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打印版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98993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79 大小:100.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打印版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9页
完整打印版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9页
完整打印版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9页
完整打印版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9页
完整打印版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打印版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案.docx

《完整打印版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打印版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案.docx(17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打印版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案.docx

完整打印版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课题: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1)

教材类型:

苏教版所属学科:

语文>>第十一册

主备教师:

秦燕梅授课时间:

200791浏览人数:

12

教案内容:

教学要求:

1、认真观察图画,懂得勤于收集资料和不懂就问都是重要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2、掌握勤于收集的常用方法;知道处处皆学问,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不清楚的地方,都应虚心向人请教,争取弄懂弄通。

3、激发学生收集资料的兴趣,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让学生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并逐步养成收集资料的好习惯。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课外阅读材料每生各自准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使学生懂得不仅要勤学而且要多问的道理,逐步养成不懂就问的良好习惯。

一、指导观察课本第一页插图。

1、读题:

不懂就问

2、指导学生先按从上到下,再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观察。

a.第1幅图上有什么人,在哪里,干什么?

b.第2幅图是在哪里?

从哪里看出来?

图上有哪些人?

分别在干什么?

c.第3、4幅表现的是哪里在?

怎么知道的?

有哪些人?

他们正在干什么?

二、组织学生讨论,使学生懂得如何做到不懂就问?

1、看完4幅图后,你明白了什么?

(1)遇到不懂的问题、不清楚的地方,要大胆地向他人求教。

(2)只要有不懂的地方,都要敢于问,不管是在学校,在家里,在展览厅,走廊上,在教室里,在校园里,还是在其他任何地方。

(3)可以问老师,问家长,问解说员,问本班同学,问其他班的同学……一句话问所有懂的人。

(4)可以问课本上的问题,也可以问报刊上的问题,还可以问观察到的所有书本外的其他问题。

(5)留心处处皆学问。

2、讨论:

假如遇到不懂的问题不问,或者不懂装懂,结果会怎么样?

3、请学生说说今后的打算。

三、总结:

同学们不懂就要问,只要留心,处处皆学问,课本晨、自然界的一切,只要自己有疑问,都可以向别人请教;只自己动了脑筋不能解答,随时随地都可以问(孔子说:

三人行必有我师!

)其实相互之间都可以成为老师,谁能解答问题,他就是老师。

其实不懂就要问,就是多问,这是与勤学联系在一起的,平时我们常说勤学多问就是这个道理呀!

板书:

不懂就要问--勤学多问

第二教时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结合平时的教学实际,使学生了解学会搜集资料的意义和作用,初步掌握搜集资料的方法,并逐步养成习惯。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老师想写一篇介绍我们家乡的文章。

你们说老师需要做些什么准备?

2、老师要参加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的辩论会,该提前做些什么准备?

(收集有关资料等等。

3、引导学生说说收集资料的好处。

4、小结:

收集资料可以拓展我们的知识面,增强记忆,为学习和生活提供便利,因此,我们应当养成勤于收集资料的好习惯。

二、观察图片,引导学生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

1、第一页插图。

(1)三幅图上学生分别在哪儿?

在干什么?

(上方学生在阅览室查阅资料,并将查到的资料抄录到笔记上。

下方几位学生在学校的图书馆收集资料,有的在查阅,有的在摘抄,他们都很专心。

中间一位学生将收集到的资料粘贴到活页纸上,他们都在收集资料。

2、收集资料有很方法,我们看第二页插图,想一想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收集资料?

 

交流:

(可以通过看报刊、网络、参观展览、采访、访问来收集资料)

你还有哪些收集资料的方式?

(讨论后再交流)

3、收集资料有哪些常用方法呢?

观察第三页的图片。

交流并归纳:

(1)做摘抄笔记。

即认为有价值、有意义、感兴趣的文字摘抄下(最好分类摘抄,这样便于查阅)。

(2)制作资料卡片。

这样有利于资料分类。

(3)拍照片。

把收集到的各方面的资料,以制成小报的形式来积累。

(4)编辑剪报。

把收集到的各方面的资料,以制成小报的形式积累。

(5)引导学生了解:

还有录像、录音、复印等收集资料的方法。

三、引导学生观察第三页下面的图片,让学生畅谈学习的收获。

(学生向老师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汇报收集资料的心得。

……)

四、作业

在今后要养成收集资料的习惯,开始收集各种资料。

二周后交流各自收集的资料。

板书: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一)

学会搜集资料

方法:

做摘抄笔记

制作资料卡片

拍照片

编辑剪报

录像、录音、复印……

第三教时

教学目标:

交流收集的资料,激发学生收集资料的兴趣。

一、观摩收集的资料。

各小组在班中展示学生收集的资料,学生仔细观摩。

二、交流:

自己如何搜集资料的?

自己从中有什么启发。

三、教师小结:

常用的四种收集资料的方法。

根据学生收集的情况,表扬优秀的,给有不足的同学提出合理的建议,但重在鼓励,希望学生贵在坚持,养成勤于收集资料的习惯。

 

☆教学调整☆

教学反思:

课题:

1、我们爱你啊,中国

教材类型:

苏教版所属学科:

语文>>第十一册

主备教师:

朱锦飞授课时间:

200793浏览人数:

1

教案内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欣赏歌曲《我爱你,中国》,简单说歌曲内容。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歌唱祖国的诗歌.

