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网成果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98794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91.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控制网成果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控制网成果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控制网成果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控制网成果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控制网成果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控制网成果报告.docx

《控制网成果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控制网成果报告.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控制网成果报告.docx

控制网成果报告

中交路桥鹤大高速公路ZT05合同段

 

控制网成果报告

 

鹤大高速ZT05标项目经理部

2014年3月28日

中交路桥鹤大高速公路ZT05合同段

 

控制网成果报告

 

测量:

审核:

批准:

1.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鹤大高速公路ZT05合同段位于吉林省敦化市境内,起点设贤儒互通,经贤儒镇、江源镇,进入四道荒沟,沿沟谷坡脚布设,经柞木台隧道过寒葱岭起讫桩号K610+000~K632+700,路线全长22.7公里。

主要工程量及结构形式包括:

中桥209.04米/2座,小桥56米/2座,涵洞、通道1598.62延米,其中通道14道,柞木台隧道一座共2970米长。

路基挖方649832.6m3,填方3174974m3,路基填料以路基挖方为主,路基排水包括边沟、截水沟、急流槽、盲沟、暗埋式边沟五种形式。

1.1工作内容:

测设GPS施工控制网点49个(含甲方首级控制点);

三角高程点28个(含甲方首级高程控制点16个);

四等水准路线3km。

1.2本次参加工作人员测量工程师4名,助理工程师3名,测量员3名。

外业观测10个工作日,内业数据处理3个工作日。

2.技术资料依据

2.1业主提供的首级控制点坐标;

2.2业主提供的设计说明及相关文件;

2.3GB50026—93《工程测量规范》;

2.4JTGC10-2007《公路勘测规范》;

2.5GB-T2009《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3.使用仪器

外业观测之前,对所有的仪器进行检验校正,使其符合规范要求,具体使用仪器如下:

3.1南方测绘公司生产的灵锐S82-T型GPS接收机,仪器静态标称精度为5mm+1ppm;

3.2瑞士徕卡生产的TCA2003全站仪,其最大测程为5Km,测角中误差为0.5‘’,测距精度为±(1mm+1ppm×D),最小显示(精测0.1mm,粗测跟踪测量1mm),测角分辨率0.5〃,水平角和垂直角标准差0.5〃;

3.3瑞士徕卡生产的TS06全站仪,测距精度为±(2mm+2ppm×D);

3.4瑞士徕卡生产的DNA03电子水准仪(每公里往返测量标准偏差为±0.3mm);

3.5瑞士徕卡生产的NA2+GPM3精密水准仪(每公里往返测量标准偏差为±0.3mm);

3.6其他辅助配套设备。

4.平面施工控制网的测设

4.1GPS网的技术要求

平面控制网采用公路一级GPS网的技术要求布设,测量的技术要求参照《公路勘测规范》,严格按照表4-1的要求执行。

一级GPS网测量的技术要求(表4-1)

等级

平均距离(Km)

a(mm)

b(ppm)

最弱相邻点边长边相对中误差

公路一级

≤5

≤10

≤3

1/20000

4.2GPS网的布设

本次一级GPS网由49个点构成,其中包括甲方提供的首级控制点18个。

4.3GPS外业观测

外业的有关技术要求按表4-2的规定执行。

一级GPS外业观测技术要求(表4-2)

测量

模式

截止卫星高度角

有效观测卫星数

平均重复设站数

观测时段长度

数据采样间隔

PDOP值

静态

≥15度

≥4颗

≥1.4

≥45min

≤30s

≤6

4.4GPS数据处理

采用南方测绘公司配套的GPS数据处理软件数据处理。

4.4.1基线向量解算

采用双差固定解,共解算出87+64=151条有效基线,构成同步环58+51=109个,异步环52+41=93个,重复基线8+14=22条。

4.4.2GPS网三维无约束平差

利用GPS数据后处理软件,在WGS84坐标系内进行三维无约束平差,基线向量改正数均小于《公路勘测规范》4.1节中段相关规定,三维无约束平差精度统计详见表4-3:

GPS网三维无约束平差精度统计表(表4-3)

统计项

实测值

允许值

基线向量改正数最大值(mm)

Vx

12.5

17.5

Vy

14.7

17.5

Vz

13.9

17.5

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1/3.3万

1/2万

4.4.3GPS网二维约束平差

根据业主提供的首级控制点分布情况,及考虑到与相邻标段的顺利衔接,对本标段整个线路分两段进行二维约束平差。

其中,第一段包含5-01~5-16等16个未知点和15个已知点,涵盖线路里程K610~K625,15公里左右;第二段包含5-14~5-35等15个未知点和6个已知点,涵盖线路里程K625~K632,7公里左右。

第一段选取D146、D151、D156、D177、D179、D187等6个首级控制点为起算点进行约束,其中D146、D151为与四标共用点;第二段选取D177、D179、D187、D199等4个首级控制点为起算点进行约束平差,其中D199为与六标共用点。

两段之间又由D177、D179、D187等3个共用起算点进行衔接,相接的5-14、5-15、5-16等点将两次平差的结果取平均值作为最终成果。

利用LGO数据处理软件计算D146、D151、D156、D177、D179、D187等点的内符合精度统计见表4-4:

