进行转化.

解 

(1)∵b2=ac且a2-c2=ac-bc,∴a2-c2=b2-bc,

∴b2+c2-a2=bc,∴cosA===,∴A=60°

(2)方法一 在△ABC中,由正弦定理得:

sinB=,∵b2=ac,∴=.

∴sinB==,∴=sinA=sin60°

方法二 在△ABC中,由面积公式得:

bcsinA=acsinB

∵b2=ac,∴bcsinA=b2sinB,∴=sinA=sin60°

回顾归纳 

(1)在三角形的三角变换中,正、余弦定理及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基础.如果题目中同时出现角及边的关系,往往要利用正、余弦定理化成仅含边或仅含角的关系.

(2)要注意利用△ABC中A+B+C=π,以及由此推得的一些基本关系式:

sin(B+C)=sinA,cos(B+C)=-cosA,tan(B+C)=-tanA,sin=cos等,进行三角变换的运算.

►变式训练2 在△ABC中,a、b、c分别为角A、B、C的对边,4sin2-cos2A=.

(1)求∠A的度数;

(2)若a=,b+c=3,求b、c的值.

解 

(1)∵B+C=180°

-A,∴=90°

-.

由4sin2-cos2A=,得4cos2-cos2A=,

即2(1+cosA)-(2cos2A-1)=.整理得4cos2A-4cosA+1=0.

∴cosA=,又0°

<

A<

180°

(2)由A=60°

,根据余弦定理得cosA=,即=.

∴b2+c2-a2=bc,∵a=,∴b2+c2-bc=3.

又b+c=3,∴b2+c2+2bc=9,∴bc=2.由,解得或.

三、正、余弦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例3

 A、B、C是一条直路上的三点,AB=BC=1km,从这三点分别遥望一座电视发射塔P,A见塔在东北方向,B见塔在正东方向,C见塔在南偏东60°

方向.求塔到直路的距离.

解 

如图所示,过C、B、P分别作CM⊥l,BN⊥l,PQ⊥l,垂足分别为M、N、Q.

设BN=x,则PQ=x,PA=

x.

∵AB=BC,∴CM=2BN=2x,PC=2x.

在△PAC中,由余弦定理得

AC2=PA2+PC2

2PA·

PC·

cos75°

即4=2x2+4x2

4

x2·

,解得x2=

,过P作PD⊥AC,垂足为D,

则线段PD的长为塔到直路的距离.

在△PAC中,由于

AC·

PD=

PA·

sin75°

得PD

=

(km).

答 塔到直路的距离为

km.

回顾归纳 

(1)解斜三角形应用题的程序是:

①准确地理解题意;

②正确地作出图形(或准确地理解图形);

③把已知和要求的量尽量集中在有关三角形中,利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有顺序地解这些三角形;

④根据实际意义和精确度的要求给出答案.

(2)利用解斜三角形解决有关测量的问题时,其关键在于透彻理解题目中的有关测量术语.

►变式训练3 

如图所示,当甲船位于A处时获悉,在其正东方向相距20海里的B处有一艘渔船遇险等待营救,甲船立即前往救援,同时把消息告知在甲船的南偏西30°

,相距10海里C处的乙船,设乙船按方位角为θ的方向沿直线前往B处救援,求sinθ的值.

解 在△ABC中,AB=20,AC=10,∠BAC=120°

由余弦定理知:

BC2=AB2+AC2-2AB·

cos120°

=202+102

20×

10×

=700.∴BC=10

由正弦定理得

∴sin∠ACB=

·

sin∠BAC=

sin120°

=

.∴cos∠ACB=

∴sinθ=sin(∠ACB+30°

)=sin∠ACB·

cos30°

+cos∠ACB·

+

,.

课堂小结:

1.正弦定理揭示了三角形的两边和对角的关系,因此,可解决两类问题:

(1)已知两角和其中任一边,求其他两边和一角,此时有一组解.

(2)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另一边的对角,从而进一步求出其他解,其解不确定.

2.余弦定理揭示了三角形中两边及其夹角与对应边的关系,是勾股定理的推广,它能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1)已知三边,求其他三角,其解是唯一的.

(2)已知两边及它们的夹角,求第三边及其他两角,此时也只有一解.