板书课题:

1、我们爱你啊,中国

3、学生读题。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词和不理解的词、句。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词,朗读,识记。

要求:

读准字音,记清字形。

(2)、提出不理解的生字,作上记号。

(3)、指名分节朗读,纠正。

要求读通顺。

3、默读全诗,想想课文讲述了祖国的哪些可爱之处,边读边画出重点词句。

小结:

       幅员辽阔

       山河壮丽

       物产丰富

       文化灿烂

       民族伟大

       奋发开拓

4、课文可分为几部分。

提示:

从诗的结构来入手。

(1)学生读文,分小组讨论。

(2)交流。

第一段:

写祖国幅员辽阔,总起全诗。

第二段:

以“我们爱你”作为起句,从不同角度,歌颂赞美可爱的祖国。

第三段:

总结全文。

回顾过去,骄傲自豪;展望未来,奋发开拓。

5、朗读全诗,体味祖国的可爱。

三、学习第一段

1、齐读。

理解:

“碧波”、“群星闪烁”、“银装素裹”、“洋溢”、“盎然”。

2、思考:

(1)这一段是从什么角度写祖国幅员辽阔的?

(季节差)

(2)“啊,我们爱你,中国!

”这句诗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总领全诗,是全诗的主旋律)

3、指导有感情朗读。

四、作业

1、用钢笔描红、临写生字。

2、朗读课文。

3、抄写词语。

板书设计:

1、我们爱你啊,中国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颂诗句,激发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有感情朗读,逐层次理解重点字词,关键句子,体会诗歌所表达的真挚而强烈的爱国之情,并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朗读全诗,说说你知道了祖国哪些可爱的地方。

二、学习第二段

1、学习第2节。

(1)朗读第2节。

提出不理解的词语。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解决问题。

(3)默读体会,第2节表现了什么?

(祖国山河的雄浑壮丽)

(4)有感情朗读第2节。

(5)除了诗里写的,你还知道哪些祖国的美丽风景。

(6)朗读、背诵。

(7)小结学法:

  朗读诗句,理解词语。

展开想象,再现画面。

  联系积累,丰富画面。

  感情朗读,联系背诵。

2、运用学法,自学3~6节。

再交流讨论。

第3节:

介绍祖国名产。

理解:

醇美光洁绚丽巧夺天工

第4节:

各民族有代表性的风物。

简介:

傣家竹楼、布达拉宫、吐鲁番、戈壁滩。

理解“巍峨”。

第5节:

古老灿烂的文化,改革开放的成就。

介绍战国编钟。

第6节:

伟大的民族精神。

理解:

“松树的伟岸、梅花的高洁,博大的胸怀、恢弘的气魄。

”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什么精神?

(刚强不屈、纯洁高尚、胸襟博大、气魄恢弘)举个例子说说这些精神。

3、朗读第2~6节,进一步体会祖国的可爱。

练习背诵。

4、学习第2~6节的写法。

三、学习第三段

1、朗读第七节,说说“骄傲、自豪”是针对什么说的,“奋发、开拓”又是针对什么说的。

2、理解“我们爱你啊,中国”在全诗中的作用。

(总结全诗、呼应开头、升华主题)

3、有感情朗读,表现豪迈之气及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的坚定决心。

四、朗读、背诵全诗

1、学生采用各种方法练习背诵。

2、背诵比赛。

五、作业

1、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

2、仿照第2至第6节写一到两节。

3、利用班会时间,把自己游览过的某个地方,知道的某个特产,古老的历史文物等,向同学们说说。

板书设计:

   幅员辽阔

         山河壮丽

 1、我们爱你啊,中国  物产丰富

         文化灿烂

         民族伟大

         奋发开拓

☆教学调整☆

教学反思:

课题:

2、郑成功

教材类型:

苏教版所属学科:

语文>>第十一册

主备教师:

朱锦飞授课时间:

200794浏览人数:

2

教案内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揭题。

在我们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许多爱国将领、仁人志士、民族英雄。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课文是介绍民族英雄郑成功的。

2、板书课题

3、简介郑成功。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轻声读课文,思考《郑成功》一文向我们介绍了他的那些事迹呢?

2、检查生字词。

⑴读准字音。

⑵指名读课文。

⑶概括课文重要内容。

课文主要记叙了明朝末年,民族英雄郑成功建设海军,打败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大力发展生产,建设台湾的历史事件。

⑷根据提示理清文章脉络。

初读了课文,你能说说郑成功的主要功业是什么吗?

(一是收复台湾,二是建设台湾)那么课文哪些自然段分别写了这两件事情。

(课文第四至六自然段写了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经过,第七至八自然段写了郑成功是怎么建设台湾的。

三、学习课文第1-3小节。

1、指名读,思考:

第1-3小节主要写什么?

(台湾人民痛恨侵略者,郑成功决心要收复祖国的宝岛台湾。

2、默读,思考:

那些词句写出了台湾人民对侵略者的痛恨?

那些词句写出了郑成功决心要收复祖国的宝岛台湾。

(强占、残酷地奴役、恨透了、慷慨激昂绝不允许)

3、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郑成功为什么要收复台湾了,想象一下郑成功“慷慨激昂”说话的样子,有感情朗读郑成功的语言。

4、分角色朗读第1-3小节。

  四、作业布置:

1、读抄词语。

2、练读课文。

板书设计:

2、郑成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历史功绩,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历史功绩。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想一想:

郑成功为什么要收复台湾?

2、有感情朗读读第1-3小节。

二、学习课文第4-6小节。

过渡:

郑成功是如何收复台湾的呢?

他为什么能取得这场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