控制点内附合残差表(4-4)

点号

X分量

Y分量

Z分量

D187

0.0085

-0.0044

-0.0212

D179

-0.0086

0.0002

-0.0274

D177

0.0024

0.0038

0.0377

D156

-0.0119

0.0042

0.056

D151

0.0044

0.0013

-0.0248

D146

0.0051

-0.005

-0.0204

各点的坐标成果、已知点与理论值的偏差详见控制点成果统计表。

4.5GPS网检查

沿线路选取部分GPS基线,用高精度全站仪TCA2003进行边长测量,

用GPS网经坐标拟合后的坐标成果反算边长,并与全站仪检测边长进行比较,比较结果见表4-4,实测边长与GPS边长相对中误差最大为:

1/48367,符合规范要求。

实测边长与GPS坐标成果反算边长比较(表4-5)

边名

实测边长

(m)

GPS边长(m)

较差

(mm)

相对精度

允许值

5-1~5-2

860.401

860.417

-16

1/53776

1/20000

5-2~5-3

1064.923

1064.924

-1

1/1064924

5-3~HD156

1276.335

1276.361

-25

1/51054

5-4~HD156

773.892

773.876

+16

1/48367

5-4~HD155

1032.065

1032.071

-6

1/172012

5-6~HD155

1194.645

1194.662

-17

1/70274

5-6~HD161

842.916

842.914

+2

1/421457

5-7~HD161

1029.503

1029.503

±0

/

同时,还对部分控制点的平面夹角进行了实测检查,最大误差:

,详细情况参见下图所示:

实测水平角与GPS坐标成果反算夹角比较示意图

5.高程控制测量

本标段全线长约22KM,共选取D146、D156、D179、D187、D199等5个首级控制点作为高程起算点,其中D146与四标段相衔接;D199与六标段相衔接。

采用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及四等水准测量(地势平坦路段)的方法进行高程传递。

三角高程

使用高精度全站仪TCA2003往返测距、测量垂直角计算往返高差,取平均值传递高程,水准测量采用NA2+GPM3精密水准仪布设附合水准路线,高程点位与平面控制点的点位共用。

三角高程测量的技术要求按照《公路勘测规范》中的相关规定,按表5-1及表5-2执行:

高程控制测量技术要求(表5-1)

测量等级

每公里高差中数偶然中误差(mm)

附合或环线水准路线长度(km)

偶然中误差M△

全中误差Mw

路线、隧道

桥梁

三等

±3

±6

60

10

四等

±5

±10

25

4

五等

±8

±16

10

1.6

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表5-2)

测量等级

测回内同向观测高差较差()

同向测回间高差较差(mm)

对向观测高差较差

(mm)

附合或环线闭合差

(mm)

四等

≤8√D

≤10√D

≤40√D

≤20√∑D

五等

≤8√D

≤15√D

≤60√D

≤30√∑D

注:

D为测距边长度,以Km计。

三角高程路线示意图见下图:

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按照《公路勘测规范》中的相关规定,按表5-3执行:

水准测量精度要求(表5-3)

等级

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mm)

检测已测测段高差之差(mm)

平原、微丘

重丘、山岭

四等

≤20√L

≤6.0√n或25√L

25√Li

注:

计算往返较差时,L为水准点间的路线长度(km);计算附合或环线闭合差时,L为附合或环线的路线长度(km);n为测站数。

水准测量几何路线示意图如下:

6.控制点标桩的埋设

本标段的控制点采用平面和高程相结合的形式埋设,用混凝土浇筑在点位上,钢筋打入地面以下2m以上,平面点位标识以钢筋顶部十字刻画中心为准,高程点位钢筋顶部为准,其具体埋设方式见下图:

7.首级控制点检核成果表

根据首级控制点分布及本标段实际情况,在业主提供的首级控制点中选取D146、D151、D156、D177、D179、D187、D199等七个点为起算点,经解算平差后得到其他首级控制点实测坐标与理论值的偏差,详见表7-1

鹤大高速5标首级控制点检核表(表7-1)

点号

坐标X(实测)

坐标Y(实测)

坐标X(设计)

坐标Y(设计)

高程(实测)

高程(设计)

dX(mm)

dY(mm)

dH(mm)

点号

HD146

4786111.217

504964.708

4786111.217

504964.708

530.524

530.524

±0

±0

±0

D146

HD151

4785149.898

504934.305

4785149.898

504934.305

532.038

532.038

±0

±0

±0

D151

HD152

4784138.967

504985.804

4784138.958

504985.792

544.000

543.992

+9

12

8

D152

HD155

4781437.988

504433.147

4781437.991

504433.151

564.544

564.583

-3

-4

-39

D155

HD156

4781965.865

504375.415

4781965.865

504375.415

559.546

559.546

±0

±0

±0

D156

HD161

4779699.763

504963.158

4779699.768

504963.197

573.963

574.012

-5

-39

-49

D161

HD163

4778904.359

505451.600

4778904.365

505451.632

579.021

579.068

-6

-32

-47

D163

HD164

4778062.923

505943.45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