3.正、余弦定理将三角形的边和角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使三角形与几何产生了联系,为求与三角形有关的量(如面积、外接圆、内切圆)提供了理论基础,也是判断三角形形状、证明三角形中有关等式的重要依据.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在△ABC中,A=60°

,a=4,b=4,则B等于(  )

                           

A.45°

或135°

B.135°

C.45°

D.以上答案都不对

答案 C

解析 sinB=b·

=,且b<

a,∴B=45°

2.在△ABC中,已知cosAcosB>

sinAsinB,则△ABC是(  )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

解析 cosAcosB>

sinAsinB⇔cos(A+B)>

0,∴A+B<

90°

,∴C>

,C为钝角.

3.(2008·

福建)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a2+c2-b2)tanB=ac,则角B的值为(  )

A.B.

C.或D.或

答案 D

解析 ∵(a2+c2-b2)tanB=ac,

∴·

tanB=,

即cosB·

tanB=sinB=.

∵0<

B<

π,∴角B的值为或.

4.在△ABC中,A=60°

,AC=16,面积为220,那么BC的长度为(  )

A.25B.51C.49D.49

解析 S△ABC=AC×

AB×

sin60°

=×

16×

=220,∴AB=55.

∴BC2=AB2+AC2-2AB×

ACcos60°

=552+162-2×

55×

=2401

∴BC=49.

5.(2010·

广东东莞模拟)△ABC中,下列结论:

①a2>

b2+c2,则△ABC为钝角三角形;

②a2=b2+c2+bc,则A为60°

③a2+b2>

c2,则△ABC为锐角三角形;

④若A∶B∶C=1∶2∶3,则a∶b∶c=1∶2∶3.

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

A.1B.2C.3D.4

答案 A

解析 ①由a2>

b2+c2知A为钝角,①正确;

②由a2=b2+c2+bc知A=120°

,②错;

③由a2+b2>

c2,仅能判断C为锐角,A、B未知,③错;

④由A∶B∶C=1∶2∶3,知A=,B=,C=,∴sinA∶sinB∶sinC=∶∶1=1∶∶2,④错.所以仅①正确.

二、填空题

6.三角形两条边长分别为3cm,5cm,其夹角的余弦是方程5x2-7x-6=0的根,则此三角形的面积是________.

答案 6cm2

解析 由5x2-7x-6=0,解得x1=-,x2=2.

∵x2=2>

1,不合题意.∴设夹角为θ,则cosθ=-

得sinθ=,∴S=×

=6(cm2).

7.在△ABC中,A=60°

,b=1,S△ABC=,则=______.

答案 .

解析 由S=bcsinA=×

=,∴c=4.

∴a===.

∴==.

8.一艘船以20km/h的速度向正北航行,船在A处看见灯塔B在船的东北方向,1h后船在C处看见灯塔B在船的北偏东75°

的方向上,这时船与灯塔的距离BC等于________.

答案 20km

解析 如图所示,

∴BC=

sin45°

=20

三、解答题

9.(2009·

广东广州一模)已知△ABC的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a=2,cosB=.

(1)若b=4,求sinA的值;

(2)若△ABC的面积S△ABC=4,求b,c的值.

解 

(1)∵cosB=>

0,且0<

π,∴sinB==.

由正弦定理得=,sinA===.

(2)∵S△ABC=acsinB=4,∴×

=4,∴c=5.

由余弦定理得b2=a2+c2-2accosB=22+52-2×

=17,∴b=.

10.在△ABC中,已知AB=,cosB=,AC上的中线BD=,求sinA的值.

解 设E为BC的中点.连接DE,则DE∥AB,且DE=AB=,设BE=x.

在△BDE中利用余弦定理可得:

BD2=BE2+ED2-2BE·

EDcos∠BED,

5=x2++2×

x,解得x=1,x=-(舍去).

故BC=2,从而AC2=AB2+BC2-2AB·

BC·

cosB=,即AC=.

又sinB=,故=,sinA=.

章末检测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在△ABC中,c=,则bcosA+acosB等于(  )

A.1       B.       C.2       D.4

答案 B

2.设甲、乙两楼相距20m,从乙楼底望甲楼顶的仰角为60°

,从甲楼顶望乙楼顶的俯角为30°

,则甲、乙两楼的高分别是(  )

A.20m,mB.10m,20m

C.10(-)m,20mD.m,m

3.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a2+c2-b2=ac,则角B的值为(  )

A.B.C.或D.或

解析 ∵a2+c2-b2=ac,∴cosB===,∴B=.

4.已知△ABC中,sinA∶sinB∶sinC=k∶(k+1)∶2k,则k的取值范围是(  )

A.(2,+∞)B.(-∞,0)

C.D.

解析 由正弦定理得:

a=mk,b=m(k+1),c=2mk(m>

0),

∵ 即,∴k>

5.在△ABC中,AB=3,AC=2,BC=

,则

等于(  )

A.-B.-C.D.

解析 由余弦定理得cosA===.

=||·

||·

cosA=3×

=-·

=-.

6.从高出海平面h米的小岛看到正东方向有一只船俯角为30°

,看到正南方向有一只船俯角为45°

,则此时两船间的距离为(  )

A.2h米B.h米C.h米D.2h米

BC=

h,AC=h,

∴AB=

=2h.

7.在锐角△ABC中,有(  )

A.cosA>

sinB且cosB>

sinAB.cosA<

sinB且cosB<

sinA

C.cosA>

sinAD.cosA<

解析 由于A+B>

,得A>

-B,即>

A>

-B>

y=cosx在是减函数,所以得cosA<

sinB.同理可得cosB<

sinA.

8.在△ABC中,已知a=,b=,A=30°

,则c等于(  )

A.2B.C.2或D.以上都不对

解析 因a2=b2+c2-2bccosA,∴5=15+c2-2×

化简得:

c2-3c+10=0,即(c-2)(c-)=0,∴c=2或c=.

9.根据下列情况,判断三角形解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

A.a=8,b=16,A=30°

,有两解

B.b=18,c=20,B=60°

,有一解

C.a=5,c=2,A=90°

,无解

D.a=30,b=25,A=150°

解析 A中,因=,所以sinB==1

∴B=90°

,即只有一解;

B中sinC==,

且c>

b,∴C>

B,故有两解;

C中,∵A=90°

,a=5,c=2

∴b===,即有解,故A、B、C都不正确.

10.在某个位置测得某山峰仰角为θ,对着山峰在平行地面上前进600m后测仰角为原来的2倍,继续在平行地面上前进200m后,测得山峰的仰角为原来的4倍,则该山峰的高度是(  )

A.200mB.300mC.400mD.100m

解析 如图所示,600·

sin2θ=200·

sin4θ,

∴cos2θ=

,∴θ=15°

,∴h=200

sin4θ=300(m).

11.若==,则△ABC是(  )

A.等边三角形

B.有一内角是30°

的直角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

D.有一内角是30°

的等腰三角形

解析 ∵=,∴acosB=bsinA,

∴2RsinAcosB=2RsinBsinA,2RsinA≠0.

∴cosB=sinB,∴B=45°

.同理C=45°

,故A=90°

12.△ABC中,A=,BC=3,则△ABC的周长为(  )

A.4sin+3B.4sin+3

C.6sin+3D.6sin+3

解析 A=,BC=3,设周长为x,由正弦定理知===2R,

由合分比定理知=,即=.

∴2=x,

即x=3+2=3+2

=3+2=3+2

=3+6=3+6sin.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在△ABC中,--=________.

答案 0

14.

如图所示,为了测定河的宽度,在一岸边选定两点A、B,望对岸标记物C,

测得∠CAB=30°

,∠CBA=75°

,AB=120m,则河的宽度为   .

答案 60m

解析 在△ABC中,∠CAB=30°

∴∠ACB=75°

.∠ACB=∠ABC.∴AC=AB=120m.

∴宽h=AC·

=60m.

15.△ABC的三边长分别为3、4、6,则它的较大锐角的角平分线分三角形的面积比为______________.

答案 1∶2

解析 不妨设a=3,b=4,c=6,则cosC==-<

0.

∴C为钝角,则B为较大锐角,设B的平分线长为m,

则S1∶S2=∶=1∶2.

16.在△ABC中,若A>

B,则下列关系中不一定正确的是________.

①sinA>

sinB ②cosA<

cosB ③sin2A>

sin2B ④cos2A<

cos2B

答案 ③

解析 在△ABC中,A>

B,sinA>

sinB,cosA<

cosB.

∴1-2sin2A<

1-2sin2B,∴cos2A<

cos2B.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

17.(12分)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长分别是a、b、c,且cosA=.

(1)求sin2+cos2A的值;

(2)若b=2,△ABC的面积S=3,求a.

解 

(1)sin2+cos2A=+cos2A=+2cos2A-1=.

(2)∵cosA=,∴sinA=.

由S△ABC=bcsinA,得3=×

2c×

,解得c=5.

由余弦定理a2=b2+c2-2bccosA,可得

a2=4+25-2×

=13,∴a=.

18.(12分)(2008·

海南、宁夏)

如图所示,△ACD是等边三角形,△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90°

,BD交AC于E,AB=2.

(1)求cos∠CBE的值;

(2)求AE.

解 

(1)因为∠BCD=90°

+60°

=150°

,CB=AC=CD,

∴∠CBE=15°

.∴cos∠CBE=cos(45°

30°

)=

(2)在△ABE中,AB=2,由正弦定理得

,故AE=

19.(12分)(2009·

辽宁)如图,

A、B、C、D都在同一个与水平面垂直的平面内,B、D为两岛上的两座灯塔的塔顶.测量船于水面A处测得B点和D点的仰角分别为75°

、30°

,于水面C处测得B点和D点的仰角均为60°

,AC=0.1km.试探究图中B、D间距离与另外哪两点间距离相等,然后求B、D的距离(结果保留根号).

解 在△ACD中,∠DAC=30°

,∠ADC=60°

∠DAC=30°

,所以CD=AC=0.1.

又∠BCD=180°

60°

=60°

故CB是△CAD底边AD的中垂线,所以BD=BA.

在△ABC中,

所以AB=

,∴BD=

故B、D的距离为

km.

20.(12分)在△ABC中,A最大,C最小,且A=2C,a+c=2b,求此三角形三边之比.

解 在△ABC中,由正弦定理得=,===2cosC,

即cosC=.由余弦定理得cosC=,

∵2b=a+c,∴=,

整理得2a3-3a2c-2ac2+3c3=0,

即(a+c)(a-c)(2a-3c)=0,解得a=-c(舍去),a=c或a=c,

∵A>

C,∴a>

c,∴a=c不合题意.

当a=c时,b=(a+c)=c,∴a∶b∶c=c∶c∶c=6∶5∶4.

故此三角形的三边之比为6∶5∶4.

21.(12分)在△ABC中,三个内角A、B、C的对边分别是a、b、c,其中c=10,且==.

(1)求证:

△ABC是直角三角形;

(2)设圆O过A、B、C三点,点P位于劣弧

上,∠PAB=60°

.求四边形ABCP的面积.

(1)证明 根据正弦定理得

整理为sinAcosA=sinBcosB,即sin2A=sin2B.

又∵

,∴0<A<B<π,∴0<2A<2B<2π,

∴2A=π

2B,即A+B=

,∴C=.

,故△ABC是直角三角形.

(2)解 由

(1)可得:

a=6,b=8.

在Rt△ABC中,sin∠CAB=

,cos∠CAB=

∴sin∠PAC=sin(60°

∠CAB)

=sin60°

cos∠CAB

cos60°

sin∠CAB

连结PB,在Rt△APB中,AP=AB·

cos∠PAB=5,

∴四边形ABCP面积S=S△ACB+S△PAC=

ab+

AP·

sin∠PAC

=24+

=18+8

22.(14分)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a+b=5,c=,且4sin2-cos2C=.

(1)求角C的大小;

(2)求△ABC的面积.

解 

(1)∵A+B+C=180°

由4sin2-cos2C=,

得4cos2-cos2C=,

∴4·

-(2cos2C-1)=,

整理,得4cos2C-4cosC+1=0,解得cosC=,

∵0°

C<

,∴C=60°

(2)由余弦定理得c2=a2+b2-2abcosC,

即7=a2+b2-ab,∴7=(a+b)2-3ab,

由条件a+b=5,得7=25-3ab,ab=6,

∴S△ABC=absin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